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9200000005

第5章 导论

一、麦克尤恩生平与创作简介

伊恩·罗素·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受瞩目的小说家之一,在西方英语世界受到相当高的重视。2008年,麦克尤恩被《泰晤士报》列为“自1945年以来英国最伟大的五十位作家”[1]之一。从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2)到近年出版的《坚果壳》(Nutshell,2016),麦克尤恩总共创作了包括《水泥花园》《床笫之间》《时间中的孩子》《阿姆斯特丹》《黑犬》《甜牙》《为了你》(For You)《儿童法案》等在内的14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舞台清唱剧剧本,一部电影剧本,以及两部儿童文学作品。麦克尤恩自出道以来曾六次获“布克文学奖”提名,提名的作品包括:《只爱陌生人》(1981)、《黑犬》(1992)、《赎罪》(2001),《星期六》(2005)、《在切瑟尔海滩上》(2007)。1998年,麦克尤恩凭借小说《阿姆斯特丹》摘得“布克文学奖”桂冠。2000年,他被授予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荣誉。此外,麦克尤恩还分别在2005年与2007年获得“国际布克文学奖”的提名,多部作品获得“毛姆奖”,并且在2011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内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他在图书市场上创造的销售记录也越来越可观。麦克尤恩的几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均获得不俗的成绩,其中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赎罪》更是斩获当年“奥斯卡”大奖。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麦克尤恩的“大年”,三部作品《儿童法案》《时间中的孩子》《在切瑟尔海滩上》分别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如此的热度对于一位严肃作家来说并不多见。近年来他屡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麦克尤恩甚至一度被誉为“英伦三岛在世的最伟大的小说家”[2]。

1948年,伊恩·麦克尤恩出生于英国奥尔德肖特市的一个军人家庭,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父亲大卫·麦克尤恩(David McEwan)和母亲萝丝·麦克尤恩(Rose McEwan)均出身于贫寒的劳工阶层。大卫·麦克尤恩早年因家庭贫苦而辍学,在20世纪30年代失业危机期间为了生计而参军入伍,二战后成为一名海外驻军上校。伊恩·麦克尤恩从小就跟随父母往返于一个又一个海外的驻军基地,在东亚、德国、北非(麦克尤恩一家曾在利比亚生活较长时间)等地度过了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常年漂泊无定的生活给幼年的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回忆,并在日后的作品中留下了痕迹。孤独的麦克尤恩缺少童年的玩伴,又由于父亲大卫长时间地外出工作,平日里陪伴麦克尤恩的只有他的母亲,以至于他经常试图通过做白日梦来充实生活。麦克尤恩坦言:“小说《赎罪》中譬如布里奥妮掰着手指想象一个意图如何被最终付诸行动这样的情节实实在在就是来自我本人的童年经历。”[3]可见麦克尤恩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童年片段与他本人的童年经历不无关联。

12岁那年,麦克尤恩被送进伦敦郊区的伍尔弗斯通霍尔(Woolverstone Hall School)寄宿学校。这是一所工人子弟学校,里面的多数学生均来自贫困的劳工家庭,这些从小成长于社会底层的孩子,深谙社会底层的生存之道,而生性害羞的麦克尤恩则在很长时期内不得不整日地生活于斗殴、谩骂、校园霸凌的恐惧之中。“我那充满安全感的三口之家和地中海式的自由从此一去不复返”,[4]麦克尤恩多年以后回忆。这段上学经历无疑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麦克尤恩早期的创作如《家庭制造》《夏日里的最后一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化装》等短篇小说中都出现了社会底层的青少年形象。麦克尤恩对此解释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是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5]

麦克尤恩中学时期曾一度对微积分感兴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他甚至在大学入学考试前信誓旦旦要一举拿下剑桥大学的奖学金。面试中,面对考官开头的一系列提问,麦克尤恩都顺利地做了回应,但到了被问及《麦克白》时,麦克尤恩含糊其辞,张口结舌,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读过这部作品。这一经历使麦克尤恩羞愤难当,以至于在接下来的面试中败下阵来,拒绝继续回答问题。从伍尔弗斯通霍尔毕业以后,麦克尤恩在伦敦闲了整整一年,期间靠充当临时垃圾搬运工赚取生活费。

1967年,伊恩·麦克尤恩考入苏赛克斯大学,主修英语和法语。这是一所新兴的、专门面向平民子弟的所谓“平板玻璃大学”。在大学里,麦克尤恩中学时期的文学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诺曼·梅勒、纳博科夫、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都在此列。麦克尤恩坦言“成为作家的野心远远超过了对物质的追求”[6]。1970年,在麦克尤恩获得英语学士学位后,恰逢东英吉利大学课程改革,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开设了首期“创造性写作课程”,意在招收有志成为作家的学生,毕业条件则是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这一机会对彼时的麦克尤恩来说无异于量身打造。得知消息之后,麦克尤恩立即就报名了,并顺利被录取。于是,在东英吉利大学,青年麦克尤恩开始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学业以及开启了他随后40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在学生期间的部分创作后来成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主要篇章。这部作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举夺得了当年的“毛姆奖”。

正是因为《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部作品,从步入文坛的第一天起,麦克尤恩就被评论家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新文学流派中的“坏孩子”。[7]时隔40年,这部充满暴力、恐怖、乱伦、性虐等禁忌话题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仍然魅力依旧,是最受学界关注的作品之一。在其收录的几个篇目中,《立体几何》介绍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家庭制造》描述一场兄妹乱论的闹剧,《舞台上的柯克尔》将多数人讳莫如深的性交搬上了舞台,《与橱中人的对话》刻画了一位在母亲控制下畸形成长的“巨婴”,《化装》关注异装癖,等等。麦克尤恩的作品无疑引起了评论界激烈的争论,乃至于有人直接将麦克尤恩的作品视为色情文学,而作家本人则被某些保守的读者打上“精神变态”的标签。但是,无可怀疑的是,这些作品均反映了作者迫切的道德意图,看似粗俗的话题实际上有着极其严肃的伦理意义。中国作家余华对该作品这样评价:“麦克尤恩的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8]也正是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部集子中,麦克尤恩首次表达了他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深切关注。

1978年,麦克尤恩出版了又一部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一如此前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床笫之间》这部作品再次引起了文坛的震动。比起前者,《床笫之间》对种种伦理禁忌话题的深入的程度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作者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更使得作品呈现出阴郁、冷酷的氛围,得传统哥特小说之神韵。在出版《床笫之间》的同年,麦克尤恩还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开始了他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创作历程。《水泥花园》延续了此前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并且融合了短篇小说中的多重因素,深入探讨了封闭环境中的畸形而另类的人性与温情。小说中的“水泥花园”犹如一座文明的孤岛,隔绝了几乎一切外界的联系,四个孩子以仿佛向全世界宣战的姿态,在这座水泥“碉堡”内演绎了一出出惊世骇俗的事件。作家通过对四个孩子异态成长的描绘,尖锐地讽刺了“正常”成人社会的畸形与病态。1981年,麦克尤恩出版小说《只爱陌生人》,延续此前的惊悚风格,该书涉及性虐待、同性恋、凶杀的题材。凭借《只爱陌生人》一书,麦克尤恩第一次获得“布克奖”的提名。以上几部作品由于一贯的惊悚风格让麦克尤恩得了个“恐怖伊恩”外号。

之后,麦克尤恩分别在1981年和1983年创作了电视剧本《模仿游戏》和音乐剧《要不我们去死?》,两部作品对麦克尤恩创作的转型起到重要的作用。1987年,麦克尤恩出版了《时间中的孩子》。这部充满温情的小说被公认为是麦克尤恩的转型之作,小说在叙述风格、人物类型塑造、场景描写、故事结局等方面均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在《时间中的孩子》里,作家以一个丢失的孩子作为线索,表现了以时间为隐喻的成长主题。在该小说中,成长的个体从未成年人扩大到普通成年个体,而人物成长模式也从“幽闭模式”转变为深入社会与历史的“敞开模式”,此外小说还涉及政治、社会、家庭、时间、死亡等多个话题。也正是从《时间中的孩子》开始,麦克尤恩的小说广泛地深入社会与历史话题。例如1989年出版的《无辜者》、1992年出版的《黑犬》等皆以“二战”后的欧洲为背景,对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8年出版的《阿姆斯特丹》则以犀利的笔法刻画了当代英国道德滑坡的现状。而2001年出版的《赎罪》更可以说是这一创作时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书甚至被《时代周刊》列为“自1923年以来最优秀的英语小说之一”。作家对人性的挖掘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都在这部小说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将历史的记忆与个体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借此探讨了历史之于主体建构的重要意义。麦克尤恩的好友斯特劳逊曾对这部小说大加赞赏:“伊恩的小说都非常出众,但没有具备最优秀的小说所共有的那种驱动因素。《赎罪》做到了。”[9]通过《赎罪》这部作品,我可以看到,作家麦克尤恩已经完全成长为一位有道德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的现代知识分子了。

在《赎罪》以后,麦克尤恩先后出版了《星期六》(2005)、《在切瑟尔海滩上》(2007)、《追日》(2010)、《甜牙》(2012)、《儿童法案》(2014)、《坚果壳》(2016)等作品。其中,《星期六》《追日》《儿童法案》都是极具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尤其切合时代主题。例如,《星期六》关注“911事件”对西方人生活和心理的重大影响;《追日》探讨学术腐败、司法不公、商业纠纷等话题;《儿童法案》关注儿童、婚姻和宗教问题。另外,《在切瑟尔海滩上》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其早期的小说,关注在“幽闭”模式下的两性问题,而《甜牙》则借传统的间谍小说的外壳探讨了诸如历史、政治、两性等多个话题。新作《坚果壳》有点特殊,与此前的现实主义风格有所不同的是,小说中的这位叙述者是一个未出生的胎儿,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魔幻的色彩。对这部小说的风格转变,麦克尤恩做出这样的解释:“我一直想暂时离开现实小说的领域希望能够回到20世纪70年代我刚刚开始写作时的那种创作上去,那种更广阔、更自由的写作。”[10]21世纪以来,麦克尤恩作品所探讨的话题、作品表达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元,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愈加深刻,写作笔法更加犀利。

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尤恩开始投身创作以来,他的小说在主题、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他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人物的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其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早期的作品主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以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为例,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或是儿童或是即将步入成年的青少年,表现了封闭环境中异态的成长。而《水泥花园》讲述家庭内外的伦理秩序的对立和冲突引发的几个孩子的成长悲剧。但是从《时间中的孩子》这部小说开始,小说中成长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未成年人,而是延伸到了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小说中的人物也逐渐摆脱早期小说中的幽闭环境,而开始逐渐走向开阔的社会。在《时间中的孩子》中,“成长”意味着“追寻童年”,意味着在时间中探寻成人心中的“孩子”;在《黑犬》与《赎罪》中,“成长”则与历史联系得更加紧密:《黑犬》探索历史对成长的意义,《赎罪》关注伦理建构的问题;而《儿童法案》关注儿童的福祉,探索社会与个体选择的关系,揭露被宗教问题所掩盖的成长问题。总而言之,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成长主题涉及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禁忌、历史事件、家庭生活、宗教信仰等。小说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作家本人对人类最根本的生存困境的关切与担忧。

二、麦克尤恩研究现状梳理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有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自80年代起,开始有系统的麦克尤恩研究的专著进入读者的视野,比较成熟的麦克尤恩研究出现在90年代中期以后。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有一大批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研究的角度多元而丰富。

这些研究有对麦克尤恩的作品的综合性研究,比如玛格丽特·蕾娜兹与乔纳森·诺克斯合著的《伊恩·麦克尤恩:要点导读》[11],基尔南·莱恩的《伊恩·麦克尤恩》[12],杰克·斯莱的《伊恩·麦克尤恩》[13],林恩·威尔斯的《伊恩·麦克尤恩》[14];有对麦克尤恩的研究综论,如塞巴斯蒂安·格罗斯编写的论文集《伊恩·麦克尤恩:当代批评视野》[15],彼得·柴尔兹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16];有对麦克尤恩创作主题的研究,如多米尼克·海德的《伊恩·麦克尤恩》[17],大卫·马尔科姆的《解读伊恩·麦克尤恩》[18];有对麦克尤恩创作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如帕斯卡·尼古拉斯的《伊恩·麦克尤恩:艺术和政治》[19];有从心理学角度对麦克尤恩的研究,如伯尼·克里斯托弗·拜恩斯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心理动力分析方法》[20],《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和〈星期六〉》[21]和《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22];有对麦克尤恩与影视传媒关系的研究,如《英美文学:聚焦麦克尤恩与传媒》[23]。另外莱恩·罗伯特的《与伊恩麦克尤恩对话》[24]和米勒·桑特尔的《作家对话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拜:第五卷》[25]两部谈话录,其中涉及麦克尤恩作家创作、作品接受以及个人生平等多方面话题,是不可多得的传记研究材料。

除了以上对麦克尤恩的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专著之外,还有许多针对单部作品的论著。如朱莉·艾拉姆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26],彼得·柴尔兹的《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27],罗格·克拉克和安迪·戈登的《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读者指南》[28]等。其所立足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也各有不同。

麦克尤恩作品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性文章更是汗牛充栋。有从两性关系出发论述的,如安吉拉·罗杰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女性画像》[29],大卫·布朗的《男孩出走:麦克尤恩晚期小说中的迁移,想象和男性气质的绘制》[30];有从叙事学角度的研究,如詹姆斯·费伦的《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以麦克尤万的〈赎罪〉为例》[31](申丹译,2007);有从社会伦理角度研究的,如波特霍尔的·舍尼的《家庭对抗世界:伊恩·麦克尤恩》[32]。这些研究的视角既有宏观上的,也有针对单部作品的,研究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虽然国外有关麦克尤恩的研究数量上相当庞大,但是专门针对成长主题的研究很少,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成长问题常常只在行文中被提出和讨论。比如上文提到的大卫·马尔科姆的《解读伊恩·麦克尤恩》对麦克尤恩早期作品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注有所论述;基尔南·莱恩,在《伊恩·麦克尤恩》一书中从“成长之痛”的角度解读麦克尤恩的初期作品。但这另一方面也表明麦克尤恩小说的成长主题在国外学界并不完全在视野之外,只是缺少系统的研究。

相比于国外,国内针对麦克尤恩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国内早期的麦克尤恩研究有蓝纯的《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33]、张和龙的《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34]、丁建宁的《赎罪如何可能?——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35]、龙江的《心灵的孩子,神奇的时间——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36]、邱枫的《男性气质与性别政治——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家庭制造〉》[37]、郭国良和蔡婷婷的《新婚之夜的悲剧——读伊恩·麦克尤恩新作〈在切西儿海滩上〉》[38]。直到2007年以后,国内的研究才逐渐增多。2010年以来,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学位论文,其中共有三篇博士论文,《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39]以《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赎罪》为研究对象,阐述麦克尤恩创作中的伦理主题;《历史与当下危机中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从空间叙事理论入手,剖析了英国社会的价值观危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伦敦映像研究》从城市符号学角度阐述战后伦敦的病态征候。研究专著只有王悦的《镣铐中的舞蹈: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与不可靠叙述》一部,该书主要对麦克尤恩作品中的不可靠叙述进行分析。硕士论文的数量则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总体上,国内麦克尤恩研究涉及的范围狭窄,对麦克尤恩的几部热门作品研究热情较高,而对他的大多数作品,国内学界还少有问津。

人物的成长在麦克尤恩作品中一直是引人关注的话题,但是目前国内外有关人物成长的研究基本上是在伦理或者心理学的框架内进行,视角单一,研究对象也大多局限于单个作品。张和龙的《成长的迷误——评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水泥花园〉》[40]是国内学界第一篇有关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的研究,该文认为“《水泥花园》这部小说深刻透视了那难以言说的青少年欲望世界,揭示了一个艰难而充满迷误的心理成长的界域”,“《水泥花园》不是个体走向成熟与和谐的‘成长小说’,而是一部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反成长’小说”。该论文标志着麦克尤恩小说的成长主题正式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其后,陆陆续续有相关论文发表,但其中大多为学位论文,期刊论文极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位论文有林霏的《论麦克尤恩前期小说中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以性别差异与两性关系为视角》[41]、杨丽丽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成长主题研究》[42]、胡秀玲的《孤独的成长——从空间批评角度分析〈赎罪〉的成长主题》[43]。然而,这些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还是麦克尤恩早期的几部热门作品,并且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宏观的视野。目前,学术界尚缺少对麦克尤恩小说的成长主题的系统、宏观和整体的研究。本书以伊恩·麦克尤恩全期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整体、宏观的视野,从多元视角研究麦克尤恩小说的成长主题,并借此把握麦克尤恩小说创作特色的变化,评价其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

三、麦克尤恩小说与成长主题

“成长”是麦克尤恩小说的重要主题,这几乎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学界对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的研究却又不能说足够充分,对成长主题的理解也不能说足够准确。例如有不少研究认为成长主题小说中人物的成长必然存在一个清晰和完整的发展脉络,成长主题就是对这个发展过程的描绘;还有一部分成长主题研究则将麦克尤恩后期的小说排除在外,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前者是将成长小说的概念套用到“成长主题小说”上,这必然局限了对成长主题的理解;后者则窄化了对成长的解释,造成了对成长主题的误读,此外,还有许多对“成长主题”这一概念简化的理解。因此,确定成长主题小说与成长小说的边界,以及梳理成长概念和成长主题的流变特征都是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的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将专门探讨成长主题的概念和缘起,以及“成长”意义的嬗变。西方文学长期以来就有成长书写的传统,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一类小说叫“成长小说”,一般认为“成长小说”始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成长主题小说”的说法脱胎于“成长小说”,与后者既有联系,亦有区别。“成长小说”多强调主人公“成长”的完整的过程,例如艾布拉姆斯这样解释:“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童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通常都要经历一场精神危机,然后长大成熟,认识到自己在世间的位置和作用。”[44]而成长主题小说的界定则宽松得多,但凡涉及成长的小说都可以归类为成长主题小说,两者有包含、有重叠,但不可混作一谈。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关于成长主题的研究都没有对“成长主题小说”与“成长小说”两者做严格的区分,两个概念经常混用,这是许多成长主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成长小说”或“成长主题”中“成长”的概念来源于德语的“bildung”,该词经历了从宗教神学向人文主义转变的历史,有很深的哲学与社会学背景。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研究仅仅是从其中译文的字面含义去理解,忽视了这一概念背后的哲学和社会学含义,因此大大缩小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这就简单地将麦克尤恩后期部分小说排除在了“成长主题研究”之外,且不说这种对“成长”的理解本身就是片面的。我们认为,成长主题的“成长”关于人物主体的生成,而主体的生成涉及身份认同、自我建构和认知内容,因此,成长必然地会与社会、历史、文化甚至政治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成长主题研究因而是一个相对广阔的领域。

正像成长一词经历了从宗教向人文主义的转变,成长主题的概念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成长主题其内涵和形式并非自始至终都是如此,西方成长主题小说从其成形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流变。“成长”有关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人的主体性在很长的历史上是受到压制的,直到西方的“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主体性才慢慢被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因此成长主题小说归根结底是一种关于“人”的小说。从某种意义来说,“成长”成为一个文学主题乃是西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想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发展到后来就表现为对人格独立和思想解放的强调。成长主题在其思想内涵上,正是沿着这样的趋势发展的。

成长主题小说可以大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传记体小说。其中比较著名的可以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为例,该作品细致地描绘了居鲁士大帝的成长与教育经历,但作为一部政治教育小说,其思想核心在于表达一种哲学思想,而不在刻画人的主体生成或对主体性的颂扬。以后的小说如16世纪的《巨人传》、17世纪的《痴儿历险记》等对“人”这一对象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其中,《巨人传》讲述巨人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的奇遇,表达对全人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和对神力的排斥和抗争,歌颂人性,贬抑神性,意图将人的本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但小说的人物形象过于扁平化、脸谱化,人的主体性并不突出。《痴儿历险记》讲述主人公痴儿金普里奇西姆斯(Simplicius,即思想简单的人)的冒险故事。故事中,在一系列的波折之后,主人公金普里奇西姆斯终于领悟到人生的无常,走向“成长”。该小说在叙事上借用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文体形式,被视为是德国“成长小说”的早期原型。虽然以上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够成熟,还不远能称之为“成长小说”,但都有一个有关成长的主题,只是这些主题并不十分突出。早期的这些作品为以后的成长主题小说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18世纪,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对成长主题小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部小说第一次引起了关于“成长小说”与“教育小说”这一小说类型的讨论,使“bildungsroman”这一术语进入了读者的视野。冯至先生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译介到中国的同时,也将“bildungsroman”这一概念介绍了进来,当时使用的译名为“修养小说”和“发展小说”,这个术语后来被学术界通译为“成长小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有专门的“成长小说”的研究。《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讲述了主人公迈斯特在社会中不断地遭受挫折之后而最终走向顿悟的故事,该书被认为是18世纪成长小说的经典文本。译名“修养”其实取的是原文“bildung”的“塑造”之意,即指当社会阻碍人的发展,人是如何突破这种阻碍,并在这一过程中人如何完成了自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的成长小说之前,英国小说中实际上也已经出现了成长主题,只是还未被正式命名。传统的英国小说尤其注重表现人物的个人体验,例如18世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琼斯》都等作品都极为重视人物的特殊经历,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人物的成长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成为一种文学主题乃是必然趋势。此后19世纪的英国出现大量成长主题的小说,这可视为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堪称19世纪的成长主题小说的典范,这些小说中人物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他们游历的过程中不停地成长、完善,与此同时,他们的成长又与时代变迁,社会风貌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像巴赫金所总结的:“在这类小说中,人的成长与历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人的成长是在真实的历史时间中实现的,与历史时间的必然性、圆满性、它的未来,它的深刻的时空体性质紧紧结合在一起。”[45]19世纪小说注重社会教化作用,一般带有很强的道德劝诫的意味,这些特点在小说的成长主题方面都有很鲜明的体现。此外,这一时期出现的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小说也十分醒目,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往的小说大多是以男性为主角,描绘男性人物的成长,而这一类小说中的成长主体主要是女性,但女性成长主题与男性成长主题的区别不仅仅在性别,其内涵也会有所差异。除了具有一般成长主题的特点之外,女性成长主题着重表现女性如何冲破性别歧视的藩篱,追求人格独立与平等,因此还带有女权解放的内涵。

20世纪开始,西方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其价值表达日趋多元。思想上,由于20世纪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流等新的思想和流派的盛行,成长主题要比以往更加重视表现内心独白、两性关系、男性霸权、意识流动等内容,形式上,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流行则使得一些成长主题小说在形式上出现碎片化、断片式的特征。例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方式再现人物的成长过程,体现了意识流动的特征;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刻画了人物的成长经历,但其情节是跳跃的、断裂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和价值日趋多元,文学表达方式也相应地随之变化,成长主题小说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地,在“二战”以后,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始全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尤其是美国出现了诸多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与事件,如嬉皮士运动、反种族主义运动,而许多前殖民国家也在战后纷纷发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思潮与事件反映在文学创作方面便出现所谓的“爵士时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等。相应地,西方成长主题小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比如少数族裔文学中出现了族裔成长小说,包括美国华裔成长小说、黑人成长小说等,主流文学的成长主题则开始关注个体的理想幻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人与社会的对立、个体的孤立感和游离感等等。成长主题在新的时期开始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国家、民族的烙印开始逐渐淡去,小说里的人物比之以往的形象要更具有普遍性,小说中人物所面临的成长问题也更具有普世意义。由此我们看到,成长主题小说在今天,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日益复杂而多元。麦克尤恩作为20世纪70年代的新生代作家,他的许多成长主题小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在本书中,我们将以六章的篇幅,选取麦克尤恩在不同时期的几部有代表性的成长主题小说作品,以作品为线索,试从多个角度阐释和解读小说的成长主题的独特表达方式和内在意义。伊恩·麦克尤恩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其历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始终是他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包括短篇小说在内的所有麦克尤恩小说里,涉及人物个体成长问题的篇目就达13篇(部)之多,其中有短篇小说《家庭制造》《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化装》《两断片:199-年3月》,以及长篇小说《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时间中的孩子》《黑犬》《赎罪》《在切瑟尔海滩上》等作品。各个作品中所呈现的成长问题也是种种样样,各有不同。在这些作品中,有展示动态的成长过程的,比如《时间中的孩子》《黑犬》《赎罪》等作品;有表现某一时期或阶段的成长特点的,如《水泥花园》;也有思考影响“成长”的社会因素的,如《儿童法案》等等,它们都不是单纯的成长小说,而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为复杂的成长主题小说。作家借用“成长”这一主题,将多个重大议题编织进小说里,从而引起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和讨论。

麦克尤恩早期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主题主要集中于人物的非常态成长,并且题材敏感,涉及伦理禁忌。我们将从失败的“成人礼”、停滞的成长、寄居的童年三个角度来解读麦克尤恩短篇小说非常态的成长主题。小说中三种非常态的成长各有特点。在《家庭制造》中,主人公对事件的叙述颠覆了成长的意义,“成长”成为“反成长”,小说中标志着“成长”的“成人礼”实则处处代表了主人公对成长的拒斥与嘲讽。《与橱中人的对话》与《蝴蝶》分别从家庭内与家庭外两个方面探索畸零人成长悲剧的成因,暗指畸零人的成长悲剧与社会的冷漠密不可分。《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与《化装》则通过刻画寄居的孤独童年进一步地揭露成人世界的虚伪与阴暗。

此后出版的《水泥花园》在风格上与此前的短篇小说十分接近,并且其在人物类型、题材、场景方面与后者存在呼应。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称《水泥花园》是麦克尤恩早期短篇小说的扩充和深入,比如乱伦情节,比如性成熟。但是,《水泥花园》这部小说所暗含的“家庭秩序的损毁与建立”却是常常为读者所忽视的。小说中,当旧秩序面临崩坏,这个奇怪的家庭自发地形成一种新秩序,这种秩序与外部的社会伦理秩序形成对立与冲突。最后在外部力量的介入下,这个家庭分崩离析,不复存在。在这种逻辑下,《水泥花园》不仅仅是一部成长的“悲剧”,更是个人在社会公共部门面前丧失主体性的悲剧。

《时间中的孩子》是麦克尤恩的转折之作。《时间中的孩子》这部关于自我认知的成长小说,借用“时间”的隐喻,将主人公当下的生命体验与有关主人公自身出生这一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生命个体处于一种所谓“隐缠序”之中,于是,过去与将来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两个点,而是两个相互纠缠、互为因果的因素。在这一前提下,“返回童年”实际上是对自我的完善。但“返回童年”不是变成儿童,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跳脱出自身的局限,反观自身,反省自我。小说主人公史蒂芬正是通过对童年,对时间的反思与感悟,从而领悟生命的内涵。《时间中的孩子》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纷繁复杂的隐喻,在后文中,我们将通过对这些隐喻的解读,揭示其背后的主题。

《黑犬》是一部与历史有密切联系的小说,呈现了历史与个体的多方面的关系。我们将通过对该作品的解读探讨历史和信仰对自我的建构。小说中,个体的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具有共通性,通过“黑犬”这一意象,小说中的个人的经历与宏观的历史相互交织。主人公杰瑞米精神父辈的缺失代表了一整代人信仰上的迷惘,也象征着整个时代的人们对20世纪残酷历史的遗忘。撰写“回忆录”一方面是杰瑞米帮助崔曼夫妇记录个人经历和历史的特殊方式,另一方面,撰写“回忆录”的过程客观上也帮助了杰瑞米弥补了自身“历史”与“记忆”的空缺,从而促使其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实现自我意识的蜕变和革新。

同样是历史题材小说,《赎罪》在麦克尤恩的整个创作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赎罪》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其主人公的成长不仅是精神意义上的,更是伦理意义上的。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经历了一个从“幽闭”模式到“敞开”模式的过程。“幽闭”的成长环境局限了人物的认知,而“敞开”的成长环境为人物认识自我提供了契机。布里奥妮有关伦理的思考并非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上,而是还涉及群体层面,她的道德反思中渗透着对人类和对当下时代的忧虑。另外,《赎罪》中的元小说特征使得小说有着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而小说中内嵌的《阿拉贝拉的磨难》的成长小说结构,其本身就存在“道德劝诫”的意味。与此同时,布里奥妮关于战争、历史的思考将其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实现更深层意义上的伦理建构。

《儿童法案》是麦克尤恩在新时期的代表作品。《儿童法案》在表面上是一部有关家庭关系以及宗教与世俗对抗的小说,但在案件的道德审判之下,其实隐含着对个体成长的关注。小说中的三个案件中的主角其在年龄结构上构成一条成长的脉络,三个案件反映了一个个体在三个年龄阶段所要面临的信仰的困境与选择。因此,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儿童法案》中的三场判决中所暗含的宗教与世俗之争与其说是两种伦理和价值观之争,不如说是一种权力之争,代表了整个社会对个体成长的干预。在这一情形下,信仰和价值观规定了个体的选择和意志,个体的自由意志渗透着其所属集体的某种共同意志。

在本书的核心章节中,我们将分别对上述作品进行解读以呈现麦克尤恩小说在不同时期成长主题的特点。之后我们将分别从主体的异化、身份认同、性别认知、自我的建构等四个角度来概括和梳理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成长主题。第一,在麦克尤恩早期的小说中,主体与社会鲜明地处于一种对立之中,而最终这种对立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成长的悲剧,例如《水泥花园》之中的内外的对峙直接造成了四个孩子的主体性的丧失,因此主体的异化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第二,人的主体性部分就是建立在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成长即主体生成的这一过程中,往往牵涉到文化、社会、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也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规定和影响,因此个体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其在某一特定的背景下身份认同的过程,例如在《时间中的孩子》与《黑犬》等作品中,身份认同是一个尤其突出的话题;第三,性别认同作为身份认知的特殊的一类,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性别认同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例如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一名句,道明了性别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例如在《家庭制造》中,主人公成长紧密地和男性身份的认同联系在一起;第四,叙述对自我的建构意义。在《黑犬》与《赎罪》两部作品中,历史叙事完善了主人公对身份的认知,塑造着叙述者的自我。由于成长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主体的生成,成长主题本质上是关于人如何在与社会的动态关系中完善自我的主体。上述的四个问题基本反映了麦克尤恩小说中成长即主体的生成与社会的复杂的关系。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以两章的篇幅论述麦克尤恩小说的总体特征,并对成长主题的创作做出评价。伊恩·麦克尤恩的早期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实验性”特征,而从小说《时间中的孩子》开始,作家的小说创作出现回归传统的趋势。这种回归并不是完全回到十八九世纪那种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形成一种兼具十八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风格和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锋特色的“折衷主义”的艺术风格。通过对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创作的概括和总结,我们将评价麦克尤恩在英国文学中的历史地位,并借此更为清晰地把握英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和走向。

同类推荐
  •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依然美丽

    《香港笔记》为作者派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期间写作的对香港的观察。通过对香港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民生百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反映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仍然在香港生动、有效地地实践与运作。
  • 旱塬播绿

    旱塬播绿

    1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干旱少雨,风沙四起,生态恶劣,人烟稀少。作为移民开发区,各项建设是一张白纸,创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写下了大量新闻稿报道和调研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本书稿选收入了100多篇调研稿件和论文,记录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勤奋写作、履行职责的历程。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热门推荐
  • 故兮

    故兮

    江湖,心中的江湖。受人恩惠,以命亦相还;伤身之仇,拼死必相报。剑术无双,大开杀戒的老者。努力练剑,初涉江湖的孩童。身世成迷,未来难料的少女。身负深仇,以仇为担的杀手。江湖之大,又有多少故事?故事太多,又将怎样走下去……希望,我有我所表达,你有你所欣赏。故事展开的有些慢,没有网文的套路,却想认真的讲一个好故事。希望朋友们可以耐心多看几章,我相信你会喜欢这个故事的。也希望喜欢的朋友们可加群交流。QQ群号码:136815917。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 寒月悲笳

    寒月悲笳

    花飞花落花满天,红尘一醉知何年?众生芸芸皆心苦,何忍青锋断红颜。晓看梨蕊风中舞,暮色残荷没寒潭。拔剑问天道安在?天道不仁是人间。
  • 伊斯坦布尔之恋

    伊斯坦布尔之恋

    在每个女孩的一生中,总会需要有那样一段恋爱。当它来的时候,你会忽略爱情以外的任何东西。金钱,姓名,国籍,语言,甚至是……未来。而安欣的那段恋爱,在伊斯坦布尔。
  • 僵尸和蝴蝶

    僵尸和蝴蝶

    道尊说,道法自然,放下因果,早脱苦海仙尊说,人定胜天,所谓尘缘,本就该轰轰烈烈僵尸说,暴力解决不了问题,但绝对暴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蝴蝶说,我这么讨嫌,迟早有一天你会打我的于是,僵尸蝴蝶,情非泛泛,不得善终
  • 凤女再嫁

    凤女再嫁

    她惊才艳艳无人可及,相府嫡女身份不凡,他本许她待这江山安定,并陪她浪迹天涯,高灯红烛之际,一杯鸠酒饮断万千爱意,空余恨,识人不清,悔断了肝肠。再睁眼,将府痴女,绝心绝情,嫡姐打骂,明面——忍,暗中,我让你死于非命,嫡母为难,我让你痴傻不堪。医术、权术齐上阵,刚谋渣男信任,不想却又招惹了一朵烂桃花,骂不走,打不走,掐也掐不掉。某女问:“你怎样才可以放过我?”桃花答:“与本王一起浪迹天涯。”
  • 帝枪之魂

    帝枪之魂

    有些人仅仅是把游戏当做游戏,但我们却是把它当做梦想。6年之前,决定了在世界之巅碰面,6年之后能否冲破苍穹。这一次,失去的必将讨回,曾让我痛不欲生的人和物,必将粉碎!
  • a w.kinglake - a biographical and literary study

    a w.kinglake - a biographical and literary stu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Quinn Cutler is sixteen and the daughter of a high-profile Brooklyn politician. She's also pregnant, a crisis made infinitely more shocking by the fact that she has no memory of ever having sex. Before Quinn can solve this deeply troubling mystery, her story becomes public. Rumors spread, jeopardizing her reputation, her relationship with a boyfriend she adores, and her father's campaign for Congress. Religious fanatics gather at the Cutlers' home, believing Quinn is a virgin, pregnant with the next messiah. Quinn's desperate search for answers uncovers lies and family secrets—strange, possibly supernatural ones. Might she, in fact, be a virgin?
  • 婉心只待南中尘

    婉心只待南中尘

    前:江南婉女,温柔绝色;江南尘王,腹黑君子,生死恋情,江南情缘。简介:在江城初年三月时,他们初见。她是江婉,江南的平民女子;他是南尘,江南王朝的南王。一次偶然,造就了他们的缘分。“你听,下雨了。绵绵细雨中,做着我喜欢做的事情,那是我原本想要的生活。”“那现在呢?”“有你就好。”“如果你所寻觅的人间仙境花海水乡也是我所想要的呢?”“那就一起好啦。”
  • 快穿之虚拟书

    快穿之虚拟书

    娉娉婷婷身姿娇,摇摇行止万世瞧。#武侠#三月之春,天山之下,桃林之中,手折花一枝,回眸浅笑,便是沦陷一生。#电竞漫#激烈战况并不影响她闲庭信步,抿一口茶水,唇一勾,“来欣赏老娘的舞姿吧。”#末日崩塌#风卷残云,在空中翻滚翻腾,黄坡上的面黄肌瘦,面带痛苦的人们终于展开笑容,汹涌的水漫世而来,繁荣的大地沟壑相接,然后与天边相连。无主cp,笑看人生,是执棋人还是棋子,端看个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