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400000004

第4章 在天回镇(2)

并且逢年过节,又有逢年过节的成都。二奶奶因为思乡病的原因,愈把成都美化起来。于是,两年之间,成都的幻影,在邓幺姑的脑中,竟与她所学的针线工夫一样,一天一天的进步,一天一天的扩大,一天一天的真确。从二奶奶口中,零零碎碎将整个成都接受过来,虽未见过成都一面,但一说起来,似乎比常去成都的大哥哥还熟悉些。她知道成都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城墙有好高,有好厚;城门洞中间,来往的人如何拥挤。她知道由北门至南门有九里三分之长;西门这面别有一个满城,里面住的全是满吧儿,与我们汉人很不对的。她知道北门方面有个很大的庙宇,叫文殊院;吃饭的和尚日常是三四百人,煮饭的锅,大得可以煮一只牛,锅巴有两个铜钱厚。她知道有很多的大会馆,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六七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本整本大戏,一天总是两三个戏台的唱。她知道许多热闹大街的名字:东大街,总府街,湖广馆;湖广馆是顶好买菜的地方,凡是新出的菜蔬野味,这里全有;并且有一个卓家大酱园,是做过宰相的卓秉恬家开的,豆腐乳要算第一。她知道点心做得顶好的是淡香斋,桃圆粉香肥皂做得顶好的是桂林轩,卖肉包子的是都益处,过了中午就买不着了,卖水饺子的是亢饺子,此外还有便宜坊,三钱银子可以配一个消夜攒盒,一两二钱银子可以吃一只烧填鸭,就中顶著名的,是青石桥的温鸭子。她知道制台、将军、藩台、臬台、出来多大威风,全街没一点人声,只要听见导锣一响,铺子里铺子外,凡坐着的人,都该站起来,头上包有白帕子,戴有草帽子的,都该立刻揭下;成都华阳称为两首县,出来就不同了,拱竿四轿拱得有房檐高,八九个轿夫抬起飞跑,有句俗话说:“要吃饭,抬两县,要睡觉,抬司道。”她知道大户人家是多么讲究,房子是如何的高大,家具是如何的齐整,差不多家家都有一个花园。她更知道当太太的、奶奶的、少奶奶的、小姐的、姑娘的、姨太太的、是多么舒服安适,日常睡得晏晏的起来,梳头打扮,空闲哩,做做针线,打打牌,到各会馆女看台去看看戏,吃得好,穿得好,又有老婆子丫头等服侍;灶房里有伙房有厨子,打扫跑街的有跟班有打杂,自己从没有动手做过饭扫过地;一句话说完,大户人家,不但太太小姐们,不做这些粗事,就是上等丫头,又何尝摸过锅铲,提过扫把?那个的手,不是又白又嫩,长长的指甲,不是凤仙花染红的?

邓幺姑之认识成都,以及成都妇女的生活,是这样的;固无怪其对于成都,简直认为是她将来归宿的地方。

有时,因为阴雨或是什么事,不能到韩家大院去,便在堂屋织布机旁边,或在灶房烧火板凳上,同她母亲讲成都。她母亲虽是生在成都,嫁在成都,但她所讲的,几乎与韩二奶奶所讲的是两样。成都并不像天堂似的好,也不像万花筒那样五色缤纷,没钱人家苦得比在乡坝里还厉害:“乡坝里说苦,并不算得。只要你勤快,到处都可找得着吃,找得着烧。任凭你穿得再褴褛,再坏,到人家家里,总不会受人家的嘴脸。还有哩,乡坝里的人,也不像成都那样动辄笑人,鄙薄人,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看不起你。我是在成都过伤了心的。记得你前头爹爹,以前还不是做小生意的,我还不是当过掌柜娘来?强强勉勉过了一年多不操心的日子,生你头半年,你前头爹爹运气不好,一场大病,把啥子本钱都害光了。想着那时,我怀身大肚的走不动,你前头爹爹扶着病,一步一拖的去找亲戚,找朋友,想借几个钱来吃饭医病。你看,这就是成都人的好处,谁睬他?后来,连啥子都当尽卖光,只光光的剩一张床。你前头爹爹好容易找到赵公馆去当个小管事,一个月有八钱银子,那时已生了你了。……”

旧时创痕,最好是不要去剥它,要是剥着,依然会流血的。所以邓大娘谈到旧时,虽然事隔十余年,犹然记得很清楚:是如何生下幺姑之时,连什么都没有吃的,得亏隔壁张姆姆盛了一大碗新鲜饭来,才把腔子填了填。是如何丈夫旧病复发死了,给赵老爷赵太太磕了多少头,告了多少哀,才得棺殓安埋。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房主催着搬家,连磕头都不答应,弄到在人贩子处找雇主,都说带着一个小娃娃不方便,有劝她把娃娃卖了的,有劝她丢了的,她舍不得,后来,实在没法,才听凭张姆姆说媒,改嫁给邓家。算来,从改嫁以后,才未焦心穿吃了。

邓大娘每每长篇大论的总要讲到两眼红红的,不住的醒鼻涕。有时还要等到邓大爷劝得不耐烦,生了气,两口子吵一架,才完事。

但是邓幺姑总疑心她母亲说的话,不见得比韩二奶奶说的更为可信。间或问到韩二奶奶:“成都省的穷人,怕也很苦的罢?”而回答的却是:“连讨口子都是快活的!你想,七个钱两个锅魁,一个钱一大片卤牛肉,一天那里讨不上二十个钱,就可以吃荤了!四城门卖的十二象,五个钱吃两大碗,乡坝里能够吗?”

少年人大抵都相信好的,而不相信不好的,所以邓幺姑对于成都的想象,始终被韩二奶奶支配着在。总想将来得到成都去住,并在大户人家去住,尝尝韩二奶奶所描画的滋味,也算不枉生一世。

要不是韩二奶奶在邓幺姑的十八岁上死了,她或许有到成都去住的机会。因为韩二奶奶有一次请她做一只挑花裹肚,说是送给她娘家三兄弟的。据她说来,她三兄弟已下过场,虽没有考上秀才,但是书却读通了。人也文秀雅致,模样比她长得好,十指纤纤,比女子的手还嫩。今年二十一岁,大家正在给他说亲哩。不知韩二奶奶是否有意,说到她三兄弟的婚事时,忽拿眼睛上上下下把邓幺姑仔细审视了一番。她也莫名其妙的,忽觉心头微微有点跳,脸上便发起烧来。

隔了两个月,韩二奶奶已经病倒了,不过还撑得起来,只是咳。邓幺姑去看她时,她一把抓住她的手,低低说道:“幺姑,我们再不能同堆做活路,……摆龙门阵了!……我本想把你说跟我三兄弟的,……他们已看过你的活路,……就只嫌门户不对。……听说陆亲翁要讨一个姨娘,……他虽是五十几岁的人,……两个儿子都捐了官,……家务却好,……又是住开的。……我已带口信去了,……但我恐怕等不得回信,……幺姑,你自家的事,……你自家拿主意罢!……”

她很着急,很想问个明白,但是房里那么多人,怎好出口?打算下一次再来问,老无机会,也老不好意思,而韩二奶奶也不待说清楚就奄然而逝。于是,一块沉重的石头便搁在邓幺姑的心上。

韩二奶奶之死,本是太寻常一件事,不过邓幺姑却甚为伤心,逢七必去哭一次,足足哭了七次。大家只晓得韩二奶奶平日待邓幺姑好,必是她感激情深;又谁晓得邓幺姑之哭,乃大半是自哭身世。因她深知,假使她能平步登天的一下置身到成都的大户人家,这必须借重韩二奶奶的大力,如今哩,万事全空了!

其实,她应该怨恨韩二奶奶才对的。如其不遇见韩二奶奶,她心上何至于有成都这个幻影,又何至于知道成都大户人家的妇女生活之可欣羡,又何至于使她有生活的比较,更何至于使她渐渐看不起当前的环境,而心心念念想跳到较好的环境中去,既无机会实现,而又不甘恬淡,便渐渐生出了种种不安来?

自从韩二奶奶死后,她的确变了一个样子。平常做惯的事,忽然不喜欢做了。半个月才洗一回脚,丈许长的裹脚布丢了一地,能够两三天的让它塞在那里,也不去洗;一件汗衣,有本事半个月不换。并且懒得不得开交,几乎连针掉在地上,也不想去拈起来。早晨可以睡到太阳晒着屁股还不想起床,起来了,也是大半天的不梳头,不洗脸;夜里又不肯早点睡,不是在月光地上,就是守着瓦灯盏,呆呆的不知想些什么。脾气也变得很坏,比如你看见她端着一碗干饭,吃得哽哽咽咽的,你劝她泡点米汤,她有本事立刻把碗重重的向桌上一搁,转身就走,或是鼓着眼说道:“你管我的!”平日对大哥很好,给大哥做袜子补袜底,不等妈妈开口;如今大哥的袜子破到底子不能洗了,还照旧的扔在竹篮里。并且对大哥说话,也总是秋风黑脸的,两个月内,只有一次,她大哥从成都给她买了一条印花洋葛巾来,她算喜欢了两顿饭工夫。

她这种变态,引起第一个不安的,是邓大爷。有一天,她不在跟前,他遂一面卷叶子烟,一面向邓大娘说道:“妈妈,你可觉得幺姑近来很有点不对不?……我看这女娃子怕是有了心了?”

邓大娘好像吃了惊似的,瞪着他道:“你说她懂了人事,在闹嫁吗?”

“怕不是吗?……算来再隔三个月就满十九岁了。……不是已成了人吗?”

“未必罢?我们十八九岁时,还什么都不懂哩。……说老实话,我二十一岁嫁跟你前头那个的时候,一直上了床,还是浑的,不懂得。”

“那咋[5]能比呢;光绪年间生的人?……”

两个人彼此瞪着,然后把他们女儿近月来的行动,细细一谈论,越觉得女儿确是有了心。邓大娘首先就伤心起来,抹着眼泪道:“我真没有想到,幺姑一转眼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这十几年的苦心,我真枉费了!看来,女儿到底不及男娃子。你看,老大只管是你前头生的,到底能够送我们的终,到底是我的儿子!……”

邓幺姑的亲事既被父母留心之后,来做媒的自然不少。庄稼人户以及一般小粮户,能为邓大爷欣喜的,又未必是邓大娘合意的;邓大娘看得上的,邓大爷又不以为然。

邓大爷自以为是一家之主,嫁女大事,他认为不对的,便不可商量。邓大娘则以为女儿是我的,你虽是后老子,顶多只能让你作半个主,要把女儿嫁给什么人,其权到底在我的手上。两口子为女儿的事,吵过多少回,然而所争执的,无非是你作主我作主的问题,至于所说的人家,是不是女儿喜欢的,所配的人须不须女儿看一看,问问她中不中意?照规矩,这只有在嫁娶二婚嫂时,才可以这样办,黄花闺女,自古以来,便只有静听父母作主的了。设如你就干犯世俗约章,亲自去问女儿:某家某人你要见不见一面?还合不合意?你打不打算嫁跟他?或者是某家怎样?某人怎样?那我可以告诉你,你就问到舌焦唇烂,未必能得到肯定的答复。或者竟给你一哭了事,弄得你简直摸不着火门。

乡间诚然不比城市拘泥,务农人家诚然不比仕宦人家讲礼,但是在说亲之际,要姑娘本身出来有所主张,这似乎也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没有的。所以,邓幺姑听见父母在给她代打主意,自己只管暗暗着急,要晓得所待嫁与的,到底是什么人;然而也只好暗暗着急,爹爹妈妈不来向自己说,自己也不好去明白的问。只是风闻得媒人所提说的,大抵都在乡间,而并非成都,这是令她既着急而又丧气的事。

直到她十九岁的春天,韩二奶奶的新坟上已长了青草。一晚,快要黄昏了,一阵阵乌鸦乱叫着直向许多丛树间飞去,田里的青蛙到处在喧闹,田间已不见一个人,她正站在拢门口,看邻近一般小孩子牵着水牛出沟里困水之际,忽见向韩家大院的小路上,走来两个女人;一个是老实而寡言的韩大奶奶,一个却认不得,穿得还整齐干净。两个人笔端走来,韩大奶奶把自己指了指,悄悄在那女人耳边,嘁喳了几句,那女人便毫不拘执的,来到跟前,淡淡打了个招呼,从头至脚,下死眼的把自家看一遍;又把一双手要去,握在掌里,捏了又看,看了又摸,并且牵着她走了两步,这才同她说了几句话,问了她年龄,又问她平日做些什么。态度口吻,很是亲切。韩大奶奶只静静的站在旁边。

末后,那女人才向韩大奶奶说道:“在我看,倒是没有谈驳;想来我们老太爷也一定喜欢。我们就进去同她爹妈讲罢,早点了,早点好!今天这几十里的路程,真把我赶够了!”

从这女人的言谈装束,以及那满不在乎的态度上看来,不必等她自表,已知她是从成都来的。从成都赶来的一个女人,把自己如此的看,如此的问;再加以说出那一番话;即令邓幺姑不是精灵人,也未尝猜想不到是为的什么事。因此当那女人与韩大奶奶进去之后,她便觉得心跳得很,身上也微微有点打抖。女人本就有喜欢探求秘密的天性,何况更是本身的事情,于是她就赶快从祠堂大院这畔绕过去,绕到灶房,已经听见堂屋里说话的声音。

是邓大爷有点生气的声音:“高大娘,承你的情来说这番话!不过,我们虽是耕田作地的庄稼老,却也是清白人家,也还有碗饭吃,还弄不到把女儿卖跟人家作小老婆哩?……”

跟着是邓大娘的声音:“岁数差得也太远啦!莫说作小老婆,卖断根,连父母都见不着面,就是明媒正娶,要讨我们幺姑去作后太太,我也嫌他老了。不说别的,单叫他同我们幺姑站在一块,就够难看了!”

那女人像又劝了几句,听不很清楚,只急得她绞着一双手,心想:“该可答应了罢!”

然而事实相反,妈妈更大声的喊了起来:“好道!两个儿子都做了官,老姨太太还有啥势力?只管说有钱,家当却在少爷少娘手上,老头子在哩,自然穿得好,吃得好,呼奴使婢,老头子死了呢?……”

爹爹又接过嘴去:“妈妈,同她说这些做啥?我们不是卖女儿的人!我们也不稀罕别人家做官发财,这是各人的命!我们女儿也配搭不上,我们也不敢高攀!我们乡下人的姑娘,还是对跟乡下人的好,只要不饿死!”

同类推荐
  •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我就看到赵夫子像一名真正的战士那样弓腰跳出了战壕,但是刚一出丛林,一把被埋伏在一旁的大壮抱住了,雨点般的拳头打在了他脑袋上。我就急了,手上的弓晃来晃去瞄不准。我正要冲出去,赵夫子突然挣起身,猛地跳起来,手臂挥舞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场面静止下来。我就听见大壮剧烈地嚎了一声“娘……娘的呀!竟敢弑君呀你!”便没有声音了。后来我问赵夫子:“你怎么就真下毒手了呢?”赵夫子平淡地说:“我也不想那样。我就想试试那把竹剑快不快,想不到人脖子比草包软多了。”说着他就哭,哭完了,我们那个荒唐的七子时代——也结束了。回到家,我一把火烧掉了那片竹林。
  • 剪刀

    剪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灰指甲

    灰指甲

    赵燕飞,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当过教师、记者,在《鸭绿江》《花城》《延河》《西湖》《广州文艺》《佛山文艺》《都市小说》《青春》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被《辽河·精彩阅读》节选,与湖南卫视、湖南科技出版社合作出版长篇电视文学《变形记》,现为《文学界》杂志编辑。苏蝶直着眼,死死盯住那条线。那条线从无到有,从淡淡的水渍化出隐隐的一丝粉红,又从粉红渐渐抹成艳红。那抹红每深一点,她的心,便往下狠狠一沉。最后,她瘫软在了马桶旁。不知是第几次测试纸了。
  • 大辫子

    大辫子

    雨,刚刚下过;天,清澈湛蓝。月亮挂在天空的秀气和恬美,让宏泰这个从来没有雅趣赏景的大俗人,静静地看着天空的月亮,也有了一种飘飘爽朗的惬意。甜甜的泥土味和庄稼、青草味,充溢着他的每一个毛孔。凉爽爽的清风拂过,大大小小的西瓜叶子,海一样波波荡荡、摇摇曳曳地摆动起来,它们整齐划一,影影绰绰;那姿态,月光下让他想到了女人。已是9点多了,仍不见伯平来,看来他说去相亲是真的了。他去相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宏泰大字一个躺在草垫上,对着天空呵一口长气。
  • 赛麦的院子

    赛麦的院子

    初冬的时候,很冷的一天,天黑时分,门口来了个人,大个子,模样古怪,衣着稀奇。赛麦当时在给黑狗喂食,一回头发现门口猛然多了个人。是个黑麻大汉,那双眼正骨碌碌环扫着她家的院子,阴森的目光冷不防就扫到了院角拿着瓦盆发呆的赛麦。赛麦不由得“呀”了一声,奔向厨房,一头撞上正在倒洗锅水的姑姑。狗立时醒悟过来似的,不依不饶地狂叫狂扑起来,扯得脖子下那串铁绳哐啷啷响。谁料想得到呢,那个人竟被爷爷让进了上房,还双手端上盖碗茶,一迭声地喊着让厨房的人快做顿好吃的。结果母亲做了长面。长面是赛麦家待客的上等饭菜。
热门推荐
  • 夜的星星等黎明

    夜的星星等黎明

    沧海桑田是爱,岁月静好也是爱。可无论哪一种都是她触不可及的梦。穷途末路时,不知道哪里还可以逃离。她以为,能救她出水深火热的人是他,结果,她脚踏七彩祥云的少年却选择去拯救别人。父亲的温柔与狠厉,终究随着死亡而消逝。母亲的憎恨与伤害,一并受着,最终也只能远离。她爱着的人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弃她而去,只留下一句,等他!可是,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夜的星星怎么能等到黎明呢?就像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眼里只剩黑暗的人,渴望黎明,却永远等不起黎明。
  • 重生之凰权天下

    重生之凰权天下

    金牌女佣兵执行任务遭妹妹推下悬崖,队友也行保护她而坠落崖底,而她却无意中穿越到异世,穿越到这副让世人鄙视不屑的花痴女身上?她要回去!她要复仇!她要让所有人知道,她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 温热论

    温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望岸

    望岸

    她命运多舛,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她的人生被一个又一个事件推动着,渐渐偏离轨道。在生活的苦难和磨砺中,柔弱的她逐渐成长。
  • 陆先生,请到碗里来

    陆先生,请到碗里来

    文艺版: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给你一种安心的感觉,他会告诉你,不用怕,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就算是错的他也会陪着你,只愿你回头就能看见他,如果你遇上了这么一个人,那么不用想了,就是他了沙雕版:谁规定的女主就只能是小白花,只能善良,人见人爱,就不能恶毒了,我偏不,这里有一个坏坏的女主,喜欢的进,不喜欢可以绕路走!!!
  • 十二星座之坎坷少年

    十二星座之坎坷少年

    他们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学生,可是一场宇宙的巨变使十三个少年少女聚在一起为了宇宙的和平而战斗,他们与十二星神经历过种种的坎坷与磨难,最终才战胜了黑暗势力,他们是十二星座战与十二星神……(多多支持七月月哦)读者群:298545390,敲门砖是任意一个星座战士的名字。
  • 顾少的独家宠爱

    顾少的独家宠爱

    上辈子的云倾被情敌陷害入狱断了腿,挖了肾,最后被人一脚踢死!重生一世,云倾倾觉得阳光真好,空气真好,健康真好,小包子真好,老公……你能不能从我身上下来!!!顾少:好的宝贝儿……我马上进来!女主虐渣男主宠妻模式开启!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 余生陪你颠沛流离

    余生陪你颠沛流离

    她过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却不得不依附于他的羽翼来躲避灾难,借他的势来成全自己的碧海蓝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绪狩猎

    情绪狩猎

    灵气复苏江眠觉醒了情绪狩猎技能技能觉醒后江眠发现女朋友只要一生气就会出现怪物消灭怪物就可以得到运气加成“玛德,我要这运气加成有何用?”江眠:“喂,你知道我女朋友为什么生气吗?”怪物:“不知道”江眠:“哦哦,打一顿你就知道了”怪物:“哎呀,要死,要死,要死,别打了我说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