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8000000004

第4章 毛泽东与诗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各族人民的领袖。他的诗词也写得极为出色,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热爱与赞美。革命家和诗人,在毛泽东身上是统一的。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肩负着党和人民委托的重任,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可是,他始终没有丢下诗。可以这么说,他写诗,关怀诗,与革命实践同始终,也是和他的内心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全国解放以后,外国人常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有着坚强的马列主义信仰,有着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同时,他心中充溢着诗的感情,他有一颗炽热的诗心。

青年时代,他追求进步,寻找革命真理,努力学习,博览群书,对于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就写出了《沁园春·长沙》这样非凡的词章来。可能在这之前他就和诗词结缘了,否则,像《长沙》这样成熟的作品,不会是一蹴而就的。1925年之后,随着岁月的流迁,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他不顾戎马倥偬,环境险恶,昼夜运用心机,与敌周旋,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还牢牢地抓住诗!他,以诗抒豪情,表壮志,征途无纸笔,就“于马背上哼成”。诗,不只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且是他真实的心声的表露。没有随着战火化为灰烬,而今幸存的他的诗词集里的一些作品,以革命家的壮怀、诗人的热情,在我们跟前展开了一幅革命历史的大画卷。读了之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这些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高度统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是新鲜活泼的。它是高尚的艺术品,不但从内容上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在艺术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毛泽东,还有党的其他领导同志,像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都能诗,而且各具特色。这不是偶然的。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读了万卷书,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走了何止万里路,经验丰富,表现能力强。毛泽东在谈话中对我们说过:词中小令,这种形式,像工具,运用惯了,所以写一些。运用惯了,足见他写作之勤,更可以见出,他读这类作品一定甚多。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连我这个大学文科毕业了四五十年的人,也得去查书。真像他批评的:“文人也不文。”毛泽东对古代典籍涉猎的范围我不清楚,他对古典诗词的知识是丰富的,用力是极深的,这方面,我约略知道一点点。在见面谈话当中,他说:他们给我弄了部《明诗综》来,我觉得李攀龙有些诗写得不错。他不详读,怎能单独提出个李攀龙来?由此可见,他写诗词,不是专靠灵感,而是既有极为深厚的生活底子,又肯下苦工夫,求得艺术表现能力。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终于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

对自己的作品毛泽东要求是极严格的。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千锤百炼、一改再改而成的!“跃上葱茏四百盘”,后来将“盘”字改为“旋”字;“金沙水拍云崖暖”,“水”原作“浪”,“云”原为“悬”。这仅是三例,但足证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是精益求精的。毛泽东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是不耻下问,广泛征求意见。1957年1月,他约我和袁水拍去作了两小时长谈。以后,每有新作,必先寄我一份。我了解他的平等待人、真诚相见,所以敢于坦率地表示个人意见。《词六首》在《人民文学》发表前,我看到了,这六首词有个很有情味的小序,一开头说:于某某年,于马背上哼成的。我替他勾去了第一个“于”字。他1962年4月24日回信给我,信中说:“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我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你看,越是伟大的人物,也越平易近人,越谦虚。

毛泽东的谦逊美德,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他的《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前,先出了个征求意见本。遵照他老人家的意见,开了一个有二十余人参加的会议,好多位中央负责同志和文艺方面的领导人都出席了。毛泽东同志用大粗铅笔写了张条子:“请同志们一议。”大家对他的诗词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我用便条写了23条意见,这些意见曾与葛洛同志商讨过,会后托田家英带转。《毛主席诗词》出版了,到手之后,我兴奋地即时拜读一遍,其中13处采纳了我的意见,有标点、个别字、小注中的字句,还有整个句子的调换。我心里激动而又感动,感动而又钦敬!

1960年夏天,周扬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一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他在作协一次大会上说:我这篇文章,原有一大段论毛主席诗词的,毛主席审阅此稿时,把这一大段一笔勾销了。这说明,毛泽东是很谦虚的。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因陈毅请他改诗,回了一封谈诗的信。这封信,写得非常诚挚,如见心肝,令人感动。一开头就坦率地说:“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扬人之长,道己之短,虚怀若谷,精诚如金,这是何等胸襟!

我个人所以不避嫌疑,对毛泽东的诗词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完全是他伟大的胸怀和品格使我诗情激荡,觉得与他同在一个诗的世界里。

任何一个人,对文艺作品总有自己的偏爱。毛泽东在古代诗人中比较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这是众人皆知的。我看,他的创作也多少受到这几位诗人的影响。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的基调是革命浪漫主义的。细味《毛主席诗词》,就会觉得,他立足于现实,但着重于革命理想,有些作品用的现实主义手法,如开卷头几篇:《井冈山》、《蒋桂战争》、《元旦》;革命浪漫主义气味浓重的作品就更多了。特别惹人注目的是《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悼念烈士的表现手法,古往今来是绝少的,堪称创格。每次读这首词,我总是想到李太白和李贺的诗格与诗风。读毛泽东的诗词,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力避平庸,注重展开想象,使作品幽深而又新颖,这可能是受到李贺、李商隐的影响。在他的某些词作中,也可以感到一点辛稼轩的味道。

毛泽东在阅读《词综》时,曾经把自己喜爱的作品,用三种颜色的笔在题目上画大圈,在字句上浓圈密点。这个本子曾经复制过。我从友人处得悉详况,也照样标志在自己的《词综》上。他圈得较多的是辛稼轩、张元干这样一些爱国主义词人的豪放作品。田家英曾在电话中告诉我:毛泽东的某首词的起头,是有意仿照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他也圈了岳飞、文天祥,以及一些思想内容并不现实而艺术表现却颇动人、名字颇为陌生的词人的作品。对于蒋捷、李清照,他也颇为欣赏。在作家和作品方面,他虽然有个人的偏爱,但在评论作家和作品时,却不摒斥与己不同的东西,不全凭个人好恶来决定优劣。在艺术欣赏与借鉴上,他是眼光放远,一视同仁的。“人莫圆该”,他这种气度与胸怀是难能可贵的。1957年,他在和我们谈话中,曾毫不掩饰地表示过他对杜诗不甚喜爱。但他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时,在给陈毅的信上,都以评论家的态度对杜甫作出了公允评价。

毛泽东没有系统地发表过关于诗词的理论,但从他的创作实践中,从他的一些书信及其他言论中,都可以见出他对诗词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来。他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一方面大力肯定陈毅诗的“大气磅礴”,同时又指出:“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这几句看来很平常的话,却触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述。在同一信中,毛泽东又提出了一个创作上的重大问题,即“形象思维”问题。这个问题,古代理论家、作家都提出过,而且用自己的创作示范过,但毛泽东当时提出这个问题,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他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他强调“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几十年来,新诗的散文化倾向是严重的。抽象的说教,直白的道情,使诗失去了鲜明的形象,减却了引人入胜的魅力,读作品时,不能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从诗的散文化,他引申出对唐诗与宋诗的看法。他对韩愈“以文为诗”提出了意见,并评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样讲法,似乎不太公允。宋人以文为诗,是有其历史背景、时代要求的。反晚唐情调,戮力独辟蹊径,同时也与宋初的古文运动有关。唐宋诗的长短,至今评价不一,但宋代诗坛上是有大家、名家的。许多优秀作品传之后世,咏诵不衰。今天单凭一本《宋诗选》也可以看出宋诗的轮廓。像北宋的苏东坡,南宋的陆放翁,不能说他们的作品没有形象,“以文为诗”。虽然在评论唐宋诗问题上似乎有欠公允,但毛泽东为了救时弊,为了加强人们对诗的形象化问题的注意,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是重要的,也是及时的。

毛泽东是写旧体诗词的,对于新诗他看得少些。但是,他很关心新诗及其发展情况。那次他约我们去长谈,结束时,他送出勤政殿正门,立在那儿,向我们挥着大手告别,并遥呼:“把你们的作品送一份给我啊。”

1957年1月,《诗刊》创刊,他应邀允许把十八首诗词发表在上面,一时排队买《诗刊》,成为佳话。在创刊号上,还发表了他给我和编委们的一封比较长的信,祝《诗刊》成长发展。另外还谈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看,他自己写旧诗,但不主张青年人学写旧诗。他对新诗看得不多,也从来没写过,但他主张现在写诗应以新诗为主体。这种不凭个人意气与偏好的科学态度,大大值得我们学习。他在与我们谈话中,虽然没有正式批评新诗的缺点,从他的口气中感觉到他对新诗的散漫,太自由化,是不满意的。相反的,对于民歌则大有好感。他说,从《诗经》的四言,后来发展到五言、七言,到现在的民歌大都是七个字,四个拍子,这是时代的需要。他说新诗应该精练、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也就是说,应该在古典诗歌、民歌基础上发展新诗。一方面要继承优良诗歌的传统,包括古典诗歌和五四以来革命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求得新诗的发展。他还说过:新诗改革最难,至少需要50年。找到一条大家认为可行的主要形式,确是难事。一种新形式经过试验、发展,直到定型,是长期的,有条件的。譬如律诗,从梁代沈约搞出四声,后又从四声化为平仄,经过初唐诗人们的试验,到盛唐才定型。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固定的形式并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

对于新诗的问题,毛泽东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也谈到了,可见他对新诗的现况及其发展前途是极为关注的。信中说:“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从毛泽东这些话中,我个人觉得他注意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广大读者”,也就是诗歌的群众性,要新诗挣开知识分子的圈子;另一个是他一而再地赞扬民歌,这与民歌形式的比较齐整、口语化、大众化有关。总括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希望新诗的形式民族化——从古典诗歌和民歌中吸取营养与形式,在思想内容方面反映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伟大现实,最终达到新诗的大众化、民族化。你看,他说“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獉獉獉獉”,而不说“新体诗”,添了一个“歌”字,大有意味可寻。

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他用自己的诗词,抒发壮志与豪情,鼓舞起我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斗志。他探讨、评论古典诗词,留心新诗的现况及其未来的发展。念兹在兹,用心良苦。他一生与诗结下不解之缘,虽日理万机,而胸中始终有个诗字在!

(臧克家)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晚清重臣,有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这是一本讲述昔日“烟王”、今日“橙王”褚时健传奇一生的书,也是让编辑在审校过程中,无数次忍不住为他的人生经历感慨与惊叹的书。少年时,他抓过鱼、烤过酒、种过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青年时,当过自救队指导员、征粮组组长、区长;中年时,他是农场副场长、糖厂副厂长,1979年10月接手玉溪卷烟厂时,褚时健已年过半百。他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连年亏损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为国家创造991亿元的税利,褚时健也成为了“亚洲第一烟王”。同时,他以其独到的商业智慧出拳金融、医药、能源等各个领域,“红塔”映红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然而,在最辉煌的时刻,褚时健折翼滇南,从“烟王”的神坛上跌落。73岁,身患多重疾病的褚时健保外就医,重回哀牢山,筹措资金改造山地,种起了橙子。十年后,一种名为“褚橙”的水果风靡全国,它被称为“云南最好吃的橙子”,也被称为“中国最励志的橙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本书分为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威廉·莎士比亚、约翰·弥尔顿等部分。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让爱先行:韦德自述

    让爱先行:韦德自述

    德韦恩·韦德奇迹般地抓住了篮球生涯中的所有机遇,同时也在寻求他最珍爱的目标:做一个好父亲。经过了漫长、痛苦的离婚和监护权争夺战,他终于获得了儿子们的单独监护权。《让爱先行:韦德自述》记录了韦德作为单身父亲的感悟,回忆了过去那些构成他的梦想、祈祷与承诺的事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混在都市当死神

    混在都市当死神

    前言:本小说有点慢热,跪求大大们坚持坚持。介绍:想象一下,如果把动漫死神类似的能力搬到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身怀死神能力混迹都市潇洒装比,想想就很带感呢。当然,生搬那是同人了,咱既然投了都市,就得改巴改巴,不过我保证,改出来的会比同人类的有意思。ps:本文不是同人向作品,不含动漫的人物、情节。
  • 我能培养出无数神魔

    我能培养出无数神魔

    吴帆重生毫无灵气的太武大陆,却被系统下达“培养百名神魔”的任务。话说这不是坑死人不偿命么?尽管不曾修炼,但十五年网文修仙史却不是白瞎的,他自然知道神魔代表着什么。所幸天无绝人之路,系统竟然拥有灵气投放功能。吴帆顿时大喜,既然太武不留灵,那老子就创造修炼福地,不仅如此,老子还要创造仙界,老子为主宰,学生为诸神,咱也整个封神榜玩玩。
  • 回忆邵力子

    回忆邵力子

    被誉为“和平老人”的邵力子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促进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曾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折冲樽俎,几十年如一日。本书是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以身许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和平老人所编选的,所辑录的文章,大部分是邵力子生前好友、学生、亲朋故旧所撰写的。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回顾了邵力子毕生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
  •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每一颗星星都与银河相交下面是不算简介的简介。这是一个治愈的故事年少的我曾听人说,以后结婚绝不能和单亲家庭或者孤儿结婚。我记得当时自己问过为什么。答曰:这样的孩子心上有伤,长大了也会留下伤疤。不好相处。而且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两个人不一定能够相互理解磨合。当时的我想了想,竟觉得说得有道理。但再长几岁,就发现当时年少不更事的自己到底有多么片面。这世上心上有伤的太多了,幼年时、少年时、青年时、壮年时、中年时、老年时、晚年时,人生太漫长、太脆弱。要想一辈子安安稳稳、没病没灾、无忧无惧的活到终点实在太难太难了。有多少人心里没有不能诉诸于口的伤痛、无奈、煎熬?万中无一。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受伤、对受伤的人敬而远之。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心上有伤的人。写这篇文,是希望所有的孤岛都能等到自己的深海。但最重要的是,愿所有的孤岛都能在没有深海的日子里好好爱护自己。假使没有深海,那就做自己的大陆吧。
  • 帝姬传奇

    帝姬传奇

    若她不是那个叫作南宫迟念的女子,必定不会遭受这生离死别之痛。六年之后,她还是那个身份尊贵,宛若桃花的女子,手中却多了一把断魂剑。起初不过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他放过她的亲人,她让出她的王位。可不知何时起,一切都变了。子洵,子洵,百姓爱戴的楚文宗,心里究竟是恋她还是恋天下?世人皆道慕容家主心似利刃,容颜曾让月光失色,孤身直取十三洲。天下于他,唾手可得,却只能叹息:如果我在汀州种满桃花,你就会回来吗?一朝风起云涌,她与她最爱的人执手天下,用她的过往给最爱她的人陪葬。君王亦微尘,浮沉人世间。三生苦尽,三生有幸。
  • 老公,我愿意

    老公,我愿意

    他在一个平淡无常的日子里出现,将她从未遥想过的安全感带来。“我叫傅盛朗,是一个商人。郝小姐来之前没认真看过我的资料吗?”他傲娇优雅得像一只猫,被郝思嘉藏在了画笔笔尖和内心深处。从此,傅盛朗成为了郝思嘉的“饲养员”,体贴温柔,无微不至。相识,相知,定下婚姻之约,这一切发生得自然又顺利,仿佛幸福触手可及。然而危险终将来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渣父

    我的渣父

    这是一个荒唐的家庭的爱恨情仇,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人性的自私,愚蠢,仇恨……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看似一场闹剧,实则真是一桌人间百味,酸甜自知。
  • 我有神位要继承

    我有神位要继承

    【更新随缘,佛系看书】 【新文《大佬上线A炸了》已发布,请多多支持???】 华灼励志做大佬,却昧着良心走上国际慈善家的道路。——站在娱乐圈最高奖项领奖台:记者:“华影后,是什么原因支持你不断努力前进。”华灼:“…做慈善。”——成为引领国足首次获得金牌教练:记者:“华教练,请问是什么能力,让您化腐朽为神奇。”华灼:“…做慈善。”——成为顶尖时尚宠儿:记者:“华姐,请问…”华灼:“做慈善。”——成为特邀顾问:记者:“华顾问,请问…”华灼:“都别问了,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