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400000310

第310章 方来还有英杰(三)

李威一直沉默,父亲下了这份诏书,还是让他很惊诧的。想了很多,不仅仅是削弱自己权利,父亲对军事不懂,对吐蕃轻敌,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因此问道:“李相公,就是我进谏,父皇会不会听我的?不但不听,父皇心中会有什么感想?”

李敬玄在李治面前已经推辞过一回,再托太子求情,即使不到青海,凭这份怯弱之名,仕途也到头了。很有可能李威一求情,后面一份诏书下达,让他致仕。

“殿下,那臣该怎么办?”

李威很想说一句:“这是你自找的。”

刘仁轨在青海兵少,又面对着吐蕃大将论钦陵的冲击,说他是当世第一战神,那是夸张了。无论刘仁轨,还是裴行俭、薛仁贵,并不比他遑让多少,大食雄起,应当也有猛将,但在青海高原上,论钦陵就是无解之题!不是李敬玄,换作刘仁轨,如轻易出军,深入大非川乌海之地,同样凶多吉少。

其实刘仁轨做得还不错的,凭借着这些兵力,虽无战功,可自保了。那么大家打消耗战吧,我出兵需消耗,吐蕃出兵也需消耗,那个会笑到最后?这是上兵之道,伐谋!可这个李敬玄在后面掣肘,刘仁轨为了自保,只好这么做了。换作自己,也会想办法脱离青海。无有恶因,那来恶果?

这两个人……唉!李威长叹一口气,道:“李相公,想不去是不可能的。我只能说几条,你稍作注意。”

“请讲。”李敬玄皱着脸说。

“兵多将广是件好事,人多力量大。但换一句话来说,兵越多,指挥的难度越大,没有才能无法统管。相互的配合调动更繁琐,而且大军一多,少了灵活机动,特别是我朝军队,以步兵为主。”换作李威自己,来指挥十八万军队,心中同样会打退堂鼓。不过跟裴行俭学了很久的兵法,这一回讲起来更有条理,继续说道:“只能步步为营,不能轻军易进,让吐蕃人分而割之。”

“且慢,”李敬玄拿来一张纸将李威的话记下来。

“再有,才有所长有所短,进入军中,一旦开战,生死立分,千万不能以资历用将,而要以能力用将,文臣负责军纪物资,武将行军作战。”虽说,可知道很难。什么是文臣,什么是武将?武将不一定会统辖指挥,文臣未必没有裴行俭这样的人物。比如黑齿常之,用作一道副总管可,作为一道正总管,未必会有将士诚服。征高丽时也是分成一道一道的,一道一两万人,现在一道大的有三四万,四五万人,小的还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评书中说的前军、后军、左军、右路、中军等等。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不可能十几万人扎在一起,那准得完,得分成几路,每路又分成几小路,也就是一道一道的由来。

想到这里,李威摇了摇头,自己领过军队,甚至射杀过一人,还学了李靖的兵法,现在脑海里想像,都有些糊涂了。这个李敬玄率军……

“最后更切记了,吐谷浑已经一割为二,亲唐的吐谷浑皆迁居于我大唐领土。现在青海的吐谷浑皆是亲吐蕃的部族,上次薛仁贵正是没有注意,才导致大败的,论钦陵一共出了四十万军队,其中一半就是从吐谷浑抽调出来的。不能对他们抱以侥幸之心。但有一点,吐谷浑各个部族百姓生活不是很好,这可以利用。就是这也要注意,有的部族百姓生活苦,对酋长依然忠心耿耿,有的部族百姓对酋长不满。只有后者的才能利用。要么就是党项人,生活低下,吐蕃人又轻视之。这也可以拉拢。”

但以士大夫居之的李敬玄会不会愿意与这些低贱的蕃人交往?

看来无论自己怎么吩咐,朝廷得准备好战败后的抚恤吧!

还是嘱咐了一句:“缓进稳防,每进一步,立即扎营,修建城堡,只要防守妥当,火药投石机就能派上用场。这是我军之长。若躁兵轻进,必然大败。”

“但是殿下,朝廷发出大军,如何能做到缓进稳防?”

十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将是惊人的数字。不仅是粮草,还有武器,以及其他物资,朝廷也不容许李敬玄象蜗牛一样行军。

李威有些急躁,就这样,未必不败,还想急着收复大非川与乌海?喝了一口茶,静了静心,说道:“不允许也要这样做,虽然朝廷会有人弹劾,但比大败而归强。战争未必非要杀许多敌人,才是胜利。那么也没有了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句话的由来。若你真这样做了,那个论钦陵非得着急不可。不相信,你可以看一下斥候带回来的情报,吐蕃因为穷兵黜武,各部民心皆不稳定。消耗下去,吐蕃准会内乱。但是你战败了,挟大胜之势,朝廷布置许多的反间计也随之失败。至于朝廷,由孤来替你抵挡,等刘仁轨回来后,我向他劝说,再劝说裴侍郎,以及其他大臣,合力说服父皇。就是消耗,若你能做到牵制论钦陵大军两年,那么你会看到许多对我们大唐有利的变化。”

又喝了一口茶,对李敬玄讲这些很吃力的,必须讲得清楚明白,他才能听懂,不是他笨,是对军事一窃不通。又说道:“真不行,孤今年继续开工,明年秋天将两渠停下来,将海市的税务拨出来,对你支持。李相公,莫要忘记了,还有气疫,中原兵才到青海,无论怎么勇猛,皆不适应。拖得越长,越能适应青海的天气。但切记,不能大败,一旦大败,军心不稳,又成了师老兵疲之势。”

仅是师老兵疲,就够李敬玄逐磨很久。

突然想起一件事,又说道:“这个严格来说,不是气疫,也不是毒气,不是什么瘴气,冷瘴,南诏有瘴气,是因为人少,许多地方无人居住,各种植物动物尸体腐败,随着阳光照射蒸发,吸者中毒而亡。这是事实。可吐蕃那不是,是因为地势高,空中的‘气’里少了一种最要紧的东西,叫氧气,所以呼吸困难,伴随着各种疾病发生。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能以为是其他疾病,胡乱治疗,派人寻找一种药材叫红景天的,在青海与剑南地势高寒冷之所,这种药材很常见,吐蕃最多,用来泡水或者泡酒喝。你去了青海询问一下便知。”

李威也没有去过青海高原,前世有一个朋友去了后,得了高原反应,开的药方就是以红景天为主,因为关心,通了电话,询问了一下,这才记在心中。

李敬玄又记下来,问道:“还有呢?”

“没有了,再不行,你抛开成见,询问裴侍郎,他的军事天赋不亚于刘相公。”

李敬玄才告辞,也真去找裴行俭。

裴行俭将他记下来的纸条打开看了看,道:“红景天?”

“是殿下说的,还说了气里有一种氧气,青海少,所以才得的气疫。”

裴行俭纵然再聪明,也不会知道神马的氧气,沉吟道:“殿下天资英慧,昔日梁积寿前去南诏,正是没有听从殿下建议,最后仓皇北归,连姚州城都失守了。”

“是,那么裴侍郎可有什么妙策补充?”李敬玄讪讪道。

“若是让我说,李相公此去,只能守,纵然是进,务必稳进,不是步步为营,是半步为营。只能耗,不可攻。”太子这是留了面子,攻什么攻啊!李敬玄的能力一攻,准得惨败而归。又说道:“其实殿下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只要做到,不会大功,但不会大败。若是朝廷呵责,我可以替你争辨。”

“谢过。”

……

此时,青海一场战役一触即发。

将刘仁轨成功逼回去,论钦陵也返回吐蕃,不愿意与刘仁轨交手,却愿意同其他唐将交手,当然太子能亲自来了最好不过。所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要返回吐蕃安排。

临走时,将军队交给弟弟论赞婆,并嘱咐道:“我离开后,以静为动,不要贪图绳墨小利。等我回来后,再大败唐军。”

“是。”论赞婆道。

但是没有多久,就接到了一份情报,刘仁轨离开了,将军务交给了李谨行,吐蕃都知道刘仁轨的,李谨行一直活跃在高丽,扬名也是近几年的事,了解得不多。论赞婆有些轻视。

论钦陵离开,吐蕃军队也撤到大非川驻扎,李谨行有些疏忽大意。人是在前线指挥,可是让吐蕃人不停地骚扰,物资消耗很重,特别是前线湟中城。这是一个小城,但因为地理位置,成了鄯城的重要西大门。

李谨行派斥候打探了一下,然后下令城中士兵出去伐柴。不仅生火做饭,还要取暖。即便是三月,青海到了夜晚时,依然还有些寒冷。

论钦陵一听觉得这是一个战机。

占了湟中城,等到打开了河湟地区的大门,而是因为数次激战,城中物资充足,有许多让他垂涎三尺的轰天雷与投石机。这两样东西,让吐蕃人吃了许多苦头。伤害之所以不大,是二哥的指挥,士兵散开,避免攻城,减少了伤亡。就这样,后来也没有选择攻城。但吐蕃人得到性质不同的,有了这两样东西,唐朝人只能守城,士兵集中,能将它们杀伤力发挥到最大地步。

因此,紧急调集了十万大军,吐蕃的驻军没有这么多人,主要是吐谷浑人。然后突然奇袭湟中城。

李谨行接到这个消息时,吐蕃人已经在三十里之外。李乙夫六神无主地问道:“怎么办?”

本来城中防守士兵数量有限,现在砍柴禾,不是出城就能砍到的,有的去了很远的地方,立即召回来是不大可能。一个通知,又要返回,还多是步兵,就是将拉柴的车子丢下不管,返回也来不及。

李谨行道:“是我大意了。”

正说着,远处烟尘滚起,吐蕃的前锋军已经到来。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埃及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埃及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希腊统治下的埃及、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与托勒密王朝的初建、托勒密王朝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托勒密王朝的经济与社会、托勒密王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罗马统治下的埃及、作为“私人领地”的行省统治、基督教在埃及的传播等。是一部完整的埃及兴衰史。
  • 天骄奶爸大宋行

    天骄奶爸大宋行

    他是饱读诗书、文武双全的穿越者,他是爱心泛滥的超级奶爸,他是冷眼旁观权谋世界的白衣卿相,他是谈笑间反转赵宋走向的一代天骄!
  • 大宁第一臣

    大宁第一臣

    跳入历史长河的分支,他来到一个与大宋相仿的大宁,这儿有奸佞、有叛军、还有虎视眈眈的敌国强兵。周拂江一路被命运鞭策着,往救国的道路上狂奔而去。
  • 无双庶子

    无双庶子

    新书《昭周》已发布,请诸位移步一观!!!李信,平南侯的私生子。母亲病逝,跟随舅公进京寻亲的他,被平南侯府骂作“野种”,赶出了家门。于是,这个无家可归的少年人,被活活冻死在了破庙里。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另一个李信来到了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光荣的穿越者,李信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活下去。二,打倒渣爹!ps:已有两百万字完结老书《将白》,人品保证,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书友群:640355806
热门推荐
  •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个面貌忧伤的邮差,就像是从天边而来。我一直在雨后的阳台,想看透楼下两排梧桐夹道的路。开始落叶的梧桐树,因为刚停歇的雨,湿拉拉的微亮而清新。每一年,我都要等到树叶全部落尽,才能在这个阳台,从路的这一头,看到路的拐弯的另一头。这个时候,我就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就是喜欢透过那些交错的、满身痂壳起皮的树干,一眼就看到那条拐弯的路。可是,来年,随着树叶生发,那灰黑色的路再度消失在枝繁叶茂里,我就再度茫然失措,直到又一个深秋扫过,我才能在重新归来的恍然大悟中,获得透彻感带来的一些踏实。
  • 大泽地(短篇小说)

    大泽地(短篇小说)

    我的记忆始于一九六八年。那年,我六岁,我爸带着我们全家,从山东到了关东。我家来关东,只有一个目的,找活路。在哈尔滨,爸有个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哥们儿。爸让我管他叫四大爷。我只记得四大爷头上戴着个黑毛狗皮帽。看到那样的帽子,我就觉得冷。四大爷是个电工,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他领着我们到了哈尔滨城郊,给父亲找了一份差事,在一个农场当帮工。他说,先将就着混口饭吃,待有了机会,再换地方。我们在那里住了不长时间,妈就死了。妈死的那天,我没有哭,我只有冷,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只想找个暖和地方烤烤火。
  • 机动纵横

    机动纵横

    他在残酷环境中成长,坚守着不变信条,背负着军魂使命,踏上救赎的战场书友群号:258439225
  • 穿越北宋与展昭为敌

    穿越北宋与展昭为敌

    包大人病逝后,展昭重出江湖,遇北侠,陷空岛五鼠,讲述男主角穿越北宋,因情而生变,与南北二侠,五鼠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 快穿之药材

    快穿之药材

    我们的星球生病了,然后各种天灾降临。——零零三六此时沅星,包括沅星上的一切生命都陷入了沉睡。而这个星球的最高智能,将会穿越三千小世界,寻找能够治病的药材。
  • 带你去南极

    带你去南极

    唐景亮在临时设置的讲台上向学生讲述“闲”字的含义时,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投影仪上,打出的是“闲”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繁体汉字、简体汉字的字形。客观地说,这个字从最初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门里有根木头。门里这根木头,是干什么的?唐景亮用食指指着屏幕上的字形说:“古人以前回到家,就用一根柱子顶住门板,这是为了安全。安全了,人在家里,就可以放松自己,闲了。这根柱子,保证着人们的安全和休闲,因为,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咣当一碰惊心动魄的防盗门。”学生哄的一声笑了。台下也有老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 杨小帅他叫杨小东

    杨小帅他叫杨小东

    杨小帅说【感谢大家的陪伴。这七天来,不管我是对是错都过去了。我只是你们人生中的过客。】相处七天就特别稀罕的人,写成手帐,免得忘记。【ps军训生活】
  • 隐形的闯入者(下)

    隐形的闯入者(下)

    如果有一天,科技让你以前只能在小说里读到的“幽灵”或“隐身人”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游荡,你完全没有了隐私空间,你会忌惮吗?如果有一天,科技让你的猝死或某种疾病不是上天给的,而是某种不可见的人造波所至,你能明鉴吗?如果有一天,科技让你的大脑自我意志也能被操控,说着你意想不到的话语,做着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你会疯狂吗?如果有一天,当所有人的自我意志都可以被操控的时候,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你敢想象吗?难道不是一个失控和畸形的疯狂世界吗?
  • 综穿之书茗的历练旅途

    综穿之书茗的历练旅途

    快穿各个影视、小说、动漫、游戏亦或其他世界的小说。(因为都是同人YY,一些人名、设定、情节等等都来着与原作品。如果侵权了,请在评论区和我说一声,我不太懂(?ó﹏ò?))(祸从天降,家里的新房子被车撞坏了。事故处理中,经常跑交警大队。更新不稳定,大家可以先收藏后看。抱歉!)
  • 文艺青年的猫生

    文艺青年的猫生

    猫一样性格的苏沬,偶然间遇上了一只跟她一样喜欢吃草莓的猫,猫咪紧跟不舍,从此开启了一人一猫的同居生活。不料,养了只猫,从来没有桃花的她,却像中了奖被小鲜肉紧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