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28800000001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各位朋友,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要讲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二,文化传承的时代脉络;三,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典章制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等,都属于我们传统文化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讲的内容,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的,都逃不脱文化的范畴。如果要讲得更直接一些,可以用“风气”“风俗”“风情”“风尚”这“四风”来规范我们整个精神和物质的生活。

美国《大趋势》的作者说过一句话:风气自上而下。我在后面补充一句:风俗自下而上。“风气”可以说是站在高处,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它主导着时代,对我们民间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叫风气。还有一种影响叫“风俗”。中国是一个礼仪社会,我们民间的风俗很多,包括办喜事、办丧事等等都是有规矩的。每一种礼仪的形成就叫风俗,它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就是“风情”。我们说民族风情、地域风情就是局限在某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和气象,就称之为风情,是这个地方独有的一种民俗。“风尚”就是开风气之先。“风气”“风俗”两相激荡而后成为“风尚”。风尚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最前沿——风俗往往是我们文化恒定的传承——风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向前发展的创新的一块。比如说“这栋建筑好时尚啊!”这个“时尚”就是风尚。这是从广义上来谈传统文化的。如果从狭义上讲,也就是从应用角度讲,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今天,依旧起着作用的,最重要的就是儒、释、道这三家。这三家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活。

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谈到“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强”,以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都有很多关于文化的表述。比如,2013年温家宝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当时听到这个报告,我就想: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个从全人类的范畴来讲是对的。美国以基督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美国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中东的伊斯兰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由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当今中国文化,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句话必须加上两个字——传统,即传统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世界上有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地中海文化、爱琴海文化等等很多文化类型和区域,而作用于中国老百姓和这一块东方大陆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西方的汉学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就会深深地沉醉其中。我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很多地方,都碰到过这样的汉学家。我读过一本加拿大的汉学家写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他以明代一位湖北黄陂籍官员的生活为例,显示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这位黄陂籍官员在安徽的歙县或是其他某个地方当过县令。他在政务工作的闲暇之时,写一些笔记,记述他当县令的清闲时光,同时也回忆他在家乡黄陂的安逸生活。作者写道:我的家乡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春天我们过花朝节、清明节,秋季登高望远,偶尔和乡贤们一起饮酒赋诗。实际上,他并不是刻意在展示他的诗情画意,而是回忆真实的少年、青年生活以及中年的仕宦生涯。加拿大的这位白人汉学家读过之后,却非常羡慕这样一种中国式的生活。他说,中国人生活在一种深厚的礼仪和诗情画意之中,这片大陆的人们总是让我们感到神奇,我们无法走进这片大陆的生活,也无法走进中国人的心里,因为他们就像在天堂里面生活一样——这是这位加拿大汉学家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

我认识塞尔维亚的一位汉学家,他是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史。他作为一个白人,却穿着像南怀瑾先生常穿的那种长衫,宽袍大袖,袖口挽起。如果你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见到这么一个白人,一定会感觉非常滑稽,可他却是一本正经,非常严肃。他学的中国话带着浓郁的江浙口音,尤其像扬州话。我在加拿大还碰到过一位汉学家,他说的是文言文:“先生一向可好?”这就跟刚才说扬州方言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一个外国人进入了江浙地区,就学会了用吴侬软语和你对话;而如果他研究传统中国文化,进入了明朝的情境,就会学着用明朝的文言文来跟你交谈。可见,这些汉学家进入中国文化的角度不同,他们的表述方式也就相应不同。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外国人非常欣赏中国文化。他们认为中国的美主要来自生活节奏的慢:中国人严格地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换生活着,过着一种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刻板却充满诗意的人生。这些外国人经常会研究一些成语词汇,这些成语里面所反映的生活简直是他们做不到的,比如“天伦之乐”——我的书法展上有一个小书法作品《含饴弄孙之乐》,这幅作品就是天伦之乐的表达:有一天,我的三岁的小孙子看到我在写字,一定也要自己拿笔去写,还要由他来盖印。他弄脏了我的纸,但我这个做爷爷的一点儿也不生气,只觉得孩子可爱。于是我握着他的小手,提笔写下“含饴弄孙之乐”几个字——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一代一代传承着,我想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也会是这样。

尊师重教、耕读传家、含饴弄孙、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所有这些成语描绘的都是中国的生活方式。“举案齐眉”说的是男女成家后,二人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反映的是恒定的一夫一妻制。所以当我们研究中国的这些成语词汇时,会发现它们所反映的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存在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因此,只有把这些成语弄懂了,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是令人吃惊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烟、酒、茶……中国的烟具非常考究,我在云南看过当地人抽水烟,抽得荡气回肠:把烟浸在一个装满了水的大桶里面,桶里支一根很长的杆子,用火镰把烟点着,就像点礼花炮一样发出“啪”的一声,人在上面吃一口,那底下的水烟仿佛是沸腾的水,咕噜咕噜往上冒泡。在西安,我看到一个朋友收集的烟袋,有四百多种,每一种的功能和造型都不一样。中国人很擅长把一些非常粗俗的生活,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文化的浸染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再比如中国的茶道,我在中国见识过几十种不同的茶道。日本的茶道是源于中国南宋时杭州的径山茶道,由僧人发明,之后传入日本。径山茶道是绿茶茶道,除了绿茶茶道,我们还有武夷岩茶的茶道、普洱的茶道、砖茶的茶道,每一种茶的喝法都让人感觉到赏心悦目。再比如说酒,茅台酒和西凤酒、杏花村酒的味道就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皇宫里的人饮酒非常讲究,女人喝酒要养颜,男人喝酒要激发他身体的各种功能,宫里单单醒酒的汤就得几十道。围绕着酒,中国人创造了很大的产业。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曾经用“泥土”和“树叶”这两种东西征服了全世界,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国与全世界的贸易逆差都是靠“泥土”和“树叶”赚回来的。所以,在明朝,全世界白银的百分之七十都在中国流通。“泥土”就是陶瓷。“树叶”就是蚕丝。当年,德国有一位公爵收藏了一整套十八个出自景德镇的大瓷瓶,整个欧洲都为之艳羡。普鲁士国王心慕不已,多次与公爵商量,希望他把中国花瓶转让给自己。双方为此商量了三年,最后这样达成交换意向:普鲁士将一个营的卫队换取那十八个花瓶。普鲁士的卫队是全世界一流的,一套瓷瓶换取这样一支卫队,这就是我们中国泥土创造的世界奇迹。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面对陶瓷这样一种精致产品,也无法抗拒诱惑,所以他们最终撬开中国的大门,试图用他们的方式来掠夺中国。

关于丝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恺撒大帝。恺撒大帝在登基大典上会见群臣时,“哗啦”一声把铠甲掀开,露出里面一袭华丽的中国丝绸,艳惊整个罗马。后来,因为丝绸的昂贵加速了国库空虚,罗马上院不得不制定法律,不允许从中国进口丝绸。

中国人从大地赋予我们最原始的、可再生的资源里面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迄今为止,我们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知识产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因为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将生活升华,就成了一种精神,我们中国人从来就有这种转化能力,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大题的第二点。

第三点要说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多民族并没有影响这个庞大的帝国前进。世界上发展很快的基本上都是单民族国家。举一个例子:印度有上百个民族,为了尊重人权,满足每一个民族的需要,印度中央要下发政府的文件,需要转换成一百多种文字,因此每年的翻译费就高于整个文化的支出。这样一来,印度的发展速度就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创造的共同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

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华文化,首先要讲好汉文化。汉文化是怎么形成的?陈寅恪先生曾有这样的表述:民族不应该以出身、族群来划分,而应该以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划分。如果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会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几年我在边疆走了很多地方,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在东北,我见到了很多被称为少数民族的人,可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却比汉人还要“汉人”;在西北,我见到了很多自称为汉人的人,可是他们比少数民族还要“少数民族”。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长期的民族融合造成的。汉武帝当时攻打匈奴,败逃的匈奴来到了陕北榆林一带扎根,所以今天榆林的那些汉子,几乎都是匈奴人。我在陕西碰到一个大汉,一米八几的高个子,每天饮酒两斤不醉,整张脸像刀劈斧凿一样轮廓鲜明。我问他是哪个民族的,他说自己是汉人。我说:“不对,你姓萧,你是契丹人。”他纳闷道:“我怎么是契丹人?”后来我描述了他许多的生活特点,听完之后,他说:“你说的这些还真符合!”其实,萧是契丹文官的一个姓。契丹有一个特点:皇家耶律家族不改姓,但是所有的丞相不管原来姓什么,当了丞相后都被赐姓萧。这是因为耶律阿保机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刘邦,他又非常欣赏萧何,所以不仅是丞相改姓萧,连皇后也改姓萧。所以提到契丹的萧太后,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一代的萧太后,因为他们代代都有萧太后。

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人”这个概念是以共同的生活方式来论定的,现在的汉人最初不一定就是汉人,正如我们许多民族入驻中原以后,就消失了。在汉文化的伟大力量下,民族被融合。所以,匈奴、鲜卑、乌桓、回纥、契丹、女真都没有了。北魏王朝非常了不起,建立这个王朝的是鲜卑人,他们掌握政权后,就实行改革,推行汉文化,书法中的魏碑就是北魏人创造的。契丹人广泛分布在霍尔木兹海峡、库页岛、贝加尔湖以及蒙古高原的广阔区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地域广阔,它向南延伸到了河北的霸州、雄州以及燕云十六州,其面积比北宋还要大。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石敬瑭为了在燕云十六州自立为王,跟契丹人达成协议,约定在自己成王之后,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政权。就这样,整个北京地区前后有三百多年不属于中原的领地,它先是划归辽国,后来又划归金国。我曾对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做了一个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个地方的汉人最终都变成了契丹人,契丹人后来又演变成室韦人,后来又有一部分变成了女真人。为什么会这样演变呢?因为当汉人长久地离开了中原这片土地之后,就会按照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来规范自己,久而久之就告别了汉人式的生活。少数民族要想在燕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上创造财富,需要用上“树叶”和“泥土”。可是这个绝活不在他们手上,而在汉人手上。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字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契丹文字消亡了,女真文字消亡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都消亡了,但汉字始终成为各民族沟通的语言。可以说,汉字的传承奠定了中国永远处于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

唐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到过河西走廊的羌族人聚居区,这个地区的大部分羌族同胞后来迁徙到了汶川地震的核心区。他们称自己是炎帝的子孙,在当地建了一座很大的庙宇用来纪念炎帝,他们跳的铠甲舞已经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我在研究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流变史的时候,常常从各地的府志、县志中找到很多有用的资料。历史学家除了研究“二十四史”之外,同样应该留意古代县一级的方志和族谱,因为这些地方各方面的志书,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第一个问题说了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总结起来,我认为传统文化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广义上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第二,狭义上的中华文化是以儒、释、道为主体所构成的我们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即中国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第三,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文化传承的时代脉络。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这三四百年间,是中国汉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产生的先秦诸子百家,让我们看到了灿烂的文化多样性与丰富的人文精神。百家中,最后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有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这十家的学问构成了早期中国汉文化的思想主体,这是一座非常宏伟的思想文化大厦。那个时代尚未“独尊儒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只是当中的一家,并没有特别的地位。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被冯天瑜先生称为“元典精神”,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元典。

比这十家更早的《易经》是一部抽象的、思辨性的哲学著作。“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是世界的本原。太极为一,天地为二,所谓两仪。两仪产生之后,万物就有了分别。《易·系辞上》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产生了,这个世界就再不是混沌的了。阴阳产生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行而生八卦,八卦而生万物。这是一套非常严密的逻辑。十家中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这五家都对《易经》有解释,其解释各有千秋。今天我们看到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孔子的注解,但是要懂元典的话,每一家对《易经》的解释都要看。中国的经学的发展在汉代达到高峰,汉代出了很多解释诸子百家学问的大家,所以文化的普及在汉代,文化的发端在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文化出现最早的,是《河图》《洛书》,还有《尚书》,尤其是《尧典》。如果对中华文化缺乏浓厚的兴趣,会感觉这些典籍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太遥远。我在老家建了一座“龙潭书院”,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尧典老,尚书残,谁留楮墨?白云淡,红叶稀,正好读书。”其意是勉励自己承担一点读书人的责任,研究那些年代久远的中华元典。

在春秋后期,周天子创造的文化已经式微,很多小的诸侯国对周文化不重视,不遵循。楚国是反叛的代表,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周秦文化与楚齐文化相互竞争发展。秦国固守周制,楚国与齐国则能开创自己的文化道路。李白曾在湖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后来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敢讥笑孔子,看似狂妄,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种常态。孔子的学说只是众多学问中的一种,没有唯我独尊的地位。

在春秋时期,鲁国是最钦慕、敬仰周天子文化的。孔子是鲁国人,因此他对整个周文化的崇尚不是无源的,是在鲁国一代代崇尚周文化的传统濡染下形成的。

孔子说了三段关于他喜欢周文化的话。第一句是:“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直接学习了殷、夏的宝贵文化,把两代文化的精粹保留下来,形成了周文化,这样的文化多么繁茂灿烂,我要一辈子追随。周朝的文化典范、文化风尚,是建立在殷、夏两朝所有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周朝当时的文化形态之上的。周文化在当时中国政治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三公格局——太傅、太保、太师,陛下管三公,三公管百官,百官管万民的管理模式就是由周朝奠定的。其中,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当时周朝是“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孔子说的第二句是:“吾其为东周乎!”周朝式微了,文化也衰竭了,我能否在鲁国建立第二个周文化呢?孔子把建立第二个周文化作为政治理想,但因为鲁国规模小,甚至遭受别国侵略,所以根本没办法承担文化重造的大任。孔子说的第三句是:“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人老了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梦到周公了,是不是我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周公不愿意见我了。

从孔子的这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鲁国,周文化得到了完全的保留。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季札来到鲁国,他听到了周朝的音乐,欣喜若狂道:“我在这里终于又听到了周朝的音乐!”当时的宫廷音乐只有在鲁国才听到,要想见识周朝的礼节,得到鲁国。四年之后,晋国的韩宣子也来到鲁国,看到周朝流传下的《易经》《象辞》和鲁《春秋》,高兴地回去宣传,说周礼全部在鲁国保存。

举两个小例子,鲁国这个小国家在当时保留周文化,所以周朝在春秋时候的直接传承者是鲁国,但是当时进行文化再造而成为引领先进文化的是楚国。我因此想到一个问题:鲁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周文化,最终却被灭国了;楚国当时敢于在文化上创新,并从一个南方小诸侯国,成长为春秋五霸之一,这是为什么?我们对周文化的定义,有这么一些关键词:数量的、科学的、理智的、秩序的……这些特质从周朝的礼器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玉圭,它根据官职的大小、用途的不同,有着数以百计的分类:大圭、镇圭、躬圭、桓圭、琬圭、琰圭……周朝注重规矩和秩序,重逻辑思维胜于重形象思维。这种文化在青铜器上表现得非常完整,比如毛公鼎、黄河铁牛、汉朝宫殿的狮子,造型凝重、坚实。“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都城镐京的道路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笔笔直直,有王者之气。在精神上,周朝也讲究凝重、坚实。《诗经·大雅·生民》里面有句诗:“实发实秀,实坚实好。”意思是,真实的一定可以生长出好东西,一定是秀美、坚强的,可见其精神追求。当时唯独跟周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就是楚文化,楚文化的特质是奔放的、飞跃的、轻飘的、流动的,其造型艺术、语言节奏,跟周朝完全不一样。周朝讲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而楚人承袭庄子《逍遥游》的漫无边际的想象。所以,周朝是几何学的、古典的,楚国是色彩学的、浪漫的。楚国典型的艺术品是漆器,而不是青铜器。楚国有几件文物极具特色,比如“虎座鸟架鼓”,形态是以两只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有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再比如“鹿角立鹤”,外形是一只长有鹿角的仙鹤。这种变形的艺术在一千年后的欧洲才实现,在周文化里更是不可能出现。

诗经里面,比如“实发实秀,实坚实好”,是以双音节为主。而楚文化创造的则以多音节为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语言功能的拓展。多音节词汇的出现,表明生活的多样性。这是楚国活力的体现。再说齐国。现今说齐鲁大地,其实齐和鲁在春秋战国时是两个国家。与鲁国不同的是,齐国同楚国一样,都在创造自己的新文化,用今天的话说,这两个国家有点像“文化界的牛仔”,打破了一切界限。两国的文化创新,楚国重在文学,齐国重在哲学。“九州”之说,就是齐国的创造。齐国的学者邹衍直接称海外为“九州”。齐国在今天的胶东半岛,有很长的海岸线。邹衍认为,在大海无穷无尽的彼岸,一定还有很大的地方。那时候以中国人的航海技术不可能出去,但他觉得,海之外还有九州。他的“大九州”说影响了秦始皇,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派人从当年齐国的胶州湾出发,去找海外仙山。今天烟台的牟平区养马岛,那个地方就是徐福率众多童男童女出海的地方。同样的思想,在楚国也有表现。屈原在《天问》里面就说:“九州安错?川谷何洿?”意思是说,海外九州我们该如何去安顿,如何去发现?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如何去疏浚?这样一种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超越了阅历,是凭想象而产生的。

齐人喜欢讲隐语。淳于髡用三年不飞不鸣的鸟来向齐威王进谏,伍子胥的爷爷伍举,用三年不飞不鸣的鸟向楚庄王进谏。这在周朝的文本或者周朝的思维定式上是没有的,周朝就直接说:“大王陛下,你不能不上朝,你要认认真真做事。”是直来直去的。楚国和齐国的文学家、作家,都喜欢转个弯说,这叫隐语。

齐国最发达的是兵家,比如司马穰苴、孙武、孙膑、蒙恬……楚国最发达的是道家,比如老子、庄子。齐楚文化形成一种同盟军,所以兵家与道家这两家远远超过鲁国的儒家,使齐楚两国关系很紧密,成为当时对抗周文化的两支先锋队伍。屈原就非常赞赏齐国,一生三次出国访问都是到齐国,那时候屈原到胶东半岛海边上不容易,中间还要穿过好多国家,还要过境。可见两国的思想家与大文豪们是惺惺相惜的。当时担任文化创新任务的是楚国和齐国,担任文化继承与坚守的是鲁国。现在我们处处都在讲创新,却不应该忘记,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乐于创新,就在革新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文化寻找新天地,开拓新边疆,找到新出口。

到了汉代,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刘邦虽然灭秦建国,但是其文化却是齐楚文化的集大成者。秦的国家管理模式经过商鞅的改革,其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于周,比如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秦始皇登基以后,巩固了这些创新的典章制度,但其文化的内核仍然继承周朝。刘邦建立的汉朝把秦所遵循的周文化全部推翻,而将自己故乡的楚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其中包含了与楚文化相近的齐文化。齐楚文化在刘邦建立国家之后就一直统治着中国,历万世而不衰。

楚国被秦所灭之后,屈原投江而死,而汉朝最终在灭秦之后,又完全承继了楚国的文化和制度。举几个例子:汉代直接承袭楚的语言、风俗与习惯,称大人物为“公”,这个“公”是我们的口头语,毛公、周公、车公,在秦国不称公,而称上卿、大夫。司马迁热爱楚文化,他的官职叫太史令,但他自称“太史公”。再说风俗习惯。周、秦坐在右边的是大官,楚国坐在左边的是大官,汉代的官职也是以左为大,并一直影响后代,如明代的吏部左侍郎,就是“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吏部右侍郎,就是一般的“副部长”,从那到今天都没改,左为大。

楚文化影响深远。“楚歌楚舞”风靡整个汉代;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楚国的歌谣;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也是源自楚辞。汉代人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出汉赋,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今天能读到的一些最好的汉赋,像司马相如的、扬雄的,其代表作都是直承楚国遗韵。这种现象在汉武帝时达到了高峰,无论是宫廷文学,一代文化宗师的作品,还是民间老百姓的口头文学,直接承继的都是楚国的文体。汉代的宫廷建筑和漆器上使用的两种颜色——黑色、红色——也是承袭楚国风格。楚国的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等等,都被汉朝照单全收。如果将传到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剖析,则可以说,周秦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政统”,就是政治家所遵循的,比如郡县制。齐楚文化代表了中国的“道统”。

说到传统文化的优秀,作为荆楚文化的传人,我们有理由骄傲。司马迁就是楚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为什么鲁迅说他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除了语言的华美、瑰丽,人物的特立独行之外,司马迁做人的风格与屈原如出一辙。他是第二个屈原。他写项羽世家,写屈原,写孙叔敖,甚至写陈胜、吴广,无不充满了深情。读了《史记》以后,会发现“无韵之离骚”这个立论非常确切。司马迁是一个典型的秦人,为什么在周文化的腹地会产生一个仰慕楚文化的人?第一,充满了秩序和禁锢的文化氛围不适合天才的成长,司马迁是天才,所以我在《祭司马迁文》中说,文王五百年后而生孔仲尼,孔子五百年后而生司马迁。我也说过长江分为三段,三种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出“鬼才”,中游的荆楚文化出“天才”,下游的吴越文化出“人才”,楚文化是长江流域的文化代表。但需要指出的是,汉朝在理论的建树上,也就是在经学的研究上,则主要来自齐国。

经学是什么呢?大致的意思是解释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诠释《诗》《书》《易》《礼》《春秋》《乐》这六经,这都是经学的范畴。汉武帝之后,西汉的经学研究已达到了一个高峰。可以说,最早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从汉武帝时候开始的。从那以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书汗牛充栋,在清代的《四库全书》之“经部”,就收录了经学及研究经学的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两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在整个西汉的经学领域中,是以齐国人为主。解释《春秋》这部书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也是在西汉成书的,一个是齐国人写的《公羊传》,一个是鲁国人写的《穀梁传》,大家今天还可以借助翻译看看这两部书。《穀梁传》对待春秋的解释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就像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它只能解释无产阶级就是没有财产的人,全人类包括所有的人。但《公羊传》不一样,解释了无产阶级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如果它也变成了有产阶级,一样可以赞同社会主义和革命,这就叫创造性的理解经典。《公羊传》文采飞扬,思想深度超过《穀梁传》。所以今天研究经学,先把《春秋》读一遍,再把《穀梁传》《公羊传》各读一遍,就可以看到同样一本经典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史记》里说到了这一点:“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司马迁认为,从汉高祖建国到汉武帝这一段历史时期,只有一个人懂《春秋》,就是董仲舒。董仲舒为什么懂《春秋》呢?因为他的学问来自齐国的《公羊传》。董仲舒的思想,对之后的汉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汉武帝时期两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个是董仲舒,另一个就是司马迁,他们俩的学问一个来自齐国,一个来自楚国,他们两个人奠定了汉代的文化高地。

汉代除了经学之外,最能引起大家追寻的学问,还有两个,一个是“黄老之学”,一个是“庄骚之学”。“黄老”是哲学,“庄骚”既是哲学也是文学。后来大家解释这个“黄”就是指黄帝和老子,简称“黄老之学”。我认为这个黄帝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个“黄”不是黄帝,应该是张良见到的那一位黄石公。可能黄石公这个人并不存在,是张良为了说故事杜撰出来的。张良说黄石公送他的一本书很重要,是一本姜太公的兵书。姜太公的兵书为什么在齐国发现呢,就因为姜太公封地在齐国,就像为什么鲁国出了孔子呢,是因为周公的封地在鲁国,所以周公找到了孔子,而姜太公的兵书传到了张良手上。为什么齐国出了那么多军事家,因为姜子牙封地在齐国。张良这个人很不简单,传说他在汉中的留坝县紫柏山从赤松子游,世人从此就找不到他的踪迹。留坝县有一座张良庙,我去参观时,留坝县的领导让我给它写副对联,我当时一挥而就:“以剑气养文心,无双国士;先黄石后赤松,惟一英雄。”这是我对张良一生的评价。张良是齐国兵家学问的集大成者,也是把“黄老之学”学到了家的大聪明人。

再说“庄骚之学”。庄子散文的哲学意义和隐语,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学问达到高峰。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他带着学生在山里面走,看到一棵腐烂的树倒在地上,一踩上去树就折断,庄子对弟子说:“哎呀,你们千万不要当朽木啊,当朽木就是这种卑贱的下场。”再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一棵参天大树,几个人在那砍那棵树做房梁,庄子又对弟子说:“哎呀,你们千万不可做栋梁之材啊,成了栋梁之材就该让人砍了。”学生们纳闷了:“老师啊,朽木不可做,栋梁又不可做,那我们做什么呢?”庄子说,你们不要当朽木,也不要当栋梁,就做一棵普通的树。庄子从来没有直接讲怎么做人,但是通过讲树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这既是政治又是文学,既是智慧又是知识。庄子的智慧真是高超到了极点。“骚”就是屈原的《离骚》,用以指楚辞。看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就知道楚辞的文采有多灿烂,想象力有多丰富。所以,将庄子与屈原合称为“庄骚”,是对楚国文学的极大肯定。“黄老之学”来自齐,“庄骚之学”来自楚,从屈原到司马迁,从文风到操守,这种道统的魅力,对中国人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我在《张居正》里写到过,有些官员为了坚持真理不怕廷杖,万历小皇帝说:“把这个人给我打死!”冯保赶紧说:“陛下,千万不可,他们就是要死,要以死表明自己的气节和操守。”这种不怕死的风骨,正是来自屈原与司马迁。

最后讲第三个问题: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

中国历史上几次最伟大的创新,可以说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政治制度上,一是秦朝的郡县制,二是隋朝的科举制。郡县制促成了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而巩固了社会的稳定;科举制解决了人才选拔问题,从而推动了文官体系的建立。在科技上,前面已经讲过,将泥土变为陶瓷,将蚕桑转化为丝绸。这些都是让中国得以长期在世界上领先的关键因素。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探索,到了唐代,基本上确立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家的传承各有体系。儒家的传承,从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黄宗羲、戴震,到现代儒家七子。道家从老子开始,尔后庄子、杨朱、王充、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等。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可谓蔚为大观,各大门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在中部地区繁衍比较多的是禅宗,禅宗还有五宗: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其实就是以禅宗的确立为标志的。如果没有跟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教相结合,没有庄子老子的精神在里面,佛教在中国生不了根。

儒家思想的根本,可以概括为一个字——“中”。“中”是一种哲学,全世界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名字是带这么深的民族文化特质在里面的,不偏不倚为之中,做人不要亢也不要卑,不卑不亢为之中,不左不右为之中,不上不下为之中,这是儒家的智慧。概括道家的一个字是“无”,佛家的一个字是“空”。就这三个字,足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来路说得很清楚。这个“无”是指“无中生有”,“太极生两仪”,这个太极就是“无”,阴阳两仪产生了便是“有”的开始。“无中生有”,就是这个意思。两仪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八卦,世间万事万物就徐徐展开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开启这个阀门,不懂得什么时候到“有”,什么时候又回到“无”里面去,就不懂得怎么养心。佛家讲的是“空”,我有很长时间不了解“空”,空是什么?空是一种物质,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心经》里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颜色的色,色就是客观世界。这个“空”既是客观世界,又不是客观世界,色不异空,不等同于客观世界,但也不相离于客观世界。所以说,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留住才叫空。

我们今天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个题目,也是解决“从内圣开出外王”的问题。外王决定内圣,客观世界变了,主观世界就得改变。顺利的改变就是创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我有一年看到张之洞为奥略楼写的一副对联:“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他大意是说,在我之前的历代圣贤们,他们缔造了他们的乾坤、他们的时代,在江汉大地上创造了史诗。张之洞认为他也承担了这个任务。我们的事业不仅仅能够超迈古人,我们还能够超迈洋人,因为我们有这么深的文化做我们的根基。现在,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内圣”,伟大的民族复兴是我们的“外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内圣”要坚如磐石,我们的“外王”要日新月异。唯其如此,我们的创新才有落脚点,才有持之以恒的动力。

那么,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1日

在陕西“曲江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同类推荐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南康笔记

    南康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修志、南康地理、南康地名考、南康八景及文化思考、南康之民风、南康人口、苏访贤及神祇信仰、南良大族邓氏、唐江传奇卢屋村、谭邦古城、山水深处邹家地等。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弟子规全鉴

    弟子规全鉴

    本书在全面阐释《弟子规》精华要义的基础上,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方面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书中大量引用圣贤著作进行说理,穿插上百则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件,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当下职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国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备读物。
  •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姓名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方块汉字所组成,既有象,又有数,还有音,也有义。这些象、数、音、义都具有阴阳五行的内容,每个汉字跟周易八卦的符号来源有相通之处。科学证明,任何一种学术都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姓名学也不例外,它就像一幅人生轨迹图。一个人名字的好坏,关系到人一生的荣枯成败,那其他各行各业的命名、运作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很有意思吧?那么,您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是否也想为自己的宝宝或企业起个顺风顺水的好名字呢?还等什么,赶快翻开《好名好运:起名宝典》这本有讲究、有方法、有搭配、有特色的专业起名宝典吧!
热门推荐
  •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红海求索集》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多为批判、评述性文章或者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这些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 帝国第一宠:老公,轻轻吻

    帝国第一宠:老公,轻轻吻

    好不容易抢回自己的姻缘,她以为她遇上的是一个醇厚善良又帅气的男人,哪怕……他不良于行。可刚刚领完证,那个露出狐狸尾巴说要和她同居的男人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故道晨声

    故道晨声

    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以闭塞贫瘠的黄河故道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故道的风土人情和故道人的纯朴、忠厚、乃至愚味,祖祖辈辈沿着古老的航道生活、生存。村人们以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残废军人福星老汉的意志为转移,压制年轻人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村人们才逐渐觉醒,福星老汉的思想开窍了。 整个故道乡村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 漫威毒液吞噬万界

    漫威毒液吞噬万界

    顾北穿越成了漫威的毒液,并且获得诸天穿越系统。来到海贼王世界附身艾斯,获得超强烧烧果实能力。来到斗破世界附身萧炎,获得无敌成长属性的弄火诀。来到七龙珠世界附身卡卡罗特,获得战斗名族的越挨打越强能力。 新书《遮天我为华云飞》,求支持!!!!
  •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默冰爵

    叶罗丽精灵梦之水默冰爵

    你和她,那么相似……我不知道我是爱你,还是拿你当她的替身,我知道是我对不起你……我不求你能原谅我……我只希望……你可以幸福,可以忘了我,找到真正属于你的另一半。——水王子〖本文水默虐心,冰爵虐狗〗 【新书已发《叶罗丽精灵梦之幻魅此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虹藏不见

    虹藏不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和校草的美食日常

    我和校草的美食日常

    “不……不吃了,吃不下了……”“乖,多吃点才能长高高。”某少爷哄起人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少爷,今晚的菜单——红烧肉、糖醋排骨、水煮鱼、水晶牛肉卷、汁烧酿茄子,鲜虾黄金盏,酥香鸡排,葱爆羊肉……各种菜式任你挑选,你想吃什么?”厉少作为大boss,对烹饪一窍不通,却拥有比米其林星级主厨更挑剔的舌头。而叶念昔,则是他吃过最美味的点心,名曰甜心。【美食小公举VS臭名昭著傲娇少爷,你负责我一日三餐,我负责你一辈子!】PS:1V1,甜宠+爽文+成长+美食,坑品有保证~
  • 毓老师讲学记

    毓老师讲学记

    许仁图编著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讲学,其拯世真文和不传之秘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村。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教学六十余年,讲的都是实学。毓老之学重实用,实用当然要易知易行,讲学要讲到听者能懂。他说:向学子讲学,不是大师;跟老百姓讲学,才是大师。毓老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学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讲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历久弥新,而且玉润珠圆。毓老用其饱经世患的生命,启迪众多学子无尽的智慧。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