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400000026

第26章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3)

那么,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推移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呢?这表现为前后承续、紧密相连的两个步骤。第一,是艺术内容自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的被发现。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如前所述,艺术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认识、掌握现实生活,将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内容;然而,艺术家对艺术对象(现实生活)的这种认识和掌握,绝不是仅仅认识和掌握该对象的内在意蕴,而不涉及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相反,艺术家几乎是同时也就认识和掌握了该对象的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前面我们还曾经说过,艺术对象的转化为艺术内容,绝不是艺术对象的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想象、虚构、加工、改造,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艺术对象原来的状态。经过艺术家重新改造之后的艺术对象,即艺术内容,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大大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因此,艺术家不但要认识、掌握艺术对象的原来的组织机构、存在方式,而且随着艺术对象的转化为艺术内容,也要掌握已经变化了的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而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正是艺术形式的最主要的组成因素。艺术家认识和掌握艺术内容的这种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正是从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推移的第一步。例如,一部戏剧作品的创作,当戏剧家通过一系列的辛勤劳动,通过艺术的典型化,将戏剧对象转化为戏剧内容时,他也就几乎是同时掌握了该戏剧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它的各个人物沿着什么样的途径、如何展开自己的性格,这些各不相同的性格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形象体系,全剧的布局如何,戏剧冲突沿着什么样的线索由开端而进展而高潮而结尾……等等。同理,一部文学作品、一部绘画作品、一部音乐作品、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也都是在掌握它们的内容的同时,掌握其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开始了从它们的内容向其形式推移的第一步。

然而,上面所说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却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家的意识之中。因此,第二,它必然要求通过一定的媒介、给以一定的物质材料的表现,使之得到固定化和外在化。也就是说,艺术家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一定的艺术内容连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具体可感的相对固定的物质外貌。譬如,绘画用线条色彩,文学用语言文字,音乐用节奏旋律,戏剧用以演员为中心的各种舞台艺术手段,舞蹈用形体动作,等等,将各自的艺术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付诸一定的物质表现——这也就是从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推移的第二步。一件艺术品的创作,在它尚未获得一定的物质表现以前,其艺术认识始终不能得到最后的完成,艺术内容始终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这里说“最后的完成”、“最后的确定”等等,是只就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而言。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只有通过读者和观众的接受才能完成),而这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也始终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只有在它获得了一定的物质表现之后,相对地说,其艺术认识才算完成,其艺术内容和它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才被最终把握住并被确定和固定下来。至此,从艺术对象向艺术内容、从艺术内容向艺术形式的转化和推移的过程才得到最后实现。

这样,艺术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构成因素:艺术内容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这种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的物质表现。艺术形式就是这两种因素的融合、统一。

但是,美学史上却有对艺术形式的种种不正确的说法。例如,某些美学家把观众和读者的心理也算作作品的艺术形式的一部分。美国的坎尼斯·勃克在1925年写的《心理与形式》一文中说:“如果诗人在他的作品里谈到一些事情,譬如说一次会晤吧,他写得使我们盼望能看到那次会晤,因此,如果他把那次会晤摆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形式。同时,很显然的,也就是观众的心理,因为它包括观众的欲望和欲望的满足。”他又说:“……形式也就是观众的心理了。或者,从另一角度来看,形式是在观众内心引起的一种欲望,而且是那种欲望的充分满足。”这个说法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坎尼斯·勃克在这里是把读者和观众的主观(“心理”、“欲望”)与存在于观众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艺术作品)混为一谈了。诚然,艺术作品是意识形态性的东西,但那是就艺术对现实的关系而言。一部艺术品一旦产生,对于读者和观众来说,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部作品的形式也就是独立存在于读者和观众意识之外的东西。不错,与哲学(科学)形式相比,艺术形式是以现实生活本身那样具体可感、丰富多彩的现象形态出现的,而且又经过作者精心选择、集中、改造,甚至通过想象、虚构,按照美的规律重新创造,使之变得更洗炼、更纯粹、更富有表现力,因而具有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感力量,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能够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想象,并且,它也就像向导一样,激发和引导读者和观众深入到艺术内容之中,去欣赏那内容的美,使读者和观众在心理上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也可以如勃克所说是一种“欲望的满足”。但是,很显然,这是艺术形式所起的作用,是它在读者和观众身上所发生的效果,并不是形式本身。不能把客观的外界事物与这外界事物在读者和观众主观心理上的反映视为同一件东西。

美学史上还有许多人认为,艺术对象本无形式,只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赋予其形式。这样,艺术形式——这艺术内容本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这本在艺术家身外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便完全成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例如,新柏拉图派的普洛丁(205—270)认为,一座雕像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赋予石头的;康德认为“只有审美趣味才能使得艺术作品具有形式”;席勒认为,人有两种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根据形式冲动,人(包括艺术家)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把形式授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而表现,也就是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上述这些说法都很明显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艺术形式与艺术家的主观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艺术形式与艺术才能和技巧

艺术形式虽然并非是艺术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艺术内容自己的形式;但是,艺术形式的创造却的确与艺术家的主观——与他的世界观、他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与他的才能和技巧,有极密切的关系。对于同一个艺术对象和同一个艺术内容,普通人与艺术家,平庸的艺术家与天才的艺术家,所做的艺术表现将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可能悬殊很大。这里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这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特别是他的才能和技巧在起作用。

关于艺术表现受艺术家世界观制约的情况,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作了很好的阐述。他批评“真正的社会主义”派的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叙述和描写的完全无能为力,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篇的特征。‘真正的社会主义’由于本身模糊不定,不可能把要叙述的事实同一般的环境联系起来,并从而使这些事实中所包含的一切特出的和意味深长的方面显露出来。因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自己的散文中也极力避免叙述故事。在他们无法规避的时候,他们不是满足于按哲学结构组织一番,就是枯燥无味地记录个别的不幸事件和社会现象。而他们所有的人,无论是散文家或者是诗人,都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这是由于他们的整个世界观模糊不定的缘故”。从恩格斯这段话我们知道,世界观对艺术表现即艺术形式的影响,一方面是直接的——如“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因其世界观的局限而使他们“满足于按哲学结构”去写艺术品,或者作“枯燥无味”的记录;另一方面又是间接的——世界观的模糊不定使“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缺乏才能。这后一方面更加重要。一般说,往往是世界观影响艺术家的才能,再影响到艺术表现。

至于艺术表现、艺术形式与艺术家的个性的关系,那就更明显。可以说,凡是比较成熟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表现都是充分个性化的,独特的。在艺术形式上最明显地见出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详述。

现在我们着重谈谈艺术才能、艺术技巧同艺术形式的关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有才能的、技巧高超的艺术家,善于发现艺术内容的构成规律,善于寻找并准确掌握艺术内容本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并给以恰切的艺术表现,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形式。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对于所写的艺术内容带着浓烈的感情,深入体验、观察,反复研究、分析,以达到对艺术内容的构成规律的透彻了解,对艺术内容的内在组织结构、存在方式的准确把握。例如,对于艺术内容各个有机部分之间的关系,各属性之间的关系,各部分对全体的关系,各属性对全体的关系,如果是叙事性艺术,那么对于其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每个人物怎样在环境中、在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中构成自己性格发展的历史,以及情节展开的全部脉络,等等,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选择、提炼,从而创造出最恰切表现艺术内容的形式。果戈里说,他总是对所写的对象“深思熟虑”,“要求知道那样一切琐碎微末、毫不足道的事情”,他要将他写的人物的“最细微的细节统统呈现在”面前,把人物“识透”,这样,他就能通过想象,“善于把不在眼前的事物表现得栩栩如生,好像历历在目一样”。也就是说,寻找到艺术内容自身的组织结构、存在方式,并给以恰切的具体可感的艺术表现。

第二,有才能的、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熟悉并善于掌握各种主观精神对于艺术形式影响的规律,以及历史的、民族的、阶级的各种因素在艺术形式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创造出完美而新颖的艺术形式。前面在论述艺术内容问题的时候,我们曾经谈到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渗透在艺术内容之中,成为艺术内容的有机组成因素。其实,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并无绝对界限。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同样渗透在艺术形式之中,并直接影响到艺术形式的创造。譬如,当一个艺术家充满着内心的喜悦和热爱描写着他所肯定的人物或事物时,那么,艺术家的这种主观精神状态就必定会表现在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文学家)、或线条色彩(画家)等媒介和物质手段上,表现出艺术家明显的肯定、赞美的感情色调:茅盾在《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时所使用的语言,关山月等在《江山如此多娇》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时所使用的色彩,都是著名的例子。相反,当艺术家以卑视憎恶的态度描写他所否定的人物、事物时,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或线条色彩会表现出另外的感情色调,与前面所说两相对照,就会见出明显的不同。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时的语言,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描写犹大时所用的色彩,都表现出作者的否定、卑视的感情。不管艺术家是赞美、肯定或是憎恶、否定,他的这种感情色调直接影响了艺术形式的创造,并且实际上渗透到艺术形式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此外,某一历史时代的、或某一民族的、或某一阶级的审美趣味,也都会对艺术形式的创造有重大影响。例如,唐代绘画中的人物面颊丰腴,与唐代的一般的审美趣味有直接关系;这与宋代绘画风格相比就很不一样。而把封建时代的许多绘画与今天的艺术家的绘画相比,其艺术形式也会有明显的相异之处。至于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艺术形式相对照,区别就更显著。绘画的艺术形式是如此,其他艺术样式——文学、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等,其艺术形式亦莫不如此。艺术家要掌握上述各种因素对艺术形式影响的规律,以创造出最富于表现力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同类推荐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邹韬奋作品集:早期文存

    邹韬奋作品集:早期文存

    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本书是作者的选集作品之一。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

    内容介绍这是先生在动荡岁月里写的家书(1966—1976),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因传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弥足珍贵,既是了解作家情感与思想的上佳读物,也是了解那个苦难时代的可靠历史。有忧患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真挚细腻的儿女情长,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与惆怅。需要说明的是,为提示主题,编者为每篇文章及书信新拟了标题。
热门推荐
  • 愿得你心不分离

    愿得你心不分离

    青梅竹马的他?高冷腹黑的他?还是乐观阳光的他?选择恐惧症的她会怎样选择呢?“你好,我叫苏心离”苏心离.....心离.....愿得一人心,白手不分离?
  • 秦医师

    秦医师

    无影灯。血管钳。并蹄莲。穿着白色制服的小护士用纸巾给正在进行手术的男医生擦……
  • 明伦汇编交谊典馈遗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馈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总裁之棋子新娘

    冷总裁之棋子新娘

    “到底还要怎样你才会满意?”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站到他的身边,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爱情,友情,亲情,这些,全部被他掌控着,她再也没有了自由,也再也没有了动力。“记住,想要你的妈妈一直好好的活着,你就是我上官漠然的女人。”他从沙发里站起来,连看她一眼都没有,那苍白的脸,他没心思,也不敢去看。可笑,说的那么好听做什么,她哪里是他的女人这么简单,她分明就是他的阶下囚,他的女奴,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她自己却傻笑起来。本来他说过互不干涉,可是那晚上,他却把她迷醉在他们的双人床上,本来他说不需要她给他生孩子,可是那一天,他却从医院把她拖回家,并且派人监视,那一次,她被狠狠地伤害,他不仅夺走了她的初次,更夺走了她原本的幸福,那一天,天崩地裂般的,父亲被他害死,母亲被他囚禁,她的世界,成了一片漆黑。可是,即使他把她伤害的体无完肤,有天,她却依然发现,她爱上了这么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究竟,老天想要怎样,她随波逐流着,等待着………….========================================喜欢的亲们一定要加入书架哦!群号:15826562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傲世总裁追妻记》《冷总裁的前台小姐》《总裁的极品妻》《美人上钩》《冷总裁之惹火宝贝》《弃妃的怒放》推荐好友的文:《特工帝后风九少》《通缉替身前妻》《误入总裁房》《弃妃门前帅哥多》《撒旦的赖账老婆》《兽夜》《七煞女帝》《妃天大盗》《弃女也疯狂》《贪吃肥妻》
  •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前,叶可凡是优雅脱俗感情至上的完美主义者,婚后,丈夫林东对她从当初的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到怀孕生子时以工作应酬为理由沉溺于声色犬马场所...面对他带来的感情伤害,她渐渐变得敏感多疑爆躁易怒,歇斯底里几近偏执...不仅如此,婆媳矛盾、孩子问题、第四种感情的犹疑……更是让他们的婚姻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争吵、冷战、纠缠、愤怒,直至发展到两人动不动就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疲惫绝望后的叶可凡向林东提出离婚,却又因不忍让儿子受到伤害而迟疑。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男人欧皓然出现……怎样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让叶可凡最终把握住自己婚姻和生活的走向,赢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婚姻救赎》实体书已出版上市,当当网、卓越网,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均有售。
  • 全球史是什么

    全球史是什么

    全球史是目前历史学科里发展迅猛讨论激烈的热门领域,在历史研究领域也已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学科,它以世界整体的连贯性为出发点,有力地挑战了我们之前的史学方法。《全球史是什么》全面概述了历史学中这一令人振奋的新取径,探究了全球史学科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某些重大问题:全球史与其他世界史诠释有何差别?我们如何摆脱欧洲中心论,却又不陷入新的中心论,进而书写一部全球史?历史学家如何比较诸多社群,并找到不同地域之间的兼容性?全球史有什么政治意涵?此书还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这种新范式的局限乃至风险,以及全球史的受众等诸多问题。《全球史是什么》细致剖析了全球史的兴起、特质、方法论、前景及局限。作者塞巴斯蒂安·康拉德为当下全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全球史既是一个研究对象,又是一种审视历史的独特方式;既是过程,又是视角;既是研究主题,又是方法论;全球史的核心关怀是流动、交换、各种跨越边界的事件以及大规模结构性转型和整合进程。历史学家如何经由整体地理解世界历史,为我们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重绘历史学图景?本书将给出答案。
  • 潜沉楚留香

    潜沉楚留香

    全息模拟,首次上线;五大门派,江湖之巅;大千世界,帮派林立;武侠之战,巅峰之争;完全潜沉,全新感官,带你体验不一样江湖。
  • 创世游戏法典

    创世游戏法典

    一个叫清水小蝌蚪的起点写手,试图解释所有金手指的由来,试图让穿越、系统、重生、随身空间等变得有据可查,变得有意义。他甚至,试图打造一个清水小蝌蚪宇宙!欢迎来到这里闲逛,一本自认为是个人创作千万字后集大成者的良心巨著,其中有着无数的思考与脑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扉页寄语:至爱游戏类小说,脑子里总是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幻想!新书《我的技能跑了》已于2020年6月初上传,她的另一个名字是:《创世游戏法典之界域边缘》!
  • 宝云振祖集

    宝云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