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900000018

第18章 被删小记(2)

他的《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完整,非常透辟,切合文章规律的文论。在这篇论文里,他提出了“文人相轻”这个道理,论列了当代作家谈到各种文章体裁,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见解,成为不朽的名论创作者触景生情,评论家设身处地,才能相得益彰。曹丕先为五官中郎将,后为皇帝。他把同时代的作家,看作朋友,写起评论来,都以平起平坐的态度出之。所评中肯切实,功过得当富于感情,低回绵远,若不胜任。《典论论文》及《与吴质书》等篇,因此传流千古。及至后人,略有官职,便耀威权,所作评论,乃无价值。文人虽有时求助于权威,而权威实无补于文艺。

陆机《文赋》在中学时期,有两神古代文学形式,没有学好。一是楚辞;一是汉赋。一直到现在,总是对它们不太感兴趣,也不能得其要领。抗日时期,有一位姓梁的女孩子,从北平出来到解放区,就学丁我教课的地方。她热情地送给孜一本《楚碎》兑商务印的选本,我和女孩子同行,千黾迢迢,把这本书带到延安,次水灾,把书冲到了延河里。与其作者同命运。

司马相如、扬雄的赋,近年念了一些,总是深入不进去。才知道,一门功课,如杲在幼年打不下基础,是只能老大徒伤悲的。

在读晋赋的时候,忽然发见陆机的作品,和我很投缘,特别是他的《吊曹孟德文》和《文赋》两篇。

《吊曹盂德文》,我记得魯迅先生曾两次在文草中引用,可见是很爱好的。

此文是陆机因为工作之便,得睹魏武的遗令遗物,探有感触而作。事迹未远而忌讳已无,故能畅所欲言,得为杰作。但这究竟是就事实有所抒发,不足为奇;《文賦》一篇,乃是就一种意识形态而言,并以韵文出之,这就很困难。

中国古代文论,真正涉及到创作规律的,除去零篇断简,成本的书就是《文心雕龙》。《文賦》一篇,完全可以与之抗衡又因为陆机是作家,所以在透澈切实方面,有些地方超过了刘勰。

这篇賦写到了为文之道和为文之法,这包括:作者的立志立意;为文前多方面的修养;对生活的体会感受;对结构的安排和文字的运用;写作时的甘与苦,即顺畅与凝滞,成功与失败。

自古以来,论文之作,或存有私心,所论多成偏见;或从来没有创作,识见又甚卑下,所论多隔靴搔痒之谈;又或本身虽亦创作,并称作家论文反不能从实际出发,故弄玄虚,如江湖卖药者所为。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致使后来者得不到正确途径,望洋兴叹,视为畏途。像《文賦》这样切实,从亲身体验得来的文论是很少见的。这种文字,才不是欺人之谈。

前几年,我借人家的书,把这篇賦抄录一过并把开头一段,请老友陈肇同志书为条幅。后因没有好的裱工,未得张挂。

一儿六六年的春夏之交,犹能于南窗之下,摘抄《颜氏家训》未及想到腥风血雨之袭来也。

我国自古以来的先哲,提到文章,都是要人谨慎从事。他们认为文章足“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足“轨物范世”的手段,作者应当“愤言检迹”而后行之。

在旧时代,文人都是先背诵这些教导,还有其他一些为人处世的教导,然后才去做文章的。然而许多文人,还是“鲜能以名节自立”,不断出乱子,或困顿终牛,或身首异处。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文章事,带有先天性的病毒,像癌症那样能致人死命吗?

南北朝的颜之推,在他的《家训》里,先说“自古文人,多陷轻簿: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五体貌容冶,见遇徘优”;接下去列举了历代毎个著名文人的过失,锗误,缺点,遭遇。连同以上人,共三下四人。还批评五个好写文章的皇帝,说他们“非懿德之君”。他告诫子弟:

每尝思之,原其所枳,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性灵,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愜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旁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

我当时读了,以力他说得很对。文宁也朴实可爱,就抄录了下来,以自警并以警别人。

不久,“文化革命”起,笔记本被抄走我想:造反派看到这一段,见我如此谨小慎微,谦虚警惕,一定不会怪罪,又想,这岂不也是四旧、牛鬼蛇神之言,“元吉”恐怕保不住了。但是,这场“运动”的着眼点,及其终极目的,根本不在你写过什么或是抄过什么。这个笔记本,并未生出是非,后来退还给我了。

林彪说,“损失极小极小,比不上一次瘟疫建安时代,曾有一次痕疫,七子中的“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这见于魏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他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这里的“离”,并不是脱离,而是被网罗上了。

我们遇到的这场“瘟疫”,当然要大得多,仅按四次文代大会公布的被迫害致死的名苧,单是普名诗人、作家、批评家和翻译家,就有叫十位!比七,中死四产,多出十倍,可见人祸有时是要大于天灾了。

这些作家都足国家和人民多年所培养,一代精华,一旦竟无辜死于小人女子唇齿之间,览之无比伤痛。老实说,在这次文代大会山积的文件中,我独对此件感触最深。

魏文帝说:“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夕不瞑我能够从这种残忍的事实中,真得出教训吗?

窃尝思之:社会七各界人士,都会犯错误,都有缺点,人们为什么对“文人无行”,如此津汴道呢?打结起来:

一、文人常常坫韩非所谓的名誉之人,处一上游之地。司马迁说:“上游多谤议广三、文字传播,扩散力强,并能传远。

四、些文人的谣,其受到报复的危险性,较之其他各界人士,会小得多。

《颜氏家训》以为文人的不幸遭遇,是他们的行为不检的结果,是不可信的。例如他说:“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这都是传闻之词检查一下历史记载,并非如是。《三届志》记载:“籍口不论人过”;同书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两个人儿乎都是谨小慎微的。

但终于得到惨祸,这也是事实。揽古思今,对证林、四之所为,一些文人之陷网罗,堕深渊,除去少数矂进投机者,大多数都不是因为他们的修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死于客观的原因,即政治的迫害。

我们的四十位珣难者,难道是他们的道德方面,有什么可以非议之处吗?

“四人帮”未倒之前,苦难之余,也曾默默仿效《颜氏家训》,拟了几条,当然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最好不要干这一行二、如无他技谋生,则勿求名大利多三、生活勿特殊,民食一升,则己食一升;民衣五尺,则己衣五尺勿启他人嫉妒之心。

參总之:直到今口,我以为前面所引《颜氏家训》一段话,还是应该注意的。

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雄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炼。史家为厂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亘被沿用。但是,读者是不厌其详的,愿意多知道一些。于是《春秋》之外有三家之传,市以左氏为胜。司马迁参考《国语》《战国策》等书,并加实地考察,成为一家之肓的《史记》,对产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更详尽更广阔厂。它适应广读苕的需要,而使历史与文学异途同归,树立了史学的典型,并幵辟了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

历史强调真实,但很难真实。几十年之间的历史,便常常出现才盾,众说纷纭,更何况几百年之前,几千年之前?历史但存其大要,存其大体而已。

我国的历史,在过去多为宫书,成书多在异代。这种作法,利弊参半,一苴相沿,至于《清史稿《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裴松之的注,实际起了很大作用。但历代研究者,仍以志为主据,注为参考。后来,历史演变为文学怍品,则多采用裴注,因为这些材料对塑造人物,编演故事,提供了比较具体生动的材料。

史书一变而为演义,当然不只《三国演义》一书。此外还有《封神演义》,以及虽不用演义标题实际上也是演义的作品。

演者延也,即引伸演变之意。但所演变也必须是义之所含,即情理之所容。完全出乎情理之外,则虽是文学创作,亦不可取就是说,演义小说,当不背于历史环境,也不背于人物的基本性格。

当然,这一点有时很难做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夸张,而夸张有时是漫天过海,无止无休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也是喜欢夸张的,常常是爱者欲其永生,憎者恨其不死。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一部演义小说,能适当掌握尺寸,就很困难了。

《三国演义》一书,是逐渐形成的,它以前有《三国志评话、还有多种戏曲。这部书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流传之广,也是首屈一指的。过去,在农村的一家小药铺,在城市的一家大钱庄案穿都有这部“圣叹外书在旧社会,这部书的社会影响甚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谋土以其为智囊,将帅视之为战策。据说,满淸未入关之前,就是先把这部书翻译过去,遍赐王公人臣,使他们作为必读之书来学习的,其重要性显然在四书丑经之上。

在陈寿的《二国志蜀志》中,《关羽传》是很简要的:

关于他的为人,在道义方而,写到他原是亡命奔涿郡,与刘、张恩若兄弟,“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终不负先二。

关丁他的战绩,写到在“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写到他诛颜良,水淹于禁七军。

关于他的性格,写到诸葛亮来信说马超“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大悦,以示宾客。

关于他与同僚的关系,写到他与糜芳、傅十此处孙犁忆有况“圣叹外传”全称第五才子施积庵水浒传爷叹外书》,不是《三围浈义》。一编者仁不和,困难时,众叛亲离。

关于他对女人的态度,本传无文字,裴注却引蜀记说: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后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关于他的应变能力,写到他因为激怒孙权,遂使腹背受敌,终于大败。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诸葛亮叹为“关羽毁败,秭归蹉跌”者也。

陈寿写的是历史,他是把关羽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写的,这样写来,使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既有缺点,又有长处;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关羽,而不是其他的人,他同别的人,明显地分别开来了。我们既然准确认识了这样一个人,就能从他那里得到启发,吸取经验,对他发生真正的感情:有几分爱敬,有几分恶感《三国志评话》,关羽个人的回目有六。《三国演义》,关羽个人的下百有下,其中十五回至二十七回,七十:回至七十七问,回口相连,故事趋于完整。

霄迅先生在《屮闰小说史略》甩谈及此书日扣说:“节浐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饨,状诸舄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中国旧的传统道德,包含忠孝节义;在以史观念上,是尊重下:统。《三闰演义的作者,以人心思汉和忠义双全这两个概念,来塑造关羽这个英雄人物,使他在这部小说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于是,在义学和吊俗学上。就产生一个奇持规象:关羽从一个平常的人变为一个理想化的人,进而变为一尊神。

这一尊神还足非同小可的,足家家供奉的。旧时民间,一般人家,年前要请二幅神像:一幅是灶玉,足贴在锅台旁边的,整冗烟煎火燎;一幅就是尤老爷,他的神龛在房正中的北墙上地势很奸;一幅是全神,是供在庭院中的。这幅全神像,包括天地三界的神,有释、道、俗各家,神像分数行,各如塔状。排在中间和各行下面的神像品位最高,而这位关羽,则身居中间最下,守护着那刻着一行大字的神牌,神态倨傲,显然是首席。

在各县县城,都有文庙和武庙。文庙是孔子那里冷冷淸淸,很少有群众进去,因为那里没有什么可观赏的,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至圣先师的牌位。武庙就是关羽,这里香火很盛,游人很多,因为又有塑像,又有连环壁画,大事宣扬关公的神威。

关羽庙遍及京城、大镇、名山、险要,各庙都有牌匾楹联,成为历代文士卖弄才华的场所。清朝梁章巨所辑《楹联丛话》中,关庙对联,数量最多,有些对联竟到了头昏脑热,胡说八道的田地。

当然,有人说,关羽之所以成为神,是因为清朝的政治需要。这可能是对的。神虽然都是人造出来的,但不经政治措施的推动,也是行之不远的。

幸好,我现在查阅的《三国志》,是中华书局的四库备要本,这个本子是据武英殿本校刊,所以《蜀志》的开卷,就有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谕,现原文抄录:乾逢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关帝在一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砑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声得谓公?兑舫曾奉世祖章皇帝谕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圣烈。联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祀。丙!史犹存旧谥,隐寓讥评,非听以传信万世也。今当抄录四库全朽,不可相沿陋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谥,应改力忠义。第本传相沿日久,民间所行必广,难于更易。著交武英殿,将此刊拔传未、用垂久远。其宫版及内狩陈设书籍,并著改刊此旨,一体增入。钦此!这就不仅是胡说八道,而是用行政介式强加尸人了。

至于在戏剧上的表现,关羽也是很特殊的。他有专用的服装、道具;他出场之前,要放焰火;出场后,他那种庄严的神态,都使这一个脚色神秘化了。

但这都是文学以外的事了。它是一神转化现象,小说起了一定作用。老实说,《三国演义》一书,是如此煊赫,如单从文学价值来说,它是不及《水浒》,甚至也不及《西游记》的。《水浒《西游记》虽也有所本,但基本上是文学创作,是真正文学的人物形象而《三国演义》,则是前人所讥评的“太实则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的一部小说。

把真人真事,变为文学作品,是很困难的。我主张,真人真事,最好用历史的手法来写,真真假假,真假参半,都是、奸的。真人真事,如认真考察探索,自有很多材料,可写得生动有些作者,既缺少识见,又不肯用功,常常借助描写加上很多想当然,而美其名曰报告文学。这其实是避重就轻,阁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三国志诸葛亮传本传小说,出入较大的,还有诸葛亮。小说和戏剧上的诸兑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石扇的人物。还彩响厂其他历史小说几乎荇朝各代,在争战交锋之时,都有这样一个军师:《封神演义》的妾子牙,《水浒传》的吴用,瓦岗寨起义的徐茂功,明朝幵国的刘伯温等等。

诸葛亮在本传里。是一个非常求实的人,足一个实干家。陈寿奉晋朝之命修《三国志》,蜀汉为晋之敌,但他对诸舄亮的评价,我以为还是很客观,实事求足的。他说:

然亮才干治戈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光于将略。

综览陈荞所己,渚葛亮的一生,功劳固然很大。失败和无能为力之处也不少。最后的失败主要是客观条件所致。诸兑亮的隆屮对策,说孙权前后出师表,高瞻远瞩,文词成朴,情真意诚,丁宁周至,感动百代,成为名文。他死以后,人民哀其处境艰难,大功未竟,敬仰他鞠躬尽瘁的精神,追思怀念,千古不衰。人民愿意看到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形象。但《三国演义》和一些戏剧,把这一人物歪曲了。

最失败的是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非凡的人把他写成了一个未下先知,甚至能呼风唤雨,嘴里不断念念有词的老道,即鲁迅所说近丁妖了。

同类推荐
  •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Ⅱ》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猫的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猫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和幸福。
  •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作者冯丽丽的文字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细微变化。作者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虽然她有非常浓郁的情感,却一直控制着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作者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现有的林林总总的育儿类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种种解决之道、成功之钥,而本书作者一家三口,却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它别开生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爱。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作者在国外生活7年,辗转世界7个国家、地区,收集了十二段平凡却传奇的人生……
  • 爱在左 情在右

    爱在左 情在右

    爱情就是,有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却也有着令人不舍的东西;爱情就是,笑着面对一切的猝不及防。爱与情之间,充斥着太多缺乏逻辑却饱含情绪的故事,于是,离开的记忆,都化作了菩提,于是觉悟,于是懂得。《爱在左,情在右》,包含了182篇散文,这个秋天,重磅出击。本书的语言赋有诗意,灵动的文字,漫无目的地穿梭于我们的精神领域中,不经意地触碰着你我心灵中那片关于美好生活的柔软领地。有血有肉的生活,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彼此最刻骨铭心的修行。
热门推荐
  • 绝世骨尊

    绝世骨尊

    一个从十万大山走出的弃儿,一个被豪门大族所抛弃的伪骨修炼者。我怒,欲焚天!我喜,动山河!
  • 你曾经是少年

    你曾经是少年

    15岁的时候,陶然还是一个喜欢SHE的善解人意的乖乖女,苏木还是一个人设建立在不学无术之上的高冷坏小子,却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打架,一包求和的辣条就意外的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从《恋人未满》到《说你爱我》,后来苏木对陶然说:我这辈子都会喜欢你!
  • 宇宙时间的爱恋

    宇宙时间的爱恋

    前世,她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今生,她穿越过来成为了她。但是跌宕起伏的生活开始了。全文爱情甜甜的。
  • 绝地求生之职业路

    绝地求生之职业路

    (新书:《我还要充钱》已发布!) 大脑就像是计算机一般快速运转,计算和分析能力堪称逆天,让她成为赛场上真正的主角!从萌新到世界第一狙神、世界第一杀人王、女杀神……世界冠军!这些,都只是她达成的成就之一!
  • 名门恶女

    名门恶女

    原本以为一朝穿越吃香喝辣,哪想醒来遇上的就是便宜老爹休妻另娶,舅舅舅妈贪恋权势接下休书,更想谋夺母亲嫁妆,苦主母亲软包子一枚只懂以泪洗面。贪心未婚夫退婚不算更想要霸占宅地不还。宛若孽火重生的云殊冷笑,一贯只有她欺压人哪里容得旁人欺压到她的头上!她只相信,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我便轻她,贱她,辱她,蔑她,看准时机弄死她!外头的狐狸精想要当她后妈,她便让她一辈子只能当一个妾侍。侯爷爹无情无义,她便让他身败名裂受人耻笑。舅舅舅妈爱慕虚荣,她便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贪婪未婚夫一家赶出门去宿破庙,乞讨为生一辈子。包子母亲柔弱无依,她便是成为她的倚靠,帮她另选良人,风光改嫁。凭借着过人智慧,她种良田,办商铺,开公司,设银行,对外贸易下西洋,掀起一场盛世商战。
  • 洪荒之时空道祖

    洪荒之时空道祖

    时间为皇,空间为王!时间魔神机缘巧合下获得一份特殊记忆,为渡过三千魔神劫,他夺取空间本源,独自占据时间、空间两条大道。且看他如何渡过三千魔神大道劫,又如何在这不一样的洪荒布局,最终实现超脱,成为时空道祖!欢迎进QQ群水群:615088144
  • 赤火明灯

    赤火明灯

    兹日清晨,桐花镇衔头抱脚乱了好一阵。原因无它,镇子东面一个人住着的外乡人蔡痒儿,前一日夜里教赤火大仙给掠走了。蔡痒儿原名蔡平生,早年读书不就,连年水患又失了家中田地,故而流落到此地。先前也与人写信作画营生,但后来生意惨淡,便动起了些歪脑筋。因其母舅早年做的药材生意,略通些医理,便拿丹砂雄黄并一些慈石之类的药粉混在一处,做了些害人的药丸出来,专供镇子上那些富家子弟消遣玩乐。也正因为此事,向来不大受邻里待见,因其做出的药丸人吃了后浑身痒热,便得了个诨号蔡痒儿。
  • 无为碌

    无为碌

    一代女将的传奇人生!性别不能阻挡她的梦想!
  •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一个完美的绝代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国才女中不肯屈服于命运、会选择命运的女子。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走近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文字、她的思想,欣赏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体会她在尘世的喧嚣中寂静安然的心态,学习她的交际魅力和处世智慧。做内心强大的女人——自信、乐观、睿智、豁达、理性、坚强。
  • 自悦一笑刀之冬瀑

    自悦一笑刀之冬瀑

    江右第一大帮立义堂,提早半年发出会英帖,这一怪象引来江湖各路豪杰。张自悦路过隆兴,偶遇少年姜漆雨,同时隆兴府命案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