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100000065

第65章 宋文(2)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①。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②。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敌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③。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④。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⑤。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⑥。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⑦。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⑧。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⑨!

【注释】

①狃(nǐu):习惯。

②出身:挺身而出。犯大难:力挽狂澜的意思。难,灾难。

③有辞于天下:有言辞去说服全国的人。

④循循焉:依次序,顺利地。去:离开,避开。

⑤错有以取之也:晁错遭祸是有他主观方面的原因的。

⑥捐其身:献出自己的生命。自全:保全自己。自将:亲自带兵打仗。居守:留守后方。

⑦重违其议:又为违背他(晁错)的建议而感到为难。重,又。

⑧淬(cuì)砺:此指整顿操练部队。

⑨所以自祸:自取祸害的原因。

【鉴赏】

这是苏轼对西汉景帝时著名大臣晁错的一篇评论。作者对晁错的改革是同情的,对晁错的被杀也是惋惜的。但本文论其被杀原因,一反历史陈说,而得出他是自取其祸的结论,分析深刻周全而角度独到,颇能令人信服。

文章起首议论,统摄通篇大意。云治平时期,欲行非常之事,乃需非常之策,否则必有大祸。此段议论已暗说晁错削藩之事。接着入事,具体说晁错削藩引起山东诸侯叛乱,受谗被杀,天下悲晁错以忠受祸,而作者却独作断语,认为他是自取其祸。然后全篇围绕此点,细细分析。先举大禹治水为例,说明立大事,须有坚忍不拔之志,要徐徐图之方能成功,以见晁错削藩操之过急,以致生变。变由其起,难逃其咎,而晁错却欲使天子受祸,自己求安,岂非错上加错?作者寻出这一破绽,指出此乃晁错受祸之根,真是目光如炬,一针见血,令人心服口服,至此道理已明。接着,作者再设身处地为晁错设想,认为他如果以自身任其危,不连累景帝,则谗言就难以得逞,而祸患就可以避开了。文章最后宽宽收笔,深为晁错惋惜,说尽千古书生做事通病,写足文意。

作者生活的时代,天下承平已久,文恬武嬉,积贫积弱,作者思治,故此论实为有感而发。起首议论雄深浑灏,有很强的针对性。全篇以理论史论人,以人以史说理,环环相扣,结构缜密,是苏轼著名的史论散文之一。

■ 妙评

此论先立冒头,然后入事,又是一格。老于世故,明于人情,有忧深思远之智,有排难解纷之勇,不特文章之工也。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三

此论直从景帝隐衷勘入,断错之失策,史眼如炬。其行文起处最宽,接处最紧,顿处最健,转处最捷。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

晁错之死,人多叹息,然未有说出被杀之由者。东坡之论,发前人所未发,有写错罪状处,有代错划策处,有为错致惜处,英雄失足,千古兴嗟。任大事者,尚其思坚忍不拔之义哉。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

起幅雄深浑灏,独冠群篇,由其借错为影,直刺时局,自发议论,与思治策略相参,故能凭空横骛如此,要于题事仍统体笼举也。

——清·姚鼐《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卷四

苏 轼

■ 上梅直讲书(苏轼) ■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①。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②。’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③。”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④。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⑤。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馀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⑥。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⑦。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⑧。

【注释】

①《鸱鸮》(chī xiāo):(诗经·豳风》篇名。《诗序》认为此诗是周公平定叛乱后,成王不了解他,他便写了这首诗给成王。诗中假托鸱鸮的口气,诉述其处境之困难。《君奭》:《尚书》篇名。奭(shì),召公名。召公曾佐武王灭商,成王时,召公任太保,周公为太师,共辅成王。召公不满周公,周公便作《君奭》表白自己,并与召公共勉。

②“匪兕匪虎”四句:这是孔子对颜渊说的,前两句是孔子引《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中的句子。兕(sì),犀牛。匪,同“非”。率,沿,此作往来讲。孔子引这两句形容自己目前的处境。

③宰:管理。

④与之上下其议论:之,代欧阳修。梅尧臣和欧阳修是朋友,欧位高,又是文坛领袖,故苏轼说他们的言论是上下呼应。

⑤窥其门:看到他们的门庭,意即登门求教。

⑥先容:事先介绍、推荐。请属:请托。属,联系。

⑦“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优、游,从容自得状。卒,过完。岁,天年。语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苏轼引《论语》和《左传》的话,意在说明自己能和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贤者在一起,可以愉快度过自己的一生。

⑧斯道:指上文孔子所说的“道”,亦即传统的圣贤之道。

【鉴赏】

梅直讲即梅尧臣,当时他任国子监直讲。苏轼在嘉祐二年考中进士,主考官为欧阳修和梅尧臣。本文即是苏轼考中进士后,写此信给梅尧臣,要求拜见。文章以周公、孔子的故事来衬托自己与欧、梅的关系,以孔子行圣贤之道之乐来衬托自己得欧、梅赏识而成为知己之乐,在夸赞了欧、梅作为主考和考评官实事求是的为人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行圣贤之道的抱负。这样一篇表述私人感情的文章,却无谀词逢迎,显得形象高大,气度非凡。

文章通过古今对比,层层铺垫,前后呼应,写得委婉有致。

■ 喜雨亭记(苏轼) ■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①。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③。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④:“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⑤。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⑥。吾以名吾亭。”

【注释】

①“周公得禾”二句:周成王时,唐叔得“异禾”以献成王,成王则将它转赠给叔父周公。周公为此作《嘉禾》篇,原文已佚。“汉武得鼎”二句:《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元狩七年夏六月中得宝鼎于汾水上,改年号为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叔孙胜敌”二句:《左传》文公十一年载,狄人侵鲁,鲁文公使叔孙得臣追之,击败狄军,获狄人首领侨如,叔孙得臣因此给儿子起名叫“侨如”,以示纪念。

②雨(yù)麦于岐山之阳:谓在岐山以南天上落下麦子。雨,作动词,谓如雨下。有年:丰年。

③忭(biàn):欢欣。

④属(zhǔ)客:劝酒。

⑤荐饥:连年不熟或麦禾皆不熟。此指麦禾不熟。重至曰“荐”。

⑥造物:古时以万物为天所生成,故称天为造物。冥冥:渺茫。

【鉴赏】

喜雨亭是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的第二年建造的一座亭子。这年春天久旱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为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此文记叙修亭缘由、经过及命名之意。

文章开篇点题,为全文之纲。第二段叙修亭经过,点明修亭之人、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接着写久旱民忧,大雨民喜,把修亭与喜雨联系起来,以忧衬喜。文字简练,而波澜迭出。第三段寓议论于对话之中,进一步说出亭与喜雨之关系。最后一段以歌作结。

此篇写法也颇具特色。作者以“亭以雨名,志喜也”为叙事和抒情的贯穿线索,将二者结合起来,寓议论于对话与歌咏之中,采用剥茧抽丝、层层递进的写法,步步深入。结构紧凑而又脉络清晰,文情并茂。

全文始于“喜”,终于“喜”,首尾呼应,一气贯注。篇幅虽短,而笔态摇曳多姿,意思愈出而不穷,情味无限。

■ 妙评

王世贞曰:“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择(榉)得数百钧起。此篇与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看来笔力有千钧重。”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

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写,合写,倒写,顺写,虚写,实写,即小见大,以无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可谓极才人之雅致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

以三“忘”字为经,以八“名”字为纬,以三“民”字为骨;就一座私亭,写出绝大关系,俾忧乐同民之意,隐然言外,而又毫不着迹。立言最为有体。然非出笔潇洒,亦安能藏庄重于流丽如此也。的是风流太守之文。彼于篇末以滑稽为讥者,殆未思民归功太守,太守推美于君,天子让善于天,天普美无言。层层正自有至理。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

■ 凌虚台记(苏轼) ■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①。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②。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③。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④。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④。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⑤。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释】

①国:郡国,指州地或府地。

②丽:附丽,依傍。

③怳(huǎng)然:恍然。

④相寻:相互更替。

⑤祈年、橐(tuó)泉:《汉书·地理志·雍》云:“橐泉宫,孝公起;祈年宫,惠公起。”可见,橐泉宫为秦孝公所建,与本文所说有异。长杨、五柞:汉宫名,皆在今周至县东南。长杨宫为校猎处,五柞宫为祀神处。仁寿:隋宫名。九成:九成宫,是唐太宗时,在原仁寿宫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⑥过矣:错了。

【鉴赏】

扶风太守为登高远望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

文章先写筑台缘起,接着便叙太守择地、凿池、筑台、求作者写记事。至此,似乎难以为继了,然而作者却笔锋一转,从物之兴废成败谈起,进行说理,另开一片新境界来。最后由台之虚转到人事之虚,点出世有足恃者,却不在乎台之存亡,表现了作者历史的沧桑感和旷达的人生态度。这与作者一贯的思想是合拍的,若说此文仅为讽刺一人一事,则显得过于狭隘了。

本文就题发挥,重在说理,议论深沉,文笔含蓄,风格苍凉,耐人寻味。作者思绪纷纭而出,下笔亦有凌虚之概。

■ 妙评

台方成而所言皆颓废之景,别是世味外一种文字。若在后世,掾属敢以此等言论进乎?然文忠当日尚相传有傲上之谤,甚矣,笔墨之难也。

——明·郑之惠《苏长公合作外篇》

通篇只是兴成、废毁二段。一写再写,悲歌慷慨,使人不乐。然在我有足恃者,何不乐之有?盖其胸中实有旷观达识,故以至理出为高文。若认作一篇讥太守文字,恐非当日作记本旨。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

发明废兴成毁,湍澜洄淡,感慨欷歔,后归于不朽之三,不止作达现旷识,齐得丧、忘忘今也。杨升庵谓是讥太守文,储在陆又谓是宋人习气,俱未必然。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三

■ 超然台记(苏轼)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①。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②。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③。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同类推荐
  • 他国的你我

    他国的你我

    2013年夏天我来到旧金山留学,开始把自己在美帝的各种见闻写成一封封小信。长长短短的信里,我记录了两年来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经历:有初入美国时的胆小局促,有课堂上的提心吊胆,有在酒吧里的不知所措,有体育场上的放肆疯狂,也有和师长们掏心掏肺的洗脑对话……这不是什么立竿见影的留学申请攻略和出国指导丛书,我只是记录和书写自己与同龄人的成长故事,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们——有缺点,有迷茫,有无助,有迟疑,有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但一直努力、勤奋、有趣、坚韧,不论生活在哪里,都尽量活得有意义——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脑子里飞来飞去的想法一一落在了纸上,最后就变成了这本留学亲历手记。
  • 很残酷的规则

    很残酷的规则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九日,关于“好诗的标准”问题的研讨会在“第一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颁奖典礼之前举行。来自外地和本地的专家学者,就“好诗的标准”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未经发言人审理)。阿毛(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杂志主编刘醒龙到广东佛山讲课还未赶回来,受他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会议。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诗歌界对于“诗歌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但一直未达到过共识。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To hell,上海

    To hell,上海

    “妈的,上海人怎么这样,鸡肠狗肚。凭什么不要外地人?不问可否、不管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末了,还在叽咕《谏逐客书》——这小子要生在春秋战国准是个朝秦暮楚顶呱呱的纵横家。我想想:也是,把两个大活人劈了,你再去自首,就算免你一条死罪,你也得抵一条命。又何苦在死前上法庭丢人现眼一通呢?吴宇报上去的《论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走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给王连生教授打了回来,附带上边还写了一大堆诸如“时代性不强”、“开拓性不够”、“僵化”等等让吴宇头疼的评语。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热门推荐
  • 女主人回来了

    女主人回来了

    《男神老爸》红了洛永嘉、安安大小两位男神,活在被他们占领的世界里,沈依依郁闷:不就是没有讨厌的女主人么。后来,她成了那个讨厌的女主人。
  • 火龙血

    火龙血

    王义从小失去父母跟着爷爷在山里长大,遇到了一株火龙草,从而来到了灵界,而灵界是有三个层级组成,最低等级是大陆,中等级是神灵界,高等是仙门,王义不断修炼从而提升自己,还不停的赚钱,唯一的目的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
  • 又是搬砖的一天

    又是搬砖的一天

    童一声因为在选秀节目上无视当红小鲜肉明宁,而被网友黑出翔,并被扒出是明宁的黑粉。但一直担心明宁和合作女演员擦出火花的粉丝却表示对童一声放心不已,觉得这女人好清纯好不做作和外面想要勾搭明宁的妖艳贱货一点都一样。并且当选粉丝心中最放心合作女演员首位。直到两人第二度合作时,明宁看童一声的眼神那叫一个含情脉脉。粉丝才惊觉:“这事情发展走向不对呀!”
  •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 已完结圣域天主

    已完结圣域天主

    世间众生以本源为本,吾有一经,可掌天下源。(ps:本书慢热,偶尔热血,不喜勿喷。)
  • 冥少的暴力天师

    冥少的暴力天师

    上古真神一族的墨家是有名的天师一族,而墨天幽更是墨家天赋最高的一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墨天幽生在一个战乱的时代,还是天性本就如此。反正她生来就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作,往死里作。生前作魔神,死后作地府,作的魔神大战提前爆发,作的整个地府都动荡不安,作的地府鬼帝天天头疼不已,终于在墨天幽成功炸毁了地府中第七十七个鬼殿之后,被鬼帝一脚踢去投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鬼帝老爹太过着急而忘了让她喝孟婆汤,还是因为孟婆因为她的离开乐的忘了让她喝,反正再次醒来的时候,墨天幽发现她是带着记忆投胎的,最重要的是神灵根完好,可……那附赠的妖灵根是什么鬼。作为一名标准的职业天师,她竟然还带着妖灵根,对此她表示也是没谁了。就这样,因为鬼帝的这一脚,从此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名为天师的作妖儿神。对于在上古界生活了几百年,在鬼界又生活了上千年的墨天幽来说,这一次她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名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当然那也只是表面罢了。而且她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弃婴。为了填饱肚子,她只能重拾老本行兼职神棍,虽然作为一名弃婴,她也算上有很大背景的弃婴。天生天眼,知过去,看未来,金口玉言,童叟无欺。抓鬼驱魔,降妖收魂,一代天师横空出世。然而一直以来都是随心所欲,能怎么作就怎么作的她,在那个用命保护自己的人受到敌人重创之时,终于爆发了。那个好似永远都没心没肺作神瞬间化成了地狱死神,亲手为鬼帝老爹补充业绩。
  • 霸道前夫请克制

    霸道前夫请克制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对你说四个字,誓死不嫁,如果要在上面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今生今世来生来世……”婆婆的诋毁,冷酷丈夫的冷嘲热讽,好友的算计,终究让她遍体鳞伤的离开……三年后,前夫纠缠不清,她视他如废土,他却视她如珍宝。可是不好意思,娇妻不见,悍妻来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何求(全两册)

    一生何求(全两册)

    16岁的韩晓颖自幼父母双亡,跟在叔叔婶婶身边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沈均诚相识。两人在接触中逐渐生出好感,并产生了一段甜蜜美好的初恋。然而,沈均诚的母亲却百般阻扰,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更使他们的情路变得愈加艰难崎岖。最终,迫于母亲的压力,他踏上了去异国求学的道路,从此与晓颖相隔于人海茫茫……八年后,韩晓颖在公司意外与新总经理沈均诚重逢,昔日的爱意还徜徉在彼此的心里,但此时的沈均诚,不仅身居高位,身旁还有了一位名正言顺的女友。而公司里,有个叫李真的温文儒雅的工程师,也正在向晓颖展开爱情攻势。他们的故事由此又重新揭开了帷幕……
  • 第一宠婚:总裁的心肝宝贝儿

    第一宠婚:总裁的心肝宝贝儿

    结婚三年,乔宝儿和丈夫相敬如宾。可丈夫却将她送给了陌生男人……乔宝儿意外怀孕,被丈夫强逼改嫁,乔宝儿莫名成了豪门少夫人。众所周知君之牧是豪门巨商,手腕狠戾,可没人知道,他其实宠妻如命!
  • 人杰

    人杰

    他现在叫萧杰,他只能重头开始。他有一个姐姐叫萧玉,对他很好,萧杰所有的记忆,就从这里重新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奇异力量的少年,在一路阴谋陷阱里,他一步步沦陷,一步步揭开真相。当他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面临他的是幸福还是真正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