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400000180

第180章 裴炎担过 太子离家

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的。但狄仁杰得到这条消息,心安定下来。

然后细细一想,也许皇上不悦了,但想废去太子不易的。首先太子不是当年的王皇后,王皇后无子一条,争风吃醋失德二条,自持身份与家庭背景傲慢后宫三条。太子呢,也许有小过,仅仅是小过,从朝堂到百姓,皆是交口称赞。

这不算,裴炎做得有些丑,不代表着裴家会做得丑,比如裴家另一脉弟子裴行俭。还有韦家,崔家,杨家也似不甘心。这些家族未必会全力支持,但会有许多大臣竭尽全力支持。

也不算,又有各位宰相,对武则天掌握了一部份政权一直不满,太子培养了这么多年,就是立即接手皇位,也不会出错,况且太子本身已经做得很好。一旦废去太子,必须重新培养新太子,李贤也不小了,可毕竟没有接触过政事,皇后掌握的权利会更多。不提各个宰相与东宫若有若无的关系,就凭这一点,也不会同意废去太子的。

再有,新犁、竹纸、高梁,让太子在百姓心中笼上了一层隐隐神圣的光环。

当然,李治一心想废太子,还是能做到的,只是难度绝对比废王皇后更难,引起的动荡,皇上也要三思。其实再加上有那一个天暗中支持着,李治就是想废也废不了的。除非那个天又改悔了。

想想这一家三口子,所以两人只能摇头,只能苦笑。可这时候,连狄仁杰都不能预料到,如果不改变,漫天的血光已经潜伏在东方,将要升起。不过狄仁杰立即写了一封信,给李威,将事情大约经过说了一遍。

然而又不放心,太子仁爱不错的,可是太子的性格却是外圆内刚的那种,一旦发作起来,脾气也会很大。不大放心,立即与同僚换了一下班,骑马奔向长安。

……

狄仁杰想法倒是不错的,一连串的圣旨,让李威都蒙头了。然后听到事情原委,大怒起来。先是写了一封信给了裴炎,其实对历史再精通一些,他对裴炎就会忌惮,偏偏又记得不多。

于是在暴怒之下,这封信都没有采用骈文形式,通篇只是古文体,也就是真正的散文体写的。责问裴炎身负重名,人颂君子,何乃君子?昔日曹萧二人之争,唯乃争执,萧规曹就。群小有争,君子有争,群小之争,口蜜腹剑,丑态百出,不一而足。君子之争,不失其德也。然后又问裴炎是想学许敬宗?或者是李义府?

这种责备就有些过,杨思俭与徐齐聃二人确实有过失的,只是李治反应重了。当然,李威不能责备父亲,只好将怒火全部发泄在裴炎身上。事实这一次裴炎用心也不大纯良,只是这种严重的后果也非是裴炎所想要的。

然后又说,裴家名门,决议太子妃,孤乃未绝,何行此卑劣之事。又说裴家女可以进入东宫,李威也没有办法的。但孤之不赏,独做一太子妃自赏。我不碰你了,做太子妃有什么作用?那么未来的下场无疑比王皇后还要凄惨。或者太子不登基为帝,可不做皇帝了,这个太子妃讨来何用?

其实对裴雨荷原先一直没有恶感的。

他的婚姻很无奈,自己做不了主。裴雨荷又见过几次,长相不及杨敏,也尚可。美艳固然喜欢,可李威实际在心中还是重视感情的,否则到现在碧儿的位置不会无人能取代。感情也不是很浓,只是觉得此女性格举止尚可,于是默认了。

可裴炎的做法冷了他的心。

杨母只是势利,也是为了女儿着想的。示问有几人不做到势利,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世人势利最好的写照。但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刀光剑影。然而裴家呢……

其实想法也是错的,裴炎参与进去,是与裴居道的感情好,不代表着裴家的。就象裴炎与裴行俭见了面,也许会叙叙家族辈份友情,可政治立场未必会统一。

不过这一道圣旨太过严厉了。

杨思俭已经是高龄,徐齐聃好一些,可也不大妙,文章写得好,可人长得很不好,不是不好看,太瘦了,两人前往岭南,水土不服,天气又热,知道得多了,现在的岭南不象后来的两广,因为人烟稀少,除了广州桂州韶州外,虫蛇又特别多。这一去,有可能有去无回了。

又是自责,如果不引二女观舟,会不会有这件事发生?于是恼怒了。

怀着歉疚,来到杨家。

两人犯了错,可不是大逆不道的过错,与上官仪那次不同的,因此,只是将俩人流放,家人未动,与薛仁贵流放是一理。杨夫人正在哭哭啼啼地替杨思俭收拾东西。

看到李威到来,这一回更老实了,现在才知道,天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免礼吧,”然后看着杨思俭与杨敏兄妹,很诚实地答道:“说起来,也怪孤考虑得不慎重。”

“殿下,莫要自责,说来说去,是我们做得不好,不是刘仁轨骂臣,连臣都没有惊醒,否则后果更严重。”当时,刘仁轨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杨思俭虽然听进去了,可心中还是不悦,否则都不会用夯货来称呼他。

这个夯货用得不恰当的,无论刘仁轨,或者是裴行俭,都是亦文亦武的勇将。就是薛仁贵也感到自身不足,后来勤奋好学,同样看了不少的书。

当然,不是刘仁轨骂了一句,后果有可能更严重的。总的来说,这个根却是他们自己种下的。

李威扭头对杨家的仆役说道:“替孤拿纸笔过来。”

流放境遇也是不同的,上面有人照拂,身体素质又好,到了岭南没有那么恐怖。比如薛仁贵,圣恩依旧很宠,于是在象州吃香的喝辣的。老将军勇冠三军,身体好,耐不住,闲着无聊,替当地百姓兴修水利,盖房子,做了不少的好事。但上面没有人照拂,到了岭南,与中原大不相同,遭遇会更惨。有太子的信,杨思俭受到的待遇会好一点。

除非李治严重处理了,还嫌不够,老子偏要将你喜欢姑娘的父亲往死里整。那,李威无辄了。

“谢过殿下……”

“不用,这是应当的,”说着指了指自己,指了指杨敏。

有了这个手势,杨思俭离去,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然后又来到徐齐聃家。同样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杨思俭夫妇都上了岁数。可是徐齐聃夫妇岁数却不是很大的,正是恩爱的时间,徐夫人又不能走,毕竟儿子尚小,只能万里之隔,生死两茫。

见了太子,徐齐聃反而放开些,对徐坚说道:“将你姐喊来。”

徐家出了这档子事,徐俪同样自责,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

也写了一封信,徐齐聃却摆手制止,道:“殿下,勿用,臣的身体臣自知。前几年陛下允许臣隔日职休,固然是喜爱,也是臣身体不大好。即使有了照拂,臣前去岭南,时日也会无多。”

听到这里,徐夫人只是哭。

徐齐聃抚着她的头发道:“只是苦了你。”

然后又对李威说道:“臣一去,无有心愿可挂,也是臣犯了错,朝廷处置却是对的。不过他们还很小……”

指着徐坚与徐俪。

“只要孤在,自会照料他们。”李威说完,心想,这才是做父母的。忽然会意了几本礼书的话。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严爱,有慈爱。虽说虎毒不食子,可某些人却是未必的。父母不爱,然后强迫儿子孝顺,也是勉为其难了。

他自己未必能保得住,只能含糊地说了一句,只要孤在。

想到这里,又想到了父亲的几番变脸,忽然产生了一种想法。但没有立即说出来。

对父亲就怨恨了一些。

父亲在贺兰敏之意图对杨敏不轨之事冷漠倒也罢了,后来自己却是做了许多事的。当真父亲不知,恐怕不知道蔗糖与晒盐技术出于自己的,但以他们能迅速知道狄蕙与狄好的来历,晒盐之事都知道了,也会知道陆梁大义,多半受自己指使的。

就是辛辛苦苦弄的皇庄,现在小鸡小鸭的长大了,母的留下产蛋,公的送进了皇宫,做了膳食。然后果树成活了一大半,苜蓿长高了,莲藕与茭白也长了起来。于是就着离牲棚远的地方,在水边搭了几个凉亭,闲来率领群臣观看。自己一份功劳便被抹杀得干干净净。

功劳无所谓,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

然而没有想到父亲凉薄如此。

生了气,可连指责的权利都没有,于是犯了邪,便写了一封信给李治,说了,听闻陆梁二人试验用低廉的成本从大海中取盐,此举会造福百姓造福朝廷。儿臣去看一看。

然后也准备离开。

这……却是不大可能的。

不一定太子就非要呆在东宫象做牢一样,也可以外出,甚至可以狩猎,但不能出去太远,以免扰民。太远也可以的,遇到战事时,无论隋唐,都喜欢张扬武功,有时候会让太子与王子亲征的,甚至皇帝本人,比如杨广,比如李世民或者李建成。即使是这一条,后来唐朝也很少看到王子与太子亲征。

去扬州看晒盐,虽说盐也关系到民计民生,但那是扬州……

这一下子炸了营。

同类推荐
  • 长安街行

    长安街行

    漠古铁骑攻破长安城。景国,称霸大陆八百年的庞然大物一夕倒塌,所有的痕迹都被抹除,只有那一座城保留了下来,名为长安。萧钰,景国宰相萧清之子,带着仇恨归来,和逃过一劫的长安子弟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篇属于一个时代为了国家和信仰,浴血奋战的英雄的绚丽诗歌。
  • 乾道无常诀

    乾道无常诀

    三国乱世,本就没有错对,有的只是立场的较量。天道无常,朋友或敌人的选择全凭内心的好恶,主角的选择多种多样。或帮黎民摆脱战争之祸,以一己之力对抗数万大军;或助皇帝肃清叛贼,巩固魏国统治,成就一方霸业;或与原本的叛军合谋,共同扶持一位来历不明的皇子;或远遁他国,扶持亲魏力量,待到来年卷土重来,名垂千史。本作有四大结局供朋友们自由选择。天道无常,有时一念便定下了一生。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我在大秦做大官儿

    我在大秦做大官儿

    黑色的旗旌,从升起,就不会再落下……炎黄血,将在黑色的旗旌下,流淌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热门推荐
  • 红楼之玉错

    红楼之玉错

    莲开并蒂,至情首得如来恕烛结双蕊,活佛终获绛珠心鸳鸯鸟儿,双宿双飞终生伴连理枝头,同心同德一家亲她,玉:绛珠草仙女投胎。下世前,她说“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只是,谁说她必须泪尽而亡?眼泪还他,情,该给谁?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到底谁来怜?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他,那个与她一样至情至性灵慧率真的佛?都道是金玉良姻,哪一对,才是真正的金玉良缘?脖子上挂个金锁就算吗?宝钗宝玉,算不算的是“良”姻?还是另有其人其事?如果玉是林黛玉,那么,“金”又该是谁呢?他,错:观世音菩萨化身。他是大活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为着凡间种种苦难,他来了。只是,他到底都能做些什么?天生一身智慧,学会无数的本领,他,能救得了世间的苦难吗?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门前,他徘徊两难。大活佛动了凡心,有了爱情,他该如何面对如来,又如何护着心爱之人?圣母湖,风平浪静时,水清如镜;无风起浪时,彤云密布,现出奇妙景象。神秘的圣母湖,能喻示有缘人的前世今生,还有未来。这一刻,能否告诉他,她在哪里?他又该怎么做?●●●●●●●●●●推荐明珠姐姐新文《红楼惊梦之云殇》凤姐姐大作《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自己的新书《郎也销魂》
  • 我曾流浪

    我曾流浪

    以狗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住无居所的日子里,经历了流离颠沛,见识了人类的睿智与缺陷,最终悟出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好”的理性认识,传递出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也以此告诫人们,胸怀梦想,并且不过于急切地打拼是最为可贵的,许多事情慢慢来也很快,不要被现实淹没了梦想,也不要被功利抹杀了上进的动力。
  • 都市之从横天下

    都市之从横天下

    城市深处总会寻找一处栖息之地,为了梦想还是为了信念!看都市少年张天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化茧成龙!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在他乡0a

    在他乡0a

    改革开放,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运动应运而生,我做为普通的一个民工,为了生活,来到一个叫永联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 凤冰令

    凤冰令

    武侠小说:讲了各大世家为了拿到一对凤冰剑而发生的故事。哪个大世家能拿到那对宝剑就可以成为武林之首,受万人仰慕,而魔教也想一统天下,就道处寻找这两把宝剑。青殷氏兄妹“殷澜“”殷露”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出远门寻此宝刀,在路上碰到了硕冥氏出来游玩的二公子“冥炎”。
  • 神医

    神医

    作品描绘了北京京西的历史、风情、传奇,是京味文学的最新收获。小说风格独具,人的欲望和土地上的生态浑然交融,既描摹世相、又届时人性,耐人寻味、撼人心魄,与果戈理描写乌克兰风情的经典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有相同品质。虽是地域的,却是民族的,是解读当下中国农村、农民,对国民性进行反思的形象读本。
  •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艾先生的直播日记

    艾先生的直播日记

    只是艾先生的直播故事,是小橙子的可以尽情了解。
  • 爬行动物梦想秀

    爬行动物梦想秀

    爬行动物都有什么?《爬行动物梦想秀》一书中不仅仅是一本具有科普内容的童话,它用巧妙的构思,把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编织一个神奇的故事里。由一个小猴子来当记者,为动物电视台做一个有趣的专题节目。这个节目可真是太有意思了,连记者小猴子也被迷进去了。本书有强大的趣味性,知识性,有很大的可读性,值得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的阅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