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900000025

第25章 人文随笔(1)

1.行走的哲人--关于余纯顺

近来,我临睡前的功课,是轮番品读两本书--《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余纯顺风雨八年日记选》。我时而依照余纯顺的记述对照地图觅其踪迹,揣其境遇,为其担忧;时而被他描绘的自然奇观和人间至情所感染,与他一起欢笑一同掉泪。

对于余纯顺,现在社会上一般都拿他当探险家、冒险家看待,这也许有一定道理,他孤身负重步行,历时八载,走过了近八万里的风雨路程,所经历的绝境、险境,所忍受的饥渴、寒暑,以及多少回的命如悬丝,无数次的死里逃生,直到终于魂断罗布泊,都是常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更遑论亲身去践履。于是称他为“壮士”、“英雄”、“大探险家”的就很多。然而,将“壮士”一语用在他身上很确切吗?或者再加上一句“从肢体到心灵双重强健的壮士”,就准确了吗?“走西藏”一书的序是余秋雨写的,据说“余纯顺展览会”的前言也用的是此序。我则忍不住要感慨了,余秋雨的散文,一向以史述、传奇、知识的人情化和文化的观照见长,但个体生命的体验明显较弱,他的不大能感受余纯顺,也许是必然的。我认为余秋雨没能很好地理解余纯顺。不错,余秋雨对余纯顺敬仰得很,连呼“壮士”不绝,很有点像古代的书生见了黄衫客之类的大侠不断揖拜的样子,但却掩不住心灵的隔膜。余秋雨似乎没有注意到,余纯顺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他的价值主要不在探险,而在人文,在于从物化的威胁中寻觅并遨游一片精神自由的天空。余秋雨还从余纯顺是上海人,为上海人增了光这一点作了发挥。其实这一点也不必过分渲染。上海的朋友根据余死后面朝东方,证明余对故乡的刻骨深情和至死不忘自己是个上海人;近来更有余纯顺纪念塑像在上海建成,这些都可以理解,地域文明和乡土观念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倘若以为余纯顺只是以身为上海人而自豪,或万死不辞壮行中华只是为了改善世人眼中的上海人形象,那可就太冤枉余纯顺,太缩小余纯顺的意义了。我倒想问一句:余纯顺既然那么眷恋上海,为何又要不断地“逃离”大上海,宁可让生命永远在旅途中度过呢?

其实,余纯顺的身体并不惊人的健壮,他留了一部大胡子,为的是吓退歹人和恶狗,他也感冒头疼,也肠胃不适,一遇到海拔四千米以上,也会憋闷欲死,他不是徒以体格茁壮称雄的“壮士”,也不是天生的“走路机器”。诚然,他有超人的意志,有不可思议的自律能力,他以徒步的形式,把人的体能和耐力发挥到了极致,但这恰恰证明,他并非体能上的超人,而是精神上的超凡者。毫无疑问,余纯顺是商品时代的一个奇迹,他本身则应视为一个哲人,一个用自己的双腿和大脑碰触最严酷的生存,并用全部生命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等关乎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的行走的哲人。

面对余纯顺,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他到底在寻找什么,他要破解什么,他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极端的苦行方式?他是自虐狂吗?现在的一些人,物质的占有欲永无餍足,物质的利用率惟恐不充分,而余纯顺却只需一顶帐篷,一只睡袋,一瓶净水和一包压缩饼干;现在的一些人,决不肯离开都市这欲望的万花筒半步,而余却甘心隐身于雪山激流之间,总是独自一人疾行,并不以为孤独;现在的一些人,千方百计享用文明成果,有飞机不坐火车,有宾馆不住土屋,而余却坚持徒步行走,在万难忍受和不可能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也决不坐哪怕一小段汽车,且常常夜宿荒原、涵洞,不以为苦;现在的人,纷纷进入市场陶醉于喧嚣,而余却逃离市场自甘于寂寞。他的吃苦精神和坚忍意志,恐怕连最虔诚的佛教徒也要自叹弗如,他把人的物质需求压缩到了极限,又把人的精神韧性发扬到极限,他有可能让人想起中世纪的隐士,苦行僧,想起复古主义者和反文明者,然而,他与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应该说,余纯顺时时都在破谜,而其本身则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谜。

余纯顺的一身,首先集合了物质的极端匮乏与精神的极大自由的两极化倾向。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他的行为,确乎具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思想,健全心灵,弘扬祖国壮阔河山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虽做不到像他那样,却要大力肯定他的精神价值的原因。但是,从哲学意义上看,仅肯定这些就不够了。我以为,他是个浪漫主义者,他要用艰巨实践把现代人日益退化了的体能、清新的感官、逍遥游般的想象力重新修复,他亲近大自然,并那么善于发现自然的神性,面对自然,澡雪精神,涤荡灵魂。如他造访海拔近五千米的海子山时,称其为“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他说:“当我快要接近那寒气愈加袭人的湖边时,便再也不敢多近前一步了。那幅画面是:后景,是高耸入云、晶莹肃穆的雪峰;中景,是深不可测、万年静卧的冰湖;前景,则是孑然一身、目瞪口呆的我。”在圣湖前,他展开了飞腾的想象,最后说:“在地球表面,有很多颗这样的‘眼泪’,但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脑海中,总忘不了我曾在那么艰难的路程中,在地球表面最高的高原上,如此真切地看过、并感受过的那一滴‘眼泪’。”他还说,我们人类,只有在这种意境中,才会在宇宙观方面变得更深沉,才会了解生命的底蕴并持一种既珍惜又达观的态度。

但余纯顺并不是出世者,更不是逃世者,他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愤世嫉俗。他的内心温柔,善良,敏感,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和民主精神。他从不居高临下地指斥什么,甚至对窃去他钱物的恶徒,也少有怨尤之词。他的行为方式是最个人化的,他的心灵却时刻普爱着苍生。他用超世的行迹表达着淑世的热肠。他在雪后的清晨,看到一个藏族老奶奶一步一颤地走向牦牛群挤奶,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谓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不顾险象环生,把四位无依无靠的藏族少年带出了八百里泥石流,那挥泪分别的场面何其感人。我以为,余纯顺具有博大的人道关怀和慈悲心肠,对人民,他总是尽情地礼赞,如他在走遍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及中尼五条天险路后说:“西藏人民,是世界上善良智慧的人民,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不可多得的土地,我为能在今生亲近过这些人民,了解了这片土地,而感到自豪和荣幸。”

余纯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答案似已露出端倪,他在寻求大真、大美、大善,在险峻的自然中,在质朴的人民中。他好像是说过一句“做当代的徐霞客”之类的话,不少人也就据此将他的理想定位于徐霞客了,但我没怎么看出,徐霞客的名气如何吸引了他,我倒是看到,在自然的瑰魅面前,在人民的厚爱面前,他怎样一次次流下了热泪。翻越二郎山的前夜,他已弹尽粮绝,少年王洪忽至,将一张纸放到他掌心,他打开手电看时,原来是张面值一百美元的纸币(原是少年的舅父返内地探亲时,送给外甥买摩托车用的),少年还说“明天,我帮你将车推过山去”,遂迅即离去。读至此,谁人能不感动?余纯顺写道:“许多年来,我一直苦苦寻找的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朴实真挚的情感,在这个地方,竟储存得这样充分!”

余纯顺确乎是在没有任何人指派,没有任何名义,不需要任何回报,也不追求任何轰动效应的情况下,用双脚重新丈量了祖国大地,尤其那些人迹罕至的边陲绝塞。他提供了关于这些地域的具体而微的气候、地貌、物种、道路、生态、文化、民族、宗教、风习的种种第一手资料。这无疑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但我想这不一定是余纯顺的深层动机。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他不像唐僧取经那样,有一部具体的“经”等在那儿,让他受够了八十一难去取。因而,我始终认为,他的全部目的,是探索怎样使人变得更美好,于是他格外注重发现人类宝贵的情感、道德和理想的价值,特别注重感受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他说:“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如偈语,如哲言。但他在即将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有人为他添置了精密仪器,并为之办理了无限额长城卡和牡丹卡的时候倒下了。人们的好心无可非议,但我记得他说过,“休整比走路还累”,因而这似乎同样耐人寻味。

一九九六年十月

2.为谁写作

为谁写作的问题是一道永恒的难题,它激发着、诱惑着、困扰着、检验着千百年来一切弄文学的人。人的欲望形形色色,写作的动机也各式各样,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别,写作的目的也有广狭之分。为时代、为人类、为济世、为正义、为真理、为艺术、为爱情、为宣泄、为嫌怨、为兴趣、为玩世、为虚荣、为社会、为人生、为自我、为金钱、为心灵慰藉、为红颜一笑、为一鸣惊人……要把它们研究个一清二楚,几乎是不可能的。写作的品类有多么纷繁,写作的动机就有多么复杂。有时,作者说的不是他做的,做的却又不是他说的,这并非他存心用宣言欺世,而是他也未必真正明白他的动力。譬如,他说他要补天,看的人却说他在掘墓,你说他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有时,他好像知道他为什么而写作了,其实他知道的只是多重动因中的一个动因,甚至是表层的动因。譬如,他说他的诗是专为他的情人而作的,却沟通并且打动了千万男女,被认为抒发了时代的情绪,你说他的动因是什么?

我想,为时代、为人类、为社会、为正义而写作确实存在着,为真理、为大众、为人生、为艺术而写作也确实存在着,它们是浩浩主流,不然,一部文学史也就不会如此地波澜壮阔,奔腾激荡了。事情的复杂性在于:为自己与为他人、为心灵与为外物、为自我与为世界、为形而上与为形而下,常常被非此即彼地对立起来,使问题纠缠不清,莫衷一是。其实,绝对的为自我或为心灵是不能成立的,否则何必还要写还要发表?但是,文学又是绝对离不开为自我和为心灵的,否则谁来写和写谁的体验?可见,这个问题的根子还在作家主体身上。

现在,我更想探究的还是今天作家主体的心灵矛盾。我感到,如今蚕食创作生机和危害作家身心健康的弊端主要有两个,一是为金钱的写作,一是为角色意识、职业意识所遏制的写作。也许因为进入商品社会的缘故,金钱的身价百倍,为金钱的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作家要生存,要吃饭,就不能不考虑金钱,获取金钱,这没什么不光彩的。但是,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却无法将恢诡奇妙的精神劳作凝结其中,也无法公平估定特殊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价值,相反,它为了统一它的市场尺码,不得不无声地消蚀着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将其纳入市场的价值规律,使之物化。于是,真正的作家一生都难以回避与金钱搏斗,都在生存与创造的悖论中争夺空间。为了生活,他必须记住金钱;为了进入创造灵境,他又必须遗忘金钱。

曾有人断言,伟大的作家决不会为钱而写作的,我以为此话未免过于绝对。事实是,不少大作家,如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为生计所苦,为债务所困,为出版商所逼,曾不得不发疯似的写作。可贵的是,他们确实是被钱驱上了紧张写作的轨道,但一进入创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拐入另一条轨道--为人生、为艺术、为心灵而燃烧的轨道。因为他们终究是真正的、伟大的作家。为钱是外力,为人生、为艺术是内力,是实质。其实,当时被钱驱上写作轨道的写作者何限于他们呢,人多得很,但大多数都在这轨道上散了架,被压垮了。所以,值得警惕的倒是,当金钱紧紧扼制了某个作家的注意力,成了他的内力和一个个追逐目标时,这个作家的主体便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吞噬,直到个性和灵智的消泯,其人堕入平庸的匠人行列。一个时期文学的想象力、创造力明显下降,同调产品像换季服装似的轮番上市,就很可能是金钱捆绑文学翅膀的时刻。一个时期的文学主义林立,新口号迭起,而创作方法却又始终十分单调的时候,也很可能是金钱大面积削平创造活力的时候。这几乎是没办法的事。无论在政治捉弄文学的年代,还是金钱重压文学的今天,好作品总是极有限的。但对今天的文学来说,金钱并非只有负效应,倘若一个作家面对金钱的压力,敢于张扬道德理想和展示文化批判的锋芒,他的作品就能获得奇特而宝贵的价值。反抗物化与发现人,永远是当代创作的永恒价值所在。

另一种危害也不可低估,它隐藏在不少作家的心底,不便明说,却暗中抑制着心灵的自由。这就是怕被人遗忘,要竭力证明自己,为扑灭、改善、提高某种舆论而拼命写作的心态。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会有此隐忧。作家是一种称号,并不是一种终身制的头衔、身份、职位,更不是护照。当作家富有灵感和创造力时,他是作家,当他丧失了灵感和创造力时,他实质上就不再是作家了,作家之称不过是他曾经拥有过创造力的证明。作家职业化造成的最大错觉是,一个人一旦被人称为作家,就以为自己天然具备终身写作的才能,似乎任何时候都可以像工程师、数学家、八级钳工们一样以专家的姿态出现。这其实苦坏了许多作家,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创作数量,哪怕重复自己也要保住牌子,有时不得不做样子给人看,有时一面写作,一面揣度评论家会怎么看,评委会怎么看,不但累极,下笔也不自由。比较而言,即使为爱情、为报复、为发泄而写作者,虽未免褊狭,却因投注的爱憎格外强烈,倒有可能产生某种尖刻的魅力,而仅为维护职业形象和适应外在意志的写作,往往连这点魅力也不可能产生。这还不足以令人感叹吗?社会分工过细和职业角色的固定化,是异化的重要因素,某些作家之所以不断膨胀着字数的体积,却提供不出任何新鲜东西,盖因于此。作家的称号其实是个残酷的称号,它永远与自我否定联系着,它不容你有片刻的固守和休息,表面上四周宁静而温馨,没有鞭子驱赶你,但是,你若不能吐故纳新,不能扩张视野,不能有所发现,不能焕发新机,你就会感到极大的不自由,只能靠虚假的动力支撑。

创作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是自由。由于创作主体的复杂性和时代生活的丰繁性,作家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势必千差万别,但不管写作的动机有多少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心灵自由的幅度。仅为金钱的写作和仅为维护职业形象的写作之所以使作家沦入平庸,就因为离自由日渐遥远了;而自由的获得,则永远离不开反抗物化与更新主体、不断发现时代与发现自己。灵感与浮躁无缘,急于证明自己于状态有碍,好的作品总是放松与紧张的产物--放松乃非功利境界,紧张是不可抑制,一吐为快的冲动。在为什么而写的问题上,自古至今断难整齐划一,但自古至今所有成功的、优秀的、伟大的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创作心灵自由的产物。

一九九五年九月

同类推荐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本书记录了作者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全书以四季为顺序,笔法抒情、生动,极富感染力,书中有关于乡野生活的优美描写对美国自然文学的写作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本书也是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告别浪漫

    告别浪漫

    远离祖国和亲人,中国留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漂泊感和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让他们不得不相互寻求慰藉和依托。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感选择?他们的婚姻恋爱面临怎样的考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大洋彼岸中国留美学生那片神秘丰富的情感世界——那年,我探望在美国读书的孩子时,参加了一次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七对留学生,五对已婚,两对虽未结婚,但关系已经铁定,只待良辰吉日走一个形式了。他们大多在这座城市读书,也有其他城市的学生,暂时分居两地。
  • 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

    回到废话现场:夏商讲谈录

    本书是夏商的访谈演讲对话集,汇集了夏商与当代文学家、批评家的对话,在媒体和高校的演讲以及媒体对他的采访,共三辑十三篇文章。该书通过这十三篇文章,从各方面展示了夏商的文学思想,与当代文学及其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对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的想法等等,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夏商。
热门推荐
  • 祟祟平安

    祟祟平安

    【永不断更】刚从破庙来到城市,妹妹就卷入了正、邪、妖、魔各组织无尽的纷争,晁千神不禁疑惑:美貌到底是馈赠还是负累?窥探天机,五弊三缺,阴阳运转着看似合理的规则,这真的,公平吗?捡来的瘟神、不着调的天师、心魔少女、科学狂人……这群作祟的“妖魔鬼怪”还要让世界陷入怎样的深渊?去他娘的世界和平!晁千神费尽心力,只想打破妹妹身上作祟的“美貌”!特注:本书基本不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望坚持三观,正确看待。一切宗教相关内容纯属娱乐,如有冒犯,呵呵呵呵。
  • 良缘喜嫁

    良缘喜嫁

    这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姑娘,努力将自己嫁出去未果。最终被一旁虎视眈眈的大灰狼捉走之后,与之同甘共苦、喜结良缘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幻想乡

    英雄联盟之幻想乡

    2020年lpl无数玩家的信仰,001号选手宣布退役。2024年s14全球总决赛,28岁的faker止步八强也遗憾离场。……但退出不意味着就此离去,成熟的IA技术让他们的ID重回召唤师峡谷,他们的故事依然会有人讲述,他们的信念依然会有人传承。英雄会有落幕,但是传奇却从来不会死去。本小说所有战队皆有原型,但只是剧情需要请勿对号入座。本小说借鉴游戏内的大量人物,玩法与目前的玩法有很大的不同,不是以现有游戏为蓝本的游戏小说。
  • 佞相毒女

    佞相毒女

    “妖女,小小年纪就心狠手辣,总有一天会早报应,天打五雷轰。”歇斯底里的诅咒穿透云霄,直入天际。“本小姐一年有半年住在佛堂,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见道血腥就会晕,弱到没有缚鸡之力,又怎会有心狠手辣一说?怪哉!”百无聊赖的雍容女子状似不解的自问,双眸中却清明一片。住佛堂,那是因为佛堂清静,干扰不多,便于小姐处理事务;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是因为堂堂的相府千金,又怎会做这等力气活;一生不见血,那是因为她要求做事要干净利落,不能留下痕迹,所以她的周围都被处理的干干净净,即便刚才那地还是一个屠场,可是不出半个时辰,就会被清理成一个闺阁聚会的最佳场所。当然这些话,也只有隐身在暗处的侍卫们敢在心中腹诽,却无人敢于出口。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傲娇战天轻点抱

    傲娇战天轻点抱

    他为帝,孤独常伴。唯一相伴之人已死去。她为人,百转轮回后,再遇战天,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契阔刀

    契阔刀

    属于侠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见证江湖的黄昏。
  • 全球灵潮

    全球灵潮

    遥远的外太空,蓝血人的蓝血星被虫族占领,蓝血人王室的残余舰队,逼不得已,随机炸开一个虫洞逃亡。没想到这个虫洞通往太阳系,随着虫洞的打开,不仅有跑到地球充当上帝的蓝血人,还有通过虫洞灌进来的无尽灵力,和紧追其后的虫族。地球灵潮汹涌,开启万物进化,面对入侵的蓝血人,暴虐的虫族,人类崛起或毁灭。楚休重生灵潮爆发初期,他要让这血腥的乱世灰飞烟灭!推荐老书《凶兽大领主》新书《万界最强军团系统》读者QQ群782317993
  • 重生之异世女王:睥睨天下

    重生之异世女王:睥睨天下

    她是东方大陆一代战神太子,女扮男装,阴暗偏激,阴狠狡诈,擅长权术,阴谋诡计,冷酷无情,残暴嗜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登基之日遭众叛亲离,让她重生到了西方大陆。再度女扮男装,手握水火元素,杀光明教皇,灭光明天使,毁光明神殿,开辟一条杀伐之路。身怀空间戒指,收魔宠,收战宠,还有收男宠……废材?斗玄双修的天才是废材?渣渣?拥有驯兽师、丹药师、炼器师身份的变态是渣渣?回眸一笑天下乱,哪想到惊才绝艳的他竟然是她?于是,众美男怒,女人,你骗我们骗得好苦!
  •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The Day of the Confede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I迷航3:无限永生

    AI迷航3:无限永生

    人类对AI失去控制的那一刻,生而为人的尊严也随之消散:人类器官可以像机器一样拆卸、买卖,合成人大量出现;人的记忆可以替换,甚至贩卖、造假,成为通行货币;所有的行为、思想都被数据监控,毫无隐私可言。这是只需要执行和效率的数据新时代,独属于人类的道德品行、爱恨情仇等特质,变成了阻碍新文明高速发展的绊脚石。人类在AI文明的法则下该何去何从?是在AI的强权之下做一个只会执行、没有情感和道德底线的机器,还是奋起反抗夺回属于我们的人格尊严?翻开本书,带你进入一个机器觉醒、伦理混乱、文明重构的人机共存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