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1300000002

第2章 哲学的方舟:踏上精神的智慧之旅

第一节 哲学的慰藉:在咖啡馆中遇见哲学

哲学:“有智慧”还是“爱智慧”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古希腊)苏格拉底

不知从何时起,一说起哲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深莫测的语言、艰涩难懂的理论。哲学的本意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斋中的枯坐参禅,也不是现实中的卖弄玄虚。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转变而来,philo意思是热爱,sophoia意思是智慧,哲学因此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中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爱智慧”与“有智慧”不是同一个概念,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举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和“智者”的故事来说明:

在古希腊前期的城邦中出现了这样一批“智者”,他们自称是有智慧的人,通过传授给别人辩论和修辞技巧来获得报酬。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却不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与其说他们传授的是“学”倒不如说是“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获得报酬的手段。柏拉图站在哲学家的立场,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计较功利目标的,真正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典型的代表便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一个助产士。传说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这与人们想象中的智者温文尔雅的形象相去甚远。他平时像一个智者一样生活,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但他与智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从不收取学生的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

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个人私事,而是他对当时自己所生活的城邦和时代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苏格拉底的言论使有些人感到了恐惧,为此他遭到了所谓“有智慧”的智者的反击和污蔑,同时很多雅典人也不理解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他既然没有智慧又何以教导雅典民众呢?苏格拉底最终被诬陷为“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而入狱,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雅典民众以公投的方式处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爱智慧者”与“有智慧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技巧赚钱的“智者”。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有智慧的人,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爱智慧的人,一方面不断前进追求真理,另一方面不夸夸其谈卖弄炫耀。

“哲学”的本意告诉我们要“爱智慧”,要做一株虚心思考的芦苇,而不做一只夸夸其谈的乌鸦。

哲学的意义:走出洞穴的囚徒

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渴望求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哲学与哲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哲学不会对惯常的说法、权威和传统屈服,而是敢于质疑一切,批判一切。所谓求真精神,是指哲学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事物表面,而是要穿透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写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中。从出生起,他们就像囚犯一样,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方,甚至连脖子也被套住,不能转动,更不能回头,只能直视前方。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篝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的影子投射到囚犯对面的洞壁上。就这样,这些囚犯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这些影像是如何形成的。于是,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感到命运的悲惨,也没有想过挣脱束缚他们的锁链。然而,有一天,一个囚犯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直接看到了炫目的火光,这使他感到刺眼,以致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子。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火光,终于能分清影子和雕像,明白了雕像比影子更真实。于是,他不顾眼睛的难受,朝火光走去,走到了洞口,被人一把从陡峭的洞口拉出了洞外。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事物时,再次感到眼花缭乱,比先前见到火光时更为痛苦。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适应洞外的生活,先看阳光下的阴影,再看水中的倒影,再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最后,他终于能直视太阳了,才明白太阳是岁月和季节变化的原因,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归宿。这个走出洞穴的囚犯,回想起往事,在庆幸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倏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即将出现的影子而已,但仍然只是一条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再也不愿回到洞中做囚犯。

为了解救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的囚犯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里。可是,他从光明的地方重返黑暗的地方,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到处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了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柏拉图用洞穴中的囚徒来比喻世人把表象当作真实,把谬误当作真理。哲学家就是那些挣脱束缚走到洞外的囚犯,虽然解放的历程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但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活在黑暗当中。

虽然走出洞穴的囚犯没能成功地帮助自己的同伴,但毕竟他走出过洞穴,看到过真实,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他是值得称赞的,他的失败是因为光明不能适应黑暗。相反,他的同伴是可悲的,他们没能走出黑暗,获得解放。

反思的智慧:密涅瓦的猫头鹰

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

——(德国)黑格尔

哲学是对于世界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剥离表象、褪去浮华的,因而有时候显得有些冷峻,有些不近世事。同时哲学又是带有反思性质的,它通常会以犀利的眼光穿透现实的迷障,让我们从纷繁的表象中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知识和智慧,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良师益友。哲学也正是因为这种冷峻的反思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哲学形象地比喻成“密涅瓦的猫头鹰”。

在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多才多艺,她同一只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平安。密涅瓦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女神,她们有着相同的神力和特征。传说正是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了人类。猫头鹰是密涅瓦的象征,代表智慧、理性和公平。所以,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猫头鹰眼睛明亮、目光锐利、洞察力强,浓密的眉毛给这种鸟深思熟虑的表情。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而象征智慧的猫头鹰也因此成了哲学的代称。密涅瓦的猫头鹰从此流传于世。

在黑格尔看来,密涅瓦的猫头鹰飞翔了,就意味着人类的智慧启动了。但猫头鹰不是在晨曦中迎旭日而飞,也不是在午后的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而是在黄昏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同时用冷峻的目光扫视一切。

黑格尔借这个譬喻说明:“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了。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同时寓意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同时是冷峻的。现实的压力和繁杂琐碎的事物使我们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生活和自我本身的审视。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事情予以太大的重视,让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功利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发展的余地。哲学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从“日常功利的兴趣”中超脱出来,需要排除“意见的空疏浅薄”。

猫头鹰是智慧的代名词,而哲学就是对于智慧的认识与应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智慧,同时也要求我们排除纷繁杂念,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现实和自己。

旁观者的智慧

研究哲学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实用。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哲学追求的是一种思辨的智慧,而古希腊人显然对此非常擅长。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丰碑,它让哲学从一开始就到达了一个以后一千年都难以企及的高度。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古希腊哲学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印度正处于《奥义书》形成的时代,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人类精神的这一突破时期称为“轴心时代”。希腊哲学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希腊人对哲学存在的本质和方式、对哲学家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家是热闹的竞技场中冷静的思考者。

古希腊人非常喜欢运动,竞技场通常是一个城邦中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各种各样的人群聚集、竞赛、讨论。

在与人谈到人生的时候,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人生有如一场奥林匹亚竞技,在这里,有一种人在参加竞赛,赢得光荣;有一种人在做生意,获取财富;而第三种人只在观看,他们就是哲人。”

运动会中的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拼搏赢得比赛,得到荣誉,显赫一时;生意人通过自己的买卖得到报酬,心满意足;唯有哲学家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注视着场上发生的一切。

毕达哥拉斯眼中的哲人也是非常尴尬的。因为,哲学家本身也身处人生的竞技场,而不是像和尚与道士一样隐居。但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像个局外人一样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而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竞争中去。

在毕达哥拉斯看来,哲学是孤独的,哲学家要有关怀世界的情怀,但又不能入世太深。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中国古代士人所推崇的“内圣外王”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心灵上超脱,在现实中进取。当然,要实现这一理想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这往往会导致人在现实中不知所措。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士人的尴尬处境和古希腊哲学家有类似之处。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仅能避免被物质利益绑架,也是我们独立思考的基础。

在毕达哥拉斯看来,哲学家作为世界的观察者,需要保持天生的好奇心,即使是常人眼中习以为常之事,哲学家都要保持观察和研究的好奇心。竞技场上的哲学不是看热闹,而是在不停地面对现实观察、思考。我们也许不能每个人都成为像毕达哥拉斯那样的大哲学家,但如果我们能多一点竞技场上哲人的心态,生活就会变得更惬意一些,同时也更有意义一些。

物理学与形而上学

哲学是研究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的原则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早期哲学的主体是形而上学,其英语单词是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学之后”。那么,形而上学与物理学之后又是什么关系?这还要从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甚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学、美学、历史、数学、逻辑学以及当时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人物。

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他的后继者安德罗尼柯着手编纂他的手稿,在编完了《物理学》(Physics)之后,开始编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安德罗尼科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于是就取名为《物理学之后诸卷》(Metaphysics),主要讨论的是实体、存在和神等玄虚的问题。Metaphysics一词源自希腊语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因此,这部编写于物理之后的著作所探讨的问题就成了现在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物理学之后”意味着形而上学研究的不是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界的问题,而更多地集中在物质性的认知背后的本质、现象背后的真理。

20世纪,《物理学之后》传入中国,被译为《玄学》,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为研究对象。后来,严复取《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之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由此而来。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

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形而上学研究的范围很多时候是超形态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被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皇帝挡住了哲学家的阳光

肉体快乐是不足道的,要紧的是精神安宁。

——(古罗马)塞涅卡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过着单纯的生活。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作为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个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第欧根尼在生活中体现出了一种“犬儒”的精神。关于第欧根尼有一则很著名的故事:

冬天清晨的阳光出奇地刺眼。第欧根尼的眼珠在眼皮底下骨碌转了两下,猛地睁开了眼。

“不错的早晨。”第欧根尼开心地对着空气说着,爬出了他的屋子。也许我们应该说得更准确一点:第欧根尼爬出了他居住的木桶。

第欧根尼吃完他的早饭,把头伸到广场上的水池里喝了个饱,然后靠着水池躺了下来。太阳暖洋洋地照在第欧根尼身上,他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可是很快阳光就被一片阴影挡住了。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

第欧根尼睁开眼睛,一个身披紫色斗篷、目光炯炯有神的年轻人站在他面前,而在此人身后,是黑压压的人群。

“这是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皇帝,希腊的征服者。快起来向他行礼!你算是走运啦!”一个穿着金色铠甲的侍从在第欧根尼耳边说。

“第欧根尼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亚历山大俯下身子,微笑着又问了一次。

“能。”这个衣衫褴褛、肮脏邋遢的人懒洋洋地说,“请往边上站一点,你挡住了我的阳光。”

短暂的惊愕之后,亚历山大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他知道,这世上,只有征服者亚历山大和乞丐第欧根尼是自由的。

第欧根尼的教导,一点也没有我们现在所称之为“玩世不恭”的东西,而是恰好与之相反,他对“德行”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他认为和德行比较起来,俗世的财富是无足计较的。他追求德行,并追求将道德自由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只要你对于幸运所赐的财富无动于衷,便可以从恐惧之下解放出来。在犬儒主义者看来,享受的权利从来不分乞丐与皇帝。你挡住了我享受的阳光,那么请你让开。

第二节 哲学之用:面包还是精神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在了解了何谓哲学之后,哲学何用便成为最迫切需要了解的话题。长久以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直在追问哲学的用途。确实,哲学并不能直接烤出面包,然而越是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越是有大用,正如老子所说的“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哲学有什么用处?惠子和庄子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段对话,被记录在《庄子·逍遥游》中。

梁国的惠施是庄子的朋友,他对庄子说:“国王赐给我大葫芦种子。我种在后院内,结了个大葫芦。匠人加工成容器,容量五十斗。用来盛水盛浆,担心容器薄不坚固,容易破碎;纵剖成瓢,仍嫌太大,因为舀水、舀酒、舀汤都用不着那么大。能说这大葫芦不够大吗?不能。可是大而无用,空空然在自大。”

大葫芦者,太糊涂也。庄子心头明白,一点也不生气。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赚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赐土地封赏他。同样是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十斗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如此哪里还会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说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

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蹿下跳,不承想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还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世人都讲功用,有用的东西总是招人喜欢。人们对待知识也是一样,有用的学科总是热门专业。像哲学这样的学科,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作用,只好坐冷板凳。哲学就好比大葫芦和大臭椿,虽然无用,却得以长存——只要有人类,就有哲学。实际上,正如庄子所说,哲学不是没用,而是没有直接的用处。

哲学家的兴趣不在赚钱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德国)黑格尔

“哲学有什么用?”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而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显然是第一个被问到的。在泰勒斯的时代,哲学家被认为思考的是世界本源的问题,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改变世界。仅仅靠思考能获得经济收入吗?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吗?还不如脚踏实地老老实实赚钱来得实在。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哲学家通常都被认为是仰望星空的思考者,但同时他们也对现实的大地有所关注。哲学家不是不会赚钱,只不过他们不愿意罢了。

有一天晚上,哲学家泰勒斯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星空,满天星斗,可是他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他预言的时候,脚下一个坑,他就掉进那个坑里差点摔了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把我救起来,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

于是就有了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而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人们嘲笑泰勒斯是一个商人,可是他不好好经商,不好好赚钱,老去探索些没用的事情。泰勒斯决定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证明自己可以赚钱。

根据他对天象的观测,他预测到今年雨水颇丰,那橄榄肯定会丰收,于是在天还很干旱的时候他就租下了全村所有的榨橄榄的机器。当时大家以为泰勒斯又发疯了,因为明明是旱天,今年的橄榄肯定会歉收的。但是随后的时间果然风调雨顺,橄榄大丰收,大家不得不到处去找榨油机,但是所有的榨油机都在那个只知道看天象的哲学家手中。泰勒斯于是乘机抬高价格赚了一笔钱,以此来证明哲学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有更乐于追求的东西要去追求,如果他想赚钱的话,他是可以比别人赚得更多的。

哲学家对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到惊诧,他们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实用目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的满足和人类认知的进步。他们常常像掉进坑中的泰勒斯一样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嘲笑。对租用橄榄机的例子,亚里士多德的结语是:“这件事情表明,哲学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哲学烤不出面包

一切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德国)歌德

哲学是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它无法让我们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无法指导我们烤出面包。如果有一门哲学称自己能够经世致用,这门哲学肯定不是真正的哲学。

古希腊时,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我想跟你学哲学。”

苏格拉底问他:“你想学到什么呢?学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经商,可以赚钱;学了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

青年无法回答。

哲学能做什么呢?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既不能解决温饱,也不能防身。马克思也讲过一个关于哲学的故事。

一个哲学家坐在船上,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说:“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船夫沉默不语。这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在水中挣扎的哲学家,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说:“不……会……”

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哲学真的没什么具体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实在。但是“无用之用,乃大用”,越是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往往越有大的用途,哲学家不会烤面包,但有经世济民的“大用”。

人无面包不能活,人无思想同样不能活,生活因思想而精彩,思想因生活而丰富。于是,有了哲学的生活便有了厚度,有了意义。

哲学授人以渔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美国)爱因斯坦

人们常说,哲学便是智慧,但是如何在现实中用好哲学、体现出智慧却是不太好把握的。哲学带给人的不仅是灵魂的启迪,还有实际中的应用和好处。哲学可以教人方法,教人策略。田忌赛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根据《史记》记载,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约定赛马。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一些,三场比下来,田忌都失败了,他感到很失落。这时,孙膑对田忌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

孙膑还没说完,田忌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只要你再同他赛一次,我保证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说的办吧。”

于是田忌找到齐威王,请求再赛一场。赛马开始了。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接着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比赛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要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只有相对的好和坏,同时,局部不优不等于整体不优,局部最优也不等于整体最优。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可以使局部不优转变为整体最优,这是孙膑的赛马哲学,同样也可以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中,不要太计较局部的得失,而应该从整体着眼,通过调整局部的顺序来达到最优的结果。

苏格拉底的苹果:怀疑才会产生思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

——(法国)笛卡尔

哲学家通常被认为是有智慧、会思考的人,而学会怎样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是很多人学习哲学的目的。但是学会思考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很多人学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该如何思考。让我们来看一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在世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崇拜他,虔诚地奉他为导师。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城的中心广场给学生讲课,或者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发现学生太尊敬他以至于迷信他的思想、依赖他的分析,没有自己的主见。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

这一天,苏格拉底又来到中心广场,很快就有很多青年人围拢过来。等学生们坐好以后,苏格拉底站起来,从短袍里面掏出了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刚从果园里摘下的一个苹果,你们闻闻它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说完,苏格拉底拿着苹果走到每一个学生面前让他们闻了一下。然后,他问离他最近的学生闻到了什么味道,这个学生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又问第二个学生,这个学生同样回答是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坐得比较远,轮到他回答的时候,前面的十几个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当苏格拉底示意他站起来回答,他看了看同学们,然后慢慢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

大家对柏拉图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们都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可是,苏格拉底告诉大家:只有柏拉图是对的。接着,苏格拉底把那个苹果交给学生们传看,大家才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用蜡做成的苹果!

这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刚才怎么会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呢?因为你们没有怀疑我。我拿着一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开始怀疑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苏格拉底的用意是想让学生明白: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不仅是哲学家,任何人都要记住:独立思考,自己判断。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征,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知道思考,可以说他还没有真正学会做人。只有爱思考的人,才会有所成就。柏拉图就是一个敢于怀疑老师、独立思考的人,所以他成为继苏格拉底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死亡练习:哲学使人勇敢

哲学不是别的,只是为死亡做准备。这大概是因为潜究和沉思往往把我们的灵魂引到我们身外来,使它离开躯壳活动,那就等于死的练习或类似于死;或者因为世界上一切理性及智慧都聚集在这一点上,教我们不要怕死……

——(法国)蒙田

死亡,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哲学离不开死亡,在死亡面前,所有的意义都将消解。在死亡面前,任何人都无处可逃,因为死亡是无人能代替的,只能你自己去面对,自己去承担。也许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世界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所以,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痴迷于死亡,柏拉图甚至将哲学称为“死亡练习”。

在《费德罗篇》中,柏拉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宙斯率领诸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灵魂跟在后面,装载他们的马车由一些顽劣的马拉着,御马者也缺乏技巧。在经过悬崖时马车失去了控制,他们被顽劣的马拽落到地上。灵魂被折断了翅膀,不能上升到天国,而只能寄居于肉体当中。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理念是高于现实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纯粹和美好的。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附着在身体上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过的东西,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这个过程就是回忆,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天然地随着理性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而学习的过程只不过是让我们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理念。而哲学,便是最好的训练回忆的方法。

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说,回忆是“死亡练习”。他的理由是,原初的知识既然是灵魂在降落到肉体之前获得的,那么,只有尽量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更接近知识。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灵魂重新回到对理念的观照,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

哲学是一种“死亡练习”。学习哲学的人是不惧怕死亡的人,不惧怕死亡也就不惧怕其他任何东西,因而是最勇敢的人。

郭橐驼种树:哲学教人认识世界

自然哲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英国)培根

哲学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它关注的不仅仅是人内在的思想,还有外在的世界。如何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哲学便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为“橐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乐的富豪人家和以种树卖果盈利的普通商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橐驼种的树,即或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没有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的能力,只不过是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它的天性是根部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均匀,它的土要用原来的土,给它捣土要紧密。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不再回头看。”

“栽种时就像对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就像丢弃它一样,那么它的天性得到保全并且它的本性能够充分地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长得高大茂盛;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上新土;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和这种做法不同的人,却又太过于溺爱它们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甚至有人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察看土的松与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地远去了。虽说是喜爱它,实际上却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却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认识现象不能只看表面,要对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有系统的认识,因律而为、因势而动方是明智的选择。哲学就提供了这样的思考方式,它不是从表面看问题,而是更关注事物的规律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眼光穿透现象把握规律,必能像种树老汉一样得到好的“结果”。盲人摸象:全面看待问题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世说新语》

认识事物背后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前提,但如何全面看待事物仍然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通常人人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每个人都按他自己的看法、观点看世界,这并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他们一个看到的是坏的一面,另一个看到的是好的一面,怎么能说他们哪一个不对呢?他们都没有说错,只是都说得不全面罢了。有一则“盲人摸象”的故事就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在一个镇上,住着几个盲人,没见过世面却喜欢评头论足,对事物发表评论。

有一天一个人牵了一头象过来,几个盲人听说了,都很想知道象是个什么样子,便急忙围拢上去。

第一个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萝卜。”

另一个盲人摸到了象耳朵,立即说:“象原来好似一面蒲扇,还挺大的呢。”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象腿,便反驳道:“不对,象长得像根柱子。”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象尾巴,不同意地喊道:“你们说错了,象长得像一根绳子。”

于是,几个盲人便争吵起来,谁也说不服谁。

那位牵象的人在一旁笑道:“不要争吵了!你们最好把象的全身都摸遍再来发言吧。”

很显然,几个盲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看待问题要全面,只有把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知晓事物的真相。如果只从一个方面看事物,就会像盲人一样得出错误的结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或那样的“盲人”,我们虽然有双明亮的眼睛,但对事物却看得不全面。我们在观察任何事物、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节 我思故我在:永不停息的探索

存在即感知

只承认自己的感觉,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原则。

——(法国)狄德罗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物质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他的主要观点。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释说:“我看见这颗樱桃,我触到它,我尝到它……它是实在的。你如果去掉柔软、湿润、红色、涩味等感觉,你就是消灭樱桃……我肯定说,樱桃不外乎是感性的印象或为各种感官所感受的表象的结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人的感觉,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如果没有被感觉到,它们就不存在。

有一次,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这位朋友一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朋友对贝克莱说:“我刚才没有注意到这块石头,那么这块被我踢了一脚的石头是否存在呢?”贝克莱略加思索后说道:“当你的脚感觉到痛了,石头就是存在的;而如果你的脚没有感觉到痛,石头当然就不存在。”

中国明朝的王阳明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人心是整个世界的本原和主宰,天地万物都离不开人,都存在于人的心中。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同朋友在一个叫南镇的地方游玩,同行中有个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说,人没有看到花时,花就不存在;只有当人看到花时,花的颜色才会在人的感觉中显现出来,所以“花不在人的心外”。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针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形象而诙谐的反驳。他说:“如果小猫所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是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让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的爱只是痛苦。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把主观唯心主义者比喻为一架“发疯的钢琴”,“以为它是世界上仅有的一架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闭上眼睛就否定世界的真实性,这种观点的确有点疯狂。

我思故我在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法国)帕斯卡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最高深的学问,太过于“抽象”“高深”,甚至“玄虚”“神秘”。其实这是对哲学的一种误解。哲学不过是哲学家在人人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地方,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不是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成为哲学家,因为从平常处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万分敏锐的心灵和追根究底的怀疑精神——这正是哲学精神的精髓之一。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今天几乎无人不知,而这正是哲学家不停探索真理与知识的最好佐证。

笛卡尔1596年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官,母亲在生他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1618年,笛卡尔参加了荷兰的雇佣军。他随军到过德国许多地方,在做文职工作之余从事学术研究。1622年,笛卡尔离开军队,在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学者。

1628年,笛卡尔定居在当时的欧洲文化中心荷兰,在那里度过了相对宁静的20年时光。期间,笛卡尔几乎闭门谢客,专心研究。虽然笛卡尔几乎没有正式出版任何作品,但笛卡尔的思想仍然受到攻击,他被指责为无神论者,“亵渎神明”。

1649年,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邀请,赴斯德哥尔摩宫廷讲学。女王要求笛卡尔必须早上5点就和她讨论哲学问题,这改变了笛卡尔以往中午才开始工作的习惯。北欧的寒冷天气损害了哲学家的健康,笛卡尔曾感叹,瑞典是个“熊的国家,处于岩石和冰块之间”。1650年,笛卡尔还没有来得及离开瑞典就匆匆离世,终年54岁。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笛卡尔声称要为人类知识找到最可靠的“阿基米德点”。

笛卡尔寻找这个支点的方法就是怀疑一切。什么才是可靠的、真实的?眼前的世界吗?不是。闭上眼睛,世界就从眼前消失了。一棵树,我看到它的时候它是真实的,我走后它还是真实的吗?我们对事物的感觉难道不是某种幻觉?我是真实的吗?

先看我的身体,身体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做梦的时候身体在哪里?有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条狗,或者自己没有手脚,这能说明他就是这样的吗?再看人的意识,我的思想是真实的吗?我怎么证明呢?上帝是绝对真实的吗?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笛卡尔最终找到了他认为绝对可靠无误的“阿基米德点”,即“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情却是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因此这个思想着、怀疑着的“我”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东西思想着,却否定他的存在,这显然是荒谬的。

庄周梦蝶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笛卡尔的梦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普遍怀疑的可能性,进而找到知识确定的基础及不可怀疑的地方。他也因此被称为近代第一位哲学家。然而比他早1800多年的庄子早就对此有所阐释。《庄子·齐物论》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蝴蝶,他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才知道自己是庄周。不知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这个故事一般被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在庄周看来,它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天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从哲学上看,庄子提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梦足够真实,人为何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人生如梦,谁能保证眼前的一切不是幻觉?所以,追问眼前的世界是否真实,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什么,似乎是很有必要的。

上帝被猿颠覆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英国)赫胥黎

哲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第一批自然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哲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也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1859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更是引起了哲学界的一场革命。上帝创造了人类这一原来被认为是不可怀疑的真理在有力的科学理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胆怯。然而这对于一直自诩居于世俗社会之上的教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顽固的神学哲学和新兴的进化科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便是达尔文的好友、伦敦矿物学院地质学教授赫胥黎。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生命起源于原始细胞,然后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最终进化出今天种类繁多的生命形态;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着生存斗争,并通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显然,达尔文的学说包含了人是从原始细胞进化而来的结论,但达尔文并没有直接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赫胥黎提出来的。据说,赫胥黎受到《物种起源》的启发,萌生了人和猿来源于同一祖先的想法,又仔细研究了人的头骨、黑猩猩的头骨、猴子的头骨以及这些生物的大脑,最后才提出了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

在达尔文之前,欧洲人相信是神或者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教会的说法,动摇了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基础,因此,教会对《物种起源》恨之入骨,称其为“魔鬼的圣经”。赫胥黎看完此书后,也预感到它将会激起教会的强烈反对。于是,在给达尔文的信中,赫胥黎热烈赞扬《物种起源》,并说“我正在磨利爪牙,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必要时“准备接受火刑”。

实际上,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比《物种起源》让当时的人们更难以接受。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有灵魂、有智慧、知善恶,人是不同于动物植物的,是上帝创造出来管理自然界的。现在,赫胥黎提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就把人的位置“降低”到动物界,所以,不仅是教会,普通的老百姓对赫胥黎的说法也非常反感。

于是,达尔文、赫胥黎与教会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人还给达尔文寄来一颗子弹进行威胁。在斗争和危险面前,赫胥黎挺身而出,毫不畏惧,骄傲地宣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有一次一个人看到赫胥黎,讽刺地说:“当心,那只狗又来了。”赫胥黎轻蔑地回答说:“是啊,盗贼最害怕嗅觉灵敏的猎犬。”

1860年6月30日,赫胥黎与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英国牛津大学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大辩论。

在辩论中,威尔伯福斯除了援引《圣经》上的说法之外,什么也说不出,而赫胥黎材料翔实,有根有据,把威尔伯福斯驳得哑口无言。最后,威尔伯福斯只得尖刻地反问赫胥黎:“你是从猿祖父还是猿祖母那一支生出来的?”然而,赫胥黎毫不示弱地说:“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羞耻,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羞耻。只有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又一心要靠祖先名头的人,才因祖先的野蛮而感到羞耻。”

为了保卫和宣传进化论和“人猿同祖论”,赫胥黎在此后的30年间,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地质学转而研究脊椎动物化石。今天,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的达尔文雕像旁,人们也立起了赫胥黎的大理石像。

从哲学上看,人类首先是动物,与动物有着亲缘关系。即使在本质上人不同于动物,但在生物学意义上,人不能否认自己的动物性。但是,人又不仅仅是动物,人具备很多动物没有的能力。所以,人是动物性和非动物性的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没有动物性的身体,人的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人的意识来源于大脑,不能离开身体而存在。

不要破坏我的圆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古希腊)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是一个全才,他发现了浮力原理、杠杆原理,甚至发明了螺旋抽水机。阿基米德的一生都沉浸在不停的学习发明之中,直到临死的那一刻: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所以他从小受家庭影响,十分喜爱数学。大概在他九岁时,父亲送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念书。亚历山大城是当时世界的知识、文化中心,学者云集,举凡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的研究都很发达,阿基米德在这里跟随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有名的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得,因此奠定了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传说在阿基米德晚年,在叙拉古与它的盟国罗马共和国分裂后,罗马派了一支舰队来围城。当时阿基米德负责城防工作,他设计制造了一些灵巧的机械来摧毁敌人的舰队。他用投火器将燃烧的东西弹出去烧敌人的船舰,用一些起重机械把敌人的船只吊起掀翻,以致后来罗马人甚至不敢过分靠近城墙。

但最终罗马人还是攻入了城内。据说罗马兵入城时,统帅马塞拉斯出于敬佩阿基米德的才能,曾下令不准伤害这位贤才。而阿基米德似乎并不知道城池已破,仍沉迷于数学的深思之中。当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时,只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将图踩坏,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圆!”士兵拔出短剑,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竟如此地在愚昧无知的罗马士兵手下丧生了。

马塞拉斯对于阿基米德的死深感悲痛。他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并为阿基米德修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根据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刻上了“圆柱容球”这一几何图形。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基米德的陵墓被荒草湮没了。后来,西西里岛的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游历叙拉古时,在荒草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圆柱容球图形的墓碑,依此辨认出这就是阿基米德的坟墓,并将它重新修复了。

“不要破坏我的圆”,这是一个朴实的哲学家最后的言语,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言语。阿基米德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阐释了这种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哲学思维的基本习惯就是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不断探索。这种强烈的探索,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性、精神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历练生命,让自己的身心自由翱翔。

守望的距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

人活于世俗之中,浑浑噩噩,心虽不甘,却又似乎无可奈何,被一股强大的暗流所吸引,难免随波逐流,于此之中要保持清醒,实属不易。很多人都在精神与世俗之间徘徊、挣扎,不知何去何从。

伯夷,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当初,孤竹君打算让次子叔齐做自己的继承人。然而,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要让位于伯夷。伯夷认为这是违抗父亲的命令,于是跑到深山隐居起来。而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也跑去隐居了。

生存于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像伯夷、叔齐那样,跑到深山隐居,然而,他们思想上与世俗社会保持的距离,却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德国学者药尔格·齐特劳认为:赫拉克利特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向外认知的事业,而是一个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的事业。由于他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

在那里,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因而,我们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可以感觉到——尽管他很阴暗和晦涩——一种深刻的灵魂亲近感。他的“一切皆流”,我们只能赞同,并不是因为它引导我们去进行什么思考,而是因为这句话对我们是如此地亲切。而在赫拉克利特提出这个观点2000年之后仍然给我们影响的,正是这种亲切感。

周国平曾写过一本哲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在序言中他这样写道:“‘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博学不等于智慧”,向内心学习智慧,比向外物求知更重要。向内心学习,保持思想的冷静与批判,守护那些永恒的价值。

第四节 人天性渴望求知:智慧树上的青苹果

伊甸园:智慧树上的青苹果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意大利)但丁

对知识的渴望和寻求是人类能够不断发展进化的原动力,人们不断获得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运用于自身生产实践的活动中,使得人类社会走向高级文明并日臻完善。然而据《圣经》记载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来看,求知欲似乎并非上帝赋予人类的而恰是上帝想阻止人类拥有的,而新知的得来似乎更应该感谢那条邪恶的蛇:

上帝造了一个伊甸园,园中央有两棵树:生命树与智慧树。上帝造了亚当,让他去园中,并告诉他说,除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外,其他果子都能吃。上帝派所有动物到亚当那里,亚当就给所有动物取名。之后,上帝就让亚当好好睡一觉。亚当睡觉的时候,上帝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骨头造了夏娃,这样,亚当就不会孤单了。亚当和夏娃光着身体,很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上帝和谐相处。

可是,所有动物中最邪恶的一种是蛇,蛇问夏娃,问她是否可以吃任何想吃的果子。“那当然,”夏娃答道,“除开智慧树上的果子,我们想吃什么果子就吃什么果子。但我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便会死。”

“才不会哩,”蛇说,“如果你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就会发现善恶有别,这样就跟上帝一样了。上帝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才不让你们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的。”

夏娃带着渴求的目光看着那棵树,被那水灵灵的果子诱惑得受不了,因为那果子会使她聪明。最后,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就摘下一个果子吃了。之后,她再摘一个递给亚当,亚当也吃了。之后,他们彼此对望,意识到自己是裸体,也明白男女身体有别,就有了羞耻之意,他们急忙摘下一些无花果叶盖住身体。

天黑下来,有了凉意,他们听到上帝的声音,就藏了起来。上帝来到了园中,看不见他们两个,于是,上帝喊亚当,问他在何处,为何藏起身来。亚当答道,他听到上帝的声音,但很害怕。上帝说:“如果你害怕,那一定是吃了我禁止你们吃的果子。”

亚当立即指着夏娃说:“是这女人让我吃那果子的。”

“是的,”夏娃答道,“可是,诱惑和欺骗我的是那条蛇。”

就这样,上帝对蛇下了诅咒,并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说:“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善恶,那就必须离开伊甸园了。如果你们留下来,那你们可能会去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那你们就会永远活下去了。这样的事情是我所不能允许的。”上帝说着就把他们赶到尘世里,咒骂他们,说从今往后,亚当必须累得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夏娃必受分娩之苦。在伊甸园的东边,上帝派一个天使驻守在那里,手拿冒火的宝剑,守在伊甸园的入口,保卫着生命之树。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范式:它告诫我们人不可能永远留在天堂里,我们必须承担起世俗生活的重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教导我们面对新鲜的未知的事物时应该怎么办。是应该“乖巧”、懵懂地接受禁令,还是勇敢无畏地去尝试和创新?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生活每天都是新鲜的,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和出现我们未曾触及的事物。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勇敢一点,大胆地尝试和接触新事物,说不定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尝试就是人类进程上又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成就。

苏格拉底求知的欲望

求知是人的本性。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弗朗西斯·培根在《论求知》中如是说。诚然,知识的作用在整个社会进程中举足轻重,然而知识的获取和灵活正确地运用更有赖于旺盛的求知欲望。欲望是一股神奇而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支配人类孜孜不倦地努力进取,努力去达到目标。拥有了欲望才会有追求的意志力和行动。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于是,他风尘仆仆地找到了苏格拉底,请求苏格拉底收他为徒。

苏格拉底对他说:“要想做我的学生,先跳到河里去。”

年轻人心里很是纳闷,但又不敢问,只好立刻跳进河中。紧跟着苏格拉底也跳到河里,把年轻人的头使劲往水里按。没等搞明白怎么回事,年轻人已被连灌了几口河水,但是苏格拉底仍不松手,继续不停地往下按。

最后,年轻人再也受不了了,逃到岸上,气呼呼地问:“你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想淹死我吗?”

苏格拉底说:“我收的学生应该是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人,而你直到临死才对你未知的事情提出疑问。所以,我不能收你做学生。”

如果没有求知的欲望,是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的,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佼佼者。

一个人送儿子跟阿里斯提波学习,阿里斯提波向他索要了很高的学费。

父亲抱怨说:“用这笔钱我都可以买一个奴隶了。”

阿里斯提波说:“那么你就去买你的奴隶吧,你会拥有两个奴隶的。”

一个人不学习,尽管在身体上可能不是奴隶,但在心灵上却是个奴隶。心灵上的奴隶没有自己的主意,只能听信他人,人云亦云。

知识能驱除心灵中的黑暗和阴影,给人以勇气和决心。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不能重来的。既然为人,就当潇潇洒洒活出自己,不做任何人的附庸和复制品。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任何成功的得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成长与发展,就必须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不懂、不会,就要了解,就要学习,学习没有止境,没有尽头。孔子曰:“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无止境,不管你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还是经验丰富的长者;不管你是胸无点墨,还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需要不断学习。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学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过于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会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加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要想成功,必须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知识是宇宙,是永远学不完的;学习是射线,是没有尽头的。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永远只能吸收而不能满足,鲁迅先生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学习,这还不够吗?这是远远不够的。人类从奴隶时代发明文字,到现在流传了几千年的知识文化,岂是只用短短几十年就能学完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生存。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领悟佛法的时候,曾经做过婆罗门。他做婆罗门时,不仅品格清高,而且与众不同。后来,释迦牟尼便产生了访求佛法的愿望。那时,正好忉利天王在天宫看到了这一幕,想要试试他是否是真心地想求得佛法,于是忉利天王化为长相极其凶恶的罗刹鬼,找婆罗门说法,但是仅说了半偈(印度古代的习惯以四句为一偈)。婆罗门听了罗刹鬼所说的半偈很喜欢,请求罗刹再说后半偈,罗刹不肯。婆罗门极力恳求,罗刹便向婆罗门说道:“你要我说后半偈,也可以,你要把身上的血给我喝,身上的肉给我吃,我才答应你。”婆罗门为了求得佛法,立刻就答应说:“我甚愿将我身上的血肉给你。”罗刹见婆罗门诚恳地答应,便把后半偈说给他听。婆罗门听到了后半偈,真心地觉得十分心满意足,不但自己欢喜,并且把这偈书写在各处,遍传到人间。婆罗门在各处树木山岩上写下此偈后,为坚守信用,便想应如何把自己的血肉给罗刹吃。于是他爬到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跳跃下来,自以为会丧命,便可将血肉给罗刹吃。罗刹看婆罗门不惜舍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动,当婆罗门在高处舍身跃下未坠地时,罗刹便现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婆罗门因此而没有死掉。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去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的面前都曾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孔子拜见老子,回去三天不说一句话。弟子问孔子:老师您去见老聃,拿什么去教导他呢?孔子说:我看见龙了,龙顺着阴阳变化无穷。我张着嘴巴,话都说不出来,哪里还谈得上教导他呢?

孔子认为老子已经得了自然之道,变化无穷,面对一个得道的人,说任何的话都显得多余。在老子面前,孔子得到了教诲,就“朝闻道,夕死可矣”。

然而,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如此,真理更显得难能可贵,也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伟大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就是因为坚持“日心说”而与当时宗教界推崇的“地心说”发生严重冲突,于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布鲁诺因坚持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真理的魅力与吸引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此而前赴后继。那些得到真理、明心见性的人从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超越了生命,把握了生死。

真理之路无坦途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子

人们认识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曲折、充满矛盾的过程。这不是一条笔直又畅通无阻的路,相反,这条路上存在着许多暗礁。人类在三百万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岁月都是在谬误或错误的思想指导下顽强地挣扎着生活的。《列子》中有一个“歧路亡羊”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哲人叫杨子。一天,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请求大家帮忙去找。杨子说:“就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啊?”邻居说:“岔路太多了,所以需要很多人。”

过了一阵,出去找羊的人陆续回来了,杨子问大家:“羊找到了没有?”

“找不到啊。”大家摇摇头。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找到?”

“岔路当中又有岔路,岔路太多,不知道羊到底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回来了。”

连续好几天,杨子都为羊的事情闷闷不乐,沉默不语。学生们觉得很不理解,便问:“老师,一只羊值不了几个钱,而且也不是您的羊,老师为什么还闷闷不乐啊?”

杨子没有回答他的疑问。倒是有一个学生了解老师的心思,替他回答说:“老师心情不好,不是因为羊,而是因为老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有许多岔路,很多人误入歧途,浪费了终生。所以,老师很难过啊!”

认识真理的确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人的认识活动必须以感官经验为基础,首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中提炼出理性认识,最后还要将理性认识放到实践中检验并获得新的经验,再获得新的感性认识……如此不断往复前进,才能逐渐逼近真理。在这条实践—认识—实践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岔路,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谬误的陷阱之中。

在人类初期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十分缓慢,太阳升起又落下,月亮圆了又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几乎看不出什么显著的变化。由于早期人类处于比较愚昧和无知的状态,对许多自然现象都不知其究竟。因此,谬误或错误影响、制约着人们,人们就像“盲人骑瞎马”那样到处乱撞乱碰,不知干了多少错事,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认识自然和掌握真理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十分渴望掌握真理。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对众多个体而言,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无法获得真理。杨子正是从歧路亡羊一事中联想到人在探索真理过程中这个无奈的事实,故而才黯然神伤了很久。

求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艰辛探索的漫长过程。只有那些在布满荆棘的小道上以科学精神永远不懈追求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所以,有志于探索真理的人,必须树立科学精神,不怕失败,不懈追求。

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像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一无所获。

无知到有知

自知者,明也。

——老子

面对自知无知的态度,人们往往赞叹其谦虚,或以为是为了博得谦虚的美誉而廉价的自我贬抑。人们不懂得,自知无知不是谦虚,而是诚实;不是廉价的自我贬抑,而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然表露;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而是起码的教养。

在我国古人的字典中,“智”与“知”本来是同一个字,可以互相通用。故知识与智慧也就成为一个问题的两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关系。那么,是否无知就不可能有智慧,而大智慧必然也就与丰富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呢?在“希圣”导向下的历史传统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提出了一个后来通行的标准来判定,那就是看它与古代圣人的事迹是否相符。在中国哲人那里,无知最终是可以导向智慧的,而儒家的观点是从无知走向有知。

《论语·子罕第九》中有记载关于孔子对于无知意义理解的篇章: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呀!有个庄稼人向我求教(他所需要的知识),我却什么也不知道。然而,我通过一种对他所提问题的两端反复追问的办法,最终明白了他需要什么并切实解答了他的问题。”

这样看来,儒家的无知其实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虚心听取和吸收他人意见的心理状态。后来荀子采撷道家思想而提出的“虚一而静(虚心、专心和静心)”,则是对这一状态的进一步表述——虚心也就是无知。儒家的大智实际上包含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认识过程,故智慧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矛盾的选择。可见,“无知”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智慧。虽然智慧并不就是知识,但它却为知识的获取准备了良好的前提。

同样,老子说:“自知者,明也。”知己不知,谓明,明者求知而智,学之,习之,学而时习之。具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富于弹性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随时准备放弃自己原有的见解和信念;会以开放的胸襟,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和见解,或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中,他会以低姿态进入,以虚空的状态、零位状态,甚至负位状态进入。他习惯于以存疑的方式、有保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需要拿出一个结论,他提出的往往是暂时的结论、或然性的结论、有时干脆是没有结论的结论,从而敞开着继续探讨的大门……

这就需要我们以无知的态度面对他人,面对别种观点、别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心灵体验、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和社会地位,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的认知和感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以无知之心对待这一切不可替代和重复的事物,来丰富和深化理论的内容和层次,逐步走入智慧的殿堂。

有用便是真理

理论成为我们可以依赖的工具,而不是谜语的答案。

——(美国)威廉·詹姆士

很多人都信奉真理越辩越明,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什么样的真理才能越辩越明呢?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讲过这样一件事:

在露营地里,人们正在进行一场形而上学的争论,争论的主题与一只松鼠有关。一只松鼠攀在树干的一面,树干的另一面站着一个人。这个人绕着树跑到树的另一面看松鼠,但是无论他跑得多快,松鼠总会以相同的速度跑到他的反面。人与松鼠之间总是隔着一棵树,人无法看到松鼠。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人是不是在绕着松鼠跑?人的确是绕着树跑,但是松鼠是在树上,那么人是绕着松鼠在跑吗?

在哲学家看来,一旦遇到矛盾,就一定要找出差别。詹姆士找出来了这样一个差别,他认为,究竟人是不是绕着松鼠跑,就要看双方所说的“绕着松鼠跑”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果“绕着”是从松鼠的北面到东面再到南面、西面,然后又回到北面这样一个循环,显然这个人显然是绕着它跑的,因为这个人相继站在这些方位。相反,如果说先在松鼠的前面,再到它的右面,再到它的后面,再到它的左面,然后回到前面,那么这个人显然并没有绕着这个松鼠跑,因为,松鼠也相对活动,它的肚子总是朝着这个人,背朝着外面。确定了这个差别后,就没有争辩的必要了。

在詹姆士看来,只要理解了“绕着跑”,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士通过这个故事说明,实用主义是解决形而上学的无休止的争论的方法。世界是一还是多?是宿命的还是自由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形而上学的眼里,这些概念的争论是永无止境的,而实用主义就是要打破这一循环,用实际的效果来解释每一个概念。如果是这个概念而不是那一个概念是真实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有什么差别呢?

如果两个概念没有实际性的差别,那么任何一个实际上也都是一样的。既然都一样,那么所有的争论也就都是白费的。所以,遇到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指出双方争论的实际差别。

权威意见是参考不是镣铐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师徒三代都是西方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

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他的老师,但他不是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过分歧。他曾经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但这只是因为哲学观点的不同而已,亚里士多德对此说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与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也曾说过:“当仁不让于师。”他对弟子们说道,当遇到仁义的地方,你们应该站在仁义的那一方,如果我错了,你们也不用因为我是老师而违背了道义。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自己持有的某种意见和“权威意见”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人便主动地扔掉了自己的看法。权威的确在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只是习惯性地依附于它,你就永远只能是跟随者甚至盲从者,而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一旦你所相信的权威力量坍塌时,你的精神支柱也会随之倒塌。

权威意见都只是参考。所有取得了耀眼辉煌的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们尊重权威,但从不迷信权威。

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无原则地相信师长或者书本上的话,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和论证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学问至境:知道自己不知道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

——苏洵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为学如孔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平实求知,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就是最高的智慧。换言之,不懂硬装作懂,乃真愚蠢。

很多大师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之后,都认为自己实际上是“无知”的,促使自己进一步向未知领域拓展。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提出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在多方面成就显赫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教授的新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却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安德烈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幼稚”。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对一名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做学问的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鼓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

反对者的权利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在自己。

——(古罗马)卢克莱修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悟出了数学的意义,他认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他在有理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数学理论,并延伸到哲学范畴。然而,他的学说并不是万能的,曾经遭到了他的学生的质疑。

毕达哥拉斯用有理数的存在解释了万事万物,然而他的学生希帕索斯发现了根本不存在的等价分数,这就意味着是无理数。当喜出望外的希帕索斯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毕达哥拉斯时,毕达哥拉斯感到自己的学说受到了威胁。无理数的发现无疑是对毕达哥拉斯哲学思想的致命否定,即“万物皆依赖于正数”这一理论存在漏洞,甚至是不正确的。同时,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理论基础也会随之不复存在,这将引爆一次严重的数学危机。

认识到无理数发现的严重性后,毕达哥拉斯要求希帕索斯保守这一秘密,然而遭到了希帕索斯的拒绝。为了捍卫他的学说,毕达哥拉斯竟然做出了一个使他终身蒙羞的决定,派人将希帕索斯淹死。本应该接受这个新发现的毕达哥拉斯,却因为不敢承认自己学说的漏洞,不敢否定自己的整个体系,做出了令希腊数学界蒙羞的恶行。

难以想象,奉行“和谐友爱”的宗教信条的毕达哥拉斯,却违背了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心胸和态度,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 论语通解(二)

    论语通解(二)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当代辩证法研究的前沿理论,在深入发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如马克思的“批判本质”的辩证法、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遗产、实践基础、批判本性、当代课题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和实质、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热门推荐
  • 霸君的弃后

    霸君的弃后

    她从始至终便是一颗棋子,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即使是一颗棋子,也会有爱,她的心也会失迷……身边女人无数,但却从来没有一个是在他不想要的情况下硬塞给他的!对这个女人……邪邪的扯出一抹狰狞的笑,既然来了,他岂有不好好招待之礼?他虐她,折磨她,甚至不惜一切方法凌侮她,她却不离开他;而当他爱他,疼她,宠溺她时,她却不告而别……她的好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看见,而她的笑也不只再对着他一个人时;这种寂寥扯着心底最痛的弦,他知道,霸气的他也有错的时候……这一切错了,乱了,本不似他所想的那般简单;自以为棋盘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其不知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颗棋子……但当一切真相揭晓!是笑?是颠?是狂?是怒?是离别?是伤痛?銮镜掩,玉容伤;怨悠悠。何时休?动离愁,泪难收;断秀发,结孽缘!另在废话几句,这文前面有点虐,有点血腥,带着点暴力倾向。后面会温馨,会很甜蜜。就一句话:亲们要是相信漏,就请往后看!!鞠躬(~o~)本文是系列文,下面是系列文其他文的链接,期待大家的光临,作者的文笔都很好哦!纳兰鸿飞《邪皇的弃后》一剪相思《爆君的弃后》沙哲漏《霸君的弃后》广告区:推荐某漏言情文:《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女尊文(已完结)《家有美男多多》女尊文(连载中)好友的文:洛神花:《现代总裁古代妻》木棉花:《残君奴妃》漏漏的话:收藏,投票,点击,留言,一个也不要少哦!\(^o^)/漏的新群号:70774856。入门口令,书中人物的名字。
  • 魔吞天下

    魔吞天下

    一颗碧血魔丹,生出可吸收别人修为的诡异天赋。世道无常,天道不公,仙道卑鄙。那我便心向魔道。我叫叶孤城,来自陈谷镇,出于仙山凌云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王难伺候

    龙王难伺候

    一场海难让她遇见了他,海底龙宫里的王者龙王,他们究竟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敬请期待!
  • 神灵级人类

    神灵级人类

    【宇宙强者条约第1条,所有诞生神灵级的智慧种族,都不可被入侵。】行星上的生命种族,气态巨星上的超大怪兽,恒星上的元素思维生灵,波澜壮阔的宇宙网内,无数神灵之间的交战,是否有人类一席之地。灾难降临,外星入侵,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成神!PS:暂无女主。
  • 俄罗斯365夜(上册)

    俄罗斯365夜(上册)

    春姑娘又回来了。百花盛开,万物复苏。《365夜故事》等一大批儿童读物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欢乐。
  • Meditation for Daily Stress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手刀逃跑

    手刀逃跑

    人的手上自从生下来就有一条生命线,可看寿命,可看坎坷。一辈子走过的路,最后都会变成一条路,一条回不去的路,一条只能往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