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1500000003

第3章 绪论

这是一个无根的世界。在人学本体论背景下,哲学界尚未对“个人”与“个体”概念做出明确区分。个人概念与政治和经济等概念同等大小。“人类整体”与“个人整体”的同一性还没有建立起来。真实个人的本体论意义能够建立起来吗?本书将给出自己的回答。

这是一个科学和技术的时代。但是近代科学自断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失去形上本根。无根的科学如今遇到越来越大的麻烦,回到形而上学不是出路。生存论科学哲学的根在哪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并没有给出答案。科学哲学的寻根之路,从个人本体论研究成果的应用之中得到了答案。

一 问题背景与由来

(一)关于“我是谁”的对话

发出“我是谁?”的追问,是哲学之问,更是道德之问。“我和他人的关系”问题隐含其中。

“我是谁?”的追问,不是问我的名字,不是问我的身体,不是问我的性格或者个性,不是问我的财产和所有物,更不是问我的灵魂和精神等等。

我是谁?所追问的是本体论问题,即我和宇宙的本原关系;是问“我”有没有本体性,以及何以成其所是?

总之,它绝不是追问“我的所有物”,而是追问“我本身”。

我是谁?Who am I?

我是一个人。I am a person.“我”以一个人的方式存在或在场。

“我”作为一个人,我有本体性吗?

人人可以这样自问。这就是第一人称的普遍性特点:自问。

这个“自问”将每一个人带上“自我认识”的道路。

“我”之外还有别人吗?

还有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

后两种人称,是在事先有了第一人称“我”之后,才能够发生的事情。

所以,从“我”来看,第一个“别人”是“你”,第二个“别人”是“他”。

在“你”和“他”之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首先是“你”,其次是“他”。

“我”是一个标准,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视角或立场。

在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的“我思故我在”中,这个“自我”没有得到“智慧”的透视,仍旧晦暗不明。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在认识论转向中,提出了“人的认识是何以可能的?”这个问题,已经显示出哲学对“人自身”的关注。但是,康德只关注了“人的认识”。

生存论或存在主义哲学开始关注人的“生存”或“存在”。这比仅仅关注“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跨越了“认识论哲学”。

生存论哲学一开始就为“人成为自己”而努力,致力于解释“人和存在”的内在关联。所以,它必然将目光牢牢地固定在“人自身”上。“我是谁”的生存论追问就意味着展开了生存论的个人本体论研究。

海德格尔生存论哲学重点揭示出“我思故我在”中“在”的本真意义并发现了“存在论差异”。西方哲学的“本体”概念从形而上学理解的“有”升华为“无”。

“人”因为和“存在”的特殊关系,成为“此在”。

但是,如何体现“此在”和“存在”的特殊关系?

在成功区分开“存在”和“存在者”之后,两者又“如何结合”已然成为问题。

这便是“个人本体性”问题。

“个人本体论”要告诉人们,只有“自己”才能认识“自己的本体性”。

“我”无法认识“你”或“他”的本体性。假如“认识人的本体性”也是一种“救助”的话,“自救”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自己才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在心门”。

这在教育中体现为“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关系,必然以“自我教育”为核心与根本。同时,“自我教育”也是“他人教育”得以展开和顺利进行的前提。

个人本体论的题目又可以理解为:我是谁?

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经历过四种情况。我把它们分别写出来,组成“个人本体论”主要内容的四个部分,即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一是轮在我不在;二是我在他不在;三是定在真正在;四是他在我也在。

不管“我是谁”,首先要有“我”。

“我”从何处来?“我”又是如何才“有”的?

在“我”还没有出场之前,有没有“我”?“我”又是在哪里出场的?

“不在场的我”如何存在?

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类。这是“我”出场的地方和种类等大背景。

我没有出生之前,有没有我?当然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要根据语境来决定具体的意义。个人本体论的语境中是“有我”,即慧命。

我从何处来?最切近的回答是:我的父母生育了我。

他们都是人,所以我也是一个人。我从父母的生殖过程中来。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世界上有了我。

从母亲受孕的那一刻开始,我的胚胎已经在母亲的子宫中发育了。这是我的人身,也是我“身命”的开始。直到我的心脏停止跳动,我的身体慢慢成为尸体,我“身命”的生命周期结束。这便是我的一生。

我称这一生命周期为“身命”。从有“身命”开始,我就可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我的“身命”,并且用一个名字代表它。

我叫张龙革,有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和教育年龄(慧命年龄),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和拥有一些法定的所有物,处于具体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我有“时代性”。

(二)关于我的特性的讨论

我的“个人同一性”由“身命”建立起来,没有人会将我当是别人。“重名”(同一个名字)时,人们也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每个人。

在我的“个人同一性”之外,我首先有个体性。

这两者之间也有内在关系。

我是独特的。先不说我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点等,仅就我的身体来说就天上难找、地下难寻。

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决定我是独特的,无论我走到哪里,也无论何年何月,我都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保持着我的完整性。

无论我的社会关系如何复杂,生病时无人能替我,忧伤或快乐等情感都要由我自己独享,死亡时也是我一人独行。

我除了有“同一性”和“个体性”之外,我还有“社会性”。

这三者也有内在关系。

我根本无法离开他人,离开他人我就活不下去。

首先我无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发现,人类要存续下去,“一个生命体”必须内在地关联到“五个生命体”。

我的父母,他们的结合才产生了我,这是两个生命体。因为生我,他们才成为父母。

我是第三个,还必须找到我的另外一半:我的爱人。我们彼此结合才能生下子女。我们又变为自己子女的父母。

我爱人和我孩子,分别是第四个和第五个生命体。

我称这个“五合一生命体”为“家庭的基本单位”。

这种“五合一生命体”决不能是单数,必须是复数才能保证男人能娶上别人家的女儿做媳妇,女人能找到别人家的儿子做老公。人类才能够在“不乱伦”的情况下组成社会并繁衍下去。

“五合一生命体”其实是一个整体,是生命存续的整体。生命整体由这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占据。若失掉一个环节,就失掉整个人类。

所以说“天下大德曰:生”!

这五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为“界点”,是人类生命整体的“界点”。只有“智慧”才能不被表面形式迷惑,掌握“界点间关系”。目前的“家庭”概念没有清楚地表明“界点”间的“关系”。

这种“五合一生命体”的说法还不够简洁。但是它适合人类社会的现实情况。动物则不然,“乱伦”是动物不可避免的繁殖方式。

生命繁育的实质是“二合一生命体”,即男女(雌雄)合一的“生命体”。

“男女性行为”和“婚姻”概念也都没有清楚表明人类生命的“界点”间关系。“基本界点”是男、女生殖基因的“碱基对”匹配合成的“受精卵子”。

可见,生命本质是“信息”而不是物质实体。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物质和能量”。

从广义上说,只要有男、女两个个体,就会有儿女出生。只要有许多男女,就可以交合产生出后代。这不可避免地会有乱伦与血亲性的男女结合。

“个人”当中孕育“他人”,离开“他人”根本没有“我”存在。“我”和“他人”是互相对待的共同体,彼此都不是绝对的孤立实体。本质主义假设完全错误。

“个人”是关系性质的而不是实体性质的。“我”只是一种视域和角度,而“身命”也完全是一种聚集。这并不妨碍它在时空中表现为一个“有限的存在者”。

“受精卵”就是“身命”的基础和来源,即未出生之前的“我”。

“我”在他人的眼里(视域和角度),不是“你”,就是“他”。

当两个人相对时,是我—你关系;三个人同时出现时,是我—你—他关系。

总之,只要有人,就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社会中,每个人都要自称,也要称呼别人。同样,人人都既要称呼他人,又必须称呼自己。众多的“视域和角度”之间相互交叉,非常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再加上各种“社会角色”的名称及其实质内涵,如权力系统(政治)、财产和物质资源系统(经济)、信息与创新系统(文化、教育)等实相和名相。

“我是谁?”的问题远远不是“我—你—他”这种单纯的“人称”这么“简单”。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几乎有无限多的“视域和角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可想而知“我”的自救——“认识自我”是何其难!唯有用复杂性思维才可以把握。

首先难以确定“我”的表征是什么,即什么才能算作是“我”的标志?

不仅我的名字不是“我”,而且一切角色名称等都只是我的一个名号,决定不是“我”。更遑论我的财产与物品,当然都是身外之物。

我的每一个名号的内涵都不相同。名号不是我,内涵也不是我。

我的名字代表我的生命周期(寿命),即我的“身命”。

假设我的“身命”是“我”,并假定当前每个人都持这一假设。由此“假设”出发,可以讨论“我是谁?”以及“我”所处的状态。

秉持这种假设的“个人”有个体性和社会性,同一性建立在“身命”基础上,但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整体性”和“本体性”。

这种“身命假设”正好和佛学中的“我执”一致,分为“具身我执”和“分别我执”。

基督教的宗教观念认为,“人类必须借助某个非人类的东西测量自身”。这说明基督教已经去掉了“我执”吗?

不是,基督教是所有宗教中,人类中心主义最强烈的。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坚决反对这一观念,认定基督教的上述观念表明一种非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杜威的口号是“反极权主义”,坚决主张克服欧洲传统的“唯理论”残余,树立人类的自信与自尊。他认为祈求真理、自然和理性等行为都是孩子气的恐惧与迷信的表现。哲学史必须经历“去理性主义”的洗礼,彻底放下客观决定论,接受实用主义的运气论(tychism),强调机遇的决定性作用。

实用主义的“运气论”是不是去掉了“我执”?让我们耐心地仔细考察一番。

相信“运气论”,人就永远无法从“过去”料想“未来”,无法再用启蒙运动对待自然的方式去处理和面对人类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人就必然放弃绝对刚性的一因一果决定论。

所以,人必须放弃“一劳永逸”的动机。

这一见地,出现了尼采、詹姆斯与杜威等。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放弃启蒙理性主义和启蒙平等主义,张扬个人主义的反权威主义,主张人的强力意志与独立自主能力。詹姆斯和杜威不太张扬个人主义,偏向社群主义的反极权主义方式。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的实用主义宗教哲学要求宗教私人化,新尼采主义者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宗教,并且彼此宽容地对待各自的哲学观念。

在哲学和政治之间,詹姆斯主张哲学服务于政治、“认识”服务和服从于“行动”,即“行为”具有对“认识”的优先性。

这使我想起“陶行知”改名字的故事。由“知”先“行”后的“陶知行”,到“行”先“知”后的“陶行知”。这表明“物理事实”对“心理事实”的决定性和优先性,“实相”对“名相”的绝对优先性!

可以有“妄念”,却不可能有“虚妄的物理事实”。如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把“信念”作为“行为习惯”而不是“心理表象”来对待,最好地表明了这一点。

詹姆斯说,假如一个外来的信念一直被接受着却没有充分的证据令内心虔敬同化就是欺骗(自欺和人欺),是有罪的。他认为不要在理智与情感、思想和行动之间做出鲜明区分。这样做就必然会破坏“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个人忠诚。知行合一,不分先后。

(三)探问我的本体性

这是个人同一性中“个人”身、心之间的同一性问题,即“个人忠诚”问题。

当不存在“个人忠诚”时,“个人”所持有的任何信念都是虚假的,他发出的行为也是欺骗性的虚假行为,建立不起来“个人整体性”。离开“整体性”的“个人”没有任何道德可言。

每一个有“个人信念”的人都需要以“个人忠诚”为前提。

一个人的自由选择行为,在信念王国里等同于在行为习惯的王国里。这样的信念,决非这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真正的整体和本体。

做出自由选择者是谁?

这正是本书对“个人”发出的本体论追问。

我是谁?其中的“我”是具有“本体性”和先天拥有“整体性”的“无形单子”,是博大而深邃的“不可说者”。

这也是人类觉悟后能够产生自信心的“本体性”依据。这个“我”绝不是一个超感性的“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

马克思(Karl Heinnich Marx,1818-1883)认为,“个人”不应当将其精力和时间用于讨论来世生命的可能性上,而是要全神贯注于增进当下的幸福。“信念”就是“行为”,认识活动从内部改正信念,实践从外部修正行动,内外呼应、浑然一体。

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等人都坚持批判形而上学传统,否认任何事物存有“内在的性质”或者“本质属性”之类的东西。这一坚持行动也出现在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蒯因(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2000)和戴维森(Donald Davison,1917-2003)的书中,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也加入其中。

罗蒂认为行动具有优先性,可以用“文化政治学”取代或者覆盖本体论(哲学)。“实践优位”取代“理论优位”。“物理事实优越于心理事实”的立场在此体现。

“个人信念”是心灵工作的成果,具有本体性,是连接“物理事实”和“心理事实”的中介与桥梁。个人以此立身,否则无法与文化大潮相抗衡。

布兰登(Brandon)晚年认为,海德格尔提出一种“社会本体论在先性”学说,强调所有的权威都不是客观事实而只是社会实践,比如知识权威就是文化政治的产物,绝没有离开具体“真实个人”的“个人信念”。

不存在能够绕过人类共同体语言学实践的文化政治创新活动。命题与命题、判断与判断、信念与信念之间表现为“证明关系”或“因果关系”。没有一个不需要涉及“心理事实”和“物理事实”之间关系。

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本体”自身。外在于心灵的任何对象,即离开“信念”的物理事实毫无意义。对每一个“信念”而言,心灵是她的“母亲”。

心灵的本体性决定它能够通过自己所生起来的“信念”涵容一切物理事实,有可能成就“真正的整体性”。所以任何世界都是一个意义的世界!

“实相”(物理事实)无不出自“正念”,即“正念”和“实相”同一。

哲学就是在思想中把握时代,哲学家的话语只有置身于说话者(具体哲学家的)个人语境中,才可以得到理解。所谓“中立客观”的思想史实,即社会思想与实践中的“标准指示物”是根本不存在的虚构。

真相是只有人与人,或者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声音”回响在信念(行为习惯)之中,此外别无他物。“信念”与“行为习惯”相通的人有“个人忠诚”,其发展体现在其“个人信念”的进步与完善上。

“发展”是整体性的运动,“学习”是创造性行动。

首要的工作是对于“个人语境”的澄清。明确了语境,就自然明确了同一个符号或事物在每(某)个语境中的意义,才可以实现不同语境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进化没有目标,人性没有本质。

“个人”选择其价值和目的的力量是他的个性化发展能力。罗蒂认为存在主义的“自我”和康德本体的“自我”都是神话。它们无形中都假定了“理性”、“意志”和“欲望”的等级序列关系。

罗蒂认为无须把“自我”分裂成不同等级的各项官能。“自我”是各种信念和欲望之网的“整体”。假如这个“整体”是“本体”的话,它就是没有外在的“本有”。“我”便归结到“信念的生长”上面来。

对“我是谁?”的发问者的追问,引来了对“真实我”的追问,即“我”的“实相”的追问。结果将我们引导到“整体性”的话题上来并且归本到“个人信念”上面。

这个“信念”是无形的,它是一个“单子”,也是“本体性”的根本所在。

这个“发问者”显然来自“本体”和“存在”自身,是“意识”的“自我意识”。没有“整体性”,就不会有“本体”的“出场”和“在场”。

一人一世界,一念一乾坤。“个人”的整体性来自一个受精卵而“个人”的“一念”就是一个“单子”。它代表着“这个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也与人类精神世界相通连,更与宇宙的生命本质贯通一气。

当谁真能弄清楚发出“我是谁?”的发问者的时候,“我的实相”即大白于天下。

二 研究意义

找到“我”的根,世界的根,科学哲学的“根”,是个人本体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西方哲学生存论视域出发,针对个人现象展开当代本体论研究。它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而不用“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这种割裂的二元论维度划分。

(一)对生存论哲学的意义

个人本体论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上,没有生存论这个基础就没有个人本体论的高度。首先,生存论发现存在论差异,揭示出西方哲学对存在的遗忘。其次,生存论揭示出人的本体论意义,将人命名为“此在”。此后,“此在”成为生存论的本体论承诺,并超越存在主义的“孤独个人”具有“共在”的含义。再其次,生存论发现语言的本体论意义,发挥出本体论解释学,发展了现象学方法。最后是生存论的现象学方法是“生存论结构法”,这一方法直接用于个人本体论研究。

总之,个人本体论和生存论是血脉一体的研究,同时它对生存论哲学亦有所发展。

第一,生存论在将个人和个体彻底分开之后,没有继续深入考察“此在”和“存在”的内在联系机制。个人本体论恰恰在此用功,深入研究揭示出个人与本体的内在必然联系。

第二,海德格尔晚年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嫌疑,创立天地人神四重整体说。个人本体论则确立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比“四重整体说”更具体地发挥唤醒众人的作用。

第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虽然揭示出此在的生存含义,但是落脚在语言本体论上,并没有超越西方哲学的“名相传统”。个人本体论将名相和实相结合的个人作为本体,不单纯以语言为本体,更深刻地体会出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含义是走出名相困境。

第四,生存论科学哲学揭示出现代人和现代科学技术生存方式这一本质,但却在给出一系列解救方案之后自我否定。海德格尔晚年放弃对现代人的希望,转而祈求上帝恩宠。个人本体论则对科学哲学共同体建设充满信心和希望,给出“个人本体”的建构之道。

个人本体论对于生存论哲学的意义非常大,两者是一体的延伸,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最后一个隐含意义是将生存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会贯通,珠联璧合。它开拓出未来深入研究中西方思想汇通的空间与契合点。

(二)对现象学方法的意义

发源于19世纪德国的现象学运动发明了现象学方法,生存论哲学的出现以及哲学人类学的个人生存本体论结构和生活世界理论,甚至日常生活语言学派与哲学解释学等无不得益于现象学方法。但是这些现象学大师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后来都淡化了对现象学方法的兴趣而转向本体论建构。所以有“方法的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个人本体论以现象学方法为基本方法展开“回到事情本身”的个人本体论研究,即回到个人本身。所以说,个人本体论是运用现象学方法的一个范例。这是对现象学方法的意义之一。

个人本体论对现象学方法更大的意义是发现三种现象学方法,而且现象学方法的首创者不是胡塞尔,而是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第一种现象学方法,它和胡塞尔的方法不同,但是在“回到事情本身”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两者殊途而同归,同属现象学方法家族的成员。第三种现象学方法是海德格尔创立生存论哲学时发明出来的“生存论结构法”。个人本体论将这三种现象学方法均运用在研究当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个人本体论对现象学方法的意义之二。

(三)对中西方文化的意义

个人本体论的学术视域是人类整体。特别是对于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本体论视角和个人视角以及个人与本体关系的视角等三个视角透视中西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这种辩证他者论的研究方法是本体论解释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一方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即发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合璧成为人类整体性新文化。彻底摒弃欧洲中心论和中国文化过时论的错误见解,为人类文化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

中西方文化不再是割裂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在关系整体中的“本体一体”关系。这是关系研究范式带来的新境界,即人类的中国和人类的西方。中西方文化合璧成功之日便是人类整体性文化诞生之时。这是个人本体论对人类整体性文化的巨大意义所在,和世界公民主义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人类大同”是人类多少哲人从古至今的梦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中国儒家大同世界和西方斯多葛主义以及当代世界公民思想等都是例证。

(四)对中西方科学哲学的意义

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副标题是寻找科学哲学的根。对中国和西方而言意义还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科学是西方独家专利,中国和西方哲学也存在语境上的巨大差别。在个人本体论看来既需要解释中西方科学哲学产生差异的原因,又要说明怎样解读和建构各自的根,也是共同的根:个人本体。

本书第四章将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即个人本体论对科学哲学寻根的意义与价值。在此不作过多介绍。

(五)对个人现实生活的意义

个人本体论对个人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性意义。哲学的本体意义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无不如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哲学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很远。

西方哲学思辨性极强,一般从事哲学研究者都感到晦涩艰深。比如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的思想深邃睿智,阅读时稍一溜号就踪迹全无。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望舍勒的项背。黑格尔的小逻辑也是如此。特别是中国文化本身就不擅长纯粹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而感性经验和人文关怀倒还更胜一筹。无法领略哲学智慧是哲学的悲哀。

个人本体论一扫“名相本位”风格,赞同后现代和后哲学思想,主张哲学智慧应当贴近生活,为普通百姓的个人生活服务。这也是现象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理路。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从普通百姓日常状态描写入手,揭示其间的界点关系。阅读文字的同时,还有操作性意义和自我评价功能。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影子。在此基础上明确下一步发展和进步的途径与方法原则。它对于增长自知之明和明人之智大有作用。可算是一本修身修心的借鉴读物,里面融汇了一些方法和我本人切身的体会与见解,以对话的语气和态度娓娓道来增加可读性。

个人本体论目的是引起个人本体自觉,发现生活的个人本体论意义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世界发展需求。同时每一种境界都有各自不同的语境,在语境转换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和个人智慧的生长。它能够带来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社会稳定、人类团结等一系列好的结果与成效。

(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根本性的话题,同时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层面的理论创新任务。个人本体论从马克思的个人存在本体论和历史存在论出发,继承马克思“实践”概念给哲学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将“自由者联合体”作为与“个人本体”的结合点,使这两种思想实现“桥接”。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几个具体的意义如下:

一是将马克思对“真实个人”的发现进一步在本体论上深入阐述,极大地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个人存在”。

二是对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是现象学方法的理解使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发生新的连接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现象学方法的中介和许多哲学建立内在联系,与生存论哲学、哲学人类学以及日常生活语言学等所有运用现象学方法的哲学思想贯通。

三是个人本体论揭示出西方“名相本位”特点,更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在整个西方思想中的“拐点”意义。这个意义和海德格尔发现“存在论差异”的意义同样重大。以往在解释马克思哲学实践意义时,更多的是在“现实性”上理解而没有从对西方文明的超越性角度理解。这是个人本体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四是个人本体论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内在理论关联。当代中国也需要扎根。根扎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下的路径选择,也是正确的抉择。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几千年的古老智慧能否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是一直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个人本体论给出了肯定回答。这个回答当中渗透出一个信号:当代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哲学,即当代本根论。个人本体论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扮演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扎根哲学的角色。

三 研究现状

古今中外哲学的历史就是找根的历史,找根的现状是哲学的现状。生存论最为突出,它找到了“存在”这个世界的“根”。中国的“本根”与生存论的“存在”会合一处,凸显个人本体论的个人之根:个人本体。

个人本体论是跨越中西方文化的当代本体论研究,目的在于整合人类的文化与思想。重新解读个人,探索科学哲学的根,为个性化生存奠定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个人寻根问题上研究的现状如下:

(一)生存论中的个人本体论研究现状

生存论哲学家海德格尔、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是三位代表人物。萨特的个人存在论专门研究个人本体问题。在存在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存论对“生存个人”的发现是一个基本共识。存在主义没有发现存在论差异,没有建立起生存论哲学中的“生存”概念,没有提出“此在”概念。“此在”概念已经表明个人和存在有内在联系。

生存论哲学家都以“此在”为本体论承诺,展开自己的理论论述,只是每个人的理解都局限在个人语境之中具有个性化特点。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的我”不能对象化。“生存的我”这个概念也是他的独创。他的生存论本体是“本我”,一个超脱生死,去掉假我的“真身”。“真身”的特征是“自由”。“大全”是“真身”的另外一种说法。他不同于海德格尔之处是认为“此在”能够超越“个体生存”有限的一生,直接与无限关联在一起。这意味着对“慧命”的发现。

萨特的“此在”等于“自我”。“此在”特征是超越“真实世界”并超越“自我”。他的“生存”概念之外没有任何东西,生存即“本体”。只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论命题使萨特把人的“选择行为”放在了第一位。“自由”成为“此在”的根本特征。“意识”在萨特生存论中是最高“本体”。世界没有终极目标,有限完全坐落在无限之中。这些新概念以及其中的智慧使他的个人存在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二)形而上学的个人本体论研究现状

在个人本体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个人同一性是一个枢纽和关键环节,是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基础。解决个人同一性问题是个人本体论揭示“个人本体性”的基础工作。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形而上学和动物主义哲学教授艾瑞克·奥尔森(Eric Olson)的个人本体论研究就以“个人同一性”为基础,并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以个人同一性研究为基础,解决了“个人时空一体化”问题,发现了第一人称“我”对理解个人本体性的关键作用,“个人整体性”已经建立起来;

二是开始突破实体观念的束缚,从形而上学立场尝试建立“整体性时间观”,借助个人同一性研究成果,推定“个人肉身”应当具有本体性;

三是吸收莱布尼茨的“单子”思想,既有利于突破实体观念,又能解决元素和系统、结构和属性以及不可分的基元等传统本体论问题;

四是“集成”的思想,为突破实体观念后,理解生命个体的生死提供了极好的方案,这一方案和单子说能够取得很好的配合;

五是引入虚无主义思想,这是突破实体观念的最有力武器也是生存论哲学的立身法宝。借此,奥尔森的个人本体论研究可以通向生存论哲学。

但是他的研究还在坚持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于实体观念的突破还不彻底,比如对思维的理解和对系统中“部分”的理解都有实体性成分。

(三)分析哲学个人本体论研究现状

分析哲学创始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质变,后期维特根斯坦发现语句中词的用法有两种。分析哲学对个人本体论的研究围绕着第一人称代词“我”展开。他发现“我”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单纯的名相,正如本人的名字一样;还有一种用法是和我“这个人”(实相)结合起来。这一研究结果导致语用学转向。

语境和与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在意识到词的意义取决于词的用法之后,进一步发现不仅词的上下文语境决定词的意义选择,具体的物理社会环境等说话的“与境”也决定词的意义选择。这对语言名相和实相相脱离(二元论)的传统理解方式提出了挑战。语言学转向继语义学转向之后又发生了语用学转向。维特格斯坦晚年提出日常生活语言学就是此意。

第一个个人哲学提出者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Johann Kaspar Schmidt,1806-1856)早在维特根斯坦之前就发现了这一点。他强调作为主词的“唯一者”的“我”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实相,然后再去探究这个实相的我与其他存在者(谓词)的内在关系。他强调主词只能由“我”来担当,这个“我”是“唯一者”。

施蒂纳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建立起一种彻底的个人哲学,个体自我的彻底自由活动得以真正确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人生命哲学,彻底扬弃全部异化形态的“自由哲学”。施蒂纳早于分析哲学提出个人哲学,但是他的研究理路和分析哲学并无二致,其研究水平也毫不逊色于维特根斯坦。

(四)中国古代哲学对个人本体论的贡献

中国古代智慧集中体现在《周易》、儒家、道家和佛学上,即儒释道合流的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本体论而言,贡献较大的有张载的“气一元论”的本根论,他所建立起来的整体性冠绝古今。周敦颐的“宋明理学”概念具有无限性,名相整体性特征突出。邵康节的“以物观物”思想是自然科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王夫之乾坤并建的治易原则体现出关系范式的特征,与个人本体论息息相通。朱熹的无始终说,太极之理乃“生”,整体性和有机性思想等都对个人本体论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是本根和显枝通体相连和一贯不断的,并没有二元论和理性主义传统。关系本位论的特色明显,天人合一。人是有根的,程伊川认为人秉清气而成人,万人一性。这无疑说明个人具有本体性,万物通联,以人为贵。清代龚自珍提出心力论,反对天命论,将“我”视为本源。这些都明显地支持个人本体论思想。

佛学里的禅宗、密宗等更强调心性即佛性、万物无不是佛体等思想智慧。华严宗法藏大师的金狮子之喻,说明因缘、性、色相三者之间的一体真如关系。金狮子的表象为“色相”是幻象,金子代表“性”。金狮子浑身上下无一处没有金子,说明宇宙人生大千世界无一处没有“佛性”。凡夫“自性”未觉,单凭认识和意识只能见“色相”却无法见真性(实相)。这一佛理和个人本体论不谋而合,个人本体性待智慧觉醒即自现。

总之,中国古代智慧从未将人和物分开,将认识和行为割裂,而是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里面蕴含着本体论、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丰富的哲学内涵。只是言说方式与西方的“是论”(本体论),即“名相本位”不同,难以为西方人所理解罢了。

(五)科学哲学寻根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科学哲学刚出现时,以为自己的“根”是实证经验。这来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322)的实体概念。一切物体都是实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也是实体,但人却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人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感觉经验。这是人一切认识的根本来源。认识的内部根据是理性。所以科学的根基建立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是实体,内部是理性。内外结合,科学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这个科学架构看似天衣无缝,其实大有问题。因为它没有顾及认识者本身的本体性。科学建立的真正基础是原子论的本体论观念。物体由原子组成,人也是“原子”,而且是具有理性的“原子”。科学就这样把“真实的个人”取消了。所以科学失去了根。

当哲学还是形而上学时,造就出科学认识论,即古代科学。当科学在近代羽翼丰满时,反对自己的母体形而上学产生实证主义哲学。到经验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的现代科学哲学时,它都一直以为“实体”和“理性”的根是坚实的。“证伪方法”开启破冰之旅。

只是到了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开始抬头,范式概念和历史主义把人的因素逐渐加了进来。目前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以及生存论的科学哲学把科学哲学导向实践和解释学。作为认识论的自然科学被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解构了,作为本体论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个人意会功能结构理论中,科学认识论和艺术结合起来,直达个人的内在本体。认识论和本体论结合的曙光早已在其思想中闪现。但是没有得到科学哲学界的积极回应。

现在科学哲学的寻根困境在于没有得到哲学本体论的强有力支持。个人本体论在生存论基础上鼎力支持科学哲学,揭示出其“个人本体”这一新的根。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个人观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个人存在,后来延展到无产阶级和自由者联合体。个人本体论揭示个人的根是“个人本体”。这两者实际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人存在包括四个内容,一是个人的自然存在,二是个人的类存在,三是个人的社会存在,四是个人的个性存在。马克思所指的个人是真实个人,是吃饭穿衣生产生活交往的个体人实相,而不是抽象的人的概念和名相。因此马克思区分了个人概念和个体概念。

中国当代流行的看法不是马克思的个人观。个人本体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个人观,但两者的内在关系不是本书要论述的重点。在此不做过多展开。

四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统一

个人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是我的存在者和我的存在的统一,也是我的实相和我的名相的统一,是我的整体性和本体性,以及我的个体性、社会性与同一性等五性的同一。个人本体论中的个人不只是个体,更是本体。个人本体分为两个方面,即个人内在本体和个人外在本体。这两个方面的展开与会合构成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全部内容。内在本体方面是名相世界,具有整体性;外在本体方面是实相世界,具有整体性。内外两个方面的会合构成个人本体。因此个人本体论研究对象是一切存在者构成的存在。个人本体论也是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从“此在”入手虽然好,但是从“个人”入手会更好。“此在”是一个新名词,大家不熟悉,为了正确理解必须全力以赴。无论是否理解“此在”的含义,都难以产生实际效果。理论推广和运用的困难更多。“个人”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词,要想真正理解这个术语,必须先行理解“个人本体论”。正是“个人本体论”赋予“个人”以全新的内涵。本书入门难度大。但是谁一旦理解“个人”概念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广泛的效应和效果。其利弊得失不在人为的算计和掌握之中。

个人本体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科学哲学是以寻找科学哲学的根为目的的应用研究。这是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延伸,不是个人本体论研究本身,但也是本书的题中之义。

(二)研究范式的选择

个人本体论的研究者也是“我”(张龙革),即被研究者自己。研究的工具是本书选择的两个范式,如关系范式和合作范式。本体论解释学意义上的“对话”是这两种范式的操作方式。平等范式在本体间对话时具有前提性作用。

(三)个人本体论研究方法

1.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本书是“自我意识”的工作,用胡塞尔的话说是意识对意识的研究,自我即意识。当实相的我对名相的“我”进行研究的时候,“自我反省”就发生了。这个“我”在本书的语境里是关系性质的而非实体的。

这个“关系性的我”和“本体”的关系一致。个人即“我”,个人本体论以“真实个人”为本体,即以“我”和我的统一者——有名有姓的个人(张龙革)为本体。从个人出发完成对于整个宇宙万物以及一切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览无余。

本书对现象学方法有新的发现。在海德格尔的研究中,最醒目的就是现象学方法。没有它,海德格尔就无法创立生存论,存在论研究就失去了抓手,难以在不同的“个人”之间交流与传承。

现象学方法实际上有三种:第一种是黑格尔的现象学。他借此发明出辩证逻辑并找到了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或“事情本身”。第二种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它发现“意识”具有“意向性”。第三种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虽然他是胡塞尔的学生,但他的现象学方法是综合了胡塞尔和黑格尔的方法之后独创出来的一种新的方法,即生存论结构法。这一新的现象学方法充分体现在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

海德格尔生存论所理解的“本体”是“存在”。他究问“存在”的唯一方法和途径是“此在”和“理解”。“生存”是连接这两者的通道与过程。“此在”的“生存论结构”是“理解”。海德格尔在哲学“语言转向”背景下达到了“语言本体论”,即发现了语言的本体论意义。在他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创立的“本体论解释学”中,“语言”与“存在”直接关联在一起。当语言的生存论结构呈现得越来越清晰之际,分析哲学都不免受到了现象学方法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后期也倒向了生存论。这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生存论结构法)发生的效力。

生存论结构法(第三种现象学方法)的魅力在于既有第一种现象学方法的“归无能力”,又具有第二种现象学方法的“关联能力”,揭示出“存在”及其运动,彰显出本体的生命活力。

现将生存论结构法概括如下:

存在与时间同一。“本己”、“本有”和“居有”三个概念将“存在”与“时间”连接在一起作为整体。“此在”的“整体性之思”若能取代“非整体性之思”,说明“本有”(存在)已经将“整体性之思”带入“本己”中。思存合一(存在与人合一)共属“一体”,即存在(本体共体)。

这是无蔽,存在和思想共属一体了。否则是遮蔽,尚未澄明。智慧未觉醒,缺乏整体性之思,非整体性之思占优势。“本己”尚未出场,暂未到时。经常被动体验“迫切性”。

“本有”的本性是“居有”(本有的动词形式),发生“植根”行为。“整体性之思”返回“本有”中,只对“存在”说话(言语)。两个在场(当下在场和即将在场)同时在“本有”中出现,显示为“居有”。两者(两个在场)之差为“迫切性”,“本真时间”和“本真空间”由此显现。

本真时间为“当下”,本真空间为“返回”。

假如有非整体性之思,必然有遮蔽,“两个在场”无法处于澄明之中。澄明即敞开之境,是自由的藏身处,自由只能被智慧之光照亮。真理不是无蔽,而是酷似,即语言与世界同构。这时,“澄明本身”并未被“整体性之思”所思。

当有整体性之思并且整体性思想回看到自己时(返回),才有彻底的“澄明”。这基本上就是佛教中的“无漏智”。“本真时-空”出现。

在“迫切性”中,“存在”借助“两个在场之差”可以形成“座架”(集置),令“到时”之物应运而生。“到时之物”出现的“途径”是“技术”。“不出场的在场”与“在场的在场”的“差”催迫着作为“途径”的“技术”现身。“座架”形成之后,进入“居有”状态的途径是“上手的”技术,而暂未进入“居有”状态的途径是“在手边的”技术。

借助“座架”这一关系范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在“天、地、人、神四重整体”[1](宇宙大座架)中起到连接一切存在者和存在的独特作用。这便是个人(此在),他的独特作用切实发挥的过程(技术)便是“生存”。“生存”最高境界是与“存在”(无)同在。

以上体现生存论结构法的“归无能力”,以下将体现它的“关联能力”。

“生存论结构法”讲的是此在“生存”的过程。它要由具体真实的“个人”来使用。这个过程会发生“人我关联”。通过“整体性之思”可以实现不同“个体人”之间的“念合”,即意向性指向各自不同的“存在”。当达到各自的存在之际,心与心的融合即告发生并完成。这时不同的“个体人”之间发生“同心共念”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成“类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个人”,“此在的共在形态”,无敝状态的共在(本体共体)。

“生存论结构法”完成了“此在”的“独在”和“共在”的同一。它是综合前两种现象学方法的第三种现象学方法。

2.舍勒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运用

舍勒和海德格尔都是胡塞尔的学生。舍勒比较早一些。他的问题是“人是什么?”他运用第二种现象学方法研究人。研究人的本性及其在整个宇宙关系整体中的地位。这种方法要求直观(悬置一切前见)“当下”在场的实事并经受最深刻和最内在的震动。舍勒选择“情感现象”作为实事进行研究,如同情、价值和人格等现象作为他研究的对象。其中,发自人格整个精神内核主动的爱,是他最主要的发现。舍勒的现象学又被称作情感价值现象学或本质现象学。

3.马克思对黑格尔现象学方法的运用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任何一种现象学方法都会给运用者带来无比丰厚的收获。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闪现出其生存论的意蕴。马克思应该属于运用第一种现象学方法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收获是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理论学说可以称为“历史生存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现象学方法的运用上做文章。已经有学者提出“海马主义”,即海德格尔生存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从方法上看,这种综合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创新。

(四)个人本体论运用研究方法的原则

无论多么好的方法,都只是为人服务的。然而方法对于人的认识的确是最首要的问题。哲学历来重视人,甚至被称为人学。舍勒的哲学开创哲学人类学。可是,假如找不到一个优良的“切入点”运用方法,还是会遇到无穷无尽的麻烦,而且研究效果也不会好。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以现象学方法为主,但不限于一种固定的方法。因为我不是方法的奴隶,而是方法的主人。

(五)其他相关研究方法

个人本体论研究的方法除现象学三种方法外,还用到“关系研究范式”与“合作研究范式”以及“语境主义和解释学方法”。“自我反省法”是促进“个人本体自觉”具体操作步骤的指导原则。

后期写作过程中还将修改后的摹状词理论用于文字语句的“循名责实”工作。这是科学哲学中分析哲学的一种经典的语句分析方法。

五 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

个人本体论研究目的是揭示个人与本体的内在关系并以真实具体个人的“关系我”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结论应用到科学哲学上,探索科学哲学的本体论意义,揭示其根为“个人本体”。为达此目的,特展开对以下内容的研究,并形成本书的逻辑结构。

(一)个人本体论研究内容

(1)个人本体论考察中国和西方的本体论,考察个人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考察个人与本体关系的种种理解。

(2)个人本体论涉及90个基本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分类和个人本体论式的解析。如专名和通名,整体性之思概念和非整体性之思概念,摹状词等。在定义基础上,解析它们的特点和实质。

(3)论述个人本体论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每一重境界的特点,状况及其成因和解决办法,下一个将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语境转换注意的问题等具体内容。每一种境界下的“个人”分别为不识个人本体性的“个体人”、初识个人本体性的“个人初”、深识个人本体性的“个人中”和透视个人本体性的“个人终”四个名称。“个人”名虽不同实则同一,保持个人同一性。

(4)研究科学哲学有没有“根”,如果有,是什么以及如何建构等问题。个人本体论视域中的科学哲学分为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中国没有科学却有个人之根,西方有科学却没有个人的根。中西方结合会带来双赢的效果即“哲学家型科学家”。

(二)个人本体论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全文的逻辑结构,二是个人本体论具体内容的微观逻辑结构。

1.全书的逻辑结构

本书的逻辑结构很简单,第一章介绍个人本体论研究背景,包含文献综述和对关键问题的历史考察。生存论哲学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解析个人本体论的概念,采用生存论结构法和个人摹状词理论进行解析。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使研究的质量更清晰准确,减少理解时的误会、歧义和困难。

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包含个人本体论的论点、层次和结构以及功能等具体内容。独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个人本体论的理论内容。

第四章应用个人本体论研究成果,结合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无根的实际情况,展开寻根行动。但限于篇幅和时间没有涉及技术内容。在科学哲学的应用上说明个人本体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书前三章重点体现理论价值,第四章具体体现实际意义。

2.个人本体论内容的逻辑结构

个人本体论具体内容指第三章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这一逻辑结构的起点是个人,即我,张龙革。这个起点是名相和实相结合起来的个人,与“此在”不同。“此在”还是一个名相。

个人具有同一性,但是可能经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个人与本体关系的远近。第一个阶段是不识个人本体性的“轮在我不在”阶段。个人与本体关系无限远。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真正的自我被“轮子”遮蔽,没有个人智慧,名相和实相分离,心中充满“妄念”,个人同一性被破坏。个人忠诚是个人同一性的基础,建立个人忠诚是关键。个人同一性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忠诚、个人的历时一致性、个人的异地同一性和个人身命与慧命同一性。“思想之轮”被个人智慧燃烧之后转识成智,增加智慧能量。逐渐建立起个人同一性和整体性。

第二阶段开始有真我智慧,但是还很少,无法摆脱私利的障碍。名相和实相的合一是个人忠诚的本质,也是转识成智的关键。“意识灌注律”帮助个人智慧燃烧更多更大的“好轮子”,克服“我执”,去掉私利,增加无限性。通过“界点间关系”的建立和扩大,建立起更强大整体性。开始建立关系范式取代实体范式,突出个人的个体性并延伸到无限性,慧命觉醒。这一阶段的限制是私利难除,停留在“有我有私”的常规状态。个人开始向本体靠拢,但距离还很遥远。

第三阶段是个人智慧的圆满,私利完全去除,但“我执”难免。身命融汇在慧命中,可是我的“位格”还在。体现为对“他人”无法彻底理解。关系范式已经建立起来,处于无限状态,有我无私。实现了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个人语境发生质变,深识个人本体性,定在真正在。个人与本体距离很近,只差突破有限的自我和他我融合为一,尚未领会无限可能性之间的同一性。

第四阶段是智慧能量圆满状态,基本特点是“无我”,实现“我”和“非我”同一。这是在“语境整体性”中实现的。看清“理性”不是“本体性”这一实相。彻底超越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和“名相本位”特点。实现生存论哲学本体是“无”的规定并实现和中国哲学的对接。崇无论和贵有论实现统一,人我无二、万法合一。

到此,个人本体论的逻辑结构全部解释完毕。

六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个人本体论研究重点

个人本体论研究的重点有:

(1)个人概念,个人与本体关系的分析;个人的两个“五性”合一。

(2)个人同一性,包括个人忠诚和身命、慧命同一。

(3)个人整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统一在“念”的层次上。

(4)个人本体性和个人本体的内外两个方面,即个人内在本体和个人外在本体。

(5)名相和实相的分立与统一,名相世界和实相世界及其整体性。

(6)实体范式和关系范式,如何以“关系”取代“实体”。

(7)竞争范式和合作范式,如何以“合作”包容“竞争”。

(8)意识灌注律的本体论意义及其应用。

(9)个人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四重境界。

(10)哲学本体论的历史考察,生存论和个人本体论的关系及科学哲学的根。

(二)个人本体论研究难点

个人本体论研究的难点也比较多,主要有:

(1)生存论的生存论结构法,本有居有和整体性之思;

(2)罗素(Russell,1872-1970)摹状词理论的个人本体论改造;

(3)个人本体论的前人研究成果,如施蒂纳的个人哲学和波兰尼的意会认知功能结构等;

(4)中国古代本根论的梳理,《周易》本根论中的朱熹、王夫之等思想;

(5)科学哲学中的后现代和生存论部分,本体论解释学方法的运用;

(6)个人同一性,特别如“无我”,“我和非我的同一”等;

(7)个人忠诚之身体力行;

(8)名相我和实相我的同一,透过分析哲学的理解;

(9)实用主义转向,容易误解实用主义的含义,且需要理解这一术语的背景;

(10)科学哲学共同体的四重境界,“个人本体”范式如何取代“科学知识”范式。

(三)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创新点

我作为一个存在者追问自己的存在,所构成的个人本体论研究有如下创新点:

1.论题新

个人与本体的关系问题并不新鲜,而能够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来探讨这个论题是前所未有的。生存论中萨特做过这个论题的研究,施蒂纳从主词和谓词关系做过个人哲学研究,舍勒从哲学人类学角度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过这个论题,沙夫(Adam Schaff,1913-?)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内做过类似的研究。可是他们都没有中国文化背景。中国人也有做过个人与本体关系研究者,古代非常多。可是没有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做过。

个人本体论研究是结合中西方文化从人类整体角度进行大跨度的本体论研究。针对个人进行这种研究,在人类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尝试。

尽管有人做过个人本体论的研究,如艾瑞克·奥尔森。学界评论他的研究视角很独特,我的研究是中国人做的一次尝试,对于学术界来说很新,习惯于“名相本位”的哲学研究者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2.论述方式新

个人本体论论述方式不同于作者客观叙述文献知识的方式,也排除了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对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作者本人就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统一,第一人称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名相的人称代词“我”,二是真实张龙革这个具体人的实相。

论述当中采用对话的方式和首先澄清个人语境,使本人语义和读者语义间的差别得以显现,对话能够展开和进行。无形之中取消了话语霸权和独白的言语方式。

行文当中作者贯彻“以言行事”和个人忠诚的态度,运用个人摹状词理论尽量确保词能达意,意思与实际情况吻合。如本人的个人本体自觉境界处在哪个阶段。

论述的逻辑起点是我本人,对于个人本体论研究来说这个逻辑起点是新颖的。它和一般对“逻辑”的理解不同,一般认为逻辑是名相和思维的事情不能够和物理事实直接联系起来,只能从关系同构的角度去理解。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名相与实相的分离,即“逻辑”一词本身就带有这种分离的功能和隐喻。正如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指出的语言和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但在我这里恰恰我的名相和我的实相合二为一,打破了索绪尔发明的这个语言学规律。这一点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才发现的,词的第二种用法。

由于这个特殊的逻辑起点使本书论述方式比较新颖。另外,本书逻辑具有新的内涵,不仅是大家熟悉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还有生活逻辑的加入。第二个新加入的逻辑是“自由逻辑”。这是本体论特有的逻辑。波兰尼有一本书《自由的逻辑》专门研究这种逻辑。

论述方式中还在考察每一个对象时引证原文或者经典出处而不是一味地转述。这样做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但更好地保证了研究的质量和清晰程度。当然也提高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如《道德经》的原文和施蒂纳的英文原文。

3.个人本体论研究成果新

个人本体论研究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划分出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此外还有比较多的其他成果,具体如下:

(1)个人具有本体性,本体是无。个人与本体是一不是二,“个人本体”为“关系我”。

(2)个人概念和个体概念的实质性区别,个人属于个体概念,独特之处是其自我意识能够自寻本根。

(3)个人有两个五性,即个体性、社会性、同一性、整体性和本体性,物性、感性、知性、理性和神性等,这两个五性合一,即十性合一,每个人都是完整个人。

(4)个人本体论提出的四个重要定理:一是存在不显现定理。存在不能显现给存在者,只能借助存在者显现出一部分。存在只能显现给存在自身。当存在者回归自己的存在之际,便同一于存在。二是意识灌注律。一旦一个人的意识能够长期灌注于某一“事物”或者“人”,一定会使有关这一“事物”或者“人”的各种“轮子”发生燃烧即转识成智,提升个人智慧能量级别。三是个人本体论版摹状词理论。罗素逻辑实证主义摹状词理论的逻辑检验改变为增加生活逻辑,即实相间关系整体为座架,检验摹状词的实相及其真伪。以实相判定句子的真假,并使自己所造句子符合新摹状词理论的要求。四是自救定理。智慧只能通过自己努力才可能获得生长。智慧的种子早已种在心田,个人本体性与生俱来。后天的努力发自内心才能起效,每个人只能以自己的心开启个人智慧之门。

(5)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慧命包含身命”的命题。“身命之我”只是“慧命之我”的载体和媒介,“身体本身”绝不是一个孤立实体。“身命”的意义要由“慧命”状况决定。

第二,个人定理。“个人”是一个“心物一元”、“形神兼备”的“整体”,是“独在”与“共在”的统一。

第三,邪不压正定理。有正念,必有正事发生。有邪念和恶念,则必有邪事或恶事发生。正邪相遇,邪不压正。

第四,生命本质定理。生命本质是“信息”而不是物质实体,但生命不能离开“物质和能量”。生命是三者(信息、物质、能量)的有机统一。

(6)个人本体论研究的六个新发现:一是发现“我”和“私”可以分开而不是不可以分开(佛学认为不可分)。二是所谓发现“真实个人”,实质上是发现“个人语境”的重要意义。三是发现“正念”和“真相”同一,即“实相”(物理事实)中的邪事和恶事出自“邪念”与“恶念”,但都是假象。“真相”在实相中,无不出自“正念”。四是“能所指间差”,符号理论中的所指(被指代者)和能指(符号)之间存在一个差距。这个差距即是索绪尔发现的语言和被言说的意义无关所造成的自由。在个人本体论中“我的名相”和“我的实相”之间的“能所指间差”具有重大意义。五是发现理性不是本体性。理性是“有”不是“无”,而本体是“无”不是“有”。六是发现科学和哲学的内在结合点是它们共同的根:个人本体。

总之,以上这些个人本体论研究成果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至于在论述过程中发明的一些新概念,算不上是研究成果而是为了研究与表述的方便而制作出来的思维工具。如个人、个人本体、个人本体自觉、个人忠诚、本体性、名相我—实相我、智慧能量、内在心门、能所指间差、个人语境等。

生存论最基本定律:抛弃认识论的认识方式。建立本体论的“本有居有”方式。

4.在科学哲学领域实现的创新

(1)揭示出科学哲学无根或者只有虚假根,个人本体论建构的科学哲学的根是“个人本体”。

(2)发现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难题的答案,中国人是体验式的认识,西方人是观察性的认知。

(3)发现当前科学哲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一是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如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说明实体思维方式还是科学中的常态;二是对科学哲学概念有实体化偏狭理解,没有认识到科学哲学不仅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等具体的知识内容,科学哲学的含义更是指“哲学对科学活动的反思”;三是对科学共同体的理解尚未建立起明确的内在关系原则,一些靠外部关系维持的团体也被列成科学共同体;如某学科的学会组织;四是揭示科学哲学范式是知识本位或学科知识本位,从个人本体论来看,应当建立个人本体范式,即用“以人为本”取代“知识本位”;五是提出共同体建构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为建立人际内在关系提供途径;六是使关系范式在科学哲学领域得到应用,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新范式;七是发现西方文化的名相本位观;八是发现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科学哲学当代意义;九是发现“实践”的广义理解方式,突出“实相”对于名相整体的突破性价值;十是发现“哲学家型科学家”这一将科学与哲学整体性和本体性融合的人本机制。

以上是个人本体论在论题、论述方式、个人本体论本身以及科学哲学应用四个方面的创新。

注释

[1]陈冬妹:《海德格尔晚期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探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文经典)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文经典)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的重要著作,它通过考察基督教的经济伦理观,探讨了宗教文化对于英美等国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以及它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韦伯试图回答: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出停滞之势。
  •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被称作“哲学小说”的书。此书成书于1883—1885年间。就是在这部书里,尼采写道:“上帝死了!”,并且同时还说自己正在研究“快乐的科学”。《善恶彼岸》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的思想的更加聚焦与延续,只不过,思想更犀利,目光更睿智。它们可说是姊妹篇。所以,现在把它们两本合而为一出版,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而且,这样还可以用比较低廉的价格,给读者提供尼采更多的思想内容。本英译本是尼采自己认可的最权威版本。
  • 原本大学微言(上)

    原本大学微言(上)

    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 贺麟全集: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全新升级版)

    贺麟全集: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全新升级版)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是贺麟先生对从188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到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期,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界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哲学的介绍与引入,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创新与发扬。在这个大背景下,贺麟先生介绍了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胡适、金岳霖、冯友兰、洪谦等思想家的思想,反映出民国学者的学术造诣与学术水准。《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西方哲学的绍述与融会”“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剖析”三章,从新心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约五十年时间中国接受西方哲学影响,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下编则深入探讨了“知行”学说问题。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管理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管理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共性,总结和提炼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更好地向读者展现管理学所反映的客观规律以及对管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书分五个篇章,即导论篇、计划篇、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管理所包含的基本职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书既作为中高等院校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一般性读物进行知识了解。
  • 繁花似锦应有你

    繁花似锦应有你

    从小就是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的霍云获得过无数荣誉,就在所有人认为霍云将会继续在娱乐圈里创造奇迹时,霍云却决定弃娱从商?!微博热搜榜整整三天几乎都是关于霍云转行的消息?!在一次拍卖会上,为什么霍云跟萧谌轩有了正面交锋还结下了梁子?什么?!巧合?你以为世界上的许多偶遇都是巧合??想多了!真相就是霍父和萧父开始着急自家孩子的婚事,双方计划着让他们来一次“深刻的邂逅”所以在那一次拍卖会上,他们成功地变成了.....呃...敌人?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驱魔狂妃

    驱魔狂妃

    “本王忍了你很久了!”愤怒的南宫傲,终于暴发。他可以容忍她的狂妄、容忍她的随性,唯独不能容忍她对他的漠视。她,今生只能是他的妃!却不知,她是驱魔世家的后人,废材一枚,穿到这个世界,踏上不平凡之旅,叱诧一方,却不再相信爱情。
  • 妙舞倾城

    妙舞倾城

    别人穿越过来都是宫斗宅斗的,可我叶蓁蓁…是来创业的好么?小小舞姬,照样玩转京城。不就是高冷国师吗?挡我事业者,分分钟搞定你!“这是我的房……”某男看着烛光下的娇俏女子,声音虽冷,可是嘴角却微微的斜起。
  • 浩渺长歌

    浩渺长歌

    一个因为人祸被打断登仙梯,却意外抵达了新世界的少年。一个邻里间公认温和友善的有为少年,却最终变成了以丧心病狂闻名五界,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大魔王。这究竟是世道炎凉导致的道德沦丧,还是矛盾交加产生的人心扭曲。总之那个男人要回来复仇了。打开本书,让我们一同走进主角的内心世界。
  • 九天长生记

    九天长生记

    寂灭,一切的结局,既终结也是开始,始为元,元为万物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东凰

    东凰

    凰羽殿下平生有两个志愿,第一个志愿是能将天君那金灿灿的宫殿搬到无忧谷……还有就是把紫陌那只臭乌鸦变成自己的座骑!只可惜第一个志愿比登天还难,第二个志愿比第一个志愿还要难。在某只臭乌鸦惨无人道的欺压之下,凰羽殿下脚底抹油逃到了人间,屁颠屁颠的跟着漂亮的小狐狸陌子陵携手并肩闯天下了……遇到了千年冰山苏浅止和上天制造出来专门恶心她的年幼无知小师妹,处处打架,次次受伤。直到那只臭乌鸦穷追猛打的一路追杀过来……——————————————————————【甜蜜斗嘴】小羽:“你,你,你这个臭乌鸦!”紫陌:“乌鸦怎么了?凤凰已经绝迹了,现在乌鸦和凤凰就是一对,我臭你也臭!”……【生离死别】紫陌:“我活了几十万年了,早就活累了,其实消亡,对我来说,也算一种解脱……”小羽:“那我呢?我怎么办?没有你,我怎么办?”------------------------
  • 师父我是炮灰啊

    师父我是炮灰啊

    林清岑一直以为穿越到种田文里面了,八岁那年,遇到一场灾难,突然从天而降,一位神仙师父救了她,摇身一变成为修仙文了?毕竟现在同名同姓的小说那么多,骚年,你千万不能以为你穿越的一定就是你看过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