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0700000007

第7章 黄土高原的孤魂(1)

西汉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四年楚汉相争,刘邦打败了项羽,于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在定陶称帝,三月后迁洛阳,不久再西迁关中长安(现西安),开创了长达二百一十四年的西汉王朝。

西汉王朝的成功,在初期得益于“无为而治”黄老学说。后又得益于“独尊儒术”所提倡“仁政”的儒家学说。但最后,很令人费解的是,王朝却亡于信奉儒学的帝王与外戚。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最早是看不起书(儒)生的,历史上所共知的是他曾拿书生的帽子当夜壶,平时也十分怠慢书生,说:“我坐在马背上能打下天下,靠背诵《诗》、《书》行吗?”陆贾奋力抗争,反诘道:“可以坐在马背上得天下,但可以坐在马背上治天下吗?”陆贾的勇敢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一名句,也得到一个机会,即刘邦让他写一本奏折来看看。

陆贾,《史记》中记载他是楚人。他一口气写出了十二篇的《新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在《新语·无为》中,陆贾举秦为例,尖锐地指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逾多。”意思是说越劳民天下越乱,法禁制订越多犯法的人越多,军队越增加敌人越多。陆贾的思想得到了刘邦的采纳。他“约法省禁”,废除秦朝不少苛刑;轻役薄赋,田租从十税一降到十五税一。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效果显著。

到汉文帝、景帝时,田租从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后成为汉代的定制)。徭役减至三年服一次。文帝又开放了交易市场。文帝第一次实行了当好农民可以授勋的制度——“人粟拜爵”制。他颁布《卖爵令》规定,卖给政府六百石粮食者可以给上造的爵位(二级爵位),卖四千石者给五大夫(五级爵位),卖一万二千石者给大庶长(十八级爵位)。这极大鼓舞了种粮者的积极性。文景两帝在位共四十年。高祖刘邦时,粮价为每石米一万钱,到文帝时降至十余钱至数十钱。加上高祖刘邦的三十年积累,西汉国力十分强盛。史称国家仓廪里满是粮食,京师钱多到钱库里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汉景帝去世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六岁的汉武帝继位。他发兵打击匈奴,安定了国家边防。他一继位就启用卫绾、田纷、窦婴等一批儒生充任丞相、太尉、郎中令等要职,采纳董仲舒“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开始独尊儒术。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再将国家推向了强盛的顶峰。

按理说,儒家“行仁政,建礼仪”的学说,最适合建立社会等级,形成确定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但当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七十岁去世后,国家很快走向了衰败。虽有宣帝中兴,但元、成、哀帝,虽个个奉信儒术,但一帝比一帝衰败,最后尤为崇敬儒术的外戚王莽毒死平帝,西汉二百一十四年江山改了姓名。个中原由,何在呢?是不是儒家的学说在治国上有什么问题呢?

§§§第一节 红颜祸水或有说

笔者是不同意“红颜误国”、“红颜祸水”的说法的。但纵观西汉历史,红颜祸水一说似很有事实基础。其表现有二,一是红颜带来了外戚干政;二是红颜带来了淫君误国。由此,笔者就从红颜祸水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去查寻西汉末代帝王亡国的踪迹。

其实西汉在强盛时已埋下了灭亡的伏笔,那就是吕后带的那个坏头——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从吕后(吕雉)始。

《汉书·外戚传》说,吕后的父亲吕公会相面。刘邦还未发达时,吕公见他面相好,就把女儿吕雉给他为妻。吕后生惠帝和鲁元公主。刘邦在世和去世后,吕后都在干政。应当说,她干政有一部分是成功的,正应了“皇帝强,外戚是助力”之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汉书·外戚传》)。”吕后本人则果断诱捕了功高盖主的韩信,做了刘邦想做却不好意思去做的事。她在“垂帘听政”时推行“与民休息政策”,规定农民一年劳役为三十天,而且要安排在农闲时。她用三年时间修筑了长安(现西安)的城墙。她还不断减刑,实行工商自由,让西汉经济一直走势良好,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她一心想搞吕氏的家天下,违背了刘邦“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封侄儿吕台为吕王,侄儿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还封吕家六人为侯。吕氏外戚为官后,迫害刘氏宗族,汉高祖刘邦的8个皇子,被吕后杀害6人(只剩下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为保吕戚外戚长久,她还搞亲加亲结婚,一是让自己的亲外孙女与自己亲生儿子惠帝结婚,二是将自己妹妹的女儿嫁给丈夫的堂弟大将军刘泽;三是硬叫两个刘姓皇子娶吕姓的女儿为妻。不过这些亲上加亲的手段并没有让刘吕两家的血融到一起,反倒是作妻子的吕家人不小心把话告诉丈夫后(上将军赵王吕禄的女儿对丈夫朱虚侯刘章泄密),最终吕后及家族被大将军周勃、丞相陈平铲除,吕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毁誉参半的评价。历学家司马迁称赞她执政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而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述赞》中则对吕后大加非议,称其是集一切恶行于一身的坏女人。

鉴于吕后专权的教训,刘氏皇帝们不是没有重视外戚干政这个问题。汉武帝杀掉自己晚年钟爱的钩弋夫人的悲剧就是一例。

赵钩弋为西汉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野史传说年近七十岁的武帝北巡时看到空中有紫气从而发现了她。她出生时两手握拳就张不开,谁也没有办法。而汉武帝见了她,轻轻一掰,不但掰开了手,还看到她手中握有一玉。于是带回宫中,为她造宫一座名钩弋宫。封赵钩弋为夫人,称作钩弋夫人。一年后,赵钩弋怀孕十四个月产皇子弗陵。武帝知道上古尧帝也是其母庆都怀孕十四个月所生的,所以称钩弋宫为“尧母宫”。这时武帝年岁已大,时有幻觉,宠臣江充一口咬定是巫蛊作祟。武帝竟让江充去查办,从而有了“巫蛊之祸”,连累太子刘据也因此祸被杀。太子已死,武帝便打算立资质聪颖的少子弗陵为太子,但弗陵幼小,钩弋夫人又正值青春年少,将来儿子为帝,她恐怕又是一个吕后。武帝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一是让霍光辅助太子。《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是武帝“召画工图书周公負成王”一画赐于霍光。于是霍光与大臣明白了,武帝这是要霍光像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一样辅佐弗陵太子。二是逼心爱的钩戈夫人自杀。《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武帝找了一个借口谴责钩弋夫,钩弋夫人“脫簪珥叩头”都不行,汉武帝仍说:“趣行,女不活!(快走吧,这次你活不成了!)”命人将她送到掖庭狱中杀死。不少大臣不理解,说世上的人都在问为什么要立弗陵为太子了反倒杀其生母呢,应当母以子贵才对呀。武帝心情十分沉重地说,他们都是愚蠢无识之辈,你们读读历史,“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呂后邪(《史记·外戚世家》)?”武帝这是为了刘家的千秋大业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呀。

虽然汉武帝以极残酷的手段压制外戚干政,但到了元帝起,外戚干政却愈演愈烈。

§§§第二节 七朝元老皇太后

班固在《汉书·佞幸传》说:“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西汉的最后灭亡,是应当从元帝开始探究的。

元帝刘奭(shi)是宣帝刘询的儿子。因诬蛊之祸,宣帝一度流落民间,在民间时与许皇后生下刘奭。

刘奭心仁慈,“柔仁好儒”,又“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汉书·元帝纪》)。只是治国无能。他父亲宣帝有过预感:“乱我家者,太子也!”

宣帝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汉书·元帝纪》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柔仁好儒”的元帝刘奭,有一次劝其父宣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听罢宣帝当即变了脸色训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元帝纪》)?”看了这个只学到儒家皮毛就乱指点江山的儿子,宣帝开始考虑以淮阳王取代他为太子,但因是自己平寒时所生,自己对平贱之妻许皇后有过承诺,最后还是没有废了他。

他在位十六年,可书一笔的就是“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在该朝。他执政时无所作为、放权于宦官弘恭、石显也倒罢了,自己尽情享乐也可以理解,但却因为好儒而开了外戚乱朝的开头,由此还造成了最后几代王朝的世风日下。

这里要谈到一个过去不太谈现在看似软弱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重大影响的人物——王政君。

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性软弱,无主见。

王禁是廷尉史(相当于法院的书记员)。他嗜酒好色,娶有几房,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生母李氏改嫁而去,留下女儿饱受生活的磨难。王政君长大后婚姻也不顺得很,十五岁嫁人,刚过门丈夫就去世;再改做东平王妾,未进王府东平王又死。王禁怕了,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人说,你女儿是富贵命,所以嫁了穷人穷人死。王禁听了很高兴,回去便按皇后的标准培养女儿。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十八岁的王政君应选入宫。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刘奭正好丧失了爱妃司马良娣,汉宣帝看儿子伤心,即让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五女之一。

当时王政君的位置最靠近太子。太子还在悲痛之中,并无心选妃,只是奉行儒学的他很有孝心,不忍拂父亲的面子,便就近一指,就指到了王政君头上。王政君就这样进了东宫。

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但当晚却也应付了一下门面。谁知王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后生出王子刘骜。之后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

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为汉元帝,王政君立为皇后。三岁的刘骜是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只是刘奭仍不喜欢王政君,王政君还是被冷落一旁。好在王政君生性柔弱,不会也无力去争风吃醋,这点汉元帝还算满意。十分敬崇儒学的元帝觉得,可以不喜欢她,但不能对不起她。于是汉元帝一边不临幸她,一边又多封一些王家的人作大官以作补偿。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元帝的这个做法为西汉末年外戚擅权埋下了祸根。

西汉从元帝起出现两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流民大量增加。二是连续不断地出现灾年。国家这时迫切地需要一个好皇帝。但人民等来的却是一个比一个荒淫的色皇帝。

元帝去世,元帝与王皇后所生的正宗的太子刘骜(ao)继位,是为成帝。骜,是千里马的意思。但这个刘骜非但不是千里马,还是一个“湛于酒色”的君王。《汉书》为正史,其中当然地记载了他“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的仪容和下罪己诏、减钱赋、察民意、除石显等政绩,但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到他广采民女以备后宫、微服出宫不是去访民意而去斗鸡走狗的劣迹。当然,正史和野史记载并演义最充分的是他与赵飞燕姐妹的故事,这个故事后面透出的就是红颜祸水的第二个表相:红颜带来淫君误国。

赵飞燕(前45—前1)名宜主。《汉书·外戚传》中说她生下后父母或是嫌其为女,或是嫌其身体太弱,将其遗弃。不料三天后去看,她仍活着,便再将她收回抚养。她父亲是音乐家。但那个年代乐师只是工匠的一种,她家境并不富裕。她很早父母就去世了,她与妹妹一同流落长安,沦为官婢,进入阳阿公主府学歌舞。因为她有一个音乐家的父亲,因此她歌舞的禀赋很高,学舞学到能在掌上跳舞,被称为“飞燕”,学琴学到长安之最。成帝刘骜是个喜欢走街串巷找乐子的皇帝。一天他串到阳阿公主家,看到了赵飞燕,当即龙心大悦,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来赵飞燕告诉成帝,其妹妹赵合德也是极品,于是成帝又召赵合德入宫。唤到眼前一看,赵合德与苗条的姐姐截然相反,是个丰腴妖冶之女,成帝当即封其为昭仪,燕瘦德肥,姐妹俩夜夜轮流侍主。

位卑的灵魂中常隐含有极大的私欲,如无高尚文化熏陶,一朝必会成为害人的恶魔。赵氏姐妹正是如此。成帝原本宠爱许皇后和班婕妤,许皇后仁慈,班婕妤高尚,后宫嫔妃相安无事。赵氏姐妹集宠爱于一身后,开始追逐后宫最高位置,开始迫害皇后和其他嫔妃。《汉书·外戚传》记载:“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

赵氏姐妹说许皇后和班婕妤诅咒皇上后,老实的许皇后无言以对,当即被成帝废掉。之后,成帝又抓捕了班婕妤并亲自审问。班婕妤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她坦然面对来势汹汹的成帝。

同类推荐
  • 统治:万里江山大统

    统治:万里江山大统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 扶明录

    扶明录

    穿越到了明末一太监身上又怎么了?尸山血海的战场尔虞我诈的朝堂腥风血雨的江湖,尽览大明风华.
  • 理论与史学·第3辑

    理论与史学·第3辑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史学理论,着眼于中国历史的重大学术问题,提倡学术争鸣,以繁荣和推动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本书主要刊载史学理论、中国历史研究、历史文献学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内容)如下: (一)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 (二)中国史学史。包括中国传统史学、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展的研究。 (三)历史文献学研究。 (四)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题。 (五)史学评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关学术问题的争鸣,以及中国历史学领域内相关前沿问题的讨论。
  • 重生之楚霸王超级召唤系统

    重生之楚霸王超级召唤系统

    什么鬼?我楚怀羽居然穿越了!还是到穿越成了老祖宗项羽?什么?居然一来就要面对四面楚歌?这可如何是好?不用怕!我有金手指!看我返江东!破犬戎!击韩信!什么?没有谋臣?看我召唤诸葛亮智斗张良!什么?对面有李元霸这个变态?看我项羽战这个四傻子!成王败寇就由我来改变!当然除了打战外,还有美女相陪!佳人坐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尽在我霸王召唤系统中!!!!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6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6

    本书收录了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滇军、粤军中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当时他们或为刚刚投笔从戎参加抗战的训练兵,或为刚刚军校毕业的小兵,或为下级军官……他们抱着保家卫国之心,满腔热血投身抗战。文章展现了这些基层军人眼中的抗战情形,记录了他们在战争中所做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基层军人的抗战状态,洋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热门推荐
  • 眼过虚无

    眼过虚无

    虞美人·往事如烟伴一生证道修仙因一箭,岁月余欢少。北终巅成初瞭望,眺轮回海战历生死变。出域血战道终成,又遭双生劫。成仙成魔一念间,以身重塑天地为流年。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7)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7)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7册,收录第一届大赛4篇小说作品,侧重乡土文学题材,包括获奖小说讲述爷爷生命历程的“芦苇荡”,以及淘金客阿成的淘金故事“野人谷”、以三代人小家发展见证大家辉煌的“缓慢的絮语”、架構非常的溫馨小品故事“深山”,情节化乡村环境下勾勒出的生活悲剧“紫妞”等作品。
  • 一往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

    赵煜捏着戒指使劲往木潸手指上套,边套边嚷:“咱俩一起飞过天遁过地,杀过凶兽骑过青鸟,亲过小嘴滚过床单,你是风儿我是沙,你不嫁我你嫁谁?!——这是爱情。长生,北冥人族,血肉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为避秦时乱,遁入桃花源。——这是背景。
  • 我的能力是偷渡

    我的能力是偷渡

    王元偷渡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里他勇斗武者,见证科幻,与骑士为敌,与法师为友,带领蓝星走上万界之巅。这是一个没有系统的小人物的成长故事。
  • 玄武经略

    玄武经略

    玄武,又称玄冥,为龟蛇合体的灵物,于五行中主水,象征长寿和不老。北暄季氏,遭遇内忧外患,季氏家族的废材小子,力挽狂澜,率领族人,攻略天下。小说以《山海经》为蓝本,是一部类似于“冰与火之歌”的东方玄幻王朝争霸故事。
  •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正是由于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而有关班会的书籍又特别稀少,特别组织编写的。《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的目的是为学生、老师在组织、召开班会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帮助师生们开好一个圆满的班会。
  • 全球修仙

    全球修仙

    2018年12月的某一天,就像被解除了神秘的禁锢,人们觉醒了各式各样的能力,小到喷火控水,大到御空飞行,仿佛上古神话重现。一个光影陆离的世界拉开了序幕。这一切,和上辈子的杨朔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一辈子,他带着仙府重生了!回到修仙纪元之前,修最好的功法,练最强的战法,泡最烈的女人……“嗯?你说什么?最烈的女人?你的意思是说我脾气不好咯?”“老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再也不敢装逼了……”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
  • 珍珠

    珍珠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他很早以前便见过她,再次遇见她时便霸道的宠着她。一宠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