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9300000002

第2章 道德经导言

引言

很早就有一个愿望: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给《道德经》这部伟大著作一个不枉老子、不负先贤、不误后世的信实之沦,还作者一个清晰的脉络,给历史一个公正的评价,给后世一个正确的指南。简言之,脉清、义正、发幽、阐微。我认为:《道德经》这部贯通中华2500年历史响震中外的思想名著,不能再蒙尘忍垢,任人随意曲解,穿凿附会,而应当让她如金星长耀,光明水照。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使之脉络清晰。

1.道德经、原作脉络非清不可

《道德经》脉络不清,前贤早已明察。胡适云:“今所传老子的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这书原本是一种杂记体的书,没有结构组织。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之言虽嫌武断,但循序而读不识脉络,却是一个实在的问题。

《道德经》脉络不清,就在于它是“杂记体”。它与孔子的《论语》同时,《论语》也是杂记体,但是史家言之凿凿地指出。《道德经》稍早于《论语》。老子以笔记体写这部书,自有特殊原因,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耽,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疆(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修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写书之因,是因为老子(李耳)退隐,经过城关,把守城关的官员好说歹说,挽留下来为其著述。不是写别的,而是写《道德经》。

关于书名,恐怕是后世加的,当时恐怕就签个名“老子”就行了。故又有其名《老子》或《老子五千言》。当时的书名、有以内容命名的,如《易传》;有以表达形式命名的,如《论语》;有以作者名字命名的,如《墨子》等。所以,《老子》、《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为名,都是不错的。以现今习俗,说是《道德经》更宜。

《道德经》不是一般的书,里面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个人涵养,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军事、政治、外交等丰富的内容。一句话:文约义丰。这样庞大的思想内容并非分门别类地写出来。从风格来说,作为一个史官,恐怕难免受当时历史笔记体的体裁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因“修道德”而闻名遐迩。他被挽留住,令尹不是要他系统地、分门别类地表述各种思想,而是要“学道”。所以,《道德经》开篇不是讲学道的方法、意义、效果,而是从哲学角度讲“道”的普遍性、永恒性和言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全书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老子写作时,有时在和令尹在问答,有时在阐发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都是以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所以,全书比较满意地表达了各种思想,但还没有把它按逻辑顺序予以清理,所以,不论是以王弼为据的通行本,还是汉一号墓出土的《道德经》帛书甲、乙本,都比较信实地反映了书的原貌。其特点是内容之间互相交错,同一内容在章节上很少有在顺序上前后相联的。例如,修道的内容有六章:分别处于第56、54、20、22、53、48章,辩证法部分,分别处于译第50、63、45、18、21、2章。

因为脉络不清,《道德经》读起来就让人难懂,弄懂一部分内容就常令人乐以忘忧。故有人把它视为哲学著作,有人视为军事著作,有人视为政治权术,有人视为修身养性的专著,有人视为为人处世的诀窍,……因为难懂,更有人把它视为不可知的玄学,故作神秘地谈什么“玄之又玄”,有人把老子的“无为”等思想视为没落、反动、愚顽。修身养性者们也大误其意,以出家清修,不问世事为荣;有人缘木求鱼,宣扬什么“老子秘义”,在词义之外去寻什么“隐语”。我不想再引述那些误解与谬论,以免玷污纯洁的圣坛。我只是想说明一点:《道德经》的原作的确是脉络不清。该书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是脉络不清,而使之清晰的工作是非做不可!

2.道德经脉络考

《道德经》的逻辑脉络清晰可辨。

《道德经》思想产生于“道”,“道”又不是凭空而生;“老子修道法”《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明白无误地指出:“道法”是“修”来的。视老子为内丹派祖师的道家信徒们至今仍在“修道”什么是“修道”?《道德经》第56,16章等指出,修道就是“塞其兑、挫其锐、解其纷”,就是“致虚极、守静马,”就是“传气致柔”,也就是东方古今皆通行的调身、调意、调气。《道德经》原书主要有第56,54,20,12,53,48章专论修道,所以,应当把这一部分提出来,放在全书的前面,构成《修道篇》。

关于修道的具体问题,没有必要作更深刻的阐述。本书后面列的助读资料更便于读者心领神会。这里须强调的是,老子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能持之以恒,排除干扰。平息杂念,而且因为他有一个高远而正确的目标。后世的许多修道以清静、“自隐无名”为务,实乃司马迁之类外行的误解。这种谬误只能引出错误的人生观,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老子为什么修道?因为生命之谜是一个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十分关注的课题。老子所处的时代,有修身而长寿的彭祖吹呴吐纳的导引功之余韵,有无骨子辟谷食气的传统,有用于武术强身、防病治病的以及开启智慧、明达人生的“善摄生者”、“善为士者”种种修身奇迹。对于杜会,老子身为一个史官,“见周之衰”,已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对修身之道特别勤奋。乃可想而知,原书第50,55章是这方面的记载,故应放在全书之首,构成《闻道篇》,或者说是《奇闻篇》。正是这些奇闻使老子走上了修道之路。

修道不仅可以强身、防病治病,修道本身是对宇宙自然最深沉、最伟大的力量的休验和认识,有验无知,是谓得功;无验有知,是谓妄断有验有知,是谓开悟。原书第43、47、14、25、16、4、6、34、1、52、21、77、51、32、40、37、42、39、62、10章,共计20章,尽言修道的感觉、体验、认识,构成全书的逻辑链上第三个环节,可称为《悟道篇》。从“悟道篇”的表中可以看出,老子修道是在心境大定之后,得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及“惟恍惟惚”的“气感”后,又产生了“不出户知大下”的非眼视觉,然后再以体感与非眼视觉对道作反复体验、观察,对这种未知物质予以命名。进而运用非眼视觉对生命之源流、运动规律作了反复观察认识,从而和他同时代的印度佛陀一样登上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思想高峰。

出于“修之于国”的最初动机,他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主动承担起了“执古道以御今之有”的历史使命。他要用道的平正、贵柔、相反相成等规律教化世人,匡正时势。因而有了后面的弘扬道学思想的内容。修道是一种身、心的投人,所以,它既对身休健康有作用,也对心理功能、智慧有作用。对心理功能、智慧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它使人认识“道”的表象、本质、运动规律,还反映在它使人认识哲理、人生、社会、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豁然开朗。如云开日现,作为道家敬为鼻祖的老子,他之所以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还在于他的智慧之光千秋朗照。他用笔记录下了他丰富多彩的智慧,力图让这些智慧造福时代,照彻后世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弘道”这个后半部主题。

弘道,首先是把个别认识上升到哲学高度,在全书的许多章里都有这些智慧的闪光。但在原书第63、45、18、11、2章里较为集中、单纯,因此,我们把这一部分列出,称作“弘追篇辩证论”。

世人公认,老子的辩证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用辩证观分析与处理世事,令人十分信服!不少论断成为千古传诵的至理名言。辩证论的丰富性、完美性,反映了老子旷达的胸襟、高远明晰的智慧,读者在阅读中自会大受裨益然而。

然而,哲学不是老子的终极目标也不是老子所关心的最大问题,一种补天的思想使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果我们多加注意一下第54章,就会发现老子是素有雄心壮志的,他要求令尹“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实际上开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代高上新风。他自己在书中也作出了榜样。他关心那个时代的国计民生,可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在那个时代,他只能把理想和希望寄托给为统治者效力的士民和统治者本身。这样,《道德经》里就有了很大一部分既不论道,也不言德,而是运用道的规律,抽象化的人格、精神来匡正时势,教化众生的内容。我们把它分别称为“弘道篇·致士民”与“弘道篇·致君王”“弘道篇·致十民”共有19章,分别是原第5、67、15、27、7、38、23、44、13、73、76、24、9、78、33、71、22、41、28章。这里,我们先对这些篇章内容概况作一个浏览。以上19章,很明确地是在指导士民们如何为人处世。以退求进,以静制动,固本以求发展。这些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至理明言。

老子在这一部分里似乎并没有强调修道。但是,可以看出,他的劝世箴言都是依据于道。例如前4章都是从言论、行为、思考、态度方面论谨慎的重要性。而谨慎,正是“致虚极,守静笃”、“挫其锐,解其纷”的抽象表述。在后面的14章里,他开导世人,要达到目的,首先要超越这个目的,这正是运用了“道”的相反相成规律。他强调贵身固本,是从道为根本化生万物的感悟而来。他强调贵柔固本,是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感受以及高下相倾等哲理而来。他提倡“功成身退”,是从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而来。他倡导笃实、谦虚,是从“道冲,而用之不勤”,“大道氾兮”以及“致虚极”。然后有“惚兮恍兮”、“万物并作”的经验而来。这些思想既非平凡,也非超人,源流清晰可辨,它实实在在。

“弘道篇·致君土”部分共28章,也同样是深人弘扬道德学说,与修道篇和悟道篇构成清晰的源流关系。

老子写给君王的共28章,篇幅最大。内容涉及治国、治民、经济、外交、军事、生活享乐等诸多方面,深沉面高远,笃实而睿智。所以,许多帝王们玩味无穷,明智的学者们认为《道德经》简直就是一本帝王术,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子的这些思想出发点在哪里?还是在“道”。以道的无为为根本点。在这一部分有14章之多,其余的,都可以在“道”与修道的贵柔、相反相成、无为无不为等原理上找到依据。原书第70章应当是全书的结语。它反映了老子在那个混浊的、人欲横流的时世里多么孤独,自己一番弘道的努力付诸东流,自己无权无势,就像怀揣着美玉而穿着破旧衣裳的人,只能默默独行。

我们在理清全书的思想脉络后,就可以清除历史的误解,使《道德经》的思想内容得到澄清。

道德经的思想与思想线索

《道德经》是从闻道伊始,以修道、悟道为基础,阐发出作者对天地万物、哲理、人生、社会、政治的见解,源流分明,内容丰富,犹如纯朴的玉石,经千古的琢磨更加光明、然而,历史上——尤其是现代的思想家们研究《道德经》,大都是断章取义,难免指鹿为马;有的学者谨小慎微,但既无修道、悟道的切身体验,又无正确的思想线索可寻,故亦多谬论;一些修道经验者之论,又多嫌粗陋。我们有责任对其思想与思想线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下面拟顺线索论思想:

老子修道的历史背景与修道的理由

修道,我们现在称作“修身养性”。古印度称作“瑜伽”。老子所处的时代,尚无定名。不过,修身文化的行为可以七溯到万年以前,人类原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修身文化的烙印。中国也不例外。从《闻道篇》老子对“善摄生者”的记述,以及在《弘道篇·致士民》中“古之善为士者”的敬重的态度来看,在老子之前,中国先民的修身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人类在那个时期,修身文化的成功者曾经仅仅是巫祝、先知、受人敬仰的首领一类人,修身文化——一种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由他们传播。他们为了健康、智慧、搏斗而带领整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人修持。因此,那个时期的修身文化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修身文化用于健康,有文明可鉴。《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这里就讲述了人们口中念念有词为人治病的情景。

修身文化用于健身,方法早已是多种多样,夏代有禹步、巫舞,商代有以身导引功而长寿文明的彭祖“导引行气法”,周代有邛疏“能行气练形”。

出于共同奋斗的需求,修身文化不是部落内互相保守的秘密,而是大家必须训练的健身内容。因此,上古曾有伏羲氏“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以至“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痛痒”(《列子·黄帝》),这样的集体效果,在当时恐怕并非罕见。

修身文化在上古使人智慧洞开,创造出种种奇迹,也是修身文化发达的原因。指南针的发明即是一例。

相传5000年前,黄帝和蚩尤两个部落发生了战争。当时大雾迷茫,黄帝兵众被围困,辨不清突围方向,几遭灭顶之灾。这时,黄帝部落一个叫风后的人闭目打坐。良久,忽然睁开眼睛道:“有了!”就制造了一个指南针,让兵众始终向一个方向冲去,终于突出重围,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医经络、穴位学、伏羲八卦、周易八卦等令现代科学为之倾倒的文化,都是修身文化开智的产物。

修身养性,使人健康长寿,抵御疾病,使人产生搏击的力量、技能,于战斗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使人获得文化艺术的快乐,使人认识宇宙人生那么丰富的真理,这就是老子修道的时代背景,这就是老子修身养性的理由。

老子怎样修道

不论是修道者还是不懂修道的人,对这个问题往往忽略或是见地不明,因而对修道、对老子的思想产生误解,误人亦误己。

赞赏者激赏其“塞其兑,挫其锐,解其纷”。以为修道就是完全不问世事,一心超脱,悠哉游哉,一心“飘飘乎羽化而登仙”(苏轼)。反对者则以其“消极、悲观,”责之。

其实,老子人生态度之积极、理想抱负之远大,乃世上罕见。他并不是为个人寻找解脱之道,不是练点长生久视的导引功,也不是为在乱世中有“人军不被甲兵”的强身效应苟活。《修道篇》第2章(原54章)说得明自:他为了家人、家乡、国家、天下而修,而且警示后学者也走这条路。他虽不在其位,亦谋其政。他以富有的思想济天下,树立了中国知识分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风范。正是这种伟岸的人格,才产生了千古不朽的伟大思想,正是忍辱负重,珍惜人生,不慕虚荣的修道生活,才使他找到了真理。看看老子,再看看那些“看破红尘、不间世事”的修道者,那些故作神秘、一心求得心灵解脱、羽化登仙的求道者,觉得他们实在轻微渺小,不足为道。而那些对老子妄加指责之词,今人A遗憾!

老子怎么样悟道

前面说过,修道,是老子修道有成以后的解释,怎样修?无非是导引、调息、调心。《道德经》里云:“传气致柔”(《悟道篇·载营魄抱一》),“致虚极,守静笃”(《悟道篇·致极虚》),这经里就明白地说出老子修道的方法,一是使呼吸轻、细、柔、长,二是使心灵平静。

按照修道训练的一般规律,使呼吸柔长,会产生“气感”;使心境平静,会产生特殊智慧。《悟道篇·天下之至柔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轻柔的“道”在肌肤、骨胳、脏腑中穿行,没有切身体验确难理解,但这是事实。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生理能场的“道”,是没有任何屏障物的。并且,“道”的活动强烈的时候,就会影响精神,这就是《悟道篇·孔德之容章》里面所记载的“恍兮惚兮”,“恍惚”犹“仿佛”,这个词恐怕是老子的发明。指心灵难以捕捉、把握、确认的状态。是人体能场受激发,潜能被开发出来作用于精神的反映。

这种感受是修道的一般规律。我国发掘东汉墓地,发现一个贵族的身上有一空心玉佩。上面有公元前380年的铭文: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这段铭文记载了“传气致柔”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效应。宋元时期的道教人物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更有精彩的描述:“其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河冰之将欲解释,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

在修道上,老子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过客,而是一个勤奋努力、寻找真理、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使命的圣人。他忍受世人的嘲弄,避开纷乱的人群修炼,当他有了感觉后,更是“致虚极,守静笃”。这些努力,使我们想起了他同时代的释迦牟尼。他也和认识到“真如”的释迦牟尼一样,获得特殊的智慧,认识到了自然的本原——“道”。

这个“特殊智慧”就是第六感官,也称“非眼视觉”。老子在完全放弃自我的时候,见到了什么?他首先见到了世间万物向他纷至沓来的景像,他把这种功能稳定、巩固下来,有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功能。这种功能是许多人都可以获得证明的。《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载:“儒士胡直静坐六月,一口,心忽开悟,自无杂念,洞见天地万物皆吾心体,喟然叹曰:‘予乃知天地万物非外也。”

老子利用非眼视觉,还从“恍兮惚兮”的状态中捕捉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道”。

“道”,惟老子特称,庄子称为“气”。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之则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行气玉佩铭》亦称为气。后世为了与空气表示区别,称为“真气”。这都是从“真气”能像空气一样聚散、升降、出入、循行的特征而言。但老子更为严谨,因为空气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所以,他不命之为“气”,而是考察这种物质与万物的关系,准备从本质上命名。

“非眼视觉”的特征就是能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观察事物。古印度瑜伽就有专门训练观察方法的功夫,把事物的正、反、内、外作荧屏似的透视,让事物的现象、本质、运动规律在面前映现出来,在时空上可拉长、缩短、移位。释迩牟尼如此,老子亦如此。老子正是用这种方法,观察并悟出了这样的结论:“道”,是万物生命力的产生之源,也是万物生命的归宿。“道”总是自动地参与生命体的孕育、萌芽、成长,到事物衰老的时候,也正是“道”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步退出生命体,返回宇宙泽的时候。

道,无形无像,柔和至极,无处不在,无所不存,也至大至刚,它产生宇宙万物,包括如“天帝”这类的精神体。它的运动规律支配了万物的运动。它是对立统一最完美的事物。万物依存于道,犹如道边的草木依存于大道的泥沙水土,所以,老子把它命名为道。

道产生万物,是由微到显,由内部的阴阳因素互相吸引排斥,分化与聚合,破裂与圆全这样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演化。道在其中起支配作用,它总是自动地减损多余的,补充那些不足的,从而使万物生生灭灭,处于动态平衡。

生命的历程有长有短,但无论长短,比起道,都是暂时的,惟有道是永恒的。只有与道的规律相合,才会获得健康与平安,反之,就会自取灭亡。道永远处于宁静之中,正是在宁静之中完成了生命的孕育成长。万物因为宁静,才获得了生命力的蓄养和生命体阴阳平衡的调整;宁静,才与道的规律、形态相合,才会获得道的安抚,犹如婴孩回到母亲的怀抱。对人来说,不管你要增长智慧,还是增加体力,愿望和锻练固然不可少,但还需要放松,直到仿佛完全放弃了自我,这样,道就会按照你的心灵目标补充你的智慧与力量。道,就是这样在看似无为的状态中做出了一切事情。

当然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去掉过分的想法,既要有理想,又要承认现实。无“修之于天下”之心固然不可,但穷奢极欲,为了私欲,脱离现实基础亦不可。因为道的规律之一是物极必反,相反相成,你放弃自我,才会赢得完美的自我;你处于柔弱,就会赢得刚强;你安于宁静,就会获得奔放。个人如此,团体如此,君王亦如此。胸怀壮志,心居宁静、淡泊之地,这样才能心有所得,心有所得即是“德”。欲求“德”,必合于道。

这就是老子悟出的“道”。从“道”中牵引出贵柔、主静、无为的学说,通行人生、社会、政治,铺开了“修之于天下”的一条大道。

老子怎样成为无与伦比的圣哲

修道,作为人的身心完美的工具,它可以使人脑发生巨变,α波大量产生,从而使智慧超乎寻常。老子以“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修道,更使他的智慧如明星升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圣哲。

无论何人,只要读到《弘道篇·辩证论·为无为》章,都会为作者严密的辩证思想所折服;无论何人,只要能基本上读懂老子的《道德经》,都会为他深邃的思想所惊异。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曾指出:“道家具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国后来产生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源泉是“道”。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它有些内容是以对“道”的认识为基础进行发挥。二是说它的有些内容是修道中的“顿悟”。关于前者,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如贵柔守弱的思想出自“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感受。对立统一思想主要出自“反者道之动”的客观认识。至于“顿悟”,就是在修道入静的状态下突然获得的心灵感触,这里只略为提及,不必详加说明。

那么,老子的哲学方法论是什么呢?

有人说,老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有人说,老子是“唯心主义。事实上,老子的方法论是完美的辩证法与唯像论的结合。

唯像论是以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学术思想。它是古代科学的基本力法。

例如,从日月运行与人体经络、穴位运动的对应关系,五声、五色、五味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等经验验证,就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自然科学的总纲易学、中医、音乐、舞蹈等等古代学术思想,都是唯像主义的产物。唯像论不是稀奇古怪的东西,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科学基础都不过是对客观事物表象的认识。都是本质意义上的唯像主义的产物。科学无止境,唯像论作为一种承认发展、变化、开拓的方法论,正是古往今来认识真理的正确方法之一。

老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整个《弘道篇》,举凡人生、社会、军事、外交,可谓无所不及。在道学唯像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上,作者建立了自己横亘千古的伟大思想,成为民众的导师,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例如,从修道的无为到个人立身无为,直至君王治国的无为,就是唯像论的思想成果。

修道讲“无为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强健身心,提高智能,改造旧我,实现新我。正如要收获粮食,先得耕耘、播种、施肥、除草,不能不耕耘就播种,不能拔苗助长,既不能未成熟就收获,也不能熟透了也不收割。修道就是训练一种良好的人格、品质、明察秋毫的智慧、勤奋笃实的习惯,把握时机的能力。

作为手段,修道反对急躁冒进,主张踏实沉稳,即“知其雄守其雌”,无数事实证明,人只有放松、人静、心无所住,才能获得能量的补充、刁能固摄灵感、信息,获得最大的力量与最佳的智慧。诸葛亮曾总结道:“不宁静无以致远,不淡泊无以明志”就是说,无论认识自我,还是实现雄心壮志,都得心平气和,在宁静中去赢得一切,这就要求为了“有所为”就得“无为”。

无为不是消极颓废,不是对社会历史责任的推卸,对痛苦现实的回避,而是赢得成功的心理方法。佛学也指出,一个人,他为众生而修功,所得到的能力如果是大海,那么抱着自私自利、逃避现实一心求个人“解脱”的人只能是海中一滴水,如果前者是恒河的全部沙,那么后者只是一粒沙子。

修道的经验表明,当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后,满足他的目的的力量、智能就会潜滋暗长,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确实是人使自己壮志得酬的正确方法。老子在无为中感到了充实而浩大的道,使人可以超越生死、超越寻常,获得特殊智慧,认识到宇宙万物的生命规律,所以,他最有资格说“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胜于任何雄辩的事实。

那么,立身处世是否可以而且应当“无为”呢?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有志者,同样应当“为无为,事无事”。“无为”、“无事”。才能使人有大将风度、智者风范。准确地捕捉时机、创造时机,赢得成功。要识庐山真面目,既要入乎其中,又要出乎其外;既要远视,又要近观;既要横看,又要侧看。人的智能基于人的生命体,人的生命体根植于道,“致虚极,守静笃”在哪里都是正确的原则。

对于侯王、国君们,“无为”还可以作为原则吗?回答是肯诗定的。奉劝君王们“无为”,主要有通行本第19、49两章。老子要求君王“绝圣弃智”、“无常心”,指出如此一来,就会“民利百倍”。

这里的“圣”〔圣明)与“智”,有特定的具体含义。即侯王们视百姓为任意驱使宰割的羔羊,他们为自己骄奢享乐而不顾国力、实情,不顾百姓死活的各种淫欲。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群雄竞起,各地诸侯征伐不止,争相取代周王室之实,以武力号令天下,谋称“霸主”。实力强大的诸候国不失时机地发动战争,兼并小国。为争夺地盘,大国之间也互相冲突。对于弱小之国来说,不管臣服与不臣服谁,灭顶之灾旋踵即至,大势岌岌可危。对大国强国以至霸主来说,一方面有树大招风的危险,一方面有不可一世的威风。

“亡国之音靡靡”(《礼记·乐记》),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自知难以图存的君王们大多追求及时行乐,穷奢极欲,肆意挥霍;另一些已经威震四海的霸主们更是不甘落后;还有一些准备东山再起的侯王则厉兵秣马。这些行为的结果就是横征暴敛,使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可见,侯王们的“圣断”与“明智”,不过是出于个人私欲,实乃祸国殃民,非去而不可。

“绝圣弃智”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君王们要顺应百姓的意志、愿望,站在百姓的身后去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不顾百姓愿望,站在百姓前面硬拉着百姓走,这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具体内容,惟其“不敢为天下先”,一些政治经济举措顺应百姓,顺应历史潮流,君王显得“无为”,才能够“为天下先”,才能励精图治,当好一个侯王,真正成为霸主。这就是君王“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都以“无为”为原则,成就了彪炳史册的盛世,从面证明了老子治国的“无为”思想的正确性,现代文明史上的一个个盛世,不也是统治者们“绝圣弃智”、“以百姓心为心”开辟出来的吗?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弘道、立身处世与安邦治国之道

老子怀着广济天下的雄心而修道,他找到的是一条健身开智、完善自我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他找到了真理,成为一代圣哲,一位超人,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赤子,他竭尽全力引导人们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寻找高尚、纯洁、完善的自我。使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就是他的《道德经》致士民、致君王部分的思想内容。

老子为什么仅仅寄希望于士民和侯王呢?——这是今天的许多读者难免提出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侯王与士民是那个时期最活跃、最强大的两个社会成分。

侯王的作用就不必谈了,这里谈一下为什么老子特别重视士民。

老子所处的时代,基本上是奴隶社会时期,社会上人数最多的阶层。除了奴隶,就是士。

奴隶虽人数多,但他们基本上处于失去人身自由的地位。那么,作为士与自由民,就是社会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社会成分。

许多人有这样的误解:奴隶社会,除了统治者,就剩下奴隶了。其实不然,原始社会时期许多自由、相互平等的先民,不可诗能在奴隶社会一下子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他们中许多人必然作为译自由民而存在,或种田或经商或做小手工业者或习武或从军、学艺谋生,或以智谋才学为官为僚。

如果说这些平贱的自由民是生而俱来的,那么,另一些被称作“士”的自由民就是后天的,他们的祖上甚至父辈、兄长都是王权网络中的人物,因种种功绩被任为可以世袭的有爵位的贵族。这些爵位通常为长子所继承。除长子以外,其余的多多少少能得到些照顾,几乎可以不劳而获。但这种情景延续下去,势必弄得国败家破,于是只好在爵位继承三代以后,家族的贵族子弟不再成为贵族,这叫“三代不认亲”。这些人自动流入平民的行列;这些平民有一个好听的称谓,叫做“士”。

士以自己的本领谋生,他们有自由民的一切权利。从显赫的统治阶层下来,恐怕他们是最有上进心的民众成员。他们得学习一切可能学到的谋生手段。简而言之,有“礼”、“乐”、“射”、“御”(驭)、“书”、“数”等“六艺”,当然,远不止这些。

士,以其经商,可以富贵而显达;以其武功,可从军打仗,可为将校;以其安邦定国之才,可为重臣高官,重温贵族旧梦。许多名相、圣贤、军事家,都是士;老子、孔子都属于士。

对于士,老子可谓寄予厚望。他从“道”的原理出发,以人格修养为核心,希望他们奋发努力,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己有效的进取。

士与统治者的关系。一方面是士对统治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另一方面是统治者对士的依赖关系。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后者,他们在统治者面前自信心不足,或投其所好,阿谈奉承,或过分积极出谋划策,表现自己;或浮词虚夸,急功近利,不尚笃实。一旦受宠,便惊喜有加,得意洋洋,忘乎所以;一旦失宠,便惊恐疑俱,寝食难安。老子指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人生态度。

从“道法自然”的角度,老子指出侯王只是出于一时需要而对人予以举废,这里并没有个人久远的喜恶可言。要使侯王看重自己,不要进言太紧,而要在关键时刻显示本事,要让对方来求自己,使自己处于主动位置。在君王那里,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应当有功成身退的准备,不得恃功骄横放纵,以免遭不测之祸。

老子指出,作为人,应当自重自贵,不要因一时得宠而趾高气扬,也不要因失宠而惊恐不安。君子固本,自身的生命是根本,荣辱贵贱,都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在人生沉浮中不减英雄本色。

对于人们积极追求功名,老子从道的相反想成原理劝诫人们,要无私,要放弃自私的小我,成全无私的大我。要像天地生万物那样默默地奉献,不求索取,才能成就伟大的功名,急功近利是要不得的。要像水那样柔顺、稳重、笃实,对于知识、学问,懂就是懂,不懂,不要装懂;对于事功,行就是行,不行,不要强行。

作为士,应当坚持仁慈、节俭、不妄为三大法宝。只有仁慈,才会有公心、正义感,才会有真正的舍身忘死的勇猛,才会成为人们所敬仰、称道的人,在这条舍弃功名的路上才会以自我晚上为前提成就功名。在三大法宝中,仁慈为首。

自我完善,还要注意认识自我,正视自我,改造自我。不仅要学会认识别人,评头品足,更要学会认识自己,一日三省,不仅要从成功者那里学习经验,而且要从失败者那里记取教训,只有这样谨小慎微地认识自我,改造白我,才能完善自我。

但是,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之一还是修道。因为道是人身心所存的根本,它包容了一切哲理、智慧、能力,它会给人源源不断的生命与智慧的泉流。义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但“义”从“仁”中生“仁”从“德”中长,“德”从“道”中出。所以求道才会得到最重要的生命之源。

对于君王,老子尽管很失望,却又不得不寄予希望。他从君王(“侯王、圣人”)的自身涵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为君王提出了一条安邦定国之道。

周王朝是在殷商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商朝末代君王纣王以其暴政及“酒池肉林”的荒淫无度遗臭万年,而周王室之衰微,又与封王遗风再兴不无关系。因此,老子认为,君王的人格修养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指出,君王的人格应当是从善如流,像水一样深沉而不轻浮,卑谦而不自高自大,平正而不偏私,言而有信,政治清明,有德识才能,有远大志向,能见机行事;对一切过分的追求、放逸,都得约束、检点;不要自视“圣明”而高高在上,恣意妄为,弄得民不聊生、家破国败;重大的政治举措,应当以民心为君心,顺应百姓;对待百姓与自己的关系,应以百姓为主、自己为从,这样处于“无为”的境界。使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进入应当而且能够进入的轨道,得到最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效果。

老子极有见地地指出:政权的根抵扎在百姓中,百姓富裕,拥护统治,政权才能柢固根深,经得起风吹雨打。因此,残酷地压榨、勒索百姓。无异于自掘坟墓。如果民不聊生,以至非冒死求生不可,就会官逼民反,轻则造成严重内乱,动摇政权根基,重则天翻地覆。从君王本身的利益考虑:国内没有重大动乱,法律横亘、官吏依法治入,即使是法制苛严、杀人众多,恶名还不在国君,而一旦动乱起来,国君与百姓就成为直接的敌对关系,必然身败名裂、威风扫地。

对内的政治,以稳定、平正为上,不能朝令暮改,不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微到显、由点到面,因此,在执法上,在对待不安定因素的策略上,平时当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刚露出苗头的不法行径就要及时论处,不能等到祸乱纷纷才大动干戈。

对于经济建设,首先要开源,充分利用生产力,给百姓以宽松和谐、安全稳健的环境。在诸如祭天、敬祖、奖赏、营造等用度上,应力倡节俭,使国家财富有增,百姓家境丰裕,经得起天灾人祸的打击。

老子提出,君王的名声很重要。应当隐恶扬善。恶事,应由他人办理,恶名,应由替罪羊承担,使君王始终以仁爱的形象树立在百姓面前。对于重大的政治目的,则应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潜游暗行,不能明火执杖,让人一目了然。这些,基本上就是后世所称的“权术”。

对于战争,老子首先是反对,但不是反对所有战争。他反对怀着称霸的野心而发动战争(尽管他也流露出希望有个合道的君王脱颖而出,重振天下)。尖锐地指出,强暴者不得好死!以武力夺取周王室是行不通的,以一种暴政取代、接替另一种暴政是道没有好结果的。为了个人的荣耀与享乐而发动战争是达不到目的的。因为只有承担天下的重担!领从天下民心的,才是可以长期诗存在的君王。否则,不是在夺权的战争中灭亡,就是在掌权后覆灭,总之不得昌盛。

春秋时期的241年间,一百多个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事达483起,平均每个国家每年约发生2起战争。战争的目的,小而争夺地盘、奴役他国,大而争当霸主,号令天下。史称“春秋无义战”。这些不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想象!老子仅用简约的笔墨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太平岁月里,战马用于耕田;战争年月里,临盆的母马也要从军,产小驹于野外;一场战事之后,人烟杳无,田畴荒露、荆棘丛生,“大军过后,必有荒年”。战争如狂暴的铁蹄,践踏蹂确着如嫩草似的百姓,而战争的动力就是“问鼎天下”的个人野心。因此,这种不义的战争理所当然地受到人民深刻的厌恶、强烈的诅咒!

但是,对于向往和平的人们,又只能以战斗抗御战争。所以,中国人的意识里,武力就是“止戈”,就是用力量反对战争。战争的不可回避性,使老子也不得不从道的原理来研究、指导战争,从而有了《道德经》的军事思想。

老子认为,用战应极为谨慎,讲究正义、时机,把握好尺度。临战时要大智大勇。作为战场指挥官,应当以谨慎为先,“无为”为务。不要心浮气躁、急于取胜、贸然进兵;而在双方交战之中,心里不要生搬硬套任何兵书陈法,不要被敌人气势所惧,也不要仗恃自己有什么强兵猛将而稍有骄纵之情、松懈之态,斤当使自己处于“空明”的心境,见机行事,根据实情用创造性的灵感来指挥,方可以从容制敌。在战术的应用上,应以出奇不意为原则,从心理上震撼对方。在势均力敌之时,谁顽强、勇敢,谁就取胜,故自己一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

除了战争,老子还有外交思想,君王如何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在书中不显很重压迫,译得也很明确,在此不予赘述。

在那动荡不息的岁月里,许多觉悟者都在建构自己的理想世界。深受传统影响的士大夫们自然希望旧梦重温,孔子就毕生追求“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老子则认为“礼”根于“仁”、“仁”根于“德”、“德”根于“道”,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以“道”为宗旨。

在这样的国度里,君臣百姓人人修道,思想行为无不合道,君王以振兴天下为己任,负重远行,他头脑清醒,有主见,又知人善任,对百姓采取“无为而治”的政治,根据民众的意愿,自己好好斟酌,选择可行的,号召民众共同努力去做。士大夫奉公守法,严于律己,不为追求荣华富贵而向君王进谗言,法令政策一旦颁布,就严格执行,稍有不轨行为就会很快受到制裁,国家的一切政策举措,都围绕着人民丰衣足食、国家兴旺、家庭富足这个中心。

在这样的国度里,老百姓一面劳动,一面修身养性,他们因此身心健康、乐天知命,自觉用道的法则来约束自己,妄念不生,邪恶不存,人们敦厚淳朴,像婴儿般纯真,像牛一样勤奋、羊一般温顺。

老子认为,个人的掠夺与国家的战争的祸端起于贪欲。因此,从内心杜绝贪欲,安分守己,不为财物、稀奇玩艺、官爵动心(真正为官就要有以权奉公、尽责的意愿)从客观上看,最好是把国家变得小小的,而且每个国家的人口都很稀少,人们连“鸡犬之声相闻”的邻国,也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人们便相安无事,没有掠夺、盗窃,没有苛政的剥削压榨,也没有动乱与战争。

当然,这样的国度自古就不曾有过,以后也未必见得有。这个设想反映了那个痛苦、残酷的时代里。极为善良的人所能产生的最崇高的理想。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深切关心和对世人的爱,他尽到了一个智者、一个圣人当时所能够尽到的最后责任,从而完成了他“修之于天下”的宏伟誓愿!《道德经》本身,作为第一个修道的真实记载,它是修身养性文化的珍贵文献,作为哲学思想、立身处世、安邦治国的方法论,因为它来自于自然深沉真理的觉悟与引伸,其中绝大多数思想成为永恒真理,不因时势变动而兴衰,不因朝代变迁而举废。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君臣庶民。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在老子思想的引导下走上人生大道,成就辉煌的一生。老子的伟大思想、高尚品格和超人的智慧,理所当然地与孔子并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两大精神源泉之一。他经久不衰的魅力,使他理所当然地在当今蜂拥而起的思想潮流中,显出中流砥柱般的力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老子,一位超人,一位圣贤,一位赤子。他给世间留下这部如璧玉般美好、如至宝一般神圣的《道德经》,几千年后依然是那样华光璀璨、朗照世间。不论岁月怎样流逝,不论花开花落、春来秋往,他和他的思想永远是那样生气勃勃,熠熠生辉!

同类推荐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 、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帝临九道

    帝临九道

    一滴龙血,一本天书,入魔族,渡冥河,拔剑山,破生死,踏破灵霄,掌御九道。如果宿命就是枷锁,那就打破,即使群山拦在我面前,我也要踩在脚下,傲视这大地,我辈命运,由我不由天!
  • 无愧少年时

    无愧少年时

    暖心男配是渣男?女主深陷渣男恋爱陷阱怎么办?男主拼命追求恶毒女配是闹哪样?恶毒女配居然坏心办好事?这是什么情况?且看女主如何成功与身边渣男渣女斗法,青春需努力,才能无愧少年时。
  • 安若只遇初见之初夏追梦

    安若只遇初见之初夏追梦

    那年初夏我们初见,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友情,至到你的到来,我这颗冰冷的心逐渐被你融化,我的脑海被你的笑容所占据。
  • 变身萝莉NPC

    变身萝莉NPC

    什么?我竟变成了NPC?嘛,可以明目张胆的让玩家养自己。(?ω?)——读者群:620965190
  • 顾先生的追妻手册

    顾先生的追妻手册

    再次见面,顾翼是以姜颜闺蜜男朋友的身份出现的,但是不必惊讶,还好姜颜不喜欢顾翼。但是那个让她百般思念,百般痛苦的他居然也出现了,另外还有那个让她深感抱歉的她。*他:我就是喜欢你了,你能拿我怎么办?她一脸无奈:可是你先惹我的。*他:我喜欢你所以我不在乎别的任何东西。她:对不起,我爱过你。这次是我先输了。*她:我的全世界有他,但是他不知道他的世界里没有我。她:可是你忘记了你有他就足够了。他:没关系,你放手了我再抓住你就好了。
  • 我变成了只猫

    我变成了只猫

    早上起来,头上多了两只毛茸茸的东西……“哥!你长猫耳朵了!”我变成了……猫?人类向动物进化,一场全球化的“返祖”现象改变了世界的进程。是人类改变了自然,还是自然,同化了人?
  • 昨日昙花

    昨日昙花

    她的出生就是个错误。国家法律不容她,家庭情亲不容她,她不能有姓氏名字,她不能被外人知道她的存在。寒冬腊月,萧瑟刺骨,刚出生一个月大的女婴被扔在了荒山野外。。。“妹妹,别哭,别怕,他们不要你,我要你,以后我会保护你!”二十五年后,她冲破荆棘,举世闻名,她却把她自己扔在了荒山野外。。。“他们说是我杀了我的亲哥哥。”
  • 蝴蝶散

    蝴蝶散

    我本想不再亏欠你,只是那场大战中你却救了我。那我拿一生来还你,让你再化为人形,可以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