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200000022

第22章 秦汉时期的腐败及其表现特征(4)

“受赇枉法”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受贿”;二是“行言”,即行贿;三是“请托”,即为他人向有关权力人员说情。如“行言者若许,多受赇以枉法,皆坐赃为盗,没入(官)□□。行言者,本行职□也。”转引自李均明等著《武威旱坡滩出土汉简考述》,《文物》1993年第10期。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奏谳书》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五座汉墓出土竹简2787枚,内容包括《二年律令》、《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算数书》、《日书》、历谱、遣册等,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内容,这些简牍对于研究西汉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2001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纂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正式公布了《奏谳书》释文和全部图版,弥补了以往释文无法核对原简简文的缺憾。其中《奏谳书》是一部议罪案例的汇集,主要供官吏审理案件时参考。(参见李学勤《〈奏谳书〉解说》(上)、(下),《文物》1993年第8期、1995年第3期;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有关于官吏受赇枉法的记载。如“北地守谳”和“河东守谳”两个案例就涉及受贿、行贿问题,称其“受、行赇枉法也”。参见李向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所见汉初对官吏犯罪的惩处》,《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赇”,《说文》云:“以财物枉法相谢也。”段玉裁注云:“枉法者,违法也。法当有罪而以财求免,是曰赇。”《说文解字段注》,第299页。两个案例中,“河东守谳”的案情是士吏贤追捕盗书逃亡的大夫未得,便拘禁其母女佥,在接受了她的豚、酒(共值九十钱)后,将其开释。据《二年律令》所载:“受赇以枉法,及行赇者,皆坐其赃为盗。”又载:“盗赃值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也就是说,无论是受贿还是行贿,均按其赃值与盗窃罪同样论处。结果,士吏贤虽然受贿价值仅九十钱的食物,但必须受罚四两金。如果受贿价值超过六百六十钱,无疑将受到严厉惩处。文献资料也有记载。《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如淳引注:“诸为人请求于吏以枉法,而事已行,为听行者,皆为司寇。”《汉书·王子侯表》记载:沈猷侯刘受“元狩五年,坐为宗正听请,不具宗室,耐为司寇”。颜师古注曰:“受为宗正,人有私请求者,受听许之,故于宗室中事有不具,而受获罪。”

其三,买官卖官。买官与卖官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场潜规则之一,买官与卖官表现在具体过程中就是官场上的行贿和受贿。

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讽刺那些口口声声标榜仁义的儒臣言行不一,他说:

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絜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赵绾、王臧之等,以儒术擢为上卿,而有奸利残忍之心,主父偃以口舌取大官,窃权重,欺绐宗室,受诸侯之赂,卒皆诛死。东方朔自称辩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然省其私行,狂夫不忍为。《盐铁论》卷四《褒贤》。

桑弘羊批评的是诸如田蚡、韩安国、主父偃《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载: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韩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又,《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以口舌得官后肆无忌惮地索贿、受贿,“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等儒臣言行不一,虽以礼义廉耻相标榜,暗地里却索贿、受贿。可见官吏受贿、行贿在武帝朝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风气。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陈万年“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汉书》卷六十六《陈万年传》。。陈万年不惜倾尽家财,贿赂当权的外戚,其目的一是保住官位,二是求得升迁的可能。西汉成帝时,王氏五侯“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这些行贿者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得到升迁,而受贿者则是把手中权力转化为真金白银。

东汉外戚梁冀专权时,行贿之人不绝于路。史载:“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人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即使是送给皇帝的贡品,也要先送一部分到梁冀的府上。东汉宦官利用手中权力也在大肆卖官,汉末清议首领陈蕃揭露宦官“爵以贿成”。到东汉后期,灵帝与宦官更是公开卖官,由于所得金钱贮存于西园,史称“西园卖官”,上至公卿,下到地方守令,皆有定价,一手交钱,一手给官。宦官曹腾大肆受贿,被人检举揭发,史载“时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上奏太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案罪”《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只是在汉桓帝的包庇下才得以逃脱惩治。宦官卖官受贿的钱财又用来买官。宦官曹腾养子曹嵩的太尉官职就是靠向宦官行贿一亿万买来的,史载:“(曹)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宦官不仅自己卖官,还纵容家里的仆人也卖官。史载:“灵帝时,(张)让、(赵)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节死后,忠领大长秋。让有监奴典任家事,交通货赂,威形喧赫。扶风人孟佗,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谒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舆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

“铜臭”一词就来源于东汉。据《后汉书·崔骃列传》载:

(崔)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把东汉时期官场买官卖官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买官卖官,自古有之。其方式不外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各种名义送上钱物,如婚丧喜庆、诞辰乔迁,以及送往迎来;另一种是公开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毫不掩饰。

其四,官吏失职渎职,徇情徇财枉法办事范学辉撰有《汉武帝朝的吏治腐败问题》(《理论学刊》2000年第3期),文中对汉代官吏徇情枉法的腐败现象作了较详细论述。《汉书·刑法志》云: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这是关于汉代执法过程中徇财枉法、败政害民的生动记述。杜周长期担任廷尉、御史大夫,掌管执法大权,很快暴富起来:“始周为廷史,有一马,及久任事,列三公,而两子夹河为郡守,家訾累巨万矣。”《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司察京畿的王温舒“为人谄,善事有势者;即无势者,视之如奴。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贵戚必侵辱。舞文攻诋下户之猾,以焄大豪”。王温舒死,“家直累千金”。《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杜周、王温舒之所以能快速积累财富,靠的是利用手中的执法权,徇私枉法,谋取私利。

有贪官不可怕,有腐败也不可怕,只要私有制还存在,贪污腐败的人和现象都会产生。最可怕的是人人都想做贪官,人人都想腐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其五,凭借权势,强夺民财。东汉章帝时,窦宪因为妹妹立为皇后,居然恃势贱价夺取沁水公主的田园。《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载:和帝即位后,“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窦宪兄弟占据朝野亲要之地,把持朝政。在平匈奴之后,窦宪权势更大,史载“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而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景为执金吾,瓌光禄勋,权贵显赫,倾动京都”。窦宪之弟窦景为非作歹,就是他的奴客也敢“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以致“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梁冀“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赀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赀财亿七千余万”。《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士孙奋只是没有完全满足梁冀的要求,与其讨价还价,结果与弟同死狱中,财物被劫掠一空。

宦官掠夺民财更是凶残,有时使得许多人家破人亡。有一年,南宫失火,这给宦官敛财提供了难得机会。史载:

让、忠等说帝令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修宫室。发太原、河东、狄道诸郡材木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师,黄门常侍辄令谴呵不中者,因强折贱买,十分雇一,因复货之于宦官,复不为即受,材木遂至腐积,宫室连年不成。刺史、太守复增私调,百姓呼嗟。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驺密约敕,号曰“中使”,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二三千万,馀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有钱不毕者,或至自杀。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

这次南宫失火,成为赤裸裸的卖官鬻爵的借口。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时,钜鹿太守河内司马直新除,以有清名,减责三百万。直被诏,怅然曰:‘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辞疾,不听,行至孟津,上书极陈当世之失,古今祸败之戒,即吞药自杀。书奏,帝为暂绝修宫钱。”

司马直以父母官自命,他遵循的是儒家规范,不愿收黑钱。但如果要去上任,不受黑钱来付这三百万又不行,这就是司马直的真实处境。司马直在这二难选择中,除了上疏劝告或者辞职之外,不能有其他表示反对的言行,否则就与忠君的要求相冲突,用毒药将自己淘汰出这场僵局便成为司马直唯一的选择。参见吴思《潜规则·恶政是一面筛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宦官侯览为人奸猾,贪婪成性,“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他利用国库空虚之机,把贪贿的财物捐出一部分而得封为关内侯。侯览与宦官段珪一起在济阴并立田业,其仆从宾客“侵犯百姓,劫掠行旅”,被济北相滕延收治处理。本来滕延是为民除害,但反过来被侯览诬陷下狱。从此以后,侯览以皇帝为后台,更加放纵不法。史载:“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太尉杨秉奏参,槛车征,于道自杀。京兆尹袁逢于旅舍阅参车三百余两,皆金银锦帛珍玩,不可胜数。览坐免,旋复复官。”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侯览母亲去世,大起茔冢,奢华无度,被督邮张俭检举,张俭举奏侯览“贪侈奢纵,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饰以绮画丹漆之属,制度重深,僭类宫省。又豫作寿冢,石椁双阙,高庑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坟墓。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

在汉灵帝包庇下,张俭不仅没有能够把侯览绳之以法,反而被侯览诬为“钩党”,与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一起被杀。以上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

其六,荒淫腐朽,道德败坏。在东汉的皇帝中,以汉末的灵帝最为淫纵,他“起裸游馆千间,渠水绕砌,莲大如盖,长一丈。荷夜舒昼卷,名夜舒荷。宫人靓妆,解上衣着内服,或共裸浴。西域贡茵墀香,煮汤,余汁入渠,号流香渠”。[宋]曾慥编纂,王汝涛等校注《类说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9页。《天中记》卷五也记载: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引渠绕砌,乘船游漾。渠中有望舒荷,帝盛夏避暑于裸游馆,长夜饮宴。《拾遗记》卷六记载: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采绿苔而被阶,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小舟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楫揺荡于渠中。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者。又奏招商之歌,以来凉气也。歌曰:凉风起兮,日照渠,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亦云月出则叶舒,故曰望舒荷。帝盛夏避暑于裸游馆,长夜饮宴,帝嗟曰:使万岁如此,则上仙也。宫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靓妆而解上衣,惟着内服,或共裸浴。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毕,使以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

荒淫腐朽与贪婪残暴往往相伴而存。东汉外戚梁冀不仅专横跋扈,而且残暴凶狠。梁冀曾修有一兔苑,里面养了很多兔子供其游猎,规定凡是杀死一兔者,罪至死刑。“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冀二弟尝私遣人出猎上党,冀闻而捕其宾客,一时杀三十余人,无生还者”。在梁冀眼里,一个人的生命连一只兔子都比不上。洛阳令吕放曾因与梁冀之父梁商言梁冀之短,惨遭杀害,株连百余人。梁冀专权后,四方调发,岁时贡献,遣客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妻略妇女,殴击吏卒,大兴宅第。又取良人为奴,至数千人。《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

宦官贪婪成性,荒淫腐朽,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腐朽阶层。《后汉书·宦者列传》序把东汉宦官的腐朽生活和祸国殃民的行径铺叙得淋漓尽致。王符也指出宦官“浮侈离本,僭奢过上,亦已甚矣”。《潜夫论·浮侈》。在诛灭梁冀以后,宦官徐璜、左悺、单超、唐衡、具瑗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单超次年病死,其余四人专横跋扈,“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金银罽毦,施于犬马。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宦官张让之弟张朔“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后汉书》卷六十七《李膺传》。王甫养子王吉为沛相,积五年,“凡杀万余人”。《后汉书》卷七十七《王吉传》。

其七,纳赀卖官。中国古代有纳赀卖官鬻爵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四年“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并在汉代得到发展。《汉书·食货志》载:汉文帝在晁错的建议下,“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汉文帝把秦始皇纳赀为官的临时性措施合法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从而使许多人通过此途径为官。如司马相如“以赀为郎”《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张释之“以赀为骑郎”《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等。

汉武帝时,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将纳赀入官也作为重要敛财手段,大肆卖官鬻爵。《西汉会要》“鬻官”条和《汉书·贡禹传》都有关于汉武帝纳赀卖官的记载,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五也有专篇《赀选进纳》,对宋代以前的纳赀卖官情况作了详细阐述,其中有关汉代纳赀卖官占有相当篇幅。

汉武帝通过卖官鬻爵暂时缓解了财政困难,但是,纳赀卖官破坏了选贤任能的任官制度,造成了吏治败坏。

东汉时期,纳赀卖官进一步发展为公开计金卖官。《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考八·输财得官》记载:东汉安帝永初三年,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桓帝延熹五年,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灵帝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汉武帝卖官取钱是为了解决财政的拮据,虽然破坏了选贤举能的任官制度,并对当时的吏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其局面仍然在汉武帝掌控之中。东汉时期公开卖官鬻爵,与东汉时外戚宦官擅权密切相关,卖官已成为汉末皇帝、权臣、宦官巧取豪夺的工具,加速了东汉政治腐败的进程。

同类推荐
  • 微博反腐及其规范化研究

    微博反腐及其规范化研究

    每一个新事物都会被更新的事物所代替,成为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就像手摇式的纺车已经被现代化的织布机所取代一样,微博反腐也将会是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绽放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理由相信微博反腐将会被更具有优势的反腐渠道逐渐取代。实际上微博反腐是人们在遭受腐败的侵害时做出的一种反抗举动,是一种维权性质的行为,而维护权益总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扩展自己的权益,因此各种扩大人们权益的微博参政行为便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一发展过程展现了政治前进的趋势。
  • 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当代美国丛书)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当代美国丛书)

    《当代美国外交》是一部介绍美国当代外交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全书分别从美国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外交政策、美国的人权外交、当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等视角全面介绍了当代美国外交的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年来美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变化的主要轨迹。本书结合最新材料,较上一版,增加了对小布什、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外交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按照地域原则和时间顺序分析了美国在全球各地的不同外交政策,还分析了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当代美国的基本特征,资料翔实新颖,描述客观清晰,分析精准到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热门推荐
  • 自媒体:一群人的狂欢

    自媒体:一群人的狂欢

    自媒体从最初众人的“埋汰”,到如今众人的“癫狂”,期间经历了诸多变化,有不理解,有看衰,但自媒体最终还是成为一种“常态”现象,被众人所接受。微信公众号数量超1500万,头条号数量超过12万,还有一点号、网易号、百家号、新浪看点、搜狐公众平台、凤凰媒体平台、UC号、QQ公众号等,旧有的自媒体平台不断升级,切合自媒体人的需求,新的自媒体平台亦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自媒体的大军中,早期的科技类自媒体,已经不是主流了,来自财经、文化、女性、心灵鸡汤等领域的账号完全秒杀科技类自媒体,每每看到其他领域的自媒体人在群里炫耀其五六位数的广告费数量,我总是望洋兴叹。自媒体,你好。
  • 快穿:神秘殿下太嚣张

    快穿:神秘殿下太嚣张

    孤媛是被一个直播系统给吵醒的,灵魂签约,还要去执行任务,她对所谓的任务不感兴趣,但是,她对美男比较有耐心。系统对宿主做的事情终于忍无可忍了,默默地吐槽了一句:宿主,你能不能不要犯花痴,老想着睡男人,能不能有点出息,动不动就杀人。“再废话,本大人抹杀你。”蛇姬大人妖娆,霸气的声音响亮整个系统,一个破破的小系统,真不知道殿下为何要听它的,况且,你还没有资格让殿下与你说话。某系统瑟瑟发抖,迫使躲在小黑屋里,宿主大人的手下太暴力,当初怎么就契约了这样的宿主呢。“小蛇蛇,不要这么暴力,我家男宠会被吓到的。”孤媛懒洋洋语气道,心里有一些担忧道,这么大声会不会吓到自家男宠某男宠:“……”满脸黑线,还有一些懵逼,我是谁,我在哪里,谁能告诉他,他为什么变成别人的男宠。蛇姬:“…殿…下…”蛇姬撒娇,卖萌,打滚,殿下人家错了嘛,求您不要生气,殿下让人家做什么,人家就做什么。孤媛“嗯”轻声道,整个人依旧是懒洋洋的,她也就只有在男宠面前会有其他表情。某系统:碰到个强大有实力的宿主,怎么办,它也很绝望啊,还是保命要紧。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浩道天途

    浩道天途

    懵懂少年尸堆起,寻仇追梦红尘落。天衰人替公消去,红尘皆盼自天升。万载终期人祸乱,因果缠连世难平。浩道不存天魔觊,持戟护世登天途!
  • 凤还朝:腹黑王爷太缠人

    凤还朝:腹黑王爷太缠人

    前世,因为错付真心,镇国公府满门覆灭,而她则在大婚之日被心爱之人一剑穿心。重生归来,她誓要报前世之仇,却怎料竟招惹上“大麻烦”……某妖孽王爷:“我家王妃最温婉,我家王妃最善良……”众人:呵呵“我家王妃只能我来宠!”众人:求你快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故不离身

    无故不离身

    我是洛凡,他们都说我有取悦女人的本事,在还没报出自己的名字之前,我的脸也许已经作为一张名片交了出去。有人觉得拥有这样一张面庞到哪儿都应该很容易,其实并不是。我到哪都受人指指点点,由于过于在意,我从未在自己内心中形成所谓的理想。直到我休学的那一年……
  • 从不甘于平庸

    从不甘于平庸

    以前从没想过要努力奋斗,自从遇见了你……
  • 青龙劫殇引

    青龙劫殇引

    源起天界,劫于人心。前世纠葛,后世不移。天下四分,逐战皇域。乱世再现,伏魔觉醒。阿七马蹄,羊驼少年。白都谜情,幻城活尸。九天玄刹,曼珠沙华。容若惊现,雄雌难辨。朱雀城里,巫蛊男子。美男面具,竟是女子。漫天雪域,其情难却。青龙一难,青泽王现。玄武大婚,恩断义绝。玄黎陵墓,前世今生。最后一战,情归缘欠。
  • 渡劫,帝国之殇

    渡劫,帝国之殇

    古中原大地上,分布这大大小小的国家,各国之间为了领土、地位、金钱,互相征战,最终以北方梁国和南方楚国脱颖而出。梁国通过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把楚国的得狼狈不堪,在统一中原的收官时刻,梁国的大臣白晅却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秦国,且顺势灭了楚国,统一了中原,把国家逐步发展为帝国,就在此等辉煌之时,正直壮年的秦帝白晅却离奇溘然辞世,这是天意?与此同时,前朝旧部又在积极的进行复国行动。各派势力暗流涌动,白晅诸子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却发现最终只是渔翁得利……秦帝国的公主白蓁爱上了一介小吏“王温”,但发现“王温”跟父皇白晅的驾崩又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 剑灵不好当

    剑灵不好当

    在神墟中经历了三万年刑罚的夏辛,被天界赫赫有名的战神收为剑灵。于是乎,失忆的她有了两个新的身份——天界战神的恋人,魔界大将的青梅。在成为一名合格剑灵的路上,她找回了记忆,平定了乱世,失去了挚爱,追溯了前生。待到被鲜血浸染之时,她才发现,原来一切早在千万年前已经注定。那年桃花下的男子,便成了她三世逃不过的劫。想要拯救的人,却是她必须要摧毁的人。双男主,失忆梗,三生三世梗,非升级文,非套路文,各位客官敬请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