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63800000005

第5章 泰斯比哈

功课过后,深沉的赞念开始了。回民们安详跪坐,怀着神圣的念想,每念一句便拨动一颗赞珠,直到念满尊贵的九十九句。赞珠,在民间更多地被叫作泰斯比哈,常以九十九颗、三十三颗或十一颗为计,无论名贵的宝石、玛瑙、琥珀,还是寻常的角骨、皮革、枣核,都由一根丝线穿为一串。

手指拨转间,那长长的泰斯比哈也在微微转动了。

这一刻,光阴辗转,机密洞开。

西大桥

儿时的往事逝去得实在太久了。

每次去西大桥,都由祖父用自行车驮着,侧坐在横梁上。优哉游哉四下望景,快到家才发现凉鞋被甩丢了。祖父便原路骑回,一街一巷地寻去。后来找没找到,穿没穿上,分明已忘却了。

西大桥是姑奶奶的家。

在哈尔滨,祖父的姐姐只有这一位。八岁上,祖父随曾祖父闯关东,由泊头来到哈尔滨落脚。兄弟姊妹中,上有一位大姐出嫁于关里,不久因难产而亡;下有一小弟,幼年害天花,也没活成。祖父生性寡淡,极少与邻友交际,亲戚也少,平素总是孤寂少语的。但只要到了西大桥,他就变了一个人,话多了许多,粗重的眉头舒展开来,淤积良久的云团终于散去。

姑奶奶家是个几套间的老式平房,门外种着花木,一间一间跨进去,光线暗下来,像是坠入一道深邃的迷宫。绛红的地面,大概刚刚漆过,散发着油亮的光泽,跑起来当当响,弱小的影子在地板上晃来晃去。

姑奶奶个儿不高,有一些微胖,戴一顶白布帽,眉眼总是绽开的。她只管往外拿好吃的,然后便看着我们吃;若不吃,她便要催着快吃,直到看见我们吃下去她才放下心来。东北的回民女人喜欢张罗,男人却话少,角落里的姑爷爷就比祖父还要安静,极少言语,说起些什么总是平展展、慢悠悠的。他是瘦脸儿,眼睛不大,看上去总像在微瞑含笑,好像那就是他的话了。

是1996年吧,我大抵四年级,家中做了一次事儿[1]。曾祖母无常四十年了。四十年是大年头,回民讲究四十年念着亡人,过了四十年,没有条件的也可以不再做事儿了。犹记得永和街的祖父家中,挤得满满。西大桥的一大家人自然都到了,像是两条支流的汇聚。老阿訇在炕上跪着,用关里腔朗声诵念。白帽子密密跪了一屋子,连走廊也是白花花的一片。这般仪式并不多见,孩子的好奇中满藏着珍惜,垂头不敢张望,唯恐自己的无知破了那神圣的格调,侧耳听着,只觉得阿訇念着念着便换了音色,换了一个人。悄悄瞥去,原是那姑爷爷闭了眼目,嘴唇节制地嚅嗫着,消受自若地接下去了。

姑爷爷名叫马宝泉。

十八岁之前,我甚至不知他的名字。中考连着高考,两点一线的学生怎会关心家族内外的掌故?但一切因为一封来自关里家的信件被改写了。信中说,我们泊头石家可能是脱脱丞相的后裔。这个讯息忽然让我感到,原来与我血脉相连的不只是祖父和那坟墓中的曾祖父、传说中的高祖父,并不是到他们为止便再也没有可以溯寻下去的了——俯仰之间,一个家族竟与元朝、蒙古人搭上了关系,这可比中学的历史课有趣多了。我开始缠着祖父问这问那,催着他给老家复信,想把一桩桩谜语渐次敲开。

祖父却犯了难。他离乡之际只是个垂髫少年,只身浪迹塞北,他又能讲出几句来呢?

“要不就去找找你姑爷爷,”就在这当儿,祖父说,“他家是出过阿訇的,好像还与山东一位大阿訇有亲。他兴许懂得多!”

不久以后的一日,祖父终于要带我去西大桥了,说是长春来了贵客。

离群索居的心从此慌乱了起来。

女阿訇

贵客便是姑爷爷的外甥:金树淇。

他管我的姑爷爷喊三舅,管姑奶奶喊三舅母,依此辈分,我也便管他喊大大了。

姑爷爷的马家也是从河北闯关东而来。他的姐姐马淑琴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女阿訇,早年求学、设帐于哈尔滨,后经人介绍,与济南金家结了亲。那金家,可是了不起的大户,世代出阿訇,马淑琴的公公便是民国享有盛誉的金子常大阿訇,曾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马淑琴身怀六甲之际,丈夫病逝,留下苗裔金树淇,母子相依,由山东回到东北,于长春继续做阿訇,直至天年。

可以想见,树淇大大对母亲的感情是何其深挚。

初次会面,他便将这位淑琴奶奶的事迹讲给我听。得知她七岁投师学经,受到杨素一、杨若君、韩凤桐、海淑华等多位阿訇的启蒙身教。1957年,曾参加第三次全国妇代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接见,也拜访过马坚等教内学儒,在省市政协、妇联、青联、伊协等部门都担纲过委员,是东北大地上难能可贵、备受尊敬的一位女阿訇。

此前,我对女阿訇的确缺乏常识的了解。走的地方多起来,才知在中原、西北多有女寺,自然也就有女阿訇的。即便东北三省,也较早地出现过一个功劳卓著的女阿訇群体。阿訇本就是学者,面对女性民众授业解惑,女阿訇发挥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后听人讲起这样一件事。马淑琴阿訇曾有一条珍贵无比的泰斯比哈,不是金家就是马家的,可称传家之宝。“破四旧”时被抄走了,落实政策时,负责的同志到处寻访,还是无法追还,然而此时的淑琴阿訇竟毫无怨艾,只淡泊一笑,说了一句:“泰斯比哈真是不好用钱衡量,就不必提了。”

我久久怀想。

那一刻的女阿訇或许已然彻悟,即便那串泰斯比哈用宝石穿成,遗失亦不必遗憾。因为最贵重的泰斯比哈,唯有经霜后那颗坚韧的心。

那次西大桥会面,树淇大大不仅讲他的母亲、祖父,也讲起了泊头石家与金马两家的亲密渊薮。实则他的出现,是如丝线一般,把几个家族贵如珍宝的记忆串联了起来。那时正上高三,但心思全不在高考,却极想到长春去读书,其中有一条,便是想和树淇大大寻章问典。前定中拨转的那根手指,或许感应到了少年心底坚如磐石的理想,纵然辍学半载,居然也如愿中榜,真考到长春去了。

军训后的第一周,树淇大大便联系了我。原来时值九月,正是吉林船厂的尔麦里[2]。我在高二便读过《心灵史》,懂得船厂二字的分量。大大要带我去赶人生中的第一个尔麦里,于我不知何等激动!车来了,驾车送我们的是一位姓白的姐姐。树淇大大介绍,白姐的母亲也姓石,叫石景芝,也是泊镇老家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长春女寺追随金母马淑琴阿訇学过经。二人情同母女,故而树淇大大与这位景芝大姐全家早有谊切苔岑之交。

不久,景芝大姑过寿,树淇大大约我同去赴席。那时我刚上大一,还是个混沌未开的蠢小子,不大懂得礼数,只知叫我去吃席,竟未想到买上一份贺礼。事后父母知道了,还把我好顿批评。但其实,那一晚生日宴上,不论景芝大姑、俊贤姑父,不论白姐还是两大桌子家人,对我这一个“外人”是毫不外道的,陪我说话、给我夹菜,使我这样一个骨子里和祖父一样内向拘谨的人没有感到丝毫的边缘与尴尬,仿若融为一家。

回溯起来,依然阵阵感动。大姑阖家或许早已忘却十多年前的一幕聚会,也从未在意过那个满面羞红的学生娃是提了些水果礼品还是两手空空,只是本能而为地想给初到异乡的我说一句:孩子,你到家了。

而今景芝大姑已经离去,更多的背影都将飘逝。而我却恍惚觉得她的恩师、我从未见过面的那位女阿訇淑琴奶奶正在向我走来,向我走近。

一个人在世上留存的功德终究是有限的,但其曾经培育过的精神气质,终归会在更多灵魂的根部成其延续,成其永远,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大大

在长春读书的时光,树淇大大与我成了忘年交。

我们相隔三十余年,他的女儿比我还年长几岁,但大大与我话谈,从未摆出长辈的架子,或是因为他的见多识广而显露丝毫的指点之意——以他的学养和阅历,其实本可如此,我也一向把他当作大家族中唯一钻研历史、能言擅写的学者,总希望向他诚意求教的。然而树淇大大,他偏偏总把姿态放得很低,谈起他所结识的列位名家来总是谦逊而仰观,谈起后学,也总是竭力寻出闪光点,哪怕如我这般仅仅喜欢写几笔东西,想为母族做些事,他就觉着欣喜、宽慰,似乎总可以在年轻人身上吸收新知,甚至永远对晚辈使用“您”这样的敬辞。

在东北的大风大雪中,如此儒风仿似有些另类了。起初,我也不大习惯的,光阴久了,也就顺应了下来,明白了一切全出于自然。大大身上,确有一种民国知识分子遗留的谦谦之风,而那骨髓里的优雅与谦恭,显然是金马两家经年教养的延伸和萃取。

长春回族人数并不算众,城关内也并未形成像沈阳回回营那样相对密集的社区,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事业之热衷、之踊跃,在东北可领一先,即便放之四海也未必逊色几何。或许缘于我学习传媒专业之故,有什么回民的大事,树淇大大总拽上我,跟众多叔叔辈、大姐辈的民族精英聚在一席。围炉取暖中,我渐渐读懂了一座城市的表情。

读书四年,我四次担任过开斋节文艺演出的主持人,除却头一年的2004年是大学生自娱自乐外,后三届都是由市民委、市宗教局出面主办,有时在清真寺广场,有时则选在礼堂。筹委会数月前即要策划,那位大叔联系京剧院、杂技团的回民艺术家;这位大姐把武术队的师兄弟们聚在一起,刀枪剑戟在冰雪严寒里重新操练起来;回民小学的女校长领了任务回去,准能排出最像样的民族舞蹈;能唱男高音、女中音的,能朗诵的,能挥毫作画的,都撇下手中的忙碌,一声集结号,全到场。

一颗宝石只是宝石,但穿成一串,就成了神奇的泰斯比哈。

那时的树淇大大,虽说不是领导,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再大的场子,只要他一出面讲几句,大伙心里就有了底,有了奔头。

记得2005年开斋节,恰好在我母校东北师大演出。大大力荐才念大二的我与他一同登场主持。此前这类角色,一向都是他在担纲。大大仪表体面,台风庄重,颇有学者气象;脱口字正腔圆,声如洪钟,听说年轻时差点考了播音员;穿针引线,妙语连珠,又善于临场抓彩儿,救场补台,无怪乎被大家视为主心骨。

但我记得,那次大大主持过一节退到台侧来,每每总是摘掉眼镜和头上的圆毡帽不住地擦汗,台上的精气神顷刻间已注满疲惫。我才猛然意识到,哦,原来我的大大不是当年的小伙子了,他已是一个年届花甲的老人!只是他不愿这样承认,他仍在给肩头压着重担罢了。

欢庆的筵席上,大大拉我到一边,言深意长地说:“大伟,有你这样的接班人我就放心了,以后任务就交给年轻人了!”

这人声鼎沸中孤寂的一声托付,就是人们传说中的“传承”二字吗?来得这样早,这样紧迫,这样的没有准备。然而树淇大大确乎抱定了举意,此后两年,便只力推我一人登台,他则卸下一身荣耀,退到追光之外,默默送上勉励的双掌。

长通路

毕业后,我泊居京城,总能收到树淇大大的来信。他有旧时文人的积习,旅行感思、朝觐心得,或是发现了有价值的史料,都一一寄来。那一笔行楷俊秀刚毅,透着风神,令我想起姑爷爷曾讲过的:他曾看到山东金子常阿訇寄到哈尔滨亲家的书信,信皮上写着“永长街”,那蝇头小楷真是漂亮。

一个家族的精神密码仍在暗暗拨转。

但时代已经断裂了。

我一封封地收着大大的信,却没能亲笔回过一封,多是打去电话。即便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亲笔写一封信,已太过奢侈。谁来完成对时代的宽恕?

但大大一如既往地寄着信。寄给我,也寄给异乡亲友。有一段时日,我的文字在一些刊物发得多了起来,特别是好些民刊多有转载,有时我还不知消息,未见到样刊,哈尔滨的祖父却在电话里告知,看到我又写了什么,发了什么。我自然讶异至极,因为祖父是极少能看到那些刊物的,追问下去,原来皆是那树淇大大但见我的文章便复印下来寄给西大桥的姑爷爷,而姑爷爷看罢,又转与我的祖父看。

我冒了一身冷汗!

我的那些自己都没有下足功夫的浅薄文字,除却受到办刊人的器重外,原来也要在民间,甚至在我的家族,甚至跨越几个地名之间如此传递吗?我若不多写一些、写得再好一些,焉能对得起大大的心意,对得起几位老人放大镜下的夜读呢!

终于算是有了一声微薄的报答。

2009年开斋节前夕,时逢长通路清真寺建寺一百八十五周年之纪念,金树淇大大正受任为寺管会主任,桑榆晚景,初心不渝。一向注重文化积累的他向林松、李佩伦等大家约了专稿,嘱我在京与之联系请回,同时希望我也能写上一篇,一并收入纪念文集中。

一介回回写者,平生能为清真寺赋一文,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我知道这是远在长春的大大,对我为文生涯的又一次关照。纵然如芒在背,但想到与长通路的朝夕往事、厚谊深情,想到那片土地对我的恩泽与哺育,我决意接下这神圣而艰巨的邀约,于是便有了一篇差强人意的《长通赋》。

在结尾,我写到一句:

弱冠而夜访,廷巴巴[3]乃赋经名;四载乎日照,淇大大恩重岱岳。至若斯城、斯寺、斯众,念甚至哉。

掩卷北望,关外的风雪声犹在耳际。那长通路上的古寺故人,还在用余温点亮万家心灯。

金鱼马

十几年间,随着与树淇大大交谊的增厚,我也成了一条行走的丝线。前定之中,更多的宝石等待着寻觅和串联:济南金家、哈尔滨马家、泊头石家……几大家族的交叠记忆在暗美中昭昭发光。

我去山东拜访金子常阿訇的女儿、树淇大大的姑母金衍莲奶奶,并去寻访业已消失的金家道堂。

我潜入济南巷陌深处,找到曾为石家写下家史的石景春老爷爷,从老人手中接过了他收藏一生的泛黄史料。

我找到祖父在泊头的表弟代忠文爷爷,竟意外发现他的老伴正是长春石景芝大姑的亲妹妹,而她们都与济南石景春是堂兄妹!

……

辈分瞬间被打乱,一个人物产生了三种叫法。但我毫无畏难,满胸的喜悦暗暗消受,无心向人诉说。

终于,在一幅庞杂无序的家族谱系中,摸清了树淇大大经常挂在口边的一个“石六爷”是何许身世。其实,我的曾祖父行六,按说也是石六爷,但金马两家念念不忘的这位“石六爷”与我的直系血缘无关,而是泊镇一位热心的能人。我曾在《金石的显迹》一文中写过,据泊头父老传述,他先在沈阳落脚,照应闯关东的众多乡邻,其中便有一位沧县乡老马书田,欲去哈尔滨谋生。伪满光景,金鱼行市看好,石六爷便建议马书田从北京引进鱼苗,到哈尔滨去卖。于是,那马书田在道外开了一家颇有规模的金鱼铺面,圆口如缸的鱼池鳞次栉比,马书田也得了一个“金鱼马”的绰号。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我姑爷爷的父亲,金树淇的姥爷!

金鱼马的金鱼多到了什么份儿上呢?听祖父讲,当年松花江发大水时,道外一片汪洋,划着船也可到处见到金鱼马家的大金鱼;也曾拜访我的高中校长韩在山九旬高龄的老父亲,我问韩老先生可曾听说道外有金鱼马这一号吗?老人家肯定地答说:有!知道!竟也讲到发水年景,金鱼遍流的情形。

这一细节深深吸引了我。

闯关东的贫苦回民,做牛羊行的、勤行的、手挑肩扛的很多,但做金鱼生意的,这恐是唯一听闻。无数次,我想象着金鱼马老人坐在阳光下的鱼池之间,满目金光灿烂,游弋生辉。有鱼就有水,有水就有生存,就有盼头,就有性灵中的一份润泽。倘若真有一日我能为闯关东的回回写一部长篇小说,一定要安排一位卖金鱼的角色。因为,他真的在大时代中孤寂地存在过。

金鱼马的后人犹在,我便往西大桥跑得多了。每年春节回哈尔滨,大年初一都要去给几户长辈贺年。因为有几家老人,父亲和伯父们通常轮换,今年去这家,来年可能换去那家,但每年西大桥这一处,一定都是我与父亲同去。

仍是那纵深的套间平房,与童年祖父带我去时相比,它分明低矮了许多。那记忆中红通通闪着亮光的地面,也早就暗淡无色了。老去的姑爷爷常坐在窗前的一条窄榻上,仍然微瞑双目,像是永远在沉思。但他终于发现我来了,便吃力地站起身,蹒跚着拉住我的手。我们出起了在家乡极少张口的赛俩目[4],互相感受着经年隔空的慰藉。我知他耳力不好,便坐得离他很近很近,倾听着那颗衰微的喉咙中所能发出的每一个字。

才知道这户回民马家初到哈尔滨时,仍然在家里保留着过尔麦里的习惯,简朴的果碟,摇首诵念,那是根须的气息,失落的乡愁。后来,因人数甚少,便渐渐融入大坊,独异的传统成了一个深埋心底的念想。

那么,那金鱼马呢?

我还是想请姑爷爷多讲讲这位有故事的老人。

然而流年已去,往事斑驳。讲到金鱼马晚年在兆麟公园一个干涸的水池中不慎跌倒,把腿摔坏,从此便隐于世外,直至终了。一代金鱼大户的传奇,从此封存。姑爷爷的追忆,也年复一年地稀薄了下去,最后只节制到了一词半句。

“您能告诉我——”在姑爷爷行将远去的最后一个春节,我拉着他的手,忍耐住灵魂深渊中的忧伤与惋惜,追问了这么一句,“金鱼马老人家有过什么挂在嘴边的话吗,他对您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什么呢?”

沉吟半晌,姑爷爷缓缓思虑着说:“听定然,顺自然,归本然……人生跟着泰斯比哈转哪……”

可曾听错?又是泰斯比哈!

我脊背一冷,不再追问下去。辞别老人,挥手老屋,天地间冰雪苍茫。还需要怎样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生的总结,有此一句,已经够了。

霎时间,一群亲切的背影隐隐叠化在面前:金鱼马、淑琴奶奶、树淇大大、景芝大姑,还有长通路上那些热忱温润的面孔……每一位都是一颗发光的宝石,被一条隐秘的前定串联了起来。他们安详跪坐,手指拨转间,长长的泰斯比哈也在微微转动。在深怀参悟的人想来,这一刻,光阴之复苏、天道之巡回、命运之起落、福祸之消长……唯在一泓静水之中。

2017年1月13日

原载《北方文学》2017年第5期

注释

[1]东北、华北等地回族为纪念亡故亲人而举行诵经、施舍、宴请等纪念活动,习惯称为“做事儿”。

[2]尔麦里:回族经堂语,阿拉伯语音译,原指各种功修和善行,引申为集体纪念活动。

[3]廷巴巴:指吉林省伊协原会长杨清廷大阿訇;巴巴,回族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敬称。

[4]赛俩目:回族常用问候语,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平安。

同类推荐
  • 身体里的故乡

    身体里的故乡

    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出现规模空前的南下和北上打工潮,其中从外地到北京的务工者被称为“北漂族”。印子君便是“北漂”中的一员。约略记得1997年深秋,川南富顺一老作家到京造访,陪同前来的一小伙,正是印子君。于是知道印子君是四川富顺人,其时,他在北京亚运村一家餐馆打工,负责后勤采购工作。每天,印子君骑着三轮车不断往返于餐馆和菜市场之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常有诗歌作品在报刊发表。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北京不少媒体对他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成了引人注目的“民工诗人”或“打工诗人”。印子君上街或到菜市场买菜,许多并不认识的当地居民都主动向他打招呼,投来钦羡的目光。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肖复兴 天堂兄弟

    肖复兴 天堂兄弟

    本书为随笔作品集。本书涵盖了肖复兴先生以往音乐随笔集的全部精华和他近几年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沉淀,可以说是其音乐评论中里程碑式的总结。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热门推荐
  • 红绳错:倾国公主

    红绳错:倾国公主

    第156和157是重复的,网页一时跳不开,点了两下,亲不要订阅了。向大家道歉……
  • 净土晨钟

    净土晨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浮沉尽之江山为谋

    她是恶名昭彰容貌丑陋的罗家二小姐,他是丰神俊朗惊才艳艳的玉凤战神,一场阴谋,她嫁给了他。“罗玉,我会把雪儿所受的一切都还给你!”大婚之夜,他丢下她一人独留空房。第二日纳妾进门,让她沦为永京笑柄。他是玉凤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护得人,看谁敢动!”竹林初遇,不问来历,却许下铮铮誓言。势力门,白莲教,凤羽骑……层层迷雾之中,她艰难独行,幸得有人相伴。惊世容颜现世,身份暴露,她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最后迷雾散去之时,她才晓得,真相竟是……
  • 我的魔法科技

    我的魔法科技

    没有魔杖?造个枪试试?没有坐骑?造个摩托车?汽车好像也行要远行?飞机应该不错,造一个吧。要出海?战列舰?航母?好像有点难度。什么?星空外面还有许多世界?没事,造个宇宙飞船,只是我要好好想想…………【签约作品,每日保底更新两章,谢谢支持】
  • 礼仪全书(第一册)

    礼仪全书(第一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网游之争锋天下

    网游之争锋天下

    划时代的游戏,争锋天下的发布所引起的将是一场血雨腥风,谁将在这个游戏之中主宰沉浮,谁又将在这个游戏之中俯首称臣?
  • 凤凰王妃

    凤凰王妃

    他因为要借用她家特有的兵种对敌娶了痴傻的她;她呆的彻底,傻的无救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身为一境之主的他;只是,据说他早有了心爱的青梅竹马…只是,在大婚的前一夜她早已不是她…江山如画,美人如花男人的万里江山,女人的痴缠踩踏谁能用兵如神,使得南蛮北疆闻风而先生惧怕?谁能孤城一座兵临城下而不动声色饮茶?他想要抓住的,除了这万里江山,是不是还有一个她?她想要逃避的,除了那你踩我压,确实还有一个他。【小剧场】他看着身下面庞酡红,紧闭双眼,气息微乱的绝美女子,只觉得下腹更加的紧绷,竟似是带了一丝笑,轻声自语道“这般痴傻的呆子,身子竟美成这样,真叫人欲罢不能,小月儿,你真该庆幸自己什么都不懂。”男子终于按捺不住的覆身上去,叫嚣的欲望让他没有发现身下的女子在听到他的话时身子一僵。【二】稚嫩漂亮的男孩嘴角带着弯弯的笑意“爹爹,你说我聪明吗?”祈月停下夹菜的动作,看向对面的男孩“自然,三岁识字,四岁已经可以作诗,很聪明。”男孩晶亮的眼睛也染上了笑意“那爹爹可不可以不要说娘已经死了?”祈月放下筷子,笑道“为什么?”男孩嘟着嘴道“因为天儿很喜欢娘,不管她什么样子,天儿都喜欢,不想听到她被说成死了。”她叹息了一声,早知道会有今天,只是比自己预想的要早,点点头,对着对面的孩子笑道“好。”此文一对一,恋很用心的在打造,希望喜欢的大人们给个收藏,嘻嘻
  • 只为总裁的春天

    只为总裁的春天

    沈伊诺面临着要大学毕业,学校为了锻炼学生就抽时间让学生自行去找公司实习,她不想去家里的公司,也不想靠着家里的关系。于是自己磕磕碰碰的进了当地非常有名的风腾公司。一系列的事情都在风腾公司里开始了
  • 江山策之妖孽成双

    江山策之妖孽成双

    【前世】楚千凝有两件事最后悔:一是遇人不淑,错许芳心,一朝青丝如霜,二是家仇未报,心有不甘,最终泣泪成血;【今生】楚千凝有两件事最纠结:一是她有报恩之心,却始终寻不到恩人,二是她一心想在报仇之后遁入空门,可那人却执意将她拖进红尘……她活了两世,好不容易爬出一个坑,结果又掉进了另外一个坑。不过,后来的坑里有挖坑的人陪着她。*最初他保护她,是源于一份执念,没想到念着念着,就着了魔;最初她接近他,是为了报答恩情,没想到报着报着,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后来楚千凝才明白,她对他相思入骨,他对她执念已深;唯他可解她心忧,独她可散他情愁……*【纵容篇】某人:“你上房,我帮你揭瓦。”楚千凝蹙眉:“我……”某人:“你造反,我为你披甲。”楚千凝纠结:“那个……”某人:“你嫁我,我为你挽发。”楚千凝无奈:“你能不能先把衣服还给我……”【重生复仇;男强女强;1vs1无虐;妖孽夫妇花式撒狗粮;欢迎入坑】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余文穿越到北周时期,化身宗室贵族西阳郡公宇文温,娶得如花美眷。按历史轨迹妻子即将被皇帝强占,随后皇帝更是因此杀夫夺妻,而不久后篡位建立隋朝的隋国公杨坚也将对宇文一族举起屠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余文决意反抗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逆水行舟。隋国公,听说你要造反?天地良心啊杨广老弟,你们家倒霉我也不想的。李爱卿,你家李建成和李世民怎么又打起来了?总而言之一句话:昏君,把天下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