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400000220

第220章 人心所向 辽东红玉

这个山坡与洛阳那个皇庄很相似,连绵的小山坡,山坡下还有一个小水坝,水坝后面是一个小型的水库,库滩边连绵着有几百亩平地,于是将洛阳皇庄的那一套照搬过来。

山上种了许多川柑,种着一些草,益州气候宜人,这些草长得也好。山下有棉花,还有一些高梁,养了很多猪鸭,水库的浅水滩上种着一些水生作物。李威还看到了几十亩水稻,径直走过去,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行距与株距,问道:“益州什么时候开始种植这种庄稼的。”

“殿下,是稻米,益州种了很多年,那一年臣不知,产量一直不高,直到这种插秧开始后,听说南方居然有亩产两石的,陛下在全国普及这种‘立养’时,臣也试种了一些。”

两石的产量还是不高的,可稻米的价格却比粟米实价高上数倍。李威点了一下头,说道:“其实还是选种,急不得,长久选下去,种子会越来越好……粮食乃国家根本,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江南只有两石,益州产量会更低。但这个产量,李威肯定不会满意的,一亩田两百来斤稻谷,放在后世,十几亿中国人准得饿死了。这还是插秧法的产量,可以想像原来往田里一撒的结果。其实产量没有出来,能看到,稻花开始有了,稻株长定型了,真的很不入眼。估计种子是关健因素,即使没有化肥农药的啥,也不求一千公斤五百公斤,一亩来个五六百斤,应当不难。西南是温饱问题,整个唐朝依然是温饱问题,主要就是粮食的产量,一亩地产量不及两石能拨到四石,那将是惊人的数字的。而四石并不难……

种子有一个适宜进化的过程,时间会很慢,但自己要选种,选出最好的种子,一年一选,就能成良种。

“是,”益州官员齐声答道。

粮食的事,就是从太子开的头。去年益州也有试验田,效果似乎不错,今年推广了许多,增产已经成了必然。说起来,还与这个太子有着很大的关系。仁太子嘛,都说这个太子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且说西南……益州刺史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殿下,臣在益州听闻了西南大会盟会,有朱雀现身。”

“咦,你如何得知?”这件装神弄鬼的事,只在西南捣鼓了一下,不能当真的。

“有一些客商听说姚州平定,去了姚州,回来后传得纷纷扬扬,所以臣听闻了一些。不知此事是不是当真?”

“孤不知,”李威没好气地答道。不能说,这是我装神弄鬼搞出来的,这一说,西南各部族酋长怎么去想?立即起了反作用。但也不能说是真的。益州刺史莫明其妙。

李威立即转移话题,来到棉田,已经有棉桃挂在棉枝上,问道:“益州也有人种棉花。”

“是啊,还是臣向圣上讨要的。看能不能在益州也能种一种。如果能种,到天气寒了,不求做布,塞进布里,做一些被子,会使百姓不会挨冻。”

“你倒是一个好官。”

“这是臣的本份,民以衣食为天……”

“做得不错,”李威又夸奖了一句,上行下效,应当来说,父母亲对百姓不恶,下面官员有贪墨,有灰色产业,有不公正,但总体来说,做得不明显。不算太恶。不止是益州这一处,经过许多州府,大多数皆是如此。

又来到猪舍前,是李威自己来的,味道很难闻,看了看这些猪,李威又说道:“这个也好,百姓一年能吃上几顿肉,也是善事。”

“是,”看到李威连鼻子都不捂一下,所有官员都敬重起来。不管怎么说,在心中对李威评价甚高,只有这样的仁太子,才会不辞辛苦,亲自前往南荒不毛之地,才会爱民。

经历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换作原来的太子,绝对不会站在这里。然而不是为了顾忌,让李威卷起裤脚,亲自动手喂猪,也不会嫌肮脏。到成年进城后,一直是这样生活。性格如此,也不会忘本。

益州刺史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已经有了鸡生蛋了,臣分给了一些孤寡老人。”

“应是这样……”

狄仁杰与朱敬则对视一眼,然后会意地点了一下头。

看了看,开始进城,城门口无数的百姓夹道相迎。唐朝重武轻文,一个“文皇帝”未必受欢迎,所以李治一旦病死,想象李世民那样,万族来吊,捶胸顿足口呼天可汗,不大可能了。

前线的战事结束没有多久,消息也不发达,但因是太子亲征,传得快,传得又……颇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是三战,但说得天花乱坠,神奇无比。李威一箭是射毙了一名吐蕃骑兵,碰了大运气的。民间说法是吐蕃一员大将,勇猛无比,眼看要率领大军杀入唐朝军营,唐军岌岌可危,太子大叫不妙,拿过来一张八石大弓,一箭射毙。看到大将死了,吐蕃人这才军心沮气。

事实不用八石弓,四石弓李威都拉不满的。

也不止三战,只能说是两战,长草岭那一战不算,只有两千乌合之众,是一枚让没禄氏取信唐军的棋子,虬龙渡与姚州之战,才是真正的战役。随后薛仁贵与黑齿常之、梁积寿平定各部时,也有一些小的战斗,皆不能算。

但是百姓喜欢。

又有朱雀现身,而且太子又是仁爱,对百姓十分关怀,所以老天降下江东犁,但现在不叫江东犁,官方的说法叫籍田耒,民间的说法叫太子耒。因此听闻太子归来,万人空巷,两边道路挤得黑压压的,然后一起看着李威骑在马上,神情温和,时不时对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投以几缕同情的眼神,一个个更加敬服。忽然不知是谁带的头,传出一声:“太子万岁。”随着数万百姓齐声高呼。

李威落荒而逃,心里说道,各位,别喊,本来是好事,平定了西南,这是皇室的脸面,父亲应当会开心。毕竟代表着的是李家,这一喊,能喊成坏事。

狄仁杰眼睛却在转着,直到这时候,太子才真正民心所向了。尽管皇上会不大高兴,可民心向到一定地步,同样是力量。这中间轻重,如何取舍……就在计算。

也不大好计算的。

进了城,益州刺史又说道:“殿下,今年朝廷风调雨顺,不但殿下在西南大捷,高丽也有一场小捷。”

“说说,”李威道。不过心中却在思付,高丽同样很难缠,怎么年年在打仗。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自己在领兵,才知道战争的可怕,不但会死人同样浪费了多少财力。

益州刺史将在邸报上看的消息,复述了一遍。过了春天,高丽开始又有叛乱,朝廷的大将燕山道总管李谨行,率领军队越过鸭渌江缴灭叛民。在瓠芦河,也就是从白头山发源到汉江的一条支流,大破高丽叛众,俘获数千人,余者逃往新罗。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李谨行他是知道的,靺鞨人一个大部族酋长突地稽的儿子,勇力过人,是朝廷在北陲的一员重将。只是在想高丽,高丽西晋时还属于中国的领土,后来五胡乱华之后,中国失控,开始独立,渐渐壮大,一直蚕食到辽东。到了唐初,因为中国再度大乱,一度蚕食到了辽河,包括后来的长春沈阳全被侵吞进去。后来朝廷将高丽平叛,这些地区全部收回来。鸭渌江以西现在也没有多少汉人,但算是安份,只是以东,一直没有平静,每年都有叛乱的事发生。又有新罗支持,其实朝廷态度一直让他不大明白。要么索性丢掉不管。就象他在西南,实际上可以控制更多的地区前来臣服的,李威面对开疆柘土巨大的诱惑之下,依然放弃。

不是不想,还没有到时候。不是占有,占过后,得守,守得值与不值。

这是一种做法,还有一种做法,花一些人力物力,索性灭掉新罗。这一带百姓严格来说,也有不少是炎黄子孙。当然,李威不会将他们当作同胞来看的,即使还有一些血缘关系,也是一群忘宗负祖的人。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韧性。有新罗存在,又在暗中支援,就不能平安。

朝廷又默许新罗存在,又不愿意放弃鸭渌江以东的领土,于是年年打。

甚至李威都怀疑这是不是新罗人的一种战术,打得烦了,朝廷没有兴趣,最后只好放弃。一旦放弃,正好让新罗侵吞壮大。

当然,这是一场小的战役,至少与这一次朝廷在西南大捷不能相比的。之所以让益州刺史说出来,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李谨行出兵,高丽人便想出一条毒计,勾引靺鞨人一万多士兵攻打李谨行在高丽的重要根据地伐奴城。皆是靺鞨人,但靺鞨人与南诏一样,不是一个部族,有的忠于唐朝,有的对唐朝有敌意的,有的时忠时叛,十分复杂。

一旦伐奴城失守,李谨行就被靺鞨人切断后路了。但这时候出来一件壮举,城中只有不到一千的守军,还有一个人,李谨行的妻子刘氏,面对十几倍的敌人,不慌不忙,率领手下将士坚守城池,多次击退敌人的攻打,看到久劳无功,又被击毙了多名将士,虏退。只是一个女子,飞报到了朝廷后,朝廷下旨嘉其功,封为燕国夫人。因为战事发生不久,这个邸报也才到益州。

李威与裴行俭对视了一眼。虽然是虚封,可女子的封赏与男子封赏一样,以国为封,只有重要的外戚或者宗室,比如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贺兰敏之的妹妹魏国夫人,即使象刘仁轨等这些重臣,都想都不敢想的。

不容易。

可赏赐过重。

但父亲是皇帝老子,那怕封十个国夫人,自己也不敢有异议的。

一路跋涉而来,有些累了,在益州休息了一下。到了晚上,姚元崇走了进来。这一行他也算是立功的,在姚州一战中曾经射毙三名叛兵。当然,只是掌书记,立的功劳很小,也没有指望这个功名,还想着科考。通过正途入仕。

李威拍了拍胡床道:“坐。”

“殿下,不用,臣是来禀报一件事,有两人要求见。”说着姚元崇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180讲

    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书以中国历史先后顺序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近200个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本书脉络清晰,以朝代先后为序,选取这个时期有价值和意义的事件向读者一一叙述。本书条理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可读性,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
  • 三国之行行重行行

    三国之行行重行行

    一场大雨,葬送了五子良将之首于禁的所有功名。史载,于禁之子为于圭。那,于圭之子又是谁?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他又以什么样的姿态,周旋于五经课试、太和浮华案、六出祁山、正始之音、高平陵之变等三国大时代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大明日落(中国故事)

    万历甚至大明王朝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复杂又单一,既辉煌又黑暗,他在位长达四十八年,首辅大臣张居正为他掀起的一场史上著名的改革却被逐步废掉,于是说好的“中兴”变成了明亡的回光返照;他领导下胜利的“万历三大征”战果耀亮青史,过程爽爆却让大明内部亏得几乎吐血;商业开放GDP飘红却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
  • 拜占庭60年

    拜占庭60年

    本作品不定期更新,因为民族大迁移时期的历史史料十分缺乏,只能通过民间传说和野史,进行叙述,本书不按历史故事进行描写,而是改编,希望大家支持,喜欢我,可以顶我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白河桥

    白河桥

    《白河桥》是部长篇抗日小说,主要讲述了大薛庄青年毛草、郭大强、薛翰臣与日本人高桥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都是青春洋溢的年龄,本该享受属于这个年龄的美好情感,结局却是薛翰臣设计的白河桥被炸,而翰臣和幸子也被巨大的烟尘吞没了。战争把一切都毁灭了,不仅有人的肉体,还包括原本纯洁的灵魂。
  • 东京警事

    东京警事

    刑警林修因公殉职魂穿到了日本警察林修一身上,从此开启了一场异国执法生涯。书友群:248502631新书《大宋清明录》已经上传。
  • 顾溪亭悬疑推理短篇集:名侦探的救赎

    顾溪亭悬疑推理短篇集:名侦探的救赎

    本套书为顾溪亭悬疑推理集,分别为《名侦探的救赎》《名侦探的协力》《最后的自白书》《若能回到相遇的那一天》《打工侦探》《死亡保健》。
  • 娇师为后

    娇师为后

    据言,老太婆仗着两国联姻霸占皇后之位,打压后宫;据言,这老太婆常年泡在药罐子里,面黄肌瘦脾气暴躁;据言,这老太婆如狼似虎,皇上每去都能丢了半条命;可皇上偏偏专宠她一人。“皇上?,皇后打伤了莲贵人”“把莲贵人关起来”“皇上,大臣们要你废后”“让他们回家种田”“皇上,皇后说要去找别的男人……诶诶,皇上你去哪里?”钟离誉,“师父,听说你又惦念着‘小师弟’了?!”魏子蘅恼,“混账东西,从我身上滚下去!!”世人只知他宠她入骨、爱她至深,却不知他折磨她、囚禁她,情愿两厢折磨,也不愿放手…
  • 猫武士之雷电传奇

    猫武士之雷电传奇

    新预言再度降临:两只猫,或拯救族群,或毁灭族群,四大族群的命运将掌握在他们爪中。雷电之际,暗夜来临……那群不断袭击族群的泼皮猫究竟是谁?鸽翅为何要离族出走?影族的焦毛为何无缘无故失踪?巫医冬青簇到底有什么秘密?一切都将在本书揭晓!希望所有猫武士迷们都来看一看哦!(本书续写四部曲,与《黑莓星的风暴》没有关联)【本书为同人,拒绝抄袭,不喜勿喷,不嫌弃文笔烂的欢迎入坑,欢迎一切热爱猫武的伙伴们!】
  • 冰痕花雪与岁月的神

    冰痕花雪与岁月的神

    唯一一个掌握了所有“一用神”的人类,被能量恐怖的联盟会议推举,尊为“太一神”,作为这个世界的最高存在,绝对主宰,过着太上皇一般被无偿供养的生活。可是某一日,他在众势力首领虔诚的拥护中,消失了踪迹,在浮空巨龙的代号“阿尔法”会议中成为了世界慌乱的始作俑者……
  • 粉红色见面式

    粉红色见面式

    性格独立的摩羯座元气少女欧舒丹和冷酷孤傲的饭店继承人罗哲涵,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居然会一次又一次地巧遇。每一次都像是火星撞地球一样激烈无比。出糗、嫉妒、珍惜、爱恋,爱情的每一面都像剔透的水晶一样展露在他们面前,他们是否能跨过种种艰难障碍呢?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爱妃,爱萌娃?爷送你个淘气小魂魄,逗你一笑,可好。爱睡暖床?爷伺候你在千年寒冰上长睡,可好。爱跳芭蕾?爷允你一辈子在我掌上起舞,可好。爷,用三魂七魄皆只溺爱你一人,可好。不好,不好!去你丫的帝王,本姑娘前世是大明星!这世,没万把粉丝,怎甘心!养小鬼,下降头……宅斗、宫斗……巫术、跳舞……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谁说漂亮女人没大脑,且看本姑娘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