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02800000002

第2章 吃出味儿

北泉手工挂面

早餐,不少地方以面条为主,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各异,面条的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北京的炸酱面、龙须面,山西的刀削面,上海的阳春面,西安的臊子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济南的打卤面,兰州的牛肉拉面等,各领风骚。

中国、阿拉伯及意大利,都认为面条源于自己的祖先。据文献资料考证,面条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在中国东汉时期。2002年,考古学家叶茂林在青海省民和县被地震掩埋的喇家遗址中,发现距今有四千多年的面条,长约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作而成。

饮食是一种文化。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吃当地美食也自然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切入点。在重庆吃了传说中的小面,和内地饭馆卖的小面不同。我居住在北碚,当地有一种北泉手工挂面,别具一格。

清晨起来为自己做一碗北泉手工挂面,非常简单。先是将油烧开,倒入葱花爆锅,不能使用酱油,清汤煮面。北泉手工挂面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食盐,所以不必再入盐,否则口味偏重。

我喜欢早餐吃面条,汤水一锅,方便快捷。休息一夜,身体消耗大量的水分,吃一碗汤水面条,一样腐乳,一样炸鸡蛋酱,热乎乎的提精气神。我自己在家,清晨这顿饭,三百六十五天不大变化。一夜的消耗,清晨吃一碗面条,不仅补充了水分,也节约时间。

我在北碚的超市买过多种牌子的挂面。缙云山位于嘉陵江温塘峡畔,古时名字为巴山,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形成的“背斜”山岭。地方志记载,“4700年前,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山修道炼丹,因为丹成之时天空出现非红非紫的祥云,轩辕黄帝遂命名为缙云,缙云山因此而得名。”从北碚城区出发,过澄江镇向缙云山上行驶,大约行进五百多米,公路的左边有一家不起眼的店铺。出租车王师傅说,这里卖老字号的北泉手工挂面,值得带些回去,离开北碚就不容易买到。他把车停在路边,我们走进门脸不大的铺面,看到货架上摆着礼盒装的挂面,从包装上知道,不起眼的面条名不虚传。一般的面条,不会有如此豪华的外包装。

游缙云山心情格外好,晚上回到住处,悠然煮一碗老字号的北泉手工挂面。我按照习惯的做法,倒了酱油。由于面条有盐分,煮出的面自然咸,有些不如意,但北泉面的口感,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

晚饭后,我在网上查阅资料,对几乎天天吃的面条,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的历史渊源。早期的面条有片状和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齐民要术》记载了“水引”“馎饦”,“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细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馎饦”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元朝时出现可以久存的挂面,明朝时有了技术高超的拉面和山西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间,又有加入菜肴烧焖熟的伊府面,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面条。“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粉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被戏剧家李渔收录在《闲情偶寄》里。

大美食家李渔,不可能吃过北泉手工挂面,自然这种挂面也就不能选入他的书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背景,自然会产生独特的饮食文化。以老字号闻名的“北泉”手工挂面,使用一百多年前的酵母,它是面的灵魂,在发酵中有了诗意的变化。缙云山流淌的清泉,揉进面粉中,经二十四小时的发酵,在密合中发生裂变。

北泉手工挂面源于清朝末期,最早名为“水磨面”,也叫“温泉面”。它的制作工艺如同一架运行的机器,齿轮精密地咬合,不能有半点误差。它要经过和面、做坨、醒面、切条、接条、刷油、扯环条、扯堆条、下盆、上棍、扯扑、行槽、上架等十八道工序,花费十几个小时。产出的面条,如丝般细匀,有中心通空流畅,口感滑嫩,咬时劲道舒爽等特点。北泉面除了讲究技术之外,它的配料别处无法效仿。辅料一样不能少,盐的比例搭配是北泉手工挂面的核心技术。1930年10月,北泉手工挂面在重庆农副特产品展览会上获奖,一时名声大振。抗战时期,教育家黄炎培留下“香面条条韭叶抽”的诗句,说的就是北泉挂面。解放初期,在北温泉休养时,刘伯承、贺龙元帅吃过北泉手工挂面,对这种小吃十分感兴趣。贺龙赞誉:“温泉手工挂面生产要扩大,这是我国的民族遗产。”

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北泉水磨手工挂面就备受推崇,曾有过辉煌的时光。它的第六代传承人肖浪师傅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末,北泉水磨手工挂面曾出口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辗转至英国、挪威等地,享有盛誉。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当时的北泉水磨手工挂面厂将手工挂面制作成每根都只有几厘米长、一斤一把的简装,很是轻便也易携带,所以当时无论是北碚当地人,还是从其他地方来北碚的人,都喜欢带上两把。”

2014年,离开北碚时,我将“北泉手工挂面”的包装纸展平,带回山东的家中。整理旅行日记,看到它感到格外亲切,不由得想到缙云山,还有味道独特的面条。美味在记忆中长成一株小树,根的触须,扎入心灵的深处。

豌豆尖

豌豆尖是我在北碚认识的蔬菜,对于我这北方人来说,多了一分好奇。卢作孚路的两边,去年有露天菜市场,布满小摊和从乡下来卖菜的人。我每天都来买菜,很少去超市。

卖菜的人大多是用竹筐或者竹背筐。我站在人群里,耳朵里钻满了重庆话。摊上摆的一些菜,我分不清怎么吃,在北方见不到这样的菜。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太太,矮小的个头,一脸的皱纹,眼前的竹背筐不知道是怎么背的。我心情复杂地来到她的摊前,看着筐中不认识的菜,问她菜叫什么名字。她望着我一脸笑意,用重庆话和我说,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我的话她没有懂,通过肢体语言,她感觉我是在问菜多少钱。我俩的语言在空中飞来奔去,交谈得热烈,彼此却未弄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一个说重庆普通话的妇女,在一旁插言说道:“菜叫豌豆尖,可以清炒,特别好吃。”谢过之后,我买下两斤。

这是我和豌豆尖的第一次接触,一个尖字,回味余长。《诗经》《尔雅》中的“戎菽豆”,也就是豌豆。一粒粒豌豆不大,本事不小。其味甘,性平,有和中下气、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豌豆调颜养身,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的功效。民间流传一种偏方:将鲜豌豆200克煮烂,捣成泥,与炒熟的核桃仁20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每次吃50毫升,温服,一日两次,能治小儿、老人便秘。豌豆荚和豆苗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有清肠作用,可以治便秘。为防止叶酸缺乏,豌豆也是孕妇不可忽视的食物。

回到住处,将豌豆尖清水洗过之后,控尽水分,按照习惯操作。热锅冷油,投进作料,放进葱花,将豌豆尖放入,不一会儿,一盘爆炒豌豆尖出锅。午饭中,高淳海提出意见:“炒豌豆尖,不能用酱油,要用蒜,不可以炒得太烂。”这几点我一样没少,豌豆尖却以失败而告终,吃起来味道不怎么好。

豌豆尖也叫豆苗、龙须菜,最早产于地中海和中亚,后传入印度北部,通过漫长的路线,被引入中国。这是普通的家常菜,在南北各地有大面积的栽种,取食嫩梢和嫩茎叶。豌豆尖看似平常,不是高贵的食材,却是千家万户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菜。豌豆尖做法多,可以炒豌豆尖、烧豌豆尖、凉拌豌豆尖、豌豆尖炒鱿鱼、豌豆尖炒培根、呛拌豌豆尖、豌豆尖豆腐汤、豌豆尖汤等。经过对豌豆尖的进一步了解,我有了战胜它的决心。第二天,我上菜市场又找那个老太太,可惜她没有来,只好在另一个摊位买了豌豆尖。中午,我一改思路,按照高淳海的说法,还有从网上搜到的做法,做了一盘“蒜蓉豌豆尖”,结果得到高淳海“大有进步”的表扬。

2015年11月8日,我又一次来到北碚,第二天去超市买菜,看到豌豆尖,绿油油地发出问候。想起露天市场背竹筐的老太太,拿起一叶豌豆尖,我们笑脸相望。

五通桥的“椒麻腐乳”

方形的玻璃瓶,红色的铁皮盖,中间铜钱的图案,方孔为中心,“桥牌腐乳”四个字组合其中,铜钱外有一行“百年传承,传承百年”弧形的字。在雄风超市货架前,看到五通桥的“椒麻腐乳”,我买了一瓶回住处。离做午饭还有一段时间,泡一壶绿茶,我端详起了这瓶“椒麻腐乳”。

“椒麻腐乳”的产地在乐山的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是老字号,在四川和重庆一带很有名气。五通桥我去过一次,高淳海在乐山师院上学,我们为了看小西湖去的。五通桥是一座水乡古镇,在乐山市以南24公里,有涌斯和芒溪两条河,将五通桥分割成四望关、青龙嘴及竹根滩三大部分。五通桥背依青山,又有大水傍过,养育古老的民风。五通桥水多,桥自然不能少,各种风格的桥,体现建筑师的个性,把三片独立的陆地连接起来,形成特有的水城。清代诗人李嗣源称赞“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说的湖便是人们所称的小西湖。

五通桥镇文化厚重,始于东汉时期的西坝米酒,远近闻名的苦竹,都是当地的特产。五通桥端午龙舟民俗始于清顺治年间,此后一直没有间断。乾隆年间,开始龙舟竞赛和抢鸭子活动。咸丰年间,河道经过整治后,龙舟比赛更加热闹,附近水路码头都有龙舟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五通桥的豆腐乳,人们习惯称作毛霉豆腐乳,也是大放光彩,它是传统的酱菜。由于五通桥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独生的毛霉使豆腐乳香味浓郁,回味不尽。很多到过这里的文化名人,如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冯玉祥、刘伯承等,在品尝过五通桥的豆腐乳后都赞不绝口。

清代同治年间,德昌源酱园在当地就是最大的豆腐乳作坊。这家作坊制作严谨,经过多年的酿制,形成了自己的工艺流程。磨浆、点脑、定型、蒸胚、划胚、培菌、发酵,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选材也很讲究,“一是必须用河西片区不含盐碱的山地上种的小黄豆;二是要用凉水井的水,经过适度腌浸泡后,精推细磨;三是毛霉菌丝长似鹅绒;四是酒用西坝米酒,香料精挑细选;五是大坛储存小坛出售。”

五通桥的老百姓称豆腐乳为“豆腐鱼”。传说“德昌源”三个字由同治皇帝亲笔题写。当时嘉州的府台,为求保官位想上京进贡,选中五通桥的豆腐乳,但必须挑选出其中最好的。他开出千两银子的悬赏。有一位姓杨的青年,自己开了一家“江东园”作坊,做出的腐乳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他将榜揭下,告之府台,愿意拿出祖传秘方做的腐乳,“不要赏银,只要玉笔”。府台一听大喜,让他准备几坛上好的腐乳,亲自护送进京,作为贡品献上。“时值盛夏,慈禧食欲不振,太医也束手无策。同治帝将嘉州府进贡的腐乳献上。慈禧在病床上,闻之有异香扑面而来,食欲大增,精神爽朗,即下诏让嘉州府每月上贡十坛。同治大喜,即招府台上殿,府台告之杨的请求后,万岁爷连声道好,欣然提笔书‘德昌源’三字,释曰‘德为道,昌自然’。”

2014年12月,我在重庆的北碚暂住,开始写《丰子恺的人间情怀》,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资料。

读到《丰子恺年谱》,里面记载他在五通桥的日子:“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不久辞去教职,以卖画为生;先后赴长寿、涪陵、丰都和川北诸地旅行,举行个人画展。1945年47岁,去隆昌、内江、成都等地开画展。”1943年,五通桥是丰子恺巡展卖画的第一站,他住在竹根滩,上游街乐安旅馆,画展地址是在川康平民商业银行。

20世纪40年代初期,丰子恺在盐业之都的五通桥游玩过小西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长桥卧波》。一棵伸进画面的黄葛树,一棵棵垂柳,高耸的山冈,横跨江上的浮桥,过桥人停下脚步,凭栏远望水面上的船。临河的岸边,三个男女围着一张方桌,听着河水流淌的韵律声,一边喝茶,一边摆龙门阵。丰子恺的画面,没有故意搬弄色彩,用线条的文字,记录当时的风土人情。

早餐煮面条,拿来“椒麻腐乳”,拧开铜钱图案的盖,麻辣的气息,疾速地冲来。一块块腐乳泡在麻油汤中,不似北京的“王致和”,乳块腌在红汤间。不同的汤汁,表现不同文化,承载着不一样的故事。

我夹一块“椒麻腐乳”,放进食碟,小心地夹一点,舌尖抿一下,麻辣冲劲十足,顷刻间,嘴里回荡起豆腐乳的香气。

幺麻子

吃是一种文化,汪曾祺写了很多吃的文字,普通的家常酱菜,被他写得津津有味。醉翁之意不在酒,谈吃不能以吃论吃,一道菜做得虽好,舌尖上的味觉、背后躲藏的故事却比菜的滋味更重要。

我来到北碚,见识餐桌上的新鲜东西,花椒油、幺麻子、保宁醋,调味的小作料,看似普通,却有各自的血脉之源。

我常去雄风超市,门前是缙云风情步行街,不远处是卢作孚地铁站入口。出超市门,穿过马路有一段阶梯,上去后是一片小广场,中间有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塑像。当年西南军事指挥部设在缙云山,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在缙云山疗养过,并赞扬过特产北泉手工挂面。

在这家超市,第一眼见到“幺麻子藤椒油”,甚喜欢。尤其一个幺字,如同一朵蹿动的火焰。幺,小,排行最末的:幺叔、幺妹、幺儿。幺也是较早的一个姓氏,南北朝的《姓苑》有记载。这个姓氏的人,大多分布在山东冠县、河北唐山、江苏浦口等地,四川只是一小部分。幺字在重庆话中发扬声,与普通话不同,一样的字,读出很大的区别。

“幺麻子藤椒油”包装独特,扁平的瓶子,中间突出,犹如双手掐腰的小人。黑色的瓶盖,看上去像个小脑袋,深情地注视远方。拧开瓶盖,椒油味疾速往外钻。藤椒,又叫香椒子,属于灌木类。树木暗灰色,身上多有刺,不长毛,单粒复叶丛生,花小而多。果实油质丰富,味香芬芳,挥发得快,口感香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其果入药具有散寒解毒,散瘀活络,消食健胃,增进食欲之疗效。”在藤椒之乡洪雅,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清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绰号‘幺麻子’的厨师赵子固,从洪雅瓦屋山迁居到止戈柑子场,发现当地村民利用藤椒烹制菜肴,便潜心研究民间藤椒油榨制技艺,最终研制出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悠麻爽口的‘幺麻子藤椒油’,成为民间餐饮必不可少的调料。”调味油进菜椒香,入口微麻,回味绵长。“幺麻子藤椒油”是适用于餐桌拌菜、火锅、面食、鱼类烹制的调味。

在北方每次吃水饺,调制的蘸料,往往放入蒜酱,韭菜花,炸好的辣椒油,倒一些鸭梨醋,再放上芥末油。来北碚以后,我没有再买芥末油,改吃“幺麻子藤椒油”。环境变化,食碟中的蘸料,也有新的东西加入。一盘热饺子上桌,碟中的调料,红的椒油,黄的“幺麻子藤椒油”,搅和在一块儿,形成与众不同的蘸料。麻味清香,融化口中,有悠长的怀念。

红橘

这几天我迷上了红橘,每次去超市,或到菜市场,都忍不住买几斤。回到住处,坐在沙发上,扒着橘子皮,浓重的橘香冲鼻。此时缙云山雾气缠绕,辨不清起伏的山脉。

手指染上橘汁,渗进皮肤的纹路。剥开皮后,一瓣瓣橘子,排列有序,犹如初升的小太阳,都不忍心掰一瓣送进嘴里。我在北方经常买橘子,常见的是小金橘、砂糖橘、蜜橘、贡橘、柑橘。之前不了解橘子,统称它们为橘子,知道它只生长在南方。

超市的水果区域有很多水果品种,橘子也有好几种。不知为何,我就对红橘子有感觉,总想摩挲一下。货物标牌上写着“红橘”两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通俗易记的名字。红橘有粗皮、细皮之分,粗皮的汁少,味甘甜,产量不高;细皮刚相反,汁多带核,略带酸味,产量比粗皮的大。

中国是橘子的原产地之一,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橘子的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史料考证,公元1471年,橘子从中国传入葡萄牙,公元1665年传入美国。

橘子全身是宝,也是中药,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橘肉、皮和叶,没有一点废物,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方冬天烧暖气,室内空气干燥,空间密封,剥下的橘子皮放在暖气片上,蒸出清新的橘香。干透的橘皮也可放入杯中沏水,炖肉投放几块提味。橘子皮小看不得,它可以美容,《本草纲目》中说的陈皮,就是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橘子看似普通,药用价值却相当高。

每一瓣橘子,有一层网状经络,看似不起眼的橘络,却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橘络饱含维生素P,能有效防治高血压。橘肉深藏的核,咬一口味苦,具有散结、理气止痛的功效。

橘叶疏肝理气、消肿散毒。扒掉橘皮的白色内层,表皮叫“橘红”,能起到理肺气、祛痰的效果。一枚不大的红橘,如同一个人在历史中行走留下的足迹。对橘子药用的发现,是人们千百遍的尝试后总结出的经验。

2014年10月4日,我在菜市场看到一位老人卖橘子,那时还不认识红橘,深有感触地写道:

在清晨的菜市场

买回一堆橘子

它装在老人的竹筐中

宛上的叶青翠

吸足缙云山泥土的营养

扒开橘子的皮

密集的白网络

包裹着橘瓣

我取出一枚

咬出青涩的汁液

它在身体中乱窜

我的情绪打开大门

迎接山野性格的果子

在电脑上查阅资料,读到重庆万州的红橘。万州保存的古红橘林,分布长江两岸,有数十公里长。万州红橘,古时称为“丹橘”,由于生态条件适宜,种植的红橘“色泽鲜红、果大、易剥皮、酸甜可口,细嫩化渣、爽口多汁,品质极优”。据民国《万县乡土志》记载:“汉时橘正丰,故朐忍设橘官,后代无闻,清末渐兴,近年境内约有30万株,以动郭里沦口为前多,或以糖蜜之作,橘饼色味较资内尤佳”。志史上翔实的材料证实,万州早在汉朝就已经栽红橘,并设有橘官和红橘的加工等。1912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何其芳在万州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家乡,到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写出《还乡杂记》《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过去读何其芳的作品,觉得万州是个遥远的地方,如今客居北碚,感觉离他的出生地这么近。每天吃的红橘,就是他家乡的特产。

多年前,读何其芳的《雨前》,感伤的情调、浪漫的色彩,流露出浓浓的乡情: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再次读这篇文章,地点不同,感受又不一样。茶几的果盘中,摆放着一些红橘,它似一卷文献史料,令人忍不住想翻阅,走进历史的深处。北碚的天气,阴雨缠绵,整天灰沉沉的,看不到阳光。一个红橘,犹如燃烧的焰火,生出一缕暖意。

姚记食店

干煸四季豆,我在重庆偏爱的一道菜,麻辣浓郁的味道,那样的迷人,吃过后,留有滋味回荡。

干煸这个词,在北方的菜中很少出现。干煸就是北方人说的干炒,是较短时间加热成菜的方法。

偶然在一家“姚记食店”简易的菜谱上看到这道菜名。干煸和四季豆组合在一起,形成诱人的想象力,它们与饥饿纠缠不放,斗得难解难分。

2014年9月21日,难得的大晴天,阳光经过阴雨的遮蔽,终于露了脸。早饭后,我们走出小区,在云华路上打了一辆黄色出租车,直奔金刚镇。

青石板街和溪水并肩而行,小镇的建筑在两旁的山坡上,随地势修筑。走到街头是一个传统的门斗,两扇旧木门,很久无人走动,门槛被野草湮没。我和高淳海琢磨,这家肯定是大户,从房子的规格,到建筑的布局,小户人家可修不出这么大的气势。我从窗子向里观望,空荡荡的房子除了垃圾、射进的阳光,一点生活的痕迹都看不到。群山环抱,临水的小镇,常年被雨雾笼罩,湿气弥漫,阳光便成一种渴望。

街道右下侧是一条沟谷,溪水顺地势向下游流淌。路边的护栏墙,由于水汽的作用,爬满苔藓,摸上去滑腻腻的,有凉浸骨髓的感觉。我有些失望,找不到梁漱溟的踪迹。一座小石桥跨过溪水,对面原来是一堵石墙,现在被封死,拱形的门洞塞满石块,阻断路的去向。上面原来是一所学校,也许是梁漱溟创办的勉仁书院?疑问出现,为什么将文物的门封堵,而且没有标志?过了溪水是一条小路,走出不远,出现上坡的台阶,青石台阶爬出野草,从场面上看,很长时间无人走过。旁边是一棵黄桷树,围绕一些半人高的杂草,我正迈上台阶,一只大蝴蝶飞来,落在草茎上,黑底蓝色条纹。我将镜头对准蝴蝶,未等调整好,它突然飞走,留下遗憾。我好奇,如果是梁漱溟,或者梁实秋和老舍,在野山野水的金刚碑遇到它,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走上台阶的最后一级,扒着门缝瞧,视野受限制,里面也没有什么。读资料时出现偏差,还是记忆出现问题,走遍金刚碑古镇,不见梁漱溟的踪迹。我试图将在档案、回忆录和传记读到的材料,缝缀在一起。

遗憾的是,一点收获也没有,梁漱溟旧居只存在于资料中,在古镇上找不到任何痕迹。我们跑出一身汗,只好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坐到茶馆喝一杯茶,也算不白来一趟。重新走过小桥,在青石板街旁,有一家“龙溪茶馆”。茶馆没有门,开放式的木质结构,我选择靠溪水的窗口,看俯临沟里的溪水,一路欢快地向下游流走,汇入嘉陵江中。一簇簇野草长在溪水边,带着野性的质朴,水间突出的青石块,欢迎它们的到来,溪水以它的温柔,热烈地拥抱,发出清亮的话语声。

秋风吹来,身上的汗消散。老板是个老者,端上青花瓷的盖碗茶。向对面的窗外观望,就是青石板街和刚才拍照的村公所,还有一家粮店。

走了大半天,梁漱溟旧居的影子都未找到,不免有些失落。我来是探寻大师旧居的,阅读积攒的激情,被沟中的溪水冲走。走进简朴的茶馆,坐在条凳上,喝山溪水泡的清茶,品清馨的茶汤,听飞来的鸟鸣,溪水的喧嚣,情绪慢慢平稳下来。经过询问,茶客张若华老人,指点了梁漱溟故居花房子的方向。

我们在公路边乘公交车来到三花石,我之前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过了吃饭时间,肚子咕咕直叫,路边恰好有一家“姚记食店”。我和高淳海坐在临街边的位置,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街上往来的人和车流,顺便向店主打听花房子的位置。店主操着重庆话说,就在隔壁的疗养院。

店面不大,摆放着几张方桌、条凳,它与金刚碑茶馆的桌凳不同,少了时间的记忆。我们点了干煸四季豆、回锅肉、丝瓜肉丝汤,盘子不大,由于上午的奔走,肚子空空的,几道菜很快就被我们一扫干净。

饭后有了精神,我们离开“姚记食店”,沿路向前走,然后向右一拐,就看到了疗养院的大门。

“姚记食店”的干煸四季豆,清香鲜美,这道菜只是普通的家常菜,它的做法技术含量并不高。此菜关键是煸,成与败,就在火候上。四季豆很普通,一般的菜市场都可以买到。四季豆择洗干净,切成段状,猪肉切成末,虾米、葱、姜、蒜切碎,作为配料。四季豆放入热油锅,过油捞出,锅内留一些油。投下肉末煸炒,再放入虾米、姜末和四季豆。火不能大,中火干煸片刻,加高汤,收干汤汁,淋浇麻油,撒上葱花,出锅装盘。

主要食材四季豆,就是北方吃的豆角,重庆习惯叫四季豆。它还有许多叫法:菜豆、白肾豆、架豆、刀豆、扁豆、玉豆、芸豆等。四季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16世纪末引进中国。四季豆为人们喜爱,它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健脾胃,增进食欲。传统中医认为,豆类蔬菜性平,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

小时候,姥姥家炖的豆角,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到。落地灶坑,烧大块的柈子。铁锅中烧开油,放上大段葱花、大片姜、大块蒜,炒出香味,投入豆角,然后倒一瓢水炖,典型的东北吃法。食材差不多少,工序不同,两种做法,口味相异。

性格独蒜

客居北碚的日子,遇到很多新鲜东西,一头蒜就能让我琢磨很长时间。北方人喜爱大蒜,餐桌上必不可少。

蒜是泊来品,原产地不在中国,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大蒜的种子带回中原,从此安家落户,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有除腥提味的作用,凉拌菜既可增味又可杀菌。我来北碚不论在超市,还是在菜市场,发现人们偏爱独头蒜。这种蒜在北方少见,也没有吃过。平常吃的紫皮蒜或白皮蒜,紫皮蒜瓣少,个大,辛辣味浓。白皮蒜有大瓣,也有小瓣,辛辣味较淡。我以前单位附近有一家饭店,中午不回家,便和两个同事小姑娘一起吃饭。她们穿戴时尚,往桌前一坐,饭菜没有上,先喊一声:“老板,来几头蒜。”女同事美过容的指甲,精心地剥着蒜皮,在美甲的撕扯下,跳出一瓣蒜。

在重庆饭店吃饭,很少见北方人这种吃法。它是作为调料,尤其有的菜只能用蒜爆锅。独头蒜和其他蒜无大的区别,只是剥开蒜皮,只有一个蒜瓣。独头蒜性格突出,一个独字,说出了它的与众不同。它素有“地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称,比起多瓣蒜,所含蒜素丰富,可杀菌解毒。

听说峨眉山独蒜品质优良,种植历史悠久,当地人称为蒜砣,享有“三江九叶灵芝草”的美誉。优良的土壤,山泉的浇灌,种植的独蒜质量自然好。

峨眉山独蒜,个大,色白,肉厚,是炒腊肉、烧猪肉的提味佳品。腌制甜蒜头,放酱为酱蒜头,入盐水为咸酸蒜头。山东是大蒜之乡,临沂苍山县、济宁金乡县,大蒜全国闻名。每次上菜市场,卖蒜的摊主都说,自己卖的是苍山大蒜。他加一个大字,说明蒜的名望和地位。

小时候在东北,蒜论辫子买,因为秋天蒜成熟,蒜的根茎留下编成辫状,便于保存,人们买回家,往墙上的钉子上一挂,散的蒜头随买随吃。一到秋天,看到有人肩上挎着几条蒜子,不用吆喝,就知道此人卖蒜。秋天是冬天的序曲,家家户户准备过冬的菜。腌咸菜很重要,离不开蒜,腌蒜茄子、辣白菜,必须剥很多蒜,捣成蒜泥。屋子里弥漫蒜的气息,几天散不尽。

落雪的日子,窗外一片银白,玻璃爬满霜花。热炕头上,一家人围着小桌,吃猪肉粉条炖白菜,关键是食碟中的蘸料,离不开蒜酱。如果缺少蒜,其菜的特色减半,味道也不足。

北碚卖的独蒜,分散的和袋装两种。散的指堆在货架的盒子里,消费者一个个挑选。另一种白网袋装称好的蒜,标签有包装日期、重量、价格以及重庆物价局监督举报电话。

我剥独蒜头吃了不少苦,手指甲生疼,蒜汁渗到皮肤,有一股辣气。后来我拿来一把水果刀,削掉蒜的独根茎,顺皮剥落。每次剥一小盘,用起来便利。我与独蒜的相遇,是在北碚的一段美好交往。

江边菜市场

眼前晃动的人头,一拨拨地扑来,拉着购物车,在人流中挤来钻去,身心极度疲惫。我预想的江边市场的情景,被现实破坏,没有一点想象中的美好。

江边市场是我父亲喜欢的地方,每星期拉着购物车买菜,有时和我母亲坐在街边的小店吃一碗面条,再回到住处。我跟在高淳海后面,听不懂重庆话,欣赏着北方见不到的东西。有卖竹笋的农民,摆着几颗新笋,粘着缙云山的泥土,这是我一次见这么大的新鲜笋,过去吃的都是袋子装的笋。问价格,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就伸出手指比画,肢体语言显得滑稽,交流半天才明白,一斤两块五。我从此不开口问价格,用眼睛观察。

南方和北方菜品不同,生活器具也大相径庭。我对挑竹筐的菜农颇感兴趣,有一位个子不高的老太太,大约六十岁,身上的竹背筐几乎有她半个身子高,看似一座小山压在背上。她卖的冬瓜,这种瓜北方也有。她弯腰背竹筐的姿势,通过视觉反映到我的镜像神经源上,引出记忆中的一幅画。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罗中立的《父亲》,多皱的脸上,一条条沧桑纹路,埋藏了多少故事。我停下脚步,看着她找到立足的地方,卸下竹背筐,放在面前。手筋骨突出,凭着它在时间中掏食,养活一个个生命。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出渴望和等待。各个摊主都想用好点子吸引过往的顾客。卖钢丝球的摊主,用当地话吆喝,手中长长的钢丝网,在一根做尺的木棍上量,然后用剪刀铰断,叠了几个来回,标准的钢丝球完成。路旁量血压的摊位,摊主给老人测血压。这样的环境下,人的肾上腺素还不飙升?血压怎么可能平稳。一条平常的街道,此时交通瘫痪,人与人贴身而过,各种噪音聚合狂欢。

平常养成读书、写作、散步的习惯,突然面对这么多的人声,有些承受不住。尖叫的、嘶哑的、大笑的、讨价还价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声音的河。它们铺天盖地扑来,呛得人躲藏不及,被冲得七零八落,瞬间被湮没。我感觉身体发生变化,躁动地寻找着泄口,否则就要奔涌出来。

在卖鱼肉的市场,我遇到血腥的残酷——两位年轻的妇女活剥青蛙皮。剥掉皮的青蛙,露出血淋淋的肉身,在大塑料箱子中抽动。两位悲剧的制造者,一边熟练地将一只只青蛙送上断头台,一边大声地说笑。我扭过头,不想再看下去,想立刻逃出血腥的场面。我向人群的反方向挤,再没有心思买菜。我和高淳海拉着购物车,费尽力气突围,穿过一条马路,就是嘉陵江边。

这个季节,嘉陵江的水不大,雾气笼罩江面。距江边几米远处,停泊着一艘船。这是一家“江舟渔港”酒店,几年前我来的时候,它就已经泊在这里。那天酒店挂满喜庆装饰,有人在上面举行婚礼。我和高淳海在江边租了一把大伞,要了一壶茶,坐着竹椅望向江岸,那是复旦大学旧址,当年萧红曾经来往于江的两岸,这条江勾起她的不尽乡愁,她开始动笔写《呼兰河传》。

婚礼上喜庆的鞭炮声,将我的思绪切割零乱,看到一对新人登上船,新娘的白色婚纱,和浑浊的江水十分不和谐。音乐声和人们的祝福声,隐隐传过来,将我的思绪从旧日唤回现实。

我又一次来到江边,看到船依旧,时间已不是那一天,市场的嘈杂声却不肯在耳朵中消失,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变得激烈起来。

江边不见亮色,灰旧的调子,使人心情沉重。

大雨中买菜

宛如从鞘中抽出的剑,闪着冰冷的寒光,寒气从剑尖坠下,发出逼人的声响,几滴清脆的雨声,从关闭的窗子闯入,声音刺破黑暗。我被这意外的声响惊醒,不等缓过神,铺天盖地的声音,从天空落下,预报的暴雨终于降落。

枕头里装满雨声,耳朵贴在上面,听到哗哗的雨声,凉意从身上掠过。晚上和母亲视频聊天,看到她穿的衣服,知道北方进入深秋,向冬天挺进。重庆阴雨不断,一个星期见不到阳光,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个电影剧本里的台词,“我爱太阳,太阳不爱我。”此时明白,阳光和人的关系,生活中缺少阳光,人的生存就会遇到大问题。想念家中的书房,坐在白蜡杆的椅子上,敞开通往阳台的门,一缕灿烂的阳光,欢快地涌进来。有时怕晒坏书,只好将门关严,把太阳挡在外面。懂得怀念的时候,才知道失去的有多可贵。

清晨睁开眼睛,窗外的雨声,一拨拨地涌动,房间里变得阴冷。我下意识地拉被子,露出一张脸。来到北碚以后,第一次睡觉盖被子感觉不舒服。6点30分,每天起床的时间,电煲续上新水,接通电源,拉开阳台的落地滑门,扶在安全栏上,远眺缙云山,除了雾,还是雾,它们湮没山冈,什么东西都看不到。我对重庆的了解,始于少年时读《红岩》,江姐的英雄形象,以及蜿蜒的山路上双枪老太婆坐滑竿的情景,从那时起,重庆的名字便扎根在少年的心中。我以前来过重庆两次,都是短暂的停留,大晴天的未遇到一场雨,朋友们说我有福气。这句话当时不理解,真在北碚长住,才懂得他们话里的意义。

经过一个多月,我对北碚的环境熟悉多了。有一天散步,我碰到手中拎袋子的买菜人,顺着他们的踪迹,跨过云清路,沿着安礼路走到以卢作孚命名的路,在路口交叉处,有一个露天的菜市场。从那天开始,我隔一天就来买菜。卢作孚生于1893年4月14日,重庆市合川人,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办者。

民生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前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家企事业,涉及面广泛,是中国当时最有影响的一家民营集团之一。卢作孚青年时充满抱负,提出只有教育才能救国,他一生都在为之奋斗。自学成材后,卢作孚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在缙云广场有一座他的塑像,我开始认识卢作孚,计划去他的纪念馆参观,更多地了解他。

高淳海上午去学校,我自己拎着方便袋到菜市场买菜。早饭后,尽管外面大雨,我决定不休息,进行每天的散步功课。走出楼道打开雨伞,感受雨的阵势。不是平常的小雨,地面上泛起无数水泡,老人们说的水起泡,一定是大雨。缙云广场边上是区政府大楼,在它后面有一条路,路是缓坡面,去华清路是下坡,回来时走上坡。穿过到华清路,走到安礼路头,才能到达菜市场。

重庆人爱吃麻辣烫,跟雨雾有很大关系。走上安礼路,路旁的店铺照常开门营业,公交车站等车的人都打一把伞,生活在雨中进行。我第一次在雨天上菜市场,心情多少有些复杂。北方下这么大的雨,不遇上特殊情况,不会去买菜;卖菜的人,这样坏的天气,也不会轻易出摊。

我陆续遇到买菜回来的人,有一位中年男人,光着大脚,手中拎着鞋,还有刚买的青菜。菜市场和往常比人并未见少,不宽的空间,伞和伞撞在一起,彼此躲开,人们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我听不懂重庆话,但有一个摊位吸引了我的注意。两只竹筐倒扣在地上,搭一块木板,摆着一堆葡萄,插一块手写的硬纸牌,“壁山葡萄3.5元”。紫色的果实,经雨水的淋洗,显得格外新鲜。我走到跟前,摊主一口重庆话,递过来一粒,意思让我先品尝。转到卖苕尖的中年妇女摊位前,菜叶滚动水珠,水淋淋的鲜嫩,顺手买下一把苕尖。甘薯的茎尖,就是重庆人常说的“苕尖”。过去喂猪的青菜,不起眼的东西,香港人称为“蔬菜皇后”。苕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可延缓衰老、防癌,是令人长寿的蔬菜。这种菜在西南一带吃得多,北方未见过,也不会做来吃。

我的鞋子和衣服的半边湿透,拎着兜中的菜,打着伞离开菜市场。散步和买菜的组合,尤其在大雨中,是我五十多岁的人生里头一次。

回到住处,水淋淋的伞放到阳台上,脱掉湿衣服,换上拖鞋,菜撂在厨房的灶台上,中午做“清炒苕尖”。

竹筒饭

我去缙云山的路上,两边有大片的竹林,长得不怎么粗壮。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脚步,观察竹子,摸几下,感受它的体温。

2014年10月,我和高淳海登缙云山,下狮子峰,走过石板台阶,石头上爬满青苔。陡斜的石壁凹进,有很多支起的小树枝,我以为起保护作用,免得下雨滑落。后来听人说,那是在许愿。支起的树枝代表一炷香,祈求祛灾,保佑身体健康。台阶不远处,有卖竹筒饭的婆婆,看到我们走过来,大声地吆喝,高淳海动员我买一个。在山野吃竹筒饭,味道不一样,还有纪念意义。不到10厘米长的竹筒,比拇指粗不了多少,竟然要价4元。筒里有一点糯米,夹杂几星腊肉,一只竹片,权做筷子用。由于爬山消耗体力,肚子有些饿,吃起来感觉不错,有淡淡的清香。

我每天爬缙云山健身梯,梯道入口处的竹林前,竖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竹报平安”,它和缙云山极不和谐。缙云山上的竹子多,健身梯道外的山岩上,生长着大片竹林,不时有鸟叫声钻出。登上最后的平台,站在左面的围栏前,竹叶伸手就能摸到。竹子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每吸一口,身体里都有竹的气息。竹子是正直的象征,它不追求功利,心无杂念,甘于寂寞。竹子生命力极强,它不求土地多么肥沃,只要有一点空间,它就将根扎牢,繁衍生息。竹子性格鲜明,每一段竹节,都表现得清淡高雅,一尘不染。

想起戈登·汉普顿说的外寂静,置身于大自然中,敞开自己的情感,所有的感官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找回心灵的寂静。山野中的空气,洗净人的躁气,感觉和嗅觉也变得灵敏。

中国人对竹的情结,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竹子挺拔,一年四季青翠,不拒风雨,不怕严寒,它的性格博得文人骚客的喜爱,古代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称。文人们留下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传达出竹子内在的气韵,对人生的思考也折射在竹上。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老家在四川眉山。2005年11月,我去他家乡参加“走进中国诗书城,走进散文故乡眉山”散文笔会,拜访过他的故居。苏东坡爱竹,笔墨中经常写竹,还要画竹,他有《竹石图》流传后世。苏东坡的竹,不是闲情所至,在宣纸上风雅,而是精神的体现。

“扬州八怪”郑板桥的竹,一枝一叶,每一笔的起落,呈现他的精神品质。笔墨变化之妙,竹的高低错落,浓淡枯荣,超凡脱俗,有竹的气节。郑板桥的写竹诗,也和他的画作一样,“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看缙云山上的竹子,很自然地想到两位大师的诗画。

2003年去黄山,在山间的小摊上,碰上卖竹筒饭的,一问价格,同事们觉得不值,就没有买。山上有一片竹林,在一个农民摆的地摊前,买下一套礼品——现在放在书橱上的四个竹编小椅子。一起买了两个竹碗,其中一只保养不好,断开一条大缝,我心疼地在水中泡了几天,无奈水也无法挽留竹碗,只好忍痛丢掉。另一只结局悲惨,现在摆在桌子上,装一些零碎东西。门上挂的小饰品,是竹子的一段,加工成椭圆形,上面画出京剧的花脸。在我家的生活中,竹子平时不太引人注意,却有很多竹子的影子。

缙云山健身梯对面是云清路,路面笔直,不似我居住的云华路,有一段大弯,路面起伏不平。每次从山上下来,从云清路返回住处,路的左面有一个“世界竹文化博物馆”,外形是竹的造型,人行道两边种了一大片竹林,竹子向中间倾斜,枝条和叶子形成竹子的拱洞,人走在里面,看不到天空,只闻到竹子的清香。第一次走进拱洞,我被竹林迷住,眼睛不够使唤,环视每一根竹子,有虫鸟在林中鸣唱。竹子隔断马路,不时有汽车跑过,噪音穿过竹林,不仅伤害人,也伤害自然。雨天这是安静的地方,很少有人来活动,能听到林间微弱的声音,我停下脚步,特意将耳朵朝向竹林,捕捉每一个音响:一滴水珠的掉落,从山顶淌下的溪水,鸟儿的鸣唱和虫子脆亮的叫声。只有在单纯的环境下,才能营造出这样的声音。

有一天,我在雨中走进这片竹林。站在林间听雨,雨滴敲打竹叶和竹干,竹子犹如一架竖琴,每一根竹子,是不经过雕饰的琴弦。带着古朴的音质,经雨水的弹拨,它们踏着雨的节拍,协奏一曲竹林晨曲。我除了聆听竹曲,还仔细地观察,一颗颗水珠,沿着竹干淌落。水留下一段踪迹,如同人的脚印,遗下一段历史。枯黄的叶子,在空中挣扎,掉落在人行道上。

竹子在南方随处可见,不算稀罕物,竹筒当锅煮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地域差异,做法有很多种,大同小异,总也离不开竹筒。普通的竹筒,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南景洪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哈尼族人喜爱的文娱活动,将生活中背水的竹筒,演变成为歌舞伴奏的乐器。村寨的院坝中心,演奏者们一边歌唱,一边将竹筒底向地面的木板撞击,发出咚咚声,人们随着鲜明的节奏,围成一个圆圈,踏着原始的音响,欢快起舞。春节期间,《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在一旁,饮酒高歌,唱起叙事的古歌。

美食的竹谱系中,没有北方的位置。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名吃竹筒鸡,历史久远,制法古老朴实,既有鸡肉之鲜甜,又有青竹之清香。安徽风味菜肴竹筒仔鸡,炭火烤制鸡肉,竹筒的清香冲进肉中,鲜美清香,弥漫自然的烟火味。湖北天门的竹筒黄豆蒸田螺,依竹筒的天然野味,做出的菜鲜香麻辣,豉香味浓。竹筒饭能在各种风味美食中争得一席地位,自有它的个性。

有一次逛磁器口,在拥挤的游客中,我特意买了竹筒饭,品尝它和缙云山上的有什么区别。竹筒比山上的稍粗,内容基本一样,但在人群中吃竹筒饭,味道相差很大。

我喜欢缙云山上的空气,山野的情调,适合吃竹筒饭。

寻常野菜

窗外阴云堆积,北碚给人的印象,总是走在旧的时间里,难得看到阳光。缠人的雨,撩起人不尽的乡愁,我每天靠读书打发日子。刘丽华从当当网给我邮购了一套汪曾祺的文集。汪曾祺的书我有好几个版本,这是一个新版本。书中汪曾祺谈吃时说道:

中国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马苋与人苋(即红白苋菜)并提。后来不知怎么吃的人少了。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不是家里人包的,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都是备了面、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做,做一上午,就够正月里吃了。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

马齿苋南北皆有。我在北京的甘家口住过,离玉渊潭很近,玉渊潭马齿苋极多,北京人叫马苋儿菜,吃的人很少。养鸟的拔了喂画眉。据说画眉吃了能清火。画眉还会有“火”么?

汪曾祺平淡的讲述,其实对寻常野菜,充满丰富的情感,读他的文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去年的一天,清晨起身到厨房,意外地发现马苋菜开花了,黄色的小花夺人眼目。

前几天,在缙云山散步,采回一把马苋菜,随手放在冰箱上,竟然又开出花朵。想触摸一下,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缩了回来,不想惊动它的美。美有时脆弱,稍不注意会碰碎。注视马苋菜绽开的花朵,宛如彩色的蘑菇,带着童话的魅力,吸引我不肯离开,几次控制不住冲动想拿起它。我们有缘分,天地之间能碰上。离开泥土,不给它养分的补充,它却在一个早晨绽放,是献给我的礼物,是生命中一次灿烂的辉煌。我以敬畏之心,关注这些马苋菜。

马苋菜给我带来快乐,也带来淡淡的伤感。它是植物中的平民百姓,耐干旱,不怕水涝,生命力极强。它不需要人工的养育,而是随意生长在路旁、田间和杂草间。它的别名马齿苋、马牙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肥厚,汁液丰富,茎秆带紫色,夏季开花,小型黄色花,多生于田野、菜园、路边向阳处。

据唐代军事家李绛《兵部手集方》记载,当年武元衡相国在西川时,患胫疮掀痒不堪忍受,百医无效,百方不挂。及到京,有厅吏上马齿克方,用之便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马苋菜可“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滇南本草》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百四十多年,是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为完整的作品,对马苋菜也有记载:“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滑肠,消积带,杀虫,疗疮红肿疼痛。”唐代孟诜所撰《食疗本草》是食物药治病专书,其中说马苋菜可“延年益寿,明目”,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食用马齿苋。

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咏物的传统,唐代诗人杜甫《园官送菜》中写道:“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一个野菜,也能被诗人写得这么诗意。

小时候,我养了几只兔子,每天要采野菜喂它。兔子不能吃有水分的东西,否则会拉稀。我家后园的障子外有一片工农大队的菜地,地边有一条水渠,渠边长着很多马苋菜,采回来晒一上午,就能喂兔子。来山东以后,邻居们采回来马苋菜,上锅蒸好后,晒成干菜蒸包子,味道很合口。快到夏季时,地里到处可见原生的马苋菜,人们把它挖回家,上锅蒸一蒸,蘸上蒜汁吃。这种平常野菜,我从未注意过它还可以开这么好看的花。

每次进厨房,先看马苋菜,那花的精神气十足。第二天早晨再去看它时,有些枯萎,花瓣犹如老人脸上沧桑的纹路,失去青春的神气。我掸上几滴水,让水来滋养生命,缓解衰老的速度。

花朵败落,厨房里少了一点艳丽,琐碎的生活,耗去人不少精力,我几乎忘记,曾经有过美的瞬间。十多天后,看到花朵凋落的马觅菜,叶子还是翠绿,只是花瓣残落,不堪入目。拿起一根马苋菜,折断它的茎,汁液未干,这么多天,它还在守护自己的生命。

马苋菜的花朵枯干,受良心之责,我没有丢掉它,还是放回原处。我去缙云山散步,即使碰上马苋菜,也不会再采回来,它是大地上的植物,不要轻易触动。过几天,我将回山东,一定上菜市场买马苋菜,回家包一锅包子。

雨天一边读汪曾祺谈野菜,一边向窗外眺望,雨雾簇拥缙云山,这可是南方的冬天。

重庆麻糖

星期三下午,我在缙云广场上溜达,站在紫玉兰树下,看着秃枝上拱出毛茸茸的新芽苞,心想,过不了多久,它将开出艳丽的花朵。

从远处飘来清脆的叮当声,一个背竹篓的卖糖人,敲着手中的铁器,慢悠悠地走来,这就是重庆的名吃“麻糖”。民间流传一首童谣:“麻糖匠,叮叮当,打烂碗,卖婆娘。”唱歌谣的人均已长大,渐渐老去。新一代的人,对小吃不感兴趣,转变不是时间的问题,是新旧文化碰撞的结果。麻糖匠戴着老式黄军帽,穿着四个兜的蓝制服,在他身上找不到时代的影子。他的这一套行头,与周围的高楼格格不入,引起人们怀旧的情绪。我想了解麻糖匠,品尝正宗的小吃,便喊住麻糖匠,让他称两块钱的糖。我买得不多,但麻糖匠很高兴,他的一招一式我还没看清楚,糖已经敲完。他掀开竹匾筐,从背篓里拿出小绿盘的秤。麻糖匠不似北方串街的小贩,不断地吆喝,手中的一把铁榔头,白钢打制的刀,重庆人叫它“钻钻儿”,前面宽,往后渐变小,形成锄头状。有人买糖,“钻钻儿”贴在需要的位置,榔头敲“钻钻儿”的弯曲处,一块齐整的“麻糖”切割完成。铁器的敲打声,就是独特的语言,传递记忆的温暖,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麻糖匠的老家在四川隆昌,距离北碚二百多公里,坐车要四个多小时。他今年五十七岁,来北碚卖麻糖多年。隆昌古时称为隆桥驿,1567年,明朝隆庆元年设县。

我来北碚不久,在嘉陵风光步行街上见到过背竹篓的老太太,不时打击手中的铁器,当时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目光好奇地追着背竹篓的人消失在人流中。问高淳海才知道,这是卖当地的名吃“麻糖”。重庆话发音,糖字念成一声,习惯性地叫“麻汤”,卖麻糖便成“敲麻汤”。

“麻糖”的制作工艺不复杂。大麦发芽,切碎当作催化剂,糯米浸泡、蒸熟,与麦芽羼混,几个小时之后,将它们压榨,产生麦芽糖汁。廉价的食物给那一代人,留下多少追忆和回味。

我每天到卢作孚路的菜市,在路口总能遇到麻糖匠,他笑眯眯地注视过往的行人。地上放着竹背篓,篓口上扁形的“竹盖盖儿”,放一大块塑料包裹的“麻糖”,两只手分别拿一只铁器,偶尔敲一下,清脆的击铁声,穿透喧闹的人群。

普通的工具,被一双手温暖,情感的体温传出希望。每一次的敲击,诉说时间的故事。叮当声听起来单纯,不带一点杂音,它隐藏着诸多元素:历史的缩影,地域文化的特点,人的悲欢离合。孤独的声音,似乎每一个音符都在与时代抗争。熟悉的声音,依然清脆悦耳,并未因时间的流淌而积落尘埃。

食物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它表现时代的特殊背景,当它即将逝去的时候,成为人们怀旧的东西。“敲麻汤”不仅是生存的方式,也是文化的传承。“麻糖”演变成文化的符号,不需要记载,它在时间的纸上,刻下腐蚀不掉的文字。

毛竹菜墩

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我绝未想到过的。菜墩每天都会用,第一次用它时,看了一下是什么木做的,印象中菜墩都是木做的,看了半天,觉得比较顺手,没多想过什么。

按正常的时间,每天晚饭后,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出去散步,回到家,应是七点五十分左右。当电梯的门在身后关上,咣当一声响,并未对声控灯起到作用,楼道里黑暗一片,无一缕光亮。我和往常一样,双手在黑暗中一拍,清脆的响声在空间荡开,音波被水泥墙吸引,反射到吸顶灯上,声控灯迅速亮起。脚步在空间反弹,响起空洞的回音。从电梯到家门口,往前走三米多,必须向左拐一个角。

开始我对环境不熟悉,视力又不好,一时适应不过来。不管什么时间走出电梯,都感觉光线不足,如果不弄出响声,声控灯就不可能亮,给人一种压抑感。电梯反应慢,等几秒才能合拢两扇门。身后电梯里投出的灯光,在黑暗中透出一道亮,总觉得后面有人跟踪。

散步后,身上的汗未消干净,拐出那个角,拍了一下手,声控灯亮起来,看到灰色的铁门。我没有掏钥匙,因为高淳海在家。

听到敲门声,高淳海不像往常一样开门闪开身子,让我快一点进屋。今天他有些奇怪,脸上有一丝得意的神情,半掩着门,堵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寸多长的竹块,问我这是什么,我脱口说出竹块。高淳海嘿嘿一笑,对我说:“出怪事了!”我不解地问怎么回事,他不回答,只是一脸笑意。我被他神秘的举动弄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环视屋子,觉得没有变化,也不可能有亲人从山东来,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手中的竹块和怪事件有关系,令我琢磨不透。高淳海让我到厨房,灶台上有十几块相等的竹块,他神秘地说:“这是菜墩子。”我望着竹块,无法把它们与菜墩子联系在一起。我是写文字的,对于生活的观察还是比较认真的,扫了一遍厨房,没发现疑点。高淳海笑呵呵地说:“这就是你每天使用的菜墩子,它变没了。”这时我才注意到,搁菜墩子的位置现在空空的。垃圾筐中有一堆零乱的竹块,让人辨认不出来它是曾经的菜墩。我捡起几块看,每块竹子不经修饰,还带着毛刺,菜墩子的原材料竟然是竹片挤压成型,我绝未想到。它外面套一个铁圈,捆束住竹块,形成圆形的墩子。我分不清竹子的种类,高淳海说是南竹,缙云山到处长这种竹林。

南竹对于我是新名词,我翻阅资料知道,“南竹”就是平常的“毛竹”,“南竹”不能写成“楠竹”,所以统称为毛竹,它是一种实用竹。南竹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生长期短,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大。南竹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周围的环境。

夜晚又下一场雨,清晨的时候,终于停歇。推开阳台的门,感受到清凉的风从外面挤进来。

小区安静,大多数人家还在梦中,看到楼前装垃圾的蓝色大塑料桶,我决定倒掉竹块,不让邻居看到。我拎起塑料袋中的竹块,感到沉重,不仅因为竹块的重量,还因为是永远的告别,我们曾经每天在一起,昨天晚上还在上面切菜。楼道里光线黑暗,拎着竹块,两手不能相击,只好学邻居的样子,咳嗽一声。顶上的声控灯亮起来,投出一片光明。我孤独地站在电梯前,机器轰隆地响起,看到红色的数字不断地变化。

电梯的门咣当一声打开,我和竹块走进去。

同类推荐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不寻常的诗生活

    不寻常的诗生活

    透过克罗地亚诗人的双眼,看花看树,看星看月,看时间,看爱情,看非比寻常的诗意人生。
  •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讲述国安铁杆球迷与国安、与国安球迷的故事。从少年到壮年,从青葱到成熟,经历了青春的梦想与迷惘,变得成熟、坚韧,但热情不改。国安陪我们成长,足球也在改变着我们。他们用忠诚铸就信仰,我们用信仰追随忠诚;他们用青涩丈量成长,我们用成长笑看青涩;他们用缺憾成就完美,我们用完美致敬缺憾;他们用热血浇铸青春,我们用青春激荡热血;他们用坚韧雕刻梦想,我们用感动学会坚韧。这是足球留给我们的印记,这是足球与我们之间最美的邂逅。北京国安,我们与你同在。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
  •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我是金刚狼

    漫威之我是金刚狼

    我是金刚狼!有金手指!DNF极武皇!打钱!!!将近二百年的念气修行,罗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一脚踢出大结局!极武霸皇踢!群号:821174034
  • 豪门攻心计:傲娇小前妻

    豪门攻心计:傲娇小前妻

    “老公,是你说我和别的男人怎么样你都不会管我的,那我和别的男人进酒店,又怎么招惹你了?”女子勾人的美眸微微一眨,眼里尽是无辜。男人一股怒气冲上脑门,该死的!他不过随口说出的气话,这个女人竟然拿来说事儿了!好,很好,进酒店是吧?那他就把整个J市的酒店都拆了!看她怎么进!某日,“少爷,今天少奶奶直接去申总裁的家了!”男人青筋突起,一脚踹开某男家的门,抱起自己这个胆敢出轨的小妻子,毫不留情的摔进了车里,俯身上前,像匹饿狼一样吃干抹净!看你丫的还敢不敢出去拈花惹草!![推荐新书《腹黑男神:王妃萌萌哒》]
  • 一树桃花随风落

    一树桃花随风落

    初见你,犹如桃花散落。只叹:一切繁华皆俗物,只愿与你共白头。奈何天地阻隔,只望相守。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们的花样时代

    我们的花样时代

    魔都的时代公馆,住着六个集才华美貌于一身的年轻人。这里有设计师、钢琴家、解剖学博士、电竞高手、美食家、地产大亨……他们的爱情故事浪漫唯美、轰轰烈烈、干柴烈火,令闻者欲罢不能。他们放着顺风顺水的职场大路不走,却偏偏要去追逐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当他们的梦交叠在一起,被爱情、友情、亲情所牵绊,经历着现实欲望、家庭羁绊、金钱地位、流言蜚语的考验,最初的梦想,还能实现吗?答案其实就在我们心里,因为他们就是我们,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时代。
  • 灵界快递

    灵界快递

    “檐角铜铃响,灵界快递到。”工科小子破庙惊魂,辗转人间成为灵界执事,从此妖狐相伴,灵异缠身。看他如何用嘴炮与异能,在风云诡谲的现代都市降妖伏魔,拯救苍生!【fans群】1022418915
  • 御血狂战

    御血狂战

    当灾祸降临,是谁在前方抵挡天灾,又是谁用身躯抗下人祸。有那么一群人容妆不管多么狼狈,站姿依然高昂挺拔。他们甘愿刀尖舔血,履薄临深。他们同样为血肉之躯,却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他们燃烧着激情,澎湃着热血,挥洒着青春。他们为战士!!!代表着正义,无畏与牺牲,捍卫着亲情,友情与爱情。战士当“御,周身热血。化,疯魔狂战。”
  •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恐怖笼罩的列车

    恐怖笼罩的列车

    来往于新干线上的“光24”号列车,经新大阪开往东京的时间是14点50分,比正常发车时间推迟了四十分钟,原因是关原一带下起了少见的大雪。一月二日。大概是因为这个时间正好在年末开始连休的中间吧,在年末休假开始时挤满人的车厢内,今天的乘客意外地少。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车站就采取降低票价的办法招徕乘客,但即便如此,今天也只有60%的乘客。可在车厢中看到身着漂亮服装的姑娘时,还是可以感觉到现在正是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