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8500000062

第62章 唐宋文(1)

驳复仇议柳宗元

【导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贡献,是与韩愈一起成功地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他诗文并工,尤擅长散文。有《柳河东集》传世。

本文反驳了陈子昂在《复仇议状》中提出对徐元庆应”诛而后旌“的矛盾主张,认为应该”穷理认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赏和罚、褒和贬应该是统一的。他指出如果官吏依仗权势,挟私怨违法杀人,而又没有得到惩处。受害者的子弟在呼号无告,贪冤负屈时。可以复仇,而不应受到诛戮。这种主张在当时对人民是有利的。

本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说理清楚。是作者在长安任礼部员外郎时所作的一篇有代表性的政论文。

臣伏见天后时[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2],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3],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于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4],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5]。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6],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7]。旌其可诛,兹谓僭[8],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9]。向使刺谳其诚伪[10],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B11],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B12]。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B13],虐于非辜[B14],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B15],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B16],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B17],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B18],是悖骜而凌上也[B19]。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族焉?且其议曰[B20]:”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B21]。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B22]。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B23],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B24],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B25],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B26]之道圆,复仇不除害[B27]。“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B28],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B29],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释】

[1]伏见:看到。”伏“是俯伏在地之意,和下文的”窃“都是旧时下对上书面所用的敬词。天后:武瞾(zhào),即武则天。[2]同州:唐州名,辖区相当今陕西渭水以北、洛水以东、黄梁河以南地区。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当时是同州属县。[3]县尉:主管一县军事、治安的长官。[4]谏臣:陈子昂在武则天时曾任右拾遗之职,其职责是向皇帝提出批评建议,进行劝谏,故称谏臣。[5]过:过错。这里作动词用。[6]贼虐:逞凶害人。[7]黩刑:滥用刑罚。[8]僭:非法,过失,超越本分。[9]统于一:指使礼和刑的目的与效果归于一致。[10]向使:假使。刺谳(yàn):侦查审讯定罪。诚伪:真假。[B11]原始:推究。端:头绪、缘由。[B12]判然:明白地。离:区别。[B13]奋:施展。吏气:当官的气焰。[B14]非辜:无辜。[B15]枕戈:睡觉时头下枕着兵器。指时刻不忘报仇。[B16]介然:坚贞的样子。自克:自我实现、自己能完成。[B17]愆(qiān):失误。[B18]戕(qiāng):杀害。[B19]悖骜:桀骜不驯。[B20]议:指陈子昂写的《复仇议》。[B21]大戮:指死刑。[B22]暴寡胁弱:侵害孤寡威胁弱小。[B23]调人:周代官名,主管司法。[B24]反杀:指别人有正当的理由杀死自己的亲人,自己还要反过来去杀死别人。[B25]不受诛:未犯死罪却被处死。[B26]推刃:往来相杀不止。[B27]复仇不除害:指这样的复仇行为并不能消祸除害。[B28]爱:吝惜。[B29]附于令:附在法令之后。

【译文】

臣见到史载在则天皇帝时,有个同州下邽人叫徐元庆的,他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所杀,但他终于能亲手杀掉他的杀父仇人,然后自捆双手去投案自首。当时的谏臣陈子昂建议处死徐元庆,然后在徐家的巷口立牌坊挂匾额予以表彰;并且要求把处理这案件的结果编进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典章法制。臣个人私下认为陈子昂这主张是不对的。

臣听说礼制的根本作用,是在于防止社会秩序混乱。譬如说不许随便逞凶杀人,凡是做儿子的为报亲仇而杀人的都不可赦罪。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用来防止社会秩序混乱的。譬如说不许随便逞凶杀人,凡是治理百姓的官吏无辜杀人的都不可赦免。礼和刑的根本作用是相同的,使用的方法则不一样,表彰和诛杀是不能同时并用的。杀掉那应予表彰的人,这叫做滥杀,那用刑就太轻率过分了。表彰那应该处死的人,这叫做过失,是对礼法的最大破坏。果真把这样的处理方法颁示全国,传于后世,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何去何从,躲避灾害的人也会弄得手足无措,把这作为法典,可以吗?

古代圣人之所以订立规矩,无非是彻底推究事理以定赏罚,本着人之常情以明确褒贬,使礼和刑的目的与效果归于一致罢了。假如能审讯判定案件的真伪,考定其是非曲直,推究他一开始为什么会犯罪的缘由,那么刑和礼的应用,就能明显地区别开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并未触犯国法获罪,赵师韫之所以杀他完全是出于私怨,滥施他当官的气焰,残害无罪之人,而州官却不知将他治罪,刑官也不加过问,上下相互包庇,对黎民百姓的呼吁号叫充耳不闻;而徐元庆则把不共戴天的父仇未报视为奇耻大辱,把念念不忘报仇认为是合乎礼教的事,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要戳穿仇人的胸膛,坚决相信必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毫不遗憾,这正是遵守礼法而施行孝义啊。当官的对此理应感到惭愧脸红,将对他认错赔罪还来不及,又为什么要处死他呢?

或许徐元庆的父亲确系违法犯罪,赵师韫的处死他并不违背法律,那么他并不是死在官吏之手,而是死在触犯刑法上面。国法是可以仇视的吗?仇视天子治国的法律,而去杀害执行法律的官吏,这是桀骜不驯犯上作乱。把这种人抓起来处以死刑,正是为了明正典刑,又为什么还要表彰他呢?而且陈子昂的《复仇议》中还说:”凡是人一定都有儿子,做儿子的一定也有双亲,各人为了爱自己的双亲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的情况由谁来制止?“这是对礼的莫大误解。礼法上所说的复仇,指的是冤沉海底沉痛万分,而却叫天不应求告无门;并不是指触法抵罪被处死刑的那种情况。现在却说”他杀了人,所以我就要杀他“,这种不论是非曲直的做法,不过是侵害孤寡威胁弱小罢了。其违背圣贤经传的教导,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上说:”调人,职掌万民冤仇之事。“”凡是杀人而合情合理的,要告诫被杀者的子弟不许复仇,如果复仇的话就处死。“”有反过来再去杀人的,全国人人共诛之。“这样又怎么会有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杀人的事呢?《春秋公羊传》里说:”父亲未犯死罪却被处死,做儿子的可以复仇。父亲犯了死罪而被杀,儿子再去复仇,这是为往来相杀不止开了先河,这样的复仇行为并不能消祸除害:’现在如果根据这原则来判断赵师韫与徐元庆双方相互杀戮的是非,那就合乎礼法的规定了。‘“

况且不忘报父之仇,这是尽孝道;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坚持义气。徐元庆能按照礼法,克尽孝道,为义而死,那他一定是个通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一个明理懂道的人,难道会把王法视为仇敌的吗?而陈子昂等议论此事的人反而将徐元庆处死,这种滥用刑法破坏礼教的做法,完全不可以当作法典,这是显而易见的了。

请将臣的议论附在法令之后颁布天下。今后凡有审判这类案件的,不该再依从前陈子昂的意见处理。敬议。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

【导读】

辨是一种辨察是非的论说文。本文主要围绕”桐叶封弟“一事进行辨察、分析。据史传所载周成王曾以桐叶与弟,戏言封彼,周公入贺。柳宗元正是针对此说提出异议,认为周公不当作亦不会做这样的事,批判了把君主言行绝对化的所谓”天子无戏言“的谬论,并借古讽今,借题发挥,指出君主应反复修正自己的言行,而辅臣不能一味地取悦逢迎君主,应该用”道“引导君主,使君主言行得当。

本文只有二百多字,但写来如剥茧抽丝,节节转换,逐层深入,论证周密,驳难犀利,体现了政治改革家柳宗元论说文的特色。

古之传者有言[1],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2],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3]。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4]。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5],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6],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7],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8]。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9],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10]。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B11],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B12],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者之事[B13],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B14],史佚成之[B15]。

【注释】

[1]传(zhuàn)者:指编撰史书的人。[2]成王:周武王之子,姓姬名诵。[3]周公: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年幼,由周公辅佐侄儿治理国家。周公被后代儒家尊为圣人。[4]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翼城县西。[5]不中:不恰当。[6]妇、寺:指帝王身边的妇人(妃嫔等)和宫中的太监(宦官)。[7]要:总之。[8]遂过:铸成过错。[9]大中:一种既不过头又不是不及、恰到好处的境界。[10]逢:逢迎、迎合。辞:指用好话粉饰。[B11]使:驱使、使唤。[B12]克:克制、约束。[B13]直:只是。缺(quē):小聪明。[B14]唐叔:叔虞封于唐,故简称唐叔。[B15]史佚:周朝的史官尹佚。

【译文】

古代编撰史书的人记述说,周成王把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递给小弟弟,戏弄他说:“这个封给你。”周公听到这件事就进宫向成王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啊。”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就封小弟弟叔虞于唐。

我认为不是那样。成王的弟弟应当受封?周公就应该及时对成王说,而不能等到成王开了那样的玩笑以后才去祝贺以促成此事;不应当封吗?周公却促成了成王那不恰当的玩笑成为事实,把土地和百姓交给年幼的孩子,让他成为一国之主,这样做能被称得上是圣人吗?或者周公认为成王的话不能随便说过就算,一定要顺从促成它吧?那如果不幸成王把桐叶开玩笑封给妃嫔、太监之流,是不是也打算完全照他的意思去办呢?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话实行以后的效果如何。假如实行起来很不得当,那么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错。总之是在于恰当,而不能轻率从事,更何况把君王开玩笑的话当作正经事去办呢!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付诸实行,那就是周公在教君王犯错误了。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该用正道,使他的言行举止和戏耍游乐都能恰如其分罢了,决不会去迎合他的过失并替他巧言粉饰。也不该对他管束太严,驱使他,好像使唤牛马那样,急于使他成长,反而会坏事。并且家庭父子之间也不能用这种办法来自我约束,何况那些有君臣名份的人呢!这只是识见不高爱耍小聪明的人所干的事,决不是周公所该做的,所以古书上所记此事并不可信。

也有人说:成王封唐叔的事,是太史尹佚促成的。

箕子碑柳宗元

【导读】

箕子,名胥馀,官大师,商纣王的诸父(伯父或叔父),因封在箕地(今山西太谷东北),故称箕子。

本文是为箕子庙写的碑记。箕子处在乱世,又遭受迫害,却能忍辱负重,建立功业,作者对他表示了极大的推崇和同情。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伟大人物的三个标准: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并用这三个标准作为评价箕子的出发点,依次展开,具体论述,使箕子的人品、功业卓然兀立。这种写法能收到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效果。

凡大人之道有三[1]:一曰正蒙难[2],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3],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4],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5],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6],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7],与之俯仰,晦是谟范[8],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9]。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10]。“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B11]。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B12]。“法授圣也。

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B13],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B14],丛于厥躬[B15],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呼!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B16],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B17],武庚念乱以图存[B18],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B19],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注释】

[1]大人:指道德高尚的人。[2]正蒙难:蒙受患难而能坚持正道。[3]纣:纣王,商朝末代君主,暴君。[4]天威之动:泛指天文、气象方面的异常现象。[5]并:通”屏“,舍弃。[6]与:参与。亡:灭亡。[7]是用:因此。[8]晦:昏暗,引申为隐藏。谟:谋略。范:法则。[9]聩(kuì):跌倒。[10]明夷:六十四卦之一。此卦施之于人事,象征昏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不敢显其明智。[B11]彝伦:即伦常,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B12]《洪范》:《尚书》篇名。内容是关于帝王统治人民的各项政治经济原则。[B13]陋:卑贱。[B14]率:大致。[B15]丛:聚集。厥:其他的。躬:身体。[B16]殄(tiǎn):灭绝。[B17]向使:假如。稔(rěn):庄稼成熟。此为引申义,指罪恶发展到极点。[B18]武庚:纣王之子。商亡后封为殷君,后因反叛,被周公所杀。[B19]汲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淇县。

【译文】

同类推荐
  • 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

    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江南女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打开历史的卷轴,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委婉但不忸怩,奔放但不夸张,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热门推荐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闲杂余记

    闲杂余记

    看未来,做一条有梦想的闲鱼。不做假佛系少年,斜杠更出彩
  •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为你讲述从将军梦到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如何完美转型实现人生梦想?从商业地产到东方好莱坞,王健林如何跨界经营打造企业文化?从中国到进军海外,万达集团如何成为知名跨国公司?万达集团飞速发展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诀?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王健林有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王健林内部讲话详细阐释了王健林的商业胆识、企业目标、智慧决策、执行力度、速度优势、创新理念、产品开发、人才战略、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王健林内部讲话深入挖掘出万达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指出创业领袖王健林所扮演的角色。
  • 達海叢書·批注

    達海叢書·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能看见熟练度

    我能看见熟练度

    ……吴畏掌握技能:写作(初级)熟练度:1321/2000厨艺(中级)熟练度:489/5000……觉醒异能的吴畏看了看自己的属性版面,毅然决然地挥刀自宫了!
  •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夏季还没成为影后之前,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大小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富家女。背负着“演不好戏就滚回去继承家业”的使命,开启了一路开挂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人人都说她运气好,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风光的背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血泪史。但是无论怎样,她知道,她的身后有个人,陪她一路风光,征战四方。本书又名:《影后与城管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 将军的霸爱

    将军的霸爱

    *****虐爱版简介大婚之日,她与两个小妾同时入府从此开始面对捉摸不透的夫君和刁钻刻薄的小妾还有突如其来的劫掳暗杀和亲近之人的遗弃背叛口口声声说爱她的人,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究竟是劫难,还是另有隐情*****专情版简介她是京城第一美人,他是大夏朝第一猛将她嫁给他似乎是天作之合,又有谁知道背后的真正原因她发现,眼前这个男人可以霸道,自私,嫉妒,小心眼,却绝不会无情,冷漠,置之不理她小心翼翼拨开眼前的表象和谜团,看到的是他眼底满满的深情与爱恋原来,所有的虐爱全是幌子,他的霸爱只是为了保她万全***两分温馨,两分争斗,两分搞笑,两分虐情,还有两分是男女猪脚浓浓的深情爱恋先虐后爱,谜团重重,谁才是真正的黑手?小虐怡情,大虐深爱,爱到最后,她才是真正的赢家
  • 我有无数机缘

    我有无数机缘

    穿越后,林木获得了机缘系统。 这就厉害了!从此无数机缘在向林木招手。 机缘包括但不限于:【飞剑法宝】/【灵丹妙药】/【天材地宝】/【道法秘籍】等。“恭喜宿主喜得:先天子气。一朝有缘得子气,从此大道为君开。”“恭喜宿主喜得:鸿蒙古决。鸿蒙古决今在手,天上地下任君走。”“恭喜宿主喜得:魂印玄铁。混沌初开孕此剑,诛神弑魔很随便。”…… 林木:唉!一不小心就无敌了!
  •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本书是其中一部。
  • 农家有女之蓝衣

    农家有女之蓝衣

    都市小白领儿蓝衣,一朝穿越又被下放到农村。自己本来就一小村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都市。这是老天看自己不顺眼呢!还是不顺眼呢!怎么能这样子……破屋四处透风,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一穷二白,面黄肌瘦的一家子。蓝衣很是庆幸,自己所在的这个家很温暖,没有遇到刁钻的奶奶,也没有恶毒的伯母婶娘。幸运的是这里有善良的继母,忠厚的大哥,还有古灵精怪的弟弟。因为一首歌儿,蓝衣发现古灵精怪的小弟,原来是老乡。哎!妈呀,总算找到知己了!姐弟齐心,齐力断金!没关系,咱本来就是一小农女,大不了重头开始,带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那么,咱就从种树开始吧!一不小心,救回一个快要挂掉的妖孽美男子。这人赖到家里就不走了。非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说什么?要以身相许!终有一天身世被揭晓了,把蓝衣雷了个外焦里嫰,我累个去的,这是演的《梅花烙》,还是《狸猫换太子》?而倒霉的蓝衣还是被换出来的那一个。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一个狡猾的小农女VS腹黑世子爷的故事!欢迎亲们跳坑!精彩抢鲜看:片段一:蓝衣:你坐过地铁吗?坐过飞机吗?小弟: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瞬间惊喜的问道:你也来自二十一世纪?蓝衣和小弟激动的双手紧握,那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片段二:蓝衣:我看你身上那块玉不错,就抵救命之恩吧!妖孽男:你说的哦,我给你带上,不许摘下来。这可是我娘留给我未来媳妇的。蓝衣:……?我是要打算当掉的好不好?妖孽男: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现在我就是你的相公了。蓝衣………?你丫确定没有恋童癖?-------推荐微蓝的系列文《警花县太爷》讲述蓝衣和蓝雨重孙辈,楚廉和蓝霖这一代所发生的故事!好友七味美人的完结文《皇家嫡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