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00000000002

第2章 烽火传警

军事通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烽火本为传递军事警报而设,但昏庸的周幽王却把它变成了取悦美人的工具,从而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幽王的父亲周宣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即位后选贤任能,重用召伯虎等一批忠良贤士做自己的辅臣,立志复兴周室。几年间,周宣王修明政治,增强实力,不断出兵征讨不臣诸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时间出现了诸侯朝贡、四夷臣服的中兴景象。然而,好景不长。宣王忧国忧民,积劳成疾,在一次征战失败后又郁悒寡欢,终于在公元前782年去世了。

宣王死后,太子宫涅即位,史称周幽王。幽王的妻子是申侯的女儿,根据惯例被立为王后,她生的儿子宜臼被立为太子。幽王即位后,醉心于酒色,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理朝政,甚至于一连三个月都不上朝处理政务,把个周王朝搞得一团糟。当时,有一个诸侯国叫褒国。褒国的国君褒珦见天子如此荒淫无道,便来朝规劝,劝幽王继承先王遗志,以国事为重,轻酒色,远小人,重用贤良,复兴周室。没想到,幽王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竟把褒珦关进了大牢。这样一来,群臣不再敢进谏,任由幽王胡来,周朝的政事更加不堪收拾。

再说褒国,褒珦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扣押,十分焦急,忙与母亲商量营救的办法。他们听说幽王好色,便用重金买下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教给她宫中的礼仪和琴棋书画等技艺,然后派人送给幽王。幽王见了褒姒,果然龙颜大悦,于是下令释放了褒珦。

褒姒入宫后,深得幽王宠爱,不久便为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幽王既宠褒姒,爱屋及乌,对她生的儿子伯服也倍加宠爱。为进一步讨褒姒的欢心,他不顾群臣的反对,干脆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后生怕幽王会加害宜臼,便让他趁夜逃出镐京(西周都城,今陕西咸阳市),去投奔外祖父申侯以保全性命。

宜臼的出走正中幽王的下怀。他早就觉得这个儿子碍眼,现在眼中钉不在了,心里感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褒姒尽管妩媚多姿、楚楚动人,却有一件事令幽王很纳闷,那就是褒姒从来不笑,不论遇上多么有趣的事都是如此。每次幽王问及,她总是淡淡地说:贱妾生来就不喜欢笑,请大王不必见怪。但幽王不相信,决心不惜代价,博美人一笑。

不久,镐京城里贴出了告示,说谁能设法让新王后笑一笑,即赏他千金。消息传开,人们争相入宫一试。有人说一些荒诞的笑话,有人做各种各样的怪相,但无论如何,褒姒就是不露一丝笑容。正当幽王无可奈何之际,有个叫虢石父的大臣求见。这虢石父没有别的本领,却专会逢迎拍马,出一些坏点子来取悦君王,因而很得幽王的宠信。这一次虢石父的主意果然又不同凡响,他向幽王提出了“烽火戏诸侯”的办法。幽王闻言大喜,决定试一试。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登高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镐京城上,幽王正与褒姒饮酒作乐。凭栏远望,但见狼烟阵阵,直冲云天,座座烽火台绵延伸向远方,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景象。原来周幽王早已令人点燃了代表敌情的烽火,擂起大鼓,将警报传向各诸侯国。酒过数巡,通往镐京城的各条大道上尘烟滚滚,车鸣马嘶,各路诸侯率领勤王之师陆续赶到城下。令各路诸侯始料不及的是,城里城外根本没有一个敌兵,唯见幽王与褒姒在城楼上饮酒作乐,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一次褒姒终于开怀大笑,她笑幽王视军国大事为儿戏,笑各路诸侯如此轻易便上当受骗。美人一笑,幽王更加得意,立即下令给虢石父千金的重赏。受了愚弄的各路诸侯得知真相后,把鼻子都气歪了,在一片叫骂声中,纷纷带兵回国了。这种“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此后又一再上演。“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自然不会有人再相信。然而,不久以后,“狼”真的来了。

原来,申侯见到投奔而来的外孙,得知幽王无故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气愤极了,发誓要推翻周幽王,为女儿和外孙讨回公道。考虑到本国兵力不足,便决定向戎人借兵。当时,戎人兵强马壮,早有东侵之意,现在申侯主动来借兵,正合其意,于是两下里一拍即合。不久,兵合一处,浩浩荡荡,向镐京杀来。

幽王得到消息后,立即下令点燃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是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幽王只好命城中的将士迎敌,结果寡不敌众,一败再败,镐京城终于被攻破了。幽王逃到郦山脚下后,在乱军中被杀死了,褒姒也被戎人掳去了。

申侯见幽王已死,大仇得报,又考虑到周朝的天下不能落人戎人之手,便悄悄派人通知各路诸侯。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出兵,击败戎人,收复了镐京。鉴于幽王已死,大家便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戎人出兵消灭了周幽王,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深感上了申侯的当,于是心中怨恨,不断出兵东侵。而这时的镐京经过战火之后已经残破不全,难复旧观。平王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于是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这一年是公元前770年。至此,西周王朝宣告结束,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实力下降,王室衰微,再也难以统驭各路诸侯了。这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终于蜕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幽王的一把烽火就这样轻易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边关烽火惊魏宫

在战国七雄中,魏国是第一个通过变法崛起称雄的诸侯国。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等诸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此为基础,魏国几代君主积极对外扩张,使魏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诸侯国。魏国西临秦、韩,东接齐,南连楚,北靠赵,地处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故其军事通信也由于战事的频仍而十分发达。《史记·魏公子列传》便记载了魏公子无忌与魏王弈棋时突然烽火传至的故事。

魏公子无忌为魏昭王的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受封信陵君,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这四人都是本国的王室成员,皆能礼贤下士,手下养了很多食客,聚集了大批的奇人异士。据载,信陵君当时的食客便达到三千人之多。这些人奔赴各国活动,使信陵君对各诸侯国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有一次,信陵君与魏王在宫中对弈。兄弟二人一边下棋,一边谈古论今,十分高兴。棋至中局,突然有人来报,说北境烽火传警,赵国出动大军,已经进入了魏国的边境。赵王闻报大惊,急忙站起身来,下令传令官急速召集大臣,商量防御赵军入侵的事宜。此时。信陵君却不慌不忙,微笑着对魏王说:“王兄不必惊慌!那是赵王带人出来打猎,并不是要进攻我们魏国啊。”说着拉魏王坐下,要接着下棋。

魏王将信将疑,虽然坐下来接着下棋,却是心不在焉,经常走出错着。信陵君看在眼里,心中暗笑,却不道破。棋局未了,又得到传报:赵王果然是出来打猎,所带的军队也不多,根本没有入犯魏国的打算。魏王这才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在中国古代,打猎既有娱乐和猎取食物的性质,也是进行军事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春秋以前,狩猎甚至可以说是军事训练的惟一形式。因此也就难怪魏国边防将士把赵王的出猎当成是准备进犯魏国的军事行动了。但奇怪的是,信陵君的消息竟然比魏国官方的通信系统来得既快速又准确。

当时,魏王惊魂甫定,心中也甚感纳闷,于是问道:“公子你是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而不是进犯我们魏国呢?”

信陵君眼望着棋盘,淡淡地说道:“臣有许多的食客,其中不乏奇人异士。他们中的一些人分赴各诸侯国,收集情报,凡与我国有关的事,他们都会快速地向臣报告。赵国与我相邻,自然也有臣的食客,而且就在赵王的身边。因此,赵王出猎的事,臣早就知道了。”

食客到底是通过什么通信方式将情报传给信陵君呢?由于史料的阙如,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食客不但及早地掌握了情报,而且其情报传输也是相当快速的。足见当时私家通信系统效率之高。战国四公子能够叱咤风云,在当时的政坛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与其高效率的私人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关系。

魏王当时听了信陵君的话,既佩服又震惊。佩服的是,他的食客竟能如此快捷地掌握各诸侯国的情况,并迅速地传回来;震惊的是,以信陵君如此的才能和势力,很可能对自己的王位构成威胁。因此,他始终不敢把大权交给弟弟,害怕信陵君会取其位而代之。后来,赵国遭秦国围攻,国都邯郸告急时,信陵君才不得不窃符以救赵。

烽烟不断边塞路

先秦时期,诸侯林立。由于各国疆域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国都之外的地方基本上是不会大量屯驻军队的。遇有敌情,边境地区便通过烽火向国都传递警报,诸侯国便根据这些警报派兵御敌。因此,这时候的烽火系统,主要是沟通边境与国都之间的军事通信联系。

秦统一中国后,伴随着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也由于交通和其他通信手段的发展,烽火系统已难以适应新的战争的需要,而逐渐退居到次要地位。西汉以后,烽火系统的使用便仅限于边境地区,在内地则基本弃置不用。司马相如《传喻巴蜀檄》中所说的“夫边鄙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指的便是边境地区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情况。

《太平御览》卷三三五引《东观汉记》有如下的记载:

“马成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于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堡壁,起烽火,十里一候。”

由此可以看出,汉代的烽火基本上部署在北方边境地区,主要用来防备匈奴的内犯。

烽火台筑于长城沿线及其内侧地区的重要交通线上,依地势而筑,一般十里一台。当时的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台上有守望的房屋和一个桔槔,桔槔上挂着称为“兜零”的笼子,里面装芦苇、狼粪等燃烧的原料。芦苇和柴草是点火之用,狼粪则是最佳的放烟原料。《酉阳杂俎》卷十六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因此有“狼烟”之称。

对于烽火系统的使用,居延汉简(东汉建武年间,即公元25~55年)中的《塞上蓬火品约》记载说:如果匈奴入侵的人数不满一千就燔一积薪(“积”当为燃烧原料的单位),超过一千就燔二积薪,若攻亭鄣就燔三积薪,同时配合蓬、鼓等信号。如果遇上恶劣天气,致使昼不见烟,夜不见火,要立即派人以书面报告急报上司。若出现报警有误,应立即“下蓬灭火”,并派人到都尉府说明真情。

汉代的烽火至今尚有遗迹可寻。20世纪80年代初期,内蒙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对当地汉长城附近的烽火遗址进行了考察,写成了《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其中记载:

“在近二百五十公里的长城线上,我们共发现烽火台八十余座,间距平均约三公里,最远的不超过五公里。一般在地势较平的地段间距稍远,在群山环抱的山区间距稍近。烽火台设置多为沿线单个排列,也有少数两个并列,照此推算,在万里长城线上,至少有二三千座烽火台。”

“烽火台均在长城线内墙的里侧,即长城线以内,离城墙一般八至十米,远者不超过三十米。”

“烽火台均为圆形,直径一般为二十米,小的十五米,大的三十米。保存好的现存高度一般在一至二米之间,有的高达五六米。”

“我们曾多次用罗盘仪或目测实验,证明筑于平地、山谷、山头上的所有烽火台,不论它们如何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改变方位,但站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烽火台上,就既能举目遥望前一座,也能回顾后一座。”

由此可以看出,到汉代时烽火系统已相当完善,烽火台的布局系经过严密的计算,体现了很高科学水平。

隋唐以后,烽火制度有所改进。这时的烽火台,比汉代时更高更大,台外周筑城障,台上专门修建四个烟筒和四个火台,分别用于放烟和插火炬。由于台高,烟火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所以台与台之间的距离较远,一般三十里置一台。平时,每台有帅一人,副帅一人,烽子(即士卒)五人;战争时期再外加五名士卒。点燃烟筒和火台的数目不同反映的敌情也不同。《隋书·长孙晟传》记载,当时规定是“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每早夜要放“平安火”,表示本台人员正在执勤,附近平安无事。遇恶劣天气时,烟火不能及远,则要派烽丁火速往邻近烽火台报警。由于制度完善,这时火烽传警的速度已相当迅速,据《武经总要》记载,“凡烽火,一昼夜须行二千里”。明代中叶,抗倭名将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为加强京师北部的防务,他组织人力对蓟镇一线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长城沿线修建墩台。这时的墩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便于配置火器和发扬火力的空心敌台,另一种就是用于报警的烽火台。每座烽火台有五名士卒负责,“墩之相去,惟以视见听闻为准,不相间断。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数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可见其通信效率是相当高的。

除边境地区外,东南沿海也建立了烽火传警系统,用以防备倭寇,但传警方式略有不同。这些墩台,“各置守瞭器具,每堠每日轮军三名。遇有贼船出没,昼则扯大白旗一面,夜则放枪起火”。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由于火器的普及,兼之施放方便,人们便更多地放枪、炮并配合白旗、红灯以传信,施烟放火已不常用。这从当时的各种传烽歌便可以看出。

《经世实用编》记载的《戚家军传烽歌》,详细记载了炮、旗、灯、火(烟)不同的组合使用所代表的敌情情况。其歌如下:

传烽号令妙无穷,编与墩军各一通。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余外即传烽。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烽。

一炮三旗燕河警,一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终。

若遇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

贼近墙加黑号带,夜间换盏大灯笼。

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自成功。

单用炮声分四路,不须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墙皆一炮,三门喜曹二炮从。

燕河松古三炮定,四炮建马石塘终。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

该墩听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即如风。

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玲珑。

各军俱要留心记,若有差池法不容。

从中可以看出,这时的烽火系统已能传递来犯之敌的数量、所在位置、进攻方向等比较复杂的军事情报了。《福建通志》也载有《福建防海传烽歌》,详细记载了倭寇来犯时,不同敌情下的传烽方法,内容与《戚家军传烽歌》相类似。

清代兵书《洴澼百金方》也记载了当时传信的口诀,用于白天的是:“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四至,四炮玄旗北路逢”;用于夜晚的是:“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这种传信方式,不仅准确、清楚,而且速度较之于施烟放火提高了不少。《清史稿·兵志》记载,其一昼夜可达七千余里。我们说西汉以来烽火系统主要用于边境地区,内地已基本弃置不用,主要是指封建大一统时期而言,当国家分裂、群雄割据的时候,情况又另当别论。

吕蒙白衣袭江陵

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战后,孙、刘两家瓜分荆州。后来,刘备率军进占益州,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然而,孙权对于地处长江上游的荆州之地被刘备占领,一直耿耿于怀,只是由于强曹雄峙北方,才不得不从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暂时放弃夺取荆州的念头。

公元219年,刘备率军攻取汉中,又派兵东进,继续扩大战果。与此同时,孙权率军进攻合肥,迫使曹操兵力东调淮南。留镇荆州的蜀将关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亲率大军北攻襄樊。樊城一战,关羽利用汉水上涨,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俘曹军数万人马,一时“威震华夏”。一向老谋深算的曹操,也慑于蜀军的兵威,甚至起了迁都的念头。这时,司马懿向曹操建议,派使者游说孙权,以封江南之地为条件,促使其出兵偷袭关羽的后方,夺取荆州。

其实,就在关羽北上之时,孙权君臣已经开始实施偷袭荆州的图谋。名将吕蒙以治病为名,被调回吴都建业(今南京市),而代之以毫无名望的书生陆逊,使关羽放松了对东吴的戒心。陆逊到任后,使用孙子“卑而骄之”的计谋,写信给关羽,极尽恭维之能事,称赞关羽樊城一战,功勋卓著,足以流芳百世,又说自己如何羡慕,颇以与关羽这样德高望重的将军为邻为荣云云。关羽看到陆逊的书信后,果然“意大安,无复所嫌”,接着便把后方预备队调往前线,助攻樊城,放松了对东吴的戒备。

孙权见骄敌之计得售,于是便令吕蒙率军西上,偷袭荆州。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吕蒙将全部精兵藏于大船之中,命士卒穿上商人穿的衣服(平民百姓不能穿彩衣,故有白衣渡江之说)摇橹,昼夜兼程,溯江而上。

关羽镇守荆州十余年,出于防备东吴的需要,在境内长江沿线建立了许多哨所,通信系统尚属完善。为了严密封锁消息,吕蒙不但伪装西上,而且在进入对方境内后,每至一处,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捣毁蜀军的哨所,致使烽火不燃,驿传不达。留守公安、江陵两个重镇的傅士仁和糜芳,对东吴的行动茫然不知,当吴军如同天兵降临城下时,立即乱了手脚。吕蒙利用二守将与关羽的矛盾,派人入城劝降。二人知大势已去,既慑于兵威,又经利诱,终于先后投降,吴军遂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荆州。

关羽闻吴军袭取荆州,不得不撤樊城之围,率军南归。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去江陵探听消息。吕蒙每次都厚待使者,让他们看望蜀军将士的家属。这样,吴军优待蜀军将士家属的消息便传播开来,致使蜀军上下军心涣散,斗志全无,沿途逃走去与家人团聚者不断。关羽见大势已去,不敢回江陵,率残兵败走麦城,为吴军擒杀。

就这样,吕蒙通过摧毁敌方通信系统的办法,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取得了偷袭荆州作战的胜利。

又看烽火照长洲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后,经过16年的征战,相继击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诸政权,结束了自唐代中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南北主要地区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与汉唐时期的大一统已不可同日而语。终宋一朝,先有辽、夏,后有金、元,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始终未能改变。

北宋初期,北方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已沦入辽朝之手,这样长城沿线连同其烽火通信系统已不复为宋朝所有。宋太宗赵光义曾两度北伐,企图击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先败高梁河,再败岐沟关。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大片大片的国土沦入敌手,烽火由今河北、山西一带逐渐燃到了中原,又从中原燃到了长江沿岸地区。

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在金军的不断打击下,迁都南下。首先从原来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迁到扬州,然后又从扬州迁到临安(今杭州市)。

为防止金军南下,南宋在镇江一带沿长江设置了烽火传警系统。当时规定,如白天平安无事,便在夜间起更时,举火一把;如夜间平安无事,则在次日早晨,放烟一把。如果遇有敌情,则不拘时刻,要立即按规定以烟或火三把作为信号,通知各地宋军进入作战准备。这样,沿江地区烽火不断,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道“景观”。

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南宋与金交战期间,有人在关中一个驿所的墙壁上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鼙鼓轰轰声彻天,中原庐井半萧然。

莺花不管兴亡事,妆点春花似昔年。

诗人描述战火南移的场面,感叹大片国土的沦丧,又借写莺、花点缀春光,表达了对朝廷苟且偷生、不思收复河山的强烈愤慨!

诗人庄绰更写下了这样一首讽刺诗:

昔年随牒佐边侯,愁望长安向戍楼。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烽火从边塞移设到向来难见烽烟的长江沿线,透过对这一表面景象的描述,诗人将自己因朝廷积弱、国土沦丧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强烈地表达了出来。

石达开望楼察敌情

汉简中记载,烽火系统一共有六种信号,分别是:烟、苣火、积薪(烟火俱有)、鼓、蓬、表。如果把这六种信号进行区分的话,鼓是以声音传递信号的,而其它五种则是以光传递信号。在烽火系统中,这六种信号往往是配合使用的,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便是以鼓声配合烽烟传递信号的。但鼓声有时也单独使用,来传递一些规定的信号。《韩非子》记载了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楚厉王喝醉了酒,擂起了宫中的大鼓。一时间,都城内鼓声大作,全城军民纷纷操起武器,跑到王宫门前集合。鼓声震天、人声鼎沸,厉王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无意中犯下了错误。于是他赶紧跑出宫去,向大家说明真相,并公开谢罪。人们至此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虚惊。

楚厉王的鼓声,代表的是集合的信号。但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镇守都城天京(今南京市)时,鼓声则成为其主要的通信和指挥工具。

攻占天京后不久,太平军便分兵北伐、西征,这样留守天京的兵力便只剩下3万余人。这时,数万清军已尾随而至,分别构筑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天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负责天京防务的是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家、翼王石达开。天京城周围96里,需要设防的地方很多,守军布置也很复杂。为便于及时、准确的掌握各处的情况,实施统一的调度和指挥,石达开建立了望楼制度。具体方法是,从每一座城门开始,每隔一里建立一座望楼,一直延伸到翼王府。一旦出现敌情,便由城门开始,利用旗、灯和鼓声通过望楼发出信号,将准确的消息迅速传递给主帅石达开。这实际上与传统的烽火示警情况相类似,只是用之于守城而已,而其传递的军事信息则比以往的烽火要复杂得多。石达开便是根据望楼传来的消息,调兵遣将,居中指挥。他调动军队则采取“击鼓调军制”,即根据击鼓次数的不同调动不同的军队,再配以旗、灯指明调往的准确位置。

这样,天京城内忙而不乱,军队调度有条不紊。石达开就是这样解决了城区内通信联络问题,为取得守城作战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烽火通信系统以声光为媒介,其明显的优点,是利用了声光的速度,可以快速地将警报传递到远方。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只能传达简单的警报,不能传递复杂的军情。因此,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对于军事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烽火系统的缺陷便日益显现,从而导致了这一古老的通信系统最终失去了主要地位,成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同类推荐
  • 兵道之发如雪

    兵道之发如雪

    混乱大世,几位年轻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突破桎梏,超越自我,奋力崛起的传奇故事。
  • 最后的反攻

    最后的反攻

    【免费新书】我叫吴之凡。上天无意赐给我一个老婆。我的老婆叫蓝雪。蓝雪是卧底的女警花。从此后我的生活失去平静,我必须全力以赴捍卫我们的婚姻,即便十面埋伏危险重重,我也得奋力向前,维护我们的尊严。
  • 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全面增订版)

    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全面增订版)

    关东军,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在“九一八”冒险军事行动中,这支部队吃尽了甜头,也由此被视作日本陆军的精锐,所谓“皇军之花”。但是在二战前夕,关东军在与苏联红军的战役对决中,却暴露了自身的严重缺陷,乃至到二战后期被苏联红军犁庭扫穴完全击溃。而苏联红军和关东军的对决,也深刻影响了二战的走向。本书首次将关东军与苏联红军的历次战役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对双方战役指挥、指挥官及士兵素质、情报运用、武器配置及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对比,将人们真实带入那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 主角的时代

    主角的时代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异族入侵大地。人类在逆境中成长。不进则退,弱者只有死亡。面对异世界的入侵。只有团结才能够生存。
  • 装甲车辆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装甲车辆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灵噬绝

    灵噬绝

    灵噬,天灵地气幻形现世,只为追寻一个归宿。骤起的气息世界里,他却在过往纷乱的选择中迷失。风无形,魔有道,兽成妖,天地又人海。曾经存在的,消失的,不再出现,不再回望,如是才算活过吗?那些纠结轮回无路,追寻生死无果的人,停留能否等来云开雾散,消逝又是否还有未来可期?
  • 网途

    网途

    有个超强老爸做后盾,我不怕不怕啦。我是爱美女但我取之有道啊,争霸天下独领风骚,超脱凡境,攀登巅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要羡慕我,我,只是传说。
  • 少年奶爸在未来

    少年奶爸在未来

    赵飞穿越到灵气复苏的未来,附身在女儿小伙伴身上,陪女儿一起快乐成长。“不管你是妖是鬼,敢欺负老子女儿,就是找死!”“还有那些追我宝贝女儿的兄弟,拜托你们眼睛放亮点儿,老子真的是岳父大人!”Ps:灵异新书《全球颤抖》,求支持。
  • 笙笙爱恋你

    笙笙爱恋你

    酒吧驻唱歌手VS帅气多金男粉丝被男粉丝求追不舍是什么样的感觉?还是一个帅气多金大总裁。简直不能再好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你我一直都在

    爱你我一直都在

    一次偶然的邂逅,我便开始学会等待。你那么高冷,我想要触及却触碰不到。想要爱你,却不知道如何去爱。一次偶然的邂逅,我不知道你会等我这么久。你那么阳光,可我却没有勇气去爱你。想要逃避你,却不知道如何逃避。你和他,我选择不了。我相信你,因为,爱你,我一直都在。
  • 惊途记

    惊途记

    以另一种视角,来描绘一场又一场惊险之旅。如今这繁华的城市背后,又是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你是否有欲望?是否真真切切想过让人死而复生?或许,有哪一天,你也能够听到如同“天籁”的声音……但是请记住这世间正道。无论对人世黑暗有多绝望,请坚信光明总会到来。
  • 坐绑美男傍山田

    坐绑美男傍山田

    环顾四周叹口气:“阎王,你丫的太不厚道了!”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吧。种地、买田、办山庄。。。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瘟疫不怕、男尊女卑不怕、权势压人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带着几百个油瓶,顶着锅盖再苦再累再委屈,再再再。。。也要努力地朝痛痛快快目标活下去!(非绝对女尊,先白后有点虐心)
  • 瑾色缭乱

    瑾色缭乱

    她是焉国众人皆知的刁蛮公主,他是凤隐拥有“第一美男”之称的冷酷王爷,父皇为求安定将她送往凤隐和亲,高傲如她又岂会答应,一句“不嫁”,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子非闻

    子非闻

    一场盛大的游戏之下,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活下去”。带着各自的目标,各自的执念,活下去。子非闻,怪力乱神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