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1900000008

第8章 静功

修炼强调修德,认为“无德不养道”,试问修炼和修德有何关系?

传统道家学说认为,出生之后,产生种种后天妄心,如云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碍,念想难除,妨害道修。

从静修的角度来讲,是要培养个人谦虚、柔和、忘我、不争的坦荡胸怀,净化心灵,去妄归真

若无修德之熔炼,则心神不清,性地不纯,如此心态,去做修炼功夫,无异沙地造厦。

有德就有道,无德即失道,道以德为基,德高道更高。

道家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道家修炼,在于炼气。

《黄帝内经素问》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种种气的变化,可谓详明,但是这里所讲的“气”,均属后天情志所生之气。

独有一句,医家不知,而为道家所秘,这就是——“静则气生”,这个“气”,乃是道家修炼所用的先天之气。

静则内气得养,生机蕴藏,自会再生真气,而为丹本。

真气发生,自有景象,须亲身体验,非字面可得。

再者,修真过程之中,一切气的变化,都要求对境无心,不假人为,方合先天,倘无持静之训炼,夹杂后天念想,谓之炼意不净,功夫难以达到高层次。

因此道家修炼,须以静功入手。

做功的时间,应当如何选择?

做功的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有所选择,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

丹道认为子、午、卯、酉四正时,正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的特别时机,因为子时纯阴生阳,午时纯阳生阴,卯、酉二时阴阳相胜。

此时做功,便于体察阴阳二气的动静,兼又多在工作之余,也便于自我安排。

如果针对专习丹功来讲,当以子、丑、寅三个时辰为要,因为子时一阳初升,丑时二阳来临,寅时三阳开泰,皆为炼气之特殊时辰。

故应于子时做功,以俟阳气之来复,则效验易得;丑时乃为二阳来临,更能得气;

如果子、丑二时不能保证起来炼功,寅时生出三阳,自身阳气旺盛,这时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即使不修道的人也有可能如此),就应当于寅时醒后即起,开始做功,以采取阳气。

否则此时醒而又卧,阳气即散,不复为我所用,则修炼失去良好时机矣。

据说本人所在地区的太阳位置,正午时的时间比起北京时间迟了一小时零五分,所以当地时辰的正午时应当从北京时间的十二点零五分开始,不知此种说法对否?

古人所定时辰与节气,是以中原地区为标准,如今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这一时间,与其他偏远地方存在不同的时差。

所言你方所在地区的时辰,应以太阳为准,而将时差计算在内,理宜如此,其他时辰,亦应当作相对正确的调整。

但是对于丹道修炼来讲,这仅仅只是一个侧面,要知所有炼功时辰的确定,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丹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虚比。”“不易”之外,尚有“变易”,更有“中易”之“活”时辰,并非死法不变的,应当注意体会之。

盘腿打坐之后,可不可以马上下坐?

盘腿打坐之后,两腿疲劳,注意不可马上下坐,最伤筋骨。

有人辛辛苦苦坐了一辈子,就在这个关口不知注意,坐完马上下地,到老落下毛病,筋骨难伸,举步维艰,悔之迟矣!我们不可重蹈此覆辙。

如果打坐之中,遇到其他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就不要勿忙下地,应在收功之后再作处理。

因此做功一定要选择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以防碰到其他外来干扰。

过去道家有“三不起”之说,其中有一条就是“打坐不起”,意思是说,打坐之时,无论遇到何人来叫,也不起身招呼。

打坐之后,应当如何收功?

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

收功的方法很多,随着师传不一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坐完之后,须先将舌头从上腭放下(因在做功时舌顶上腭),再将掐诀之两手分开(上坐之时的顺序与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诀而后舌顶上腭)

而后慢慢将两条腿向前伸平,双手轻抚于两膝之上,闭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称为“文火封固”。

如此静养一会,使鼎内蓄养之气,自动散布全身,否则恐有积滞而成淤气,则易倾漏,直至此气运化到周身为止。

此时但觉神清气爽,浑身轻灵,即是气布全身之象,

诀曰:“退符至身轻”,是其候也。或者此时再做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气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后,方可下地。

有的炼师在上坐、下坐之时,还传有密咒,亦可见对于“退符”之慎重。

请问何种人可以炼气功?

何种人可以做静功?

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

气功和静功二者,由于其炼功内容和炼功特点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别,以便同志们选择炼习,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最佳功效。

一般来说,凡是能够自我控制,对于自己的意念能够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对劲,就立刻停止不炼,或者变换另外一种形式以应付之,象这种人可以做气功,不会出现偏差。

若是心思死板而不灵巧,不善于自我控制,难以把握自己,等到身体发生特别的现象之时,又不知如何应付,炼气功一定要出毛病。

对于道家静功而言,就没有什么特别限制,无论性别男女、年龄老幼,身体强弱、心思灵活或不灵活,都可以做。

好动不好静的人,不喜欢这种功夫,假若愿意试一试,也能做出相当的效验来,但是比较那些性格沉稳的人,见效要慢一些。

至于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凡是一切本元亏损的病症,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多梦、烦躁、惊悸、易怒、易悲、多忧、多虑、情绪纷乱、遇事健忘、头重脚轻、肌肉瘦削、少食乏力、营养不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劳、生活没有兴趣等等……

这些症状,服药难以见效,检查身体又难以查出病在何处,唯一的办法,只有实行静功修炼,可望痊愈。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静功调养特别有效的数种病症而言。

若从道家修炼的角度上说,静功对于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此。

做到入静的境界,对于身体有什么好处?

人体内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于身体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碍,致使抗病的本能难以发挥出来,因而难以抵御疾病和衰老的侵入。

静功的作用,就是通过入静的手段,使人体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负担,消除身心上的障碍,恢复人体之本能,使得人体进入自我调节状态,逐步培蓄人体内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潜能发挥出来,以增长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愈疾病,并且可以达到自我更新、延缓衰老的积极状态,恢复对于人生的信心,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再者,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物质享受如何充足,平时缺少的就是一个“静”字。

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之中,身体虽然能够休息,思想上却从来难得片刻清静。不但醒着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而且睡梦里面所感觉疲劳的程度,和醒来之时所感觉的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积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来越多,各种疾病乘虚而入,人体逐渐进入衰老状态。

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每天忙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延长寿命,这种长寿是必然的、健康的、积极的生命果实,每个有心修炼的人都有资格享受。

针对初学而言,假如没有一定的做功时间作为保障,则难以收到静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任何东西,超过一定的限度,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久坐伤肉”是也。

笔者最初学道之时,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个小时,而且这也是在专事修炼的条件而言,平常的人恐难取法。

一般来说,锻炼静坐,开始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充分作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个或一个小时,或者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多一点。

等到具备一定功底之后,也就可以灵活一些,可长可短,均能收效。

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偷懒怠惰,而致荒疏,则无以建功。

当然静功进入高深层次之后,则时时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无处无时不在静坐之中,自无时间限制矣。

丹道修炼,要求全身放松,一松而无有不松。

如果着意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不平衡,反而破坏全身之整体放松。

整体不松,则气血必有停滞之处,雍塞成患,容易发生问题。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方可处处皆松,气血流行全身,而无丝毫阻滞之患,恢复人身自我调节之天然本能。

如此气血周流,无时或滞,日日积累,自可坚固形体,保健延年。

进一步还可以和合精气神,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

道家修炼,是否就应当盘膝打坐?

道家修炼,非必盘坐。因为这是内在的功夫,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形式。

曾见有人盘坐一生,自我标榜道行不浅,结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内在丹诀之故。

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于猴子捞月,执形而求,远道千里。

道家修炼,不拘外形,行、立、坐、卧、蹲、跪、趴,横竖均可,而以四大威仪较为常见。

丹经云:“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抱脐下之珠,卧则调丹田之息。”

行,可缓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态自若,安然行气。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或双手相叠,放于丹田。

坐,可以盘坐,盘坐较为稳固;亦可两腿放下坐于凳上,双手相叠(或掐诀),放于丹田,或手抚两膝亦可。

卧,可以平躺,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置于体侧,

或双手相叠,置于丹田;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丹田。

以上各种姿势,皆须注意头脊正直,自然安适,以利气血流通和放松入静。

舌顶上腭的位置在何处?其作用何在?

舌顶上腭,是炼气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

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

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气会聚之所,其窍不闭,则漏神漏气,修炼家言“口开神气散”,即是此义。

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气。

神气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脏,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另外,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丹道术语称为“上鹊桥”。

还丹之时,大丹亦从此窍降下,倘不接通,则易外漏鼻窍而走失,谓之“玉柱双垂”,毁人性命,不可不慎。

做功的朝向,以何方为宜?

方向问题,本与做功关系不大。丹道所炼者混元之气,纯阳之体,超越有形之上,本无方向之可言。丹经云:“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若对初学而言,为了容易入门,可以有所分别。

做功的方向,一般朝向东方,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方,以利采取生气。

其他如春季向东,以养肝脏,有肝病者可以依之;

夏季向南,以利养心,有心病者可以依之;

秋季向西,以利养肺,有肺病者可以依之;

冬季向北,以利养肾,有肾病者可以依之。

以及亥子二时面向北方,寅卯二时面向东方,巳午二时面向南方,申酉二时面向西方,辰时面向东南方,戌时面向西北方,丑时面向东北方,未时面向西南方,皆为合法。

身体外部的动作,平常生活之中,能够受自己的意识支配。

学做静功之时,忽然不听指挥,自发动作起来,就怕长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摇头摆尾,那将成何体统,不知可有方法能够自我控制?

静功之中身体自动,对于人身是否有好处?

请问究竟是控制好还是放纵好?

有时身体想动,感到力量很大,甚至都要会跳起来,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去炼静功,呼吸之气顺其自然,身体的动作不要用意助之,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那就没有大的妨碍,动的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停止。

如果不想自动,要他停止下来,也有办法做到,只须停止做静功的方法,精神上放松下来,思想上稍微抑制一下,身体马上就不动了。

不动之后,稍停片刻,仍然可以继续炼静功,这样就能令身体不动。

在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讲到身体内部会发生气机震动的景象,从来没有主张身体外部的自动。

道家也有太极之类的内家拳法,属于动功,但这与静坐自动是两码事。

外部自动的结果,只会出现身体紧张,而且扰乱内部天然气机,故为道家修炼所一贯反对。

所以静功之中身体自动,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此时如能控制,才可进一步放松身体,静养身体内部气机。

因此道家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令身体外部入静,而内部气机自己发动,从而达到调节和升华生命的高深层次。

身体自动只是例外情况,不要误认为凡是做静功的人,身体必定出现自动的情况,这个错误的思想一旦注入意识(或潜意识)之中,也会诱导发生自动的现象,反而成为弊端,这是不可取的,违反了道家“静”的准则。

如果身体自动,甚至想要跳将起来,那就是发展严重,快要走火入魔了,更不是好的现象。

必须赶紧控制,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

须知道家修炼是从不自然走向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故不可任其自动,而以身静为上。

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气就会发动。

是否须要经过外部身体自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气发动的现象?

不然。根据很多人做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况:

有少数做功夫的人,在身体外部自动将要结束的时候,丹田之内即开始有气发动。

又有些人,身体自动的阶段过去之后,而内部毫无动静,中间再经过一段完全安静的时期,才慢慢地觉得丹田有气发动。

更有些人,日积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体内外并未发生什么特异的情况,但是自己的身体,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好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的。

还有些人,身体外部并无自动现象,功夫做到一定时候,丹田之气便会有自己发动之感觉。

所以外部身体自动,和内部丹田气动,并没有直接关联;

也不是必须要经过身体外部的自动,才会出现丹田气动。

因此切切不要误认为做静功一定要身体发生自动才行,否则就是引魔上身。

静功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体内部有气冲动,请问这时候应当如何对待?

此时身体应当仍然静坐不动,让内气自己发动,只要运用轻微的意思照顾之,

切记不要用意念去帮助之或引导之,也不要在心中存在疑虑或害怕,丹法有一句口诀,叫做“勿忘勿助,勿疑勿惧”。

渐渐地,缓缓地,听候内气自然发动、自然运行、自然收敛、自然停止。回复平常状态之后,再静坐二三十分钟,然后收功下坐即可。

内气发动,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时候,不可用自己的后天意识做主将静功罢休,更不可受惊吓、被干扰、起妄念、动情绪,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静功之道,所授听息、观光两大法门,一边要做听呼吸的事情,一边要去观眼前的光。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这样做不是分散精力吗?怎么能够入静呢?

这里所讲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各有各的用法,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然后才会知道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非惟如此,两大法门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

笔者所讲的听息法门,是要自然呼吸,然后凝聚注意力,专一于听呼吸,但又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

而是通过听呼吸的法诀,使自己的心神安静下来,逐步达到“入静”的境界。

所以静功的初步法诀,是要用在“听息”的上面。

笔者所讲的观光法门,是在听息的基础之上,逐步做到心神的安静之后,眼前自然就有性光的发现。

因为通过听息,使心神凝聚为一,而当心神安静之后,则散乱的心性随之聚起,而性光亦随之逐渐现出。

这时所讲的观光,是在有光之后,以似观非观的意思去体验。

不是说在听息的时候,再分出心来去观光,这样自然无法专一用功。

而是说通过听息,达到入静之后,性光发生,同时也就体会到了光的存在。

这个“观”光,是在“听”息的功夫有了效果,然后自然也就“观”到了光;

而这个“听”息,如果在“观”到了光之后,也才会真正明白“听”息不是听到声音。

二者之间有连带关系,但又能够自然进入道家静功之正轨。

听息是随息而听,观光是有光而观;听息是有为的,观光是无为的;观光之后,听息也成为无为。

由听息进入观光,也就真正达到了入静的境界。

这样由不自然进入自然,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才符合道家修炼的基本原则。

古代道书上面讲“回光返照”,是要把光照入丹田,这里所讲的观光,为什么只是观看祖窍?

古代道书上所讲的“回光返照”,这个“光”是指的目光,因为平常人目视于外,心神随之外游,为了达到内修的目的,须要将其收归于内,以此光照入丹田,返照身内,然后从事内炼之功。

这个“光”和我们静功所观的“光”,虽有连带关系,但不是一回事。

当然修功深了,回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光的作用了。

我们在筑基功夫第二步进入炼气的层次之后,也要把性光返照身内,去从事修炼丹田内气的功夫。

但是在静功初层,性光还没有聚起来,怎么能够返照身内呢?

而且我们如果用目光代替性光,那就达不到修“性”的深层次功夫了。

所以把意念放于祖窍,因为此处是性之根源,欲使吾人散乱之心会聚一处,只有收归于此,才能见到性光。

一般的人,心性散乱而不知觉察,倘若还没有做到聚合性光,就令其回光返照,则心性尚未聚于其本来根源,又分到别处,反而阻碍“性”功的修炼。所以道家筑基之正法,静功入手第一步,须要修性于祖窍,从道理和方法上面,自有其深刻含义。

为什么我守静多日,还是两眼漆黑,从来也看不到光的现象?

这是入静还没有深入的缘故,继续静下去总会见到。

不要着急,但是也不要追求。

须知光的发生,是在心性凝聚之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是想来就来的。

还应当在入静上多下功夫,逐渐领悟。

将来就会发生眼前见光的现象,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可追求。

依照静坐之法,看到眼前有光,但是心中跟着高兴起来,这个光就忽然看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心性未定阶段的表现。

前面有言,心定光即定,而心不定光亦不定,起初阶段做到完全心定不太容易,会有不稳定的时起时伏,所以就要在具体功夫之中修正之。

看到光之后,心中就跟着高兴起来,说明心性还未降伏,如果心性已伏就不会起心动念。

须知修炼之中,不好的心念属于杂念,好的心念亦属于杂念,所以必须做到心不动方可。

即前面所讲的由初成“身不动”,进入中成“心不动”之后,才可以说心性初步定下来了,直至上成“意不动”之后,方可以说是心性大定。

心静之后,见到性光,是在心无所思、一念不生之时所发生,此时心性已聚。

但是一旦动了心念,则已聚之心性,又被扰乱而分散,自然性光随之消失。

所以我们说根据性光,可以检验自己的功夫。

性光不见,即心性尚未进入清静,性光现而复失,则心又动念而入于散乱。

所以根据性光,可知自己心性尚未完全凝定。

这时就要注意扫除一切思虑念想,再从止念上下功夫,使心性做到完全不动念,则已现之性光,必然时时光明,而无得而复失之忧。

学习静坐已有年余,总是感觉杂念难除,无法解决,是否自己就不适合做静功?

静坐之时滋生杂念,这是初学做功常有的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无时无刻不在起念,只是不自觉察,常常忽略过去。

静坐之时,却才感觉杂念纷扰,浮游乱想,难以制止。

有的人做功之后才知道,不做功夫好象什么都不想,上坐之后什么都会想起来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

其实静坐之时,分明感觉到了杂念的存在,证明已经初步入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并不值得烦恼。

犹如明镜一般,蒙尘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尘;及至初现光明,方才映出灰尘。

人之心体如镜,杂念如尘,觉察杂念存在,是心体初显光明之兆。

证明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入静,并非不适合做静功。

须知有一分静,便有一分光明;有十分静,便得十分光明。

因此,初学静坐感觉杂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为一种负担,反而难以守静;亦不可故意放纵之。

只须稍稍收摄心神,坦然求静。

久则光明自现,杂念自息,恍然一觉,不知物我矣。

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实际印证之。

静坐之时,为何杂念愈斩愈多,甚至烦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么?

止念,是静坐的关键所在,杂念不去,静功难以进步。

若欲强行斩除,效果适得其反。

比如一杯混浊的水,当其混浊之时,无论如何作用,而浊者自浊,只有待其逐渐澄清,自然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变为清浊分明。

《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即是说“浊”者,只有以“静”之法,才能慢慢澄清,这就是静功的作用。

水浊之时,好象念生之际,不辨清浊动静,强欲使之变清甚难。

而且人的念头是无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斩之即断。

无形之念,往往斩而又生。

故用方法止念,难以彻底奏效。

追究念头生起之处,其根在于自心,杂念犹如枝叶,欲使杂念不生,必应在其心地下功,断其根源,自然枝蔓不生。

仅仅斩其枝叶,必致其根愈生,杂念愈多,难以制止。

且易勾起心火,变得烦躁,难以久坐。故当寻其心性清静之本体,返还本根,以清静之法,逐渐涵养,不求斩除杂念,久则杂念自去。

此自然无为之道,实为静坐修真之大法,胜过一切有为法门,且无弊端。

正在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动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发生自动,大家同样做静功,为何有的动,有的不动?

自动之时身体不由自主,各人出现的姿势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动作的姿势也是每次常有变换。

但又不是自己让身体动起来的,请问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这是某些人在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

因为每个人素质不同的缘故,所以因人而异。

比如用同样的药物,治疗一样的疾病,每个人获得的疗效,不会完全相同,也是这个道理。

静坐之时,当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存在局部紧张,或者心中尚有隐藏的念头作怪,没有去除干净,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这种现象在气功上叫做自发功,或者有的功法认为这是出功能。

在道家修炼却认为此仅属于未能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是身心尚未进入静功境界的一种现象。

就是说心里面虽然好象已经入静,其实在潜意识之中还有念头作怪,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捣乱,所以在做静功时就会引动身体发生自动。

凡做静功的人,是否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

自从第一次做静功出现自动开始,将来是否每次做功必动,永久如此?

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自动,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

不要认为凡做静功的人都会自动,这样容易产生自我诱导,也容易造成在做功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动起来,千万不可形成这样的错觉。

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还以为是自然出现的现象。

其实这是尚未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因而不可以认为做功一定自动,或认为做功自动就是一种好的现象。

入静功深,做静功就是内部气动,而不是外部自动,二者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层次差别。

身体出现自动的情况,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全身放松、心念大静之后,这时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动。

但是,外部的安稳是一方面事,静功进入到一定深度之后,内部丹田之气将来或者可能会发动,这是应该预先知道的,免得临时发生忙乱,不知如何对待,以致耽误功夫的进展。

所以形体外动和内部气动是两回事,须要认识清楚。

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气机才会积聚发动。

同类推荐
  • 修行师

    修行师

    百年结界被毁,无名村全村被屠,还来不及看清仇人模样,云隐就被杀了。可是没想到他竟然重生了,重生回了结界被破之前。这一回,他要改变命运。且看他如何激发体内潜藏的苍龙之火,击退仇敌,走出山头,开启他的纵横之路!
  • 执尘封铭

    执尘封铭

    文笔不佳,不喜慎入!在妖灵祸患的世界,在人类无法保护自身的同时,内心的黑暗与欲望在不断膨胀。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各种惨绝人寰的事件嗯,普遍发生。披着人皮的狼又怎会去遵守人类的法则?所谓的逍遥自在根本就不是弱者所能掌握的,而违反规律的人只配被抹杀,在未知的角落里默默消失。在疯狂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够心怀公正。
  • 召唤兽辣条哥

    召唤兽辣条哥

    辣条哥魔兽大陆的嚣张史,看辣条哥异世界炮轰魔兽
  • 君临神纪

    君临神纪

    李君鹤的女友辛芸瑶突然失踪,寻找中得知与未知世界神纪的神秘组织不落魔域有关,为了救回芸瑶,李君鹤在莫琪琪等人帮助下历经磨难,在前往神纪寻找芸瑶下落时,发现了不落魔域正在进行灭世计划,人类世界和神纪人的末日悄然来临。
  • 灵皇

    灵皇

    少年林逸得永恒芯片穿越到灵气为主的世界,手中三尺青峰,败尽万族天骄,刺碎凌霄,踏破九天!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男儿意气发,壮志敢冲霄。
热门推荐
  • 买税

    买税

    一大早,镇长许国平又像往常一样背着手在镇政府院子里转悠,脑壳里尽是远远近近的事。现在他最为头痛的是昨天县安委提出交纳安全生产保证金。他和邹书记要各交三千元。如果涛沙镇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县安委给他和邹书记各奖三千元。这样名目繁多的保证金还多着咧,比如廉政建设保证金、计生工作保证金、防疫工作保证金等等,他和邹书记两人一年七七八八算起来,总共要交五六万块钱。说白了,拿公家的钱交上去,年终时奖励是奖励给他和邹书记个人的。对乡镇主要领导来说,这个政策再好不过了。当然,也不是非交不可,但不交的话即便工作再优秀也得不到先进,更拿不到奖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未央

    嫡女未央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什么,想娶她做王妃?开什么玩笑!就凭他的风流花心,她会稀罕一个天天在女人堆里打滚的男人?
  • 倾世绝冠之无心天后

    倾世绝冠之无心天后

    她堂堂六界战神,青丘涂山第一女将军,不冷不魅,不骄不傲,初次上九重天赴宴,竟莫名其妙被安了个“抛夫弃子,水性杨花”的罪名。她自觉记忆超群,如果真有丈夫和孩子,她怎会不记得。她记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自己还是未嫁之身,虽有个未婚夫婿,但也不是眼前这个男人。他乃天之骄子,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年轻的天君,平战乱,立天规,守四方安宁。在那一眼之前,他就已沦陷,那一世,她因他剖心念碎,不堪回首。从那一眼开始,他便认定了她就是苦苦寻了五百年的妻子。从那一眼开始,他就决定倾其所有去爱她,护她,追她,纵容她。她触犯天规,他包庇!她逆天而行,他陪着!她揉碎的心,他养着!她脱去战袍,他宠着!没错,这就是天君的宠妻日常!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丞相嫡女温婉贤淑,高贵典雅,众星捧月,可她所倾心的男子,都是多场阴谋的开始,父母姐姐为她的愚蠢惨死,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她跪在阴森冰雨之中看着府中燃起熊熊大火而立下毒誓“我誓要你们为我一族陪葬,要你们殷红的鲜血染红京畿之地的每一处,要你们死无他门”三年辗转,她摇身成为一国王妃,当再次踏足京畿之地时,复仇即将开始,江山地位她也要分一杯羹,除奸佞,斗权臣,她无往不利;但是她身边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君,却轻拥她在怀“不过就是颠覆个皇权;江山给你便是,但是你得明白,你是谁的~”
  •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美美私家侦探社

    美美私家侦探社

    警校毕业后的赵小美在土豪爸爸的支持下在J市开了一家私人侦探社。可是一没经验,二没人手。犹豫之后,她终拨通了警校好哥们王娟,刘龙的电话,,,,。
  • 我,无敌杀神

    我,无敌杀神

    他杀人随心,游走在善恶的边界,他无所不能,处处留情游戏人间。这天是他的天,这地是他的地,这世上所有人的命,都在他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