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600000296

第296章 阶级斗争(求订阅)

刘璋抬起头,淡淡地道:“传令下去,全城宵禁十日,王甫派些人,各街叫卖米粮,敢有出门者,按叛乱论处。

蛮军全部撤下城防,在东,南,西,北四城,扎上四座蛮军大营,分别由沙摩柯,宝儿,祝融,花孩儿统领,封锁十一个城门,蛮军粮草由官府供应,除非有叛军攻城,没有我的命令,任何蛮军不得出营,否则以侵略论处。

现在叛乱已经镇压,成都没什么威胁,外城有四座蛮军大营,不必派人镇守,内城由邓贤率领一千兵马驻防,魏延,我暂时封你为右将军,统帅两千兵马维持城中治安。”

“谢主公。”魏延出列拜道,本来有一些话说,但是魏延看了刘璋一眼,刘璋脸上平静如水,突然觉得什么也没必要说。

自己从来就没脱离过川军。

“至于乱贼。”刘璋顿了一下,道:“下个月鬼节祭天,悉数杀了祭灵。”

众文武心头一跳,黄权看向刘璋道:“投降的也杀吗?”

“如果不杀,是不是以后叛乱,失败就只需要投降?”刘璋看向黄权,黄权默然无语。

刘璋从这一次叛乱已经看出来了,自己和世族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不出凌厉手段,这些人不轨之心就不会死。

如果他们叛乱成功,黄玥,刘循都会被杀,忠心自己的文武将领,也会全部死光,到时候谁又来同情他们?

只有把这些人全部杀尽,让所有人绝了颠覆新政的幻想,今后才能放开手脚内政和征战,要不然光是防范这些人,就要耗光自己的精力。

王甫道:“如果要诛杀,恐怕不好办,第一是许多世族牵连,但是整体没有叛乱,比如吴家,吴家有子弟牵连叛乱,中郎将吴懿,在严家尹家等打着刘瑁旗号叛乱时,立刻带兵投降,但是整个族大多数没有参与,吴班还谨守汉中,如何处置?

另外是我们兵力不够,一千人守内城,两千人维持治安,大约只能剩下三千人,成都世族叛乱牵连,必在三万人以上,抓捕世族的力量不足。”

刘璋皱了一下眉头道:“所有家族叛乱,按满门诛连,所有造反者,上下一代全部抓捕,平叛有功者酌情赦免。

至于兵力,江州和巴西情况如何了?”

黄权答道:“今日下午传来消息,江州叛乱,叛军突然断粮,被法先生和江州都尉李恢全歼,巴西叛乱,曲溪向刘璝暗通消息,让刘璝伏击了叛军,叛军大败,法先生和刘璝都正带军向成都进发,邓芝也在带军进军途中。

但是这三路人恐怕都不能及时赶到,只要我们一宣布消息,世族就会作乱或逃跑,没有足够的兵力,恐怕不好收拾。”

王甫道:“叛乱镇压后,原本世族的田产荒废,眼看再过两月就要秋收,如果大肆诛杀,没人接收,恐怕损失会很大,这是重中之重。另外世族的商铺,谁来看管也是一桩大事。”

“哼,世族。”刘璋笑了一下:“一直说这个天下是世族的,我看世族什么用也没有,他们不过是夹在我刘家皇室和普通百姓之间的一群蛀虫,没了他们,我们什么都不缺。

世族难以剿除,不就是有些人才有些家产吗?不就是有许多护院家丁吗?不就是有许多百姓盲从吗?种田的是他们吗?造起反来,真正打仗的是他们吗?都是底下的人。

至于人才,这世上从来不缺人才,只是缺少会用人的人。”

世族的确掌握大量人才,可是只要识字,学会了处理政务和公文,谁都可以当官,古代的官场职事比现代简单得多,真用没有利益瓜葛的寒门,效率说不定会更好。

这就是黄月英决定培训寒门官员的原因。

“现在护院家丁被我们抓的差不多了,你们下去发布命令,成都周边所有县,乡,亭张贴叛乱世族名单,所有百姓以及没有参与叛乱的家丁仆役,自行抓捕世族,并且列举他们的罪状。

抓捕和检举有功者,分配世族的田产地亩,包括田地里的作物,有大功者,填补世族留下的官位空缺,亭长,乡长,皆向百姓开放。

家丁护院不参与抓捕,按叛乱论处,百姓阻挠抓捕,按叛乱论处,张任,你带三千人,封锁成都周边所有关隘,十天之内,除了官方人员,任何人不得通行,违者,可先斩后奏。”

“是。”

黄权等人神色凛然,这一下恐怕成都想不大乱都难了,刘璋对那些百姓许以重利,土地,田亩,甚至官爵,而且有刘璋坐镇成都,以现在刘璋的威信,没人会害怕世族,那些百姓不疯掉才怪。

如此一来,恐怕整个成都都会沸腾,农业停耕,商业停摆。

但是这样一来,好处也是巨大的,让百姓公开与世族作对,比官兵去抓捕,效果要好得多,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百姓与世族对立,而不是官府单独与世族抗衡。

这已经接近后世的阶级斗争,刘璋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阶级斗争是不好的,但是现在世族摆明了不会是自己依靠的对象,只会成为自己的威胁,自己的负累。

那么,哪怕造成整个社会撕裂,也要将这群人剪除。

当初黄月英说的,世族,自己是指望不上的,自己能争取到的只有商人和百姓,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顾忌,正好借着这次叛乱连根拔除,同时拉拢民心。

只要百姓与世族形成对立,那么百姓就只能依靠自己。

黄权王甫等人都知道,荆益经过四科举仕,土地令,培养平民官员,百姓检举世族制度,再加上现在的百姓与世族直接斗争一系列政策,完全与世族决裂了,今后世族这个传统集团,不会再对荆益抱任何幻想。

荆益的世族将全部被清除或改换面貌,而荆益之外的世族,将对川军严阵以待。

是福是祸,恕难预料。

“好了。”刘璋站起来,觉得有些累,沉声道:“总结一下,就三点,第一成都全城戒严,成都周边关隘全部封锁。

第二,鼓励百姓抓捕世族,启用今年春试的所有平民官员填补地方空缺,优秀者进入牧府,涪城龚治,江州董和等称职地方官,全部调入牧府任职,并且向百姓宣扬一下,让他们知道,四科举仕,是可以让他们出人头地的。

第三,叛乱世族的商铺资产全部收归牧府,田产发放百姓,百姓领不完的,发放给年老和伤残士兵,以及平叛有功的将士,前者无买卖权,后者可以按照土地令买卖。

不止成都,传令各地按此三点执行,由地方将军保证实施,刘璝就地驻守,杨怀留守涪陵,李恢留守江州,邓芝的四万屯田兵不用进入成都,原地返回,继续屯田。

法正带兵回成都充实防御,十天之后必须控制益州局势,下个月鬼节祭天,对全部叛乱世族行刑,同时分封平叛有功和无过的官员。”

“是。”众人应命。

待所有人离去,刘璋正要转回内堂,黄权留下来道:“主公,有一桩为难事?”

连日的劳累,刘璋脑袋有些晕眩,撑住案几道:“何事?”

“公子刘瑁如何处置?”

黄权看着刘璋,刘璋愣了一下,面无表情地道:“我记得我刚才没说谁有例外吧,刘瑁叛乱,且为叛首,没人逼迫于他,诛灭满门。”

黄权神色一拧:“可是,自古皇室犯罪,都不会有死刑,灭门是否太重?属下觉得斩刘瑁一人已是重责,毕竟他是主公的亲兄,不如就罚没家产,软禁成都吧,刘瑁身份尊贵,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恩,你提醒我了。”刘璋想了一下道:“刘瑁还真不能一并论处,传令下去,刘瑁于鬼节祭天当日,与严族族长,官员之首严茂,申耽申仪等人,一起五马分尸,并且第一个执行。”

刘璋说完就下去了,黄权愣在原地,这一刻,他知道主公虽然一直心平气和,甚至一句气愤的话都没说,但是,这一次是真的被激怒了,要彻底了却自己的后顾之忧。

新政,是刘璋唯一在乎的东西。

为了这个,刘璋可以牺牲一切,重处刘瑁,就是让天下宣誓态度,对叛乱没有任何姑息,今后任何人造反,都要忌惮三分了。

刘璋走到外面,一股冷风吹过来,刘璋忽然觉得身体一软,手用力撑住柱子,萧芙蓉连忙扶住,胡车儿上前道:“主公,你没事吧?我去叫丫环来扶你去休息吧。”

刘璋摆摆手,对萧芙蓉道:“蓉儿,你先去休息吧。”

萧芙蓉看了刘璋一眼,点点头离开,走向黄玥的房间,刘璋摇摇头,对胡车儿道:“走,去大牢。”

刘璋到了成都大牢,这里已经人满为患,而且还只是重要人犯,其他从犯都被集中关在别处的临时牢房。

“大人,我是被逼的,大人饶命啊。”

“主公,属下一时糊涂。”

“大人,求你绕过我的家小吧。”

许多犯人看到刘璋都喊起来,狱卒提起鞭子向里面的人打去。

“都他妈安静点。”

牢中啪啪的声音不觉,世族子弟和官员被鞭子打在身上,发出惨叫。刘璋面无表情地向里面走去,

要是以前,或者其他州郡,就算世族子弟和官员犯法,这些狱卒也不敢这样对他们,谁知道人家今后不重新崛起?而且崛起的可能性几乎百分之百。

退一步讲,就算这些人死刑了,他们身后还有很庞大的势力,也是狱卒惹不起的。

这时候得罪了人家,以后就有自己好果子吃。

在以前或者其他地方,狱卒不但不敢打骂,反而要讨好巴结。

可是在现在的荆益,刘璋死而复生,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人不日就会变成一具具尸体,再也没有翻身之日,这些狱卒哪会放在眼里。

刘璋静静向里走,来到刘瑁的囚室,狱卒们对刘瑁还算照顾,牢房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里面摆放一张案几,上面有食物,两碗饭,三碟菜,还有鸡蛋和鸡腿。

牢房里两个人,刘瑁和她的夫人吴苋,都坐靠在墙上。吴苋是吴家的人,吴懿的妹妹,所以刘瑁叛乱,吴懿才会跟着反了。

刘瑁和吴苋看到刘璋到来,立刻爬起来,尤其是吴苋,眼中有一丝期待。

刘璋看了一眼刘瑁,虽然自己已经不是从前的刘璋,刘瑁不是自己的亲生兄弟。

但是,从来到这里,与刘瑁的几次接触,刘璋还是对刘瑁很有好感的,老实,不争权夺利,甚至家里都很朴实,几无家财。

刘璋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人会愿意当世族的领头人,甘愿做傀儡也要推翻自己。

狱卒打开牢门,刘璋走了进去,看了一眼那些食物,对刘瑁道:“哥哥,怎么,胃口不好吗?”

听到刘璋叫出“哥哥”两字,刘瑁眉头闪动一下。

“如果生了病,就叫医生,如果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就叫人换,反正也没几日享受的了,不用为弟弟省钱。”刘璋淡淡地道。

吴苋听了刘璋的话,一下子焦急起来,急上前道:“大人,求求你放夫君一命吧,夫君只是一时糊涂,我们以后再也不敢这样做了,从此以后,我们闭门不出,绝不再与任何世族官员来往,求大人了。”

吴苋一下落下泪来,刘璋视而不见,刘瑁呵斥道:“夫人,你这是做什么?当我决定做这一切的那天起,我就已经想过今天的后果。”

“呵呵,果然不愧是我刘家的人,父亲开创益州大业,两个哥哥死于长安,三哥你也这么有骨气,我们刘家没一个懦夫,很好。”

刘璋笑了一下,一把将案几上的食物扫在地上,坐上案几,头靠在墙壁上对刘瑁道:“哥哥,说下,你为什么要叛乱?我很好奇。”

“难道不该反你吗?”刘瑁掷地有声道:“弟弟,你看看你把益州弄成什么样子了?以前富庶的益州,百姓富足,世族归心,而现在呢?民生凋敝,世族也不再心向我们,如此下去,父亲的基业就要毁在你手上。”

同类推荐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一本书读通历史典故

    一本书读通历史典故

    华夏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明遗产。本书采用严谨平实的语言,为您展现出一幅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画卷。这里有可悲可叹的英雄人物、扣人心弦的战争风云、启迪后人的典章制度、灿烂不朽的智慧结晶、彪炳千秋的文化巨著。内容丰富多彩,又不失深刻性和思想性,着力引导读者以史为鉴,感悟历史的辉煌和厚重。
  • 明末横行

    明末横行

    每当听到别人自豪的说天朝的五千年文明史的时候,卫清只好在一边呵呵一笑……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卫清携带系统穿穿越明末。
  • 花未提名

    花未提名

    对于季江泽来说,林秋晚便是命也许是上天安排,父母的离异,让林秋晚到了一个更好的家庭
  • 乌衣同袍

    乌衣同袍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也不过是过命的交情罢了
热门推荐
  • 公主传说

    公主传说

    一个清冷绝美的“公主”,两个痴心守候的“王子”,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除了童话以外的结局?现实,毕竟不是童话。而我与你,除了爱,还有更多说不清的纠葛……不要怪我的冷漠,因为我就是为了复仇而生的绝望公主。有爱吗?还是同情?如果只是为复仇而生,为什么我的心中如此痛苦?一步步完美的计划,还能得到你的原谅吗?或许骄傲的公主,从来也不需要原谅。就这样开始我的——公主传说。
  • 重生洪荒之尸道

    重生洪荒之尸道

    我自沉沦世间,奈何天意难测,重回远古,与天斗,与神魔斗。武器,我有鸿蒙圣器,功法,我有上古极致修真《尸神诀》,且看我一步步攀登至尊巅峰,成就远古鸿蒙尸祖,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尸修之路!
  • 跟着萌宠去修仙

    跟着萌宠去修仙

    这货是一条狗?不,人家是远古神兽!这货是一只小萌宠?不,人家可以带你修仙!跟着这货就能修仙?不,人家会带着你一路打怪升级抢宝藏!哇!这么爽?嗯,爽不爽试过之后才知道。
  • 就叫灵界

    就叫灵界

    神犯下的错使得和世毁灭,他们自身则失去神力,化作新世界的灵气,这个新的世界叫灵界。这是一代队长及其队员的成长故事。
  • 神圣武神

    神圣武神

    浩瀚修武界,璀璨夺目,奇妙无比,而在其中,又漂浮着九片星海,修武者称其为九天。风度翩翩美少年,仗剑江湖为红颜!四方星界风云变,各大强族杀戮起,脚踏星空惊天地,掌劈日月碎星辰,神魔乱舞惊天变,手持神剑斩妖魔,笑傲九天星河上,跺脚宇宙抖三抖。横扫大陆,战上界,斗星域,傲星河,傲视整个修武界,谁能与我一战?!!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

    《名山之谜:探秘中国十八座名山》主要内容:名山收藏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帝王的朝拜、文人雅士的风情。是它们造就了名山的光辉和深度。名山是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绝伦的景观,千百年来就一直真矗立在天地之间。
  • 红颜惑千古

    红颜惑千古

    "纠葛千年的爱恨情仇,终于再度掀开帷幕。江山、美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爱情、责任,她的选择又是什么?一个身系天下命运的女人,到底谁才是她的有缘人?千年之缘,只因一人执念,才有了再次携手的机会。真的是机会?还是再一次的肝肠寸断?"
  • 不朽妖塔

    不朽妖塔

    大陆中央屹立着一座妖塔,万年不倒,直冲天宇,造就了诸多传说令人向往。传说,通天九州埋藏着诸神的一切。传说,妖塔的尽头通往长生的世界。少年背神秘石碑,从无极山走出,一路高歌勇猛前行。最终走向那波澜壮阔的……
  • 问源之道

    问源之道

    长剑斜指,寒芒凝,乱世当空,星永耀。无尽宇宙无边海,无穷天才起今朝。一个普通人,能否凭借自己的毅力与智慧、勇气与机遇,开辟一条蝼蚁覆天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