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2200000004

第4章 自序 批评:形成条例的印象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自从有了这个“子曰”,中国人的人生就有了标志,标志着人生的某一阶段的成功或失败。是否“十有五而志于学”,可以不论,“三十而立”,却是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有知还是无知,都要扪心自问或被问的问题。“立”者,“有所成”也。“立”了,就说明你在三十岁以前的人生是成功的,你可以顺利地向着“不惑”之年迈进;没有“立”,就说明你在三十岁以前的人生是失败的,四十岁能否进入“不惑”还是一件没有把握的事。要判定某一年纪是否“立”了、是否“不惑”、是否“知天命”、是否“耳顺”、是否“不逾矩”,一支烟,一杯茶,一轮月,清夜独坐,低眉苦思,浮想联翩,这种种的氛围是断乎不可少的。然而我没有这种空闲,不是说我没有吸烟喝茶赏月的工夫,而是说我吸烟只管吸烟,喝茶只管喝茶,赏月只管赏月,居然没有想一想“三十而立”之类的问题。再说,什么叫“立”?什么叫未“立”?人生的成功或失败果真那么重要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恐怕是不同的人会给予不同的回答。

我三十岁的那一年,正是1973年,还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全国人民的首要大事是批林批孔,“子曰”的一切自然都在清扫之列。我在记忆中搜寻,只记得那时我正在寻求离开部队,到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去,也许我下意识地认为,我已经到了三十岁,然而还一事无成,也就是说,没有“立”。一年以后,我果然脱下了军装,到了新华社,还去了日内瓦,似乎是有些“立”的意思了,尽管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三年以后,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我又按捺不住,重新燃起了研究文学的热情,当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的研究生,也许我下意识地认为,我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也就是说,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没有“立”。那么,究竟做了什么事才算“立”呢?回想我在部队的八年,工作也算尽力,颇得领导的信任,也有过封官的许诺,在别人看来,大约算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了,可是我却因为没用上大学里学了五年的法文而心有不甘,毅然放弃了“锦绣前程”去做了一名翻译。可是待我做了翻译,也是兢兢业业地做,一旦有了机会,潜藏在心底的愿望就死灰复燃了,想一想我大学毕业时的愿望不是做一名法国文学的研究生吗?我在新华社工作的时间不长,却得到领导的器重,送我出去留学,准备派出当驻外记者,在别人看来,大约算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了,可是我却死活要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我如愿地留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读书写作,至今不悔。究竟有没有“立”,我不知道,反正“而立”之年是过去了,接着过去的是“不惑”之年和“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也不远了。我只知道,四十岁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已经“不惑”了,五十岁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已经“知天命”了,日子在读书和写作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如今已经到了1999年,新世纪的脚步声已经听得见了,但是我对新旧世纪的交替不那么敏感,对其到来既不感到恐惧,也不感到兴奋,不相信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或者2000年12月31日和2001年1月1日)会是两个不同的天地。对往日,没有什么不能释怀的遗憾,对来日,也没有怀着什么令人激动的希望,只是有许多待做的事情等在那儿,日子仍然会像平静的流水,在忙碌中流过。但是,1999年确乎是一个整理自己的思想的机会,如果有的话。三十岁的那一年,在忙碌中过去了。四十岁的那一年,在忙碌中过去了。五十岁的那一年,也在忙碌中过去了。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虽然依旧是忙碌,却也该是一个总结的年份吧。

如果从我读研究生时开始,算算我从事法国文学的研究和批评也有二十年了,发表的文字(包括翻译)也有三百万字了,成功的喜悦不曾品尝,写作的欲望和乐趣却常常在心底涌起。这期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自觉的文学批评家。“自觉”两个字,写起来容易,说起来可就难了,做起来则更难。如果说在世纪末我有什么需要阐明的事情,那就是这“自觉”二字了。

“自觉”的基本含义,是知道批评和批评家的局限。翻开批评史,我们有过教训指导的批评,有过阐释讲解的批评,有过评价的批评,有过鉴赏的批评,有过印象的批评,有过意识的批评,有过对话的批评,等等;与之相应的,有过各式各样的批评家。从批评的理论来源看,我们有过实证主义的批评,有过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有过精神分析的批评,有过现象学的批评,有过社会学的批评,有过形式主义的批评,有过结构主义的批评,等等。这种种的批评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问题,即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把文学作品看作经验的事实,还是看作认知的对象,还是看作斗争的工具,所产生的批评是不一样的。当然,每一种批评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产生好的批评,也可能产生坏的批评,方法的确立并不能决定批评的质量。我们也许不能说清楚批评能做什么,但我们也许能够说一说批评不能做什么。例如,我不大相信教训指导的批评,批评家不能充当教师爷,他既不能以自己的批评指导作家,也不能以自己的批评指导读者。如果把批评当作哨兵和耳目的话,那么批评家就整天处在一种风声鹤唳或疑神疑鬼的状态,是做不好批评的。文学是独立的存在,有它的尊严,它不必依附于政治或经济之类,更不必成为政治或经济之类的说明和注解。当然,所有的作家都有政治观点和经济之类的行为,但那和文学活动无关。作家有充分的理由反感那些耳提面命式的批评,但是他没有理由反对批评,因为批评是使他的作品传播广远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批评也许并未使他的作品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可以说,没有一个作家不是通过批评而声名远播的。每当我听见一个作家对批评说出不敬的话的时候,我总怀疑那不是他的由衷之言,或者那竟是他的忘恩负义之辞。再说,批评并不以传播作家的声名为其唯一的使命,它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和作品一样,展示批评家个人的人格和思想。当然,任何一种批评,都不能囊括作品的全部,也就是说,任何方法都有遗漏的地方,再加上批评家本人性情、学养、政治和社会的关系等等因素,全面的、理想的、人人满意的批评是不存在的。批评必然是片面的,如果它是美的、深刻的、精到的,它就是一篇好的批评。众多的片面集中起来,就会渐渐逼近全面,但是我很怀疑这种全面会是出于一人之力。真诚的人并不都能作批评,但是好的批评必出于真诚的人之手。唯有真诚才不至于误解或曲解作品,才能坦然地不怀成见地面对作品。全面的批评家是不存在的,只要每一个批评家贡献出他最好的东西,我们就会有接近全面的批评。我不追求全面,我追求独特,独特就是局限。

许多人都记得法朗士的名言:“优秀的批评家讲述的是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冒险。……批评家若是坦率的话,就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拉辛、帕斯卡尔,或是歌德,我所要谈的是我自己。”然而法朗士的名言已被现代文学批评所抛弃,因为现代文学批评追求科学性,“灵魂冒险”之说成了印象主义的圭臬,只是作为一句名言被尘封在批评史之中了。只有李健吾先生不怕印象主义的恶谥,对这句名言给予了独特的理解,他说,“所谓灵魂的冒险(奇遇)者,他不仅仅在经验,而且要综合自己的观察和体会”,他“也不应当尽用他自己来解释”,还应当“比照人类以往所有的杰作”。他并不止于此,他有古尔蒙给他的“建议”:“一个忠实的人,用全副力量,把他独有的印象形成条例。”这里的关键是“独有”和“条例”。李健吾先生的批评是形成条例的印象,是印象的分析与综合。加上中国的诗文评传统,他的批评实际上成为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他超越了法朗士的印象主义。我喜欢李健吾先生的批评。

批评必自印象始,而印象的基础是直觉。一部文学作品要感人,最初的入口便是印象,这印象或深刻,或强烈,或像一股清流沁人心脾,总之,要有“一种打得准打得正的感觉”(波德莱尔语)。这印象不是任何人的印象,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具体的印象,是独有的印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个初涉世事的青年,其印象必有不同。一个博学的人,一个无知的人,其印象必有不同。一个对文学艺术具有特殊敏感的人,一个对科学技术抱着独特感受的人,其印象必有不同。黑格尔说:“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一句话,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同一部作品,其印象是不同的。批评家是特殊的读者,他不仅要阅读,还要把阅读的结果告诉别人。他的独特性不止于此,他必须是一个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的人。他要真诚,他要博学,当他接触一部作品时,他要把他所拥有的一切理论暂时地搁置一旁,这样他才能使他的精神胶片获得最初的曝光,否则,早在最初的刺激之前,他的精神胶片就已经曝光了。这就是说,阅读之初,我们应该对作品持一种“天真的”、“包容性理解”的态度,一种“受制于作品内在规律的、没有预防的阅读”(斯塔罗宾斯基语)。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一个批评家留下印象,也不是一个批评家对任何一部作品都能有印象,哪怕这作品轰动一时。这是批评家的局限。因此,批评家的印象是极可宝贵的。如果他把最初的印象公之于众,他就是一个印象主义的批评家。我以为,一个自觉的批评家并不能就此止步。

印象必继之以体验,体验须借助于想象。浅尝的读者始于印象,终于印象。批评家则不同,对于所获之蜂拥而至的印象,他要调动自己的回忆和经验反复体会验证,直至达到融洽无间的程度。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家乔治·布莱说:阅读和批评的“原初运动”乃是“全面地应答所读或所赏的作品发出的暗示”,是“两个意识的相遇”,“没有两个意识的遇合,就没有真正的批评”。这使我想起清代批评家仇兆鳌的一段话:批评家要“反复沉潜,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恍然如身历其世,面接其人,而慨乎有余悲,悄乎有余思也”。中西悬隔一万里,古今相差两百年,如果传统和现代之间没有某种联系的话,我想这样的两个人是不会说出如此相似的话的。体验离不开想象,批评家个人的回忆和经验并不能自动地和他所获得的印象连接,他必须依靠想象力来形成往来的渠道。并不是所有的印象都能在批评家那里激起体验的冲动,也不是所有的批评家都能体会和验证他所获得的印象。这也是批评家的局限。因此,批评家的体验是极可宝贵的。如果一个批评家把他的体验化成文字,他仍然是一个印象主义的批评家,只不过是多了一种个人的色彩而已。我以为,一个自觉的批评家并不能就此止步。

体验须上升为思想,思想的动力来自学问。思想者,理性之认识也。批评家要把他的纷纭复杂的感性认识通过理性的思考,即一系列综合概括的过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其中的关键是自由。思想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只有自由,才能赋予它以鲜活的生命。所谓“自由”,就是不以政治为其唯一的归宿。批评是对作品的诘问:谁在说话?对谁说话?话是对什么样的受话人说的?真实的?想象的?集体的?个人的?还是不在场的?距离如何?克服了怎样的障碍?通过什么手段?等等。诘问的过程就是阐释的过程,在这里,斯塔罗宾斯基提出了“批评轨迹”的概念,指出批评的轨迹就是“自发的同情、客观的研究和自由的思考三个阶段的协调运动”。批评的轨迹是一种从没有预防的阅读、中经客观的研究、到自主(自由)的思考之间的不间断的往复和循环。批评永远是未完成的,理解和阐释都应该承认有“残留部分”,有“余数”。批评需要反复地进行,使“余数”逐渐地缩小,但是,这“余数”不能缩小至无。唯此批评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最纯粹的展现”。我以为,“批评轨迹”论是迄今为止对批评的最好的概括。到此,批评才可以说摆脱了印象主义的束缚,走向了自由的批评。

批评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展现。“(批评之)美来源于布置、勾画清楚的道路、次第展开的远景、论据的丰富与可靠,有时也来源于猜测的大胆,这一切都不排斥手法的轻盈,也不排斥某种个人的口吻,这种个人的口吻越是不寻求独特就越是动人。不应该事先想到这种‘文学效果’:应该仿佛产生于偶然,而人们追求的仅仅是具有说服力的明晰……”这是斯塔罗宾斯基在1984年的一次采访中表明的看法。他在1979年为一本书写的序言中提到了“与诗的成功相若”的“精神之美”,说:“在这种情况下,诗的效果越是不经意追求,则越是动人。它来自所处理的问题的重要性、探索精神的活跃和经由世纪之底通向我们时代的道路的宽度。它来自写作中的某种震颤的和快速的东西、连贯的完全的明晰和一种使抽象思想活跃起来的想象力。它从所引用的材料的丰富和新颖上、从其内在美上、从其所来自的阅读空间的宽广上所获亦多……”这两段话,一是口头上的,措辞不那么严谨,一是文字上的,用语非常精练,然而却是那么一致,并无抵牾矛盾之处。把这两段话加起来,我以为就得到了关于批评之美的完整的论述。批评要真诚,还要美的表达。美的表达不在于华丽的词句,而在于词句的准确和明晰。批评可以是美的,我以为这就是批评的极致。这也是我的追求。

我以为,由印象而体验,由体验而思想,三者不可缺一,乃是批评的一条可行的道路。印象主义的被埋葬是一件不可挽回的事情,但是印象不可被埋葬。一篇批评文字可以被称为“读后感式”的批评,那是说它肤浅片面,但是如果它出于大批评家之手,那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印象是批评的基础,是与作品接触的一刹那之间发生的事情,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所谓“好景一失逋难追”。可以说,没有印象就没有批评。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存在于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在20世纪的后半叶又一次掀起了追求科学性的高潮,不过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文学批评毕竟与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科学性与文学性相比只能占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印象在批评中的地位理应恢复。印象主义与后来的现象学批评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大,甚至水火不容。不过是位置不同罢了,印象主义把印象当做了批评的目标,置于批评的顶端,而现象学批评则把印象当做批评的初始,或者当做进入意识的入口,置于批评的起点。乔治·布莱把这种批评指责为“虚假”,比作“正经女人”,“她们喜欢玩火,只要没有严重的后果。阅读,就是接受一些震颤,梦想一些快乐,随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常情常理之中”。他未免言重了,印象主义者不过是把印象当做了批评的极致罢了。若再往前走一步,他们是有可能成为现象学批评家的。

批评的先决条件是阅读,而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功利之心的为读而读,从这个角度看,批评无疑是一种独白,只是一个人读了书之后内心的情绪的一种表达和升华,并非一定要有人听的。可是一个批评家写了文章总要发表,既占了篇幅,又占了读者(如果有的话)的时间,所以,批评家的活动又不可能是独自。这种内在的矛盾束缚了批评家,使他不大可能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完全摆脱功利之心,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不批评,或者不发表他的批评文字,但是一个批评家不能只读而不写,还要把他所写的东西发表出来。这种要发表的意图或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阅读的乐趣,使得一个批评家几乎成了阅读的机器,他发表出来的东西有多少是真诚的,就大可怀疑了。如今,批评的声誉不算太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批评家的功利之心太盛。功利之心太盛则把批评当作稻粱之谋、敲门之砖或晋身之阶,不能沉下心来仔细阅读、反复体验和自由思考。现今的批评家以与作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人称颂,或者批评家以结识作家、大批评家以结识大作家为荣,这些都足以影响批评家的活动。批评家当然可以与作家做朋友,但是他们的友谊以不涉及彼此的文学活动为好。虽然我们相信批评家的真诚和公正,但是我们的信任屡屡为现实的存在打破。如果批评家取普通读者的姿态,或许可以有一种健康的批评文字。

匆匆写下上述文字,算是我留给过去的世纪的一种小结吧。当我望着新世纪的曙光升起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我。我于是明白:当一个人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不在乎世纪的更迭;当一个人有某种东西要固守的话,新旧世纪的交替不过是今天和明天罢了。

写于1999年岁末,北京

同类推荐
  • 地下鲍勃·迪伦与老美国

    地下鲍勃·迪伦与老美国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的代表作,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1960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田敏,24岁;徐棠,23岁。花样年华遭遇国破家亡;坚贞爱情面临长期考验。两位我党的潜伏者,不同的人生际遇,共同的革命理想,一生相依相伴,却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时刻再度别离……2007年12月23日,我参加了一场家庭宴席,庆贺两位老人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我与他们相识有40多年了。我总觉得,他们不是老人,还是像我当年刚认识他们时那样年轻,那样朝气勃勃。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于瑞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卢沟桥事变”暴发后,报国心切的瑞年返回天津,参加了国军部队,几经周折,最终投效于范筑先将军的麾下,屡立战功。在此其间,他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也开始了和女大学生淑娟的恋情。范筑先将军殉国后,瑞年和淑娟几经周折,终于投身于八路军中,但受到他初恋女友,日本间谍宇垣琴音和乳娘之子郑宝仲的牵连,他又被迫离开前线部队,到八路军冀南军区“觉醒联盟”担任翻译工作。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

    此书是继《文化苦旅》后,余秋雨教授至为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的重要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热门推荐
  • 非财务经理的7日财务之旅

    非财务经理的7日财务之旅

    本书根据新的《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财经规则的变化,针对参与财务事务的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非财务部门经理和希望了解财务规则的商界人士,从零开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时尚轻松的叙述方式,介绍财务和会计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分析、资本运作、商业模式与税收安排等,循序渐进地为读者展开一幅财务管理的清晰画卷,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轻松愉快的7天财务之旅。
  • 混世天骄

    混世天骄

    开局无法修炼,随后获得金手指开始崛起,还要有个未婚妻。作为穿越者,陈枫表示这很玄幻,很套路。
  • 铁血青春之新兵日记

    铁血青春之新兵日记

    以自己所在那个时代的真实经历为背景,真实记录了时代大变革时期,一个普通的农村娃艰难成长的过程。虽很平凡,但也可以算是励志吧!故事从作者退伍多年后,无意翻到了自己当年当新兵时候的日记开始,开启了尘封的记忆,从新兵日记到老兵退伍,讲述一个纪实类但也很热血的励志故事。毕竟,我们多数朋友们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为了年轻时候的理想,也可说是梦想吧,拼搏奋斗,曾经年轻的热血故事,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变冷,充其量是换种说法和讲述的方式…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如何在残酷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遵守生存的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生存法则,不是潜规则,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是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只要用这些法则来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绝活

    绝活

    二十年前,黄老锛在南宫城里丢过一次人,现过一回眼,蒙受了奇耻大辱。然后就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整日只反复说三个字:练功吧。再然后,黄家铺就不见了他的人影。找他拾掇风箱,说上山了。二十年前那个冬里,老锛误闯河北南宫县城。在南街刚撂下挑子。吆喝了一声:拾掇——风仙啵!街坊们就围上来看稀罕:这小子吃豹子胆了?(地方口语中“箱”与“仙;同音)一家店铺里还泼出几桶泔水,有猪就到老锛脚边来舔。小伙计拿棍子来撵猪,猪就嗷嗷地叫喊。铺子里女人就骂开了:喊!喊你娘那×!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猪跑了,铺子里还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讲述了一个人到中年已经习惯于圈内尔虞我诈的编剧,每天游曳于声色犬马,金钱与欲望之中,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掌控人生,掌控事业和家庭。某天在海边邂逅了一个深受情感创伤的女人,编剧在与女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让玩世不恭的他渐渐找寻到了生活的真谛,重振了信心。
  • 万界公众号

    万界公众号

    统统都来注册会员吧,我的万界公众号开张了!海贼王世界的佛之战国!火影忍者世界的三代老儿!死神世界的山本总队长!有好礼啊,还有免费问题可以咨询的!对了,别忘记充值,不氪金的会员可不是好会员!另外会员等级提升,还有好礼相送的,另有各种最新功能等待着你!真的是绝对不能错过!
  • 挫骨成灰君可知

    挫骨成灰君可知

    殇:本以为你依旧属于我,却不曾想你早已爱上他人。陌:本以为,你是我的良人,却不曾想在危难时刻你却弃我而去。皓:本以为,你已属于我,却不曾想,只是我一厢情愿。思:本以为我得到了幸福,却不曾想,只是一场骗局。很多时候,我们都输给了以为。。。。。。。清:如果有来生,我定不负你对我的一番痴情。夙: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早日回想起你我之间的点点滴滴,并与你携手前行。可惜。。。没有如果。(大型虐文现场,不喜慎入)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