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400000020

第20章 艺术的对象(1)

在艺术创作中,如果仅仅具备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创作主体的各种条件和资质,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条件和资质,那是任凭什么艺术品都产生不了的。虽然美学史上曾经有许多人鼓吹艺术完全是艺术家主观心灵的创造,与客观世界无涉;然而正像人不吃饭会饿死一样,艺术创作如果没有客观现实作为食粮,同样不能维持其生命。日本的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一书中说:“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他认为文艺的根源是作家的无意识心理,而创作的过程不过是由作家的无意识心理→心象→理知感觉→作品(被象征化的表现)。另一个日本作家、属于白桦派的有岛武郎认为艺术根源于爱,他说:“生艺术的胎是爱。除此以外,再没有生艺术的胎了。有人以为‘真’生艺术。然而真所生的是真理。说真理即是艺术,是不行的。真得了生命而动的时候,真即变而成爱。这爱之所生的,乃是艺术。”厨川白村和有岛武郎都认为艺术根源于主观。但是,不管是厨川的所谓“绝对自由的心境”,还是有岛的“爱”,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大地,是一刻也不能存在的。最起码,人只有活着才能具有某种“心境”,才能“爱”;然而要活着就得吃饭,就得过一定的物质生活,就得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总之,离不开客观的社会现实。这样,人的主观“心境”和“爱”就另外还有根源,这就是现实。而艺术,其最终根源就不能是艺术家的“无意识心理”或“爱”,而是现实。现在,我们就从艺术创作的客观方面——即艺术的对象来考察艺术的特性。

艺术有自己独立的特殊对象

有些学者对于艺术是否有自己特殊的对象,还持怀疑态度。艺术对象问题确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以往的美学权威们论述得最少,从他们的著作中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譬如,马克思对于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谈得很明确;但是却似乎没有直接的明确的谈到过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对象。别林斯基更是干脆否认艺术有自己的对象,他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说,哲学和艺术,对象完全相同,只是再现对象的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是,经典作家没有谈的,并非后辈晚生不能进行探讨;而美学权威的话,也并不一定就是真理。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苏联就有人对别林斯基的上述论点提出疑义,明确提出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对象。不久,我国也有人响应,强调“文学是人学”,但是,这种论点几乎是立即被扣上“修正主义”、“人性论”的帽子,遭到大规模地无情批判。今天看来,他们的论点虽然仍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有的或者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加以补充、修改,使之完善;但总的说,他们关于艺术对象的意见,有很多积极因素,很有启发意义。目前我所看到的数量不多的探讨艺术对象问题的文章,基本上是沿着他们的那条路子走下来的。

现在,是到了深入探讨艺术对象问题的时候了!

在我们上边所引述的别林斯基那段话的前面和后面,他还说过这样的话:“人们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内容时所用的方法。”“政治经济学家被统计材料武装着,诉诸读者或听众底理智,证明社会中某一阶级底状况,由于某一种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诗人被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绘武装着,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的图画里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由于某一种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别林斯基的这些话曾经在许多文章和教科书中被广泛地引用,是人们很熟悉的。但是,我们听到的大都是人们对这些话的肯定和赞扬,却很少听到有人指出这些话的片面性,特别是很少有人详细说明这些话之所以带有片面性的理由。

上述别林斯基那些话,说艺术和科学的对象“都是同一件事”,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其理由,我们可以从逻辑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从逻辑方面说,我们首先可以对别林斯基上述的话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承认艺术和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在“处理”现实内容时所采取的形式、所用的方法不同,那么,这不同的形式之中所表现的内容难道会没有差别吗?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面对着的对象难道会完全一样,“都是同一件事”吗?关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段十分精采的话:“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地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内容应该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特定的形式,事物的形式也应该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特定的内容。内容不同,作为它们的反映的各自的形式,也必不相同。艺术和哲学这两种社会意识形式的不同,正是反映着它们各自所表现的现实内容不同。不同的形式是由不同的内容所决定的。别林斯基说“它们(艺术和哲学)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是与他自己的那段关于内容与形式密切联系着的话,自相矛盾的,是不正确的。决定艺术这种特定意识形式的“现实”与决定哲学这种特定意识形式的“现实”,似乎可以笼统地都被称为“现实”,然而,细细分析起来,其实很不一样,至少可以说它们分别是那总的现实的不同侧面、不同范围、不同属性。这不同侧面、不同范围、不同属性,也就是艺术和哲学各自不同的对象。

别林斯基还说:哲学是用“逻辑结论”“诉诸读者或听众的理智”;而艺术则是用“真实的图画”“诉诸读者的想象”。同时,他认为:诉诸“理智”和诉诸“想象”的是完全相同的同一个对象。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因为,客观对象的特点与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方法和方式按常理说是相适应的。一个对象主要作用于人的想象,另一个对象则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其所以如此,正是说明这两个对象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譬如说,作用于人的想象的那个对象,其感性的形象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而作用于人的理智的那个对象,其理性的抽象性的特点更为突出。同理,客观现实中那些理性的抽象性的特点,更为哲学家所注意;而客观现实中那些感性的形象性特点,则更为艺术家所注意。前者常常作为哲学的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是哲学对象的一种性质),后者常常作为艺术的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是艺术对象的一种性质)。

但是,能够最有力地证明艺术对象与哲学对象二者不同,证明别林斯基上述思想的片面性的,不是逻辑,而是历史,即客观事实和实践。

从历史方面说,艺术对象之不同于哲学对象及其他科学的对象,乃是客观存在着的历史事实。在人类漫长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意识也不断发展着,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他的感受力和思维力、他的掌握世界的能力、方式和方法(这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断地丰富着发展着。与此同时,客观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意识的对象也不断发展着丰富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受与耳朵不同,而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马克思的这些话,强调了存在着与人的各种不同的本质力量相对应、相适应的不同的对象。主体的丰富和发展是与对象的丰富和发展在客观实践中同时进行、同时获得的。马克思在这里说明不同的主观能力存在不同的对象时,主要举了不同的感觉能力的例子,如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但马克思的话是有普遍意义的。不仅不同的感觉能力(如人的视觉和听觉)各有不同的对象,而且不同的思维能力(如理论思维和艺术思维)同样各有不同的对象。总之,人的每一种掌握世界的独特的方式,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对象。如果说在原始时代,由于人的主观能力不发达、“人的本质力量”的贫弱,其艺术的掌握世界的能力与理论的掌握世界的能力等还是混沌一体的,因而相应的在外在世界中艺术对象和科学对象(哲学对象)也是分不清的;那么,随着客观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的主观能力大大丰富了,人的本质力量大大发展了,人的艺术的掌握世界的能力和理论的掌握世界的能力以及其它种类的掌握世界的能力,被逐渐区别开来、独立出来了,因此,相应的,外在世界的不同侧面、不同属性、不同范围被开发、被认识、被掌握,也就自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对象,如艺术对象,哲学对象,以及其他许多具体科学的对象。

那么,艺术对象与其他对象(如哲学对象)相比,具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艺术对象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呢?

艺术对象的范围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把现实的统一整体作为自己的对象,而“科学家恰恰相反,他却在分析现象,可以说是‘解剖’现象,按照各个部分来研究”。这种说法只是具有部分道理,严格讲并不科学。因为,其一,虽然艺术与伦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具体科学相比较,它的对象显出一定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但是,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只是相对而言。其实,任何艺术都不可能全部把现实的统一整体综合地反映出来,而只是反映其一部分、某些侧面、某些属性。其二,与哲学相比,与其说艺术对象是现实的综合整体,不如说哲学对象更是现实的综合整体。哲学总是企图把整体世界在自己的思维中复制出来,它要高高地站在这个世界之上,鸟瞰这个世界的全貌,然后就这个世界的最根本的问题,向人们作出回答,因而,它的对象范围比艺术大得多。

现实世界是无限广阔、无限丰富的,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而哲学所面对着的,就是这整个现实世界的总体、总和——宇宙间凡是与人相关的一切都在哲学的视野之内,即这个世界的与人相关的一切事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事物的一切方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都在哲学的视野之内,哲学就是以这包罗万象的综合的整体世界为自己的对象。

与哲学对象比较,艺术对象是狭窄得多了。艺术所面对的不是整体的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属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那一部分,包括那些虽不直接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但和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现象。大部分艺术作品,是直接描写人类社会生活的;有的艺术作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直接以人类生活为描写对象,但实际上却仍然是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表现人的生活情趣、思想感情、理想和幻想、兴趣和爱好。除了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与人类社会生活直接有关的现象之外,艺术从不奢望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东西。不错,艺本也常常描写自然界。但是,艺术却绝非廉价地、无缘无故地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只有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是人的身体”、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本质联系时,艺术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它。譬如,艺术中常常写太阳、月亮、星星,常常写山脉、河流、风雨、雷电,常常写动物、植物,会说话的鸟,有感情的花,但是这一切作为艺术的对象,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借物抒情,或是托物起兴,总之,只是为了表现人类生活;不然,它们在艺术中便没有任何价值、任何意义。就连那些所谓“纯粹”的山水诗、风景画、花鸟画,所写所画也绝非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寄托着、渗透着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审美感受、理想、愿望,而且也只有这样,那些自然物才能成为艺术的对象。如八大山人的鹰、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很明显地都是寄托着人的思想情趣。早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画竹歌》中,就明确地指出绘画的这个特点。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画家肖蜕赠给白居易一幅墨竹画,诗人作《画竹歌》答之。诗中指出:画的是竹,而表现的却是人的思想感情。诗曰;“人画竹身肥臃肿,肖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肖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婵娟不失筠粉态,肖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请看,这画中不是处处渗透着人的思想感情吗?重写意、重表现的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是如此,即使重写实、重再现的西洋风景画也是如此。例如列维坦的风景画,那森林,那河流,难道不是明显地表现着画家的某种审美趣味、某种思想感情吗?

即使同一个自然物,在哲学家眼里(即作为哲学对象)与在艺术家眼里(即作为艺术对象),也是很不一样的。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天上的星星在诗人海涅眼里和在哲学家黑格尔眼里具有多么不同的意义。海涅回忆说:“一个星光灿烂的良夜,我们两个并肩站在窗前,我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人……心醉神迷地谈到星星,把它们称为圣者的居处。老师(指黑格尔)喃喃自语道:‘星星,唔!哼!星星不过是天上一个发亮的疮疤’,我叫喊起来;‘看在上帝面上,天上就没有任何福地,可以在死后报答德行吗?’但是,他瞪大无神的眼睛盯着我,尖刻地说道:‘那么,您还想为了照料过生病的母亲,没有毒死自己的兄弟,希望得到一笔赏金罗?’”在海涅那里,星星是圣者的居处,是福地,是人死后可以报答德行的地方,总之星星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者,因而是艺术(诗)的对象;而星星在黑格尔眼里,却不过是天上一个发亮的疮疤——即以它作为自然物的本来性质呈现着,因而只是哲学和科学的对象。

同类推荐
  • 时间的羽翼

    时间的羽翼

    诗人郑重正是在其极度自由的诗写中,淬炼出蕴藏在自己人生坐标轴上的三个关键词---孤独、倒影与柔软。以孤独的姿态远行,寻找着相似的倒影,并最终抵达更为柔软的自己。
  • 沉淀集

    沉淀集

    本书是席保安先生的一部诗集。席保安为河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早年曾进行过小说创作。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他重拾文学创作的梦想,转而开始旧体诗词的创作。本书是他40多年生活和工作中的生活积淀。他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化为诗行,记述述自己的人生阅历。全书收录作者123首诗,全是有感而发,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作者的自传体随笔,这部文集是作者刘晓航对他人生的一个总结。《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主要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作者在上山下乡插队过程中,如何不自甘沉沦,努力学习,最终高考得中,改变命运的曲折故事,以及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所结识的知已、至交、爱人、知名人士等,作者并对当前知青文化研究现状,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张。
  • 小小说纵横谈(增订本)

    小小说纵横谈(增订本)

    小小说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门户鼎立的小说四家族。但是,对小小说的关注和重视,是显然相对不够甚至欠缺的。对此,有茅盾先生1959年赞扬“一鸣惊人的小小说”的启迪,本书就对已引人注目的文学体裁——小小说的内部规律和外部关系,作了认真的追溯源流,考察中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概括和总结,对小小说在小说形态上新体例的形成,从比较中做了系统的论述,分类科学,见解精到,并选有古今中外小小说作品45篇作为附录,以供读者阅读时的比较研究。对这本开荒之作,著名学者李希凡作序说:“这大概还是小小说论著中的一个创举”。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热门推荐
  • 古神心脏

    古神心脏

    哈维斯特大陆是一个剑与魔法并存的魔幻大陆。然而,这片大陆自古以来就经受着虚空怪物的侵袭。为了对抗虚空怪物,至高的永恒核心降下神力,将其中一部分人改造为古神,希望古神们使用自己的力量来抗击虚空怪物,保卫大陆。但是有一部分贪婪的人类似乎对于至高永恒核心的安排另有打算……身为一个出身低贱的铁匠学徒,因为一颗古神心脏,他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 魔灵神界

    魔灵神界

    这个作品是一个玄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生命运被改变了
  • 我与时光皆待你

    我与时光皆待你

    第一次见面,江城就壁咚了何源,“嘘,别说话。”礼尚往来,何源反咚了江城,“女人,这是你自找的。”而后,江城看着眼前的何源,一脸憋屈,“不是说好总裁在上,你怎么出尔反尔。”何源一边解衣服,一边开口,“老婆,这可是你说的。”随即俯身而下,圈住了他此生至宝。何源:“老婆别急,我的是你的,我也是你的!”江城:......说好的她家老大,总裁兼老公是禁—欲系男神呢?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是一头饥不择食的饿狼?不行,她要赶紧溜!何源:老婆,慢慢来,别着急,诺,给你备车了,司机车子随你挑,说好的天涯海角随你去,这辈子非你不可了!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腹黑男vs戏精女,绝对甜宠文,欢迎入坑!
  • 书记

    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一朝穿成遗孤,凤亦白表示随性就好,却不想因为某个王爷而踏入了一条大坑!她觉得他傲娇冷血无情,他看不上她唇红齿白娘里娘气。当某王爷意外发现……“凤亦白,你是男是女!”“真男人也!”“那你告诉本王,你胸前是什么!”“我说是馒头你信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空间种田啦,收男主啦!

    空间种田啦,收男主啦!

    大龄女青年惨遭渣男劈腿,偶买嘎!奶奶留下的戒指竟然是个宝贝!?开启戒指空间包袱款款回家种田赚钱咯!啥?渣男想回头,有多远给老娘滚多远!种种树来卖卖菜,顺带拐个高富帅,种田日子乐悠悠!
  • 世子盛宠:腹黑毒妃

    世子盛宠:腹黑毒妃

    东楚国定远候府嫡长女楚云羲,流落在外数十年,回京中途,惨遭杀害。21世纪毒医世家传人,因意外穿越成为楚云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生母惨死,父亲残忍,继母掌权,庶妹伪善。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血责血偿,以百倍偿还。层出不尽的阴谋算计,接而连三陷害。欺我者,打得你悔恨终生。辱我者,死无葬身之地。他是北境国世子,绝色姿容,惊艳天下,举世无双。惊艳绝才却只能远走他乡,沦落别国的质子。搅弄时局,浑乱朝堂,步步为营,揣测人心,运筹为握,决胜千里之外。当她遇上他时,楚云羲却没想自己会如此悲剧在无意间招惹一头狼,还是怎么也甩不掉,她退后一步,他前脚逼近,让她无路可逃。
  • 重生之女强修仙传

    重生之女强修仙传

    带着绝望死去的女孩,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尘力与杀戮的世界,这里尘力代表着一切,有了尘力就有了权利,金钱,美色……当然这里最廉价的莫过于人命了,她出现的那时起,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了崩塌,各个势力鼎力四方,天下群雄逐鹿。所有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统一这散乱的世界,而是为了离真相更进一步。
  • 我有系统不可能这么菜

    我有系统不可能这么菜

    系统赞叹,小哥哥演技太逼真,演啥像啥!傲娇大狼狗总裁:“我不要面子,我要你,你是我的。”——不,你是我的,我一个人的。高高在上的清冷仙君:“我的心里只有苍生。”——好巧,我就叫苍生。桀骜不驯的少年:“你愿意带没人要的小可爱回家,成为他的一生吗?”——不愿意,因为,我要生生世世。系统忍不住长叹一声:小哥哥走过最远的路,就是小姐姐的套路!【一对一!苏爽甜!宠翻天!】
  • 我要充钱

    我要充钱

    为什么你总是活的不如别人?在你怨天尤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充了多少钱,充钱,你就可以变得很强。…………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