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72100000056

第56章 烽烟四起

太子父子伸出去的手必须被斩断,因此安如意在经过权衡之后,借反省之名暂时剥夺了太子的权力,同时撤销了安俊浩节制木州和云州大军的权力,但是安如意并没有召回安俊浩——安如意显然准备采纳杨安康和刘鹰豹的意见,不战而屈人之兵!

要想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太子系和门阀系的合作非常重要,所以安如意不仅没有召回安俊浩,反而开始做门阀世家的思想工作——在安如意看来,不打自然不行,但规模太大也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安俊浩控制云州和苍州!

扶余部落召集附庸部落驰援九幽部落时,灵蛇部出动了十万常备战兵——目前灵蛇部王帐的常备战兵有十万人,分散在各氏族的常备战兵有五万余人。

草原诸部尚武,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因此灵蛇郡王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征召了二十万大军。不过部落的人虽然是天生的战士,但和真正的精锐士兵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士兵要想在战场上发挥出属于自己的力量,除了要拥有上好的制式装备以外,还要熟悉军团的战阵。

要想让这二十万大军成为一直合格的军队,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训练——所以灵蛇郡王在征召军队的同时,命令部落的氏族就近聚集军队拼死抵抗朝廷的大军,以为王帐训练大军争取时间。

在灵蛇郡王看来,在各氏族大军的抵抗下,无论安俊浩选择那一条线路进攻,打到王帐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王帐临时征召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基本形成战斗力,扶余部落和其它部落的援兵也陆陆续续会赶到,所以灵蛇郡王自认为稳操胜券。

“扶余部落留守的五十万精锐有二十万正赶往灵蛇部驰援,扶余部落的十几个附庸部落也集结了十五万精锐驰援灵蛇部。”掌控情报系统的曹栋如今相当于安俊浩的副官。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三路大军集合,必须一天之内以雷霆之势征服灵蛇部落。”白虎军虽强,但一旦被纠缠住,就会被对面绵绵不断的援军给拖垮,所以每一战都必须干净利落。

“殿下,臣策反的几名万夫长已经举事,随时都可以策应殿下。”江轩对安俊浩的闪电战是理解最深的,这一场战争要想胜利,关键在于四个字——快袭、奇袭。

“现在还用不着他们,让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灵蛇部王帐?”白虎军放弃攻打沿途的氏族,一路快速突进、直插灵蛇部王帐,各氏族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诺!”众将虽然都认同安俊浩的计划,但内心上多少还有些担心——毕竟单从人数和整体实力而言,此时的扶余部落联军明显强于白虎军。

安如意以反省的名义暂时解除了太子的权力,这打了安俊浩一个措手不及,让局势开始朝不利于太子父子的方向发展——如果解除太子权力的行为没有给安如意带来足够的威胁,那么安如意肯怕会加速亲政的脚步,因此在收到京城的消息后反而更激发了安俊浩背水一战的决心——不掌控云州和苍州,根本无法抵抗安如意带来的压力。

在安俊浩朝灵蛇部王帐进军的途中,灵蛇部的各个氏族刚开始是企图聚集大军死守,但发现安俊浩绕开他们直奔王帐时,又开始纷纷组建勤王的大军,与此同时齐王带领四十万精锐突袭平阴郡。

“放肆,谁让你出兵的,楚国难道想要造反吗?”萧宇帆是萧氏族长萧魏的叔父,如今担任征北将军的萧宇帆是萧氏的中流砥柱。

九大将军之中云州和苍州的将军最弱势,其中云州和苍州相比,云州又要弱势几分——身为征北将军的萧宇帆,帐下的兵马才不到三十万。

安如意下令让萧宇帆出使九幽和扶余两部时,萧宇帆无疑是比较兴奋的——在他看来,门阀世家的领头羊李氏不知道什么原因,显然对安如意有些抵触,所以在萧宇帆显然认为这是萧氏崛起的一个机会。

“本王行事用不着你来管!”楚王是国主,萧宇帆虽然是镇守云州的征北将军,也管不到他头上去!

“陛下已经下旨让本官节制楚国的兵马。”萧宇帆掏出圣旨递给楚王后接着说道:“你以为你很能打吗?如今月氏已经被击溃,光凭楚国这点人,根本就是去送死。”

“为何没有太子的印玺。”楚王是太子的死忠,安如意的旨意他显然不认可。

“若在胡言乱语,朝廷能给你的、也能拿回来,毕竟是相识一场,本官给你一个忠告,别到头来亡国又亡族。”萧宇帆和楚王虽然没有私交,但两人都曾在太子帐下效力,后来又一起镇守云州,因此倒可以说是旧识。

“你们可以试试!”对萧宇帆的威胁,楚王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四王早已和太子父子连成一体,太子父子一旦垮了,四王肯怕迟早是门阀集团锅里的肉。

已经收到京城消息的四王,在执行安俊浩战略时显得更加坚决——在四王看来,要确保太子的权力,就必须确保太子系有足够掀桌子的实力,而一旦成功收服草原诸部,那么安如意也不敢轻举妄动。

太子当年封四王,允许他们建立国中之国,为的就是对抗门阀集团、以及震慑蛮夷诸部,四王和门阀集团的关系一向非常糟糕——齐王、晋王和广平郡王曾经还大肆屠戮过门阀世家,所以即便投靠太子的门阀世家,和四王的关系也谈不上友善!

“你……”楚王是朝廷重要的一张筹码,如今楚王不听招呼,萧宇帆与九幽、扶余等部落谈判时显然会底气不足。

安如意之前的态度让大多数官员都以为他是支持太子的,但安如意借部落战争暂时控制太子后,开始伸手逐渐瓦解太子的势力,因此原本准备倒向太子的中立派系开始彷徨,已经彻底倒向太子的部分官员则开始找退路。

原本太子系认为安如意让太子反省只是长辈给晚辈的一个小小警告,因此并没有反抗,但当安如意趁机夺权、瓦解太子的势力时,反应过来的太子嫡系开始公开施压安如意,质疑其囚禁太子的行为,鹿公等人甚至不惜在朝堂公开顶撞安如意。

安如意派去接管禁军和乡兵的将领被人暗杀后,局势一下微妙到了极点,各地的乡兵和府兵都开始频繁调动,帝都更是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处于漩涡中的双方,没带几百个护卫都不敢出门。

“主上,如今朝廷已经在草原点燃战火,皇室内部又开始狗咬狗,此正是吾族崛起的机会。”魔族是先天生灵,与这片天地一起诞生于混沌之中,魔族的人有魔纹印记,无须精灵即可修炼,当年魔族强盛时以众生为奴、莫敢不从!

当年万族击败魔族后,试图赶尽杀绝,但魔族依靠古墓禁地撑了下来,万族攻打了数百年,损失惨重,最终选择了封印!人族的封印对魔族而言不仅是囚笼,而且还禁锢灵气,因此即便魔族天赋惊人,但历经数个纪元依旧没有足够的力量打破封印。

“太子父子皆枭雄之资,此时介入争霸天下,反而是帮他们父子,不如等朝廷除掉太子父子后,吾族在等待时机与朝廷一争长短。”封印是死物,会随着时间逐渐衰弱,因此必须不断修复,人族一统万族后,整体实力严重下降,因此不仅守护封印的力量开始减弱,而且修复封印的时间也延长了许多,这导致封印一旦出问题,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有漏洞的状态,所以每次封印衰弱后,魔族就会趁机逃出。

逃出去的魔族为了留下后裔,选择与人族结合生下混血儿——混血儿的魔纹是隐形的,人族无法有效识别。如今人族有不少身负魔族血脉的潜伏者,司徒雲就是这样的潜伏者。

二十年前,司徒雲父子趁朝廷衰弱之际趁机起兵,不仅导致天圣皇朝无法增兵守护封印,而且也给修复封印带来极大的阻碍,所以致使封印衰弱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不少魔族合道境的修士从古墓禁地偷偷逃了出去,而以往从古墓禁地逃出的修士、最强也只有金丹境的修为!

太子平定叛乱后,虽然在九州大肆追缉魔族,但如今依旧不少漏网之鱼——除此以外,人族和魔族的混血儿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混血儿与人族结合的后代会失去魔族的特性,因此不会被魔族承认。

“安如意乃一代雄主,他若掌权魔族更没有机会,何况在过三年人族就能彻底修复封印,到时连只蚊子都飞不出去。”帝雲是魔族十二祖巫之一。

“魔族没你想得那么弱,此事交给你来负责,即便无法夺取天下,也务必让封印彻底修复的时间推迟十年左右!。”魔主已经是真仙境,所以平时都处于封印之中。

“诺!”在司徒雲看来,安如意虽然是一代雄主,但唯有太子父子才能解决门阀和平民之间的冲突,所以对要依靠平民力量的魔族而言,太子父子才是最大的威胁。但是皇室之间的内斗和烽烟四起的草原的确是魔族的一个机遇,因此司徒雲也并没有在劝谏!

同类推荐
  • 天堑无涯

    天堑无涯

    妖族血脉,女娲后人,到底什么身份才是她的归宿?轩辕之力,蚩尤魔血,又如何在一人身上得以融合?魔思铃,无涯剑,手持神器的陆离能否解救天下苍生?就让我们一起领略充满爱恨情仇的热血东陆!
  • 我在天庭做管理

    我在天庭做管理

    因为意外机会,我得到玉帝的赏识,进入天庭,成为了天庭的管理者。
  • 幻梦宗师

    幻梦宗师

    徐远醒来时,发现自己只剩下有一个头颅还能存活并且在天地间飘荡,被当怪物抓住后遇到一个神秘女子,重铸了身体并且获得了神奇右眼。开启了他一路上以弱胜强的奇幻之旅,最终成为幻梦宗师。小说是能制造梦境的梦石作为引子来展开各个故事。修行梦石:可以在梦中修行,让修炼变得跟呼吸一样简单噩梦石:引发他人内心噩梦的恐怖梦石催眠梦石:能催眠自身,改变性格,将现实生活过得跟梦境一样......
  • 血魔至尊

    血魔至尊

    没有时间的永恒,不见空间的逐流;物是人非是定数,沧海桑田无人及。一个超越万象存在的神灵,一只引领神界的神兽,造就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一名情深似海的无情少年,一位爱照寰宇的爱心少女,谱写一曲动乾坤、感邪魔的神话。不能忘记的记忆,无法想回的回念,是悲剧?是喜情?报家仇,震神界,逆天命,踏永生,掌轮回,撰古今,谱传奇!孤帆书友会①群77937511,敲门砖:本书中主配角随便一个名字。
  • 梦幻天界

    梦幻天界

    云崭峰在神秘老者的安排下回到了几百年前去寻找代表"德,志,智,仁,力,诚,执"的七大晶石。可当云崭峰回到了那地方时,却发现那根本不是"几百年前"的中华大地。是历史的漏洞?还是一切都是梦幻?神秘的七大晶石,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热门推荐
  • 兽血魂尊

    兽血魂尊

    我叫万宁,我先是为自己而战,后是为啥子而战,你猜,我就知道你不想猜,幽蓝灵珠不听话,老婆还气我,这日子,酸爽你说有木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子的声音

    诸子的声音

    本书通俗地叙述了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个中优劣,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读物。从春秋到战国,从老子到韩非子,这本书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学说及其流变,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样貌,同时展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学术论辩、理念争锋、门派兴衰。
  • 太极食神之初展锋芒

    太极食神之初展锋芒

    “太极食神”是一个系列武侠传奇长篇,小说共分三部,“初展锋芒”是第一部。讲述身为太极宗师杨慕侠的长孙的杨兆龙,自小顽皮好动,除了喜欢家传的太极拳外,又爱学外公的厨艺。而杨门突遭“秋水”组织派来的杀手万斤力、万瞎子等人寻仇,兆龙遭到绑架,幸好得到在黑鱼庵结识的武云姑娘相救,得以逃脱。“秋水”的武恶再次鼓动汉中金家挑战杨家太极门,没想到兆龙却机缘巧合,得遇化名弱用的金家人金远的点拨,并从他那里得到上乘内家拳的修炼法门,此后武功一日千里。武恶一计不成,再施一计,目标定在太极门长子杨云天身上,为了保全杨门名声杨云天力竭身亡,而其子杨兆龙也从此下落不明……
  • 禀告王爷:王妃又去验尸了

    禀告王爷:王妃又去验尸了

    什么是女法医?那必须上得朝堂,下得江湖。验得尸体,斗得奸臣,拼得胆识!她,现代法医,一朝穿越,竟成了将军府最无能三少爷。三少爷?那是她女扮男装保命用的!无能?那是她低调做人,掩尽风华罢了!本想远离是非,却被某扮猪吃虎的鬼王缠了身,偷了心,拐上了榻,从此节操是路人。都说鬼王又丑又傻,在外做了十年质子回国,懦弱怕死。可事实上,某女怒吼,都是假的!“你和传言不符,我要退货!”“退货?”某男优雅一笑,长指挑开衣襟,“劳烦楼仵作来给本王验明正身。”验毛验,验到最后,她被吃了个干净!
  • 名门俏老婆

    名门俏老婆

    噬血般残忍冰冷的总裁看到了清纯的小丫头后,每天送花,送早餐,却未能打动她。“要怎么样,你才会做我的女人呢?”付昊然轻挑双眉,一脸温柔。“是不是,我要什么,你都给呢?”韩凝梦俏皮的脸上挂着一抹邪恶的笑容问!付昊然深勾薄唇,得意点头:“是的!”“那好,我要你的遗产!你给吗?”韩凝梦洁白的脸上一沉,冷冷道!
  • 剑道鬼才之逍遥

    剑道鬼才之逍遥

    一剑成仙,一剑灭天,万古至尊重生,先天道体爆发,从一个纨绔子弟,踏上逆天之路……脚踩天才,调戏妹子,逍遥独自在。
  •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本书将传统的积淀与现代言说结合起来,从作为新文学源头的神话传统、文艺思想的多元化探索、文学史的本土化言说、新媒介形态下的文学四个方面阐述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
  • 又有何道

    又有何道

    明国弘治八年,道痴大和尚做出预言,修罗降世津门之南,天嘉湖畔。时津南伯府正为刘氏独子刘二公子贺八岁生辰,津南伯门生故吏前来道贺,百顷庄户前来献礼,湖畔灯火通明。忽东边杀出一骑兵士,是夜,伯府满门上下三十七口,焚尸祭天,道痴画阵:五洲灭灵。历史的车轮还在衮衮向前,人们不会在乎伯府谋反被杀全族,不会在乎秋田间焚秸秆死的几个庄稼汉,更不会在乎湖畔的陷兽坑里的呦呦鹿鸣。人们知道,那一夜逃了位伯府的王子,佛也知道。江流:我想成佛,因为我的爹娘死了,他们是放下屠刀,立地成的佛。至于其他的恩怨,与我何干。我是个小人物,我笔下的自然也是。
  • 回忆张自忠

    回忆张自忠

    本书曾于1987年4月以《抗日名将张自忠》书名初版,是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抗日名将张自忠》编辑组三方合作编辑整理的纪念张自忠将军辉煌抗战历程的回忆性专辑。张自忠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民族英雄。青年时代,他出于爱国激情,投笔从戎,在冯玉祥部得到多年的培育。1933年日军侵犯华北长城各口,他参加指挥29军奋起抗敌,立下赫赫战功。随后,他先后主政察哈尔与天津期间,与日本帝国主义折冲樽俎,忍辱待时。七七事变期间,他奉命于危难之际,留守北平;城陷之后,他驰骋于抗日沙场,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所向披靡,威震敌胆。1940年5月,他在率部东渡襄河前往前线督战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本书收录的就是张自忠将军生前部将、幕僚、亲属及中外记者等的回忆文章,择其要者,略加整理,重新编排,辑成此书,意在追忆这位抗日名将的英雄过往,激励世人。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