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5800000002

第2章 老北京皇城传说

“八臂哪吒城”的传说

北京城作为历史古都,其整个城市规划历来都受到世人推崇,其格局被很多城市效仿、取经。很多人不禁好奇,如此街衢井然、城垣方正的繁华帝都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而且,后世人为什么称北京城为“八臂哪吒城”呢?

哪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神话人物,他功夫非凡,拥有三头六臂两足,可镇孽龙、除妖魔。面对如此厉害的一个神话人物,古代人是怎样把其三头六臂设计到北京城上的呢?这起源于一个传说。

据说在明朝时期,“靖难之役”之后,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登上了帝位。为了建立功绩,便想在北京地界儿修建一座京城,于是就将这件差事派给了工部。工部的官员接到这件差事后,都十分着急,向皇帝递奏折说:“北京这地方儿,原来是个苦海幽州,那里的孽龙十分厉害,臣子是降服不了的,请皇上另派军师们去吧!”皇帝是个十分开明的人,琢磨着工部大臣的话不无道理,北京作为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并且由孽龙压着,不派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厉害人物,是修不了这北京城的。

于是,在一次上朝时,皇帝问各位军师们:“我想修一座北京城,在座的谁能帮我去完成这件差事呢?”众军师都低头不语,踌躇不前。这时候,大军师刘伯温举步向前,说:“微臣愿试一试!”二军师姚广孝看大军师出头了,不想落在其后头,便赶紧也站出来说:“微臣也愿意一试!”皇帝听了,非常高兴,心知这两位军师都是众军师中数一数二的能人,于是便将修建北京城的任务交给了刘、姚两位。

刘、姚二位接了皇帝的圣旨后,都赶紧来到北京这个地方进行地形考察,琢磨着怎么建才能阻止孽龙继续在这儿猖狂。刘、姚二位都想争头功,于是刘伯温说:“姚二军师,为了提高办事的效率,你看这样可不可以,就是你住城西,我住城东,咱们各自都想个建城的办法,七天后咱们再各自拿着各自的规划图在这里碰头,看咱俩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姚广孝一听,正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赶紧附和:“大军师说得太有道理了,我非常赞同,咱们就这么办吧!”于是二位军师就分别住在城西、城东,每天各自出去察看地形。

刘伯温住在城东,他回去以后寝食难安,满脑子都想着规划图的事儿。可是接连考察、思考了三四天,也没琢磨个道道儿来。姚广孝住在城西,他和刘伯温没什么区别,回去以后也是吃不下睡不着,老琢磨这北京城规划图该规划成个什么样。就这样过了三四天,两个人都支撑不下去了,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睡梦中,刘伯温好像听见有人在自己耳边说话。他仔细一听,这话音好像是“照着我画!照着我画!”睁眼一看,身边什么也没有。而姚广孝呢?睡着睡着也听见有人说话,话音也是说“照着我画!照着我画”可醒来一看,也是什么都没看着。最终两个人心情都非常低落。

转眼间六天过去了,只剩下最后一天,可两人什么也没有画出来。刘伯温走出家门,准备去和姚广孝会合,这时候的他,边走路还边在心里琢磨着。正郁闷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走着一个红孩子。他走得快,这孩子也走得快;他走得慢,这孩子也跟着慢下来。这让刘伯温很好奇,这红孩子是怎么回事呢?为了一探究竟,刘伯温加快步伐追了上去。姚广孝这边呢,也是如此,他也看到了一个红孩子,一会儿快走一会儿慢走地跟着自己,于是也追了上去。结果,刘、姚二人追着追着就追到一块去了。再一看,正好是原来约好会合的地方。

姚广孝说:“最后的期限到了,现在咱们可以各自把规划图画出来了吧!”刘伯温点头答应。于是二人便拿出纸张来,蹲在地上画了起来。他们一边画一边思考,正苦于如何落笔时,忽然二人的眼前同时出现了那个红孩子的模样:头上梳着小抓揪,半截腿露着,光着脚丫,穿的还是红袄红裤子。这件红袄很像一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旁有浮镶着的软绸子边,风一吹真像是几条臂膀似的。二人猛一心惊:这不就是八臂哪吒吗?!于是,二人心里都对规划图有了数,谁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画起来。

刘伯温先从头画起,然后画胳膊和腿,一笔一笔全画下来了。而姚广孝呢?和刘伯温一样,也是先从头画,可是画到最后时,突然来了一股风把画纸吹起一角,他看到刘伯温那边已经快画完,怕被刘抢了头功,就没怎么在意,随手一笔画了下来,结果少画了一点。画完后,两人交换图纸,同时笑了起来。原来,两张图一模一样,只是姚广孝这边,在西北角上往里少画了一点。刘伯温笑说:“原来咱们画的都是八臂哪吒城!”

姚广孝让刘伯温解释下怎么叫八臂哪吒城。

刘伯温说:“这正南中间一座门,叫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瓮城东西开门,就是哪吒的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那就是哪吒的眼睛;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东面城的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的半边身子的四臂;正阳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西面城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那半边身子的四臂;北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皇城正门——天安门是五脏口,从天安门到正阳门中间那条长长的平道就是哪吒的食道了;而北京的胡同就变成了哪吒的大小肋骨了。”姚广孝听了,不禁点头。二人赶紧拿了各自的画去觐见皇帝。皇帝看了二人的规划图后,非常高兴地说道:“二位真不愧为军师中的军师,竟然画出了如此栩栩如生的规划图!”

旁边的一位大臣说道:“刘、姚二位军师的规划图可谓不分上下,皇上您打算采用哪一位的呢?”

皇帝说道:“既然二位不分上下,那就东边的按大军师的图修,西边的按二军师的图修。”刘、姚二人听了都高兴无比。

于是,以八臂哪吒为蓝本的北京城就这样修建起来了。直到今天,北京城西北面城墙还是斜的,缺着一个角呢!这个角就是昔日风吹画纸,使姚广孝少画的那部分,在今天积水潭的位置。

“高亮赶水”的传说

很多很多年前,那时候的北京城还不是八臂哪吒城,整个城里处于一片苦海之中,所以当时的北京城也被称为“苦海幽州”。由于苦海幽州里的生活特别艰苦,所以老百姓们都陆续撤离,搬往周边的山上居住,把苦海幽州让给了龙王一家。

光阴似箭,也不知过了几十年、几百年,有一个穿着红袄短裤名叫哪吒的小孩来到了苦海幽州。为了争夺地盘,哪吒和龙王一家打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最后擒住了龙王、龙母,龙子、龙孙却逃走了。哪吒擒住龙王、龙母后,苦海的水就平下去了,慢慢地露出了陆地。哪吒为了永远镇住龙王、龙母,就将各处的海眼都紧紧封住,将龙王、龙母关押在一处大的海眼里,并在上面砌了一座白塔,叫龙王、龙母永久地看守这白塔。从此,这个地方就不叫苦海了,只叫幽州。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慢慢地有人在幽州盖起了房子,于是就有了人家,继而发展成一个个村庄、集镇。这时候,和哪吒大战时逃跑了的龙子已成为了龙公,他和自己的老婆龙婆带着子女藏在西山脚下的一个海眼里,默默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其实,这个时候的龙公并没有消停,他看着幽州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发展得越来越好,心里很不舒服,总想着使个什么法子让幽州不得安生。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龙公听说有人准备在幽州盖个八臂哪吒城,这可如何是好!这八臂哪吒城一旦盖起来,那以后我龙公一家可就甭想有好日子过了!龙公将这一传闻说给龙婆听,龙婆劝龙公不要生事才好,可正处于气头上的龙公哪里肯听:“老婆子,这哪是生事不生事的问题啊,这叫欺人太甚!本来幽州就是咱龙家的,如今给哪吒抢去了,这还好,如今又建什么八臂哪吒城,这口气我可咽不下……看吧,我得趁着八臂哪吒城没盖起来的时候把城里的水收回来,叫他们的人一个个都活活渴死。”最终龙婆说服不了龙公,只好答应帮助龙公行事。

龙公、龙婆二人仔细谋划了两天两夜,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一天,二人领着龙子、龙女,推着装满蔬菜的独轮小车,乔装打扮成乡下人进城卖菜的模样悄悄潜进了北京城。他们进城哪是真的卖菜,都一股脑儿将蔬菜倒进了路边的沟里。并且按照原来的安排,由龙子负责喝光城里所有的甜水,龙女负责喝光城里所有的苦水,然后二人分别变成两只鱼鳞水篓,一边一个躺在车子上,由龙公推车子,龙婆拉小绊儿,径直出了西直门,扬长而去。

此时,刘伯温、姚广孝负责修建的北京城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正领着一帮杂工装修皇宫呢。这时,忽然有下属来报:“大事不好了军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水井全都干涸了!这可如何是好哇!”刘伯温听了十分着急,他心里琢磨:定是这八臂哪吒城惹恼了龙公一家,得赶紧想个法子解决这件事。

于是,刘伯温赶紧派人去各城门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出没。下属们查看了半天,说是其它各门都没见可疑人出城,只是在西直门看见驼背的老头儿,推着一辆独轮车,前边跟着一个白发老婆婆拉着小绊儿,车上放着两只水淋淋的鱼鳞水篓,在一个时辰前出西直门去了。刘伯温听了,在心里嘀咕:好一个诡计多端的孽龙!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赶紧把水给追回来。可怎么一个追法呢?刘伯温思考片刻,对众下属说:“如今尚有一个法子可以阻止龙公运水,只须派人把两个水篓扎破即可,可千万不能被龙公发现,不然性命就不保了。”众下属听了,都心存疑虑,不敢吱声。这可把刘伯温急坏了!

这时,只听一个声音喊道:“大军师,我愿意去追孽龙,扎破他的鱼鳞水篓,把水追回来!”刘泊温一看,见高声回答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高大魁梧。刘泊温非常高兴,就问:“你叫什么名字?”这人回答:“我叫高亮,是修皇宫的瓦匠。”刘泊温点了点头,马上从兵器架上拿起一条锃白亮银枪,递给了高亮,说:“你千万要小心行事啊,扎破水篓后就马上往回跑,不管后面有什么响动,都不能回头,到了西直门就平安无事了,我带人在西直门上给你助威。”高亮接了枪,头也不回地追孽龙赶水去了。

高亮铆足了劲,一直追出了西直门。可到了西直门,高亮傻眼了:往北是北关,是通西北的大道,可以到玉泉山;往西是西关,是通西南的大道,可以到西山、八大处;往南是南关,是通正南的大道,可以到西直门南边的阜成门。到底往哪儿追呢?时间紧急可容不得半点失误啊!这时候他忽然想起:刘军师不是说了吗,孽龙打算把水送进海眼里去,海眼只有玉泉山有。对!往西北追!高亮赶紧往西北就追下去了。

到了玉泉山跟前,高亮果然看见一辆装着两个鱼鳞水篓的独轮车,旁边坐着一个驼背的老头和一个白发老婆婆在那休息呢。高亮心想,这两位一定就是龙公和龙婆了!于是高亮悄悄地走到龙公、龙婆的背后,一枪扎破了一个水篓子,水哗啦啦地就流出来了。正当高亮举枪欲扎另一个水篓子时——可哪里还有水篓的影子,只见一个腆着肚子的小伙子,刺溜一下就钻进玉泉山海眼里去了。这时老龙婆抱起扎破的水篓,跃过北面的山头,直奔黑龙潭去了。龙公大声一喝:“臭小子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扎破我的水篓,看我怎么收拾你!”高亮见状,赶紧扭头就跑,后面像涨潮一样的大水就追下来了。眼看就要到西直门了,高亮都能看见城墙上的刘伯温了,心里一高兴,无意间便回头看了一眼,不料就是这一眼间,他被水给冲走了……

从此,北京城的水井里又有了水,只是大部分都是苦水,甜水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都让龙子给带到玉泉山海眼里去了。后来的人为了纪念为赶水而牺牲的高亮,就在高亮葬身之地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高亮桥,也有称作“高粱桥”的。

老北京城五大“镇物”都是什么

镇物,说白了就是镇宅之物,如钟馗像、天师像、七星宝剑等,除此之外,用神像、佛经、神符等供奉于家中,也能抵制邪怪侵犯,以取“以正压邪”之意。

在古老的封建时代,人们十分重视“镇物”的使用,常见的镇物有“泰山石敢当”“厌胜塔”“八卦牌”“石狮子”“兽面牌”“桃符”“镇符”等,主要用来保护城市平安。但在众多的镇物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

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出现于明清时期。当时,以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理论,在北京城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设立了一个镇物,用以避邪除害,确保京城万寿无疆,皇权千秋永固。

1.东方的镇物是金丝楠木

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关于这金丝楠木,有很多比较“邪气”的说法,其中一个说法就是,别看如今那金丝楠木早已经腐烂了,但“精气神儿却一点都没散”,北京城别的地儿老着火,就这个神木厂,从来没有发生过火灾,就是因为神木跟通惠河一块儿,把火给镇住了。

过去的神木厂,如今已经成为大北窑,北京有名的CBD商务区,很多大企业都驻扎在那里,经济态势非常好。难怪有人说:“昔日神木厂,今日黄木庄;昔日休闲地,今日商务区。”看来这镇东之地,确实不是个平凡的地方。

2.西方的镇物是大钟寺永乐大钟

西方属金,镇物是大钟寺的大钟。大钟寺原本叫觉生寺,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是皇帝祈雨的佛寺。乾隆八年(1743年),从万寿寺移永乐大钟至觉生寺,至此,觉生寺更名为大钟寺。

永乐大钟,高6.75米,重46.5吨,有世界钟王之称。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此重量的大钟,当时没有吊车,是怎样移动到觉生寺的?据说,为了搬动该种,可是费了一番周折。先是在一路打井若干孔,在冬天的时候泼水结冰,钟下垫圆木滚到觉生寺。然后先将钟滚到一个事先堆好的土堆上,再盖房子,立柱搭架,最后将钟下的土一点点地清除掉。这样,46.5吨重的永乐大钟就悬挂成功了。

3.南方的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

南方属火,镇物是燕墩。燕墩,又被叫作烟墩,位于今天永定门外大街的路西。史料记载,燕墩始建于元朝,原本只有土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砖包砌。清乾隆十八年立石碑,其上有乾隆亲笔,满汉文对照的《御制皇都篇》碑文,是北京最著名的碑文之一。

4.北方的镇物是颐和园的铜牛

北方属水,镇物是铜牛。铜牛位于颐和园内,卧伏在一座雕花石座上,神态生动,形似真牛,原材料为铜,因此得名为铜牛。铜牛建造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建。如今牛背上还铸有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所以铜牛又被称为“金牛”。

5.中央的镇物是景山

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也就是今天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景山公园。景山原是明成祖修建北京城时堆煤的地方,所以有老北京人管它叫煤山。中央属土,需聚土而镇,以压制元朝王气。景山东坡下面有一棵古槐,那是明朝崇祯皇帝自缢的地方。景山算是北京城内最大的人工假山了,如今的她巍然矗立于京城中央,位居京城中轴线之上,是皇城故宫北边的一道重要屏障。

明朝永乐帝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永乐皇帝在执政期间,做了几件大事,如派遣太监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最大的政绩,那就是迁都北京。

关于明朝的都城地址,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是以南京为都城的。在晚年时,朱元璋曾经想过将都城迁往北方,也曾派人去北方考察,但最终没有实施。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了位,但不久后就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当然更无从谈起。就这样到了明成祖永乐皇帝统治时期,迁都才又重新列入了议程,并得到了有力实施。

那么,永乐皇帝朱棣为什么那么坚定地将都城迁往北京呢?对此,后世人做过很多分析和研究,有人说:朱棣之所以迁都北京,是因为他做燕王的时候,曾经被封在北平,北平是他的故土,是他的根据地,即位后,在根据地安家是理所当然的啊!不就是为了巩固兴王之地嘛!有人说:朱棣当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而北京靠近边境地区,如果在北京建都,便于防备北方。所以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北方。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躲避曾经的血雨腥风。我们都知道,朱棣是靠强取豪夺才获得帝位的,在争帝位的过程中,他的双手可谓沾满了别人的鲜血,虽然最后获得帝位,但终究内心不安。因这种不安心理,他便动了迁都的打算,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或者叫眼不见心可安。

这三个原因是朱棣的真实原因吗?我们不敢断定,但更权威的原因是下面这一个。

朱棣可是个十分聪明的皇帝,他之所坚定地迁都北京,必有其深谋远虑之所在。大家想想,北京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它可是辽、金两朝的都城。不仅如此,北京还是元朝的首都大都的所在,元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元朝是一个以北京大都为中心,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它的版图在中国历史上可是最强盛、最大的,它不仅仅继承辽、金控制了北京和以北的地区,同时以北京为中心控制了江南、西南、东南广大地区。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都选择北京作为都城,这一事实不得不让朱棣有所考虑啊。

从历史来看,朱棣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皇帝,他不甘于平凡,而想做一个千古名王,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迁都北京是他实现这一雄才大略的步骤之一。

无论朱棣在建立丰功伟业的过程中,做了多少错事、犯下了多大的罪行,但迁都北京无异是他的一个壮举,他的这一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改变了明朝的命运。

钟、鼓楼如何上演“暮鼓晨钟”

说起“暮鼓晨钟”这个词语,很多人都明白其字面的含义,其是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也形容时光的推移。

然而,你知道“暮鼓晨钟”与北京城的钟楼、鼓楼有很大关系吗?你了解北京钟楼、鼓楼在古代是如何上演“暮鼓晨钟”报时的吗?

提起“暮鼓晨钟”,不得不提钟楼和鼓楼。钟楼和鼓楼是北京古代的报时中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部终点,是一前一后两座高耸的建筑物。

钟楼、鼓楼,于元代创建,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反复的修建。

钟楼,楼通高47.9米,楼上悬挂着一口铸有“永乐年、月、吉日制”印记的特大铜钟,该铜钟高5.55米、直径3.4米、厚120~245毫米、重约63吨,乃中国古钟之最。鼓楼,原来的名字叫作齐政楼,位于钟楼的南面,与之相距约百米。鼓楼位于元大都的中心,但元末明初毁于战火。如今我们所见的鼓楼,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在旧址东面重建的。鼓楼的台基高达4米,台上横列5间房屋,楼高达46.7米。在楼顶,原置有象征24节气的大鼓24面,现仅存一面。鼓高2.22米、直径1.40米,上有刀痕一处,是八国联军以刺刀刺破的,因为此鼓巨大,无法劫走,所以才保留至今。在元、明、清三朝,钟楼、鼓楼都是作为古都的报时中心,每日始于暮鼓,止于晨钟。文武百官上朝以及老百姓的生息劳作都是以此为度。

具体来说,钟楼和鼓楼是如何报时的呢?

这要从中国古代计时方式说起。按照古时候的习惯,一夜被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即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19时称为定更,又称起更;21时称为二更;23时称为三更,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三更半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钟楼和鼓楼专门负责定更、报时,每到定更就先击鼓,后撞钟,向老百姓说明该到睡觉的时间了;从二更到五更,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了老百姓们的休息。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撞钟,告诉老百姓们天亮了该起床了。

击鼓和撞钟也是有定式的,怎么样击鼓呢?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俗称“紧18、慢18”,快慢相间共击6次,总计108次响。撞钟的方法和击鼓的方法一样。

也许有人会问,鼓手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在清朝以前,鼓手们一般是根据铜刻漏计时,然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在清朝以后,鼓手们则是根据时辰香定时了。这便是古代报时的一个简单的流程。

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在没有钟表计时的古代,钟鼓声对老北京人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暮鼓晨钟”。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钟表随处可见,人们已经不再需要击鼓撞钟来报时了,但“暮鼓晨钟”已经成为老北京城文化的一部分。2001年岁末的午夜11时57分,北京鼓楼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响——25位年轻鼓手表演了《二十四节令鼓之冬》的乐章,鼓声持续3分钟,到2002年元旦0时结束。而且,从2002年元旦开始,鼓楼正式对外开放,每天都会象征性地击鼓四次,每次15分钟,成为京城著名的一景。

你知道八旗的来历传说吗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遇有征伐,抽调旗下甲士组成军队,即通常所说的八旗兵。

关于八旗的来历,历来有很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从龙入关”的故事。

“从龙入关”故事里的“龙”说的是龙王的八个儿子,即八小龙。

在“入关“前,这八条小龙整日在家无所事事,相互争斗、吵闹不止。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之间的争执后,就想派活给他们,以免他们闲得老是生事。于是,他叫来一个仙人说:“人间有人不断地向我告状说,如今太阳和月亮总是不自主地缠在一起,这样整天都是白天,很久都见不到黑夜一次,人间的老百姓们因此生活得很艰苦,日头太毒,天气闷热,他们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有的甚至因此而生了病。更惨的是,老百姓们赖以生存的庄稼都长不好了。我得赶紧想个法子,让太阳和月亮分开。这样吧,你把那爱闹的八条小龙叫来,我有事吩咐他们去做。”

仙人遵照玉皇大帝的谕旨,把八条小龙都叫到了天上。玉皇大帝对八条小龙说:“你们中谁若能把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分开,就算立了大功,我会重重地犒赏他!”

八条小龙听了,都想立大功,领命后就赶紧忙活起来。只见他们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太阳。但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搬不动,八个急得都抓耳挠腮,无计可施。

正在他们发愁的时候,他们的父亲龙王来到了他们面前,斥责道:“亏你们每天有那么大的心劲相互吵闹,如今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没有完成玉皇大帝交给你们的任务?”

八条小龙个个争辩着说:“都怪那太阳和月亮太重了,我们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整天都跟着月亮和太阳后面追,可就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了也是搬不动,还被他们给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轮流去的。”

龙王听了大怒,呵斥他们说:“你们真是一群笨蛋,连人间的老百姓都赶不上,老百姓都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呢!你们一个一个地轮流追,追到猴年马月也完成不了任务哇!如果你们团结起来,大家一起追,不就可以了嘛!”

小龙们听了父亲的话,个个愧疚不止,他们当即表示大家一起使力共同完成任务。于是他们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排成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像个楔子,在太阳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太阳和月亮给拱开了。太阳和月亮分开后,由于太阳跑得快,很快就跑到前面去了,而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太阳后面,从此以后天天追着太阳跑。

这八条小龙完成任务后,都非常高兴,但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奇妙的大风。也不知从哪儿刮来了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了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各自落在其中的一块布上,更加奇怪的是,它们竟然还长在了那些布上面。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一条小龙,虽然落在了黄布上,但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了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了红布上,但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另外一条小龙也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经过后世演化,逐渐发展为清朝的八旗制。

历史上的八旗制度是怎样的

八旗制度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是清朝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八旗制度最大的特色是“以旗统人,以旗统兵”,正是依靠这种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才建立了强大的清王朝。

八旗制度的前身是牛录制。清朝建立前的满洲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捕猎季节,都会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被称为牛录制。狩猎组织的首领被称为牛录额真。

牛录制在初期的作用非常大,促进了满洲人部落的发展壮大。然而后来,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满洲人的辖区越来越大,牛录也越来越多。然而各个牛录之间,人数却混乱不一,有的多有的少,多的可达一二百余人,少的则不到百人。努尔哈赤为了发挥出满洲人最大的力量,便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对军队初次整编,始设四旗,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员,并画一颜色。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旗的标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此四色镶之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即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旗,正式确立了延续近三百年的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初建立的时候,其最大的特点是“兵民合一,全民皆兵”,意思是只要是满洲人,都要归属于八旗下。而且这种“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有军事职能,也有行政和生产等多面的职能。当时的八旗兵丁在平时的时候会从事生产劳动,而一旦需要作战时,则会荷戈从征,且自备军械粮草。直到满洲人入关以后,这种特点才被打破,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的种类有很多,大致被分为三种,即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指重装部队,而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则主要是骑兵,而且他们的普通士兵还被分为三个等级,即马兵、战兵和守兵,这三种兵类的军饷不同,依次降低。

在八旗当中,其实并非所有的旗都由皇帝直接控制,皇帝只控制其中的三个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此三旗被称为上三旗;另外五旗被称作下五旗,由某些官员管辖。

清朝将都城定在北京城后,满洲八旗的主力满布北京城内外,几乎北京的每个城门都被八旗兵驻守,老百姓都称八旗兵为“禁旅八旗”。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认为北京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所以将北方城门的防守看得最重、最紧,甚至在京城的北部郊外也部署了许多兵力,这也是今天北京北面多有以“旗”“营”为名的地名,而其他三个方向少有类似地名的原因。查看北京地图,在地图的北方位,我们总可以看到像西二旗、西三旗、北营房这样的地名,就是因为过去这些地方曾是八旗兵驻守城门时所住的营房。

对满洲人来说,八旗制度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当年的努尔哈赤仅凭13副铠甲起家,建国称汗,统一女真各部,直至最后取代明朝问鼎中原,后来的清帝能够平定三藩、远征新疆、戍守西藏、抗击沙俄,成就伟大的清王朝,可说八旗制度是其主要的军事保障,功不可没。然而从八旗制度诞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着致命的、几乎无法克服的弊病:它的军事效能仅依赖游猎民族的风俗习性为基础,地方性强,而外部的军事适应能力极差;它自身缺乏长期维持军事财政的功能,经济支出不能有效用于军事建设,军队丧失财政基础……这也注定了它的最终消亡。

从建立伊始到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灭亡,八旗制度走过了300年的历史岁月。在这300年中,作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它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历史上永远都会有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有“推出午门斩首”这回事儿吗

在电视连续剧里或者小说里,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午门问斩”“把他给我推出午门斩了!”类似的话语。这就给我们造成一种印象,即午门是古时候处决死刑犯的地方。

可是,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真有“推出午门斩首”这回事儿吗?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缮。

午门在皇宫建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相对于其他诸门,午门的规模非常宏伟,建筑非常坚固,彰显了天朝的威仪,显得非常庄严和神圣。

在历史上,午门的用途非常广泛,一般有如下用途:

第一个用途是,午门是皇帝赐发物品和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在端午节赐凉糕、在重阳节赐花糕的诏书都在午门颁发;另外,在每年的腊月初一,还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第二个用途是,午门是彰显国威的地方。每逢重大典礼和重要节日,都要在午门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第三个用途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仪式也在午门举行。在明朝时期,一旦大臣触犯皇家尊严,便会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官方名称“廷杖”。

至于电视剧和小说里所提及的“斩死刑犯”的地方,则根本不是午门。一方面,午门的前面是皇宫的禁地,戒备非常森严,一般情况下闲杂人等是不能靠近半步的,所以,不可能在这儿将犯罪的大臣斩首示众;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刑场都是一个不吉利的地方,午门作为皇宫的正门,不可能成为不祥之地。至于斩死刑犯的地方是哪儿呢?据相关的史学家考证,死刑犯是在柴市(今天的西四)或者菜市口等地进行处决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说法呢?这就涉及到午门的第三个用途了。在明朝的时候,午门是“廷杖”触犯皇家尊严的大臣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象征性地打,发展到后来,竟出现了打死人的情况。例如,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朝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朱厚照大怒,下旨“廷杖”大臣舒芬、黄巩等130余人,其中的11人被当场打死。想想庙堂之上那些高官重臣,平日里哪个不是锦衣玉食、衣冠楚楚,一朝不慎触犯皇家威严,被捆倒在地,拖出午门,其中不少人棍棒之下一命呜呼,因此“推出午门”便成了人人生畏的名词,传到民间便成了“推出午门斩首”了。

中南海为什么叫“海”

沿着西单往天安门城楼方向走,在长安街的路北,你会发现有堵数百米长、六米多高的红墙,掩映在一排绿树和红灯笼下,显得厚重而沧桑。红墙外,不断有路人以红墙为背景进行拍照留念。红墙内,就是名扬中外的中南海。

说起中南海的名称由来,还挺有意思。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个内陆城市,这样一个非沿海城市中为什么会有“海”呢?是老北京人故弄玄虚,还是另有他因?原来这与蒙古人有很大关系。中南海的这个“海”字,就出自蒙古人之口。在蒙古语中,“海”是“海子”的简称,是湖泊的意思。中南海这个地盘处于北京的中南方位,有中海和南海,风景秀丽、安静怡人,所以人们把这一带区域合称为中南海。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春秋。

辽以前,这里曾是一处天然湖泊,风景非常美。辽国建立后,便在这处湖泊上兴建了瑶屿行宫。

后来,金国将辽国取而代之。1153年,金王朝正式迁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这里开始成为皇帝的离宫,金王朝在此修建了不少宫殿、园苑,所以被称为“西苑太液池”。

元朝建立后,修建了元大都,将此处纳入了皇城之中,并在它的周围修建了三组宫殿,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

中南海的建筑群最终定型于明朝。明朝定都北京后,便开始修建新的皇宫——紫禁城。原来环水而筑的金元皇宫,则改称为“西苑”“西海子”,作为皇帝的避暑行宫。明世宗时,又在“西海子”上建造起南北两座汉白玉桥,南面蜈蚣桥之南为“南海”,北面的金鳌玉桥之北为“北海”,两桥之间的狭长水面为“中海”。

清朝时期,对中海、南海、北海进行了拓建,如今的大多建筑物属于清代遗物,中南海被列为了皇家专用的禁苑。康熙皇帝时,中南海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并且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许多盛大的活动。

就这样,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个王朝七百多年的精心营建,西苑三海集山、海、岛、桥、亭、阁、廊、榭、宫阙于一园,成为真正的人间仙境了。

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

作为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的故宫,在古时候是明清两朝国家权力的中心,是两朝皇帝及其家眷的家园,如今更成为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正是因为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今天我们在故宫游玩参观时,依稀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荣耀和权力背后的庄严。

殊不知,今天我们所称的“故宫”,并非她原来的名字。在明清时期,她被叫作“紫禁城”。人们不禁好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明明是以红黄为主色调,为何被称作“紫禁城”呢?而后来为何又被改成“故宫”了呢?

总的来说,关于其名称的来历,历来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天上的星星有关。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比较透彻,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紫微垣位于三垣的中央,位置永恒不变,非常突出,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在紫微垣的两侧,愈加显得紫微垣耀眼夺目,因此也有“紫微正中”的说法。而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上权力最大的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他主宰着整个天界,法力无限。而紫微垣又处于天界的中央地带,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于是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的所在。因此,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作“紫宫”。

而古代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称为“上天之子”,即“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除此之外,皇帝居住的地方,四周一般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非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于是,“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将“紫宫”和“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禁城”。

第二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一次外出路过函谷关的时候,有一股紫气从东方飘来。这个情形被一个守关人看到,他觉着能够吸引来紫气的人必定是个大圣人。于是,守关人便请老子撰写了著名的《道德经》,影响了后世。从此,紫气被后世人看作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为证,他在代表作《秋兴》中曾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此以后,后世人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把传说中仙人的居住地称为紫海,把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取祥和、吉祥之意。而皇帝作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其居住的地方定会戒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明清两朝取“禁”字,将皇宫称为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清代末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馆。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

故宫房间数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

来北京旅游,没有人会错过故宫,参观故宫已经成为京城旅游最重要的内容。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迄今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既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皇帝与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长约三公里、在十米高宫墙包围下的故宫,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给后世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谜是:故宫房间数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

相传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准备修建北京城,于是他派大臣刘伯温考察地形、着手修建。朱棣原打算把宫殿修得富丽堂皇,能盖多少间就盖多少间,能盖多大的房间就盖多大的房间,以显示皇家独一无二的威严。

可就在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朱棣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于是便请精通解梦之术的刘伯温来给自己解梦。正要派人去请,只见刘伯温慌慌张张地要面圣。刘伯温一见着朱棣就说:“启奏万岁爷,微臣昨儿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的玉皇大帝把微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听说你朝皇帝要修建凡间皇宫,你告诉他,天宫里的宝殿房间共是一万间,凡间的宫殿数目千万不可超过天宫。而且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保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话你一定要告诉他并让他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后,只见一团白雾扑来把微臣给吓醒啦!”

朱棣听完刘伯温的话,非常震惊,因为他昨儿做的梦和刘伯温的梦一模一样,玉皇大帝也是这么嘱咐他的!

朱棣思虑再三,就下旨命刘伯温所建的皇宫宫殿房间不得超过一万间,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宫。但务必保证皇宫的金碧辉煌,因为他私心里还是不想太弱于天宫。

玉皇大帝托梦的事儿很快便在民间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建皇宫,如何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来保护皇宫。

几个月后,皇宫终于落成了。朱棣亲自去参观皇宫,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万间,但也差不多,再看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真有神仙镇守。朱棣非常满意,当场就大大赏赐了刘伯温。

那么,那所谓的“差不多一万间”是什么意思呢?故宫的宫殿房间到底是多少间呢?刘伯温请来的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又在哪里呢?

直到很久后,人们才知道,故宫宫殿房间的数目原来是八千七百余间。而所谓的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故宫建筑的主色调为何是黄、红两色

走在故宫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故宫建筑群整体的颜色搭配。因为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随时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以及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和高大宫墙上刷出来的那种大红的色调,呈现出一种喜庆、祥和的状貌。难怪人都说,黄、红两色就是故宫的主色调。

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了解现代美术的人都知道,黄、红两色的组合是非常经典的搭配,难道修建故宫的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认同这样的色彩搭配了?

其实,并不仅是所谓的颜色搭配那么简单。稍微了解点故宫建筑底蕴的人都非常清楚,故宫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整个建造布局、造型、用料都是极为讲究的,当然,颜色的采用和搭配也很有讲究,隐含着深刻的意义。

建筑可采用的颜色有很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故宫之所以采用了黄、红二色为主色调,内涵非常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元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位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而土的代表颜色就是黄色。《易经》也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被当作为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所以,在古人的思想中,黄色即是尊贵、吉祥的象征,这么尊贵的颜色,当然只能由天下第一的真龙天子皇帝所用。所以,明清时期黄色袍服便成了皇帝的专用服装,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会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

而红色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另一方面,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红色一直象征着喜庆、发达。据考古学家发现和文献资料记载,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了,周代以后的宫殿也已经开始普遍用红色颜料了。故宫的营建正是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大量地使用了红色。

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明清两代在修建、完善皇宫时,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以耀眼的颜色对比方式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视觉效果,既彰显了建筑群的大气、高贵,又展现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气势。

然而,也有细心的人发现,故宫里的房顶并非全部都是黄色的,有极少的一些建筑用的是绿瓦或黑瓦,例如南三所、文华殿、文渊阁等。其实,要么是因为这些建筑并非皇帝居住的地方,在规格上要比其他建筑低个级别,例如,文华殿原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根据五行之说,青色即绿色,为木叶萌芽之色,象征温和的春天,方位为东,故用绿色琉璃瓦;要么是因为其本身的定位要求,例如,文渊阁是藏书楼,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黑色代表水的颜色,意在镇火,故为克水患,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剪边黑琉璃。

故宫有了黄、红两色的映衬,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是由其尊贵的地位所决定的。为了衬托皇家的这种威严和气势,故宫周边建筑的色调都相对低调了很多。在讲究尊卑等级的封建社会,建筑物的色调也体现出了级别。照规定,颜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黄、赤两色是皇家建筑的专属,公卿大员家的屋顶则用绿瓦,而普通老百姓的房屋则只能使用最低等级的黑、灰、白等。所以,当时的人在登上景山向下瞭望时,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向南遥望,是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海洋”,而向北遥望,则是普通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周边民居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故宫这座古老、尊贵的皇家宫殿愈发光彩耀人、气势恢宏。

揭秘故宫三大殿

在历史上,无论是哪朝皇帝,在都城和宫殿的选址上,都比较注重风水之说。总是希望自己所选的都城、宫殿,能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吉祥、如意、福祉,使自己的统治绵延万年。

那么,什么样的风水适合建造都城、宫殿呢?风水先生会告诉你,国都的西北方最好要有龙脉。什么是龙脉呢,龙脉就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积聚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是为龙穴,明堂就应建于此处。

按照风水学所说的,紫禁城就是处在北京城的最佳位置上,而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所处之处就是明堂所在地。俯瞰故宫你便会发现,三大殿就是整个故宫的重点,是整个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可谓是居天下之中心,正与天空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遥遥对应——这是三大殿的选址缘由。

从规模和装潢上来说,三大殿在整个故宫内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占据了紫禁城最主要的空间,面积达85000平方米。它们依次布置在高达8米的台基上,台基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为须弥座形式,四周围着汉白玉栏杆。每根望柱上部雕有精美纹饰,下部雕有华美螭首——口内凿孔以便排水。大雨滂沱时,千龙吐水,层层迭落,胜似泉涌,蔚为壮观;阳光普照时,千龙之影,排排迭退,黑白相间,宛如图案。在建筑设计和艺术构思上,它们凭借着自身所具有的气势威严、规模雄伟、装修华丽、色彩神秘而成为紫禁城中最辉煌的建筑群。

三大殿中,太和殿最高、最大,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它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富丽堂皇。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师和每年的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等重大典礼,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典,接受群臣的朝贺。

中和殿在太和殿的后面,是一座四角攒尖、有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堂,朱红廊柱,金扉琐窗,造型凝重,建筑奇特。殿内设宝座,雕刻金龙,金色璀璨,四列宝器。皇帝在举行重大典礼前,先在这里接受内阁大臣等重要官员的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

保和殿在中和殿之后,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也是三殿中年寿最古老的,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三大殿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又散发着它独特的现代光辉。如今的它们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

去故宫游玩时,心细的人会发现宫内有这么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院内并没有种植任何的树木。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为了维护宫殿至高无上的尊严,有了树会给人小家小院的感觉,与故宫三大殿的气质不相符合。其实,这个理由并不充分,顶多算是个人猜测。而关于三大殿院内不种树的原因,传得比较多的说法有两个。

第一个说法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以免有贼人藏于树间而不利于皇帝安全。这个说法与清朝时期一次农民起义有很大关系。据史料记载,1813年,北京宛平宋家庄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区宋家庄人林清率领起义军冲向东、西华门。其中东路的起义军受阻失利,西路的起义军攻入西华门,杀到隆宗门。这个时候,隆宗门的门已经关闭,起义军赶紧想别的办法。这时他们看到宫墙两侧的树非常高大,利于攀爬和遮蔽,于是爬上大树,翻过宫墙,火攻隆宗门……有鉴于此,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三大殿院内不植树木。这一说法貌似很合情合理,其实也不一定正确,因为故宫养心殿、御花园中就有非常高大的树木如古柏等。

第二个说法比较文艺,说是之所以不种树,是为了烘托皇室威严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在整个宫殿群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于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使这三大宫殿更显威严和皇家气派,在修建时便采取了很多独特的建筑工艺和手法,其中一个手法就是不种树木。不仅三大殿不种树木,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也都不种树木(现今端门前后的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种下的),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众大臣在去朝拜皇帝时,自进入天安门,走在冰冷、威严、空旷的御道上,感受到高伟建筑带给自己的巨大压力,待走进太和门看到宽阔、空旷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众大臣的这种精神压力便会达到顶点,继而更加臣服于皇帝。而如果宫殿庭院内绿树成荫,则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这会让众大臣对皇家的仰视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皇家所塑造的这种威严感。这一说法不无道理,空旷的殿院、冰冷的御道,的确会给人带来森严之感,让人徒生压力。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真正的原因。

关于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植树木,或许会有更加合理的答案,这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思考。

故宫角楼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无论是亲临故宫参观,还是看图片,很多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都有一座角楼,非常漂亮。这些角楼拥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考究,令人惊叹!有人不禁要问,是谁脑袋这么灵光,竟然设计出了那么好看的角楼来。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便想着好好给自己盖一处皇宫,既能显示皇家的范儿,又能住着舒服。经过一番考察,他把皇宫的地址定在了北京城,一则因为北京地形好、风水好,二则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的老地方。

有了这个想法后,朱棣就赶紧派大臣去北京修建皇官。大臣临行前,朱棣亲自叮嘱他说:“你一定要在皇宫的外墙也就是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这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我现在封你为管工大臣,你一定要尽心修建,如果建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管工大臣听了皇帝的话,心里别提多紧张了,皇帝亲自开口说角楼要盖成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啊!一定要好好地从长计议。

第二天一大早,管工大臣就出发来了北京。刚下轿子,就马不停蹄地叫来了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向他们详细说了皇帝的旨意,限令他们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给盖出来,否则格杀勿论。

这些工头、木匠们听了都战战兢兢,赶紧凑在一起想办法。

可一个月过去了,他们查了几百本书籍,考察了几百个角楼,做了无数个样本,都没有理出一点头绪。恰好正值酷夏时节,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加上心情烦躁,这些工头、木匠无不唉声叹气,真是茶也不思饭也不想。这时候有一个木匠师傅实在待不住了,就上大街溜达散心去了。

走着走着,木匠师傅便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叫声,其中夹杂着一声声吆喝:“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

木匠师傅心想:反正心烦也解决不了事,到最后该死活不了,该活死不了,听天由命吧!先买个好看的笼子,玩会儿蝈蝈。他就朝老头儿那走过去,见到老头儿手上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非常讨巧,做工非常精致,就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似的,里头几只蝈蝈正在那儿呱呱乱叫呢,于是便买下了这一笼蝈蝈。

木匠师傅把这笼蝈蝈拿到施工现场,大伙儿见了,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师傅特别不屑地说:“大家都这么烦了,你竟然还有心思玩这个,这几个蝈蝈吵得人更烦了,真不知你怎么想的!”

木匠师傅笑着说:“我也烦得慌,见大家都没精神头,就想着买个好玩的逗逗大家,你瞧着蝈蝈叫得多欢实,这笼子……”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看了,让我琢磨琢磨。”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木匠师傅数完了蝈蝈笼子,高兴地跳了起来,对大家伙大喊:“你们快来看快来看,这笼子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嘛!”大伙听他这么一喊,都忙过来看,心细的人忙在那儿数,可不是嘛!不多不少,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大家伙别提多高兴了,忙参考蝈蝈笼子的样子,创作出了皇宫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

完工的日子到了,皇帝亲自验工,待他走到一处角楼细细看时,不禁啧啧称赞,说:“正是我理想中的角楼啊,真是辛苦了众位工匠。”遂吩咐对各位工头、木匠师傅予以重赏。

故宫东华门的门钉为何是偶数

在古老的封建社会,衣食住行都讲究等级差别,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皇宫内,连一个小小的门钉都很有讲究。要说门钉本来只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结构件,为何会说它也能体现出等级森严呢?只因它处于一座皇城中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

在明清时代,已经制定了门钉数目的相关制度,如按照清代制度,皇家宫苑的宫门必须是“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为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所以,午门、西华门、神武门等的门钉都为81个,是个奇数。而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这种尊卑有序的制度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打破的。

然而,令人非常不解的是,故宫东华门的门钉居然少了一排,是为每扇门八九七十二颗,是个偶数,而且仅此一处例外。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单单东华门的钉数不按规定呢?

对此一直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

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本就与别处门的门钉不同,尺寸稍大些,由此推断说当年肯定是有一批门钉给做大了,用在东华门上如果仍然排成九排就会显得非常挤,不好看,所以就去掉了一排。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皇宫大内,门钉的数目即代表着等级的尊卑,如果说只是因为门钉做大了就瞎凑合着用,是断不可能的。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可以予以反驳,那就是当年佛香阁的拆塔改阁行为,耗资巨万都不惜,更不用说浪费一些小小的门钉了!如果尺寸大了,大可以重新制作嘛,不可能凑合着用在故宫的门面之一东华门上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原本也有81个,只是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起义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仓皇从东华门逃出至煤山自缢。后来,朱由检的灵柩停放在东华门外几天都没人敢埋。清军入北京城后,认为东华门这个门不吉利,决定以后帝后死后,都要出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按人死为鬼的迷信说法,就把东华门称为“鬼门”。再后来,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各界,将东华门上的门钉减去一排,由81个改为72个,以责东华门未能挡住朱由检圣驾出走之罪。这样,小小的门钉既收买了人心以巩固其统治,又使这个“鬼门”符合“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习俗。所以从此以后东华门的门钉就只有72个,为偶数。针对这一说法,也有人予以反对。说史料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即也有从西华门抬出灵柩的情况,并且有时皇帝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所以不能认为东华门只办丧事。

很多人不禁要问了,这个说法不对,那个说法不行,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个未解之谜?

其实,整个故宫的建造都是十分讲究风水之说的,从其所选的黄、红亮色调来看,就说明了故宫设计时的用心、讲究。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东、西、南、北、中为五方,其中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而它们相互间相生相克。

而在故宫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系统中,处于南北轴线上的是火生土、土克水的关系,即外生内,内克外,这样,生进克出为吉宅,而处于东西轴线上的是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内生外,这样,克进生出则为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为甚。为了逢凶化吉,古代的皇宫设计者便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工程中,将东华门的门钉数目改变了,由纵九横九改变为纵八横九,其门钉的数目也从81个变为72个,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皇家的尊贵。古代足智多谋的设计师就这样做到了“逢凶化吉”。

从外在上看来,与故宫的其他门相比,东华门的与众不同似乎很不协调,然而从文化底蕴上看来,又有着其合理的存在理由。其门钉的“纵九横八”之数,正是逢凶化吉之举,体现了我国古人在皇宫设计、建造过程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清宫藏书如今散落何方

关于藏书,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从春秋时期开始,民间就已经出现很多的私人藏书,及至清朝,藏书活动更是十分盛行,民间有很多的藏书楼,皇宫内的藏书更是善本云集,珍籍众多。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每逢大局初定时,总喜欢以“稽古右文”为朝堂大政之一,非常重视对图书的校理、编纂、征集、典藏工作,以此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清代宫廷鉴于以往的历史经验,在图书典藏方面尤为上心。其一面销毁对自身统治不利的典籍,一方面又大力收集、编纂有利于本朝统治的典籍,《四库全书》等旷世巨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藏书遗产。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很多清宫的藏书都流失了。很多图书爱好者不禁要问:那些清宫藏书因何流失?昔日珍贵的清宫藏书,如今又身在何处呢?

说起清宫藏书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毁于火灾,如武英殿、昭仁殿、方略馆等藏书处的许多藏书都在清代时遭遇过火灾,被烧毁;有的是由于保管不善,藏书被虫蛀毁损;有的是经过了各种颠沛流离,在这种频繁的迁移中被丢失;还有的是因被窃贼盗走而流失……正是在这种种变故中,清宫藏书有的彻底消失,有的散落到四面八方。

而散落的这些清宫藏书,如今又在哪里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宫内的很多藏书,被迁入国家的各大图书馆,安置于环境优越的库房内。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位明清古籍研究学者曾说,清宫藏书目前主要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第一国家档案馆等处。

其中,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清宫藏书最为丰富,是以清代皇室藏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物博物馆、专业性图书馆。该图书馆的清宫藏书不仅丰富,而且还有许多世人难得一见的珍本秘笈,如《四库全书》原本、“天禄琳琅”所藏部分宋辽金元明善本等。

而在国家图书馆中所存的清宫藏书主要是内阁大库的部分藏书和乾隆至嘉庆年间清宫皇家藏书处“天禄琳琅”的藏书。其中,内阁大库所藏非常丰富,大多是皇宫内廷的一些档案。“天禄琳琅”是清廷收藏善本珍籍的专门书库,位于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内,其中的藏书于清朝末期开始流失。目前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运出宫的那一部分。

而位于京城之外的那些大型图书馆,尤其是台北博物院图书馆,又是怎么获得清宫藏书的呢?原来,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躲避侵华日军的掠夺,当时的民国政府将故宫所藏的“天禄琳琅”珍籍火速转移到了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多次辗转,流进了当地的大型图书馆。而为什么台北博物院图书馆有那么多清宫藏书呢?

原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国民党逃往台湾时,捎带着将三千余箱文物运到了台湾,其中仅藏书就达十六万册,其中还包括很多珍贵的宋元刻本。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国民党将这十六万册藏书藏于其中。

对后世人来说,清宫藏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化、历史,更承载了一种厚重的文化传承传统。悉心地保存这些清代遗产,不仅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一手的资料,还将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这些珍贵文物保管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知多少

去故宫参观,有一个地方你肯定不会错过,那就是故宫内廷的第一座大宫殿——乾清宫。站在乾清宫前,只要您抬头往里观望,就会看到殿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这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正大光明”。

在求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正大光明”这个词,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出处,即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一句话:“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其主要的意思是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这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出自谁之手呢?是顺治皇帝。后来又经过康熙帝的一番摹勒刻石。而今天悬挂在乾清宫中的是乾隆皇帝的再次临摹。

这块匾额距今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可谓历尽沧桑。关于这块匾额,还有一段关于清朝皇帝秘密立储制度的掌故。

清朝入关前后,在皇位的传承上,基本上采用推选制度来决定继位人选,如皇太极及其儿子福临都是通过推选制度继承了王位。而康熙皇帝是孝庄皇太后决策并取得顺治皇帝福临的同意而定下来的继位人员。无论是皇太极的继位,还是福临及康熙帝的继位,都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存在着激烈而复杂的权力斗争,虽然最终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但由皇权传承而引起的强烈政治震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和行政效率。

康熙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从父辈的权力争夺战中发现了推选制度的弊端,便决心对继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规范的皇位传承制。这就诞生了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嫡长子继承制的施行不仅没有平息皇位的争夺战,反而愈演愈烈,引发了更加动荡的权力争夺战。

在康熙年间的皇位争夺战中,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占了上风,成功称帝。为了避免“九龙夺嫡”现象的再次发生,雍正帝改变了立皇太子的方式,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并将诣旨藏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驾崩时才由大臣取出,将继位人公告天下。

据《雍正起居注》中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乾清宫西暖阁面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圣祖既将大事托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以备不虞……”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秘密建储”制度。该制度具体规定:由皇帝亲自密写储君谕旨一式两份,并密封收藏于特制的匣内。其一置之乾清宫中“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则由皇帝自己随身密藏起来,以便他“归天”之后,该谕旨与“正大光明”匾后的谕旨相互对证,而后生效。

雍正之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的皇储地位,是在雍正元年确定的,并首次使用了上述密书缄盒的办法。后来,乾隆皇帝也曾秘密立储,但他立了两次。第一次立于乾隆元年,不幸的是太子永琏只活了三岁就夭折;第二次是于乾隆六十年,将皇位传给了嘉庆帝。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这几代皇帝,都是根据这种秘密立储的方法登上帝位的。咸丰帝以后,清朝统治走向了结束的边缘,另一方面也不知何故,以后的皇帝都少子甚而无子,咸丰帝则仅有一子,还没有来得及秘密立储,咸丰帝就过世了。而同治帝以后又均无嗣。因此,这种秘密立储制度,也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历史意义而自行废止了。

御花园“连理柏”的传说

在看清宫电视剧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御花园”的身影,那里承载了明清后妃佳丽的很多故事。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它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在坤宁宫的后面,在明朝的时候被称为“宫后苑”,及至清朝时,改名为御花园。

御花园内的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在这一优美恬静的花园内,矗立着很多明、清两朝遗留至今的参天古树。这些古树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神态各异,蔚为奇观,尤其是那棵连理柏,更为别致雅观,犹如一对连体孪生兄弟,树体通高约三丈,上面权征蟠伸,曲折叠盖,如龙嬉戏;下面天成拱门,人们可在其间穿行,因而深得众游客的喜爱,很多人来御花园参观,都会专门和它留影纪念。

人们历来喜欢将树木的连理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在一些爱情诗歌中也多有借喻,如南朝乐府《子夜歌》里就有“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的咏唱;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名句。

相传天一门内的那棵“连理柏”为清乾隆间种植,也是御花园中唯一的连理柏,属于二级保护古树。它由两株古柏组成,其双柏的主干正巧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而且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质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

很多人会非常疑惑:这种连理柏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天然形成的吗?

连理柏可以天然形成:连理柏由两棵树组成,只是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两棵树非常接近,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树皮被磨掉了,渐渐地就会长在一起,或者地下的根交叉长在一起,由此形成天然的连理柏。

其实,人工也可以获得连理柏,我国古代的某园艺大师就曾采用人工靠接的手法植出了连理柏。其主要的方法是:选择两棵大小相似的树,将它们临近树枝的皮用刀刮掉一部分,再将两个枝条靠在一起,用油布裹严,天长日久,两个枝条就长到一起了。

关于御花园的“连理柏”,还有一个妙景值得一看,就是如果您从树的北边看树上西侧的一个大枝,就会发现其扭曲处很像一只猴头。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去故宫参观时,观赏一番。

慈禧为何常住储秀宫

提起慈禧太后,很多人都会想起她的居所——储秀宫。储秀宫建于明朝的永乐年间,本来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寿昌宫,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储秀宫。清沿明朝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储秀宫位于故宫咸福宫的东面、翊坤宫的北面,为内廷西六宫之一,是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清朝的慈禧太后在刚入宫的时候就居住在储秀宫的后殿,并在这里生下了同治皇帝。

紫禁城内后宫的宫殿非常多,慈禧太后独独对储秀宫情有独钟,经常在那里居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慈禧太后之所以钟情储秀宫,除了储秀宫的居住环境比较舒适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储秀宫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在慈禧太后的心目中,这是她得幸的地方,是她生下儿子的地方,是她发迹的地方,也是她养生的福地。当然,她也有她的用意,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的政治权力。

慈禧太后刚进宫时,被封为兰贵人,被安排住进了储秀宫。那时的她地位不高,在生下同治帝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嫔。而咸丰帝又是一个博爱之人,宠幸了她不久,就渐渐地遗忘了她。

后来,慈禧太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同治帝,由此她才上升为妃,以后因为儿子又升到贵妃。在储秀宫,她度过了作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的近十年最美好的岁月,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随从皇帝前往热河。第二年八月,咸丰驾崩,九月,她与清廷成员从热河还京时,身份已经是皇太后了。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掌握了政权,被尊称为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可是不管自己获得多大的封号,获得多少物质上的奖赏,对她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等于她自己封自己,自己往自己脸上抹粉罢了。对她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她生下了同治帝,而且就是在储秀宫生的。这是她的通天金字招牌,是掌权的重要条件,所以她长期居住在储秀宫。

在储秀宫度过最好的十年后,慈禧太后搬到了长春宫,可是在她的心里,储秀宫才是她最爱的所在。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在庆贺她五十岁生日时,又重新住进了储秀宫,一住又是十年。如今我们所观赏到的储秀宫陈设状貌,就是当年庆贺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的摆设。

储秀宫作为后宫中最华丽的宫殿之一,处处都体现了慈禧太后的爱好、趣味。据一位曾经服侍过慈禧太后的老宫女回忆,储秀宫整个庭院共分为两个部分,南边是体和殿,后边是储秀宫。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慈禧太后住在储秀宫,吃在体和殿。

储秀宫共五间,分为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慈禧太后生活起居的地儿,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座,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西一间和卧室连着,类似卧室的外间,用来放些日常用物。东一间的南窗前有一条炕,从里往外看,庭院的景色尽收眼中,据说慈禧太后经常坐在炕头上往外望,喝茶、吸烟。两个暗间是她休养身心的地方,最西一间,是她的卧室。

宫殿的外檐,是她最喜欢的明朗、秀丽的苏式彩画,彩画的内容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神话故事、花鸟虫鱼和山水楼阁,线条生动,着色淡雅,清秀中透着超脱红尘的宁静。走进宫门,迎面是紫檀木雕镂彩绘的屏风、楠木雕福寿纹靠背,屏风前是雕刻着云龙图案的宝座和造型精巧的香几、宫扇。放眼看去,东西两侧深色稳重的碧纱橱上,镶满了大臣们敬绘的字画,几乎都是慈禧太后最喜爱的兰花、香草、玉兰和竹子。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的爱美、讲究。

对储秀宫,慈禧太后一生都挂念着,因为这里承载了她的青春岁月,她的梦想和希望。储秀宫也正因为有了慈禧太后,而变得更加寓有故事性。

同类推荐
  •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全面、科学探讨孝文化,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历代法律中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

    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

    本书所收论文运用历史、考古、民族等多种学科对炎帝故里、炎帝与中国文明、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与和谐社会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冥雪神洛

    冥雪神洛

    彼岸花开,黄泉路上,奈何桥头。千年轮回,我终究爱上了你。你先走了,我便追你;我先去了,便等着你。
  • 从全球高武开始

    从全球高武开始

    全球高武为主世界。其他世界收集资源和修炼体系。目前已经穿越世界,阳神!
  • 嫡朝

    嫡朝

    婚事被人截胡。她擦亮双眼与反动势力一决到底。却,练就了撩汉的本领。此后,事业运、财运、桃花运一发不可收拾。某女:说什么呢,都是命!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如何读书,如何培养读书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
  • 谋杀之心

    谋杀之心

    一场复杂的案中案,六种不同的谋杀动机,十三位各怀鬼胎的嫌疑人。这一次,连名侦探都失手了!P.D.詹姆斯:与阿加莎·克里斯蒂齐名的推理女王!荣获世界推理两大至高终生成就奖:“钻石匕首奖”“大师奖”!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时入驻“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精神诊所的地下室内,诊所主管被凿穿心脏而死,尸体抱着一尊病人雕刻的诡异木雕!名侦探达格利什迅速奔赴现场,却发现诊所几乎完全密封,凶手很可能就在诊所内部!妄图取代主管的秘书、曾被主管识破婚外情的医生、主管的遗产继承人表妹……似乎所有人都有充足的动机,却谁也不像是残忍的凶手。随着调查的深入,达格利什发现,这桩案件背后,还隐藏着另一桩案件的影子……
  • 林南江北

    林南江北

    越长大越发现,生活原来没有小时候所期待的那般美好。但也知道苦的东西,需要加点糖。
  •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