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7100000001

第1章 孔子的美德智慧(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家境贫寒,却有志于学,20岁时已学识渊博,被当时之人称“博学好礼”。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前往齐国,受到齐景公赏识。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孔子返回鲁国,但此时政权皆掌握在权臣手中,孔子虽有两次从政机会,却全都放弃了。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出任中都宰,卓有政绩。后来先后担任小司空、大司寇等职位,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在鲁国权臣的打击下,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直到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才再次返回鲁国。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鲁国,享年73岁。

孔子博学多才,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主张用礼教和道德来治理国家,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学徒众多,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达者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书,是为《论语》。

以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道德、礼法规则,是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在人与人之间架起“和谐相处”的桥梁。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家和万事兴”,意思是,与自己的家人“和谐相处”,就会更好地去拼搏事业;与身边的朋友“和谐相处”,友谊就会长存;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世界就会和平。

“和谐”是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事、物均应以“和”为贵,和谐、和睦、和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文明遗产,是一代代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披荆斩棘、开创时代、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也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所必须掌握的通达处世之道。

“将相和”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

廉颇是赵国的第一武将,而蔺相如在没有官职前只不过是一个泛泛之辈。但是,当赵王在为跟秦国谈判的人选犯愁的时候,恰恰是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王面前。在谈判的过程中,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最终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任务和使命,为维护赵国的尊严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绩。

从此以后,蔺相如这位原本没有任何官职的幕僚在赵国名声大振,他的官职也一跃超过了战功赫赫的廉颇,这让廉颇的心里很不舒服。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之下,廉颇开始找蔺相如的麻烦。蔺相如每次看见廉颇之后,都会远远躲开,甚至为了不与廉颇见面,还称病不上朝。蔺相如的手下对此牢骚满腹:明明位高权重,却为何要再三躲避?蔺相如的回答使手下深深折服,他说:“廉颇与秦王相比,自然是秦王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秦国这么强大,但是却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我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的话,那么秦国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赵国大举进攻,到时候,不但我们之间的矛盾化解不了,赵国还会面临亡国的危险。所以,我避开廉将军,并不是因为我怕他,而是为了我们赵国的生存与发展。”手下听了蔺相如的解释恍然大悟。不久,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非常惭愧。一天,廉颇背负荆条来向蔺相如道歉,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成语。之后,廉颇、蔺相如成为最好的朋友,两人共同为赵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无疑,与久经沙场的廉颇相比,蔺相如更具智慧,心胸也更加宽广。他拥有一站在战略大局之上的人生智慧,他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和”有多么重要。蔺相如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因为他与廉颇之间的争斗而导致将相不和的话,即便最后真的分出了胜负,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满清之初,52岁的皇太极猝然辞世,多尔衮与豪格为了争夺皇位互不相让,甚至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最后,还是多尔衮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双方各退一步,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位做皇帝。难道是多尔衮不想当皇帝吗?自然不是,可那时的多尔衮也明白,双方一旦开战,大清多年积攒下来的精兵猛将、财富、人心都会被这种内部斗争消耗掉,这样一来,自己父兄多年拼杀打下的江山就会危机四伏。所以,“和”是保住大清现有实力的唯一办法,只有“和”才能让大清更加强大,最终定鼎中原,统一天下。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甚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只有做到“和”,才能实现“兴旺发达”,才能体现出智慧的力量。

“和”不仅是维系一切秩序的根本与必须,更是使一个人内心真正强大起来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方法。

对他人仁,会使他人更加尊敬你;对朋友义,会使朋友更加信任你;对陌生人礼,会使陌生人更加亲近你;对父母孝,会使父母更加疼爱你;对孩子和气,会使孩子更加依赖你……仁、义、礼、孝、和气都是在“和”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些品质不仅仅能使一个人自身的品质得到提升,还能让这个人的周围充满祥和的气氛。当你每天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充满和谐、幸福与快乐。

以礼待人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会礼,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主要范畴,在儒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林放曾向孔子问“礼”,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说明了孔子对“礼”的重视。

我们现在说的“礼”,是表达礼仪、礼貌的一种形式,但孔子提倡的“礼”绝不是现今对“礼”字表面理解的意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孔子所说的“礼”在漫长的社会演变中的变化。

孔子提倡的“礼”有着封建时代的烙印,他认为“礼”有着作为政治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他认为用“礼”可以束缚民众思想,限制民众行为,把民众变为统治阶层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目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儒家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礼”渐渐演化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脱离了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礼仪。“礼”更多的是礼节、礼貌、礼仪的外化表现。所以,今天读孔子论述的“礼”,我们应更多地从礼节、礼貌、礼仪等行为规范方面来理解。

齐相晏婴出使晋国,路过中牟时看见一个人正坐在路边休息。虽然这个人穿得不成样子,但是晏婴看得出来,这个人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于是便派人问他叫什么、从哪里来。

那人说:“我叫越石父,是齐国人,在中牟卖身为奴,看见使者您路过,想跟您回国。”晏婴问:“那你为什么要卖身为奴呢?”越石父回答说:“现在的我已经是饥寒交迫了,只好出此下策。”晏婴便用拉车的马帮越石父赎了身,还让越石父跟着自己一起回国。

晏婴回到府邸以后就进了自己的屋,并没有跟越石父告辞。越石父非常不高兴,要与晏婴绝交。

晏婴派人告诉越石父:“你在中牟给人家当奴隶,现在我把你赎回来,你不但不感谢我,反而恩将仇报,还跟我说什么‘绝交’。”

越石父说:“如果是君子的话,就算昔日对别人有恩,也绝不能轻视对方,同样,也不应因为对方对自己有恩就轻易向对方屈服。我给别人当了三年奴隶,那时没有人理解我。您把我赎回来之后,我认为您是理解我的,可您在进入屋门之前都不向我告别,您这不是还把我当奴隶看吗!”

听了越石父的话后,晏婴立刻走了出来对越石父说:“今天的确是我不对,我向您道歉,如果我改正错误,您可不可以不和我‘绝交’?”

越石父点了点头,于是晏子马上让人打扫厅堂,盛宴款待越石父。

越石父说:“我听人说过,对别人的尊敬不必在乎具体的形式,只要你有尊贵的礼节,别人就不会拒绝你。先生如此待我,我实在是不敢当。”从此以后,越石父甘心为晏婴效劳。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越石父太过得寸进尺,晏婴好心好意把他给赎回来,越石父不但不感激晏婴,反而因为礼节上的稍许不周跟晏婴“翻脸”。没错,当时的越石父的确是身无分文,论起地位来也远不如晏婴,但是越石父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忘记了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礼节,他认为礼节是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更是对他人尊敬与友好的体现。晏婴最后也正是受到越石父的提醒,认为自己不应该“失礼”,才会去向越石父道歉。

在生活中,凡是成功人士大多都懂得尊重“礼仪、礼节、礼貌”,他们知道,对身边的人以礼相待,不仅能体现出自己良好的道德水准,更能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深厚修养。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是互相尊重的前提条件。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所以,人们的言语行为应以“礼”为前提。

以孝为本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重师长。要谨言慎语,讲究诚信。要有爱心,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做事之余要多学习。

孔子提倡仁义思想,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具备仁义思想,首先就要行孝悌,孝悌是仁义的根本。

春秋战国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主张以“孝”治天下,尤其是在汉代,统治者更是把“孝”作为封建统治的重中之重。

五千年来,“孝”不仅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舜是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相传,在舜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继母、弟弟象,都多次想置他于死地。一次,家人让舜修补谷仓仓顶,但同时又在谷仓下放火,幸亏舜聪明机智,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后来,家人又让舜深挖井,舜刚刚下到井底,继母与弟弟象却开始用土填井,幸亏舜发现井中的地道,才成功逃脱。

然而,舜却丝毫没有记恨家人,对父亲依然恭恭敬敬,对弟弟依然慈爱有加。

天帝被舜的孝行感动了,舜在厉山耕种时,大象帮他耕地,小鸟帮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而且能力很强,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多年后,又选定舜做继承人。舜当上最高统治者后,对父亲、继母仍然孝敬有加,还封象为诸侯。

舜把作为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和作为一个哥哥应尽的责任全都做到了极致,这不仅仅说明了舜的宽宏大量,更体现了舜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品质成为舜赢得人心的资本。

开创大汉盛世的汉文帝也是一个大孝子。文帝本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闻名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在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要吃的汤药,他都必须先尝一尝,确定没事之后才给母亲喝。

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着重发展农业,使得当时的社会繁荣昌盛,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顺母亲的行为都是汉文帝自己心甘情愿做的。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十分清楚“榜样”的作用以及“榜样”的重要力量。他认为提倡仁孝,就是要从上到下,皇帝应身先士卒,成为大臣和百姓的表率。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关于“仁孝”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

曾参是春秋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人称“曾子”,以孝著称。曾子幼时家里非常贫穷,因此他常常上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打柴时觉得心口一疼,便想到可能是母亲在召唤自己,便迅速返回家中。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仲由也是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不但性格勇敢,而且十分孝顺。跟曾子一样,仲由小的时候家里也很穷,吃的是野菜野果,睡的是草铺。父母死后仲由做了大官,从此不愁吃喝。但当他每次吃着丰盛的食物,睡在舒适的床上,盖着暖和的被子时,他常常思念双亲,泪如雨下。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如果没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是理所应当。尽孝,不仅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展现,也会使家庭变得更加和谐、欢乐。

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习时经常温习和练习,不是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他人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所为吗?

孔子的这段话简要地概括了他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学习、交友、提高自我修养。其中,他把学习放在了首位。孔子在这里反复强调“不亦说乎”,是指读书做学问要自始至终,并不全然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感受学习与生活的乐趣,不断从书本中学习,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孔子的这段话评价非常高,认为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孔子一生中并没有固定拜过谁为师,他认为,学习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人才能够取得进步。

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孔子在生活中也的确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学习思想主张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实,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几百万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刚开始在后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当小吏。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学问一般。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多读点书。于是赵普回家之后,就关起房门,认真诵读。后来,在朝堂之上,他处理起政事来总是十分得体。家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半部《论语》。于是当时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个粗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半部《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口问道:“有人说你只读《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没有超出《论语》的。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再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书是知识的宝库,所以人们格外重视读书,但是,重视读书并不是指把买回来的书当做“神明”一样“供奉”起来,而是要去仔仔细细地读,去体会、去感悟、去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从书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也只有这样,书才会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有所帮助。

东汉恒帝年间,有个人很有钱,总想谋取一官半职,让自己能够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一天,他下定决心,拿出很大一笔钱来打通关系,没过多久,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真的当上了一个文官。

但他没得意多久,难题就出现了。他必须要写一篇奏事的成文,再交给太守看。由于这个人平时不学无术,他所以根本就写不了。这个人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的妻子便对他说道:“邻居家的张三读过几年书,要不然你去求求他,让他帮你写一篇。”于是他立刻来到张三家,苦苦地央求张三。张三虽然很想帮他,但是他也写不了这样的文章,于是,张三对他说:“我实在是不会写此类公文,我听说很多年前有个叫葛龚的人,他很善于写奏事成文,他还有一本这样的书。我帮你找出此书,你从他那里抄一篇。”

这个人听完连连作揖。张三将自己所有的古书都翻了出来,找到了葛龚写的书之后,交给此人。此人立刻找到一篇文章抄了起来,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最后甚至连“葛龚”的名字也一起抄上了。

第二天,太守看完之后火冒三丈。经过太守的一番训斥,这个人才知道自己原来连人名也抄了上去,顿时哑口无言。太守当即罢免了这个人的官。

现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有了钱,有了人脉,自己就能够心想事成。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就好像上述故事中的这个人,他虽然靠钱买来了官,但是由于平时不学无术,所以到了关键时候就“露出马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凭本事吃饭,如果总想着靠“邪门歪道”蒙混过关,最终吃亏的必将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地学习,而且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在生活中,总会有我们不懂的东西,总会有我们没有掌握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判断事物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在问题面前变得更加理性、理智。

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你能不能告诉我在这天下最大的生灵是什么?”

晏子说:“在大海的北方,有个大鸟,它的名字叫大鹏,它的脚在云彩当中,它的背部直入青天,它的尾巴横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寻找食物时,它的头部和尾部能把整个大海和青天连接起来。如果它张开翅膀,那根本就望不到头。”

齐景公听完后非常惊讶地问:“那么在这天地之间有没有特别小的生灵呢?”

晏子回答说:“同样有,在东海边就生活着这样一种小虫,叫焦冥,它非常非常小,甚至可以在蚊子的睫毛上边建筑自己的巢穴,繁衍生息,并且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蚊子却一点也感觉不到。”

听完晏子的叙述,齐景公感叹道:“原来天地之间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生灵,看来我不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啊!”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的复杂性、多样性更是难以想象。所以,不论是谁,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就算是大学问家也不例外。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有一次突然看见两个十岁大小的小孩在争论,于是便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一个小孩对孔子说:“您看到天上的太阳了吗,我总觉得太阳在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非常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我们却远了一些。”话音未落,孔子就听到第二个小孩说道:“我的看法正好跟他的相反!”这时,先说话的那个小孩立刻反驳道:“不对,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跟车盖差不多大,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反而只剩盘子那么大了,谁不知道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第二个小孩反驳道:“你说得不对,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凉的,可到了中午的时候天气却变得非常热,这难道不是远的物体人们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人们就感到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说完便让孔子判断谁对谁错,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虽然当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他对于自然现象一无所知。两个小孩看到哑口无言的孔子,便对孔子说:“人们都说你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非常渊博,没想到你也有不懂的地方!”

或许就连孔子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被两个小孩问得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同时也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事物才会看得更加透彻。

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的3000多名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思是说,颜回最爱学习;在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马上化解,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绝不重犯。

在校园中,学生向老师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的老师更是无处不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学习有多么重要!

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

安贫乐道

饭疏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很大乐趣。而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贫富观,同时也表达出他的高尚品质,即不做物质的“奴隶”,不为了谋得富贵出卖人格。

孔子一生提倡安贫乐道。他认为,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君子,不应该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烦恼。虽然孔子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为官从政,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些东西是从“歪道”上来的话,那么就算再怎么富贵荣华,他也是坚决不接受的。在孔子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颜回是孔子众多弟子中最为贫困的一个。颜回的同门子贡来看望他,见他窘迫至此,以“先生何病”讽刺他艰难的生活条件,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改变颜回对于知识的热爱,颜回严辞反驳:“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移是也。”

安贫乐道意味着对物质匮乏的超越,要求人能够从精神上进行选择,最终战胜私欲。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但是颜回甘于贫困,不改其志,这无疑是达到了孔子认为的较高境界。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了一个“五柳先生”,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在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尽管他居住的是简陋的屋子,里面冷冷清清,遮不住风雨,所穿的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些文章来记录读书体会,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但过度的欲望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就是因为掉进了“膨胀”的欲望深渊,最后无法自拔,以致身败名裂。凡是取得成功的人,他们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认清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懂得控制过度的欲望,拒绝人生路上的诱惑,他们知道什么可以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路可以走,什么路不能走。

刘禹锡在其有名的《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个人都想得到荣华富贵。如果仅仅是为了富贵或者权力就不择手段,穷其一生去追逐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得不偿失,甚至还有可能毁掉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同类推荐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本书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篇,是作者多年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最终成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了深刻的阐述。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热门推荐
  • 画情为牢,溺爱天价前妻

    画情为牢,溺爱天价前妻

    三年前的新婚之夜她错手伤了他心尖上的人本该进监狱的她被丈夫送进精神病院三年间她亲眼见证了他如何让她家破人亡整整三年她失去自由,生不如死*三年后重获自由时,他紧紧的抱着她“我们回家。”她在他怀中淡笑无意识的问:“我已家破人亡,请问江先生,我的家在哪里?”他沉默带着倾世温柔的笑从此以后她见到光明但依然没有自由他扣留了她所有的证件,将她囚在身边*不复当年的绝情,他宠她如骨三年的狼狈换来了三年后风光无限的总裁夫人的位置她不知教训的沉沦在他的温柔里无法自拔直到自己亲眼看着他送她上手术台时,方才醒悟原来一切宠爱都是为了他的心上人*“都是为了她吗?”被打了麻醉的她意识恍惚拉住他的衣服“嗯,如果有下辈子,我拿命换你。”他不复温柔,一双眼睛清冷她的手缓缓的松开,张了张嘴再也说出话来她为他的心上人搭上了命却被人散布成想与奸夫私奔,途中车祸身亡*又过几年,她出现在他的世界,很巧合,也很蓄意挽着儒雅清贵的男人向他介绍那是她丈夫她笑靥如花时刺伤了他的眼无人夜色将她抵在墙上疯狂的吻她“江总,我可是结了婚的女人,自重。”她的声音婉转娇媚“跟他离婚。”“凭什么?”“我爱你。”“但我爱他。”*她为当年的生不如死,家破人亡步步为营的算计,折磨直到她癫狂的将他刺伤真相才破壳而出,而那人在怀中气息减弱……
  • 大乘无生方便门

    大乘无生方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从域外归来了

    我从域外归来了

    数千年后,已是沧海桑田。我在域外呆了多年,再次回归地球,曾经熟悉的人和物早已经不在,满眼都是陌生。异能者迭出,武者掌权一方,变异兽吼声震天,这个地球,终究与记忆中的不一样了。 转世者如星点缀,各方神灵降世,一场大世之争,终将缓缓拉开序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医小萌妃

    神医小萌妃

    堂堂米氏集团总裁坐拥上百亿资产,在妹妹米若希的怂恿下竟然和她一起偷东西,本以为偷来就好了,殊不知偷来后她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朝穿越五姐妹来到陌生的琉东大陆,发挥自己专长身带逆天灵宝携手逆天萌宠威震百兽,横扫整个琉东大陆。老二米如月在现代是医学界的天才,天使的化身,救死扶伤的医者,恶魔的化身,看不惯的人不介意送人一程,穿越而至萌宠升级秘宝在手,医术我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奔 丧

    奔 丧

    报丧的电话是午夜打来的。当时,老公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准备跟她颠鸾倒凤。老公到省城去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一去七天,傍晚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来。俗话说,小别胜新婚。眉眼之间,两个人都有了那个意思。所以,饭碗一推,老公就站起了身,抹着嘴说:“我先去冲冲身子,你赶紧把她喂饱哄睡。咱还得上课呢!”——这是两个人从一则短信上学来的黑话。说有对夫妻把“上课”为做爱暗语。一日夫在麻将桌上激战正酣,妻发信息来喊他回家上课,夫回:“今晚自习,明早补课。”翌早,夫凯旋而归。跟妻嚷道:“抓紧,补课!”妻莞尔一笑,“对不起,昨晚已请过家教了!”
  • 笑倾天下

    笑倾天下

    他,南风国的四皇子,生性懒散,做事随性,为了摆脱做棋子的命运,他选择了做弃子。他,江湖上迅速崛起的暗门门主,行踪飘渺,集邪肆疏淡清冷于一身;他,南风最年轻的鬼面将军,冰冷的面具,卓越的武功,惊世的将才,威慑四国;他,他,他,收起懒散的那一刻,收起邪魅的那一刻,收起冰冷的那一刻,众人才发现,原来他是她,绝世之姿,祸世之颜,到底绝了谁的情,祸了谁的心?远尘,飘渺清逸,不染纤尘;————待前世今生记忆苏醒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原来的疏淡,原来的悲悯只因我不够完整,待我变得完整时,我便发誓再也不要遗忘……北傲天,蓝眸幽深,俊美无匹,狂妄,霸气,冷酷,残忍;————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男还是女,你,我势在必得,哪怕倾天下之力,你若想飞,我便折去你的双翼,你若想走,我便折断你的双腿,此生,你终将属于我,并且永为我所有,否则,我宁毁之。离幽,妖娆妩媚,魅惑动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跟随着尘的脚步,我讨厌你,因为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你都抢走属于我的尘,只是,为何在尘倒下去的那一刻,在看到你眼中延绵不尽的悲伤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心中更为心疼的是你?君岐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你是一缕阳光,一缕清泉,瞬间的相遇便铭记于心。南仲彦,五官俊美,优雅无比;————何时起,对你的欲望越来越多,亲情对我的束缚越来越淡薄,为你,遭受世人耻骂又如何。尤哈达,温和儒雅,俊秀绝伦;————为何,连停留你眼光的最后砝码也丢掉了?南永阳,阳光可爱;————为你,我愿放弃一切。蓝罗,俊美冷酷;————你是我永远的守护。***************************************************第一卷宫廷童年第二卷江湖风云第三卷群雄逐鹿第四卷花落谁家美男不断增加中,中间可能还会加上一些,若加了,我会提前写入简介,希望大家多多留言,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多多支持,泪心再此先谢过!【注意:该文已经设置为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一半的价格。】推荐自己的新文《天价小小儿》:《神战》:(精彩玄幻文)《无心皇后》:(精彩穿越文)推荐泪的新文:《狂妃纵世》(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推荐朋友文文:《绝世战妃》骨脉《邪惑天下》曦珞妤《谍影战妃》骨脉《邪君囚妃》夜宦灭
  • 孔氏杂说

    孔氏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鬼马女神捕①:绝密卧底(下)

    凤凰蓝翎凭借自己的腹黑和智慧,小妖姬十四凭借自己的自恋和毒舌,在危机四伏的樱宁学校混得风生水起。然而,接踵而至的神秘事件让他们俩焦头烂额,比如,姬十四的忠实粉丝兼同桌雨点点失踪了……为了找到雨点点,蓝翎、姬十四、雨霏霏三人追踪到不受三界约束的自由世界。阴森可怖的无边森林,高耸入云的神秘古堡,让人意想不到的诡异线索,让这起看似普通的失踪事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背后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在疑云密布的自由世界,三人合力救出了雨点点,并顺利封印了星夜姬。可是,当蓝翎的偶像、威震三界的灵界神捕墨羽赶到时,众人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更大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