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000000035

第35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12)

理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备,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开创于北宋初期,孙复、胡瑗、石介这“宋初三先生”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对后来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是理学的先驱。理学的开山祖师是周敦颐,他在代表作《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中,开始使用“理”这个概念。他的理论体系已经初具理学雏形,他在理学史上的地位,到南宋时为人所承认,朱熹、张械等人称他为“先觉”、“道学宗主”。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对理学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理一分殊”命题,开程、朱等人以“理”为宇宙本体之理论的先河。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程颢、程颐兄弟。“理”成为哲学最高范畴,是从他们开始的。二程完成了儒学向哲学化、抽象化的理学过渡。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他用毕生的精力,对理学的所有基本范畴和概念,都作了详细论证和发挥,他在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与朱熹同时,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

为什么说周敦颐“得圣贤不传之学”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州(今湖南道县)人。他为官尽职尽责,断案公正清明。早在分宁(今江西修水)任主簿时,就因为清理积案果断准确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后来他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当时转运使王逵断案失实,因为他为人暴躁凶悍,所以没人敢提出异议,周敦颐却据理力争,最后甚至还要辞官:“靠滥杀无辜取悦别人,我不做这样的官。”王逵终于被他的正气折服了,冤案得以纠正。在担任提点广南东路刑狱时,为了了解案情,他不顾当地地形复杂、瘟疫流行的险恶环境,到处查访,为百姓洗雪冤情,最终因此得病,不得已移居庐山莲花峰。神宗熙宁六年(1073)六月,周敦颐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周敦颐的人品很受时人的称赞,黄庭坚就称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被后人奉为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朱熹、张轼称他为“先觉”、“道学宗主”,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其中《太极图说》是他学说体系的基础。《太极图说》一文虽然只有二百五十多字,但周敦颐通过对《太极图》的解说,以太极为本体,提出了他的宇宙和世界观,由阴阳刚柔的变化,说明了万事万物与人类的产生,进而提出了形、神以及性、欲、善、恶、仁、义、道等范畴、概念。朱熹称赞这部著作“粹然孔孟渊源”,“得千圣以来不传之秘”。可见它在理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司马光为什么认为程颐“力学好古”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他是程颢的弟弟,世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哥哥一起在周敦颐门下学习。十八岁那年,他进入太学读书。当时胡瑗在太学任教,有一次他用“颜子所好何学论”为题考试,当他看到程颐的试卷后,大加赞赏,立即召见他,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学职,不久程颐就名声大振。嘉祐四年(1059),程颐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时落榜,从此致力于钻研学问,兴办教育,不再应考。英宗治平、神宗熙宁年间,吕公著等大臣多次向朝廷举荐他,他都以学问不够为由,不愿出来做官。神宗熙宁五年(1072),哥哥程颐罢官回到洛阳,兄弟二人就在家乡讲学,“士之从学者不绝于馆,有不远千里而至者。”程颐讲学庄重有体,非常严谨,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著名的“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时。由于他们教育得法,培养了大批门人,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术流派——洛学。哲宗即位后,司马光等人再次推荐程颐,称赞他“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尊礼法”,年过五十,不求仕进,请求皇帝加以重用;元祐元年(1086)三月他被召进京后,王岩叟又上奏称赞他是学者中的“完人”。召对之后,他被任命为崇政殿说书,成为皇帝的老师。他每次进讲,都要反复推明儒家经义,又常常对哲宗进行劝谏,议论时政,无所顾忌回避。后来他与翰林学士苏轼产生了矛盾,他们各自为首的两派互相攻击,苏轼一派的孔文仲极力诋毁程颐,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说他是“五鬼”之首。于是在元祐二年八月,他回到洛阳继续从事教育。绍圣四年(1097)新派得势后,把他贬到涪州(今四川涪陵),在那里他完成了重要著作《易传》。徽宗即位后,程颐被赦免,于大观元年(1107)在家去世,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长达五十年之久。

程颐和程颢的哲学观点虽然小有差异,但他们哲学思想的基本倾向还是一致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程颐在哲宗元符二年(1099)完成的著作《伊川易传》代表了他的基本观点,这部书也是宋代理学的经典作品。他强调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但是世界上各个事物各有其特殊情形,各有其理,这就是“理一分殊”的思想。后人研究宋代理学,通常“二程”并称,实际上,程颢的主要贡献,一是为洛学的建立作了发端工作,二是培养了一批学生。而程颐比程颢晚去世二十多年,在程颢之后,他完成了对理学体系的改造,从而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横渠先生为什么成为“关中士人宗师”

横渠先生是士人对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的尊称。张载(1020~1078),字子厚,今陕西眉县人。

横渠张载少年时代喜欢谈论军事,二十一岁那年他去拜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提出要邀集豪士,夺回西夏侵占的国土。范仲淹看他很有才华,就劝他说:“儒士还是应该从名教中寻找乐趣,怎么能只谈军事呢?”张载受到启发,开始读范仲淹向他推荐的《中庸》,读完之后并不满足,又研读道家佛教的书,但没有收获,于是他又反过来从“六经”中探求学理。

张载在京师时曾经坐在虎皮垫上讲《易》,听讲的士人特别多。一天傍晚,程颢、程颐兄弟来和他讨论《易》,第二天他就对人说:“见到二程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在《易》上的造诣不及他们。”于是就停止讲学了。但在和二程深入地探讨道学的精义之后,他又不无自信地说:“我的学问能自成一体,还用得着到别人那里去求道吗?”

熙宁二年(1070),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推荐张载,神宗召见他,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张载认为应该效法三代,神宗听后很满意,让他任崇文院校书。后来张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处理苗振一案。案件处理完毕后,他就称病辞官了。在此后六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天到晚坐在房间里,把书和笔放在身边,一会儿低头读书,一会儿抬头思索,有心得就提笔记下来,有时半夜还要起来点着蜡烛写书,到熙宁九年他终于完成了学术著作《正蒙》。

熙宁十年张载被召入朝,朝中有些官员与他议礼的见解不合,他又身患重病,于是再次辞官,死在回乡的路上。他一生清贫,棺木还是门徒们凑钱买的。

张载以为世界的本体是“气”,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气的变化,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但“气质之性”的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了成为圣人和君子,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气质之性”。张载的学术又称为横渠之学,他创立了关学,是“关中士人宗师”。

“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孝宗朝是南宋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南宋的著名学派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朱熹就是在孝宗时期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理学体系,形成了集理学大成的学派。由于他出生于尤溪,主要活动于建阳(今福建建阳)、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地区,因此他这一派也被称为闽学派。这一时期理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学派,是陆九渊创立的心学学派。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世称象山先生。因为他是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所以心学学派又称为江西学派。两派在宇宙观、心性论、方法论上都有严重的分歧。在宇宙观上,陆九渊认为“宇宙一理”,主张唯理一元论;朱熹则认为“理先气后”,有理气二元论的倾向。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把人心分为天理、物欲两部分;陆九渊则认为心理是完全合一的。在方法论上,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则提倡顿悟式的内省道德修养。为了调和朱、陆两家的分歧,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邀请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和朱熹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哲学辩论会,与会的还有临川太守赵景明以及刘子澄、赵景昭等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会上,朱、陆双方各持己见,并赋诗明志。陆氏兄弟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讥讽朱熹的格物功夫支离,免不了要浮沉。朱熹对此非常不满,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辩论了三天,到最后观点也没有得到统一。

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之所以能够成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首先在于他具备广博的学问和探究事理的“穷理”精神。他不仅总结了北宋以来各派学说并融会贯通,同时也吸取改造了某些唯物主义思想,将之纳入了自己的理学体系;对佛、道思想也是剔除其有悖于封建伦理的观念,吸取其哲理的部分;对自然科学知识也表示了一定的尊重,认为它虽是“小道”,却不是“异端”。朱熹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理学家中是无人能及的。

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以理气说为中心内容。“理”是朱熹思想的最高范畴,以“理”作为宇宙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强调理本气末。在政治上,他的“理一分殊”学说是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做论证,而万物各自的分殊的理,只是最高的“理”的体现。另外,他肯定了张载“一物两体”的说法,指出“凡事无不相反相成”,认为质变是在渐变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观点是对古代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新贡献。

关于知行学说,朱熹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行在认识中的作用。性命之说也是朱熹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性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所具有的天理,人类禀受天理的因素,因而有仁义礼智的道德。但是人也是物质的形体,禀受的气有清浊的不同,所以有智愚善恶之分。朱熹从先天气禀的不同来论证人的贤愚善恶,从而说明了封建社会善恶是非的先天根据。对于“理”和“欲”的问题,他提出“人欲中自有天理”,“然天理人欲,同情异行”,认为道德意识与物质欲望是不可分的。他认为,凡是超越了封建道德原则规定的人欲,就是与“天理”对立的,所以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在历史观上,他认为尧、舜、禹的时代“天理”流行,体现为“王道”政治;三代后就“人欲横行”,体现为“霸道”政治。

总之,朱熹的学说可以说集理学之大成。他一生著作丰富,对理学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有论述,他是理学的最后完成者,也是孔子以后对儒学贡献最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精密、独特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了元、明、清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志》是谁所著

《通志》是一部重要的通史著作,和《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它是由南宋的郑樵编著的。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自号溪西遗民,人们称他为夹漈(jì)先生。他家境贫寒,在家乡夹漈山建筑房屋,谢绝亲友,专心苦读。学成之后,他开始游览名山大川,增长见识,碰到藏书丰富的人家,就千方百计地请求人家把书借给他读。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对经史之学、礼乐、文学、天文、地理、虫鱼、草木等各门各类的学问都有研究。

由于得到侍讲王纶、贺允中的推荐,郑樵得到高宗的召见。后来他监潭州南岳庙,高宗下令给笔札资助他抄写《通志》。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命令郑樵进献《通志》,三月郑樵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郑樵编著的《通志》共二百卷,是我国现存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体例分为本纪、列传、年谱(即年表)、略(即志)、世家、载记,上起三皇,大部分内容下限到五代。《通志》的精华主要在二十略上,这二十略依次是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chóu)、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二十略可以被视为一部广义的文化史,受到了后人的重视。

真德秀为何被“内外交颂”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他四岁开始读书,过目不忘,十五岁父亲去世,同郡的杨圭见他器宇不凡,就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还把女儿嫁了给他。

真德秀于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开禧元年(1205)中博学宏词科,嘉定元年(1208)升太学博士。他对奸臣史弥远的降金政策十分不满,指出对金唯唯诺诺,每年献上“岁币”,只会使金国日益富强而宋朝日益衰败。

嘉定六年(1213)十月,真德秀任金国贺登位使,行至盱眙(xúyí,今江苏盱眙)边城时金国发生了内乱,不能过界。他一直等到第二年年初,但还是无法到中都(今北京)庆贺金宣宗即位,只好返回京师。他一再上奏陈述宋金形势,但宋朝偏安江南,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同时,史弥远专权擅国,笼络天下名士,真德秀悲愤地说:“我一定要离开朝廷,让权臣知道这世上还有不阿附权贵的人!”于是极力要求外调。

真德秀出任江东路转运副使时,江东地区正在闹旱灾蝗害,他到任后奏罢贪官,并在自己分管的灾区广德(今安徽广德)、太平(今安徽当涂)两地开仓赈灾,政绩卓著。赈灾结束后,数千百姓自发地为他送行,并指着路旁的荒坟说:“这里埋的都是往年饿死的人。要是没有您,我们也早就进坟墓了。”以前都司胡槻(guī)、薛拯常常讥诮真德秀过于迂腐,没有实际才干,从江东赈灾以后真德秀的政誉才逐渐显著起来。

真德秀又被调任知泉州(今福建泉州)。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但外商苦于苛税繁重,一年只有三四艘商船进港。真德秀上任后,宽待外商,并组织民兵剿灭海盗,进港的外国商船一下子就增加到了三十六艘。

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去世,史弥远扶植理宗即位。理宗下诏已经成为著名理学家的真德秀入朝,并在真德秀还未到位以前连续为他升官。真德秀对史弥远废立国君非常不满,坚持不任直学士院,只任礼部侍郎,并多次为济王赵竑(hóng)辩白。赵竑原本是皇位继承人,被史弥远害死,当时朝廷内外没人敢公开为他申冤,真德秀的这一行为大大触怒了史弥远。正好王堲(jì)、盛章、莫泽、朱端常先后弹劾真德秀,真德秀被罢。监察御史梁成大又弹劾真德秀,请求把他加以贬窜,但理宗没有这样做。史弥远被诛后,真德秀重新得到了重用,但他已经疾病缠身,不久就逝世了。

真德秀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是当时名望非常高的理学家,虽然遭到奸相嫉恨而不被任用,但他的名声反而因此更加显著。他在朝内任官不到十年,却写了数十万字的奏疏,直指朝政,任地方官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因此被“内外交颂”。

魏了翁去世,理宗为何“有用才不尽之恨”

同类推荐
  • 杨伯涛回忆录

    杨伯涛回忆录

    本书是杨伯涛亲笔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详细记录了他自己从军入伍,参加内战,亲历两次“围剿”,在陆军大学学习,参加抗日战争,参加宜昌战役,参加鄂西、常德、雪峰山三战役,亲历湘阴受降,亲历国民党军队的整编,参加淮海战役,以及他获得特赦后的新生活和晚年生活。本书内容翔实,文情并茂,不仅是杨伯涛个人历史的记录,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部很重要的资料。
  •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

    本书以二百多幅照片为经,以美国军官约瑟夫·德和中国军民的口述为纬,全景观、多视角、细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盟军在湖南芷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包括日军在芷江投降的历史场景、美军在芷江的通讯工作、芷江的风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严肃性与庄重性,也有个人视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展现了芷江抗战文化的各个层面。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大楚小掌柜

    大楚小掌柜

    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穿越到了异世大楚一个普通农户少年身上,贫困的家境,举步维艰,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经商创业,一步步逆风而上,成为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然而他却发现,国家积弱,朝廷昏暗,外有强敌环饲,胡虏掠地,内有奸臣当道,竖子横行。纵然自己富甲天下,那又如何,一朝国家崩塌,百姓受蛮夷欺辱,所有的一切都会湮没在胡人的铁骑之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虽然只是一个掌柜,但他有大气魄,身为一个穿越者,他毅然决然踏上了救国救民之路,斗奸臣,清朝堂,收失地,驱逐胡虏蛮夷,谱写一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闲人流,剧情流,中后期热血)花间书友Q群:336757504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被迫成为勇者的村姑

    林天音发现自己重生了,变成了某本蛋疼勇者与魔王故事里的肥婆反派。原著的作者是个变态,整个故事里都没几个正常人,因此她只能努力变得更变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变身萝莉NPC

    变身萝莉NPC

    什么?我竟变成了NPC?嘛,可以明目张胆的让玩家养自己。(?ω?)——读者群:620965190
  • 岁亦未止

    岁亦未止

    你若乘着风,我必将是随你而飞的候鸟,在我有生之年,最为之幸福的事,就是遇见你,并且付诸真心。——后来,在傅祉逸功成名就时,被追问:她究竟哪里值得你为她好?他答:曾经我以为放下她我也会过得很好,哪知自己熬不住那相思,直到她再次出现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即使岁月漫长,那个你所等待的人,终会回归。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与既定的轨道说拜拜

    与既定的轨道说拜拜

    幼年留下心里阴影。内心深处的自卑,支配着她年纪轻轻离开故土。本以为外面的世界会是精彩,却不知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能生活于社的最底层。经历了第一次恋爱,刻骨铭心,明明应该在一起,心中的阴影面积不断放大,支配着她放弃并离开那个一心爱着她的男人。再经历了婚姻的不幸之后,回应过来才知道,人的一生不可以将就。幸运重生,避过了幼时的灾难,引领一家人过不一样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弥补前世的遗憾,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来自双胞胎姐妹的佛系逆袭》已完结,虽然被封了N多内容,作者无力更改,但请各位小可爱支持!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群演大明星

    群演大明星

    “萧毅,你能不能别磨磨蹭蹭的,男人一点”“我没演过这种戏,不是说可以借位拍吗?”“剧本上写的要激烈,借位还怎么激烈。”“那能不能贴保鲜膜?”女生气结:“我一个女生都不在意,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磨叽。”......PS:本书没有重生、没有穿越平行空间、更没有金手指。不写现实中的人物,如有人物形象雷同,纯属巧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玉霄天

    玉霄天

    天机不可泄露,这本书的内容又怎是区区简介能概括的呢?
  • 寻风声

    寻风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