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300000003

第3章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1)

引子

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它是历史的传承沿袭与现实的生动演绎的相统一,既有凝聚力又有指向性。它是民情风尚习俗的最大载体,是一个地方人们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贯穿和渗透着当地人们最深层、最核心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

一、岁时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山西籍诗人王维17岁时客居长安,有感于重阳佳节而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这是金代秀容籍诗人元好问飘零异乡时,所作的《家山归梦图》。“社钱”是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据当地风俗,人们要在祭祀时击鼓、撒钱,儿童们则以拾钱为乐(侯外庐、冒怀辛认为“社”是地方的基层组织,见《元好问诗词集》序)。他们用诗词饱含深情地描述了故乡的岁时节日民俗。

山西是中国农历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农历源自夏王朝,也称夏历。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今山西南部地区,而北部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境内有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等,体现儒、释、道教义的民俗现象比比皆是。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山高日出晚,“阴阳割昏晓”,再加上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活,使得同一个节日活动,却往往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形式各异,甚至相左,呈现出别样色彩。但就普遍性而言,全省仍具有农耕文明的特点。农忙季节,一个月内一般只有一个节日,只是体现一种信仰,活动形式简单,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闲季节,节日的数目相应增加,大众娱乐上升为主体,内容庞大,形式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过年,民谚称“正月天天都是节”。这种安排,体现着岁时节日对于人们劳动生活节奏的调整作用。不管是农忙季节的家庭民俗活动,还是农闲季节的社会群体民俗活动,都贯穿着祭祀土地、勉励农事、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主题思想。

1.春季节日

春季节日主要有春节、迎喜节、送穷节、人节、谷神节、石头节、立春节、元宵节、填仓节、青龙节、寒食节、清明节等。

春节,特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也称大年初一),是一年开首的第一天,是全年的第一个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民间称“过年”、“过大年”。“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谓有年,五谷丰收谓大有年,过年即是庆祝丰收。春节是阖家团圆、庆祝丰收的日子,民间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等说法。

从除夕子夜开始正式进入春节。第一项活动为接神,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家家户户要点“旺火”、烧“柏楼”、鸣鞭炮。“旺火”用精选煤块垒成一塔形结构,点燃后能冲天而烧,映红天地。晋北地区盛行点“旺火”,讲究“旺火”要垒得高大,甚至用近百吨煤块垒成一座数丈高的塔,要保证三天三夜烧不倒,旺焰冲天。晋中地区的“塔塔火”属改良型的“旺火”,即在“旺火”塔体外抹一层泥巴。浑体留有无数的火舌口,如香熏炉,燃烧后火焰熊熊,形成一种玲珑剔透的金色绣球,以烧塌为好,俗话说“塔塔火,不塌不算火”。晋南地区缺煤,则用松柏树枝搭建牌楼式建筑,点燃后霹啪作响,火光冲天,松香氤氲。这些礼俗,既是祈福兴旺的仪式,也有照明取暖的功效。同时,人们还要点燃通宵不灭的“长明灯”,家长要率全家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天亮后,人们穿着新装开始拜年活动。

正月初一时,第一个出家门的人,开门时要念叨:“门神门神多行礼,家家户户开门都是你。新年新节新进财,是个元宝滚进来。”同时,人们还要燃放爆竹,以迎神驱邪。拜年分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家拜是家中晚辈给长辈磕头,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远拜则是邻里乡亲好友之间的拜年,团拜则是团伙相聚去拜年。长辈要象征性给晚辈压岁钱。春节路遇他人,均拱手作揖,互致祝福,多为“恭喜发财”一类的吉祥语。拜年的目的在于加深亲友感情,和谐人际关系。

春节家家吃饺子,饺子的谐音是角子(古代一种钱币),形制又像元宝(古代一种较大的金银锭),吃饺子取意招财进宝。餐桌上要有鸡肉、鱼肉等,以显示“吉庆有余”。正餐全家人都要入席,第一碗饭要敬祖宗神灵,而且坐正位的家长要致祝酒辞。

春节要人人开心。言语行为要使人人高兴,晚辈小子活泼而不忘礼,长辈大人谨严而不苛责。若不慎失手打碎杯盘碗盏则不宜喧哗,或念叨“岁岁平安”。煮饺子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箱,全凭柴烧;烧柴要烧芝麻秸秆,取意“芝麻开花节节高”;饺子破了要说是“挣了”,不能用“完了”、“糟了”、“坏了”等一类字眼儿。这一天不干力气活儿,不摸笤帚、扁担、锹锄、刀箭、针线,不倒垃圾也意味不破财。有的地方讲究在初五以前都不能扫院落,而晋南有的地方却讲究春节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招财进宝。

民谚有“正月初二三,路上尽是小生和小旦”,是说青年夫妇拖儿带女,大人小孩都打扮得像从戏台上下来的人物,衣冠楚楚、花枝招展地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初一,全家团圆,一般都是媳妇要领着孩子,随丈夫回公婆家团圆;初二,丈夫要领孩子,跟着媳妇回娘家团圆。另外,晋北有正月初三回娘家的讲究,大同也有正月初一招待新女婿的传统。

民谚有“人三鬼四神仙五”之说。初四“送祖宗”,就是将年前请回来的,象征列祖列宗的牌位送到原地,或到适当的地方进行安放、收藏。有的地方讲究“人双鬼单”,一般在初三或初五进行这项仪式。

民谚有“破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送穷节选在正月初五进行。正月初五,民间称“出五”、“破五”,谐音“破无”,旧称“送穷节”,吕梁石楼则有外出郊迎喜神的讲究,即“迎喜节”。这一天,晋西北地区在太阳未出山时,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然后,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纸剪成人的图像,由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称为“送穷媳妇得有福人”。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是上古高阳氏(颛顼)之子游手好闲、破衣烂裤、生活无着,正月里穷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送穷鬼”。晋南地区则传说是,颛顼宫中生下一个男孩,每穿新衣便哭,如果硬将新衣给他,不是被他撕烂就是被他故意在污秽堆里打滚,人皆称呼为“穷子”。这是一个传说的两个版本,是从不同侧面告诫人们要“克勤克俭”。还有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有的地方习惯在这一天早晨,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这一天,民间讲究“喜入厌出”,喜欢从外面担水取物以“填穷”,讨厌他人来取物、借物。这一天兴吃面条,因用刀切面,煮而食之,故名为“切五鬼”。晋北个别地方习惯在定更后,由妇女出大门外烧纸祭奠亡灵,放声大哭,俗称“哭节”。关于送穷节,山西流传有一则联语:

爆竹三声,嘣走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

焚香九炷,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得小人六合四喜。

旧俗将六畜、人与五谷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排位轮值,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初七人日又为人节,晋东南地区要于“人日”之夜焚香点灯,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祀北斗星,进行祈福活动;临县等地习惯在门前或地里堆谷糠煨燃,称作“炙地”;晋南地区习惯用彩色丝线和绫绸制作首饰,称作“彩胜”,并且男子要游宴。也有的地方习惯祭拜百神,吕梁个别地方习惯用跳“麻姑”游戏祈平安。初八谷日又为谷神节,祭祀五谷神灵,或到后土庙祭祀拜神,或取五谷杂粮各一份在田间地头迎日扬洒,祈五谷丰收。晋北地区的祭岁星活动,讲究在天地神位前燃灯七盏,烧香焚表。有的地方讲全村公祭岁星,保护农业丰收。五台山一带则有一些信教者在此日上布施,祈求佛祖保护。有的地方又将此日当成敬八仙节。

初十称为石头节,亦称老鼠娶亲日。这一天不仅不打老鼠,而且不搬动石头,还要给石器上贴春联。晋东南地区还有在夜晚给老鼠投食的,晋北一些地方晚上忌点灯,怕影响老鼠喜事,以为惹下鼠神会一年遭殃的。晋中地区习惯正月十三日在房屋顶上撒粮,供寒鸦啄食,希望这些鸟类不遭害田里的庄稼。

立春也称“打春”、“鞭春”,提示人们此时可鞭打春牛开始耕种了。有的地方要用泥塑一“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三圈,以求不患痘病。当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里,希望田地出力贡献。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立春节,民间艺人以黄泥制作许多“春牛”小玩具,如口哨等,进行贸易,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立春节,女孩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又称“春蛾”,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可主桑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春娃”。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晋南地区还要迎接新嫁的女儿回家,谓“迎春”。民间这天习惯吃“春饼”,以面饼包卷萝卜、姜、葱等菜食用,称“咬春”。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正月里最红火的大众娱乐节日,因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也称“灯节”。正月十五闹红火,各种民间社火艺术要进行大展演,可谓是民间的艺术节、狂欢节。此时,晋南地区气候转暖,河流解冻,人们习惯放河灯。夜晚,人们手提灯笼走路,碰到行人讲究抬起灯笼互相照一照,取意吉星高照。一些地方的妇女用面塑灯盏,蒸熟后加油点燃,置放在土地神、门神等处,供盼望得子的新媳妇、祈求不生病的孩子们来“偷”。晋南民间习惯荡秋千,有“秋千荡空中,一年不生病”之说。平川地区吃元宵喻团圆,山区讲究吃油糕喻高升。正月十六,全家要扶老携幼出门观灯赏月,称“游百病”,以应“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得病”之说。

填仓节也称“添仓节”,在正月二十三这一天,民谣有“过了年,二十三,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笤帚,扫东墙,拾到虫虫验丰年”。夜间点灯以祀仓神“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天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要镇宅。临汾地区的一些县讲究此日忌点灯盏,传说是老鼠正娶亲;晋北地区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得越多兆头越好。晋南地区一些乡村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兴剪彩纸贴门上、剪葫芦贴帽上,以为可除百病保四季平安。

节日不断、节里套节是山西民间过年最大的特点。由于正月里大多数地区仍是天寒地冻,农闲时间长,山西民间过节活动拉得很长,从上一年的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就算过年了,一直要到新年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才算结束,俗话称“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二月二龙抬头”,俗称青龙节,与惊蛰有关。此时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个别地方此日起床时忌说“起”,担心毒虫应声而起。晋南有些地方,认为这一天是青龙活动的日子,忌去河边、井上担水,田间劳作时注意安静以免惊动了青龙;有些地方则习惯到郊外游春踏青。晋北有个风俗,如借人家的水桶要一手提扁担、一手提桶,还桶时要捐一担水。此日,拂晓前担水叫“引钱龙”,担水愈早兴旺愈早。“引钱龙”是按照这一年有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入相应枚数的铜钱,提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汲水后随走随洒,将壶内剩下的水与钱倒入水缸,这样就算把钱龙引回家来了。这一天,人们普遍食烙饼或春卷,称是“揭龙皮”,同时还要吃梨。晋南民间要吃麻花、馓子,或称“啃龙骨”,或说是“咬蝎子印”。芮城县匼河过青龙节,有一种据说坚持千余年的古会,称“三社典”,相传始于东汉光武帝年间,是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而举行的庆典活动。这天,妇女们身着彩装,演唱传统民歌小戏,男子们则扮演粗犷强悍的天神,甚至赤身裸体身背粗木、铡刀、冰凌、石磨等大展阳刚之气,百姓尽兴狂欢,并将各自家中最珍贵的宝物都展示出来,民间又称“亮宝会”。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旧俗认为是在冬至后的第105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则把寒食节定在清明前一天,个别县则定在清明前两天。寒食节的源头应追溯到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认为火中有神灵,需要止熄,祭祀后再重新燃起,称为“改火”。改火前要禁火,禁火期间自然是要吃寒食的,遂有寒食节。也有称寒食节是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的。汉时,晋地民间的寒食节曾要禁火一个月。三国时,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后,起兴于“晋王”的司马家族垂青晋地掌故,因而,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成了全国性的节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今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少数寺庙仍然习惯禁火三天。在寒食节这天,晋南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晋北习惯吃炒豆,一些山区讲究吃炒面。有的地方蒸“寒燕”食品过节,即用面塑“飞燕”等造型的食品,插在酸枣树枝的针刺上,或装点在室内,或作为馈赠礼品。清代学者戴震纂修的《汾州府志》对寒食节作了辨正,认为:“战国时有抱木燔死之说,子长所不取……战国秦汉之后,异说纷起,无足取信。”

清明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民谣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清明上坟就是人们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在祭供的同时要除掉坟冢上的杂草,再培新土,然后加高加固,不使坟冢遭风吹雨淋变矮或被荒草湮没。晋南地区清明时,全家一齐去上坟,遵寒食节习俗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故而古人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晋北、晋中等地则要燃香化纸。有的县区还讲究此日妇女不到坟地,但傍晚却要在大门外放声哭,有“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的诗句描写。

2.夏季节日

夏季节日主要有佛诞节、端午节、六月六节等。

同类推荐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 弟子规说什么

    弟子规说什么

    如果你人缘差、事业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这根源于少儿时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其实,《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

    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为一界之主

    我为一界之主

    我为一界之主。但不是天生的一界之主。我曾诞生于另一个世界但也从那个世界沉睡。但是沉睡的我不是死亡而是去到了另一个世界“九幽”那是一个属于我的世界不过为了怀念现在我回来了。
  • 公子留步,这个龙女很多情

    公子留步,这个龙女很多情

    七十年前,江湖上四大门派和四大妖族业已形成,四大门派中以长春派为尊,四大妖族以龙族为王。八足鼎立的形式虽看上去十分平稳,实则岌岌可危。被封印了五十年的龙月恒被尹清远意外唤醒,二人从抗拒世俗到相互误解。这场有趣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娜卡列尼娜(全集)(英文版)

    安娜卡列尼娜(全集)(英文版)

    《安娜·卡列尼娜》系俄国19世纪最有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最早出版于1877年。作品通过安娜的个人人生遭遇,向社会深刻阐释了作家对女性、婚姻、人生、生死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
  • 欲望之门

    欲望之门

    这是三个女人为了追求梦想而不幸迷失自我的故事。在金钱的诱惑下,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她们能否坚持住最初的愿望?她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忍辱偷生、委曲求全,最终,她们又能得到什么?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叙事笔法,不追求光怪陆离的写作技巧,行文以新闻纪实报道、报告文学的笔法白描勾勒。作者摈弃宏大叙事,摈弃偶像崇拜,而追求人性的解构。在这部书里,没有一个人是主角,读者也看不到一个高大全的偶像形象。她们的身上都有着隐秘的过往,内心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绛云楼俊遇

    绛云楼俊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量子修行论

    量子修行论

    无法修行?我以量子掌控之名,修一切可修之道!阵师、将师、术师、魂师,精彩纷呈的世界,看江鸣如何以不一样的修行,闯荡这方世界。
  •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老舍先生问: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杜甫说:齐鲁青未了。白居易手捻长髯:最忆是江南!李商隐深请回忆: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些声音,融在历史的长河里,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吸引了一颗读书种子,驾着蒲公英的小伞,飘过水,飘过山,看神州万里大好河山,追寻前人足迹,把生命里的那份感悟和悸动,轻描淡写,让内心饱满,让人生不寂寞。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不能仅仅吃米活着!
  •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简单好读,可以一次啃完。不晦涩,不枯燥,激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让自我的哲学探索变成轻松的阅读消遣。看冯版、胡版《中国哲学史》,罗素、梯利《西方哲学史》前,不可不读的哲学入门书。走进大师们的精神世界,邂逅一场轻松而美妙的思想盛宴。快速读懂哲学3000年发展过程,轻松掌握120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师的智慧,已经并正在改变无数人的思维方式。罗素、胡适、冯友兰等大师推荐阅读哲学史。
  • 萧之缘

    萧之缘

    一上古神器掉落世俗,流传万年,无人识之,一公关之人无意以死解封,可解封也是再次尘封,然而神器之中多了一魂,再次历经千年,魂与器发生了变化,是为相熔,可魂不魂,器不器,说是有魂之器,然魂能控器,却离不得器。以器练身,重铸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