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5300000001

第1章 前言-我们为何“过度紧张”?(1)

中国人是他律的,我们总是会根据别人的看法调整自己的行为,又总是会用自己的看法去要求别人调整他们的行为。这种错位,造成了我们心里有一种负担。我们害怕别人不认可自己,同时,也担忧于别人不接受我们的建议。在这两者之间摇摆的人们,头脑中的那根弦一直是紧绷着的。

这根紧绷着的弦,让我们焦虑、让我们纠结,也让我们时刻处于过度紧张当中。我们身处人群中会紧张,害怕自己说错话,从而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我们作为看客的时候也会紧张,纠结于那人说了我们不喜欢的话,从而心生怨怼,让自己情绪波动,产生无来由的愤怒。

可以说,过度紧张,不仅是我们的情绪状态,更是我们的心理基础。由于它的存在,我们总是做些自相矛盾的事情。当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常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如果觉得他们会不同意或者会议论我们,便做出调整。这时候,我们是没有主见、没有自我的。可是,如果看到别人做了我们所不能忍受甚至仅仅是违背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情绪上不适的事情时,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从而出言相劝,甚至会严厉指责。这时候,我们又是一个执着而又强势的“自我”主义者,处处干扰着别人。

这些,都是由于我们过度的紧张。这份紧张,时时伴随着我们,处处影响着我们。它构成了我们日常行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身处不同环境的时候,它便会以一种不同的样子出现。这导致我们总会身处矛盾而不自知,从而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会做出很多前后冲突的事。

中国人的过度紧张有以下七种心理基础:托熟,找人情,拉关系;两性关系上对女性的控制和占有;乞食心态,在穷疯了和饿怕了之后自我意识的丧失;欺骗,渴望不劳而获;赌徒心理,好高骛远,幻想一飞冲天;报复,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就疯狂地报复曾经的自己;帮凶,见利忘义的掮客心理。

中国的文化内核是他律,因此别人的看法,就成了我们行事的基础,这导致了我们做事时常是先接受后理解的。面对一件事物,尤其是群体认可的事物,我们总是先去无意识地接受它,然后慢慢地去了解它,最后,在了解中,逐步强迫自己喜欢它。

这一点,在古代的夫妻关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古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主宰的,子女们对婚姻只能是先做出一个愿意接受的姿态,然后尝试着在之后的共同生活中彼此了解,最后,还要强迫自己喜欢上对方,跟对方过完自己残缺的一生。

这种先接受后理解的两性关系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相处日久而生出来的彼此感激之情或者依赖之情。因此,处在其中的人们自然是难得真正的幸福的,不过也没办法,古时候,联姻从来都是家族的事而不是当事人的事,人们对男女结合的定义向来就是传宗接代大于两个人的相互偎依。在古代,如果一个人竟然想要自己决定婚姻,那么全家都会紧张。

因此,与其说父母给儿子找的是爱情伴侣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家族找一个生养后代的工具。所以,古时候很多青年男女结合之前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因为这种文化氛围下,“根本不需要他们见面,只需要他们的生殖器见面就足够了”。这样的两性关系,必然产生无数压抑而又紧张的个体,但这压抑和紧张又不能表露出来。因为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同样的氛围之中,一旦表露,便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惩罚。他们不能表达对现实的强烈的不满,也不能对包办自己婚姻的父母表示出怨恨,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变成没有情感、没有自我的生育机器。他们完全丧失了精神追求,开始欲望泛滥。这时候,处在社会顶端的男人们,欲望会被无限放大。他们的目标便开始从性的满足变为性的扩张,此时,他们不仅热衷于拥有处女,还开始追求所拥有的女性的数量,于是贞洁观、男人纳妾、狎妓等就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种畸形的婚姻观念,它不是出于对爱的渴求,而是一种欲望的宣泄,以占有或者占有过为目的。有这样想法的人,享受的不是从异性那里得到的爱,而是从同性那里获得羡慕和赞美。他们的爱,是有炫耀目的的,有时候只是为了跟身边的人说,看,我拥有的爱比你多。这就将爱情彻底低俗化、欲望化了,同时,也去幸福化了。很多男人之所以追求和占有更多的女性,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情之人,而仅仅是因为这样能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还能让身边的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这一点,在如今的社会还有很大的遗存,许多秉持着传统思维的男性依然在意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是处女,依然会将曾占有过的女性的数量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当然,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男人同样还会招来同性们的羡慕。

然而,不管积压的欲望是否得到了宣泄,不管过度的紧张是否得到了缓解,不管男人们占有了多少女性,其内心中的积郁总是要抒发的。对于父母操控自己命运的做法,子女们内心中一直都有不满。这不满受限于他律的社会环境中不敢直接表露出来,就会寻求另一渠道散发。这样,人们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帮凶的身上,他们不敢苛责父母,便把所有的恶意都释放给为自己的婚姻搭桥的媒人。媒人们充其量只能算是帮凶,但受到的“惩罚”却比“主犯”更重。因此,媒人这个群体就背负了很多的压力,成了耻辱感氛围中的彻底失败者,也成了我们文化中的绝对紧张者。

从古至今,媒婆的名声一直都是不怎么好的。不过她们实际上也未必就有那么坏。媒婆可以搭桥,但却没有决定权。真正能决定两个人是否在一起的,还是他们的父母,不过是人们迫于礼教不敢直接向父母表达不满,因此拿媒婆来背黑锅罢了。在媒人身上,这种惩罚“帮凶”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思维扩散之后,就是人们对教育体制和老师的过度讨伐等。

然而,媒婆虽然从古至今不受人待见,却又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所以如此,源于我们特有的情爱特性。他律文化中的人们,其性格注定是内敛的,其情绪注定是紧张的,这紧张导致人们不太敢也不太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即使有了自己喜欢的人,也很少直接开口,大都要通过别人的介绍。即使是现在,年轻的男女们有了中意的对象,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敢直接表达,在请对方吃饭的时候,还是要拉上一位“陪衬”,以缓解自己的紧张,也让氛围不那么尴尬。这“陪衬”起到的自然就是媒人的作用。当然,这还是较为前卫的做法,更多的连他们都不及,还是需要人介绍。

内敛的性格,导致了我们有话不能好好说,不能直接说。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直接就是一种罪过,含蓄才是美德。在谈论男女情爱的时候更是如此,大都一副紧张样,吞吞吐吐的。只有明确了双方的目的之后,才敢大胆袒露。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宁可相亲失败无数次,也不敢主动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表露自己的爱,跟自己喜欢的异性表达。他们选择相亲,是因为在相亲的时候,由不在场的媒婆给两个人营造了一种隐性的氛围。大家都心知肚明彼此的来意,有了这层铺垫,紧张自然得到了缓解,含蓄的人们才敢于正式地有目的地就感情进行沟通。所以,今天虽然很少再有职业的媒婆,但媒人却无处不在,这也是为何相亲节目那么火爆的原因之一。它是内敛人格者释放积压于内心的积郁的极佳渠道,它是缓解我们紧张情绪的最好方式。

在我们的社会中,因为紧张、不敢表达而错过的爱情比比皆是。所有种种说明了今天的我们,依然还遗存着很多传统的古代观点。

在两性关系上虽然有所改变,但并未真正正常。就比如,今天虽然青年男女之间的婚前浪漫行为和性行为有增加甚至有普泛的倾向,但其原因往往并不是出于两个强势的个体人之间的相互欣赏,而更像是被欲望控制下的以占有为目的的一种欲望的宣泄。这,还是不正常的。

同类推荐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让全世界数千万儿童、父母和教师都终生受益的经典养育读本。本书以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为指导,从人格统一性、自卑感、卓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等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出发,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儿童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问题行为的根源,传授父母和教师高效简单的养育技巧,培养儿童拥有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儿童,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教师。父母和教师在面对儿童时,要跳脱出固化传统的思维来反思自己的育儿理念,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看待世界。
  • 犯罪心理揭秘

    犯罪心理揭秘

    本书从变态心理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文化信仰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群体性犯罪5个方面着手,以21个轰动世界的惊天大案为例,以扎实专业的心理、法律理论做支撑,以跌宕起伏的案情发展为主线,为我们推开了犯罪心理的隐秘之门,这里有恐怖分子,有娈童癖杀手,有10岁小恶魔,更有杀妻灭子者、灭门案制造者和种族大屠杀……小心,他们来了!本书适用读者:对犯罪和推理破案感兴趣的读者;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

    由张卉妍编著的《心理学与口才技巧.Ⅰ》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比如,怎样赞美别人而不显阿谀奉承;怎样拒绝别人而不和对方交恶;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应对尴尬场面;怎样打动别人,让别人按你说的做;怎样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等等,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热门推荐
  • 贺卡是条狗

    贺卡是条狗

    以动物为主体的小说中,作家大多通过“他者”这个镜像,反观自我,反思现状,从精神层面上透视人类社会的纷繁复杂。《贺卡是条狗》,说的是人与狗的尊严问题。尊严是人类天赋人权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尊严有时比生命更显重要,其体现之一就是有面子。人类如此,与人类情感息息相通的狗,也是如此。这条叫贺卡的狗与村长赵大成的三次博奕,皆因面子而起。而与一般动物视角的小说不同,它并不局限于狗的视角,而是用人与狗的双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结构的荒谬和乡村道德伦理的崩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城记

    修城记

    王明杰,一个平凡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脑海中多了一座“破城”,被迫开始修复“破城”,寻找古董,修复文物,开启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精心寻觅了许多实验,让读者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透过有趣的林林总总的实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感悟与提升。读经典实验,你会有一种破译成功人生密码的惊喜和幸运。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我若为魔

    我若为魔

    何为人?一眼人。何为魔?一指魔。何为神?一枪尽挽破,众神殇歌落!千年约,上古血,万道龙魂卧黄沙,笑尽癫狂临天下。尽悲廖风霜,还伴儿女情长。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吾若成神,天下无魔。吾若成魔,神奈我何?弑神之路,仗枪轮回不顾!血肉成枯,吾让苍穹臣服!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下)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下)

    作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及对各金融大师们的研究,用简洁风趣的笔调概括了成功投资者行之有效的取胜策略。阐述了有关成长投资、价值投资、新兴市场、市场心理学、新投资思想、买卖时机掌握、专职损策略及如何回避风险等许多新的理念。该书对投资者极具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取胜技巧的分析会有助于每个投资者取得成功。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1(两汉传奇卷3):楚汉争雄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1(两汉传奇卷3):楚汉争雄

    楚汉之争愈演愈烈。项羽摆下鸿门宴,意图杀掉刘邦。楚汉之战,究竟鹿死谁手?三人能不能保护刘邦,完成书店老板交给他们的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