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4100000009

第9章 丘比特之箭(2)

1917年4月3日,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担任新成立的陆军第57步兵团的军需官。当时,有大约3000名新兵要到萨姆堡边上的威尔逊军营,但上级却只给了他三天的准备时间。好在艾森豪威尔懂得在军队里办事的最基本的诀窍,他很快与军需主任交上朋友,于是成功地领到了更多的帐篷、步枪、军鞋、军服等。此外,为了使上级高兴,他和团里的副官沃尔顿·沃克上尉,两人早上四点钟就起身,骑马到营房边打野鸽子给上级做早餐,并在早上8点钟准时端上餐桌。当然,对艾森豪威尔来说,做这件情,更主要的是为了散散心,因为他虽然在美国宣战后的几天得到了上尉军衔,但又一次失去了跟随潘兴将军作战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也就是在他出任军需官的三天后,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

当时,美国的正规陆军加上已在墨西哥边境动员起来的联邦国民警卫队,总共只有20.8万余人,另有10万人的国民警卫队分散在各州服务,没有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即使是战备情况相对较好的海军,也只是在1916年才勉强开始执行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至于美国的空军,当时编制上为陆军通信兵的航空队,只有大约130名飞行员和55架陈旧的飞机。

好在西点军校和安纳海利斯海军学校培训了一批能干的专业军官骨干,同时,在美国参战之前,作为准备措施而启用的普拉茨堡训练营还培训了一些“公民——军官”。于是,在美国宣战不久,48个州就很快武装起来。

5月19日,美国第一次实行征兵制。到了这年秋天,首批300万应征入伍者穿上军装。连同志愿兵在内,在陆军中服役的总数达到400万人。另有80万人在海军服役。为了响应盟国关于在欧洲尽快出现一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美国部队也会有助于鼓舞士气的建议,美国抽调了一部分正规军编成第1师,加上海军陆战队的1个团共同组成美国远征军,由潘兴将军率领,于1917年6月启程前往法国作战。

5月29日,潘兴将军带了60名参谋、67名士兵和32名办事人员,乘上客轮“波罗的号”,从纽约起航,于7月4日到达巴黎,开始了美军正式作战之前的准备工作。然而,潘兴将军的手下人员,却再次没有一再申请参加战斗的艾森豪威尔。

1917年9月20日,艾森豪威尔突然被派往佐治亚奥格尔索普港的军官训练营担任教官,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去战场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因此,即使是4天之后,也就是9月24日,他和梅蜜的第一儿子——戴维的出世也并没有使他完全高兴起来,尽管他对儿子的降生也很激动。

三个月之后,艾森豪威尔又一次接到调令,到教导营培训陆军后备军官。艾森豪威尔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又一次使他离战场越来越远。但这一次,他不想再沉默了,他更加频繁地一次又一次地向陆军部打报告,请求去海外服役。

很快,艾森豪威尔的请求便有了答复,但这并不是同意派他去海外服役,而是责备他屡次要求调动。

这一天,训练基地的指挥官米勒上校对艾森豪威尔宣读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陆军部副官署署长亲自写的,责怪艾森豪威尔对工作挑三拣四。

读完信后,米勒上校开始训斥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先生,难道你不明白军人就意味着服从吗?你这样多次申请出国参战的举动非常出格,要知道,陆军部不允许军官自己挑选岗位的。”

接着,米勒上校又说道:“如果你继续这样的话,我将考虑给你处分。”

一听这些话,艾森豪威尔怒火中烧,他气愤地反驳说:“长官,除了想上战场外,我并没有别的要求。如果我的申请算是违反纪律,需要惩罚的话,也应该由陆军部来执行,而不需要您妄加指责。”

米勒上校觉得艾森豪威尔说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委派他去执行一项“特殊的训练任务”。然而,所谓的“特殊的训练任务”是监督部队进行体育锻炼——刺杀、体操等。尽管艾森豪威尔对此感到很失望,但他还是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并得到了上级和受训者的好评。之后,艾森豪威尔参加了组建第一批坦克部队的工作。

当时,坦克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机枪的大量使用,加上阵地前堑壕纵横、铁丝网密布,碉堡林立,使得防御比进攻处于更有利的态势。突破对方的防线,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机动性的新型武器。而此时,动力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使这种新型武器的诞生成为可能。于是,坦克便应运而生了。

1915年2月,在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倡导下,英国海军秘密成立了“陆地战舰委员会”,投入新式武器的秘密研制工作。后来,海军对这一新式武器的兴趣逐渐消失,甚至一度想中断研制计划。但皇家工兵E·D·斯文顿中校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得到了总参谋部的支持,新武器研制才得以继续进行。至1915年12月,研制正式获得成功,世界第一辆坦克就这样诞生了。

坦克的诞生揭开了机械化战争的序幕,并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初次显示出了威力。但当时,坦克的作用并没有被各国充分认识。而艾森豪威尔却敏锐地认识到,坦克在未来战场上应该具有远大的前途。

对于这一工作,艾森豪威尔认识到了担负的责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作为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的组织者,要在机械化战争的新时代条件下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来。”

然而,工作条件之差却是艾森豪威尔所没有想到的。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米德军营是南北战争的遗址,已经弃置不用多年,营房也破烂不堪,更主要的是,所谓的坦克训练营却没有一辆真正的坦克!更不用说训练手册和有经验的训练军官了。

为了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一切必须白手起家。尽管艾森豪威尔后来也承认说:“我当时的心情是焦急的,暗淡的”,但他还是利用所能搞到的一切材料,把这片南北战争时期皮克特将军发起冲锋的古战场,从麦地变成了第一流的兵营。

不过,一直到1918年6月中旬以前,尽管艾森豪威尔那时手下已经有10000多名士兵和600名军官,但仍然没有一辆坦克。为了提高训练质量,艾森豪威尔跑到华盛顿的陆军部纠缠,要求拨给几门老式的海军加农炮,以供士兵们操练。同时,他又设法搞到一些机枪,把机枪安装在平板卡车上,让士兵们练习在活动的平台上进行射击。后来,陆军部终于弄来了3辆老旧的“雷诺”坦克,坦克训练营才算真正的名符其实了。

就像所有的指挥官一样,艾森豪威尔手下也有一些违反军令的士兵,特别是有些士兵经常偷偷去喝酒。艾森豪威尔一再警告酒店老板不要卖酒给士兵,但老板却阳奉阴违。最后,当老板又一次违反禁令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派卫兵包围了酒店。老板第二天带着当地的议员来到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要求他立即撤兵。那位议员还威胁说:“如果你一意孤行的话,我们可以到陆军部,并不得不考虑撤换你的问题了。”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针锋相对地反唇相讥,说“悉听尊便。把我撤掉是最好不过的事了。那样,说不定我还可以去海外呢!”

事件处理的结果令艾森豪威尔没有想到,不久,艾森豪威尔收到了陆军部部长助理写来的一封信,表扬他为士兵的利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艾森豪威尔训练坦克部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上级的注意。1918年6月17日他被授予少校军衔,同年10月14日,他晋升为坦克军团团长,授予中校军衔。同时,为了表彰他的工作,陆军部还奖给艾森豪威尔一枚奖章。在表彰令中指出:“艾森豪威尔中校表现出了苦心孤诣、预见的才能以及对远涉重洋作战的坦克军团全体人员进行组织、教学和训练方面的行政管理能力。”表彰令还确认了艾森豪威尔的确胜任教官的职责:“他训练的部队以美军中最优秀的一支队伍而闻名。”

在坦克训练部队,艾森豪威尔遇到了巴顿将军。当时巴顿与艾森豪威尔一样,也是陆军少校。尽管巴顿与艾森豪威尔在很多地方大相径庭,例如巴顿富有而且是明显的粗线条作风,经常腰里缠着一条子弹带,子弹带上面插着两把象牙柄手枪,而且动辄对士兵大声训斥。同时,巴顿性格比较孤僻,喜欢我行我素。

同类推荐
  •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卡内基:财富的声音(滚雪球Ⅰ)

    本书共分二十九章,内容包括:我的父母和童年;丹佛姆林与美国;匹兹堡和我的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公司;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主任;内战时期;建桥故事;钢铁厂的回忆等。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本书介绍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内容包括:唐诗的集大成者、幼年的生活、南北漫游、长安旅居、离乱中的歌唱、“三吏”和“三别”等。
  •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文章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精彩书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尊邪皇

    凤尊邪皇

    她,是在地狱中赎罪的一抹灵魂,却被不知名的力量拉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宠爱、财富、地位、权利,这些几乎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眨眼间集聚到了她的身上,她是黄昏大陆四大古家族之首墨家的独女——墨可清。视她如命的爹爹明知道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墨可清’,却还是对她百般宠爱,一句‘你还只是个孩子’将她冰封的心墙打开了一道小小的口子,她发誓,她会守护他同样重视的墨家,不让任何事物对墨家构成威胁。视她如仇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对她百般刁难,外界将他们不合传的沸沸扬扬,只是那种不用言语来说明的默契,是谁也无法理解的。人前,她是纤弱温和,没有半点脾气的墨家小姐;人后,她是带着笑脸,做坏事没有半分愧疚的墨可清。她可以笑着无视并原谅他人的挑衅和错误,但也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事不过三。然,附加一点,全看心情!欺我者,当下不报,只想借他人之手而已;辱我者,当下不回,只是他日毁之其家罢了;风轻云淡的笑着,转手间,便可决定一人或一族的生死!不要把她的温柔和不争当作可欺可辱,她只是不想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动手而已;不要把她的从容和谦逊当作怯懦怕事,她只是懒得为了一些破铜烂铁什么的劳累出汗而已。她温柔吗?收养了几只小动物算是温柔吗?她残忍吗?打断了别人的骨头也算残忍啊?【人前的她】稍稍拉开裙摆,屈膝:“谢谢。”面对任何人,她不会失礼。良好的礼仪是竖立自己形象的奠基,也是巩固家族形象的开始。【人后的她】‘主人…我感受不到其他同伴的气息…’唔,它好失败。“我知道。”意料之中。‘主人怎么知道的?’奇怪了,它还没说主人怎么会知道,它这几天乖乖的不说话,其实是在探寻其他同伴?“脑子不发达,只有靠行为来补拙了。”揉揉眼睛,把书册放下,闭上眼睛,慢慢的集中精神,按照书上所记载的方法来寻找空气中存在的元素力。‘主人你又毒我!’======★=======【1】一巴掌拍飞在她面前说三道四的女人,一身火红的臧红长袍如同地狱盛开的妖娆彼岸。阴狠的模样和怒火烧红的眼让人不敢直视,但将视线放到神游天外的某人身上时,又立马化为一汪chun水,温柔的模样让人深深沦陷:“小、清、清~人家要奖励~!”说完,扑之。【2】兽域圣山,各种兽兽应有尽有,前来等待神兽出世的人蠢蠢欲动,雪一样净美的男子出口如荼毒:“他们以为兽域圣山是他们家开的啊?说契约就契约啊?白痴!”【3】
  • 襄阳守城录

    襄阳守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陌灵络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陌灵络

    我本是仙境的公主,火领主的妹妹,水火同体,却因一场阴谋被封印人间,抹去记忆,当再次苏醒,我要怎么选择?
  • 最终幸存者游戏

    最终幸存者游戏

    恭喜你被选中参加幸存者游戏!幸运的玩家,你需要押上的唯一筹码,就是你的生命。拼尽全力活下去吧,成为最终的幸存者!然后,你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祖母绿

    祖母绿

    本书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江西偏远山区男孩离家出走,走上偷盗之路,因为天赋高,开锁技术精湛,成为江洋大盗;因为同伙出卖落入法网,在狱中著书立说,出版《防盗手册》;出狱后运用智谋和技术,拆穿昔日同伙官商勾结的阴谋。
  • 许黄门先生文集

    许黄门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鹅记(文学新读馆·最佳欧洲小说:2011)

    寻鹅记(文学新读馆·最佳欧洲小说:2011)

    《最佳欧洲小说系列》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当代欧洲先锋作品,基本一个国家仅收入一篇当年或近年最优作品,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四十篇力作,横跨欧洲版图,宛若一座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本书亦云集了当今俄罗斯、捷克、丹麦、波兰等国兼具潜力和人气的新生代作家,代表了当今欧洲各国文学创作最高水准。四十个关于欧洲的故事,不仅涵盖爱情、艺术、战争等文学经典主题,亦融入身体、身份等当下流行主题。欧陆文学传统得以后继,在文学新浪潮的影响之下,亦被赋予愈加丰富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