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700000007

第7章 探寻养生文化之源(1)

当人类那1000多毫升的脑浆子里产生寻根问祖的冲动时,已经远离了自己初始的年代。人类的祖先除了留下有限的遗骸和生活遗迹外,没在后人的记忆中留下任何信息。然而人类的祖先中非常聪明和有责任感的人们,在远古时代就努力地发明图形符号(各种民族图形符号),为记录人类智慧、历史文化着书立说,为后人了解他们、继承优秀传统和智慧做出了贡献。这些符号能够让我们后人有根有据地相信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而不盲从地相信“盘古开天、亚当夏娃”一类的神灵创造世界,也为我们今天探讨中华养生的原理和文化提供了依据。

一、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一)中华养生文化的三大渊源

中华养生文化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

是中华祖先为人类文明留下的三大智慧奇书。其中《易经》为群经之首,诞生于没有文字的年代,是在更古老的《河图》、《洛书》基础上,以“卦象”图形演示天地“阴阳五行”运动规律以及“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其中伏羲演先天八卦,描绘的是“盘古开天地”、天地形成的自然情景;周文王演后天八卦,讲的是天地形成之后让位于水火的自然规律及其演绎的人文哲学智慧。

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相。”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称“《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并在其自传中承认他所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来自《易经》的启发。现代计算机计算原理的二进制,同样是易经原理的应用。由此可见《易经》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深远而广泛!

《道德经》更以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清静无为、自强不息”等天道仁德,成为处世、养生哲学的经典着作。

《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和《灵枢》分别讲的是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体与天地环境相对应的“机关”或称作“密码”。“素问”的“素”对应的是“质”,“质”属实,“素”属虚。“质”指有形的天地实体,包括日月星辰;“虚”指的就是这些实体间的关系、规律。所以,素问就是黄帝请教“天人合一”规律的过程。“灵枢”指的就是人的灵魂赖以寄托的、人体与天地之间沟通的“枢机”,是调控人体的“机关”。所以说《黄帝内经》是揭示生命大道的经典,是中国人对生命规律认识的高峰,是中医及养生文化的基础。

《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三经互相渗透,成为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薪火相传至今不衰。

(二)中医及养生理论的成熟早于《黄帝内经》

中华医学及其养生,源于古代圣人探求自然奥秘的实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古代先秦以前医学及养生智慧大成的《黄帝内经》,是我们窥探“阴阳五行”规律,挖掘古人医疗、养生知识和技能的宝藏。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500多年了。作为古代传统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总结先秦以前丰富的养生、医疗实践经验(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中古有长桑、扁鹊、伊尹等),吸取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养生和医疗理论、原则和方法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为传统养生学和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学与西方医学理论(西方现代医学形成的一个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又根据近代化学、物理学尤其是光学仪器等基础学科的发展逐步建立了生理学、病理学)的建立和广泛应用相比早了2000多年,直到现在它的基础地位、“天人合一”整体观和“阴阳、五行、脏象”理论大厦仍然不可动摇。

到汉代,医圣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六气理论,对伤寒“六经传变”规律及治疗原则、方法进行实践、推演,着述了《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中国古代理、法、方、药的医疗体系,成为历代中医治疗的基本大法。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力红教授在他的《思考中医》中说道:“中医是医学的早熟品,他的先进、科学程度是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由于时间跨度之大,受记载介质(在没有纸张的古代,文字刻写在竹简上)和语言文字的限制,以至于现代人难于弄懂它的真谛,往往被指责具有迷信的色彩。

二、中医及养生是道器合一的学问

刘力红老师说,中、西医学“无法比拟”的关键在于中医是“道器合一”的学问。现代医学还只停留在“器”的层面。“道”就是规律、道理。“器”指有形的物质,包括人体有形的器官。中医的“道器合一”就是讲规律、原因与结果的统一,结果是“器”,造成结果背后的规律、原因是“道”。天、地间“阴阳五行”

规律运动是“道”,道使人生、长、壮、老、已和疾病,这都是“器”的状态。地之阴阳的四时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的五运六气,人之阴阳的脏腑生克制化,都是按照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运行的。五行生克制化的太过和不及,造成人体阴阳失衡,于是产生疾病。中医和养生都旨在恢复、培养人的平衡之气——正气,这就是传统中医养生“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和“平衡自愈百病”

的依据。与西医在人体器官这个层面消除病原、病灶的医疗体系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殊不知,人体器官上的病灶和病原物都是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所以说,医学及养生必须研究“道”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器”的问题。

中医的理与养生的理都要遵从“阴阳、四时、五行”运动规律。养生的目的是防病治病,提高生存质量,养生与治病是密不可分的,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没有这七分“养”,那三分“治”的力量就微不足道了。然而,现代人懂“养”的知识很少,2009年国家卫生部公布我国公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可以说,绝大部分人对养生防病知之甚少,更无简单处理能力。疾病随时可能发生,又只有上医院一条路。所以,会养生才是防病、治病的根本。

传统养生的精髓来自于《黄帝内经》。现代科学的许多发现,都为《黄帝内经》

中的观点提供了注解,更使古老的科学焕发青春,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所以我想,如果把中医养生的原理与知识、技能像普及“数理化”一样,纳入国民教育教学大纲,从小成为必修课,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养生科学,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人的生活起居有章可循,提高人的身心健康素质,实现国富民强、安康幸福就指日可待了。

三、《黄帝内经》的精髓是什么。

研读《黄帝内经》感到理论精深,语言古奥难懂,参考多家注述才能勉强理解大意。然而在观察自然、实践《黄帝内经》之旨的过程中,探讨其中的奥秘,领略经文之美,也从中发现历代多有注述误解,尤其是关于“阴阳五行”的注述,错误最多,是造成如今“阴阳五行”概念错误的关键。愿在本次探讨中医养生原理的过程中,还原《黄帝内经》本意。为让读者了解《黄帝内经》,特概括如下:

(一)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于本,本于阴阳。”其认为生命起源于自然,天地阴阳是物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源。生命活动也不例外,与阴阳四时变化密不可分,春、夏、秋、冬互为基础,循环无端。

《黄帝内经》告诫后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阴阳水火化生的人体精气(本元,真)是生命的核心,而阴阳水火的四时运动的太过、不及决定生命活动的强、弱、病、衰,甚至打上终生体质特征的烙印。人们违反四时规律,就有损对应的脏器,凡此等等。《黄帝内经》对生命本源做出了客观的论述。

(二)揭示人体生命规律

《黄帝内经》把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概括为“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生理节奏(详看第一章第三节)。说明在人生历程中不仅有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存在不同性别的生理区别,其中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论述了衰变过程及各种表现。它以天癸、肾阳为生命动力,以齿、发、生殖能力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对人的年龄寿限进行客观概述。

(三)明确养生、治病的原则和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是自然规律的产物,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防病养生。

同类推荐
  •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古往今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也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如饮食保健、运动锻炼、疾病防治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糖尿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女人经络使用手册

    女人经络使用手册

    人体经络流畅,也就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和美丽,如果哪天气血流通的通道被堵塞了,我们身体上的某个部位一定会有所反映,或者面容暗淡无光,或者痘痘泛滥,或者疾病缠身,或者短命辞世……这个时候让经络按摩来解救你,它能最大化地调动和发掘你身体的潜能,将所有使你“不愉快”的“敌人”杀于无形。相信,只要你把经络养好,让你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正常工作和运转,你的身体就会健康起来,你就会面若桃花。为自己的身体开方子,健康和美丽自在手中,不要把美丽交给化妆品,不要让健康依赖于医生,凭我们自身的力量一样会让我们的身体之树不断发芽和开花,永远常青。
  • 专家诊治肾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肾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收集了300多个问题,想把临床上常见的和较常见的肾脏疾病的一些知识、防治目标与要点,兼顾诊治技术发展趋势和患者常想知道的问题,扼要地介绍给读者诸君,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一起做好肾病的防治。为了方便患者求医时能看懂化验报告单和医师的诊疗术语,书中列入了不少术语及其解释,包括其英文缩写。鉴于现在肾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书中还加入了一些病理内容,读起来或许会感到艰涩,但在解读您手中的报告单或出院小结或医嘱等医疗文件时,也许会有些帮助。
  •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本书《公务员心理健与调适》共十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按照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力求采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从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各种调适方法。
热门推荐
  • 篮球星光

    篮球星光

    大势滚滚,属于篮球的纪元开启,少年七星一觉醒来,获得平行世界的传承。少年的路在何方,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 医妃不治相思

    医妃不治相思

    一封书信,两句道别,留下了洛暝晗孤身一人。自此她开始走上了行医的道路,立志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医者。洛暝晗行医有两条准则:一是医症医病不医心,二是医人医物不医己。她我行我素,飘洒脱俗,不愿被任何事物束缚牵绊。从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凭借着高超的医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奈何再平静祥和的生活也会被人硬生生的闯入,洛暝晗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情深难却。她知道,一旦对一个人有了牵挂,那整颗心都会随着他的喜怒哀乐悸动,他的一举一动会无时不刻的牵动她的情绪,浸入她的灵魂。“我洛暝晗的人生,只要能平平淡淡的度过就很幸福了。”所以,在那个对她穷追不舍,处处针锋相对的帝王威胁到了她潇洒自如的生活时,她逃了,逃的越远越好,没想到结果却是独留下那个不可一世的帝王对她相思蚀骨。在又一次被捉回后,他强硬的拉过她的手腕拥她入怀,用宽阔的胸膛用力搂紧她纤细的身躯,耳鬓厮磨,他说:“朕说过了,朕需要爱妃妙手回春,医朕的心病。”“可臣妾也说过了,即便臣妾是再世华佗,也不治相思。”
  • 黑篮:紫原君有点萌

    黑篮:紫原君有点萌

    夏川和柚作为一个有着一米七身高的少女,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高上不知道多少的少年感觉有点震惊!然后开始和这个少年成为了前后桌的旅程。【甜文即正义!】
  • 万域天尊

    万域天尊

    【傻猫新书《我真得无所不能》已经强势连载,修炼大命运术我真得无所不能!】千年之前,死于挚爱之手。而命运不收,千年之后,一块黑石搅动风云,一个少年屹立诸天,誓要以血染诸天。...........从这一天开始。我将是你们永生永世的噩梦。
  • 英雄联盟之最强白银选手

    英雄联盟之最强白银选手

    余小峰拥有天才的头脑,却被一种名为低危抑郁症的精神疾病所困扰,这种病极大的限制了他的思维。两万把的场次,却依旧深陷白银的泥沼。可是有一天他被告知,他的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只是那年,我负千斤而行,自然举步维艰。待取重负,自然身轻如燕,凌云而起,冲破苍穹!PS:本书乃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流,本文所讲述的一切技巧,皆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乃是在下看了上千场比赛和职业选手第一视角总结而来。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共15章。“圣—埃诺克号”捕鲸船到了捕鱼期,却因为缺少一名医生和一名箍桶匠而无法出海。好容易找到这两名不可缺少的人员,那位箍桶匠却是一位厄运预言家。因为他总是预言祸事和灾难,还有神秘的海怪,他对此坚信不疑。“圣—埃诺克号”能逃脱他预言的厄运吗?
  • 不平凡的守护者

    不平凡的守护者

    王小虎:执行这就执行······
  •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系加拿大华人作家陈思进、雪城小玲合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如同一部厚重的家族史,诠释了梨园世家、商贾名流、书香门第三个大家族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归·去·来》第一部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为背景,讲诉男主人公苏绍清和女主人公晓倩的相识相恋,同时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叙述了三个家族的爱恨情仇。三个家族在经历动荡岁月之后,复归平静,而延续家族血脉的男女主人公的不期而遇,又在多重纠葛中演绎出别样的情感风景。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