登陆注册
22658900000002

第2章 智慧法门:用佛陀的眼睛看世界

佛法、禅机并不艰涩难懂,智慧法门也并非高不可及。佛陀那双看透红尘的眼睛,我们也一样可以拥有。我们的“初心”里自有清净之水,我们的生活里满是般若菩提。睁眼,谛听;明心,见性。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欣赏多彩的生命,融入自然的风景,同时别忘了珍惜时光,日益精进。这样,智慧之花自然会在我们面前悄然绽开,芳香扑鼻。

睁眼: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唐·皎然禅师

很多时候我们求知总是外指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整个外部世界,却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求。禅修的一种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无论是做事还是禅修,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外部的世界。

禅院里来了一个小和尚,虽年纪轻轻,但聪明勤快,他希望能够尽快地有所觉悟,于是常常去找智闲禅师,诚恳地向禅师请教:“师父,我刚来到禅院,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快地有所悟,请师父指点一二。”

智闲禅师看到他诚恳的表情,微笑着说:“既然你刚刚来这里,一定还不认识禅院里的师父和师兄们,你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小和尚听从了禅师的指教,

接下来的几日里除了日常的劳作和参禅,都在积极地结识其他僧人。几天之后,他又找到智闲禅师,说:“师父,禅院里的禅师和师兄们我都已经认识了,接下来呢?”

智闲禅师看了他一眼,说:“后院菜园里的了元师兄你见过了吗?”

小和尚默默地低下了头。

智闲禅师说:“还是有遗漏啊,再去认识和了解吧!”

又过了几天,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充满信心地说:“师父,这次我终于把禅院里的僧人都认识了,请您教我其他的事情吧!”

智闲禅师走到小和尚身边,气定神闲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有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来说特别重要!”

小和尚疑惑地走出智闲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房一间房地寻找那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始终没有找到。深夜里,他一个人躺在床上仍在思考:到底这个人是谁呢?

过了很久,小和尚始终找不到对自己特别重要的那个人,但是也不敢再去问禅师。有一天下午,他打完坐,准备烧水做饭,打水时突然在井里看见了自己的倒影。他顿时明白了,智闲禅师让他寻找的那个人,原来就是他自己!

禅花解语 不用内心的清净洗洗眼睛,如何能把这个世界的美丽看清?

其实,很多人都像这个小和尚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外部的世界,积极地探索着这个世界中的未知,却忽视了自己。连自己都没有真正认识的人,如何去了解这个世界呢?

只有完全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接触世界,但是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要困难得多。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把眼睛生在心里,观察自己;要把嘴巴长在心上,评论自己。时时刻刻地认识自己,唯有如此,生活才不会疏远,感情和理智也会相得益彰,不会为自己制造麻烦。

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要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再肯定自己的优点。这就跟我们照镜子一样,如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一脸灰尘、满是油垢就不想再面对镜子里的自己,那我们就看不清自己的长相。这种拒绝面对自己缺点的行为只会让我们自我膨胀。

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了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有什么优点需要保持,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这样,才能在由知转行的过程中走得更稳健,才能在行动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悦。

世间有千种禅趣佛香,留一只眼睛看看自己心里的森罗万象。

谛听:婴儿啼哭是禅音

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唐·鲍溶《赠僧戒休》

人,最难得是能永远保持着刚刚出世时的心境。

譬如,年轻人刚出学校,总是满怀希望、满怀抱负的。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得久了,挫折经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多了,于是善心被染污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得心理歪曲了;或者本来很有抱负的,最后变得窝囊了。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内心力量不够强大,不足以抵御冷酷的世界。而独立的人格、强大的内心的源头活水在何处?真正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清净本色,不受外界侵扰的力量,正是清净的“初心”本身。

在佛陀的眼里,一颗质朴、纯净、不带一点功利色彩的心才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就像婴儿的啼哭、树枝的摇曳、花儿的绽放、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从前,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起,奇怪的是,这个老者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健康地成长。

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者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教给你这些东西的?”

禅解花语 一颗初心,智慧无垠;一声啼哭,般若常驻。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和尚,责备道:“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走吧,我家不欢迎你!”

当时已是傍晚,还下着淅沥的小雨,但生气的老者还是将和尚赶走了。

是啊,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他,和尚被赶走不冤。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本色,发挥自己的天然个性,才能顿悟通达禅的境界。

每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生活在世俗中,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这都是因为受了“俗礼”污染的缘故,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守住自己的天然野趣,让自己的个性在岁月中自然流露。

拥抱最真实的赤子情怀吧!回忆自己最初尽情啼哭的感觉!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天然,在质朴中处世,在质朴中做人,时刻保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和无邪才能在生活里收获快乐,在快乐里收获幸福的智慧。

明心:没有卑微的生命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世间生命多种多样,有天上飞的,有水中游的,有陆上爬的,有山中走的……所有生命,都在时间与空间之河里兜兜转转,时而汤汤,时而潺潺。生命,总是以其多彩多姿的形态展现着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梁晓声笔下的生命有一种佛性般的怡然自得、超然洒脱。

芸芸众生,都平凡得像海中的一滴水、林中的一片叶。海滩上,这一粒沙与那一粒沙的区别你可看得出?旷野里,这一抔黄土和那一抔黄土的差异你是否道得明?

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真正的智者不会让自己的生命陨落在无休无止的自怨自艾中,也不会甘于身心的平庸。

你见过在悬崖峭壁上卓然屹立的松树吗?它深深地扎根于岩缝之中,努力舒展着自己的躯干,任凭阳光曝晒,风吹雨打,它依旧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姿态。或许,它很平凡,只是一棵树而已,但是它并不平庸,它努力保持着自己生命的傲然姿态。

有这样一则寓言,让我们懂得,每个生命都不卑微,都是大千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一只老鼠掉进一个桶里,怎么也出不来。老鼠吱吱地叫着,发出了哀鸣,可是谁也听不见。可怜的老鼠心想,这只桶大概就是自己的坟墓了。正在这时,一只大象经过桶边,用鼻子把老鼠吊了出来。

“谢谢你,大象。你救了我的命,我希望能报答你。”

大象笑着说:“你准备怎么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老鼠。”

过了一些日子,大象不幸被猎人捉住了。猎人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等天亮后运走。大象伤心地躺在地上,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把绳子扯断。

突然,小老鼠出现了,一番辛苦之后,它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替大象松了绑。

大象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你真的很强大!”

“不,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老鼠。”小老鼠平静地回答。

每个生命都有绽放光彩的刹那,即使一只小小的老鼠,也能够拯救比自己大得多的大象。故事中这只老鼠正是星云大师所说的“有道者”,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即使别人看不起他,把他看成卑贱的人,他也不受影响,因为他了解自己的人格、道德,不一定要求别人来了解、来重视。他会在自我的生命驿旅中将智慧的种子撒播到世间各处。

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而逝的过客,不会吸引人们半点的目光和惊叹,但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信仰,并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会成为成功驾驭生活的勇士。

禅花解语 没有哪个人天生卑微地存在,正如没有哪朵花生来就是黑白的。

守拙:晦而弥明,难得糊涂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唐·杜荀鹤《题江寺禅和》

禅宗有这样一句话:“晦而弥明,隐而愈显。”一个人的心境处在黑暗的现实中时,反而更加明朗;越是不动声色地隐藏自己的智慧,智慧的光芒就越是普照四方。

外表糊里糊涂的人可能才是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智者;看似手脚笨拙的匠人也许才是心灵慧明的能工巧匠。默时有似痴呆,所以如晦如隐;照时智慧灵然,所以如明如显。

孔子曾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说,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机智,在国家政治混乱黑暗的时候就表现出很愚蠢的样子。他的聪明智慧我们也许能达到,但是他的“糊涂”我们怎么也赶不上。

生活中那些被称作“聪明”的人,算计来算计去,不过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这些东西实在不足挂齿,况且聪明总被聪明误,他们不算是真正的聪明。与其陷在算计的聪明中,还不如糊涂一点,如此既不失智慧,又能拥有恬淡充实的心境,何乐而不为?

大文豪苏轼在《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刻骨铭心,自己深知聪明之害,以至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糊涂一点的明哲保身之道,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上前途不说,甚至为此丢了性命。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三国时期,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恃才傲物。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给曹操,曹操接到后并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自己就径直出去了。

这时,杨修正好进来看见那盒点心,便打开礼盒,把酥饼给众人分吃了。这个时候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马上脸色一变,大声问众人:“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主动上前答道:“丞相,我们是按您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回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这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心里非常不舒服,内心已经对杨修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杨修把自己的小聪明运用在琢磨曹操的日常行为上,从而给自己埋下了祸根,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诛杀。

这很值得我们引以为鉴。时过境迁,对现代人而言,糊涂的意义慢慢从乱世求生变成现世求快乐、安好。我们所谓的糊涂,就是不用想太多,不用想后果,因为纠缠与思考是负担和枷锁。我们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糊涂的人往往更快乐,因为幸福会追着他们走,他们不必费尽心机争取,就可以随意享受阳光的热情。太过理性的人总是追着幸福跑,可用尽全力也抓不住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幸福。

禅花解语

晦而弥明,隐而愈显;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糊涂是大智若愚,是另类的聪明,是岁月在一个人身上沉淀下来的大智慧。难得糊涂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豁达,也是卧薪尝胆的坚忍,更是心中有数的正派。

因此,生命不要总是算计,否则越算越短;固执也不能丈量,否则会越量越长,就像树木想要收获果实,必须舍弃满枝的蓓蕾。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变通,因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结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弃;生活没有绝对的执着,只有随缘的意外。

见性:化繁就简任自然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唐·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做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崇信对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道悟并没有理会徒弟的诧异,淡淡地问:“吃过早粥了吗?”

崇信说:“吃过了。”

师父又问:“钵盂洗干净了吗?”

崇信说:“洗干净了。”

师父说:“去扫地吧。”

崇信疑惑地问:“难道除了洗碗扫地外,师父就没有别的禅法教给我了吗?”

师父厉声说:“我不知道除了洗碗扫地之外,还有什么禅法!”

崇信禅师听了,当下开悟。

禅就是生活。吃了粥去洗钵盂,很平常也很自然,但这里蕴藏着无限的禅机。其实,幸福也是如此简单,有人这样说过,“简单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简单”。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应该记住这样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住在田边的蚂蚱对住在路边的蚂蚱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蚂蚱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蚂蚱去探望路边的蚂蚱,却发现对方已被车子轧死了。其实,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打算背着蛋壳过一生。它受了很多苦,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大公鸡。原来,摆脱沉重的负荷很简单,寻求名师指点就可以了。

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一位农夫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夫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而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换掉坏的灯管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只要放弃多余的包袱就可以了。

生活看似是烦琐的,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们不肯主动发问,主动寻求帮助,主动体会合作与和谐之美,才使整个生命变得复杂。

不如从今天起,好好修剪自己的生活,化繁就简,随性自然。在“任意妄为”中体悟本心、本性的自在圆满。

禅花解语 化繁就简,才能轻轻松松;自然而然,才能自由恣意。

惜命:一寸时光,一寸命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禅宗说:“日日是好日。”一生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每一日快乐的积累。

如何才能过好每一日呢?星云大师说,每日说好话,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欢喜,只有今天把今天过好,明天把明天过好,才能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过好,才会一生过好。日日是好日,每一日、每一分都理应珍惜。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不会重归,时间也不会重返,若想在每一天都获得充盈的快乐,就要珍惜从自己手指间溜过的每一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急;时间就像一页书,看得快,翻得也快;时间就像一匹良驹,跑得快,过得也快。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讲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有样东西是最长又是最短的,是最快又是最慢的,是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是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失,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对于这个谜,众说纷纭,很多人都猜不透。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也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这就是时间的珍贵所在啊!佛陀曾说,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而已。生命易逝,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呢?

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权位留不住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与其每天长吁短叹,不如将其牢牢地把握,如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桎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最洒脱的幸福。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禅花解语 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凡事抓住今天,才能不依赖明天!

一寸光阴,不是一寸黄金,而是一寸生命啊!

精进:一种眼界,一种天地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宋·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人生的成功,尤其是成就开放式的人生,与视野开拓息息相关。视角越大,看见的世界越大,实现理想的机会也就越大。正因为视野决定人生的高度,才有了登高望远的名言,才有了坐井观天的警句。

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老方丈,一个是小和尚。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砍柴挑水,十分单调。有一天他耐不住寂寞,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教我佛经里的智慧法门吧。”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拿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有人买还不卖?百思不得其解,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说:“我愿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它可以在我丈夫写字的时候压纸,这样纸不容易被风吹走。”小和尚想,没想到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走了。

小和尚回到山上,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五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不卖。”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吗?”

小和尚摇摇头回答:“不明白。”

方丈笑了笑:“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儿去卖,但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小和尚来到米铺,见到了米铺老板。米铺老板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我出五百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五百两银子啊!米铺老板解释:“这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小和尚见了方丈,说:“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这是一块化石。”

方丈问:“你能从中明白些什么呢?”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是笑笑:“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来到珠宝店,老板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说:“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小和尚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小和尚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上山去找方丈。

“方丈,方丈,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拿出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

方丈问:“这次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禅花解语 打开眼界,才能通行无界。

方丈微笑着告诉小和尚:“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纸的石头,值五文钱;到了米铺老板那里,米铺老板认识到它的一些价值,觉得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的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

同样一块石头在妇女眼里就值五文钱,在珠宝店老板那里却价值连城,可谓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差别何在?对,是眼界!正如参禅悟道,有的人只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的人却能从中看出般若、菩提,其实都是眼界高低的问题。老和尚正是通过这个经历告诉小和尚,要想真正参悟智慧法门,就要提升眼界,认真修为,站到佛陀的高度才能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发现智慧、禅机。如果你还看不清自己灵魂里种着的佛性,看不见大千世界里蕴藏的禅机,那只能说明你站得还不够高。

同类推荐
  • 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超强阅人术

    超强阅人术

    这是一本打开他人心扉,窥探其内心的宝藏。在这里,有世界上最实用、最有效、最全面的读人方法。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如何像FBI一样轻松破译他人身体密码;如何做到一叶知秋,透过姿势看人心;如何拨开迷雾,识破笑容背后的真相;如何驾驭有术,在言谈中得知对方真性情;如何借助慧眼,从日常兴趣爱好中探究其性格……纵观全书,姿势、手势、眼睛、笑容、服饰打扮、日常习惯、兴趣爱好等,翔实而又具体地为你提供阅人的方法与线索。而掌握了这些,就能轻松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让你从容地生活在安全、幸福的港湾;也能够掌握生活或工作中的交际王牌,让你移步生莲、惹人喜爱。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没经验,是你最大优势

    没经验,是你最大优势

    她从新闻主播转行卖计算机,创办STUDIO A、征服国际品牌Apple和Monster/beats(魔声耳机)。她以“没经验“的态度,跳脱框架、敢于冲撞;她不怕闭门羹,只怕没机会。她成功翻转别人眼中的各种不可能。她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从没经验开始做起。因为没经验,她展开“笔记本人生”,把所有不懂的事问了再问,把问来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一遍又一遍揣摩,发掘出更多问题之后,再去问下一个人。
热门推荐
  • 倾心入暖江

    倾心入暖江

    青葵希最近在网上勾搭上了一个小哥哥,神仙温柔嗓音,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告白是什么鬼啊片段一:“江丞绪,给我绷带”“叫老公,给你医疗箱”“……”请把之前那个温柔绅士的小哥哥还给我片段二:“卧槽,我把你当兄弟,你居然拐我表妹”“谢谢小舅子的信任,我会照顾好小葵的”祝兹:WTF???沙雕女高中生和温润大学生的恋爱日常,网恋+异地恋,女主成年后会去男主生活的城市哦,超甜撒糖小白文,可放心食用
  • 神话开始觉醒

    神话开始觉醒

    战歌已经响起敌人疯涌而至在我未死之前这片土地——由我守护
  •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的一部作品集,包括了她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小说包含了许多她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其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可说是一部民国人物图谱,书信的选择可能涵盖了她的一生,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的信件,而且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对于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佛说宝云经

    佛说宝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晓宇传

    东方晓宇传

    君晓宇:我只是......不想再失去重视的人而已(作者只是喜欢东方系列,如有不对之处,希望留言,作者会改)
  • 武侠之天才

    武侠之天才

    穿越到武道世界的祁峰,发现自己是个练武奇才。这个世界释道儒三家武学为正道,奇功异法层出不穷。本想苟住练到神功大成出来搞事。却没想到正道受创,魔门崛起。也不知怎么的,祁峰就走上了一条复兴正道的道路。
  • 舌尖上的恋爱

    舌尖上的恋爱

    听说,问了这36个问题,陌生人也会相爱。她与他之间,是天和地的差别。她是勤勤恳恳的小职员,他是星光熠熠的头号大咖。如果世界让他们相遇,必定会让他们相爱。
  • 碎虚时代

    碎虚时代

    洪荒破碎,天道不存,法则不显,是为碎虚时代。穿越异世界,人族式微,与天斗,与魔斗与妖斗与神斗,满世界的敌人。正经的加入宗门,正经的开始修炼。什么情况?太清剑宫宫主女儿也在同一个宗门?那就正紧的开始萝莉养成。当你以为要正经修仙的时候。叮系统绑定成功。【能量系统】有能量就算小叮当也能升级十米长
  • 冥王大大不可欺

    冥王大大不可欺

    冥王大大,初去人间历劫,口不能言,手不能武,捡垃圾吃,跟乞丐抢地盘,9岁便被当妖物收了,怎一个惨字了得,这到底谁给定的命数,坑爹坑娘坑大大……
  • 豪门弃妇:影帝,别过来!

    豪门弃妇:影帝,别过来!

    "即墨嫣嫣,跨国集团的千金小姐,却也是个人人耻笑的傻子!一朝撞击,她恢复清醒理智,却撞破丈夫与别人在床上……本以为继续装傻就可以摆脱丈夫那个噩梦,没想到,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来!父亲病故,家产被夺,她也在一夕之间变成了豪门弃妇……温亦阳,影视界的神话,众多女生追捧的天王巨星,却独独对她一个弃妇爱不释手,霸道守护……什么前夫旧爱,什么渣男小三,敢碰他的影后,统统收拾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