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0500000021

第21章 忏悔品第六(2)

[5]《妙句》九:“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

[6]《妙句》九:“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

[7]《梵网经·心地品》:“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1],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2]。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3],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4],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5]。

[1]客馆曰舍。舍宅云者,言色身如旅行之馆舍也。

[2]《弥陀经疏钞》三:“称理则自性能生万法。”《传心法要》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狱六道修罗尽由心造。”

[3]《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4]浮游,犹言周流也。《庄子》:“浮游不知所求。”《淮南子》:“忘肝胆,遗耳目,犹浮游无方之外。”

[5]《事类摘录》第四:“慧日普照,智月常圆。”《无量寿经》下:“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普门品》:“慧日破诸暗。”

智慧常明,于外著境[1],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2]。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3],除却自性中不善心[4]、嫉妒心[5]、谄曲心[6]、吾我心[7]、诳妄心[8]、轻人心[9]、慢他心[10]、邪见心[11]、贡高心[12],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13],不说他人好恶[14],是自归依。

[1]著境,执著于六尘境也。

[2]《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夫佛岂无法邪?若迷若妄,不即自除,而性中万法,岂能自现。”

[3]按:以下九十六字,或云,在前三归戒末“是自归依也”之下。

[4]妄念迁流之心。

[5]嫉妒,见前注。

[6]《笔削记》六:“谄谓罔冒,曲谓违理。”

[7]《大智度论》四十八:“但住吾我心中,忆想分别觉观心说。”

[8]《唯识论》六、七:“诳心,所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9]不敬重人之心。

[10]慢者,恃己高举于他为性。

[11]《笔削记》六:“邪见者,亦名恶见,即身边等五见也。”

[12]夸功之心。

[13]罪己则无尤。

[14]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汤子遗书》:“不见己过,是心不存。一检点来,喜怒哀乐,多不中节。视听言动,多不合礼。自己克治不暇,何敢责备他人?”

常须下心[1],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2]。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3]。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4]。

[1]下心,谦下其心也。

[2]《笔削记》一:“实性即是真如也。”《唯识论》八:“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实性即诸法实性。《仁王经》中:“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仁王经良贲疏》:“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

[3]恒沙,恒河中之沙数也。以喻数量之多。《起信论》:“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笔削记》四:“意明烦恼,数过河沙等。”《智度论》七:“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其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

[4]《荀子注》:“改其旧质,谓之变。驯致于善,谓之化。”又互相生灭之义。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易》曰:“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1]。思量善事,化为天堂[2]。毒害化为龙蛇[3],慈悲化为菩萨[4],智慧化为上界[5],愚痴化为下方[6]。

[1]《悟性论》:“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宗镜录》第五:“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地狱,如八大地狱、八寒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十六小地狱等。

[2]天堂,天上之宫殿也。《佛遗教经》:“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3]毒害,很毒之计画,可以害人者。王维诗:“安禅制毒龙。”又,刘禹锡诗:“独向昭潭制毒龙。”皆谓禅家降伏其心也。《佛遗教经》:“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按:佛经每以金及人身之四大喻毒蛇,此处则以心喻毒龙、毒蛇也。

[4]菩萨即菩堤萨埵。《净名疏》一:“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土’,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天台戒疏义》上:“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菩萨以慈悲为心,吾人一念慈悲,即一念是菩萨;念念慈悲,即念念菩萨。故云慈悲化为菩萨也。”

[5]上界,指诸天。

[6]下方,指三涂。

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1],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2],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3],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4]。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5]:

[1]省觉,省察而觉悟也。

[2]此“思量”二字,指发出智慧而言。

[3]《弥陀经疏钞》二:“功德者,无漏性功德也。”又,功,指其行之善;德,指其心之善。按:自悟自修自性功德者,自悟自性功德,自修自性功德也。功德,为自性中所本有,须待修悟耳。

[4]识,认识也。

[5]按:古本以“今迷人修福”等二十句颂,载记前般若第二末“说通心通”颂处,亦无别颂。兹顺现世流行之本置此。

迷人修福不修道[1],只言修福便是道[2]。

[1]迷人,暗于事理之人也。修福不修道,如梁武之造殿度僧等事,得人天福报者。

[2]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注:古德云:人天福报为三生冤,人罕知之。良由世人因其福力,不明其本,就上增添。以此世福,恣情娱乐,临命终时,福尽业在,返堕恶道,受种种苦。故云招得来生不如意也。《传心法要》上:“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尽处为道,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庄子》:“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也?曰:在秭稗。曰:何其愈下耶?曰: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按:禅宗之“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亦此意也。

布施供养福无边[1],心中三恶元来造[2]。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3]。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4]。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5]。

[1]《名义集》四:“檀那,秦言布施。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

[2]贪、瞋、痴三毒,又云三恶,或云种恶、现前恶、不返恶,谓之三恶。又欲、恚、害,谓之三恶觉。又地狱、饿鬼、畜生,谓之三恶道。《林子坛经注释》:“布施供养,岂不是人天小果邪?心中三恶,不自忏悔,纵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得福虽多,终成有漏。然而古人亦有言曰:先须作福,福至心灵,而契机悟性,盖亦有在于此矣。或问:何也?林子曰:夫心既灵矣。顾有机之不能契,而性之不能悟邪。”

[3]有因必有果:造福善力强,先报其善。不善业仍在,终当报也。故云罪还在。

[4]心中既无罪缘,洒洒落落,是真忏悔。

[5]《顿悟入道要门论》下:“人问:一心修道,过去业障得消灭否?师曰:不见性人,未得消灭;若见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见性人,犹如积草等须弥山,只用一星之火。业障如草,智慧似火。曰:何得知业障尽?师曰:现前心通前后生事,犹如对见前佛后佛,万法同时。经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1]。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2]。

[1]学道,即观自性。观自性者,即是佛一类,故云同一类。永嘉《证道歌》:“恒沙诸佛体皆同。”言圆明法性,我与诸佛体皆同也。《六祖金刚经口诀》:“昔我如来,以大慈悲心,悯一切众生迷错颠倒流浪生死之如此;又见一切众生本有快乐自在性,皆可修证成佛。欲一切众生尽为圣贤生灭,不为凡夫生灭。忧虑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流浪日久,其种性已差,未能以一法速悟,故为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皆可到真如之地。每说一法门,莫非丁宁实语,欲使一切众生各随所见法门入自心地,到自心地,见自性佛,证自身佛,即同如来。”《长沙景岑招贤禅师语录》问:如何是文殊?师曰:墙壁瓦砾是。曰:如何是观音?师曰:音声语言是。曰:如何是普贤?师曰:众生心是。曰:如何是佛?师曰:众生色身是。曰:河沙诸佛体皆同,何故有种种名字?师曰:从眼根返源名文殊,耳根返源名观音,从心返源名普贤。文殊是佛妙观察智,观音是佛无缘大慈,普贤是佛无为妙行。三圣是佛之妙用,佛是三圣之真体。用则有河沙假名,体则总名一薄伽梵。”

[2]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为心迷故,众生不能与佛同。今有此祖祖相传之顿法,苟能见性,则时时在觉无迷。佛觉众生觉,故同一体。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注》:“一性如来体自同者,迥出外道六十二种异见,即与般若涅槃妙心冥合,故云体自同也。”

若欲当来觅法身[1],离诸法相心中洗[2]。努力自见莫悠悠[3],后念忽绝一世休[4]。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5]。

[1]佛之真身曰法身,即指佛之本性而言。

[2]诸法一性而相殊,殊别之相由外可见,名法相。又谓法定之形相也。

[3]努力,强勤貌。《菩萨戒序》云:“强健时,努力勤修善。”《诗》:“悠悠旆旌。”注:闲暇貌。莫悠悠者,言不可闲暇也。

[4]前念今念已过去,后念忽绝,言已死也。故曰“一世休”。休,终止也。唐人诗:“他生未卜此生休。”

[5]虔,身心端严纯一也。《海水一滴》云:“以上二十句颂,别本在前般若第三‘说通心通’之处,甚不可也。或云:以上二十句,押韵字,似亦后人所强为。”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1]。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2]?珍重好去[3]。一众闻法,靡不开悟[4],欢喜奉行。

[1]在此偈文言下见性也。

[2]《四十二章经》:“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左右虽常见吾,不须吾戒,终不得道。”

[3]《僧史略》上:“临去辞曰珍重者,相见已毕,情意已通。嘱曰珍重,犹言善加保重,请加自爱,宜保惜也。”又《要览》中《礼数篇》云:“释氏相见将退,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

[4]《法华经·序品》:“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开悟一切愚暗众生。”

同类推荐
  •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灵性与社会丛书)

    这是一部独特的后现代基督教思想作品。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变得世俗,没有哪种宗教教义在被认可的知识分支中扮演构成性的角色。然而,关于“上帝”的信仰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语言、环境、艺术和文学中渗透。虽然人们长期生活在世俗人文主义的文化中,但是很多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气质。传统的宗教观念或宗教主题以一种崭新的伪装的方式回归了。“上帝”的永恒性在纯粹的短暂性中回归、在批判性思维中回归、在人文主义中回归,创造世界的圣经观念则在现代诗歌和语言哲学中回归。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邪王:怒宠神偷小王妃

    腹黑邪王:怒宠神偷小王妃

    财迷小贼魂穿古代,成已婚妇女!逛花楼,看禁书,踢赌场……尼玛!相公来了!某财迷瞬间伪装流氓本质,露出狗腿笑容!土豪相公发福利,亲一下,一个金条!财迷女人眼冒红光欢呼:亲耐滴,来吧!一下,两下……喂喂!你这是要咬死自己亲娘子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逆吞天诀

    武逆吞天诀

    意外穿越,重生为不能觉醒武魂的废物少爷,一朝觉醒,万物臣服,武道苍穹,力破乾坤?他将写下怎样的故事?
  • 生病的地球

    生病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你好,我的先生

    你好,我的先生

    某女意外碰见外星来客,本以为可以搜刮“油水”,不料却反为奴为仆。他长长的睫毛像扇面一样,在阳光下似渡了一层金影。面色苍白,鲜血从嘴角溢出,显得格外刺眼。……“你哭什么?”他不解的看着她不断用纸巾擦眼角,眼睛水汪汪的,上颊也被擦的红红的。“先生,如果给你的爱一个期限,你希望是一万年吗?”“不希望。”我对你的爱,没有期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世·剑歌·碧城

    幻世·剑歌·碧城

    这是浮世中的三场幻梦,关于记忆、遗忘、追寻、失去和绝望。他是最肮脏、卑贱的药人,背负着家族的谎言与丑恶而生。她是遗忘过去的谪仙,十年的天幕下,她只是看着他,将他遗忘。他是狂妄恣意的鼎剑阁公子,她是孤独这是令人窒息的绽放,是绝望的凋亡,是红莲炼狱之火,是忘水冥烟之泪,这是孤独的爱,未开先殇。
  • 幻世情缘尊主夫人可纯可腹黑

    幻世情缘尊主夫人可纯可腹黑

    她,一个性格多变的“小妖精”。对于家人,她是细心可爱;对于陌生人,她古灵精怪;对于敌人,她明面单纯,暗里邪魅腹黑。他呢,就是一个“腿瘸”的大少爷,兼任超级组织“焰梦笙”的尊主。冷漠嚣张,实力高强,却走“狗屎运”摊上了克星——她。一路上斗智斗勇,磕磕绊绊,无意间沦陷了两颗懵懂的心。
  • 三国张济大帝

    三国张济大帝

    我乃西凉张济,我的侄儿是北地枪王,我的妻子是美人邹氏,我的谋士是毒士贾诩,我的目标是……嘿嘿,不用非要说明吧,大家都明白滴!一个张济创造的庞大帝国,就从张济中箭开始……读者群:467571891
  • 国民初恋在我家

    国民初恋在我家

    暗恋八年,相爱七年,端木颜颜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殷泽。婚后,精彩片段一:“颜颜,好巧啊,在这都能碰上你,咱们真有缘!上次见面仓促,还没来得及要个联系方式,要不咱们互加个微信好友吧!”某研究生笑语晏晏。“好呀!”“不行”从转角处出来的某男恰好听到这话,怒瞪某女一眼,接收到这抹怒意的某女朝天四十五度翻了个大白眼。“这位是?”某研究生将某男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某男一把搂过某女腰肢,清冷邪魅一笑:”你好,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夫人。“精彩片段二:某个天气晴朗,殷泽离家前往法国出差的第三天。端木颜颜躺卧在床上,笑靥如花,手速飞快:“老公~给你看一张我很性感的照片,要不要?”法国开外,某男人听到手机的响动,低头划开一看,瞳孔划过一抹深色:“发。”颜颜回了个羞涩表情:“有点露骨呢!你周围没人吧?”“没。”“嘻嘻,那你要控制住你自己哦!我要发咯!”片刻后,某男立刻决定,订机票飞回了国内。据说,当晚某女被折腾了一夜,爱豆的演唱会差点就去不成了。本文以甜为主,偶尔小虐,偶尔小虐,无伤大雅,作者是亲妈哦!
  • 愿你纯真似往昔

    愿你纯真似往昔

    “别靠近我,太热。”“那你牵着我的手算什么?”辛若安鄙视的质问,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一只二哈在遛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