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900000012

第12章 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

如今,有一种被称为“纪实文学”的文学作品十分的风行,似乎也很受读者的欢迎。“纪实文学”是一个新的概念,怎么理解它?怎么运用它?看来都有认真研究的必要。在我看来,“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概念,它之所以能作为一个文学的概念而为作家和读者运用和接受,完全是因为一种不正常的创作环境而导致的结果。

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等题材的创作大多都属于这种虚构的艺术创作。二一种是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像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就属于这种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在这两种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在某一篇作品中或许会出现交错现象,如一篇散文,就可能是完全的真实记述;某一台戏剧也可能是完全的生活纪实。但是,在总体上虚构和写实是不能混淆的。而“纪实文学”的作者和编辑者们恰恰是要在虚构和写实这种完全对立的矛盾中寻找统一,制造统一。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有着明显矛盾的牵强组合,最后归为一种明显不科学的概念。

“纪实文学”既然是一种有着明显不科学性的概念,它为什么又能够存在而又为人们所接受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这个概念之所以产生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分析。“纪实文学”的概念是伴随着报告文学的发展而滋生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知道,报告文学是以其真实性、现实性和文学性为其美学特征的一种文学体裁。而真实性的作用,在报告文学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正是因为真实性的存在,报告文学的独立文体才得以建立,也才把自己与其他体裁的文学品种清楚地区别开来。报告文学的真实是一种新闻的真实,也就是说,是一种事实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十分具体的,容不得有一点点的虚构成分。在报告文学作品中,一旦露出了虚假的痕迹,那么,作家的一切劳动都将白费。正是因为如此,报告文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和影响才是十分直接具体的。一位作家,一旦着手于进行报告文学的创作,他就必须要接受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考验。读者也会带着真实性的这把尺子来要求和衡量每一篇报告文学。所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要实现真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作家必须下大力量进行细致的采访工作,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每一个材料负责。只有这样,再加上现实性、文学性的密切配合,报告文学作品才能以其无可争议的特殊性发挥它独到的作用。

然而,愈是不易得到的东西愈加宝贵。真实性就是报告文学创作中往往不易得到的东西,所以,它是报告文学中最宝贵的内容。报告文学的成败,在不少的时候都是在真实性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因为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多,所以,真实在今天对读者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这既是报告文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所在,也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许多人看到了真实的诱惑力量,希望借助它赢得读者的欢迎。但是又不愿为实现真实性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负责的态度来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样就有了所谓的“报告小说”、“纪实小说”和“纪实文学”等一些概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报告小说”和“纪实小说”的概念过于把虚构与真实的矛盾表现得直露,初一提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坚决反对,很快就消失了。而“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就显得隐晦一些,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就慢慢的流传开来了。据一些认可了“纪实文学”的人的解释,“纪实文学”是这样的一种文学形态:它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但是,作家为了能够在创作中取得一定的自由,所以就在作品的某些不关主旨、无关紧要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或虚构。这一切都是为了创作时的方便和作品艺术性的加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纪实文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但是,为了避免作品发表之后有人因为细小的失实而找麻烦,甚至告状,所以,作者在适当的改变事实中的人名和虚化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从这些解释来看,似乎都能言之成理。其实,这种种解释是不能真正说得通畅,完全令人信服的。从这两种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到,需要“纪实文学”的根本原因,是作家为了摆脱真实给自己造成的束缚,是怕因为不慎带来的失实给自己造成被动和麻烦。以此看来,“纪实文学”之所以要把真实和虚构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强行的统一起来,完全不是为了去建立和构造一种全新的文体,而是为了寻找一种自由创作的途径,在人为的躲避对真实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以真实性来诱惑读者,却又不愿受真实的约束,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正是“纪实文学”创作所要得到的和排除的内容所在。这一切都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纪实文学”的出现,完全是一种狡黠的智慧和软弱的行为结合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怪异的文学现象。“纪实文学”没有一种严格分明的文体标准,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它是含糊不清的。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取巧的创作操作方式,难以支撑一种文体的实现。

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也就失去了真实和虚构各自所可能有的力量。这是因为,真实能以其直接的存在影响读者;虚构可以升华为艺术来感染人。而“纪实文学”同时失去了真实与虚构的双方。因此,在读者无法区分一篇“纪实文学”是纪实还是虚构的时候,或者分不清作者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纪实,在多大程度上虚构的时候,这篇作品是没有力量的。不敢面对真实,向真实负责的人,可能是一个创作缺乏严肃认真态度和性格软弱的人。为了以真实吸引读者又不想承担失实的责任的人,可能是一个缺乏艺术创造性的人。真实是严酷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虚构是容易的,可它需要才能。

“纪实文学”企图摆脱一些负担,然而,恰恰因为它自身包涵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内容已经造成了许多的麻烦。有不少的麻烦在发生之后,因为虚实兼有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几乎就是一笔糊涂账。每当这时,人们才感到事先分清真实和虚构的重要。其实,一切的艺术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要求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真实;小说、戏剧等要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的真实罢了。这两种真实有联系,但是又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不能轻易的、人为的混淆在一起。艺术的真实是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加工想象虚构之后实现的一种真实,它是虚构的产物。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大家都认为非常的真实,可是,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艺术的真实性是不能等同于事实的真实的。同样,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尽管其中有不少先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也时常被人们用来研究作者的资料,但是,《故乡》毕竟还是小说。人们是不能将其与先生的生活经历完全的等同的。若是以以上有些人的看法,那么,不光是鲁迅的《故乡》可以标为“纪实文学”,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金的《家》、《春》、《秋》等等作品都可以标为“纪实文学”了。若果真这样,那不是让人感到太滑稽了吗?

“纪实文学”是一个完全不科学的概念。它纪实时达不到完全真实的程度,虚构也达不到自由艺术的程度。所以,它是一个让人无法把握的对象。为了文学的纯洁和生活的稳定,还是让我们回到完全的真实和虚构上来吧!

1996年10月26日

同类推荐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文爱艺全集(全集)

    文爱艺全集(全集)

    这是一本青春流行诗。空灵、隽永、真纯、飘逸且有趣。它以忧郁、迷婉、清新、和谐的美学流动,在众多青年朋友中流行,它似乎是一座用诗建造的青春偶像,或是精神家园中与人共同呼吸的草坪,亲切而顽强地征服他人的心灵并被他人所接受。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金童话

    金童话

    《金童话》是一部令人灵魂战栗的小说。陈占敏以“黄金”作为镜子,以他一以贯之的冷峻、梦幻而诗性的想象,对人性、政治、权力、欲望、历史等等永恒的主题进行着悲壮的拷问与“挖掘”,写实与寓言、魔幻与现实、此岸与彼岸在小说中彼此交融,作家深邃的眼光、悲悯的思考更是穿透遥远的时空,使“黄金”拥有了艺术的灵光。散发出了超越自身、超越世俗的光芒。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热门推荐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问与守望

    追问与守望

    本书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钧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年来的代表作品集。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既是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他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对文明、民主、公平的现代化社会的追问和守望。作者擅长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和调研,20年来,他立足中原沃土,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手中的笔,纪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文明、民主、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为不平追问,为正义呐喊,为社会守望,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其中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 施真

    施真

    每一次的遗忘,每一次爱上展颜原来不管重来多少次,施真儿还是会爱上展颜,爱他的样貌,爱他的眼睛,爱他。她曾经也是天真烂漫的少女,单纯热情,遇上展颜后一切都变了。她忘掉作为施族大师姐的责任,不顾一切与他一起,偏偏天意弄人。向来清冷的展颜与热情的施真儿有了矛盾,两人一度决裂,展颜为施真儿寻找冰莲时坠入悬崖,同时施真儿因为悲伤过度选择失忆。展颜病情加重,当裘安里来找失忆的施真儿回去看展颜时,两人是否还会走到一起?六盟九国恰逢动乱,身负重任的施真儿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

    女儿刘晶早熟,十二岁不到的孩子,说话做事常常让刘国民和妻子惊惶失措。学校组织填表,刘晶在家长职务一栏给刘国民填了个“作家”,而不是宣传部“副部长”,刘国民问女儿为什么要这么填。刘晶说部长前面带个“副”字,一看就没有什么地位,还不如填作家好,作家虽然也没有地位,但至少还能唬住人。女儿刘晶和妻子,在这个家就像两只好斗的小母鸡,常常为一些小事在刘国民面前争吵,每次争吵,都是刘晶说她妈对她管得太严,让她受不了。刘晶说她已经长大了,父母应该给她一个独立自由的生活空间。
  • 七十年还你七年

    七十年还你七年

    你用七年成为我想嫁的模样,那我用十倍的时间还你,够不够?
  • 奔赴岗位

    奔赴岗位

    写下这十天的日记之后,按照编辑部的安排我已从震区返回北京进行暂时休整。今天,当我把十天来的抗震日记整理出来时,我的自我评价是:一位摄影记者震后奔赴岗位的文字写真。我以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摄影记者的岗位一定是在灾区的最前沿,而不应该是别处。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到达现场,否则就是失职。事实上,和我一样无论是先行一步到达现场,还是稍后一点赶到现场的同行们,目前,他们仍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继续奔波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艰苦的采访。
  • 问青春

    问青春

    本书为粤籍95后作家张闻昕的首部长篇小说。叙述着南方一群高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想象,对高考的奋斗与挑战,对懵懂爱情的好奇与羞涩,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真实地还原了十六七岁青春正当时的生动与鲜活。可贵的是在细节上,比如对话,场景等准确地把握住了同龄人特点和地域特色,可谓是同代人写同代人,青春年华,阳光灿烂。
  • 都市之妙手圣医

    都市之妙手圣医

    一本医书走天下,一本心法傲群雄。原本只想做一个平凡人,朝九晚五,却被世医之家的开山鼻祖盯上,初入江湖,却差点酿成大错……
  •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孀妹殊遇

    孀妹殊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