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
景帝七年。
汉景帝刘启封其十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刘彻生母王美人为皇后。
……
时过变迁,斗转星移。
景帝十六年,刘启崩。
太子刘彻登大统,称武帝,初设年号建元。并立馆陶长公主之女为后,尊王皇后为太后、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王氏一族的风头一时无两。
七月的天里,蝉声聒噪,炽潮的热浪涌来,几乎无人敢在大街上行走。
街边褪了色的旗帜焉焉地搭在竹竿上,露出半个“茶”字。
往上抬头看去,则是立了精美笔撰的牌匾,匾上亮堂堂地写着“长安楼”三个大字。
往里瞧去,里面人声鼎沸,闲聊唠嗑声不绝于耳,有小二匆忙端着茶壶穿梭于人群中,忙碌极了。
这是一座茶楼,还是长安城里最大的茶楼。
一身普通月牙锦袍的少年,摇了摇手里的折扇,看着里面的人,他俊俏的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他身后的奴仆低眉顺眼地垂着脑袋,双手正经地揣在身前。
忽地,上头传来一声。
“表哥!”
上面窗柩大开,那儿的少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冲他招手,示意他上来。
不消片刻,茶楼里便迎出来一位掌柜模样的男子,他躬身对少年道:“赵典请公子安,公子,里边请。”
少年收了折扇,这才稳步向前走去,赵掌柜依旧端着笑,退出两步让少年身后的奴仆也先行了。
入了堂内,一股透心的冰凉沁入四骸,在这滚滚炎热的天里,最是清爽一格。
这茶楼倒是大方,连楼下大堂内都放置了冰块,也怪不得连寻常百姓都愿来这一坐。
少年稍稍环顾四周,敛起了神目。
进了里面这才发觉,大堂内宽阔地很,桌桌之间留了足够的间隙给小二行走。堂内一分为二,中间一条走道直通楼上雅阁的楼梯。
少年拾步而上,上了二楼却未停下步子,面前那唤他“表哥”的少年已然候在三楼阶梯口处,见了他连拽了他的手上了三楼,带着他推门入了一间雅阁。
而那赵掌柜已经退下了,随着少年来的那奴仆,则静静候在雅阁门口。
三楼的视野极好,囊收大片长安。
茶香在阁内四溢,润绿的芽尖在沸水中翻滚着,从汹涌中化为一番平静,清苦中又透着一股子香甜,琅琅润口。
刘彻呷了一口,终于舒了眉头,他道:“子西,你这茶倒是极好。”他的声音叮琅动耳,透着一股子沉稳劲。
他对面的少年笑嘻嘻答:“我这是茶楼,自然是要拿出极好的茶叶来招待皇帝表哥的。”
刘彻笑着摇头,放下手中的茶盏,田恬倒是一脸稀罕地左右瞧着他,他道:“表哥,你当真立阿娇姐姐为后了?”
听了这话,刘彻的神情微敛,笑容有些僵硬。
看出他的异样,田恬只叹了一口气,“我可是瞧出来了,您是对她无心的,既如此为何又要……”
“子西!”刘彻冷冷打断了他的话,“年幼之诺,朕贵为天子,须允。”
“陛下也知是年幼之诺…”田恬到底不敢顶撞他,焉焉地说了句,话里怪里怪气的。
刘彻瞧他如此,不由缓下神色来,他看着茶盏里明黄透亮的茶,道:“阿娇的婚姻、甚至是朕的,岂非朕能做主,在你眼里只是年幼无知时许下的诺言,在朕这里便是一辈子的事。”
“如此婚姻,阿娇心非属我,我…我亦是,倒也算得上极好。”
田恬张了张口,那卡在嗓子眼里的“阿娇姐姐喜欢你的……”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
刘彻十六岁尚未及弱冠之年便登基,当年立他为太子是现在的馆陶大长公主一手策划,所以如今他莅临大统便不得不封她的女儿陈娇为后。
燥热的天气愈发使人焦躁,身上着的龙袍已然被汗珠子浸透了一块,刘彻大步走着,身后的福全为他打着扇亦步亦趋。
未及长乐宫,距百步之远便有宫女在前头忙着什么,她转头见了刘彻,却是丝毫不见慌乱地下跪行礼。
“奴婢参见陛下。”
“乐绫?”刘彻认出她是王太后的贴身大宫女,登时微拧了眉,道:“为何在此?”
乐绫俯身答:“回陛下,皇后娘娘同大长公主一齐来了长乐宫,太后娘娘命奴婢来取花露煮茶。”
此时正值日头落山,却不似正午炎热,那些花在此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凝出花露的。
收敛了神思,刘彻明白了王太后的意思,只得道:“如此,朕便不进去了。”
刘彻前脚刚走了不久,还没来得及回寝宫歇个脚,便有小太监来通报,告知他魏其侯求见。
他便匆匆赶回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