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5900000002

第2章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新的哲学学说

第一节 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世界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决定着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内容和形式、主旨和结构、意义和用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时代的哲学,不同社会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的哲学本体论学说。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的问题,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一、人和自然问题是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在通常意义上把原始哲学、古代哲学都通称为古代哲学)把人和自然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和人是古代哲学研究的主题。中国古代哲学也研究自然,五行说、气说都是影响很大的自然宇宙说。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主要研究人的问题。

从先秦的“仁”、“仁义”、“天意”说等到宋元明清的“理”、“性”、“心”论等,都是关于或主要关于人的学说。只就道、墨、儒三家哲学创始人而言,他们的人学思想都很突出。

道家创始人老子著《道德经》,主旨在言“道”。老子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老子的天道学说其意在于论证人道。特别是老子最先对人性作了深刻论述,主张返璞归真,是我国古代抽象人性论的先驱。而且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把人提到极高地位,把“人”与“道”、“天”、“地”并列,尊为四大,这开创了中国哲学重视人的优良传统。

墨家创始人墨子说道:“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2]墨子把“兼爱”看作人重要的本性的表现。他认为只要以人自己的本性,奉行“兼爱”原则,则可修身、治家、治国、平天下。“兼爱”是墨家哲学特色,是为人之道。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是人学。孔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是“仁”。何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孟子也解释道:“仁也者,人也。”[5]“仁”即人,孔子的仁学哲学是爱人之学,是人学。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是人学。如同胡适所言:“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6]也如冯友兰所说:“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学问。”[7]这些话都道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实质。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主流的儒家,他们非常注重人的研究,而且多以人兽二重化去界定人,指出人的本质是封建仁义道德。

古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和自然的问题。不过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同质同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研究大宇宙自然就是研究小宇宙人,认识了大宇宙自然也就认识了小宇宙人。他们通过研究自然来认识人,所以除了像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等少数哲学家研究人以外,多数哲学家研究的是自然的问题。

人们面对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宇宙自然事物,拷问它们背后是否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东西,如果有,这个东西即是万物的“本原”。“本原”按亚里士多德所说,是指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那就是存在物的本原。本原也即事物的始基、始因,是第一性的东西。古西方哲学的主题是自然本原问题,揭示自然的本原是什么以及其存在状况的问题。

泰勒斯说:“大地浮在水上”,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和元素。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本原是“火”。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世界的始基。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万物本原是“种子”。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以水、火、土、气为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自然万物的本原。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亚里士多德指出,只有可以感觉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才是第一性的东西,他称之为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所有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和主体。感觉、概念等都是从第一实体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东西,他称之为第二实体。他把神称之为第三实体。基督教神学把上帝作为万物的造物主。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存在。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上帝从一无所有中创造了世界,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的意志安排的,不然的话就是一根头发也不会从头上脱落下来。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因上帝的存在而存在。等等。

古代哲学,特别是古西方哲学,把自然宇宙事物作为研究的主题,对自然事物背后不变的东西及其特性拷问及作答,指出它是水、土、木、火、原子,或无限、种子、存在,抑或数、理念、上帝等,指出它是世界万物存在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基本的存在,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基础和原因,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始基、始因,是第一性的东西,是世界万物的本体,等等,所有这些学说都是本体论学说,是对人和自然问题这一古代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回应。

古代哲学本体论研究自然的本原及变化规律,对哲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和自然问题并不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自然本原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并不是哲学的任务而属科学,它已从哲学领域退出而归交科学。

二、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常表述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而其中第一方面是首要的问题,是近代哲学的最高问题。

笛卡尔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上左右摇摆。他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出发,首先确定了“我思”实体,“我”是存在的,“我”只是一个思维的东西,“我”是心灵,“我”是一个心灵实体,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即“思想”。在形而上学第一原理基础上又形成了形而上学第二原理即“上帝存在”和第三原理即“物质世界存在”。心灵、上帝和物质是笛卡尔的三实体。他认为心灵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所以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它们谁都不决定谁,因而不能说它们之中谁为第一性。但同时他又认为,心灵和物质两实体只是相对的实体,它们最终依赖于上帝这一绝对实体,只有通过上帝才能保证“我思”实体和物质实体的一致性,从而最终精神决定了物质。

莱布尼茨认为精神实体“单子”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单子是客观存在的、无限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目的。单子彼此不同构成千差万别的事物,单子高低不同构成高低不同的事物,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单子的表现。单子不可分割,不能按自然方式组合而产生,也不能按自然方式分解而消灭,它只能借上帝力量“突然产生”或“突然消灭”。单子彼此孤立,互不联系,它又能按上帝规定的“先定的和谐”彼此联系,和谐协调。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单子,单子是上帝创造的。说到底,宇宙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宇宙秩序是由上帝安排的,这就是莱布尼茨的观点。

贝克莱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主观以外的物。所谓物,就是一堆观念或感觉的集合。人们的感觉并把感觉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用一个名称来标志它,称之为某物,实际世界上哪有这种东西存在?事物只存在于能感知的心中,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拉美特利、狄德罗、霍尔巴哈都主张存在第一性。拉美特利认为世界只有一种物质实体,物质具有广延性的特征,还具有运动和感觉的属性,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都是物质实体的不同表现形式。人的思想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机能。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像提琴的一根弦或钢琴的一个键受到击动而发出一声声响一样,声浪所打击的脑弦也被激动起来,发出或重新发出那些感动它们的话语。狄德罗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物质实体,并且指出物质是运动的。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只有整体是不变的。世界生灭不已,每一刹那它都在生都在灭,从来没有过例外,也永远不会有例外。他认为物质具有感受的能力,可以发展成有感觉的物质,从有感觉的物质又可以发展出有思维能力的物质。从而他把意识看作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并且把它看作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霍尔巴哈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归结为物质和运动。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具有不同特性、不同本质、不同等级或门类的自然界事物,人只是自然物的一个等级。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感官不受刺激,我们就不能有感觉、知觉和观念。可见,他把意识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康德认为在我们之外有个“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指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自在之物”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感觉的来源。但“自在之物”是不可被认识的,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表象。康德的“自在之物”确实含有在人的意识之外的某些东西的成分,有点“物质”的味道,但“自在之物”绝不是物质的同义语。因为康德的“自在之物”世界不仅包括了物质,而且还包括心灵、上帝以及意志自由等。可见,康德不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家。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的一种精神存在。“绝对观念”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一切事物的核心和源泉,世界上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事物、社会事物或者人类思维,都是从它派出来的,都是它的表现。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诚然他也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但他只不过把物质劳动看作是能动的“绝对观念”借以实现自我的手段。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命脉。

费尔巴哈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第一基础,是可以被感觉触摸的、有形体的、物质的,它是永恒的、无限的。自然界不是由精神产生出来的,自然界就是它自身的原因,自然界存在的基础就是它自身。人是自然的产物,思维主体人和思维器官人脑都来自于自然界,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精神。自然界先于精神,无意识先于意识,无目的先于目的。他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等等。

近代哲学家们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特别是对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等拷问及作答,不管具体用什么名称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派生性,或者不管具体用什么名称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派生性,还有不管具体用什么名称主张存在和思维不分先后、平行存在、谁也不决定谁,两者都是世界本原。这些用不同具体名称表示的存在,或者用不同具体名称表示的思维,还有用不同具体名称表示的存在和思维,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都是世界事物中最基本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世界事物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基础和原因,是世界事物的本原、基础,是世界事物的本体,因而,所有这些学说都是本体论学说,都是对近代哲学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本体论回应。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中,虽然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首要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是其次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这个其次的问题不重要,不需要花力气去研究它,没有人花气力去研究。情况恰好相反。在近代哲学中,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事物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事物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犹如出生婴儿的第一声呼鸣,表示着近代哲学的诞生。“我思故我在”作为知识的第一原理,确认了人是认识的主体,确认了作为认识主体人的主体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的主客二分学说。从此,认识的主客关系二分成了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认识问题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话语。近代哲学家无不谈主客关系,无不谈认识论问题。

康德认为获得知识,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是哲学的重要任务。他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具体分析,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特有的认识形式,这些认识形式都是先天的,人就是运用这些认识形式去加工处理经验材料,从而获得知识。这些先天的认识形式是认识的工具,确保获得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并且他还认为,认识不只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更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黑格尔对认识论的含义作了界定,认为认识论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他对主客概念及关系作了详尽的说明。他指出,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绝对精神外化自身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以它们为对象进行自我认识。在他看来,实体就是主体,主体就是绝对精神,客体是绝对精神的创造物。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关系,是思想范围内的对立统一关系。他还把人的思维能力分为知性、否定理性、肯定理性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即是每一真理的一个环节。人的认识充满矛盾,只有经过知性到否定理性再到肯定理性这样一个概念的辩论运动,才能使人全面地、具体地、深刻地获得真理。特别是,他以他的认识辩证法为基础构建的宏大哲学体系,为人们的认识提供了一个范本。

等等。

从笛卡尔由“我思”确证“我在”,允诺了“能思之我”,到康德通过阐发“思”是“我”之自发性,指证了“能思之我”的必然性,再到黑格尔用“绝对精神”的“自我活动”构建了“能思之我”的普遍性,这是近代主客关系哲学发展的主要历程。主客关系是哲学认识论问题。主客关系,成为近代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认识论学说成为近代哲学的显学,认识论成为近代哲学的基本形态,认识论问题成为近代哲学颇为抢眼颇有建树的领域。无怪乎学界把近代哲学称为哲学发展的认识论阶段。

近代哲学把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认识的本质及规律问题,研究存在和思维的统一的问题,无疑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人们随着时代变迁也逐渐认识到,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并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的本质及规律问题是认识论问题、逻辑问题,它们也渐渐回到自己的家园。

三、人和世界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人类理论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哲学是人类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是理解、协调、整合人与世界关系,达到人和世界关系相统一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对于人自身问题的追问、对于世界问题的追问、对于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追问,是最迫切最紧要的东西。哲学是追问人自身、世界及两者关系的学问,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到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哲学意识的自觉,是现代哲学的特征。

所谓现代哲学,就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就是关于在人与世界关系上对人及世界总的观点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哲学有哲学最重要最根本最基础的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哲学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哲学基本问题随时代变迁而改变。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问题,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哲学时代的根据。扎根而树立在人和自然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哲学,是古代哲学;扎根而树立在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哲学,是近代哲学;扎根而树立在人与世界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哲学,是现代哲学。

直面哲学基本问题,揭示哲学基本问题中基本存在及其本质,尤其是揭示存在之存在及其本质,是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面对相同的哲学基本问题,会有相同的哲学本体论学说,也会有不同的哲学本体论学说,面对不同哲学基本问题断然不会有相同的哲学本体论学说。相同哲学基本问题上哲学本体论学说的差别是同时代性的,不同哲学基本问题上哲学本体论学说的差别是异时代性的。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哲学把不同的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这些不同的哲学基本问题有着不同的哲学本体论。哲学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哲学主题的转换是哲学发展的飞跃。哲学主题的转换,实际上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哲学本体论的转换。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的问题,围绕着古代哲学基本问题人和自然问题,形成了诸如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说等各式各样的本体说学说;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围绕着近代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形成了诸如理性说、实体说、单子说等各式各样的本体说学说;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围绕着现代哲学基本问题人和世界关系问题,有着不少本体论学说,人是世界主体说只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这一现代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本体论学说。

第二节 哲学视域中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完整的人

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世界是哲学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哲学研究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的人。

一、哲学视域中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哲学是人类理论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学问,“世界”和“人”是两个基本概念。那么,哲学研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哲学研究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则是必须首先明确确立的,因为不管“世界”还是“人”,其所指都不是一致无纷争的,其含义都不是单一无歧义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哲学研究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哲学研究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在哲学史上,关于哲学研究的世界有各式各样的所指,有各式各样的界定,人们常说的有这么几种:

宇宙。世界即宇宙,宇宙即世界。宇宙是广漠无限的,在时间上它无始无终,在空间上它无边无垠。宇宙是指无始无终、无边无垠广漠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过程。古往今来,上下四方,无所它不是,无所它不包。从物质到反物质,从银河系到河外星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人类思维,都包括在宇宙中,人本身也包括在宇宙中,是宇宙组成的一部分。宇宙的绝大部分事物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甚而是与人类没有关系的。这是宇宙世界,简称为宇宙。

自然。人们把宇宙中除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事物叫自然,有时还把宇宙叫自然界。这里所说的自然,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只是广漠宇宙中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那部分自然界事物,包括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原始自然事物是未被人类改造活动干预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的那部分自然事物,人们主要对它们进行观察而未进行感性改造。人化自然事物,它已经不是纯粹自然事物了,而是曾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在不同程度上是被人的活动改造过了的自然事物。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只是广漠宇宙世界中的一部分,它主要存在于宇宙一颗星球地球之上,尽管这类事物范围不断扩张,种类不断增多,然而到现在仍是宇宙中很小很小一部分。这是自然界世界,简称为自然。

社会。人类社会是人从自然界脱胎以后,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交相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人类社会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力系统;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的各种经济关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政权、政党、军队、公安司法机关等组织形式;社会文化,包括语言和逻辑,教育、科学和技术,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由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纽带联结起来的各种人类共同体,包括家庭、民族、社团、国家等。整个社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由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多层次复杂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庞大系统。这是人类社会世界,简称为社会。

思维。人类思维包括意识、思想、精神等。叫思维,不如叫精神更恰当些。精神是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切社会生活和活动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人类精神包括人的心理,它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处于自发状态下的人类社会意识,表现为感情、情绪、意愿、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朴素的信念等。人类精神还包括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建立起来的,以特定的形式和较为严整的体系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是对社会存在比较间接的反映。最具理论化、系统化、客观化特色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哲学、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教育等。人类的精神现象及产品,构成了人类的思维领域,也是人类的意识或思想或精神领域。这是人类思维世界,简称为思维。

人的世界。人的世界,也叫属人的世界。它不是上述各种世界中的某一个世界,它是上述世界中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世界。或者说上面所说世界中的自然、社会和思维构成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世界,它已在不同程度上纳入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是人活动的产物,是人有所作为的世界。人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而思维又常常被看作是社会事物,因而人的世界就是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自然—社会系统,就是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世界。

哲学研究的世界是哪种世界呢?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上述的自然、社会、思维都曾单独地作过哲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哲学曾经把自然或社会或思维作过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其道路并不顺达,结果并不丰厚,它们的局限性渐渐显现出来,这些学说的影响都不是太大。而从古到今影响巨大的,则是把宇宙看作哲学研究的对象,认为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哲学所说的世界就是宇宙,并且把追索这种世界的本质看作是哲学的根本任务。为此形成两大对立的学派,一是认为宇宙世界是精神的世界,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是主观精神抑或客观精神,世界是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人们称之为唯心主义;一是认为宇宙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观点人们称之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壁垒分明,两军对立,作为传统,流传至今,大行其道。

康德首先颠覆了这种传统的关于世界的观点。他认为哲学所研究的世界是“感性世界”。感性世界不同于自在之物,它与自在之物相对立。但感性世界又不具有自在性,它以自在之物为根源为基础。感性世界无非是现象的总和。现象即是自在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在人们心灵中引起的知觉或表象。感性世界就是由这些知觉和表象构成的,是自在之物表现给人们的样子。感性世界是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为我的世界。

胡塞尔认为,世界是作为人的经验视域的“整体世界”、“生活世界”。他指出,按照自然的态度,所谓现实客体指的是在人们之外的存在之物,我们看着它,站在它的面前,我们使自己的目光牢牢地指向它,然后我们描述它,并做出关于它的陈述,正如我们发现它在空间中面对着我们而存在着那样。但实际上这种自然的态度已经包含着超验的设定,这种超验的设定内在于人们的知觉,构成了人们知觉判断的前提。因而人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与人的认识活动无关的世界。而是已经有知识以各种方式在其中起过作用的世界,是包含着陈述或判断前识或共识的世界。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作为人的经验视域的“整体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具体而现实感性存在的“生活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是人澄明了的世界。他认为世界的在离不开此在,即世界的存在离不开人,应以此在的在作为考察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出发点。人在其在的过程中,在领悟在、追问在的过程中,在就把自己显示了出来。在本质上是随着人的在而展开的,只有当此在在,才有在,当此在不存在的时候,在也就不存在。人是在的澄明。此在是存在显露自己的场所。没有人,存在不能显露自己,存在没有意义。此在是澄明,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世界万物被人照亮。人就生活在人澄明了的世界里。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的世界。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自然不赞同唯心主义的观点,但也不赞同传统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传统唯物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8]马克思反复强调:“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它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9]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世界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的世界。人现实生活的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活动的结果,是人创造的结果,是人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人的活动是人现实生活的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是极有见地的,确实,哲学研究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哲学研究世界,世界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研究对象的世界,哲学上所说的世界,不是自然世界,不是人类社会世界,不是人类思维世界,也不是宇宙世界,而是人的世界。哲学上所谓的事物特点是人的世界中事物的特点,事物的本质是人的世界中事物的本质;人的本性是人的世界中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人的世界中人的本质。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哲学视域中的人是完整的人

在哲学史上,关于哲学研究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所指,有各式各样的界定,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自然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有人身自然。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细胞是人的有机体的基本成分,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官和神经诸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人具有自然属性,在人的自然属性中最具属人特征的是直立行走、手和脑。人具有垂直直立、两脚支撑和行走的特征。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是唯一直立的动物。也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直立造就了人。人有双手。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说,手似乎不是一种工具,而是多种工具,是作为工具的工具。也如康德所说,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其特征已经在他的手、手指和指尖的形态结构上表现出来。人有脑。如同阿西摩夫所说,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仅仅因为受惠于一种更为重要的特化器官——人的头脑。也如巴兰丁所说,人脑使得人区别于所有其他动物并能创造出人类活动圈。人体是活的生命机体,是人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自然存在。

社会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是人的生产劳动。在生产中,人们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诸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民族关系、地域关系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主要因素。人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只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现实个人。人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存在。

道德人。人是一种道德存在物。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只能是一种道德存在。中国古代哲学特别突出强调人的道德性,把人看作是道德人。中国先哲,特别是儒家,认为人的道德性是人区别于物的主要特征,道德是人的本质。如孔子把“仁”看作是人的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义”;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10]人与万物的区别在于有“义”,即道德。有道德才能算是人,人具有道德性,是一种道德存在。

理性人。人是一种理性存在物。理性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存在。苏格拉底把人的存在分成肉体和精神两部分,并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精神是人的本质,灵魂优越于肉体,指挥肉体,人是理性存在物。柏拉图把人的肉体和灵魂对立绝对化、神秘化,认为精神是人的本质的方面,是人的中心,是永恒的,逻辑力量即理性是人之灵魂的最高属性。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理性更属于人的了。库萨说人之为人、人与万物的区别点就在于人有理性,极大完善的人不需要在偶性的东西上是杰出的,只需要在理性方面是杰出的。笛卡尔认为存在着两种实体,一种是广延性的实体,即物质,一种是思想的实体,即心灵。这两种实体彼此对立,谁也不能决定谁,但人的存在的本质在于思想。人是存在的,就因为人是思想的。人是思想的存在,是理性的存在。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理性,人就是理性的存在物。黑格尔把人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实体,把理性看作人的本质,等等。人就是理性,理性就是人。人是一种理性人,是一种理性存在。

非理性人。人是一种非理性存在物。非理性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非理性。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人的生命意志是最根本的本体。尼采以权力意志代替了生命意志,认为权力意志才是人的本质。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性本能。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则把人的非理性因素生存、情绪、心理作为人的本质,等等。人是一种非理性的人,是一种非理性存在。

完整人。人以人的整体性而存在。人是人性统一的完整人。人是现实生活和活动的人,人就是生活和活动在人的世界中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人是完整的人,人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道德性与政治性、理性与非理性、意识性与潜意识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自在性与自为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现存性与历史性、生与死等丰富人性统一的完整的人。人是人之丰富而全面本性和特征的总体。人的各种人性不可分割性就是人的完整性。人的根本特性是完整性,是人的整体性。人的完整性,就不是人的人性的残缺性,就不是人性的肢解性,就不是人的片面性;就是人的人性全面丰富性,就是人性的完满性,就是人的全面性。人就是现实的人,整体的人,完整的人。人就是人。

哲学研究的人是哪种人呢?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上述不少人指出人的自然、社会、道德、理性、非理性等特性,但不是他们所有人都把自然人、社会人、道德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等单独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过他们其中一些人也确实把自然人、社会人、道德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等单独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他们主张自然人或社会人或道德人或理性人或非理性人等是哲学所说的人。但是,这些学说没有一种是令人信服的,而其共同的症结,是把人片面化、碎片化。把人说成是自然人或社会人或道德人或理性人或非理性人等,都是抓住人的一种特性,甚而是主要特性,把它绝对化,推向极致,无视人的其他特性,抹杀人的其他特性,因而人成了片面的人,实际上这种所谓人就成不了人,根本就不是人。

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的人。或许以后历史的某时,人们发现人的某种存在是最根本的存在,把人的某种存在作为哲学本体,但这种观点起码在当下,人仍然混然于草鱼鸟兽之中,还未从物中提升出来,显然是不适宜的。我们必须强调人是完整的人。“完整人”这一概念绝非我们的创造。哲学史上这一概念早就出现了。兰德曼把费尔巴哈荣称为第一个把人看作是整体人的哲学家,说他不像笛卡尔和康德那样仅仅以人的理性为出发点,而是以整体的人为出发点。费尔巴哈是否如此这里尚不说。兰德曼本人倒是非常强调人的整体性的。他在《哲学人类学》一书中建立了他的“完整的人的形象”:人是文化存在,人是社会存在,人是历史存在,人是传统存在,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强调人是完整的人的,强调哲学研究的人是完整人的则是马克思。他多处指出,人是现实的人,人是完整的人,人是活生生的人。只有这种完整的人才能是哲学研究的人。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哲学研究人,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哲学上所说的人,不是自然人,不是社会人,不是道德人,也不是理性人或非理性人,而是完整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人,完整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是完整的人,人又总是现实的人,人都是处在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中的具体人。自然条件是人生活活动须臾不可离开的根基,人的生活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人的生活活动也离不开社会生活条件,社会是人的现实基础和历史舞台,人的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为基本空间和现实基础的。自然生活环境,尤其是社会生活环境,诸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虽然都是人活动的产物,但对于生活活动于其中的人,它们都是既在的存在,这种既在的人不得不生活活动于其中的时空环境条件,对于人生状态有着绝不可忽略,甚而是稍微轻视的作用。人与现实的自然、社会条件,相互纠缠、相互锤打,从而相互塑造、相互生成。自然条件,尤其是社会条件,极大地制约着人生状态,甚或说历史上它表现为决定人的东西。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成为自身,决定着人是这样子的人而不是那样子的人。如同马克思深刻指出的那样:“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人在现实性上是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中表现出具体人性的人。

人是完整的人。人性是丰富而全面的,人性全面而丰富的人,才是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人又是在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下具体活动着的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是人为的,是为了人的,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与人性全面而丰富的发展、完整的人与现实的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客观的主观的、必然的随意的、不可抗拒的故意人为的等极其复杂的缘由,已存的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某种人性去掩盖、压抑、弃绝人的其他本性,达到对人的生活和人生的某种片面绝对化的规定,致使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成为罕见、例外,绝大多数人成为片面的人。

人是完整的人,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这是哲学的对象,这是哲学所指的人。人是具体时空具体条件下活动着的具体人。已存的历史条件下具体活动的具体人,总体上是片面的人。但哲学所指的人,或说我们哲学人学所指的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是完整的人、人性全面而丰富的人。符合世界主体本质的人,人性丰富而全面的人,生活和活动在具体条件中的完整的人,这是一种应然的人的存在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这不是宣扬抽象人性论,而是哲学的职责,因为哲学职责之一就是为某种价值观念辩解,况且人的这种存在状态经过努力不是不能达到。

哲学是关于人和世界关系的学说。世界有不同含义的世界,人有不同含义的人,人和世界关系有不同含义的人和世界关系,不同含义的世界,不同含义的人,不同含义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会有不同的哲学本体论,会有不同的哲学学说。我们所说的世界是指人的世界,我们所说的人是指完整的人,我们所说的世界与人的关系只是指人的世界与完整人的关系。

第三节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

哲学是研究存在的学问。哲学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原的理论。人和世界是两种最基本的存在。人是自因自果的存在。世界是人因人果的存在。人是存在之存在。人是世界主体。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

一、人是自因自果的存在

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人是怎样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什么,何以如是,这是必须拷问及作答的问题。

人是人自身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人的根本,人是人的本质。

人不是一个在时间上可以向过去无穷追索以至无始的存在。人类是一种生成、发展着的存在。诚然,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地球,地球距今十多亿年开始了生命起源和演化,人类则起源于动物界,是从猿分化来的。人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这是哲学必须坚守的观点,它把西方上帝造人、中国“心”、“理”是人之源等杜撰赶出自己的阵地。人是自然界发展产物的观点是哲学学说的组成部分,或称之为哲学的生物学基础。但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不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否则就会重蹈机械唯物论的错误。

人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并使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人由自然界分化出来,人形成人。所以,人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是哲学必须坚守的。但是,人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这只是人类学的结论而不是哲学的结论,因而不是哲学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看来,人不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人不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能把人归结于自然界,也不能把人归结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人是人自己生成和发展的原因,人是人自己生成和发展的结果。人只能归结于人自己。人开始了人的活动才有了人,人开始了人的活动人才与前人作别成为人。把人和万物区别开来的是人的活动,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占有世界的活动。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存在和发展本身。人为了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活动,就必须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占有世界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通过人的活动,不仅创造和发展了人为世界,而且还生成和发展了人自身。人以人的活动生成人自己的存在,人以人的活动推动自身的发展。人是人生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创造了人自己,是人发展了人自己。人是人的原因,人是人的根本,人是人的本质,人是自因自果的存在。

二、世界是人因人果的存在

世界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是怎样的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何以如是,这是必须拷问及作答的问题。

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意识三大组成部分。那么,自然是什么?自然的本质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精神意识是什么?精神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人是自然事物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的根本,人是自然的本质。

自然界泛指无机界和有机界,囊括古往今来、上下四方,无始无终时间、无边无垠空间中一切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事物及过程。自然界可以分为直至现在仍与人生活和活动无涉的原生状态的自在自然事物以及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自然事物。与人生活和活动无涉的自然界事物,不过是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存在物,对人来说无意义,或者只具有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因而这种自然界只是自然科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

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是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那部分自然事物,包括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原始自然是未经人类活动干预而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内的那部分自然事物。它已在不同程度上纳入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之中,人们主要是对它进行观察而尚未进行感性改造。人化自然事物,已经是非纯自然事物了,已经不是那种自然而然生成和发展存在着的自在自然事物了,而是曾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是在不同程度上人类活动创造的、改造过的自然事物。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是人为的自然。

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这些人为自然不同于原生状态的自在的纯自然,纯自然是大自然的一统天下,自然力是至高无上的唯一主宰,一切服从于自然的因果关系支配,而人为的自然却有不同的性质。人为自然的自然事物,既以自然为转移,也以人为转移;既受自然的支配,也受人的支配;既有自然因果规律在起作用,也有合目的性的应然规律在起作用,等等。人为自然体现了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关系。

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这些人为自然不同于原生状态自在的纯自然,纯自然是纯自然作用形成的,人为自然是经过人的活动参与形成的。人为自然也有自然的作用,但主要是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外部存在,自然的存在被人化,是自然物与人的活动互动生成的自然。

人是自然生成和发展的深刻基础。自然是人生成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自然事物中的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类事物凝结着人的智力和体力,打着人类活动的烙印,是人类活动结果和自然存在物的统一。即使是自然事物中的原始自然,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类自然事物与那些同人类活动毫无关联的纯粹的自在的自然界事物不同,是人的活动的现实化,是人对其有所作为的自然事物。

自然界在其现成形态上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相适合地存在着。人必须作用于自然界,使之为人而存在,成为人为的自然。人为自然不同于原生状态自在的纯自然事物,人以人的方式,通过人认识、改造、占有自然事物的活动,自然界由原生状态自在的方式而存在变成以人的方式而存在,原生状态自在存在自然变成人为自然。人为自然具有属人性,具有人的本质。人为自然是人本质力量的产物,人为自然的状况表征着人本质力量的状况,人为自然的发展表征着人本质力量的发展,人为自然的本质表征着人的本质,人是自然的本质。

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是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这是人为的自然、属人的自然。人通过人的活动生成和发展人为自然、属人自然,即哲学视野中的自然。人是自然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的性质是人为的、属人的。人是自然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根据,人决定着自然,人是自然的根本,自然的生成、存在和发展表征着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是人,人是自然的本质。

人是社会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社会的根本,人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事物包括社会物质和社会关系,是社会物质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骨架。社会是以生产力为最终决定因素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社会的人,人受制于社会。复杂的社会事物,众多的以至还要比自然界事物关系更深更广的社会关系,都制约着人,而人对它们也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学揭示的铁的事实,也是哲学必须坚守的观点。但是哲学不能到此为止,而且必须进一步拷问社会生成的基础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人是社会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人创造了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在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生产能力的社会表现。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人们认识、改造、占有世界活动中结成的关系,它不过是人们的活动的产物。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无疑地,这些也只不过是人认识、改造、占有世界活动的产物,也只不过是人的活动的产物。社会发展规律其实是人的活动发展的规律,是人活动诸因素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人的活动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即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深刻基础,也是社会规律生成和发展的深刻基础。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为的事物。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中一切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活动。一切社会物质及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嬗变无不根源于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发展。社会的历史运动都是由人的活动来推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的活动史。

人是社会的根本。人是社会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最终归结于人。人是怎样的,社会才能是怎样的;社会是怎样的,折射着人是怎样的。人是社会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是人。

人是精神意识现象和事物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精神意识现象和事物的主类是意识形式,实质是人通过认识活动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各种意识形式的内容,无论多么深刻、抽象、荒延、离奇,都可以在人对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中得到本质的揭示。人认识活动的认识对象,不是外在于人的与人分离的自在存在物,而是人的世界中的事物。人为的人的世界中的事物,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它是客观存在物,但不是自在存在物,它的生成和存在已渗进了人活动的因素,它在人的活动中已经扬弃了其自在性,是按照人能够观念把握方式而存在的事物。人的认识对象是一个人为的人可知的世界,这个人为的人可知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自在的事物不断进入可知世界界域,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人通过人的认识活动扬弃自在之物的自在性,自在之物变成人为之物,从而被人观念把握。精神意识,主要指意识形式,它的产生,它的存在,它的内容,它的界域等都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活动是精神意识现象和事物生成及发展的深刻基础。

精神意识现象及事物,是人的活动及结果。人是精神意识事物的根本,是其生成、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意识事物归结于人。人是精神意识事物的本质,精神意识事物的本质是人。

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就是人为自然、社会和精神意识这类世界事物,尽管具体到某类某种事物的范围、种类、存在方式等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性质上是这类事物。这是人为的世界,或叫属人的世界,或叫人的世界。人为世界事物是与人类生活和活动相关的世界事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对其有所作为的世界事物,是人为的结果。

世界是人类生活和活动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精神意识事物。这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对其有所作为的,符合人的目的的属人的世界,人的世界,人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同于时空无涯的宇宙世界,但它又不是时空无涯宇宙之外的一个独立的世界。世界只有一个,除时空无涯世界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世界。人为的世界只是时空无涯广漠宇宙世界之中的一部分。人为世界与时空无涯广漠宇宙世界不是绝对对立的,不存在有绝对的界限。人为的世界不是存在于时空无涯广漠宇宙世界之外。人为世界只是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的活动创造了社会事物、精神意识事物,改造和创造了自然事物,使时空无涯广漠宇宙世界中的一部分烙上了人的活动的印记,成为属人的世界的。人为世界在时间上有它的开始,在空间上有它的边际。人为世界之存在及意义是随人的存在及活动而生成而展开的,并且是随人的存在及活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世界始终而且在骨子里是和人的存在、人的活动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天地万物。

人只能生活在属人的世界里。属人世界是人生息的空气。人生存和发展须臾离不开属人世界。属人世界须臾离不开人。人本源本真的生存方式是人与属人世界一体。属人的世界,人生活的世界,不是与人分离的游离于人的活动之外的独立存在的毫无时间性的自因自果自生自息纯粹天然的自然世界,而是人根据人的本性、目的和本质力量通过人的活动生成的属于人的世界,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生成的真正属人的真实的生活世界。属人世界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生成和存在的对象化世界,是与人的生活和活动相关的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对其有所作为的世界,是人为的世界。

人为世界的生成、存在和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它是人活动的轨迹,人的活动是它的真实内容。人的活动是世界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世界、人为世界、属人世界,是人生活的世界,是人本性的世界,是人本质的世界。世界是以人为本的,人是世界的本原,人是世界生成和发展的根本、主体;世界为人所派生,为人所引出,为人所敞开,人为世界归结于人,人决定世界,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是世界的根本,人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人因人果的存在。

三、人是世界主体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和世界关系是怎样的,何以如是,这是必须拷问及作答的问题。

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人和世界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紧密黏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人通过人的活动自生自在,世界通过人的活动而生而在。世界因人而生而在,人也只有在世界中才能生才能在。人和世界同生同在。人和世界的关系虽然是相互依存的,但人和世界的关系突出表现是人不断进行各种活动以掌握、占有世界,以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是世界不断被人为生成人为世界的关系,是世界不断被人为发展人为世界的关系,是人不断作用于世界变自在世界为人为世界的关系;是人为世界不断生成和发展以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同时,也是人在生成、创造、占有人为世界中人不断丰富和充实人的本性、本质,人不断实现人自己的关系。

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世界是人的对象,人从世界来规定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世界是人为的世界,人为的世界是为人的,人的对象世界规定的人,是世界主体的人;人的对象世界表现的人的本质,是世界主体。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人是人自身生成、存在和发展的缘由和根据,人是人的本根,人是人的本体、主人、主体。人不仅仅是自身生成性的,是自生自成的,世界生成、存在和发展的缘由和根据也是人,人是世界的本根,人是世界的本体、主人、主体。人是存在之存在。人在,所以存在才存在,存在之所以存在,就因为人在;存在而存在故人在,人在存在才存在。

在人和世界关系中可以看出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从人和世界的关系来看,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人因人果的存在,世界的根本是人,世界是人为的世界,一句话,世界的本质是:世界是人为的世界。人本质是什么?人是自因自果的存在,人是人的根本,人是人的主体,人是世界的根本,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是包括人和世界在内的一般通称为整个世界的主体,人是存在之存在,一句话,人的本质是:人是世界主体。

这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理论,是一种人是世界主体的哲学本体论学说。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作为本体论研究对象的存在必须是纯粹的超验存在,而纯粹抽象思维中的超验存在,又是多种多样的,广泛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对它们的研究并不是哲学本体论所能囊括的,而希冀囊括这所有存在也是做不到的。哲学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哲学本体论所研究的存在是存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存在,这种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因为它的存在,其他存在才存在,它是世界万物包括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基础和原因;它的存在决定着其他存在,匡正着其他存在,是其他存在的标准、原则。这种存在是存在中那个作为理论硬核、作为理论解读原则、作为理论体系基点、作为理论体系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存在。简言之,哲学本体论是揭示存在中什么是最根本存在以及其本质的理论,或是说,哲学本体论是关于最根本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

本体论源于人的本性,属于人的本性。寻根究底、追本溯源是人的特征。人须臾离不开外界世界事物,人就生活在人的世界事物环境中。但是,人对所看所闻所接触的感性存在的世界事物,心里不踏实,感觉不过瘾,总觉得它们是存在的表面,是存在的现象而并非存在本身,人所看所闻所接触方式把握的感性存在世界事物背后一定会有根本性的本质的存在。人对世界事物的把握总是处在这种现象和本质、感性和理性、表面和深层等矛盾之中。人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事物以维系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去探找经验背后的存在,经验遮蔽的存在,也就是人认为的越验的存在,本质的存在,深层的存在。寻根究底、追本溯源探究经验背后的本质存在,就成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人的一种本性。人对不同经验事物寻根究底、追本溯源,从而构建了各式各样的科学和学科。人对整个世界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寻求宇宙的“最高原理”,寻求万物之本,从而形成哲学本体论。哲学本体论是属于人的本性的。如同海德格尔所说:“人的此在只有当其将自身嵌入‘无’中时才能和存在者打交道。超越存在者之上的活动发生在此在的本质中。此在超越活动就是形而上学本身。由此可见形而上学属于‘人的本性’。形而上学既不是学院哲学的一个部门,也不是任意心血来潮的一块园地。形而上学是此在内心的基本现象。形而上学就是此在本身。”[13]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去探求包括人本身在内的存在者存在的根据、本质、意义,这种形而上学的探索、本体论的追求,是人的内心的基本现象,因而形而上学本体论,就是人的本性,就是人本身。

人对人自身本性的理解终归是本体论性质的,是形而上学的。探究“可能”、寻求“超越”、表达“追求”、内蕴“理想”是人的本性。人,无论是个体还是类,都不仅是曾是、现是而且还是将是,都不仅有过去、现在而且还有将来。人生活和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在和将来、现实和理想、此岸和彼岸、实是和应是等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自己现实状态和进一步发展状态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存世界和将来世界的矛盾等,人的生存本性总是表现出超越现在、现实、此岸、实是而迈向将来、理想、彼岸、应是,人的生存本能总是表现出不断超越人现实状态而迈向更高发展状态,人的生存本性总是表现出不断超越现存世界而建构更能满足人需要的将来世界。因而,人的本性渴求在最根本最基础的程度上把握世界、把握人、把握人的地位和意义。这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渴求,是一种终极关怀,意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种安身立命的理论支撑。这种终极关怀就是哲学本体论。作为人的最高价值的理论悬设就是形而上学。人对人本性的理解终归是本体论性质的,是形而上学的,而且对人本性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它伴人而存,永无最后完成之日,所以它不能逸出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视野,永远具有本体论的性质,永远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

本体论是对人的本性的表达,形而上学是人之为人的理念。人是一种信守理想的存在,又是一种生活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现实存在。形而上学本体论既说明人的理想性规定,又说明人的现实性规定;既着眼于理想,又蕴涵于现实;既指证理想生活的崇高价值,又指证现实生活的崇高价值;既勾勒理想社会的境界指向,又勾勒现实社会的境界追求;既提供理想的价值尺度,又提供现实的价值尺度;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前瞻性展望,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日常性的展现;既建塑理想的人的行为标准,又确立现实的人的行为准则;既建构理想生活的形上境界,又提供现实生活的品位品质,等等。理想和现实是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两个维度,但不是互不相干的平行的两条路向,两个目标,理想和现实就在同一路径上通向同一个目标。要强调形而上学本体论对理想追求的旨趣,更要着力把握现实生活中所蕴涵的形而上学旨趣。人的生活是形而上学的。理想是形而上学的维度,现实也是形而上学的维度,而且是形而上学更为重要的维度。理想就在现实生活中。在形而上学理想追求下,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可能性不断现实展开,人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加强,人的世界主体本质不断丰富和充实。形而上学是人之为人的寄思未来的理想理念,更是人之为人的把握当下的现实理念。

第四节 哲学人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哲学人学是关于人是世界主体的学说。人是世界主体说与主客关系主体说、人是世界灵魂说、人本主义等有联系也有区别。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新的哲学学说,哲学人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一、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对主客关系主体说的超越

我们认为,人是世界主体。这种说法,难免使人想起哲学史上的主客关系主体说。确实,人是世界主体说和主客关系主体说有联系,但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

把认识者——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把认识对象——事物看作是认识的客体,这种思想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有,而把主客二分学说作为主导原则,则是在笛卡尔开创的近代哲学中。

近代哲学的鼻祖笛卡尔,把人界定为认识的主体,并对此作了深刻的哲学沉思及论证。他告诉人们,要想在科学中确定任何稳定持久的东西,必须有一个“纯洁的开端”,完全废除每个东西,从基础重新开始。“我思故我在”。他首先为普遍怀疑找到一个执行者,即我,“我思”、“我在思想”。“我思”与“我在”有着不可拆移的相关性。我思,我必存在。我正在思想,我不可能不存在。“我思”的确定性必然传递给“我在”的确定性。“我在思想”,是自明的,不可移易的,“我存在”就相应具有自明性、不可移易性。“我思”是一切真实确定东西的存在基础。思是“我”的属性,是人的属性,“我”是认识的主体,主体的基本内核是自我意识,人是认识者,人是认识的主体。

近代哲学大家黑格尔,极为赞赏笛卡尔人是认识主体的思想,认为人是“能思维的动物,天生的形而上学家”。[14]黑格尔还竭力赞扬笛卡尔主客二分学说,认为主客关系是哲学的主导原则。确实,主客二分说虽然在古代已经诞生,但在近代哲学中,主客关系的地位才日显突出,成为哲学大船的龙骨,成为哲学的中心话语。哲学家几乎无不谈主客关系,所有哲学重大问题几乎无不围绕主客关系而展开。

康德对主客关系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人是认识主体,不过他不叫人,而叫“理性”,认识理性是认识的主体,也叫理性主体。主体的认识形式是能动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认识过程是主体意识建构客体并使之成为对象意识的过程,认识不只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更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黑格尔对于主客关系的论述是详尽的。黑格尔建立的庞大哲学体系,近代哲学家无人能够相比。而他的哲学体系就是“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主体建立客体又克服客体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的,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万物的核心和命脉,世界万物都是它的表现。他认为“绝对观念”,不仅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实体,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实体,活的实体,具有创造性的主体。一切事物不过是它自身运动内在过程的体现。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15]

黑格尔从“实体本身就是主体”这个基本思想出发,认为“绝对观念”全部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作为主体“绝对观念”产生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回到自身的过程。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是对“绝对观念”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

这些浸漫着黑格尔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的思想,而且在他看来只有在人的全部活动中才能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内在统一,所以他主张人是实践的主体,不过这个实践只是“绝对观念”自我展开走向完满的一种理性表现过程而已。

主体、客体以及两者关系,是近代哲学中很重要的问题,甚而可以说是其首要的问题。近代哲学家们对主体问题研究颇深,影响极大。我们提出人是世界主体说,不可否认,也受到此很大影响。“主体”一词是受近代哲学启发才使用的,特别是在作者的早期著作中,“主体”一词与近代哲学的渊源关系明显可见,而后来明确地划清了两者的界限。因为,近代哲学主客关系论者认为人是认识主体,简称“人是主体”,我们研究人与世界关系,认为人是世界主体,简称“人是主体”。虽然两种学说都说“人是主体”,但“主体与客体关系”同“人与世界关系”两个问题,两种“人是主体”的命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主客关系是哲学认识论问题。近代哲学以主客关系为首要研究对象,所以近代哲学也称哲学发展的认识论阶段,主客二分原则的认识论是近代哲学的基本形态,这是人们的共识。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客关系实质是认识论问题,而把思维和存在关系转换成主客关系,把认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存在的反映,转换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这既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又使认识问题精确化,是对认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至今仍有很大影响。但主客关系是个认识论问题,而且仅仅是个认识论问题,人是认识主体即“人是主体”是对主客关系这一认识论问题的回应。认识论的第一诉求是“思”,是“认识”。主客关系认识论中“人是主体”意味着人仅仅是“思”者、“认识”者,至多不过是积极能动的“思”者、“认识”者;人的活动仅仅是“思”、“认识”,至多不过是积极主动地“思”、“认识”。而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是世界主体即“人是主体”是一个本体论命题,是对现代哲学基本问题即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回应。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认识论问题、本体论命题与认识论命题其层次差异也是本质差异是不言而喻的。本体论涵盖着认识论,决定着认识论,是认识论的基础和根据,是认识论的理论支点。人是世界主体,包括人是认识主体。人是世界主体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是认识主体只是人是世界主体的一种表征。同人是认识主体一样,人是社会主体、历史主体、经济主体、法律主体、教育主体等,各是人是世界主体的一种表征或特例。我们说人是世界主体,简称人是主体,同人是认识主体以及人是社会主体、人是历史主体等,简称人是主体,这些关于人是主体的界定,两者相比,外延上,绝非一致;内涵上,有的相近,多数大相径庭。我们从哲学本体论上说人是世界主体,在内涵上,“主体”一词是指本体、根由、主人、灵魂,人是世界主体,就是说,人是世界本体、根由、主人、灵魂;在外延上,“世界”一词应标着重号,人是主体,是本体、根由、主人、灵魂,但人不是某方面某领域而是世界的主体、本体、根由、主人、灵魂。

近代哲学主客关系论者认为主体是什么?笛卡尔说是“理性”,康德也说是“理性”,黑格尔说是“绝对观念”,其实“绝对观念”也是“理性”。可见,不管是笛卡尔、康德,还是黑格尔,都把认识主体看作是“理性”。在近代哲学中,很少有哲学家明确说过“人是认识主体”即“人是主体”,或“认识主体是人”即“主体是人”。而不少哲学家明确指出“理性是主体”或“主体是理性”,但后来的哲学家却把“理性”等同于“人”;“人”等同于“理性”,认为“理性是主体”就是“人是主体”或“主体是理性”就是“主体是人”。其实,“理性”与“人”是不可等同的,“理性是主体”与“人是主体”两者的区别是不可抹合的。主体即本体、根由、主人、主角。“理性是主体”或“主体是理性”是一种理性本体论,是“思本”主义。主旨是理性决定论。不是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人的认识,而是人的认识决定了人的存在。理性成了决定的东西,人成了理性的派生物,成了被理性决定的东西。实际上不用任何求证的是:“理性”具有派生性,它只是人的一种特性,附着于人的身上,有人才有理性,无人即无理性。离开了人,理性的独立性都成了问题,那么作为一种无独立性的人的特性之一的理性怎能作为认识的主体?更谈不上世界的主体。“理性是主体”这个命题是不能成立的。“理性是主体”与“人是主体”两者的差异不仅不能抹合,而且应该重视两者的巨大不同。谁是主体,谁就占有优越地位,谁就会受到推崇。“人是世界主体”,人理所当然地是世界的主人、主角,人是世界之本,人的地位最高,是世界的灵魂。“理性是主体”,那么理性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推崇,至高无上。把理性绝对化、普遍化、至上化,安排成一切事物的最高裁决者,哲学史发展的事实证明确实出现过这种情况,而哲学史发展的事实同样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人受到扭曲、压抑。理性,也叫科学理性,它以揭示事物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规定和规律等为己任,以必然性、确定性、普遍性、规律性等为特点。在近代哲学主客关系论中,理性受到至高礼遇,地位显赫,至高无上。这既给人类带来福祉,也给人类带来不幸。它的最大恶果是,使人受到理性的打压,人变成了物,人沦落为理性的奴隶,人被撕破,人变成了碎片,在人的本来面目全面性、整体性上陷入困境,遭遇尴尬。这种恶果当时就被哲学家看出来了,不少人为恢复人的地位找出路。如康德,他说人是“理性的存在”,但强调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不是可以任意扩张的;无限地扩张理性的认识能力,必然会把一切都变成必然的东西而使人失去自由;人只能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自由存在是必然的。康德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人的自由开辟道路。康德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确确实实可以证明,理性主义的理性反人性质是存在的。可见,主客关系论者的“理性是认识主体”即“人是主体”命题有着反人的危险和事实,人与世界关系论者的“人是世界主体”即“人是主体”命题有着重人的企图和根据,两者的“主体”实则是大相径庭的。

近代哲学主客关系论者认为“人是认识主体”,简称“人是主体”;人与世界关系论者认为“人是世界主体”,简称“人是主体”,都说“人是主体”,两者确有一定的关系,后者是受前者很大影响的,但两者绝不是一回事,有着本质差别。我们也多次希冀找一个新的词汇来替代“主体”,以示两者的区别,只缘苦于我们词汇库中羞涩,难以实现。不过,据孙周兴所说“主体”一词有三种基本规定:一是独立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东西;二是逻辑上是主词,不能表述其他东西,其他概念都是表述他的;三是在定义上、时间上、认识秩序上都是第一性。藉由,倒是我们坚持用“主体”一词的一种理由,一种情愫,一种宽慰。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对近代哲学主客关系主体说的超越。

二、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对人是世界灵魂说的扬弃

我们认为人是世界主体。这种说法也难免令人想起人是世界灵魂说。确实,人是世界主体说同人是世界灵魂说有一致性,但两者也有本质差别。

哲学史上有很多哲学家认为人赋予世界以意义,人创造了意义世界,人是世界价值的中心,人是世界的灵魂。海德格尔就是其中之一。

海德格尔认为有三种“在”,一是手头的东西的在,二是通过此在使用用具而被揭示出来的现存东西的在,三是世界的在。他说这三种“在者”的在,应以此在的在世作为考察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出发点,人在其在的过程中,在领悟在、追问在的过程中,在就把自己显示了出来。就是说,他认为在本质上是随着人的在而展开的:只有当此在在,才有在,当此在不存在的时候,独立性也就不在,自在也就不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在的澄明。此在是存在显露自己的场所。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没有人,存在不能显露自己,存在没有意义。此在是“澄明”,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世界万物被人照亮,因而世界有了意义。世界因人而有意义,无人的世界没有意义,不成为世界。

海德格尔主张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意义的基础和本源,我们姑且称之为人是世界灵魂说。

人是世界灵魂说与我们的人是世界主体说的一致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是世界主体说与人是世界灵魂说,两者在哲学本体、出发点以及理论主旨各方面都有本质的差异。

首先一个根本之点是,人们常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是人本体论,其实他的人本体论名不副实。

形而上学本体论是源于古希腊,被亚里士多德范式化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向、所指、内涵及意义作了规定,指出它是“第一哲学”,“本体”是世界的本原,是一切原理和原因中最高的原理和原因,形而上学本体论所要研究的就是“本体”的问题。千百年来,哲学界多数人遵循着亚里士多德的运思思路,只有少数是例行中的例外。哲坛上自然本体论、上帝本体论、理性本体论、道德本体论、物质本体论、人本体论等都是著名的形而上学本体论。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本体论祈向和亚里士多德相一致,他在《什么是哲学》一文中说道: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在于:我们响应于哲学向之行进的那个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就是存在者之存在。他也把本体论看作是存在者之存在的学问,是探问存在者整体之根据的学问。但是,他却铺张地运用着“本体论”一词,给不少事物冠以本体论名称。诸如烦的本体论、死的本体论等。特别是,他指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黑格尔都把“在”即“存在”的问题作为本体论,但都没有真正研究过“在”,都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在”,问题就在于他们以“在者”代替了“在”,以无限(“在”)的本体论代替了关于“此在”的存在分析,因而忘却了“此在”,即忘却了人的“此在”和“在世之在”。“在世”之“此在”是人的本真的此在,也是“在”的本真意义。故此,他要建立一种全新本体论——“基本本体论”,来解决在的问题。这种“基本本体论”,就是“此在”的“基本本体论”,即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

“此在”的“基本本体论”,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按照亚里士多德式的致思路线含义应该是,人是存在者的存在,人是存在者整体之根据。实际上,海德格尔的“此在”(人)的“基本本体论”诉求与此并非吻合。

海德格尔对在即存在与在者即存在者作了严格的区分。指出人不是在,不是存在,只是在者、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不同,人只是一种特殊的在者,他称之为“此在”。“此在”就是我们自己总是的那样一种是者或存在者。在与包括“此在”在内的一切在者具有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总是在者的在。尽管“此在”比其他一切在者具有优先地位,但是,包括“此在”在内的一切在者与在的关系即人与存在的关系只能是:无论何时,在者之为在者,总是在“在”的光照中显现出来的。先有在而后才有包括“此在”在内的在者,在是本源性的,包括“此在”在内的在者,是由在发源的,是在的赠礼,在是包括“此在”在内的在者的先验条件和根据。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人本身及世界生成和发展的根据,源初的“在”才是人的源头,“此在”的人是由在发源的,在是人从之而来的那一境域。人不是本体。

海德格尔十分强调,人的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即在世。在世是此在的最内在的最根本的存在状态,是此在的先验规定性。只要此在在,就已在一世界中。海德格尔强调此在在世界之中,不仅说明此在与世界不可分离,而且其中重要一点还在于说明,世界是此在作为此在实际生活在其中的那些东西,是像时间性、语言、社会关系等此在生活的境域。我们就居住在此自身的缘构发生之中。人就是“此”之“在”,就是“缘”之“在”。时间性、语言、社会关系等“此”、“缘”实际境域是牵挂人生在世的源头,是决定人生活动的根据,它们引导人,指引人,塑造人,生成人。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认为是世界决定人,而不是人决定世界。

海德格尔竭力主张人澄明了世界,此在澄明了在。人和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在和此在的在者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自身是隐而不显的,它只有而且必须通过在者显现自身,世界只有而且必须通过人才能被澄明。人是在的澄明,此在是在显露自己的场所。没有此在的人,在、存在不能显露自己,在、存在没有意义。此在是澄明,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世界万物被人照亮,因而世界有了意义。从本体论上来说,海德格尔这一思路的前提是,在人之外,有一个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人的世界,它先于人的存在,在人之外存在,只是人显示了它,显现了它,显现了它的存在,显示了它的意义,并不是说人生成了世界,并不是说世界是人为的为人的。

形而上学本体论是关于世界万物本源的学说,是关于存在者之存在的学问。海德格尔本体论学说虽然称作此在“基本本体论”、人的“基本本体论”、人学本体论,但实际上不是以“此在”为本体的,不是以人为本体的。所谓此在“基本本体论”、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人学本体论,只是在本体论的研究中,着重对此在,对人,进行了诠释和分析,其用意不是论证此在、人是形上本体,而理论主旨在于警醒人们对于那个源初的、在人和万事万物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人和万事万物从之而来的在的、存在的遗忘,寻求在的、存在的意义,呼唤在、存在,本源地回到在、存在。海德格尔的形上本体所指,不是“人”、“此在”,而是他一生也没有说清楚道明白的那个“在”、“存在”。

所以说到底,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世界本体,世界本体仍然是那个最高的存在。可见,海德格尔所谓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是名不副实的。这不仅说明海德格尔的人学本体论学说不能成立,也使海德格尔的人是世界灵魂说与人是世界主体说不可等同而论。

再者,我们姑且承认海德格尔的人学本体论成立,但他的主张也与人是世界主体本体论有着本质区别。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是哲学本体,哲学本体是人。人是哲学的出发点,作为哲学出发点的人,是完整的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人是世界中心,作为世界中心的人,不是只具有某种或某些方面特征的人,而是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或者说,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才是世界的灵魂,世界的中心。海德格尔虽然主张人是世界的灵魂,但他的观点和人是世界主体说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海德格尔哲学本体是存在。他的“存在”一词含义难以使人搞清楚到底指什么,不过他倒是明确表示过世界上唯一的本体的形式是人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据。只有从个人存在出发,才能理解、把握其他事物的存在。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此在作为存在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存在论地存在。人的存在是唯一的本体形式,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这如同法国存在主义者毕尔指出的那样,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所真正接触的唯一的本体的形式是人的存在。当然,在海德格尔看来,本体也还有其他的形式:有他所谓“所见事物的存在”或外界;有工具和器械的存在;有各种数理形式的存在;有动物的存在;但只有人是真正存在的。动物活动,数理的事物持存着,工具在那里听我们使唤,外界呈现出来,但这些东西没有一项是存在的。可见,海德格尔认为个人的存在第一性,世界万物的存在取决于个人存在。人,个人,是世界的中心。

但问题的关键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人是什么?他所说的作为一切存在出发点的人是什么?海德格尔没有强调过他说的人是指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而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论证的却是畏惧、焦虑、死亡等人的超感觉和思维的心理本能。他指出人的“此在”是一种“烦”的体验,烦恼也叫焦虑,这个名称是被用到纯粹本体论的存在状态的意义的,是一种存在状态的本体论的基本现象。“烦”通过“畏”的情绪表现出来,畏惧启示着虚无,虚无揭示着个人的真正存在。人到死亡时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懂得个人存在的意义,才能获得个性,成为他自己。简言之,烦、畏等这些非理性的心理本能活动才是人的最真实的存在。可见,海德格尔的人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的非理性的人,从而世界的中心不能说是人,最多只能说是非理性的人,或确切地说,作为世界基础的、根据的,只是人的一种特征的非理性的心理本能。

近代哲学中宗教神学、机械唯物主义、历史主义,特别是唯理性主义,压抑人、贬低人,引起哲学家的不满和愤懑。海德格尔等高举现代哲学旗帜,猛烈轰击、彻底颠覆近代哲学特别是唯理性主义传统,高举人是世界灵魂的大旗,抬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张扬人的价值,努力还人在世界中的本来的真实面目,这对于哲学的贡献是怎么有效的赞扬都会是不为过的。虽然他们高扬人的非理性,使世界为之一震,使人眼界大开,使人的非理性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但遗憾的是,人的非理性同人的理性一样都是人的特性之一,以人的特性之一的非理性去攻击、取代人的特性之一的理性,这只是以一种片面性去攻击、取代另一种片面性,因而难以克服片面性。这不仅使人仍然片面化,使人不成其为人,从而也就成不了世界的灵魂,而且还会像事实显露的那样从一种片面性走向另一种片面性,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这使人是世界灵魂说与人是世界主体说相区别。

人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古到今许多哲学家不仅以饱满的热情和动人的话语表达了对这一命题的认定,而且还对人何以成为世界中心作了论证。不是巧合的是,人们都以人最突出的特征或以人的本质来作为人成为世界中心的根据。理性至上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理性存在,所以在世界上地位最高;道德至上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存在,所以在世界上地位最高;社会至上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存在,所以在世界上地位最高……我们也是这样论证问题的。我们认为人的本质是世界主体,所以在世界上地位最高,是世界的中心。这就是我们同以往哲学相同和不同之处。

人是世界主体说同人是世界灵魂说,在理论旨趣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哲学本体的认定、对人的理解、对理论基点的确认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别,因而理论结果上有了很大不同。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对人是世界灵魂说的扬弃。

三、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本主义的现代形态

哲学是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哲学是人类的智慧,是人关切人自己,抬高人自己的理论。几乎所有的哲学家,起码是多数的哲学家,都是肯定人的,都是以人为主体、根本、物本、事本的。他们的哲学都是人本学,都是一种人本主义,只不过采取的立场、论证的方式、论说的尺度有很大不同罢了。

在哲学发展史上,公开打出“人本主义”旗帜并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人本主义”的哲学家是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秘密都在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颠倒的人本学”。本来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以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具有类本质即理性、意志和爱,能认识事物。人类固有的主观无限性、自由与行动的有限性、依赖性的矛盾,使人既努力去认识事物,实现自己的愿望,又怀疑自己的行为,鄙视自己的地位,从而使人与自身分裂,使人的理性、意志独立化,神秘化,以一种超人超验的魔力成为人的守护神,这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宗教的产生、上帝观念的出现。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人创造的神被捧上了天,创造神的人却跌落到地狱。这是“颠倒的人本学”。黑格尔哲学则与宗教神学一样,他把人的思维从人分裂出去变成独立自在的本质而造出了绝对精神。“黑格尔辩证法的秘密,最终只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用哲学否定了神学,然后又用神学否定了哲学。”[16]黑格尔的哲学,是理性化和现代化的神学。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都使人们的思想陷入纯粹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去了。因而必须颠倒这种“颠倒的人本学”,用人去取代宗教神学中的上帝和黑格尔哲学中的独立思维,直接崇拜人本身,直接抬高人本身,创建新哲学。“未来哲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17]“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18]“新哲学完全地,绝对地,无矛盾地将神学溶化为人本学……而且将它溶化于心情之中,简言之:溶化于完整现象的,人的本质之中。”[19]“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生理学当作普遍的科学。”[20]他把自己建构的新哲学冠名为“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是哲学史上第一位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但是他的“人本主义”却有其名而无其实。

首先这里不想细说的是,虽然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列为哲学的两大主题,虽然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定名为“人本主义”,但是他认为自然比人更根本。如他所言:“哲学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普遍意义的自然)。”[21]他竭力强调自然在哲学中的本体地位,无怪乎哲坛无大分歧地推许他的重大哲学贡献在于恢复了自然的权威。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他的哲学是一种物(自然)本主义,而他的人本主义只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神学提出的一种学说。物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两者不是非本质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物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所谓人本主义,其真实面目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较为细说的是,“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主体、主人、根本。人是人自己的主体、主人、根本,人还是世界万物的主体、主人、根本。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却与此相差甚远。

费尔巴哈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是人,但这个人只有在不仅是“我”同时也是“你”时,这种统一才是真实的。同时他还指出,只有将人理解为思维和存在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才有意义。可见,作为主体,只有在人是被动的客体时,人的思维才具有真实性,而且作为主体,人不是什么别的主体,只是认识的主体。这种观点实际上和近代唯理性主义异语同义,至多把人仅仅看作是认识的主体。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之一是宗教。他指出,宗教神学的上帝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的自身本质的虚幻反映。上帝成了一种神秘的超人存在,它操纵人生,决定人生,人只是上帝的生来有罪的奴隶。所以必须使人认识到,人就是自己的上帝,人必须爱人,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改变这种恶劣的不幸状态。做到这一点的正确途径是,把对上帝的爱变成对人的爱,把对上帝的崇拜变成对人的崇拜,建立起人的宗教,爱的宗教。可见他批判宗教不是不要宗教,而是要改善宗教,建立所谓“爱”的宗教。“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2]“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3]不管是何种宗教,只要是宗教,本质和作用都是相同的。费尔巴哈为了推崇人去否定原来的基督教却去建立所谓“爱”的宗教,只能事与愿违,只能是把人从一种宗教推进另一种宗教中,从崇拜一种东西变成崇拜另一种东西,说到底,人还是宗教信徒,人还不是世界主体、主人、根本,根本做不到以人为本。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人是抽象的人。他虽然曾说过“人是历史的产物”、“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之类的话,但他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理性,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他有理性思维。他虽然强调他说的思维和唯心主义所说的思维不一样,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但他用人是认识的主客体统一来说明人的具体性,用上帝只是主体不是客体来说明上帝不具有具体性。说来说去,人还是抽象的人。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24]要知道,作为抽象的人,是不能成为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的。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大障碍还在于他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费尔巴哈十分坚定地拒绝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但却是十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物质先于精神;存在先于思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他认为,自然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离开人而存在的世界,客观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鲜明,唯物主义立场坚定,影响巨大。人们称赞他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这一点也不为过。费尔巴哈是一个十足的唯物主义者,但同时也是一个十足的机械论者。他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他指出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却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人为的世界、属人的世界、人生活的现实世界。如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他的那样,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而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是的,费尔巴哈看不到人和世界的辩证关系,看不到作为人生存基础的世界的人为性质和为人性质。正是世界具有人为、为人性质,所以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费尔巴哈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只求助于外部自然界,用自然界说明人,以自然界来理解人,把人归结于自然界,以自然界终结人。他只强调人与世界的机械关系,强调作为人生存基础的世界的第一性、根本性。强调世界的第一性、根本性,那么人只能是第二性、非根本性的,人就绝对成不了世界的主体、主人、根本,就不能以人为本。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立场,阻碍着他不能将人本主义贯彻到底。

“人本主义”名称是多么响亮和深邃。人本主义这一名称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指向对人的重视,人是物之本、事之本、世界之本,世界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人本主义这一名称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它横极和深远都重视人,具有普遍意义,时时刻刻以人为本,方方面面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名称着实令人眼馋而爱不释手,以至我们顺手拿来戴在我们的学说头上。不过,我们的“人本主义”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我们的“人本主义”是主张人是世界主体的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人本主义的现代形态。

第五节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人学体系理论支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人学体系的理论支点。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立场和方法。

一、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人学体系的理论支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观加以理论概括、总结,运用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按照一定的原则逻辑地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体系的哲学,任何一种哲学思想,任何一种哲学言论,都自成体系,或在一种哲学体系中。不成体系或不在任何哲学体系中的哲学言论,是不可能的。如同黑格尔所说的:哲学“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25]深邃透彻无疑是哲学理论的一种特点,但深邃透彻的言论并不一定就是哲学。有一些警句、格言,其在哲学体系之外,尽管它们那么精辟、震撼、惊世骇俗、沁人心脾,富于极强的哲理,但它们也只是警句、格言,而不能称之为哲学概念、哲学原理。一些大家,比如旷世文豪,作品思想深刻、警句连篇,他们可以称为文学家,甚而冠上“伟大”、“杰出”等词汇,称之为伟大的杰出的文学家,但不能称之为哲学家,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构成哲学体系,他们的言论只是充满哲理的警句,不是哲学体系言论或哲学体系中的言论。

哲学是体系的哲学,哲学概念、观点、理论、思想都在一定的哲学体系中。哲学家要么自己创立哲学体系,在古代,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们都在哲学处女地上奠基立业、整地建房,营造起自己的哲学家园。哲学家要么驻入已有的别人创建的哲学体系,东搬西挪,拆拆叠叠,维持着原有的哲学体系,或者添砖加瓦,扩展领域,大修大建,改头换面,从而扩充、完善、深化、发展已有的哲学体系。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中众多的儒学哲学家们,他们不仅维持着孔子开创的儒学道德哲学体系,而且发展完善着儒学道德哲学体系,使之成为世界上一种最完备的封建道德哲学。

哲学都是体系的哲学,在哲学体系中,任何一种哲学原理、范畴、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同一概念,有不同的哲学含义和意义。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和“精神”,同唯心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和“精神”,哲学含义和意义是绝不一样的;同是“自然”或“人”的概念,在哲学人学中和在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哲学含义和意义;一个“性本能”,其哲学含义和意义在中国封建道德哲学中、在弗洛伊德哲学中,有着天壤之别。离开了原来的哲学体系,原来哲学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原理其含义和意义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理念”、“自我”等概念,同辩论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物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的“理念”、费希特唯心主义哲学中的“自我”,其含义和意义是不相同的。

哲学是体系的哲学,作为哲学体系,都有一个理论支点,哲学体系是以一个理论支点构建起来的理论系统。

对哲学体系理论支点,笛卡尔叫第一原理。笛卡尔认为哲学应该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若要如此,就得像数学,特别是几何学那样,首先确定一个基本的初始的原理即公理,从而从这一原理出发演绎地、系统地推论出其他一切原理,最后构成一个自洽的完整的理论系统。这个原理必须是基本的初始的清楚明白的无可置疑的。

笛卡尔把哲学混同于数学一样的科学,把基本原理看作是初始的不须论证而自明的,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但是他认为哲学是一个自洽的体系,而哲学体系必须有一个理论支点,这种观点是令人深思的。的确,哲学是体系的哲学,哲学体系必须有一个理论支点。这个理论支点是一个或几个哲学概念,或者是一个或几个哲学原理,或者是一个或几个哲学命题。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仁”、孟子的“仁义”、荀子的“气”,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近代哲学中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费希特的“自我设定自我”、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现代哲学中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生命之流”、詹姆斯的“有用即真理”、罗素的“逻辑原子”、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哲学人学的“人是世界主体”等学说,都是其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

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体系的前提,是哲学体系的理论出发点。

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体系的前提,它成为哲学体系理论出发点。哲学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把相关的概念、范畴、原理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理论系统。笛卡尔的哲学前提是“我思故我在”,他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基本的初始原理,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推出了第二原理“上帝存在”和第三原理“物质世界存在”,从而建立了他的庞大的二元论哲学体系。黑格尔的哲学前提是“绝对观念”,他把“绝对观念”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从“绝对观念”出发,论证阐述了“绝对观念”在发展中把自己外化为主客两方面,两者相互转化,最后达到统一,从而建构了他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弗洛伊德的哲学前提是“性本能”,他把“性本能”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建立了一套关于“人性人格”的理论模型,由“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唯乐原则—现实原则—至善原则”形成的三重构架,具体阐述了人以性本能为核心的自然本能活动的情况,从而构建了他的精神分析哲学。哲学人学的前提是“人是世界主体”,它把“人是世界主体”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论证了人为根本,以人为本等,从而构建了哲学人学体系。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有理论前提,都有理论出发点,出发点就是归宿点,出发点就是方向,就是道路,就是终点。哲学的前提不同,哲学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哲学理论的方向、道路、结果就会不同,哲学的理论体系就会不同。而作为一种哲学体系的理论前提、出发点的,无疑是它的理论支点。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不同,哲学的理论前提、出发点就会不同,从而哲学体系的性质就会不同。

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体系的根据,是哲学体系的理论中心。

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体系的根据,它成为哲学体系的理论中心。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包括极为庞杂的哲学体系,都有它的理论根据、理论中心。这个理论根据、理论中心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中所有的论域之中,整个哲学体系所有的论域都围绕着这个理论中心,都植根于这个理论根据。孔子的“仁”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理论中心。孔子的道德哲学,是围绕着封建道德“仁”而论述而阐述的,什么是“仁”,怎样求“仁”,怎么才是“仁”,“仁”有何重大意义等,构成了孔子道德哲学体系的内容。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都有自己的理论中心,作为一种哲学体系的理论根据、理论中心,它深深地嵌入哲学体系论理过程和结果中,在哲学体系的论理过程和结果中以这个理论为根据为中心形成特定的思想。“物质第一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根据和中心,从而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论述,形成以“物质第一性”为根据为中心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人是世界主体”是哲学人学体系的理论根据和中心,从而哲学人学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论述,形成了以“人是世界主体”为根据为中心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理论中心,而这个理论根据、理论中心就是这种哲学的理论支点。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根据、中心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所有论域,整个哲学体系所有论域都围绕着植根于这个理论根据、中心,也就是一个哲学体系理论支点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所有论域,整个哲学体系所有论域都围绕着植根于这个理论支点;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根据、中心蕴涵在整个哲学体系的论理的过程和结果之中,从而形成特定的思想理论,也就是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蕴涵在整个哲学体系的论理的过程和结果之中,从而形成特定的思想理论。

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的本质,是哲学统一性的基础。

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的本质,它成为哲学统一性的基础。哲学都是体系的哲学,哲学作为一种体系,一种完整的系统,一种由特定概念、范畴、原理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体系系统,必须是自洽性的。也就是说,作为体系中的内容和论证不能自相矛盾,必须前后一致,自圆其说。自洽就是统一。自洽性就是统一性。哲学体系内容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要统一,要统一组成一个哲学体系,就要有统一性的基础。哲学作为体系的哲学,必须是统一性的,而且有其统一性的基础。这如同黑格尔所说的他的哲学理念那样:“要这样来理解那个理念,使得多种多样的现实,能被引导到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上面,并且通过它而被规定,在这个统一性里面被认识。”[26]任何哲学都是作为体系的哲学,任何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统一性,都有自己的统一性基础。古代哲学中,中国的荀子把世界统一于“气”,希腊的柏拉图把世界统一于“理念”;近代哲学中,费希特把世界统一于“自我”,黑格尔把世界统一于“绝对观念”;现代哲学中,尼采把世界统一于“权力意志”,哲学人学则把世界统一于世界主体人。哲学都是体系的哲学,哲学体系都具有统一性,各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统一性基础,而不管哪种哲学体系,统一性的基础都是它的理论支点。哲学是一种以理论支点为统一性基础的统一的自洽的理论体系。

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的实质,是哲学的核心理论。

哲学作为理论体系,往往是根、枝、叶并存,内容庞大,方方面面,千言万语,甚而还有些烦琐,但是不管内容如何浩繁,一种哲学体系总有它的实质,有它的核心理论,有它的核心概念、核心原理、核心内容。这个核心理论是统摄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统帅、灵魂。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理论,孔子的“仁”,荀子的“气”,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生命之流”,罗素的“逻辑原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哲学人学的“人是世界主体”等,都是自己哲学的核心理论,都是统摄自己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理论,都是自己哲学体系理论的统帅、灵魂。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理论,都有统摄自己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核心理论,都有作为自己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统率、灵魂的核心理论,这个核心理论,就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实质。不管一种哲学体系如何庞杂,只要抓住了它的核心理论就抓住了它的实质,只要理解和把握了它的核心理论也就理解和把握了它的实质。一种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就是它的实质,因而哲学史上人们常用一种哲学体系的核心理论为自己的哲学体系或者别人的哲学体系命名,表示它的实质。孔子哲学核心理论是“仁”,他的哲学叫道德哲学;荀子哲学核心理论是“气”,它的哲学叫唯物一元论;柏拉图哲学核心理论是“理念”,他的哲学叫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哲学核心理论是三“实体”,他的哲学叫二元论;黑格尔哲学核心理论是“绝对观念”,他的哲学叫客观唯心主义;尼采哲学核心理论是“权力意志”,他的哲学叫唯意志论;柏格森哲学核心理论是“生命冲动和生命之源”,他的哲学叫生命哲学;罗素哲学核心理论是“逻辑原子”,他的哲学叫逻辑原子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核心理论是“物质第一性”,所以叫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论;哲学人学核心理论是“人是世界主体”,所以称为哲学人学或人学哲学。一种哲学体系的命名,是它的实质的反映,其根据是它的核心理论。

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理论,核心理论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统摄理论,是整个哲学体系的统帅、灵魂,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实质,核心理论不同,导致了哲学体系不同,现代哲学中尼采、柏格森、罗素等哲学核心理论不相同,因而他们的哲学体系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哲学,核心理论变了,那么哲学体系也就变了。罗素的哲学就是一例。罗素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给他的哲学命名为“逻辑原子主义”,它是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研究中的一种学说,但逻辑原子主义并不是罗素一生一贯的思想,而只是他后半生建构的一种哲学体系。早年,他是一个实在论者,他认为世界是共相的世界,共相世界既不在空间中也不在时间中,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而是某种中立性东西,这时他把他自己的哲学称作“中立一元论”。“中立一元论”和“逻辑原子主义”是罗素培植的两棵哲学大树,他从早期“中立一元论”哲学变成后期“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就是因为核心理论变了,因而哲学体系也就变了。

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理论,这个核心理论统摄着整个哲学体系理论,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统帅、灵魂,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实质,而这个核心理论又是自己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因而一个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就是统摄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理论,就是整个哲学体系理论的统帅、灵魂,就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实质。

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的原则,是哲学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基本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物质第一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哲学人学的基本精神是人是世界主体,世界是人为的,人为的世界是为人的。除了哲学专业人士,人们学习哲学,其实就是理解和把握一种哲学的基本精神。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理解和把握物质第一性这个基本精神,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为了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这个基本精神;学习哲学人学,就是要理解和把握人是世界主体这个基本精神,理解和把握哲学人学理论体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为了理解和把握哲学人学的人是世界主体这个基本精神。理解和把握了物质第一性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就理解和把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解和把握了人是世界主体这个哲学人学的基本精神,就理解和把握了哲学人学。

哲学体系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必须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是,作为哲学体系根本的哲学基本精神是不变的,如果说它有变化,也只是不断强化这种基本精神,坚固这种基本精神,深化这种基本精神。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它的物质第一性基本精神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不断强化、坚固、深化这种基本精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中物质第一性新的含义和意义,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中为什么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中怎样坚持物质第一性等,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表现,前进发展的表现,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第一性基本精神不断强化、坚固、深化的表现。哲学人学是随时代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但它的人是世界主体的基本精神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不断强化这种基本精神,坚固这种基本精神,深化这种基本精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条件下人是世界主体的新的含义,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条件下坚持人是世界主体新的意义,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是世界主体,不断论证阐明新时代条件下怎么才能坚持人是世界主体等,这正是哲学人学与时俱进的表现,前进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是强化、坚固、深化哲学人学人是世界主体这一基本精神的表现。哲学体系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一种哲学体系的基本精神是不可改变的,改变了基本精神,就改变了哲学体系。

一种哲学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基本精神,理解和把握了哲学的基本精神,就理解和把握了这种哲学,而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这种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因而理解和把握了一种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就理解和把握了这种哲学的基本精神,从而也就理解和把握了这种哲学。

哲学是体系的哲学,哲学体系是由特定的理论支点建构起来的理论系统。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体系理论的前提、根据、本质、实质、原则、根本,是哲学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理论中心、统一性基础、核心理论、基本精神。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就是哲学体系的本体论学说。因而本体论是哲学体系理论的前提、根据、本质、实质、原则、根本,是哲学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理论中心、统一性基础、核心理论、基本精神。哲学体系是由特定的本体论为理论支点建构起来的理论系统。如同笛卡尔所说,人类知识是大树,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或自然哲学是干,其他科学则是枝叶和果实。形而上学本体论是哲学的根本也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本体论学说。它是哲学人学体系理论的前提、根据、本质、实质、原则、根本,是哲学人学体系的理论出发点、理论中心、统一性基础、核心理论、基本精神。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人学的理论支点,哲学人学体系是由人是世界主体说为理论支点建构起来的一种哲学理论系统。

二、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人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人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立场和方法。

哲学界多数人认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理论是人应用哲学把握事物的方式把握事物的结果。而少数人却混淆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事物观和方法的区别;混淆了哲学把握事物的方式与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的区别。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哲学理论是人应用哲学把握事物方式把握事物的结果,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应用哲学把握事物方式把握事物的结果。应该区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与事物观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应该区分哲学的把握事物的方式与科学的把握事物的方式。

世界事物多种多样、形形色色,以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理论把握世界事物,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数学理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理论;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制度和运转的研究形成经济学理论;研究学生成长,教与学规律形成教育理论等。理论可以转化为方法。人们运用某种理论,去理论把握世界事物,去感性把握世界事物,就会形成相应的方法。人们运用数学理论去处理问题,形成确定性数学方法、随机性数学方法、突变性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等;人们运用化学理论去处理问题,形成化学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模拟方法等;人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处理问题,形成经济学的调查方法、历史比较方法、分析综合方法等;人们运用教育学理论去处理问题,形成教育的因材施教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循序渐进方法、寓教于乐方法等。一般说来,一门学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理论观点和方法统一所达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种学问达到了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而且在其所在领域在总体上达到了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这种学问具有了方法论的价值,人们常常认为这种学问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具有了哲学的性质,把它称之为某某哲学。如数学哲学、化学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等。

哲学是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数学哲学、化学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也都是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哲学与这些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确实有共同点。哲学与这些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它们的理论都不是自发的产物、朦胧的意识,而是严密的理论论证、内在的逻辑结论、系统的理论体系。哲学与这些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而且在各自的领域内,方法都脱离了具体的操作性细节,达到了方法论的高度,具有充盈的普适性。但是,哲学与这些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其不同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两者的突出区别就在于,这些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虽然也是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然而充其量只是在其领域内在总体上把握事物的理论体系,只是在其领域内在总体上把握事物的一般方法论。而哲学则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人与世界关系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是在人与世界关系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一般的方法论。

哲学所具有的最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不是任何非哲学所能具有的。能够称得上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的,只有哲学。这是大家的共识。不少人努力把哲学和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分开,其中一个通行的而且被多数人认可的做法是,强调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的哲学,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是不同的,它是最根本的、最基本的。言外之意是说,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非根本的、非基本的。哲学和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两者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是程度有区别,哲学是根本的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是非根本的非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区别方法,不仅费力而充满歧义,而且未抓住要害而无济于事。其实区分它们很简单。能够称得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的,只有哲学。其他学问,包括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都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要把两者区别开来,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出一个概念,即“事物观和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其他非哲学而称之为某哲学的哲学,虽然达到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是一种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但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而只是“事物观和方法”的理论体系。

人们把握事物以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为中介。把握事物的方式不同,结果或结论是大不一样的,甚而区别是根本性的。感性把握事物的方式和理论把握事物的方式结果截然不同。而在理论把握事物的方式中,经验的、感知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哲学的等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不同,其结论又大相径庭。对于哲学的认识,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要紧的是区分哲学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和科学的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但是在对于哲学的认识上,在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上,难以区分的也是哲学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和科学的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

哲学是人们应用哲学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结果,科学是人们应用科学把握事物基本方式的结果。把哲学和科学混为一谈,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事物观和方法混为一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把哲学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和科学的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相混淆,是用科学的把握事物的基本方式代替哲学的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结果。

不过,这不是某些人的错,不是某些人的故意的错,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哲学在人类远古时代就诞生了。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它诞生以后的不短时间内,哲学和科学混不可分。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这既是哲学探求的问题,又是科学研究的问题。哲学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哲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哲学。开始,哲学以“知识的总汇”形式出现,是“知识的总汇”,哲学是从笼统直观得到的知识的总汇;继而,哲学又以“科学的科学”形式出现,是“科学的科学”,哲学包括一切科学真理,是最终完善的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不管是知识总汇的哲学,还是科学之科学的哲学,都是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一种科学,都是运用科学把握事物方式去把握哲学的结果。这种混淆科学的把握事物方式和哲学的把握世界方式的不同,用科学的把握事物的方式去解决哲学问题,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只是一种正常的不正常,正常的不正常正是历史发展的正常。

混淆哲学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同科学的把握事物的方式的不同,用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取代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不仅有哲学史方面的原因,还有学科方面的原因。

科学是人们把握事物的一种活动,一种方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把握事物的方式,以理性为突出特点。理性是一种逻辑的结构、逻辑的认识。必然性、普遍性、规律性、确定性等为其特点。科学活动、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其本质,就是对事物规律性的把握。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到了近代,科学长足进步,科技极大发展,生产突飞猛进,科学给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变化和巨大的物质财产,科学以其巨大的实践效果令人称奇,以其确定性的理论性质令人折服。科学征服了人,科学成为文化的霸主,科学思想成为人们的无意识,结果,人们也用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去理解哲学问题、研究哲学问题、解决哲学问题,从而混淆了科学的和哲学的两种不同把握世界事物方式的区别。

由于哲学史背景,由于科学学科的性质,人们至今还习惯于用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去把握哲学问题,而且信从于用科学把握事物的方式去把握哲学问题。人们总认为哲学把握世界方式的结果的哲学,是不过瘾的,它缺乏精确的确定性,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有用性。这种看法影响着不少人。但实际上,哲学把握世界方式形成的哲学理论,在人与世界关系上,对于人的活动,给人以信念,给人以精神,给人以境界,给人以方向、路径和原则,给人以立场、观点和方法,说它是不确定的,它确实在小范围内是不确定的,但在人与世界关系上,它却是那样的根本,那样的不可易,那样的确定。说它是无用的,它确实在具体问题上是无用的,但在人与世界关系上,它却是那样的根本,那样的不可易,那样的普适,那样的有用。科学的和哲学的两种把握世界事物的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两者不可混淆,不可相互替代,科学的问题,只能用科学的方式去把握,用科学的方式去把握事物,结果只能是科学;哲学的问题只能用哲学的方式去把握,用哲学的方式去把握世界,结果才能是哲学。

人是世界主体说,不是事物观和方法,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是世界主体说,不是科学的把握事物的方式,而是哲学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哲学理论的凝结和精华,是哲学体系理论的根本,因而最集中地表征着这种哲学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孔子的“仁”说、荀子的“气”说、柏拉图的“理念”说、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说、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说、哲学人学“人是世界主体”说等,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是哲学的立场和方法。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观点、总的看法,立场是把握世界事物的立足点和所持的态度。方法论是把握世界事物的一般方式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是把握事物的门路、程序、步骤。可以说世界观就是立场,可以说方法论就是方法。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立场和方法是哲学的立场和方法,之所以在立场和方法前面特意加上“哲学”两字,意指这种立场和方法是在人与世界关系层面上的立场和方法。这里强调的是“可以说”,之所以强调“可以说”,因为“可以说”只是可以说,实际上世界观和立场,方法论和方法两者不等同,它们有差别。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一种理论形态,而立场和方法过多的则是它们的具体化、感性化。哲学立场和方法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必备的一种素养,是人的本质力量。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以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服务于社会,为人的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或者可以说,哲学从人与世界关系总体性层面上,为人的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的活动提供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现实化的哲学立场和方法。但是哲学是体系的哲学,哲学体系大多内容浩繁,多数人很难完全把握,不过,哲学体系的理论支点是它的理论的根本,是浓缩、升华、精炼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一种哲学体系往往是通过理论支点这个理论根本,提供浓缩化、升华化、精炼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服务于社会。或者说,哲学以它的理论支点这个理论根本,简约性地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服务于社会,简约性地提供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现实化的哲学立场和方法服务于社会。或者说,哲学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服务于社会,哲学以简约性地提供以哲学体系理论支点为理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服务于社会,哲学以简约性地提供以哲学理论支点为理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现实化的哲学立场和方法服务于社会。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体系理论支点凝结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体系理论支点凝结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活实际中现实化的哲学立场和方法,成为人的素养,成为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教人这样,这是哲学的责任;人自觉这样,这是哲学的大捷;人无意识这样,这是哲学的完满化。

第六节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自我精神的终极关怀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的统一。

一、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是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的统一

哲学是一种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意识,是人关切人自己,从而关切人与世界关系的自我意识。哲学本体论是对人之为人、世界之为世界的关怀,是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牵挂,是从最根本意义上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具有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含义。哲学本体论寻求世界统一性,是对终极存在的寻求,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这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的内涵;哲学本体论寻求知识统一性,是对终极解释的寻求,寻求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这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的内涵;哲学本体论寻求意义统一性,是对终极意义的寻求,寻求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意义,这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的内涵。

世界统一性,终极存在,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内涵之一。哲学本体论追本溯源,寻根问底,在所有存在中找出最根本的存在,总体性的存在,因为它的存在,世界事物才存在,其他存在才存在,其他存在由它存在而存在,因它存在而存在,其他存在都是这种存在的生成和演化。这种根本的存在,这种总体性的存在,这种哲学本体,是一种抽象的世界统一性,是一种终极存在。

知识统一性,终极解释,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内涵之一。哲学本体观念是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终极存在,而这种世界的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同时又是人的全部知识得以生成和得以解释的统一性根据,因而又是知识统一性,终极解释。但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通常是以知识论形式为中介指向世界的终极存在,突出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认识论。

意义统一性,终极意义,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内涵之一。哲学本体论寻找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达到对终极存在的追索和对终极解释的把握,而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终极存在的追索和对终极解释的把握,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最高的支撑点,奠定安身立命之本,是终极意义的关怀。

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重内涵。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三重含义构成了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关怀。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是由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构成的。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是由以终极意义为核心,由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有机结合构成的。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中终极意义是其核心。终极意义是对人类自身终极意义的意识,是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是哲学本体论最根本的终极关怀。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中终极存在、终极解释植根于终极意义的关怀,对于终极意义而言,都只具有途径或手段的意义。

二、终极关怀理论的偏失是把终极关怀三重内涵变成三种独立形式或三种历史形态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是由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三重内涵构成的,它是以终极意义为核心三重内涵有机结合的整体。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由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三重内涵构成,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重内涵,而不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也不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种历史形态。但哲学发展史上,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恰恰既表现为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又表现为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三种历史形态,而这正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研究的偏失之处。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研究的一种偏失,是割裂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的内在联系,把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变成三种相互独立的形式。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终极存在。

这种思潮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存在,认为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寻求世界统一性。古代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这种思潮的代表。赫拉克利特探索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认为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本体论就是寻找世界的本原,所谓本原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后回到它那里,是永不变化的东西。这种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终极存在。现代哲学中把哲学本体归结为基本粒子、场和粒子统一等观点,也是这种思潮的表现。

这种思潮虽然也有超验性,但主要是经验主义的。不能否认这种思潮的超验性。比如赫拉克利特,他虽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但他强调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火”,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触摸到的感知到的感性存在的“火”,而是“活火”,并且他还把过程必然性的逻各斯作为一种本体,因而他的世界统一性的“火”既是一种可感物又是一种超验物,既是一种现实物又是逻各斯,因而具有超验的意义。不过总的看来,把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作为终极存在的这种思潮,往往是以可感物作为世界的本原,作为世界的统一性,并以此推演万事万物产生、变化和复归,因而具有直接性、经验性的特点。无论是古代哲学中赫拉克利特的“火”说,还是现代自然哲学中的“场和粒子”说,都是经验主义的。

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存在这种思潮努力追索世界之本,万物之根,而且又把世界事物理解为与人无涉的广漠宇宙,实际上把哲学本体论研究混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存在的关怀混同于自然科学宇宙起源和组成的探索,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它是学术方向上的错误。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终极解释。

这种思潮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解释,认为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寻求知识统一性。黑格尔是这种思潮的一个典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中心。在他看来,思维和存在、本体和现象并不是两个东西,宇宙万物是同一个东西的自我运动过程。“绝对观念”是宇宙万物统一的根据或者本质。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本身,或对象的本质。“绝对观念”既是存在又是思维,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绝对观念”的辩证运动,就是思维和存在矛盾统一性的发展过程。人们认识中知识和对象之间不一致不仅是主观性自身问题,而且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世界本身处于不统一不和谐的状态,只有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统一,世界本身才能达到和谐统一。因而认识论问题就是本体论问题。“逻辑学构成真正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相一致。本体论所追求的统一性原理,能够把全部知识扬弃为思想把握存在的逻辑,这个逻辑具有充实任何真理性内容的功能,因而是人类全部知识得以生成和得以解释的统一性根据,具有终极解释的意义。

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解释,这种观点显然是把哲学仅仅看作是认识论、知识论。黑格尔就明确地说过,哲学就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哲学就是认识论,哲学就是知识论。事实证明,这种对哲学的理解是片面的,是有局限性的。同时,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解释,这种观点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只有排除任何人的因素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唯一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只有排除任何人的因素符合客观实际正确的认识,才是人们唯一必须遵循付诸指导活动的认识。事实同样证明,排除任何人的因素而获得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不可能,同时,即使符合事物实际的正确认识,也不是人们活动唯一遵循的尺度。因而事实无情地证明,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解释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终极意义。

这种思潮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终极意义,认为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只是寻求意义统一性。尼采就是一例。他主张人,特别是个人是一切的主宰。认为人的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原。权力是生命意志的最高目标、最高价值和最高体现,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动力。人,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精神、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和产物,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摄取权力。人的权力意志成为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是作为意义统一性的最终意义。

这种思潮只强调哲学终极意义的存在,它否定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内涵。它公开打出旗帜,颠覆形而上学,拒斥本体论追求,反对哲学本体论寻求世界统一性,从而反对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反对哲学本体论寻求知识统一性,从而反对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但是,哲学寻求意义统一性,寻求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意义,是离不开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的,是离不开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的;是离不开对知识统一性的追求的,是离不开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的,因而也是离不开哲学本体论的。他们为了追求哲学终极意义,也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有人把他们的本体论称作诗化的本体论,实际上他们多以人的感情、意志等作为本体。他们以人的感情、意志等为哲学本体,人的感情、意志也就成了他们哲学的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也就成了他们哲学的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事实证明,他们的哲学以人的感情、意志为本体论的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不仅是浪漫的、激情的、诗意的,而更是偶然化的、随意化的,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价值。

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研究的另一种偏失,是割裂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的内在联系,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变成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主要表现为终极存在。

古代哲学中本体论终极关怀有终极解释,也有终极意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理念”世界作为本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看来,可感的现实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以其特殊性的存在或存在的特殊性总是表现出种种不完善性,以这种事物为对象的认识,所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完善的,总是一些特殊的内容或内容的特殊性,从而丧失了解释的统一性,应该有一个高于并能规范可感现实事物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构成对知识统一性的解释,具有本体论终极关怀终极解释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通常被誉为开了人类思想史上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终极意义的先河。苏格拉底哲学中人们用以衡度自身言行的真善美到底是什么的拷问,实际是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拷问。柏拉图的“理想国”观念、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的动物”观念等都具有终极意义的意义。可见古代哲学中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追寻和终极意义追寻都有,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对终极存在的追寻。

近代和现代哲学中都有对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的追求。近代哲学中斯宾诺莎主张宇宙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自然或物理世界;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真正的实体,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现代哲学中有人认为基本粒子是最基本的存在,世界万物由基本粒子构成;也有人认为可以把世界万物的存在归结为粒子和场的统一,等等。这些都是对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的追求,但这并不是主要的,这种追求主要是在古代哲学中。

终极存在是古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

寻找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寻求世界的统一性,成为古代哲学家的主要使命,万物统一性问题成为古代哲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终极存在成为古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主张“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和元素,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本原,赫拉克利特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恩培多克勒把土、水、火、气“四根”作为世界本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种子”,德谟克利特提出世界由“原子”构成,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亚里士多德提出三“实体”说,认为可感的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感觉概念等是从第一实体派生出来的,是第二实体,神是第三实体,《易经》指出天、地、雷、火、风、泽、水、山是万物根源,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总根源,荀子把万物总根源归结为“气”,心学把“心”看作宇宙的本源,道学认为有“理”才有此天地,等等。古代中外哲学中这些观点都是对于世界统一性的寻求,都是以某种统一性企图去统一全部存在物,都是一种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存在构成古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

近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主要表现为终极解释。

近代哲学中本体论终极关怀有终极存在,也有终极意义。近代哲学中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说等都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的追求。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命题和人是目的的思想,黑格尔精神哲学包含的人的问题和公开主张的人人具有占有财产的平等权利等思想,费尔巴哈高举的人本主义哲学大旗等,都具有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的意义。不过,终极存在和终极意义都不是近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追求,而终极解释才是其主要追求。

古代和现代哲学中都有对于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的追求,但对于终极解释的追求主要表现在近代哲学中。古代哲学中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中国的格物致知说。现代哲学中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观点,狄尔泰的生命的观点,弗雷格、罗素的分析哲学,观察渗透理论,合法的偏见说等,都是一种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可见,终极解释也散见于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但主要是在近代哲学中。

终极解释是近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

近代哲学的主要形态是认识论,而提供全部科学的逻辑的一切知识的基础,追求知识统一性,成为近代哲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终极解释成为近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学说,斯宾诺莎的以实体一元论和心物两面论为前提的认识论,康德的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谢林的绝对同一观点,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及其辩证发展的学说等,都是企图要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都是企图为科学知识提供逻辑,都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而洛克把自己的主要著作定名为《人类理解论》,费希特把自己的哲学定名为“知识学”,他们的目的是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发展过程,探讨人类知识的确定性问题,为人类知识提供统一性基础,寻求终极解释。在近代哲学中,终极解释成为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

现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显著形态是终极意义。

现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有终极存在,也有终极解释。现代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观点,罗素的原子事实学说等,都具有终极存在的意义;而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观点,狄尔泰的生命的观点,弗雷格、罗素的分析哲学,观察渗透理论,合法的偏见说等,都具有终极解释的意义。但这时本体论终极关怀的显著特征是终极意义。

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都有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寻求,但对终极意义的追求突出地表现在现代哲学中。古代哲学中“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是万物尺度”、“人是第一重要的”、“认识你自己”、“理想国”、“人是政治的动物”等观点,近代哲学中“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立法”、人本主义等命题和思潮,这些都是一种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追求,而这种终极意义的追求在现代哲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终极意义是现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主要形态。

现代哲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寻求生命意义的根基,寻求人类言行的最高标准,提供人类生存的最高支撑点,奠定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终极意义成为现代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显著形态。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狄尔泰、居友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卡西尔的人是文化的动物说,基尔凯郭尔的人的存在学说,雅尔贝尔斯的大全问题学说,海德格尔的以人为中心的基本本体论,马塞尔对现代人的分析,梅洛—庞蒂的人的存在问题研究,萨特的人学辩证法,马尔库塞的单面人理论等,这些都是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追求。在现代哲学中,特别是在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中,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不仅是显赫的,而且他们竭力排除本体论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追求,把本体论终极关怀仅仅看作是对人的意义的关怀,把终极意义变成唯一的本体论终极关怀。

把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含义变成三种独立的形式或三种历史形态,在哲学发展史上都出现过,都表现出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割裂本体论终极关怀三重内涵的内在联系。

三、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三重内涵的统一,是人类自我精神的终极关怀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本体论终极关怀,而且是把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意义三重内涵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都是一种存在,而人的存在是比世界存在更根本的存在。人是人自身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基础,人是世界事物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基础。人的存在、世界的存在归结为人的存在。世界统一于主体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与人生活和活动相关的世界,是人有所作为的世界,是人为的世界,人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和基础。不与人相关的有也是无,是也是非,存在也是非存在。不与人相关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对人来说也是无,也是一种非存在。人才是人的世界存在的根本。人的存在,使自在自然存在的世界变成人为自然存在的世界,人还创造了社会存在的世界。人以人的方式变革自然事物、创造社会事物,生成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是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世界。人为世界的根本性质是属人,以人的方式存在,世界的本质是人。人不仅生成了人为世界,决定了人为世界的性质,而且也是人为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人的世界,人为的世界,其内容,其存在方式,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而其变化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人,在于人的素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它随着人的变化发展、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变化发展,世界主体人的变化发展,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人是世界的最高本质,是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

认识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认识是世界主体人理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认识是认识者人对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是认识者人在接受认识对象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认识规律,对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以语言再现出来的认识对象的主观映象。认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认识是人的认识,只有人,只有世界主体人,才有认识问题,才有观念、理论把握世界的问题。无人的认识、无人的知识无效。离开了世界主体人,离开了人,认识问题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认识不仅受认识对象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同样受认识者人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主要受认识者人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仅有物的尺度,而且还有人的尺度。人对世界的理论把握,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是之所以是”和“应是之所以应是”的统一。认识的产生、演变、结果终极根据无不系于人,其症结也无不从人的活动中得到说明。人是认识问题的根本,是终极关怀的终极解释。

意义统一于世界主体人。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一种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

人是世界主体说认为,人是世界主体,世界是人为的,人为的世界是为人的,是为了世界主体人的。人对自然事物的关注,人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归根结底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自然事物的发展问题,社会事物的发展问题,实质上都是一个为了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人,只有人才有价值的问题,意义的问题。人,世界主体人,是世界一切事物意义的尺度。世界是为了世界主体人的,是为了人的,是为了人的自然和精神,为了人的体力和智力,为了人的生活和活动,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人,世界主体人,是世界一切事物意义的最终最高尺度,是终极关怀的终极意义。

人是世界主体说是哲学本体论终极关怀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意义三重内涵的有机统一。简言之,人是世界主体说是人类自我精神的终极关怀。

注释

[1]《老子》第四十二章

[2]《墨子·兼爱上》

[3]《论语·雍也》

[4]《论语·颜渊》

[5]《孟子·尽心下》

[6]胡适:《中国哲学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页。

[7]冯友兰:《儒家发展的新阶段——道学》,载《文史知识》,1989年第6期。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179页。

[10]《荀子·王制》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3]孙周兴编选:《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2页。

[14]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5页。

[16]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6页。

[17]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页。

[18]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页。

[19]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5页。

[20]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7页。

[21]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王太庆、万颐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2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2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同类推荐
  • 关于爱

    关于爱

    本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问世,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著作,都属于奥尔特加-加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尔特加-加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全书写作风格自然,让人原以为看到的是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位温暖的作家。
  • 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世界”出发,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形态”,并分别论述了这三重本体论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又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中的具体表达、象征言说和终极关怀,并对此作出了创新性阐释。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青梅皇后

    青梅皇后

    一道圣旨,让她从出生就注定了要成为那个人的妻子,未来的皇后。可是,皇后是那么简单就随便当的吗?没有倾城之色,怎么引起帝王的注意?还好她继承了爹娘的绝顶容貌,帝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国,再顾倾人城。没有百般花样,怎么留住帝王常情?还好她三岁从文,六岁习武,十六岁之时就已文武双全,还修得一手好琴技。没有阴狠手段,怎么应付那后宫三千争宠?还好她自幼熟读兵法,应付那些胸大无脑的女人们还不是绰绰有余!他是强大而美貌的温柔帝王,十年宫廷内乱,他一边等她一边守住了这无上的帝王之位,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办法抢走他的小娇妻,他会保护她,然后好好的宠她。他是一介帝王,万花丛中过却片叶不沾身,他的身和心,都只愿交托给他的小皇后。她的一个小小的亲吻就能让他脸红心跳,只因她是他最初和唯一的最爱。其实他只要他保护这份感情就够了,然后他会保护她,谁要是敢觊觎他家小皇后,他就炸平了他的家!
  •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朽女天尊

    不朽女天尊

    方颜病死之后,穿越到了一个被金色液体砸死的重生大佬身上,拥有了重生大佬记忆的方颜,将长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方颜不止想要长生,她还要永生。PS:大女主修仙文,沉迷修仙不可自拔,没时间谈恋爱。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虚影镜花

    虚影镜花

    极端化的世界,无法改变的命运。以绝望化为利刃,扼杀希望撕碎幻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南之小瀛洲

    江南之小瀛洲

    桃李芬芳,宛若云霞,伫立江前,落华不入梦。故事背景取自于天下3,但这个小故事是我自己的故事。可能没有你想要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你想看的惊天动地,大约这就是个假故事。哈哈哈哈哈…
  • 绿皮部落讨伐战

    绿皮部落讨伐战

    本书目前已经写了110万字,共六卷。记述了高等精灵圣骑士克里斯蒂娜,屠龙勇士里昂和他们朋友的冒险故事,是一本非常纯粹,严格按照DND规则,比照《龙枪编年史》,《黑暗精灵三部曲》来写的西方奇幻。阅读警告:没后宫,没滥情,没种马(男主角里昂的种马生涯只是作为背景),没穿越,也没作者的外挂。剧情杀倒是有点
  • 绝代修仙学生

    绝代修仙学生

    一个谨慎得不能在谨慎的学生偶得修炼功法,一步一脚印的走向人生巅峰,每一句话都非常谨慎,就像是大能在布局一般……他就叫邓源!
  • 帝少,宠妻请低调

    帝少,宠妻请低调

    “陆先生,太太把她妹妹骂哭了!”“我的老婆温柔贤惠,怎么会骂人?肯定是对方蓄意陷害,让她给我老婆道歉!”“太太打了李家的三小姐,还抢了人家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