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900000015

第15章 安福系的胜利(1918)(2)

初级阶段选举背后的故事,只要凭着想象就可以断定出一切情景。在不足以保证百分百公正的情景下,选举的结果自然也会招致很多非议。有人根据徐树铮当时的电稿研究,选举期间跟徐树铮密电往来的各地实力派北洋军人,至少有十六人。在一些省份,徐树铮甚至将拟当选的名单发给各省督军,让他们照单接受。当然,违规者并不只是徐树铮和安福系。有着商人投机心理的交通系,眼看大势已去,无意与安福系争锋,很快倒向安福系。这样,倒霉的就剩下研究系了。6月20日全国投票的结果是安福系大胜,四百七十席国会议员中,安福系控制了三百四十二席;其余的一百二十八席中,交通系控制了五十至八十席,研究系控制了二十席,其他席位由无党派人占有。在此之后,新一届国会选举出参众两院正副议长:梁士诒、朱启钤为参议院正副议长;王揖唐、刘恩格为众议院正副议长。

选举结果一边倒,最愤愤不平的,就是研究系的领袖梁启超了。本来以梁启超的社会影响力和能力,以及他对于议会政治的理解,研究系应该得到更多席位。不过因为研究系知识人士较多,组织松散,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团结,也不如安福系那样有充分资金支持,因而酿成此果。雪上加霜的是,研究系另一领袖人物,四十五岁的汤化龙在温哥华遇刺身亡——汤化龙是受北京政府委托,在北美考察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被国民党员王昌刺杀。国民党斥责汤化龙为“袁之走狗,段之帮凶”。王昌在遗书中写道,“我不忍坐视国亡,实行铁血主义”。后来的结果显示,王昌背后的策划者是国民党海外部长陈树人——陈树人以五千元雇用了王昌行凶。汤化龙灵柩运回北京后,梁启超悲伤地拟就一副挽联,“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表达出对国民党激进派的强烈愤慨,也感叹岁月的流逝与无常。这时候的梁启超,对政界已明显表示倦意了。

新国会的产生,让段祺瑞踌躇满志。不过这一次选举,也埋下了众人怨恨段祺瑞的种子。相比袁世凯,段祺瑞一直饱受诟病的是他的用人,这个合肥人似乎一直喜欢任人唯亲,在此之前他任用的段芝贵、王揖唐、徐树铮、龚心湛、吴炳湘等曾引起过很大争议,包括后来担任临时执政时任用的内阁总理贾德耀,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信就是他的同乡;至于陆军总长吴光新,更是他的妻舅。如果说之前的段祺瑞还没有充分表现武断和专权的话,那么,这一次段祺瑞借助安福会对于国会的控制,更让其专权得以大暴露。对段祺瑞和皖系怨恨最大的,是梁启超林长民所在的研究系。在他们看来,先前研究系与安福系一直有良好的合作,成立临时参议院、修改法律、重选议员、召集新国会,全都是研究系一力促成,没想到在这一次选举中,安福系如此无情逼人至绝境。让梁启超感到不满的还有,自己身为财政总长,却对政府秘密对日军械借款的事毫不知情,不过一点也不奇怪,如此独断专行,正是段祺瑞的一贯风格。合作一年后,梁启超算是看清了段祺瑞的面目,这哪里是个致力民主宪政之人呢?分明是个喜欢独裁与专制的旧军阀。如此当政,中国绝难走向民主和宪政。这个时候,梁启超已决意跟皖系决裂。

谁当大总统

冯国璋在北京的日子,过得并不愉快。虽然位居权力中心,但一举一动,都成为焦点。尤其是那些无所约束别有用心受制于各方势力的报章,对于领导人的任何举止,都心存监视,随意贬损,揶揄刻薄。上任伊始,冯国璋住进了中南海。代总统看到湖水中满是游来游去的肥鱼,便问随从:这些鱼能捞着吃吗?回答是:中南海都归大总统你管,鱼当然可以随意安排。冯国璋便让人经常从湖里捞一些做菜肴,因鱼太多,手下人也拿一些上街卖。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传出去后,报章争相报道,意指冯代总统爱财心切,连中南海湖里的鱼也不放过。冯国璋看到报章如此作文章,只好苦笑,也没申辩。

国会议员名单刚公布,冯国璋就明白,自己若想正式当选大总统,难度非常大。从名单来看,皖系占了半壁江山。自己若想当总统,就得与段祺瑞进行政治交易。这时候方方面面的消息,似乎是三朝元老徐世昌竞争大总统的呼声最高。徐世昌资格颇深,威信极高,不仅受段祺瑞和皖系尊重,也受到包括前清等方面势力的拥戴。冯国璋瞻前思后,发表通电,袒露自己的告退决心:“今距就职代理之日,已逾一年,而求所谓统一平和,乃如梦幻泡影之杳无把握,推原其故,则国璋一人,实尸其咎……所冀国会议员,各本良心上之主张,公举一德望兼备,足以复统一而造平和者,以副《约法》精神之所在,则国本以固,隐患以消……”

虽然表明不愿当总统,不过对于新国会,在接受《晨钟报》记者采访时,冯国璋仍表示了自己的支持立场:“余已决不愿下届总统之当选,且余乃承认新国会而不承认旧国会者。至于新国会之举总统,如为东海(徐世昌),我竭力赞成,万一而及于余,亦惟有不就而请副总统代理。余已在河间购置住屋,退职以后,不住在京,亦不在天津,将归河间故乡,耕种自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冯国璋去意已决,即使是当选总统,也要让副总统代理,这样决绝的态度,又有谁能挽留呢?冯国璋宣布退出,让段祺瑞压力倍增,社会上纷纷传言这一届国会是“安福国会”,是段祺瑞为当总统所做的铺垫。在这种情况下,段祺瑞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处境:自己若竞选大总统,应有相当可能。不过,若竞选,也存在不利因素:武力统一中国主张的争议,与日本潜在不干不净的联系为人诟病;加上段祺瑞为人处世处处强势,得罪了不少人。除此之外,西南各省对于新国会持不承认态度,斥之为“非法国会”;北方政界的交通系,以及研究系,因为国会选举上的失败,对段祺瑞怀恨在心;冯国璋的退出,也引起直系曹锟及长江三督的私下不满。反对力量如此巨大,难以预料的因素太多。段祺瑞左思右想之下,为显示公允和无私,也宣布退出大总统的竞争。

局势如此微妙,最有竞争力的冯国璋和段祺瑞都选择退出,那么,谁来继任这个大总统呢?局面纷乱的情况下,“家有一老,便是一宝”,这一“老”,便是为各方面所接受的徐世昌。徐世昌作为北洋元老,德高望重,智能超群,推崇“文治天下”,似乎是不错的人选,也为冯国璋和段祺瑞所接受。不过徐世昌一直游离于核心政治圈之外,对于功名和权力不算热衷,尤其对段祺瑞刚愎自用独断专权心有忌惮。因此,徐世昌迟迟不愿表态,迟疑着是否同意参选。倍感压力的段祺瑞于是干脆发表通电,不仅不愿意竞选总统,干脆连内阁总理一职也放弃了:“……惜祺瑞襄赞无方,未能早纾国难,上负总统知人之哲……元首改任之时,即政局重新之会,祺瑞自应及时引退,遂我初服。”

有了段祺瑞的公开保证,有了各方的统一协调,徐世昌这才放心大胆出山。9月4日,第二届国会在象坊桥众议院举行总统选举会,一大早起,宣武门和日绒线胡同一带,军警林立戒备森严,沿街的居民商铺都悬挂着五色旗。众议院的大门口,树立一个硕大的彩架,上面嵌有黄色的“总统选举会”五个大字。上午十点,参议院院长梁士诒宣布开会,众议院院长王揖唐任大会主席。参加选举的共有议员四百三十六人,其中参议院出席者一百三十一人,众议员出席者三百零五人,超过《大总统选举法》规定的三分之二以上法定人数。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徐世昌以四百二十五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这也是民国第二任、第四位大总统(前三人为袁世凯、黎元洪和冯国璋)。徐世昌在得知自己当选的消息后,第二天发表一篇揖让文章,“以示谦德”,表示想辞去总统之位。这一行为,像是历代官场惯例的重演。以徐世昌的真实心理,对于总统职位,的确是犹豫不决。张作霖、倪嗣冲等各省要员纷纷表态,致电恭贺徐世昌当选大总统,其中以张作霖的态度最为积极。居于紫禁城的溥仪和遗老遗少们,也敦劝徐世昌不要辞职。以他们的考虑,老资格的徐世昌对于前清皇室,还是有相当感情的,如果徐世昌主政,至少遗老遗少们会感到踏实很多。

徐世昌的当选,同样招致了一些反对之声,其中以在湖南的吴佩孚和西南系军阀最甚。吴佩孚反对的理由是国会议员选举不合理,应由全民选举。西南势力则从“法统”角度出发,只承认冯国璋的代理大总统地位,不承认新成立的国会,也不承认新国会选举出的大总统。对于西南势力的态度,前任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致电广州军政府岑春煊、陆荣廷等人,为徐世昌疏通,请他们以大局为重,赞成徐世昌为第二任大总统。不过冯国璋的通电和建议,遭到了西南势力的拒绝。

大总统定夺之后,开始副总统选举。安福系一直盘算把副总统留给曹锟,以换取直军对南方的进军。段祺瑞亲自致书参议院议长梁士诒、众议院议长王揖唐,力荐主选曹锟为副总统。不过徐世昌一心想推进南方和谈,考虑将副总统的位置留给南方;研究系和旧交通系对于提名曹锟担任副总统不感冒,出于对安福系占大多数的不满,均采取了不出席的方式以示抵制。10月6日是副总统选举日,四十多名议员组团到万牲园游玩,议员选举不到法定人数只得推迟。没想到在推迟的10月8日选举日,又有一些议员不知所踪,议长王揖唐无奈宣布副总统选举延会,实际上是无限期延期。

10月10日上午九点整,新旧总统交接仪式在大总统府居仁堂举行。这一座西洋建筑,是1902年慈禧下令在她曾经的寝宫中海仪鸾殿旧址上,参照俄国使馆的模样建造的。1904年竣工之时,取名为海晏堂。民国后,这里成为袁世凯办公会客的场所,更名为居仁堂。没有媒体和外国公使受邀出席,对外解释是总统府内部空间不足,实际上居仁堂可容纳上千人。政府不邀请外国人参加仪式的真正原因,是吃不准外国公使团对新总统的态度。仪式上,面对高悬的五色国旗,卸任的代总统冯国璋跟新当选的大总统徐世昌一起三鞠躬致礼。十时整,徐世昌在居仁堂宣读就职宣言:“惟是事变纷纭,趋于极轨,我国民之所企望者,亦冀能解决时局,促进治平耳。而昌之所虑,不在弭乱之近功,而在经邦之本计。不仅囿于国家自身之计划,而必具有将来世界之眼先。敢以至诚极恳之意,为我国民正告之。”在就职宣言中,徐世昌声明,眼前最要紧之事,“佥曰南北统一,求统一之方法,固宜尊重和平”。内政之外,还当求自立于世界之道,国家权力之发展、国际地位之保持,亦为国家存亡之关键。

新总统上任当天,发布了第一号总统令,免去了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由钱能训代理。段祺瑞专门发表一个退职通电,声明此后专任参战督办,以贯彻参战宗旨,对于国内战争无权过问。旧内阁的辞职和新内阁的组成,很快获得新国会的通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内阁是民国早期少数几届经国会完全批准的内阁之一。

在徐世昌看来,一个各方面稳定的中国,是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前提,而他的手段,就是就职宣言中所提出的“偃武修文”四个字。“修文”,就是以文化来凝聚中国人心,将之作为社会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徐世昌上任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带有传统文化的中庸色彩——国会宣布将孔子的诞生日作为全国性节日。对于孔子的态度,一向可作为测验政权的“晴雨表”:当一个朝代变得保守时,孔子会成为拥戴的大旗;当一个朝代变得激进时,孔子则变成攻击的标靶。除此之外的举动还有,徐世昌将总统府从中南海搬迁出来,下令赦免张勋无罪,后来还委任张勋为林务督办;大力倡导尊孔读经,决定举行郊天祀礼。徐世昌还积极支持皇室王公毓朗当上民国议员,让载涛这位原清廷禁卫军训练大臣出任民国将军……徐世昌对于清朝的尊重和补偿,有一定个人情感的因素,在他看来,虽然清朝已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在一些遗老遗少内心中,清廷也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徐世昌的初衷,是想努力缓解当时社会存在的一切矛盾,包括前朝对于民国的潜在敌意,以及民国对于前清的不屑等。

至于“偃武”,就是促使社会各方面武装力量“停战”。徐世昌10日就任,15日签署和平令,并在北京召开各省督军会议,奉督张作霖、直督曹锟、皖督倪嗣冲、鲁督张怀芝、吉督孟恩远、豫督赵倜、鄂督王占元、赣督陈光远、晋督阎锡山等九省督军应邀到京;绥远都统蔡成勋、淞沪护军使卢永祥,黑龙江、湖南、甘肃、陕西、江苏、四川等各省代表以及参战督办段祺瑞等参加了会议。曹锟因没有当上副总统,郁闷羞愧不想参加,徐世昌一再电请,告知一定等他驾临才开会。如此给足颜面,曹锟只好于14日开会前到达。会议连开两日,各路军阀积极表示服从大局,赞成南北和平,原则上削减军队,整理财政等。与此同时,参议院院长梁士诒召集徐树铮、王揖唐、王郅隆、曾毓隽、吴炳湘等一干人开会,提议将副总统之缺位留给南方代表,以争取南北统一。16日,徐世昌下令前线部队停战休兵。一时间,全国上下竟有清新畅达之和平气氛,战争之阴霾似乎即将一扫而尽。

徐世昌担任大总统后一系列冷静平稳的政策,显示了他为人们所预料的保守派风格:先是竭力维持各方面稳定,维持方方面面势力的良好关系,以稳健的方式寻求沟通和探讨,然后逐一去解决问题。不过这种政治谋略释放出的信号是不准确的,在很多人看来,徐世昌似乎对清廷有特别好感;甚至有人说徐世昌是为溥仪重新出山做准备。一个足以佐证的现象是——徐世昌当大总统期间,北京街头的长袍马褂要比平日多得多。

政治就是这样经常传达着偏离的信号——有时候模糊不清,有时候一心一意;有时候心猿意马,有时候指桑骂槐;有时候南辕北辙,有时候又是在含糊中传递着坚定的脚步……这样的方式,身置其外,是很难看得很清楚的;甚至身陷其中,也很难对自己洞明。如果说一开始对于执政还抱有乐观态度的话,那么很快徐世昌就意识到,作为一个手中无权也无钱的总统,在军人和官僚之间周旋,是如何无能为力。徐世昌资历深厚,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绝对堪称官场“老狐狸”,不过即使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花甲老人,在纷纭的乱世以及粗鲁的强权面前,终究是难以占得便宜的。

我们也是战胜国

同类推荐
  • 迷网

    迷网

    本书作者长期战斗在经济犯罪案侦破第一线,熟悉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分子及案件。本书是他精心创作的一部反映我国当下经济领域高智商犯罪的惊险小说。两个高学历的计算机高手建了一个“金品数码”网站来销售商务卡,获利两千万元之后,网站就消失了。经侦重案组通过严密侦查,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逐渐发现幕后人物大有来头……网络诈骗,扑朔迷离。高额利润的诱惑面前,人生百相逐一呈现,也许就在点击鼠标的一瞬间,屏幕后的黑手已经伸过来。网络无处不在,关系网、人情网、利益网、阴谋网……网与网之间相互纠结,最后连经侦重案组的干警们都身陷迷网之中。案件的真凶到底是谁?巨额的赃款到底流向何处?经侦重案组的干警们怎么脱离险境,破获案件?
  • 名士顾炎武

    名士顾炎武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千墩镇人,原名绛,入清后改名炎武。顾绛聪明好学,13岁时,岁考名列榜首,中了秀才,被称为神童。但是,顾绛脾气耿直,疾恶如仇,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他中了秀才以后,虽然参加了好多次乡试,却都没有中举,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归庄。明崇祯13年(公元1640年),正月十五日,顾绛离开千墩来到昆山,拜访与他同病相怜的好友归庄。归庄,字玄恭,是大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深得家学,尤善擘窠大字,狂草、墨竹,醉后挥洒,旁若无人。
  • 梦归田缘:进击的小地主(全集)

    梦归田缘:进击的小地主(全集)

    叶箐箐魂穿到古代农家,倚靠空间灵水,带领一家人逐渐过上温饱日子。与裴闰之客套往来,叶箐箐买房过冬、扩大摊子、雇佣工人,成长的路上有裴闰之陪伴。受困后求助男主表白感情,终成眷属。
  • 叶紫小说集

    叶紫小说集

    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随后写了一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评论、日记、书信等。收入本书的九篇短篇小说,内容大多是以农民运动以至土地革命作背景的,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农村中的阶级剥削与阶级对立。叶紫也十分重视现实社会上的妇女问题,通过自己的笔锋来竭力塑造历史潮流中涌现的新女性形象。叶紫在作品中,也正面反映了两军对垒的阶级搏战,暴露统治阶级、侵略势力及其鹰犬爪牙鱼肉人民的劣迹恶行。
  • 与恶为善

    与恶为善

    2012年8月3日17:00宏景是座古城,劈头盖脸的暴雨已下了大半日,到傍晚时分总算停了,天却阴得可怕。天青祠景点的工作人员清闲了一天,临下班的时候,却被突然闯入的游客告知,说偏殿漏雨地上都是水。到了偏殿后,先前报告的游客已不知去向。天色昏暗,老旧的古殿里充斥着木料潮湿腐旧的气味,在殿门口尚觉得亮,往里走了几步,却只能看见殿内雕塑的隐约形状。
热门推荐
  • 木叶之暗流

    木叶之暗流

    【最原汁原味的火影同人】柔弱的孤独少年平次,获得了火影世界净化系统,从此将忍界的安危和好友的羁绊扛在稚嫩的肩上。
  • 重生的文娱巨鳄

    重生的文娱巨鳄

    梦里终有憾,时过了无痕。千秋岁月,已近黄昏。昨日登高望远,今日坐卧无声。风云在变,只待从头再来......——点进来的就收藏一下呗!!!——
  • 竹马请放手说好的形象呢

    竹马请放手说好的形象呢

    “一双眼睛,我娶你。”犹记得那天他是这样说的。明明那样无情,可是……现在这个抱着她撒娇的哥们是谁啊?!说好的高冷无情呢?不是死都不碰她吗?那这是干什么!
  • 哈佛职场情商课

    哈佛职场情商课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晋升”。是否拥有高情商,关系到你的职场命运。本书针对职场人士而编写,从认识情商、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了解他人以及情商在工作、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方面出发,全面诠释了职场人士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虽然你没有哈佛学子那样高的学历,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情商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
  •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不贩卖焦虑,不制造恐慌!34篇有种有料有趣的真实故事!34种整理杂乱无序的生活观点!我们经常在镜子中看到疲惫的自己:有加不完的班,升不上去的职位,买不起的房子,也找不到稳妥的另一半。不再青春热血,不再一头扎进理想置现实于不顾。我们壮志未酬,不甘回头。好像越是振臂高呼“逃离北上广”,恰恰越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焦灼和危机感。中年、佛系、隐形贫困……这些看似参透人生真谛的热词,其实难掩我们内心的焦虑、失望、无力。我们渴求成功的焦虑感比任何一代人都深重。但是,没人会在你一败涂地前,揪着你的衣领对你喊:“醒醒吧!再不努力你真的一无所有了!”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路一往无前?所以,你必坚固,无所畏惧。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的水一样。你的生活,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4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玉凤杜鹃

    玉凤杜鹃

    大学毕业后,林苏选择留在武汉自主创业。三年创业历程中,他睡过几个月的桥洞,磨破了十几双鞋,尝试过什么叫武汉寒风的刺骨,也知道了什么叫人穷贱如狗。经历过千难万险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找到了真爱的女孩,然而这一切又在突然之间不属于他了。
  • 渴望活下去

    渴望活下去

    本书主要介绍一个90后学生从小时候开始导致性格的孤僻,到经历各种生活的苦难,从患有抑郁症到强迫自己活下去。一个来自90后女生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呐喊,对活下去的渴望和濒临自杀的恐惧。
  • 月老的游戏

    月老的游戏

    一个富二代,一个保镖之后;一个高富帅,一个替身演员;能够走到一起还得看月老给不给牵线
  • 学易居笔录

    学易居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