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200000071

第71章 于谦(2)

宣德元年,于谦仍为监察御史,他高身玉立,声如洪钟,每次奏对都得到宣宗的赏识。八月间,汉王朱高煦反于封地乐安州(今山东广饶),于谦随宣宗亲征。朱高煦是仁宗的亲兄弟、宣宗的亲叔父。在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朱高煦就看不起他,常以秦王李世民自比,想取而代之。宣宗继位后,朱高煦又效法父亲来棣来夺取侄子的皇位。没想到宣宗听从阁臣杨荣的建议,御驾亲征,朱高煦心中惊慌,而且束手无策,城中人心瓦解,他被迫出城投降。宣宗命令于谦历数朱高煦的罪状。于谦出口成章,义正辞严,声色俱厉,朱高煦伏在地上,浑身战栗,口称万死。班师后,于谦不仅得到赏赐,更为宣宗所器重。

宣德三年(1428年),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举顾佐接替刘观为右都御史。顾佐对僚属要求极为严格,为了整饬吏治,他将三十多位御史予以或黜放、或降职、或罢职的处分,而唯独推重于谦。并奏准任命于谦为江西巡按。赴任之时,于谦写了《二月三日出使》一诗:

春风堤上柳条新,

远使东南慰小民。

千里宦途难了志,

百年尘世未闲身。

豺狼当道须锄珍,

饿殍盈歧在抚巡。

自揣匪才何以济,

只将衷赤布皇仁。

被人称颂的明代“仁宣之治”,也还有“豺狼当道”,“饿殍盈歧”。于谦出使的任务则是锄除豺狼,抚恤饥民。到任后,于谦明察暗访、秉公执法。不到一年,昭雪冤狱,有数百人获释。有一乡民被村中豪绅赖银350两,到官府告状,反被诬陷拘禁,蒙冤3年。于谦用捉盗手法予以辨明,使之昭雪,被人们称为“神明”。于谦致力整肃吏治,对贪污弄权者,严惩不贷,即是亲王权贵也无所顾忌。江西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原封大宁(治所在河北保定),永乐二年改封江西南昌。王府属官,欺行霸市,为市廛害。于谦上章弹劾,王府僚属被斥革者就有15人。他兴利除弊,深得江西人民的爱戴。百姓齐颂其德,并将他的生主牌位立于郡学名宦寺内,四时奉祀。

宣德五年(1430年),河南、山西等地发生灾荒。内阁议奏,拟派大臣抚巡。宣宗亲书点名于谦担任此职。耀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河南。山西。九月份,于谦赴任。从此不断便服轻骑,出巡所属各地,咨访民隐,以经画兴利除弊为务。他是“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暑月将至太行巡汴》)。“朝在太行南,暮在太行北。”(《无题》)无论严寒酷暑,朝朝暮暮,往来奔波。从于谦的一些诗作的题目,也可以看出他历遍河南、山西各州县的情况,如《除夜宿太原寒甚》、《并州北门城楼》、《平阳道中》、《过荣阳》、《上太行》、《宿徐沟》、《过中牟鲁公词》、《汝宁怀古》、《黄河舟中》、《交城道中》、《夏日行太行山中》等等。甚至是过新年,他也是在外面巡行。如他在《元日寓大原分司独坐感怀》一诗中写道:

客中况味似枯禅,

岁月无情任转迁。

不是五更闻爆竹,

哪知今日是新年。

巡行中十分辛苦,晓行夜宿,贪早摸黑。早行的时候,“驿路径行三十里,漏声犹自报残更”(《以晓发太原》)。残更未尽,已经走出30多里之外了。夜间投宿很晚,所以“倦来不觉良宵短,明发从教去路长”(《夜宿山馆书怀》)。夜宿山馆,就是住在山村屋舍,其艰苦是不言而喻的。

巡抚的责任主要是考核地方官吏,抚恤穷困百姓。当于谦遍巡州县时,亲眼看到处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荒村》)偌大年纪的老农“恒产卖余无业次”,靠着替入做佣工来还债,卖掉稚子来完粮。到头来倚门苦叹,“可怜憔降百年身,暮暮朝朝一盂粥”,“民丁抽后子孙无”,“比邻逃尽少亲知”,田宅典尽,鸡豚卖绝,孤苦伶什,凄凉悲惨。

百姓的困苦,固然是由于天灾,但主要是地方官员的失职。于谦在《延津县》一诗中说道“叮堪官失职,况是岁伤和。空凛全无积,荒田更起科”。所以他一方面赈济百姓,一方面还要教育地方官员,惩治贪官污吏、村豪恶霸。

宣德六年(1431年),他上疏请求到赈款30万两,赈济河南、山西两地灾民下令对日分给,严禁经手官吏徇私克扣。并命地方粮库开仓散粮,使饥民赖以存活者数百万。同时,免除灾民的劳役、田赋;又议助两藩各地方籴储新粮,以备荒年;又将有些地区有存仓多年的余粮,减价粜给饥民、逃荒的难民;灾荒之年,瘟疫流行,于谦命设惠民药局,为百姓治病。宣德八年(1433年),天气久旱无雨,于谦深为忧虑,有时随俗斋戒祈雨,写下《祈雨义》、《祭蛤螟文》,甚至写下:

入春狂风大作,加以大无雨雪,因以自咎:

抚巡失政固予罪,

窃禄偷安心自愧。

愿移灾咎及予躬,

免使苍生受憔淬。

旱灾之后,义遭蝗灾,于谦到各地视察灾情之后,造使各地,令其督捕。并重申对灾区税粮宽恤。

河南为中州之地,四方行人甚多,路上无歇脚的地方,无水解渴。于谦上疏奏准在官道中筑高阜,道旁开沟堑,广植槐柳,供行人驻足休息。每1O里开掘一水井,供行人饮用。黄河流经两地,经常改道,泛滥成灾。经于谦上疏奏准修筑拦水大堤,并夹种树木,以固堤基。沿堤每5里设铺一处,专人巡守,如有损缺,随时修补,水患得以免除。于谦改革交纳税粮的办法,他上疏奏准缺粮区,税粮可折银交纳;有粮地区,或交银钞,或交粮,听民自便,不必一律折银交纳,官民都认为这种方法方便。当时在山西边境,有许多镇将,私役军车为其垦种大量私田,以中饱私囊。于谦上疏,尽夺其私田为军电田,其收获供边军官兵费用。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病故。英宗继位,第二年改年号“正统”。于谦仍为河南、山西巡抚。在巡抚任上,于谦十几年如一日,日夜操劳。对地方上兴利除弊事宜,不断上疏奏闻,一年或多至数十起。当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他们都是五朝元老,多谋善断,刚直敢言,深得重用。他们看重于谦的才识,常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谦的奏疏常常是早朝奏上,夕即报川。于谦的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的爱戴。他在《路旁老叟》一诗中曾这样写道:

衰残满冀升平日,

饥困仍逢旱涝时。

见说朝廷宽赈恤,

也来叩首拜恩私。

于谦把对百姓的抚恤,看成是朝廷的宽仁,而百姓却记住了他的恩德。因为那时许多的官员只知“剥民脂膏”,根本“不肯报灾伤”,真乃“于今多少闲狼虎,无益于民尽食羊”,他们的作为与于谦相比,势同天壤。所以,百姓怎能不痛恨贪官,而感激于谦的恩德呢!

正统四年(1439年),于谦进职为兵部左侍郎,仍兼巡抚。正统六年(144I年),于谦遭太监工振及其爪牙的诬陷,于三月初下狱,五月中旬获释,降调大理寺少卿。不久,仍复巡抚职。正统十二年(1447年),于谦的父亲病故,他泣请回乡宁制,而朝廷不准。令有关部门办理丧葬事,遣行人汪琰谕祭。于谦回乡参加葬礼,事毕即返回京城,恢复兵部左侍郎的职务,留部理事。第二年,于谦的母亲又亡故,他再一次请求回乡守制,朝廷国为边防军事紧张,又未允准。于谦在埋葬母亲之后,返部理事,又进兵部左侍郎。

四保卫京师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

英宗继位时只有9岁,他把曾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太监王振,提拔为司礼监太监。王振是山西蔚州(今蔚县)人,少年时自阁进宫,被选入内书堂读书,后又被派往东宫侍候太子。他为人狡黠,善于逢迎,深得英宗宠信,甚至不直呼其名,而称他为“先生”。司礼监是明朝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不仅掌管皇城里的礼仪。刑事,而且更重的是替皇帝管理内外一切奏章,代皇帝批答公文,秉笔太监还记录皇宰帝口授命令,再交内阁拟诏谕颁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门。司礼监太监常常欺上瞒下,在为皇帝批答奏章和传达皇帝命令时,以己意加以歪曲、篡改,以此蒙蔽驾空昏庸的皇帝,威慑百官,来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王振入掌司礼监之后,倚仗英宗的宠信,开了明朝宦官专权之端。

英宗即位之初,由太皇太后张氏听政,她为人精明,把政事委托于“三杨”等正派能干的元老重臣,有许多大事还亲自过问,曾令女官将刀搁在王振的脖子上,不准他过问政事。虽然王振受到这样的制约,但由于他地位的重要,一些阿谀媚、趋炎附势之辈,还是投靠在他的门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病故。“三杨”中的杨荣、杨士奇也相继病故,杨傅又年老多病。王振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起来。他首先摘掉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又大兴土本营建府第;他卖官鬻爵川文受贿赂;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陷害忠良。王振如此专横奸险,昏庸的英宗反以为忠诚,即使长大成人之后,还仍然执迷不悟,对他恩宠倍加。

在王振奸党的扰乱下,明朝北方的边防受到严重的削弱。首先是军屯制度遭到破坏,边镇的亲王、太监和将官侵占军士的屯田,并奴役士卒替他们耕种。失去屯田的士卒,仍然要交纳额粮和税收,军士们受不了这样的剥削和虐待,常常逃亡。王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与蒙古贵族勾结,大量进行走私,甚至命令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私造箭镞换取瓦刺的良马。

也先统治下的瓦利,常欺负软弱无能的明王朝。按原来的规定,瓦刺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至正统间,他们贪图明朝的赏赐,贡使人数逐年增加,以致增至2000余人。而且诱胁鼓动其他蒙古部落,一起向明王朝邀赏。如果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在边境制造事端。王振为了讨好瓦刺,以求得边境的安宁,对瓦刺的贡使有求必应,优厚赏赐。因此,明朝在这方面耗费的财物与岁俱增。正统十四年(144年)春,瓦刺派贡使2000人到北京,为了多领赏物,竟冒称3000人。这一次王振不仅不准给冒称的人数赏赐,忽然又削减马价五分之四。这位引狼人室于前,又轻举妄动于后的王振,惹恼了也先,于七月诱胁蒙古其他部落一起进攻明朝,他自己亲率人马进攻大同。

紧急的边境警报接二连三地飞向北京。贪鄙的王振并不懂军事,却妄想挟持英宗亲征,希冀侥幸取胜,且可以冒滥边功。英宗只听信王振的话,决定亲征。举朝上下听说皇帝要如此仓促的亲征,十分震惊。兵部尚书邝野及兵部左侍郎于谦等人,都极力劝阻,但英宗征意已决,谁说也无用。英宗命令自己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他于七月十六日与王振、邝野等率军50万匆匆开出北京。

明军出居庸关。过宣府,未到大同军中已经缺粮,士兵饿死的甚多。加以连日风雨,军心动摇,随驾的官员都力劝英宗返驾回京。王振对此十分恼火,竞罚官员竞日长跪荒草中。也先看到英宗御驾亲征,为诱军深入,就佯装后退。不明军情的英宗于八月一日到达大同。在大同英宗与王振听到前方明军已经全军覆灭的真情后,惊恐异常,才慌忙决定撤师回京。也先听说英宗要撤退,率军紧追不舍。八月十三日,明军经过迂回曲折,逃到土木堡。这里离怀来城仅20里路,英宗本应进城驻守,而王振因为自己的辎重车辆千余部未到,不愿进城,也留英宗进驻土木堡。兵部尚书邝野看到形势十分危急,他力请英宗迅速入关,留重兵殿后,以保安全。可王振拒不采纳。十四日,也先部队包围了土木堡。十五日,瓦刺骑兵趁明军移营取水,突然从四面八方冲杀而来,将英宗俘虏。明军溃败如决堤洪水,不可遏止。护卫将军樊忠,看到这一切后果皆由王振而起,怒不可遏,一铁锤将王振砸死。这就是明史上的“土木之变”。这一仗,明朝从征的50几位官员全部战死,士兵死伤几十万。也先押着明军的20几万的骡马和辎重,带着英宗皇帝,退兵返北而去。

八月十七日,当土木惨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百官一片惊慌,聚集在殿堂号陶大哭。皇太后下诏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是太子年仅两岁,在这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他是不能登上皇帝宝座处理国事的。于是,又命郕王监国,总理国政。

郕玉召集群臣讨论战守之策。有人竞主张以迁都来躲避瓦刺的侵扰。翰林院传讲徐理首先站出来说什么据夜观天象,惟有南迁可以纾难。遭到另外一些大臣的反对,特别是于谦严厉斥责南迁的主张。他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明史·于谦传》)都王很赞许于谦的意见,决定坚守京师。当时北京的精骑劲旅都在土木战役中覆灭,剩下的老弱病残不到10万人,上下人心震恐,坚守的意志未定。经郕王批准,于谦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全部调进北京驻守,并亲为筹划部署,防守加强,人心才稍为安定。于谦被迁升为兵部尚书,担任起保卫京师的重任。

八月二十三日,硼王召集群臣议事。群臣恼恨王振一伙是土木之变的祸根,联名上书,要求诛灭王振家族。王振的死党太监马顺却站出来,呵斥群臣,为王振辩护。群臣震怒,给事中王竑当场揪住马顺,痛打致死。接着又将另外两名王振死党击死,并将王振的侄子王山捉来。宫廷内外怒声汹汹,一片混乱。都王从未经过这种阵势,心中惊恐不安,欲逃入后宫躲避。于谦在混乱中,不顾个人安危,从纷乱的人群中挤过去,阻止郕工说:不能离去,众臣痛恨王振,故有此举,若宣布大家无罪,混乱自会安定。郕王立即宣布:“(马)顺等罪当死,勿论。”又宣布族灭王振一家,风波随即平息下去。混乱中,于谦的袍服尽被撕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拉着于谦的手说:“国家的安危全依赖的是您啊,如今日之事,有一百个王直,也难以平息!”在当时,于谦临危不惧,稳定大局,赢得朝廷上下的信任与倚重,于谦也以社稷的安危为己任。

英宗被俘,太子年幼,国家无主,难以安定。于谦等朝臣,从国家利益出发,请求皇太后立郕王为帝。郕王顾虑英宗未死,怕人心不服,推辞再三。于谦正色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郕王这才接受,于九月登极为景帝,第二:年改元“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为保卫京师的安全,于谦做了周密的策划部署。他料到瓦刺俘虏了英宗,必定轻视明王朝,长驱南下,于是整饬诸边守臣,要他们协力防遏;在京师分道募民兵,令工部修造兵甲器械;造都督孙镗等人分兵守九门要道,列营城外;命都御史杨善等人,将京城附近的居民迁至城内;命令官军多关支通州的积粮,决不能留给敌人;并选任了文臣武将。而他自己则向景帝保证:“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明史·于谦》)景帝对他积极的防御措施,深为满意,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

十月初,也先挟持英宗率军南下,攻破了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后,直向北京扑来。于谦率诸将官及军队22万,分别列阵九门之外,然后将城门紧闭。他亲自在城外督战,并与部将石亨等列阵德胜门外,阻挡也先。命令:无论将领和士卒,临阵脱逃者,皆处斩刑。将士皆知无退路,遂奋勇杀敌,与京城共存亡。

同类推荐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真理的思考:任继愈传

    任继愈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的一代宗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他精于学问,不攀龙附凤,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实事求是正直谦虚的节操。他一辈子以国家社会需要为己任,无论在治学、教学,还是执掌国家图书馆的各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前期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老子通译》等著述,后期有107卷的《中华大藏经》、8亿字的《中华大典》(尚未完成)、《二十四史》《清史稿》的修订等。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崩坏的灵异事件簿

    崩坏的灵异事件簿

    手机过热时千万不要肝崩坏!!!被手机炸死穿越重生的羽田秀,靠着在能够登录休伯利安号的能力,带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在名为“次元魔女”的帮助下,从婴孩时期成功地活了下来。作为休伯利安号的舰长,羽田秀一直以解决崩坏为己任,为守护着舰船上的大家,不断地穿越次元追寻着力量。从登上电梯的那一刻起,羽田秀默默地许下誓言——老子舰上的人,一个都不许少!老爹说过,要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要用魔法才能对抗崩坏!还有一件事——(本书综漫,主世界观是C妈的xxxholic,亦有其他动漫人物出现当背景,次世界游戏崩坏3……)
  • 女人不易

    女人不易

    九十年代国企改革前夕,有孕在身的吴曼青,与丈夫胡卫国因为单位分配房子的问题大闹一场,导致女儿早产住院。婆婆因为不满曼青生的是个女孩,冷嘲热讽多加刁难,曼青被气得回了娘家。回娘家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只会伸手要钱的亲妈、与嫂子闹得鸡飞狗跳的大哥,还有备受宠爱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妹。一家人吵吵嚷嚷,让带着孩子的曼青仍旧操碎了心。机缘巧合之下,曼青在电视上看到了对成功企业家顾鸿恺的采访,深受感触。她顶着全家人的反对,毅然自砸铁饭碗,离开了国营单位,选择自主创业。国企改革浪潮来临,胡卫国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整日酗酒。在一次家暴后,曼青坚决提出了离婚,并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在杭城讨生计期间,曼青巧遇顾鸿恺。而此时的顾鸿恺已经成了中国造车第一人,誓要打造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曼青为其理念感动,并自愿加入了顾鸿恺的团队。在一次次的风雨中,两人一起见证了国产汽车的崛起之路。
  • 身心的安住:广学

    身心的安住:广学

    本书分为佛教的理念、心的管理、如何日日增上等三卷,讲述佛学的普及性知识,如人间佛教与其他佛教的异同,宗教人的共识等,虽然编辑有条理和系统,但每篇文章依然保持短小精悍的风格,又结合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谈身心的修养,可以寓佛教文化于励志中。
  • 全职猎人之揍敌客长子

    全职猎人之揍敌客长子

    意外重生到了全职猎人世界,成为了揍敌客家的长子,是伊尔谜异卵同胞的哥哥,出生便被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体质比普通人还弱,没有办法修炼家族传承武技,一出生便被判注定为弱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且看路伦嘉如何抗争命运的不公
  • 灵月传之红颜

    灵月传之红颜

    庶女成神,执掌仙门。号令天下,唯我独尊!生死契阔的倾城绝恋,纵横山海的旷古奇缘。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守护一段情。她从胆小怯懦的乡村丫头,成为纵横天地、执掌乾坤的至高上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温馨冬雪

    温馨冬雪

    小说由《梦辰星愿》改编。讲述了天才少年冬凌雪在科学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小段故事。“报告军队长。”“蓝月刚刚发来紧急通知,是黑色警戒”“什么?黑色。”“一颗直径8000公里的巨型星以每秒195648公里的速度运行,现在正在靠近星云系。”“不好啦。”“现在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太阳系。”“啊!”“它超过了宇宙最大速度,太阳系无法改变它的行轨。”“你算算看,太阳系有没有星系与它相撞的。”和优立刻算了算。“糟了,是青星。”“青星,怎么办,这么大的巨型星,青星人类文明能挡得住吗。”“不,直接毁灭。”“可恶,看来只有赶快告诉洁了。”“不用了,我已经知道了。”“是洁,你不是在沉睡吗。”“1万前就预知到了它会来,只是刚好被自己一万年后设置的闹钟吵醒,没想到它比预想的还早一秒。”洁看着这个巨型星,自己也无能为力,告诉了太阳女神。“尊敬的太阳女神,青星面临着巨大的毁灭,请求您帮助。”太阳女神睁开朦胧的眼睛。“又是哪里来的小石头,真会挑时间吵我睡觉。”她轻轻一吹,巨型星燃烧起来,附加6万亿的温度,它开始慢慢气化了。“在快要撞击青星时被解体了,是谁在保护青星,我们的地球。”
  • 我们那如此怒放过的青春

    我们那如此怒放过的青春

    回忆我们大学的时光依昔如同昨日,那时我们纯真的恋爱快乐的生活。社会生活把我们拉到现实的残酷中,我们开始在这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学着挣扎、学着坚强了,也学会了妥协。而且我们还不知不觉地变老,青春就这么地容易凋零吗?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人一代繁衍着一代,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同的只是现在轮到我们了,我们的青春也将像怒放过的花朵,慢慢地将会面临着凋谢……本故事讲述了一群年轻大学生,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与精神危机的社会中,是怎样从自卑与放纵中逐步走向成熟与成功的道德情感故事。
  •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超古代文明继承者

    超古代文明继承者

    一次的意外事故,白羽继承了超古代文明!在地球上体验了俩个月的神明随后步入星辰大海开启新的历险!虽形影单只却有无数舰娘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