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7100000003

第3章 “世界第八大奇迹”——纪念“秦兵马俑”发现三十年(之二)

秦兵马俑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名胜。

当年(1978年)担任法国巴黎市长(现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参观后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现在秦俑已经被公认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

近日看了各个方面对秦俑军阵的积极评价,知道了许多我所熟悉的人和事。我思想感情的潮水,不由得回到了当年。

那是1979年,金色的秋天。汽车在肥沃的关中平原上向东奔驰,道路两旁即将成熟的秋庄稼,沉甸甸,金灿灿,一派丰收景象。

汽车驰过临潼县城,在堆金铺银的庄稼地里,平地崛起一座巍巍的土山,那就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堆。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这个陵墓仍然有47米高,周长约6210米。占地面积约203万平方米。我当年登上陵顶,见到秦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

据史书记载,陵下是分为内、外两城的一座十分豪华的地下宫殿。秦始皇初即位时就开始修建坟山,到统一中国后,又征发70万人大加整修,墓坑挖到了很深的泉水之下,里边水银成江河,鱼膏为灯烛,“宫观百官,奇器珍怪”,不计其数。

我随着游人,来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高大雄伟的展厅,庄严古朴,雄伟壮观;拱形的屋顶,宛如一道彩虹耸立在眼前;屋顶绿色的琉璃瓦和碧空相衬映,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天色一体,徐徐发光,显得格外和谐,壮美。

穿过镶着大理石的门厅,便是检阅台。登台观望,气势磅礴的一号兵马俑坑尽收眼底。游人到了这里,不由得“呀”地一声惊叹!这座宽70米、长230米、高22米,总面积16000多平方米(大约等于两个运动场)的大型房屋,由钢骨铁架横空撑起,中间没有一根立柱,使参观者一览无余。这座建筑的顶铰和底铰均可以动,如果发生强烈的震动时,房屋可以随着摇摆,震后立即恢复原状,设计可以防七级地震。这个巨大的展厅的墙壁和屋顶上,安装着巨大的玻璃窗,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光辉灿烂的秦代文明借助于现代化的建筑物的保护和配置,显得雄伟结实,和谐健美。

从检阅台俯视,这个巨大的陶俑坑,只是清理出土了前边很少一部分兵马俑,其余还埋在地下。尽管这样,它已经很清楚地显示出是一个浩浩荡荡的军阵场面:军阵前边,由210件武士俑组成,面朝东方,每列70人的三列横队,这是军阵的前锋。紧接前锋的,是步兵和四马一乘相向排列的38路纵队,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南北两侧,各有一列分别为面南、面北的纵队,这是军阵的两侧的侧翼部队。最后一列是面西横队,这是军阵的后卫。这种既有精锐的前锋,又有坚强的后续部队;既有两翼,又有后卫,组织严密,威如猛虎,坚如磐石的军阵场面,充分显示秦军“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强大阵容。秦始皇用这样庞大的军阵作为自己陵园的随葬部分,真实地再现了秦军兵强马壮,千里驰骋,内平六国,北却匈奴,东征西讨,横扫奴隶主残余势力,统一中国的壮丽图景。

兵马俑是当地居民在1974年抗旱打井时发现的。随后考古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进行钻探清理和初步发掘。根据探测推算,坑里共有兵马俑6000多件。现在展出的兵马俑,都是经过修复后按照原来的位置原封不动排列的,准确完整地恢复了两千多年前的本来面貌。

走出检阅台,我找到了在这里工作多年的王玉清先生。他带我走下兵马俑坑参观。下到坑底,眼前尽是生龙活虎的武士和昂首嘶鸣的战马,排列成严整的阵容。我们在坑下参观,王先生边走边讲解。他说,军阵中的武士分为两类:一类身穿短褐,腰间束带,腿扎行膝,免盔束发,显得异常英勇矫健;另一类身披铠甲,足登黑靴,头戴武冠,显得十分刚毅威武。我们眼前的这些武士,一个个面容不同,神态各异,有的面孔方圆,双唇紧闭,圆睁大眼,虎视前方;有的面孔圆润,面带稚气,显示出活泼、爽朗,不畏强暴的个性;有的前额广阔,凝目若有所思,表现了足智多谋;有的眼角和嘴角泛着笑容,流露出胜利者的喜悦。兵马俑深刻地揭示了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将士们勇敢豪迈的内心世界,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站在这些群像面前,犹若身临其境,仿佛使人忘记了它们原来是用泥土雕塑烧制而成的。它们生机勃勃,气吞山河,衬托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气概。每一个武士俑的神情都刻画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兵马俑的艺术形象,简洁明快,注重写真,但也不忽略一些关键性的细部。陶俑的发髻,各式各样,用刀刻成的一根根细细的头发丝,几乎和真人的头发一样逼真,就连一颗小小的鞋带扣子,也雕得惟妙惟肖,成为体现和衬托战士斗志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

我们走近陶马。陶马更是精致至极。个个膘肥体壮,劲健有力,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从马的头部看,额上鬃毛分飞,双目有神,头面特别俊秀,充分体现了战马的性格。马纵然站着,但是你看它那精神:双耳前竖,双眼正视前方,好像发现了前边什么动静,也好像它是在等待主人的命令,只要一声令下,它立即会长嘶一声,冲向前去。那坚实有力的四肢,表现出它能奔善跑;那粗壮翕动的鼻孔,令人仿佛能听见那急促的喘息声。陶马全身肌肉发达,结构严谨,符合解剖原理,细部雕塑精巧,使人不能不为作者对马体的丰富知识和高超的写实技巧而叹服!

站在这群陶马面前,我沉思良久。“这些马为什么雕塑得这样美呢?”王玉清先生解答了我的疑团。他说,秦人向以养马着称,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秦人养马的佳话。秦穆公时代的伯乐,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相马专家。他在长期的养马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善于鉴别马的优良与低劣,并写下了有名的着作——《相马经》。伯乐识别千里马的故事,千百年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据史书记载,秦代有一位叫马斯倮的人,在甘肃省泾川县一带大量繁殖马牛,其繁殖数量之多,如同收获的谷粒一样,难以数清。他养马贡献大,秦始皇就赐给他封邑,其地位与封君相当。秦始皇本人在南征北战的征途上,也曾经使用过七匹着名的战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影,四曰追电,五曰飞翔,六曰铜雀,七曰晨凫。”听了介绍,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秦代“战车百乘,奋击百万”的古战场,想起了兴盛的秦代养马业!这些雕塑艺术珍品,是秦代人民现实生活的写照啊!

在兵马俑坑里,我还有幸仔细观察了大批兵器和出土的遗迹。王玉清先生揭开了用玻璃柜掩盖着的兵器遗迹,那长戟上缠绕的麻绳的遗迹,还历历在目;那大弓上的细弦,仍然清晰可辨;那装在剑囊中的簇簇利箭,不但可以看到已经腐烂了的箭杆,而且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箭尾羽毛遗留的痕迹。这些都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妥善地保存在原地。1979年7月18日,在坑内出土了两柄长剑。王玉清先生拿出一把让我看。那剑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寒光闪闪,十分锋利。到目前,这里已经出土了剑、刀、矛、殳、弩机、弓箭等各种实用兵器一万多件,反映了秦军当年装备的精良和经济基础的雄厚。这些兵器,经过光谱鉴定,主要成分是铜和锡,还有镍、镁、铝、锌、锰、钛、钴、钼等13种元素。它向人们表明了中国秦代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的高超!它是中国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结晶!

在博物馆的一角,我看到几位姑娘正聚精会神地修复陶俑。从坑里发掘的陶人陶马,绝大部分已经打碎,有的打成了几百个碎片,而且互相混在一起,为了还其本来面目,在发掘时,考古工作者夏顶烈日,冬冒严寒,坚持工作在工地上,把发掘的每一件遗物,都要绘图、照相、记载等等。修复人员仔细辨别陶片的薄厚、形状和颜色,把几百块碎片对粘成一个完美如初的艺术形象,有时为找一个陶片,要花几个礼拜的时间,直到目前,从这个坑里出土的陶俑有600余件,已经修复300多件。

这300多件陈列出来,已使观众惊叹不已,那6000多件武士全部站立起来时,将是何等的壮观啊!

参观完兵马俑坑,我告别了王玉清先生,来到博物馆接待室。刚跨进门,看到一位男士正在挥毫赋诗:

骊山脚下一展厅,挺立秦皇数千兵。

泥塑陶制生命在,逼真逼肖世人惊。

这位写诗的,就是秦俑馆接待室负责人吴先生。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首诗开始。吴先生说,现在大厅展出的,只是1974年发现的第一号兵马俑坑。1975年5月,在一号坑东端北侧20米处发现了第二号兵马俑坑,此后不久,又在一号坑的西端北侧25米处,发现了第三号兵马俑坑。经钻探和局部试掘,三个坑合计有兵马俑七八千件,相当于现在一个警卫师的兵力。这些兵马俑的出土,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以及考古发现上,都是举世罕见的。这些发现,对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吴先生说,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人。从1974年到197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以前,已经接待内宾近100万人次,外宾近3万人次。不少外宾参观以后,盛赞这一发现。介绍到这里,吴先生说:“国庆节将到,我馆即将正式开馆,写这首诗,表达兴奋的心情。”

一号坑的顶部和墙壁安装玻璃,采用自然采光方式,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遗址展厅。

1979年9月,我把此稿写成,按规定,要经过博物馆负责人杨正卿先生审阅。杨先生看完以后,把我叫去,一开口就说:“写得好!写得好!”我说:“我参加新闻工作时间不长,还年轻,没有采访经验。”杨先生说:“我不知道你们新闻单位谁有没有经验,我只知道,在我看过的稿件里边,你这篇最好!”听了他说的话,我心里高兴,又加了一段:

太阳西斜,夕阳的金辉撒满大地。我告别了杨正卿先生,踏上了归途。秀丽的骊山,庄重的陵冢,沸腾的工厂,丰收的田野,这些美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图。如今,在这幅美丽的画图之中,又镶嵌了一颗璀璨的宝珠——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这篇稿,中央台在《祖国各地》节目里播出后,反响比较大。广州的《羊城晚报》没有派记者采访,就从中央台把我写的稿件要去,刊登了。

我退休前,曾经先后参加并报道了第二、第三号兵马俑坑的建成和开馆典礼。二号坑大厅和三号坑大厅外部均为覆斗状,体现秦始皇陵的形式特征,为钢筋水泥结构。三号坑是全部兵马俑的指挥部,已经于1989年9月27日对外开放;二号坑已于1994年10月,采取了边现场发掘,边开放展出的方式,使考古发掘也成为游览参观的内容。一、二、三号坑的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遗址性博物馆。

我看了《复活的军团——秦帝国的虎狼之师》以后,感慨万千。当年采访时看到,从兵马俑坑里出土的那两柄91厘米的长剑,一柄已经断裂,另外一柄非常锋利。我有幸亲自把那长青铜剑握在手里细看;但我只看到它寒光闪闪,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竟然不会生锈。我当时不知道,一般青铜剑最长极限只有60厘米。而秦国凭着科学技术发达,竟能制造出超过91厘米的青铜长剑。在那个时代,人是凭着肉体相接打仗。能够造出比较长一点的利剑,当然是取胜的法宝了。我同时看到,兵马俑坑里的箭镞非常多,但弓箭很少。我那时还不明白,秦军当时主要用弩机装备自己。现在明白了那么多箭镞的妙用。它主要是供弩机射杀敌军,当然比手持短兵器作战又进步得多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图穷匕现”的成语故事。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始皇。荆轲携带着燕国地图,地图里边藏着匕首,假作前来投降,实际准备刺杀秦始皇。他来到秦王面前,把地图打开,匕首显露了出来。秦王见状急忙逃避。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刺杀秦始皇时的情景,惊心动魄:秦始皇在荆轲紧紧追赶下,围绕着柱子奔跑。他在奔跑中企图拔剑还击,但是由于自己背着近一米的长剑,曾想三次拔剑,但拔不出来。在那紧急关头,得到一个宫廷医生提醒,他才紧握晃动着的剑鞘,把长剑拔了出来,只一击,就将荆轲杀死。燕国也随后灭亡了,荆轲拿的那个匕首,按当时燕国的科技水平,超不过60厘米。在秦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制造出的长剑面前,当然只能一命呜呼。从兵马俑一号坑里出土的那两柄长剑,就和秦始皇当年杀死荆轲的长剑一样。我原来以为司马迁只是以文学的笔调描写,《史记》才显得生动。现在看来,司马迁写《史记》,许多地方,有声有色,却严格忠于史实。这正是史学家品质的高尚、可贵之处。无怪乎有人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秦兵马俑发现至今,已经30年了。30年前,我采访过的考古学家,不少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们对中国考古事业的贡献,他们的辉煌业绩,是永留人间的!(刊登于《亚洲之声》2004年5月6日)

同类推荐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红枫叶

    红枫叶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走过坎坷波折,历经沧桑风雨,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打造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为国家、社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一生。在国泰民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老当益壮,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著书立说是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表现形式。相对于青年人来说,老年人在从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更大,有些人视力已经下降,但还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查找资料;有些人体力不支,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书稿的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书稿不单单是知识、情感和智慧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毅力、精神和境界的体现。这些书稿是留给后代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让这些书稿付梓,立言于世,泽被后人,又是件具有“抢救”意义的事情。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水时光

    水时光

    《水时光》收入夏海涛近年优秀诗歌172首。这些诗作充溢着饱满的情感,又通过文字这条涓涓细流徐徐流动,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杀手穿越:废物小小姐

    杀手穿越:废物小小姐

    她。。。。黑白两道中人人闻风丧胆的第一杀手;然而,为了当个“正常人”背叛了杀手门,以至于红颜薄命,香消玉殒。一朝穿越,成为侯府中家人疼爱的小小姐,为了弥补上世的遗憾,她决定低调人生,只想好好呵护家人,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废物小小姐。。。。然而,当风起云涌之时,她当真是废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胃很充实人就不容易悲伤

    当胃很充实人就不容易悲伤

    随笔试着写,不怎么好,大家多多支持。。。。。。。
  • 凌云阁日志

    凌云阁日志

    某天,凌云阁出现了几位不速之客,但阁主似乎并不介意,还收做了徒弟。十五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凌云阁一改之前的安逸,逐渐出现了一些可怕的现象。当真相与不速之客有关时,他们又将如何?叶袭:谁是谁的永恒?谁又终将成为谁的执念?凌云阁众弟子:师娘,你走错片场了。[※私设很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贼之我是老鼠

    海贼之我是老鼠

    主角穿越了,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还穿越成了老鼠上校。老鼠上校是谁?就是那个和阿龙一伙勾结欺压百姓的无耻败类,后来被路飞干翻的家伙。这里有统领鸽派海军的娜美大元帅,也有新海军本部的赤犬大元帅;有身怀野心的蒙奇·D·龙,也有强大的海贼联邦;有沙漠之王克洛克达尔,更有数不尽的英雄豪杰。而我老鼠,世界之王。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冤起渊灭

    冤起渊灭

    安晓渊是个在校大学生,她清纯靓丽,多才多艺,在放假期间回家正好赶到好朋友的大婚,却因好朋友的婚期之计,带给她抹不去的的噩梦----这本书主要讲述人性坚强,歌颂纯真情感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有震撼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实。他们有着真实的人性,挣扎,美丽,顽强。真实才是最强大的力量,能够让人心鼓舞的正能量。
  • 趁现在我们都好好的

    趁现在我们都好好的

    随笔——来自一个很想努力却努力不起来的14岁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