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电一
这方水土这方人!
这方水土,是神奇的水土:两山一河,充满灵性。地下宝藏,地上资源,得天独厚。
这方人,是创造神奇的人:引黄灌溉,孕育繁荣。古代文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这方水土,是我安身立命之地;这方人,是我交心、贴心、知心的师友亲朋。
自从踏上这片热土,我便爱上了这里的水土、这里的人。我在这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舍不得离开它!这方水土,给了我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人生的舞台,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方人,给了我进取的动力,给了我友善的理解,给了我无私的帮助。
自从加入记者行列,我便爱上了这份职业、这支笔。我不遗余力地投入工作,从没想过要放弃!这份职业,给了我喜怒哀乐,给了我多彩人生,给了我充实的生活。
20多年来,我坚守信念、履行职责,多跑、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多动笔,发掘特点、寻找要点、透视难点、聚焦热点、展示亮点,力图多写稿、写好稿,全景式宣传宁夏、推介宁夏,向世人展示宁夏所有美好的事物。于是,我以极大的热情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发现、调查、思考、感悟,同时也记录了宁夏的一段历史。
收入本书的篇章,就是我这方面的收获。七八十万字,确实不算少了,但这只是我发表作品的五分之一左右。有大量作品,我没有收入,其中包括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稿件。在我看来,有些东西隔的时间比较久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感兴趣了。有些事情时过境迁了,没有再收入的必要了。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不要让人觉得我还在揪住不放。有些作品写作平淡、乏善可陈,就不要“污染”读者的眼球、浪费读者的时间了。
出版这样的“大部头”,我曾犹豫过:因为出书是需要经费、需要推销的,而花了很多钱、书却堆在那里卖不出去的情况屡见不鲜,那样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因为新闻作品常常被人称为“易碎品”、“寿命”很短,而我的这些东西真的可以打破“惯例”、不易“破碎”吗?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制造的各种垃圾已经让人难以忍受,我还要再制造新的垃圾讨人嫌吗?因此,我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这些“见报稿”:事隔多年,现在的读者还有读的兴趣吗?自己看好的东西,读者是否也看好?读了这些东西,真的会有所收获吗?这样,读者有没有兴趣、是否看好、读后能否有所收获,便成为我的选稿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我一般不收。
我是在惴惴不安中挑选稿件的。这个过程,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我筛了又筛,忍痛拿掉了许多自己舍不得拿掉的东西。毕竟,出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是一次放大作品影响的平台,非比寻常。
那么,我的这些东西真的有出版价值吗?我很不自信。直到有些看了书稿的人认为有“看头”,我才稍感安慰:我还是写了别人没有写的东西、写了读者感兴趣的人和事、写了有一定信息量的作品!我想,选入书中的东西,如果能有三分之一让读者粗粗读一读,如果能有四分之一给读者留下一点印象,如果能有五分之一对编采人员有所启发,如果能有六分之一能被一般读者认可,那我就大喜过望了。
20多年来,我把自己的新闻触角伸向了各个领域,几乎对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这也就决定本书的内容很庞杂。为了便于阅读,作品按内容大致分了一下类,但不很严格。有些作品篇数较少,就不再单独分类。出于种种考虑,有些作品在收入时作了一些技术处理,相信读者能够给予理解。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两鬓染霜了。在光明日报记者这个岗位上,我已经站了20多年。是否虚度了宝贵的光阴?是否辱没了神圣的职责?是否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我常常这样反问自己、检查自己、鞭策自己。现在,我把这些作品奉献给读者,接受读者的批评、指导和检验。这是我的一次自我总结,也是我向宁夏人民交上的一份答卷。只是,我不知道读者会给我打多少分、是否真的有兴趣读一读。
一本书的出版,既是一次“集体劳动”,又是多方合作的结果,缺少哪一环节、哪一个人都不行。这里,我要感谢的部门和个人有很多,但限于篇幅又无法一一列出。不过,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不能不提;接受过我的采访、为我提供过材料的朋友,本书的责任编辑和录入、校对、印刷、装订人员不能不谢。这份感谢,将转化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
虽然认识许多领导、许多名家,但考虑到他们太忙、难有时间也难有兴致细读这些文字,也不愿收入许多书中常有的溢美之词,更不愿为此替人捉刀代笔,本书也将和几年前出版的《记者的天空》一样,不再麻烦他人写序了:我自己随便写上几句,剖白一下自己、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就算“自序”吧。
200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