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4800000016

第16章 领导口才的自我训练——领导日常讲话的误区(2)

喜欢用夸张的语言去强调一件事物的特性,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也有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采用这种说法。例如:“这个意见非常重要。”“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戏剧。”“这种做法是极端危险的。”“这个女人简直是无法形容的美丽。”如此这般,讲得多了,别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你所夸大的字眼都大打折扣,这就使你语言的威信大为降低了。

5.逻辑零乱

在叙说事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所以,在交谈以前,必先在脑子里将所要讲的事物好好地整理一下,分成几个清楚明确的段落,摒除许多不大重要的细节。不然的话,说起话来就会拖拖拉拉,夹杂不清了。特别是当一个人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更容易因为特别起劲,巴不得把所见所闻全盘托出,结果却叫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6.矫揉造作

矫揉造作有多种形式的表现,有的人喜欢在交谈中加进几句英文或法文;有的人喜欢在谈话中加进几个学术性的名词;有的人喜欢把一些流行的字眼挂在口头;有的人又喜欢引用几句名言,放在并不适当的地方。这会让人觉得你在卖弄学识,故作高深,还不如自然、平实的言语更容易让人接受。

只顾自说

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

交谈是两个人的事,应该形成一种交流,可是自说自话者常常只说自己那方面的事。他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或对别人的话置若罔闻,自己说自己的。

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人听了。这样你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发表欲的,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述故事,甲一个一个地讲了好几个了,乙和丙谁不都是嘴痒痒的,也想来讲述一两个。可是,甲只管滔滔不绝地一个一个地讲下去,使乙和丙,想讲而没有机会讲。我们试想一下,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某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站起来不欢而散了。

一位钢铁大王说:“倾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至高的恭维。”心理学家杰克·伍德说:“很少人能拒绝接受专心注意、倾听所包含的赞美。”所以说,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而“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赞美和恭维”。

你如果能够给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你也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在接着交谈中你就更容易乘风远扬。顺利抵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地。

板着面孔说话

人际交往中,与别人谈话,无论双方意见或说法是否一致,都不能板着面孔说话。首先这是对双方交谈的一种不尊重,其次也会招致对方的反感,最后此次谈话也只能是不欢而散。

我们与人交往、谈话无非有两种人:一种是早已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和同事;一种是陌生人。和熟悉的人谈话板着面孔,或许还可以得到理解和谅解。和陌生人谈话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谈话的结果,只有给人家一个好印象,才能顺利交谈,发展友谊,取得交际的成功。

俗话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你尊重别人,热情待人,谁会驳你的面子呢?

我们每个人与人交谈一定要开朗、热情、生动,因为人不是受到什么强迫才接近谁、喜欢谁;也不是由于什么人出类拔萃、有成就、有名气,才去接近、喜欢这个人。亲切的话语,温暖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心理的距离。即使大人物,只要他善于交往、谈话,也必然如此。相反,冷冰冰整天板着个面孔,无论对什么人都是无益的。

无聊的争论

有的人为了一个字的对错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件事的虚实争论,有的人为了一个观点争论……生活中这样无谓的争论处处可见,可谓“波澜壮阔,层出不穷”。有时,你不想与人争论,别人还会想着法与你争论,争论好像一下成了“人之常情”,但这并不奇怪,如果细究起来,实在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我们必须把在社交中如何避免与人争论当成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务,加以防范和杜绝,在与人交往中始终保持一颗澄静的平常心,从而正确认识争论,把握争论,运用争论。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你必须首先冷静地考虑一番,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1.不要为不相干的小事情争论。

2.不要因为虚荣心或表现欲争论下去。

3.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可以得到什么?究竟又可以证明自己的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如果认为争论是一次积极的争论,是值得我们去争论的。那么在这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住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诚意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就往往可以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需要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很常见。因为即使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的观点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于对方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有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底。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你应当控制情绪,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争辩是一回事,而交情又是一回事,切不可混为一谈。当他向你认错的时候,也万万不该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

争辩结束后,你也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理。

哪壶不开提哪壶

领导在与员工交谈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为了让员工产生亲切感,难免说一些随意的话题,但是即使关系比较好,身为领导也有几个相当忌讳的话题,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1.员工的隐私

隐私是员工所拥有的一些不愿公开的秘密。除非是员工主动告诉你他的隐私,否则不要随意去打探员工的隐私。尊重员工的隐私,是尊重员工人格的表现。如果领导不顾员工保留隐私的心理需要,盲目懵懂地去询问员工的隐私,就会影响两个人的谈话效果,还会让员工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印象,进而损害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即使是员工主动将自己的隐私告诉领导,来征求领导的意见和看法,领导也应该注意回答的内容,不要得意忘形,像一个专家一样出谋划策、说三道四。只要说一些象征性的话就行了。如果员工非要领导说一些建设性建议,领导不妨给员工讲一个故事,说他有个朋友曾经也遇到这样的事情,结果是怎么样解决的,仅供他参考。这样即使建议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后果,领导也没有必要自责什么,员工也不会将过错归结到领导身上。

2.员工的伤心事

员工的伤心事不能当作谈话内容,一来是因为员工的伤心事并不想被很多人知道,除非这个员工心理上有某种急于倾诉的需要;二来员工如果沉湎于伤心事中,就很难和领导交谈下去,因此领导要极力回避别人的伤心话题。虽然通过同情别人往往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提及别人伤心事的办法终究不是高明的谈话方法。

3.员工的尴尬事

当得知员工有些尴尬的话题时,领导一定要回避。因为尴尬的话题一说出来往往会使员工觉得特别别扭。尴尬话题可以说是别人的禁忌话题,领导在会见员工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别人对哪些话题十分尴尬。

领导日常讲话六大禁忌

“我会说话吗?”这是一个看似十分简单实则常常困扰领导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落实责任的24堂课

    优秀员工落实责任的24堂课

    有效落实,创造卓越市场业绩;积极担责,塑造完美职业态度!身处职场,责任无处不在。责任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才是硬道理。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落实责任的有效渠道和方法技巧,旨在提高读者朋友落实责任的能力和水平,以求在事业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执行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执行不力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当今时代,执行力已成为企业的效率之源、成功之本。执行力的核心是人。拥有了执行力强大的员工,组织才能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企业需要执行力,更需要执行的人,需要不折不扣的优秀执行者。
  • 马云,活着就是成功

    马云,活着就是成功

    “互联网+”时代,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创业之后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发展起来?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抓不住机会,留不住人才,执行力跟不上创意,赚钱越来越难……成了创业者难以演说的痛。本书分为创业、用人、经营、管理四个部分,用马云的话和他的亲身经历,帮助读者开启创业之门,点拨创业者建设团队,形成自己的经营思路,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热门推荐
  • 恋桃记

    恋桃记

    赤脚大仙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随便捡了一个球竟然酿成大祸,被贬下凡间,还好有只小狐狸还陪着自己,等等,什么时候狐狸可以化成人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这是一个破案又治愈的循环故事。听力超群的腹黑女人和听力障碍的面瘫男人拉扯纠缠,半推半就,从现在回过去,从案里到案外……君悠悠一次次改变了周遭人的命运,但能否改变她和他的命运轨迹?“你,看起来很眼熟……”“你撩女孩儿的方式真老套。”“跟我走吧。”“去哪儿?”“天涯海角……”“你还是跟我走吧。”“去哪儿?”“我家席梦思,保质保量保柔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亮岛

    月亮岛

    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它真实的存在。在这个岛上演绎着一场关于生死的爱恨纠葛的故事。拥有娇容的清秋,被学校冤枉成包养的女大学生而开除学籍,不知道父母的她,跟着唯一的精神痴呆的奶奶远离南方家乡,来到东北这个叫做月亮岛的地方。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命运却让她遇见了,刚从海外留学回来即将接管全国粮食局的郑氏继承人的郑飞。英俊帅气拥有过人的学历,贵族王者气质的郑飞。厌倦了这样养尊处优的日子。根本不在一个世界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水中美女救英雄,奇迹般的开始了甜美爱情,也注定了清秋厄运的开始。
  • 嫡女要翻身丞相请走开

    嫡女要翻身丞相请走开

    前世她软弱无能,至亲至爱全部惨死,因误食内丹重回儿时。这一世她强势归来,力挽狂澜,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血债血偿,“我要你死,你就得乖乖给我下去。试图反抗,呵呵,不行。”传闻,北月世家的那位小姐手段凶残狠辣,人人敬畏,嗜钱财如命。可就是这样一个小魔头,时常会趴在她娘亲的怀里撒娇,诱导她娘亲改嫁,“娘亲,爹爹有什么好的,除了有钱有颜,别的啥都没有,整天柔弱的跟个小娘们似得,还要娘亲反过来保护。”她凶残,她行事乖张,却时常一人提笔作画,只知画中是一位冰姿玉骨的谪仙美男。别人问起,她都会说,“这是我认识的一位土豪。”她任性,她狂妄,身边却一直有个无赖作伴。每每想起,都能让她咬牙切齿,无赖,阴险狡诈的无赖。某只无赖趴在窗台上笑眯眯的说,“儿子为媒,内丹为聘,夫人就从了为夫吧。”
  • 烽火矣

    烽火矣

    爹爹说过,之归取自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所以我以为我们终将构建美好家室,可最终,我们只能在战场上以鲜血为媒,共枕而眠。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商业领袖的七副面孔

    成功者的面孔是可以复制的,那么,创业成功者到底有多少副面孔呢?答案是,七副。时间面孔:成功的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生力军和时代的英雄。然而,你要扮演好这些角色,首先就必须成为一名时间的管理者,你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还要管理好员工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人性面孔: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人性都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领袖面孔: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关键中的关键就是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圈子面孔:有句话说得好,圈子对了,事儿就成了。狼性面孔:互联网大咖、百度CEO李彦宏说:“百度现在需要狼性精神。”艺术面孔: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商场上的艺术家,你要想跨进成功企业家的行列,那你就必须不断去修炼自己的技艺。创新面孔: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乔布斯、拉里佩奇、马云等成功的商界大咖都有着杰出的创新能力。
  • 那夜琳琅如玉

    那夜琳琅如玉

    你说,我是独特的,你说,要守护我一辈子,你说.....你还保留着我清晰的模样......如果那一年的夏天,没有那一板砖,也许我们不会相识……那一年高一的夏天,炎热让林阆的脾气变得格外暴躁。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胡同里昏黄的灯,一闪一闪,时不时发出“噗呲噗呲”的电击声混合嘈杂的蝉鸣,“嘭!嘎!”忽然穿插的两声很突兀,那是板砖与头骨碰撞在掉落到地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