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由于国民性格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各具特色、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一定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民族性格相联系的。不同的国民性格也因此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精神之中。于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民族性格中找到产生不同文化内涵、区分不同文化类型的根据;同样,我们也能从不同文化类型及表现风格看到不同民族性格的影子。三大血型性格的倾向性及思维特点的差异,是导致人类三大文化类型及艺术风格的内在因素,基本从战略上(总体上)决定了世界三大血型族群文化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但并不否认某种血型群体或个人通过受其他血型性格影响或发挥自身能动性,同样可以在战术上形成类似于其他血型性格所创造文化的特点。
与A型性格相联系的德国、日本文化
保守、恋旧与文化主动传承性及地区文化多样性
德日民族是两个含蓄、保守的民族。德日国民性格上的含蓄和保守性始终体现在德日民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
纵观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以A型为主的德日民族属于后来居上、大器晚成的类型。当以O型为主的古罗马文化,随着罗马人的征服向四处传播的时候,A型为主的德日民族尚处于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阶段。
作为征服者,罗马人在文化上也同化了许多民族,拉丁语也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所征服的地区传播,很多民族的语言也因此在历史上消失了。但当他们征服了日耳曼尼亚,并试图把他们的文化推广到日耳曼民族中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外来文化,保守的A型化民族总是有的放矢,并依照自己的风格进行改良。他们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传统,顽强的民族性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着天然的免疫力。日本文化也是如此,虽然他们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且也汲取了许多中国文化的成就,但他们最终还是“独立发展起一个更大部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善于协调的性格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更好地实践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德国和日本及绝大多数A型为主的国家做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完美结合,有机统一。很多文化传统依旧存在于现代文明的日常生活之中。多灾多难的A型化犹太民族也是如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主动继承性也非常强,无论走到哪里都顽强地保持着本民族的基本属性,正因为如此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飘泊几千年仍然没有消失,而且始终作为一个民族存续着。
当日耳曼人入主罗马世界的时候,也是这种民族性使得日耳曼人能够秉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并把他们的文化推广到曾试图同化他们的罗马人当中。在罗马文化的废墟上,一种新的文明——日耳曼文明开始建立起来,并使整个欧洲为之一新。于是,上装和裤子取代了罗马人的长袍;哥特式的建筑取代了罗马人的拱形圆顶,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很快在被征服的土地上确立起来。在东方,同样是征服者,性格豁达、灵活善变的B型化的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却被当地的文明同化了,并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集体观念、协作意识与小国寡民
德国和日本在古代政治模式上,虽远隔万里,但由于民族性格的相似性,导致了它们在中世纪政治模式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其中最相似的是:皇权的衰落和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在漫长的中世纪没有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德国,皇帝居然是由七个选帝侯推举产生,而且被选举的往往是实力最弱小的君主,这样一来,地方诸侯的权力就受不到中央的威胁,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权,成为制约皇权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民主政治的先声。但这种局面不利于形成像英法那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可能导致A型化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形成合力,延缓了国家走向强大的步伐。但同时,却非常有利于德日民族以地方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旅游者在德国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人文景观的原因,地方之间比起英法文化趋同性相对较小,呈现出文化多样化。
在日本,是一种君主和幕府的二元政治,君主权力长期被架空,实权在幕府将军手里,但天皇仍旧对幕府将军有无形的制约,因为天皇在国民中的威信很高,将军即便控制了天皇也不敢杀害天皇并取而代之,天皇与幕府之间的持续不断的明争暗斗,有效避免了独裁政治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日本政治相对的活力,另一方面,幕府势力始终受到来自地方诸侯的威胁,因为地方诸侯之间协作意识很强,所以能够结成强有力的同盟反对幕府。这样就形成了天皇、幕府和地方诸侯之间的制衡关系,而不至于使日本政治变成铁板一块,时机一旦成熟就可能出现类似明治维新的政权更迭和重新洗牌,并使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和正确的方向发展。
忠诚、等级观念与骑士精神
在中世纪的德国和日本,都曾出现过向封建主效忠的武士阶层,并由此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这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作骑士精神和武士道精神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形态。这种精神是与A型性格中的忍耐、顽强、忠诚、责任感、纪律性、等级观念相联系的。武士和骑士尽管有特权,但却过着近乎苦行僧的生活——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修炼。而A型人强烈的羞耻意识加上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他们在失败之时常常会选择进行自我了断,在古日耳曼社会,首领在战场上死去而部下活着回来被认为是奇耻大辱;在日本战败往往意味着要切腹自杀方可对得起主人,这种充满感性的做法在客观、理性的O型化国家或灵活变通的B型化国家那里是不很常见的。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忠诚在有些时候则是愚忠的表现,不仅不利于保持民族自身的元气(大量青壮年在战争中死去),而且会对与其交战的国家人民带来更大的伤亡和痛苦。
温和、感性、三思而行与社会改良主义
A型人既有保守、安于现状的一面,同时又有不满现实、改造社会的一面,而且其尊重传统和能动改良是对立统一的,一般不走极端,或固步自封,或推倒重来。这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神权一度建立起超国家的权力,世俗权力在罗马教廷面前变得软弱无力,经院思想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社会。任何有悖于经院哲学的新观点、新思想都会遭到教会的非难和攻击。那个时候,不少文艺复兴的先驱被送入宗教裁判所横加迫害。在这种背景下,善于思考,在观念上具有超前意识的A型化民族猛然觉醒,从文化科学领域向反动的封建神权思想展开批判和攻击。这就是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A型居多的北意大利迸发出来。
在社会革命领域,由于性格的原因,发生在O型居多的英法等国的暴力革命,始终不能为A型化性格特质的德国人所接受。德国人更乐于选择温和的手段完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这就使得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英法等国推迟了很长一段时期。但在这一段时期内,存在于思想领域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当法国人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时,德国人也在悄悄地进行着一场精神领域的革命——哲学革命。代表启蒙运动的哲学、音乐在这一时期内取得了享誉世界的成就。这一成就同德国人善于思考,稳重、含蓄的性格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好了再做,三思而后行的A型性格,使得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避免了法式革命对社会的破坏,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稳过渡。
与O型性格相联系的美国文化
好动性格和爱自我表现与充满动感的文化元素
和欧洲(除东欧外)相比,美国社会的O型所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A型相对较小,这使得美国人O型化色彩更浓,与A型化的老欧洲相比,更加外向,更具个性,更显生机和活力。美国文化也深深打上了O型性格的印记。比如,热情奔放的爵士乐,狂热的迪斯科、踢踏舞,充满开拓冒险精神的牛仔文化,富于表现力的好莱坞大片。尽管爵士乐源自于黑人文化,但美国白人和黑人在血型上的一致性(O型为主),使得美国白人更容易在这方面产生通感和共鸣。爵士乐所流露出的热情奔放、极富动感的音乐风格,更准确地体现出O型人的性格色彩。独立战争后,胆大和敢于冒险的美国人开展了西进运动,并在西进运动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体现开拓、进取、个人主义与冒险精神的牛仔文化,这为好莱坞拍摄牛仔题材的西部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勇敢的牛仔们不仅要和恶劣的环境斗争,同充满野性的印第安人斗争,还要与混乱的秩序和社会不公现象斗争,随时随地都可能失去生命,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并把美国的文化传播到荒凉的西部。这种勇于实践、敢于冒险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大书特书的价值观。正是这种精神驱使更多的O型人为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从欧洲远涉重洋,纷至沓来。而A型人则因为保守、恋旧的心理,注定会更多地留在欧洲本土。这就使美洲拥有更多的O型,而欧洲则越来越A型化了。这就是今天,美国人的性格与当代欧洲人渐行渐远的重要原因。
O型和A型性格优势互补与美国社会的进步
就像个性色彩强烈的O型人一样,美国文化也因45%以上的O型人(这种比例正因为拉丁裔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日趋加大)的支撑而更具个性,更多带有O型人性格色彩。因此,我们将美国人视作O型化民族中的杰出代表一点也不过分。但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人口当中,A型人的比例也达到了近40%,无疑A型性格对美国人性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O型比例过大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受沉稳、保守、好静、善思的A型化性格潜移默化,美国人的性格看起来比O型比例过高的热情奔放的拉美人更沉稳、更保守、更守时、更爱思考、更有耐心。比起单纯的O型性格,他们更具有贯彻始终的意志,这更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从而形成改造外部世界的巨大力量。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美国人与墨西哥人(O型比例达60%以上)尽管都是欧洲人后裔,起步阶段差距不大,在地理上仅一河之隔,却创造了两个贫富悬殊、文明程度迥异的世界。而美国与类似血型构成的加拿大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却不存在这种巨大的反差。
个人(英雄)主义、崇尚权威、反抗权威与总统制的政治文化
在O型为主的美洲世界,由于具有相似的国民性格偏好,所以都选择和经历了类似美国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体现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总统共和制,即使是那些更亲近传统欧洲而讨厌美国的南美国家也是如此。实践证明,总统共和制更适合美国人的国情和国民性格特点,更好地满足了O型化族群的竞争意识、崇拜权威、权力意识、个人(英雄)主义及爱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确切地说,总统共和制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政治领域的最高实现形式。在像美国一样实行总统共和制的O型化国家,总统不仅在任之时拥有巨大的权力,能够在施政中满足自我表现的愿望,而且卸任之后依然享有名望,依然会像明星一样受国人拥戴。这些特权和优遇在A型为主国家的首脑(一般是总理或首相)中是很难享有的,因为这些国家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更强调集体智慧和群策群力(瑞士的委员会制尤为典型),总理或首相很难获得O型化国家总统那样表现的机会。
虽然O型化族群有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面,但同时还有反抗权威的一面。具有这种社会心理的美国社会既可让总统大红大紫,同时也能让总统身败名裂。因为在强调个人能力的总统制模式下,总统在工作或决策上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社会后果。因此,犯了错误也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受到质询或弹劾甚至审判。在O型为主的美国社会,三大权力机关的斗争或许缓和过,但却从未停止过,尽管斗争是冷酷的、激烈的,但同时也是积极的、有效的,三大权力机构之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了总统独裁专断可能导致的灾难,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总统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爱拼才会赢,善于表现、敢于表现与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电影文化之所以像可口可乐一样风靡世界、有口皆碑,也是同O型人善于表现、乐于表现、勇于表现的外向性格分不开的。O型人的这种酷爱表现的特性,使得他们的演员能够更加胆大、从容、自然、得体、大方地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他们的肢体语言也远比A型化民族和B型化民族丰富得多,这使他们的表演在手势语言和口头语言上一样地丰富,进一步增强了演员的表达能力。由于在性格上能够放得开,他们在扮演角色时更能够“入戏”并和角色浑然一体。对剧情的表达也更加接近现实社会的真实。这就是美国人拍电影总给人真实感非常强烈的印象的缘故,当然也因此更能够打动观众。在O型比例达40%以上的中国香港,电影风格也具有类似好莱坞的风格,所以同样在亚洲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此外,O型人敢于冒险,做事大手大脚的习惯,也有助于电影业的大投资和大制作,表现出好莱坞电影的恢宏气魄。当然,争强好胜的性格及由此导致的竞争意识强烈,也是促成好莱坞电影业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巨大动力,也是美国电影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其实,美国人就是喜欢竞争,竞争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从NBA篮球赛到拳王争霸;从股票交易所到拉斯维加斯赌城,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不仅是好莱坞电影充满活力的源泉,也是整个O型化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
团伙意识及对外的戒心与族群文化和而不同、多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