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700000014

第14章 旧学宗师(13)

“我从来说中国缺乏宗教,中国人淡于宗教。孔子就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拿孔子来说,他注重的是现实人生……有人将儒家称为儒教,这不对。儒家不是宗教。孔子的精神,是全部放在照顾现实生活上的……宗教则不能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必恭必敬于眼前。宗教则必恭必敬于‘上帝’。故说中国人淡于宗教,中国人远于宗教。故说中国儒家不同于其他宗教……”

这就是梁先生的风格。他最后说:“中国所有的伟大宗教均为外来的……中国有的就是伦理。‘上帝’一词,古书上有,但不重要;而伦理在中国特别重要。伦理内容的根本精神,是‘互以对方为重’。这与西方的‘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不同……”

梁先生神态从容,侃侃而谈,令在场的人不由屏住呼吸。当时的情景,不禁使人回想起费孝通曾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梁漱溟先生是我一向尊敬的前辈,是当代中国一位卓越的思想家……是一位一生以事思考人类基本问题的学者……他的思想永远是活的,从不僵化……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不唯上、不唯书、不唯经、不唯典?他是最认真求知的人,是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是一个为今后中国文化进行探索的前锋。”

录制了约3小时,拍摄结束后,梁先生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并多次道谢。大家怕他累着,可他坚持要把他们送出门,目送他们离去。后来,录好的带子由费老带到香港,在研讨会上播放,得到热烈反响。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次讲演竟成了这位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的最后一次学术报告。

【大师小传】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其长子梁培宽,次子梁培恕。

梁氏原是元朝宗室梁王帖木儿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有《社会主义粹言》的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20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遂,经过几年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儒学。

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1925年任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主任。1928年至1929年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校长;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4个字,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校训。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战活动,开始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曾在重庆北碚创办勉仁书院。1939年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创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的和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5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1955年,由于批评当时的农民政策等,遭到政治批判。以后主要在家从事理论研究,发表《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80年代后期,以90多岁高龄仍然著文、演讲,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梁先生与山东邹平有着不解之缘,在遗嘱中表示要把自己的骨灰安放于邹平。今梁漱溟纪念馆坐落于邹平一中图书实验楼。

钱穆:讲学坚持以史救国

钱穆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4)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南延祥乡啸傲泾上七房桥之五世同堂。原名钱思嵘,1902年入小学担任教师时才改名为钱穆,笔名有公沙、忘未学斋主等。

钱穆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儒学大师。尽管他的一生历经抗战国难、流落香江、定居台湾等颠沛流离,但他却凭借对学术的执著与狂热,自成一家之言,最终成为一代学界宗师。

钱穆毕生以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弘扬国史,坚持以历史救国。尤其是他在抗战流离之际,冒着生命危险著成的《国史大纲》,成为两岸史学的重要经典文献。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任教北大,成一家之言

钱穆自幼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虽然家境贫寒,却仍刻学苦读。1901年入私塾,父亲钱承沛称赞他“前世曾读书来”。1906年,钱承沛因肺病逝世,临终前叮咛他要好好读书。私塾老师期许他能效法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国学上成大器。

18岁那年,钱穆出任无锡市郊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教师,开始发表文章。1918年,24岁的他由商务书局出版第一本著作《论语文解》。

此后,钱穆任教于厦门集美中学、无锡师范学校及苏州中学,讲授国学概论。1920年秋,钱穆转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校长。1928年夏秋之交,他的妻子邹氏、新生婴儿及兄长钱声一先后逝世,钱穆开始挑起全家的重担,长侄钱伟长随他在苏州中学就读高中一年级。1929年,钱穆续娶张一贯,迎养母至苏州,长子钱拙在此时出世。《墨子》、《王守仁》等著作也陆续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0年秋,在学者顾颉刚的极力推荐下,钱穆任北平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讲师,时年36岁。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辩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误言,平今、古文经学之争,震惊北京学术界。隔年,钱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开设中国上古史、秦汉史等课,讲授史学,终成一家之言。

钱穆个子虽小,但十分自信,两眼炯炯有神。平时虽不苟言笑,说话时却十分风趣、健谈。当时,在北大穿长袍上课的教授极少,陈寅恪却是个坚定的长袍主义者。钱穆对陈寅恪的学问十分佩服,看到陈寅恪穿长袍,他便也效仿改穿长袍,后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钱穆不仅长于著述,也长于上课。在北大,钱穆主要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通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每堂课2个小时。钱穆每次都是准点进教室,上堂就讲,没有一句废话,中间也不休息。由于博闻强记,上课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古讽今,频出新见,很快声名大振,听课的人越来越多。

大约因为在家乡执教太久,钱乡音不改,上课时始终不脱一口无锡腔。开始学生听了很不习惯,但他的课讲得实在精彩,谁也舍不得离开。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了,反而觉得“无锡腔”很有味道。

钱穆自己从不觉得无锡话有什么不好,后来50年代在香港新亚学院演讲时,香港学生反映听不太清楚。有人问他要不要提供翻译,意思是译成粤语。他很不高兴地反问道,要译成英语吗,中国人怎么会听不懂中国话呢?

钱穆讲的中国通史,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这门课他先后上了8年之久。中国通史课每周2堂,每堂2小时。多安排在下午1点到3点。虽然这个时间是学生最容易疲倦的时候,但他却能把枯燥的历史课讲得绘声绘色,没有一个学生打盹或走神。除了北大学生,其他高校学生也慕名前来旁听。每一堂将近300人,坐立皆满,以至于学校不得不把小教室换成大教室。有的人一听就是4年。其中有一个姓张的学生,从北大一直听到西南联大,总共听了6年之久。钱穆也被学生评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有人把他与胡适并提,时称“北胡(适)南钱(穆)”。

北大学术空气自由,学生可任意选听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教授的观点也常常互相矛盾,大家可以自由地展开辩论。钱穆治学非常严谨,他坚持己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次讲上古史时,有人告诉他,主张疑古的北大名教授钱玄同的儿子就在他的班上,让他讲课时注意一点分寸,别引起误会。但他毫不避讳,当众声称“若言疑古,将无可言”。

当年,北大有三个知名的教授,被称为“岁寒三友”。所谓“三友”,就是指钱穆、汤用彤和蒙文通三位先生。钱先生的高明、汤先生的沉潜、蒙先生的汪洋恣肆,都是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当年,燕大发通知多用英文,或许是受到美国文化影响的原因。有一次,钱穆接到一份水电费缴费通知,上面全是英文。当时水电费须按月缴。可是他的英文不好,接到英文通知时感到很气愤,索性不缴。年底时,学校来人问他收到通知没有?他说收到了。来人又问:为何不按月缴费?钱穆愤然回答:吾乃国文教师,不必识英文,何以在中国学校发英文通知?对方一时哑然。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见钱穆的性格。胡适对钱一向十分欣赏。有人向他请教先秦诸子的有关问题,胡适便让他们找钱穆,说你们不要找我,钱穆是这方面专家,你们找他。见胡适这样推崇钱穆,大家对钱穆也另眼相看。

一次胡适生病,许多人都争先前去拜访,乘机联络感情,钱穆却偏偏无动于衷。朋友知道后,对钱穆大加责备,认为他太寡情,辜负了胡适对他的一片好意。钱穆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两回事,怎能混为一谈?如果他帮助过我,说过我好话,我就去看他,那叫我今后怎么做人?钱穆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在北大教授中,钱穆除了学问好,人品亦佳,在师生中有口皆碑。他平时不苟言笑,埋头治学,惜时如金,但决不是一个酸夫子,而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也很懂生活的人。他毕生有两大爱好,一是昆曲,一是旅游。

他在常州中学时,受老师的影响爱上昆曲,自谓“余自嗜昆曲,移好评剧,兼好各处地方戏,如河南梆子、苏州滩簧、绍兴戏、凤阳花鼓、大鼓书——兼好”。因为热爱昆曲,由此喜欢上吹箫,终生乐此不疲。长兄好笙与琵琶,他喜欢箫笛。当年在乡教时,兄弟二人课余常常合奏《梅花三弄》,成为早年的一大乐事。

钱穆特别欣赏朱熹的“出则有山水之兴,居则有卜筑之趣”的生活方式,也自觉实践。他读书治学都尽可能选择环境清幽、景色绝佳的地方。初到北大时,一段时间他借住在朋友汤用彤家。汤家位于南池子边,紧靠太庙,四周广布古柏草坪,“景色幽茜”。他在西南联大写《国史大纲》时,居住的宜良县岩泉寺山明水秀,更是人间仙境。其后借读的苏州耦园还读我书楼,三面环水,“有池林之胜,幽静怡神”。晚年栖居的台北外双溪素书楼,依山面溪,是台湾有名的风景胜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话用来形容钱穆再合适不过。钱穆治学之余,每到一处,总要遍访名胜,游山玩水。在北大几年,他几乎年年出游,“余在北大凡七年,又曾屡次出游”。几乎遍及山东、山西、江西、河南、湖北等周边地区。即使在西南联大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也照样游兴不减。许多当地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都游到了。在遵义浙大执教时,适逢学生李埏也来任教,于是钱拉着他一起遍游遵义山水。李埏已精疲力竭了,他仍兴致勃勃。李埏原以为老师这样的人一定终日埋头读书,不想他长日出游,大为感叹:“不意先生之好游,乃更为我辈所不及。今日始识先生生活之又一面。”对他的诧异,钱穆自有一番解释:“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这才是钱穆。

抗日战争以后,钱穆历任西南联大、华西大学、中央、齐鲁、武汉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长,依然是讲授上古史、秦汉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并于1939年云南避难期间,在岩泉寺完成学术代表作——巨著《国史大纲》。

创办香港新亚书院

1949年,大陆时局紧张,大批自由派学者随蒋介石迁往台湾。钱穆虽然没有赴台,却因为左派学者对他的攻讦,被迫离开新中国的土地。后来,他应张其昀之约,与不少知识分子经广州南避香港。

避居香江的钱穆,未能因此避开政治纷扰。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钱穆、胡适和傅斯年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能控制的极少数人”。

身处英国殖民地,自认是流亡知识分子的钱穆,除在徐复观主持的《民主评论》上发表文章外,又与谢幼伟、唐君毅、崔书琴等学者,借用华南中学在九龙伟晴街的课室三间,筹办“亚洲文商夜学院”,招收港、台学生60余人,实现为中国人办教育的理想。

1950年秋,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深水埔桂林街61—65号购得新楼三楹,供作新校舍。其占地虽不大,也无图书馆,但亚洲文商从此由夜校改为日校,并更名为“新亚书院”,钱穆出任院长。

同类推荐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金枝

    金枝

    博尔济吉特氏、乌雅氏、珂里叶特氏、钮祜禄氏、阿鲁特氏、叶赫那兰氏……她们因为冠以贵族的姓氏,被荣华富贵幽禁一生,名字却从未被记起。海兰珠、孟古青、董鄂妃、珍妃……她们受皇恩垂青,然而得深情者不寿。清宫里到底有多少被时光淹没的故事,后世演绎的她们的一生,又有多少是真实?十三位荣宠极盛的女子,十三段喜忧参半的人生实录,纵是金枝,也被势不可当的历史洪流,裹狭着,推搡着,半点不由人。然,就算生命如微尘、如草芥,此生的至情、至真、至哀,都值得被享受!读书,入梦;读毕,醒来。恍然掩卷,愿你明白,人间女子值得爱。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人与狗

    老人与狗

    老村长在黑子的陪伴下,拿着纸钱来到老伴和孙子的坟墓旁。黑子对天狂吠。老村长跪在地上,点燃纸钱说道:“老伴呀,狗狗呀,赵大拿他是罪有应得!他不该啊!”他望着火苗,颤抖着双手,一张张地续着纸钱,又说道:“唉,老伴呀,你说赵大拿是个可怜虫,叫我给他留条生路,我给他留。他娘也不让我杀他,说叫他活着,叫他遭报应!现在是两地政府部门要惩治他,不怨我呀!是的,该给他留条生路,让他活着!让他遭报应!啊,老天爷总算开眼了!”
  • 道岳

    道岳

    袁修看了看这个世界:天庭、帝国、妖……光明之下,黑暗就在身边。书上说:“大道如岳,你我皆是登山人。”袁修说:“大道三千,苟字为先!”
  • 公子桃花

    公子桃花

    从陈国公子到息夫人再到楚文王后,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人争议最多的春秋贵女奠定楚国争霸实力的女人柳岸,本名王相勤,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高研班学员,河南作协理事,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周口市作协主席。出版小说集《红月亮》《八张脸》《燃烧的木头人》《日蚀》,长篇小说《浮生》《我干娘柳司令》。《燃烧的木头人》获河南省文艺成果奖,《我干娘柳司令》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浮生》获2013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杜甫文学奖。长篇小说《公子桃花》获“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凝结了幽默口才的精华,系统地向读者阐释了幽默口才的本质、养成技巧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对不同场景下幽默口才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直接给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不仅如此,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口才案例,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幽默的真谛。通过阅读《处世哲学系列丛书: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读者既能迅速掌握幽默语言艺术的精髓,又能阅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愉悦间掌握幽默技巧,自我修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幽默高手。
  • 甜妻来袭,总裁霸道宠

    甜妻来袭,总裁霸道宠

    父亲的离世带给她巨大的打击,不仅如此,姐姐和渣男联手压迫自己,将自己逼得走投无路。好在有他,一个爱她入骨髓的男人,霸道总裁花样宠,将灰姑娘的她宠成了瞩目的女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熄边缘

    生熄边缘

    地球的安逸是个偶然,要露出宇宙凶险的面目。当然也要露出宇宙无限的奇迹与可能。要信奉科学,不局限科学。这是一个毁灭后残存下来的全新世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随灾难消失,人类万不存一。在新的世界,人类文明重新开启……本书纯属虚构。
  • 天降萌妃:魔帝请接好

    天降萌妃:魔帝请接好

    她,本是月楼楼主,坐拥世间一切,可一朝殒命,成为了人人可欺痴傻小公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掀起惊涛骇浪,活得潇洒肆意,一身修为盖世无双,炼器炼丹更是出神入化。他,几万年前令人闻声色变的魔帝,手握日月摘星辰,俯瞰蝼蚁众生,妖冶邪魅,风华绝伦,却只愿为她倾尽生世宠爱。本文一对一,男主和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男强女强,强强联手,深情碰撞,火花四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