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4400000009

第9章 文化顽童台大骄子(3)

第三,李敖虽不以胡适为师,他对胡适的尊祟却是真诚的。李敖是一个“狂人”,“国学大师”钱穆不必说了,即使殷海光,他也不放在眼里(详下节),他惟一能看得上眼的,只有胡适一人。他虽然说过“胡适等安足以为吾师哉”,但他的“攻击”总是限于“胡适以下的老朽们”。从本书以后的论述可以知道,对胡适一生所作贡献给予最充分、最崇高评价的是李敖;能真正继承胡适思想和自由主义精神的也是李敖;把胡适作为人格楷模的还是李敖,《大学札记》中就列有《胡适论悲观》、《胡适论反省》、《胡适论“有所不为”》等题目,摘录胡适的言论以激励自己。《胡适与我》的《自序》里,在说了“我并不是他的徒弟”之后接着说:“但是云龙契合之际,我却在他生前死后,做了比任何人都识其大者的事。这种奇缘与情义,求之古今人物,亦属罕见。清朝王源《刘处士墓表》中记‘[刘献廷]尝从容谓余日:“吾志若不就,他无所愿,但愿先子死耳!”予惊问故,日:“吾生平知己,舍子其谁,得子为吾传以传,复何恨哉?”我想,胡适死而有知,当有刘献廷这一感叹。我以为这话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第四,李敖性格上的独异和志向的远大,使他跟胡适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很不相同。李敖1959年4月10日日记,在引用蒋廷黻对胡适的评论之前说:“蒋廷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态度甚好,其批评胡适之言甚是。”胡适的性格是“温和得多”,对国事的谈话又“都非常含蓄婉转,有时甚至使人弄不清楚他到底层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比起蒋廷黻来,李敖远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是对一切他认为错误的东西,进行“攻击”,毫不留情面,即使是自己的老师、朋友、同学。我称李敖为鲁迅所说“个人的自大”者。用鲁迅的话说,“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就是对庸众宣战,他们“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李敖树敌过多。在台大时代,就有同学老师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他没有接受,那提意见者,后来也受到“攻击”。这是他跟胡适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对学术研究的态度。胡适曾经“从政”,但是当他做学问的时候,当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他是纯粹搞学术的。李敖从来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把学术研究跟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把学术研究服务于政治斗争。在这一点上,李敖又跟鲁迅有相似之处。20年代以后的鲁迅,写文章也好,做学问也好,都是他从事政治斗争的工具,一切为政治斗争服务。李敖1959年5月9日日记中有:“读胡适、罗隆基、梁实秋合著《人权论集》,深感吾之方向在此不在史也。”李敖对人权问题感兴趣,就在于这是一个最紧迫的现实政治问题;他说“吾之方向”“不在史”,就因为它不是现实政治问题。从这一点出发,决定了李敖跟胡适之间还有第三个不同。李敖是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不断地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所以他的研究题目一直是新的。胡适却不是这样。《红楼梦》也好,《水经注》也好,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谈,几十年谈不完。所以李敖批评胡适“老是卖老货,说他“对胡适那种‘好话说三遍’的态度愈来愈不满意”,这样,胡适自然“不能领导李敖了”。因此,如果用一个语句来概括两人,则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李敖是一个战士。

九、对殷海光有限的佩服

殷海光,湖北黄冈人,1919年生。中学时代就喜欢思考,有“鬼才”之称。十七岁上高中二年级时,翻译出《逻辑基本》一书。1938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为逻辑学家金岳霖教授所赏识,1942年毕业,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1944年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后赴印度训练。抗战胜利以后,在南京《中央日报》社任主笔,井在金陵大学教授逻辑和哲学。1949年赴台湾,兼任《民族报》总主笔。1956年《现代学术季刊》在香港创刊,被聘为编辑并为之撰稿。著作甚多,主要有《逻辑新引》、《怎样判断是非》、《思想与方法》、《中国文化的展望》等。

殷海光在台湾发出光辉,是在《自由中国》上。

《自由中国》创刊于1949年冬天,主办人是雷震,真正灵魂却是殷海光。李敖的《从读(胡适文存)说起》于1957年3月1日在《自由中国》第十六卷第五期发表,引起海外的胡适和台湾北大系教授的侧目,也引起殷海光的注意。殷海光当时是台大哲学系教授。他托张灏找到李敖说:“殷海光看了你的文章,想见见你。”张灏在历史系高两个班,已被殷海光吸收为及门弟子。当时是台湾岛上的“蚊龙人物”,李敖说,他看来看去,只有两个,“一个是胡适,一个就是殷海光”。到李敖上大学以后,“胡适已经老惫,蛟龙气质,已经像丁尼生笔下的荷马史诗英雄,无复五四时代的风光;殷海光则如日中天”,李敖进台大的时候,正是殷海光最红的时候,“他的蛟龙气质,自然使我佩服,他托张灏约我去看他。我自然很愿意”。

第一次见面,日记上有载:“赴殷海光家,与他商谈的结果促进我几个大决定,诸如转哲学系,学成德文,多念一年,与夫我将来职业之选择,我都有了很迅速的决定。殷先生又送我《怎样研究苏俄》一本、《祖国》二二七期一册。”这一天是1957年5月23日。二十天后,李敖写了本节开头引述的一段话,在那段话里,他说“即决定转哲学系,复有尽承海光衣钵之意”。在此以后,我们从李敖的《大学札记》里还看到几条记载:

1957年7月19日:“下午与宏祥去殷海光家,先生赠我《胡适思想与中国前途》一文之油印本,此文甚好,《祖国》曾转载之。”

1957年7月20日:“与史静波逛书店,购《逻辑新引》等三书……”按,《逻辑新引》即殷海光所著。

也许不久李敖对殷海光的好感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后来写的《李敖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

约会定在下午,在殷海光家里,我如约前往。开门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可真糟:又瘦又小的身材、又蹭又蹬的跛脚、粗糙的双手、杂友的头发、风霜的脸、两只对称不佳的小眼睛,从三角眼皮下不友善地瞪着你。他的头与四肢,联合得很生硬,他紧闭嘴唇,作顾盼自雄状。真是作状,因为他的造型,实在极少雄的条件,但他硬要诚于中形于外,结果好像他外在的瘦小,快被他内在的伟大绷裂了似的,看起来真教我难受。“他为什么这么做作?这么紧张?罗素的信徒不该这样啊!”我心里这样想。“他完全不像思想家、不像哲学家、不像大学教授,他倒像是北门邮局门口卖春宫画的,当然卖春宫画的不会顾盼自雄。”我这样想。的确心里犯了大不敬之罪,可是我怎么也忍不住不这样想,我真的从心里对他抱歉。更糟的是,从他背后又钻出一条毛茸茸的东西——一条大狼犬,殷海光命名为“领袖”,是把纳粹党对希特勒的尊称的走狗化。“领袖”究竟是“领袖”,威武无比,跟殷海光比起来。愈发显出殷海光的猥琐。“他真不该养这条不民主的东西。”我想。

我不知道殷海光对我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大概也不会好,我想我对他一定还以颜色了,因为两人谈得极不投机。我逼问他一个问题:“骂国民党是对的,国民党真的该骂。我要请问的是:你过去为国民党主持过宣传,你是国民党员,你怎么解释这一点?”殷海光被我突如其采的问题弄愣了,他很不高兴,显然不愿面对这个问题,他很窘。好像怪我知道得未免太多,他拖了很久才说:“我已经忘了我做过国民党了!我对这种历史的问题没有兴趣。”听了他的答复,我很难过,我觉得殷海光在这一答案上不够诚实。我说:“我是学历史的人,我对这种问题有兴趣。”我表示:国民党自从在大陆失败逃到台湾后。他们检讨失败的原因,可分两派:一派认为专制得不够,今后要多专制才行;一派认为自由民主得不够,今后要抛弃老套,要做深刻的进步的反省才行。做这种反省的人数极少,但最成功的就是殷海光。因为这种反省的成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知识,第二要无政治野心。有知识,才知道大江东流挡不住,非得自由民主不可;无政治野心,才能维护理想主义的标准,不把自由民主当做争取政治地位的手段,而当做一种目的。我认为殷海光最有这两个条件,所以反省得最成功,在《自由中国》的表现上最出色。但选种成功,在国民党眼中,却认为是他们的失败,他们的集团里出了叛徒,并且是有头有脸有力量的叛徒。他们在痛心之余,会抬出忠党问题来使大家难看,所以我认为:“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勇者,应该把他跟国民党的脐带关系交代清楚、公开交代清楚,不要闪躲这个问题。这种勇者大可公开脱党、公开宣布脱党的光明正走理由、公开表示他要为公谊抛弃私谊,为“国是”揭发党非。他不该在党籍上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暧昧的态度、随便脱离了的态度,或是腼腆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这是个有意义的历史问题,应该使人有兴趣的。

我同殷海光的第一次谈话,就在并不投机的情形下做一结束。我对他印象奇劣,虽然我喜欢他那光芒四射的文章,可是对他这个人,我却十分倒胃,倒胃得甚至不想选他的课。所以。大二的逻辑我没有选。此后我都和他并无来往,我在1958年6月15日日记里写道:…国’实无人,如胡适之老是卖老货,殷海光也老是那一套,即可受欢迎,但他们又何其狭窄。”在第二年1月6日写道:“夜读逻辑,决定好好学到殷海光,从马戈言,此不难也。像‘吸收’胡适一样,他没有多少好吸收的。”这些日记,都表示了我有限度地佩服殷海光,但同他并无来往……

读过这段回忆,再跟前边所引李敖当时所做的笔记加以对照,使人感到,这段回忆难免加上了岁月磨蚀的痕迹,已经难以使人尝到“原汁原味”了。不过基本精神是对的,殷海光留给李敖的偶像的形象实在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李敖不满于殷海光的,一是摆英雄架子,二是不能跟国民党彻底决裂,而对殷海光在《自由中国》上的光辉业绩是始终予以肯定的,同时始终承认殷海光是在胡适之后给予他重大影响的一位人物。就在前引回忆录被删去的一节之后,李敖还有这样的话:“胡适和殷海光是我大学时代最佩服的两位前辈,其他不论师友,与我固有交情,但谈佩服则吾岂敢。由此可见,我这个大学生是如何挑剔、如何眼高于顶了。”他佩服殷海光,但不是全面和无条件地佩服,而是“有限度地”佩服;他有交往,但是极少,而且印象不佳。这才是真正的李敖,有什么说什么,是好就是好,是不好就是不好,不吞吞吐吐,不隐讳曲折。只不过前边所引回忆,把后来的一些感受掺杂进去罢了,而这是一个人回忆往事时很难避免的。在研究某种历史现象时,人们重视原始资料胜过重视回忆,原因即在此。

同类推荐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陶希圣的前半生

    陶希圣的前半生

    生前,陶希圣背负着汉奸和战犯的骂名。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的身份其实是学者和政客。作为学者,陶希圣对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都有过研究,且曾经在中国社会结构和性质的讨论,本位文化的讨论,以及在运用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切入社会学等方面,颇具建树;政治上,二十年代起至1940年止,他属于汪精卫派,1942年以后转向蒋介石,成为蒋的幕僚;思想上,二、三十年代他主张民主反对专权,四十年代后,他却认同专权,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蒋介石政权。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热门推荐
  •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氪金大神的异世界神曲

    氪金大神的异世界神曲

    打游戏,不氪金能玩?但穿越到异世界,又该怎么氪金升级打怪?怎么才能做到顶级BOSS,一秒刷爆?“万物皆可氪金,世界上99%的烦恼,都能用氪金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一定是你氪得太少!”
  • 南游记旧

    南游记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动马甲藏不住了

    心动马甲藏不住了

    互撩套路深,马甲一层层的扒!有些人表面上撩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背地里却是牵手都害羞脸红的小可爱。【人美心善很有钱女主vs人帅腹黑装穷男主】林惜诺五年前经历了分手、好朋友决裂、亲人病重、一夜暴富……本以为生活不再会有心跳加速的时刻,直到遇到他!签订恋爱合约,带着花钱‘买’来的男朋友,秀秀恩爱,气气人,是林惜诺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有点慌!但真的好爽~有钱真好!开始的时候是演戏,待惊觉内心想要假戏真做的时候,林惜诺自暴自弃的想:反正有钱,一直有钱一直爽呗~开心就好。某人委屈:你知道我为了你开心装的多辛苦吗!某人无奈:你话说的这么狠,我还要不要说实话了?林惜诺:打脸来的太快,真香!两个内在单纯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背地里各种学习撩人技巧,日常对话都是段子比赛!本文一对一,轻松甜蜜,大家一起来嗑糖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东汉演义

    东汉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恋:妖孽太倾城

    绝恋:妖孽太倾城

    月黑风高不眠夜,趁着酒醉,爬上他的床,钻进他的怀...暴君,本姑娘用一夜风流买你的江上如画。本想抹抹嘴走人,哪想男人太痴情,骗了江山又骗心。。。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我就是卖猪肉的

    我就是卖猪肉的

    别人重生之后,拳打BAT,在圈钱的道路上一骑绝尘。王泉却重生到了两年前,而他,只能重操旧业,开始卖肉。从猪下水开始,王泉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金光大道。
  •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实现伟大转折的一个重要年头。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1978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此前20年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20年曲折探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