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6600000002

第2章 越王世家

壹 大禹王的子孙

上古时期,洪水滔天,禹受命治水,以定九州。

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通过武力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帝王。

启的一个弟弟,也就是大禹的另一个儿子,被分封到褒国,做了褒国的国君。褒国在今天的汉中一带,《汉中府志》载:“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这是褒国的来历。

启之后继承王位的是他的长子太康,在一次外出游猎时,太康被后羿乘机夺去王位,史称“太康失国”。后羿立了太康的弟弟(启的次子)中康为傀儡夏王。

中康的儿子是相,相的儿子是少康。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的长子是杼,杼继承了夏朝的王位。

少康的次子是曲烈,被分封到鄫国,做了那里的君主(侯爵),鄫国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一带。这是鄫国的来历。

少康还有一个庶出子(小妾所生,或非婚所生)是无余,被分封到越国,做了越国的国君(侯爵),越国在今天的浙江绍兴会稽一带。这是越国的来历。

夏王杼的后代继续为夏王,大约传位十代之后,就到了夏王桀,桀是一位暴君,被商朝推翻,夏朝覆灭。

商朝传位六百年左右,被周朝推翻,周武王灭商以后,为寻求更多的支持者,求访前代帝王的后裔,他们找到了夏桀的后人东楼公,封他为杞国国君,杞国在今天的河南杞县一带。这是杞国的来历。

春秋时期的杞国、褒国、缯国、越国这四个国家,都是大禹的后裔子孙。

杞国:大禹最正统的直系后裔。

褒国:大禹次子的后裔。

鄫国:大禹四世孙少康的次子曲烈的后裔。

越国:大禹四世孙少康的庶出子无余的后裔。

春秋前期,周幽王征伐褒国,获得美女褒姒,为博美人一笑而亡国。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褒国遂被发展中的秦国所灭。

春秋中期,鄫国被莒国所灭(公元前567年),退出历史舞台。之后,鄫国版图并入到鲁国。

杞国是个小国,屡屡被迫迁徙,为我们留下一个“杞人忧天”的成语。《史记》对杞国的记载仅两百多字,还特别说明,杞国微小,其事不值得记载。这个小国艰难地支撑到战国初期,才被楚国所灭。

越国,原先也是一个小国,建国之初,连宫殿也没有,人都住在草棚或树上。论血统,夏王室庶出的支系,没有上面这三个国家尊贵,论封地,远在东南沿海无人区,交通非常不便。

或许越是身份卑微,越是远离中心区域,反而灾祸就越小,这个小小的远方之国,从夏朝到商朝到西周,到春秋,一直都安安稳稳地世代沿袭了下来。

在别的国家被大国吞并已成为宿命的那个时代,他们却躲在各大诸侯的视线之外,一天天强大了起来。

并且,到了春秋末期越国突然崛起,居然还进军中原,被周天子封为“霸主”,号称“霸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么,他们又是凭着什么优势,采用何种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胜出的呢?

贰 越国的创始者原来是位守墓人

《吴越春秋》上说,当年大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他登上会稽山,在这里接见万国诸侯,分封有功之臣,赐爵有德之人。

后来,他去世时就葬在了这里。

大禹对群臣们说:“我死之后,就把我葬在这会稽山,用芦苇做外棺,用桐木做内棺,墓挖七尺,坟高三尺,台阶三级就行了,不要占人家田地,不要拆人家田埂,不得妨碍百姓们耕种,我们不能为了让死者安乐,就让活着的人去受那劳苦之罪。”

天帝赞美大禹的德行功绩,就派群鸟来帮助这里的民众耕种。

但是这些鸟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快有的慢,所以也就时而兴盛,时而萧条,收成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启登上王位后,马上在会稽山南为他的父亲修建了一座宗庙。并且派遣使者,按照每年祭祀的节日,一年四季都要到那里去祭祀大禹。

少康继位后,担心对祖先大禹的祭祀断了香火,就把自己庶出的一个儿子封在了那里,号称无余。

无余的封地就是越国,当时的国普遍都很小,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越国是就这么来的。无余所开创的这个越国,主要是干什么的呢?用今天的理解来说,就是守墓的。

一个家族的亲人去世后,为了便于祭奠,有必要安排专人在这里管理。担任这项特殊工作的人,都是本家族内部的人,但一般不会是什么重要人物,重要人物很显然会有其他许多更重要的事去做。

所以家族中血缘略远一些的,或是受其他兄弟排挤的,或是性格孤僻不怎么合群的,担任此职比较合适。

少康的长子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其他的儿子们,是要分封为诸侯的,这个庶出的儿子无余,地位要低些,所以就把他分到了这里,赐的爵位是“侯爵”。

他在这里的工作:奉守大禹之祀,掌管祭祀活动;打扫墓园,清理杂草;防止搞破坏的人和兽。大概就这几样。

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他越国封地内的百姓供养,向他缴税进贡。不过收成时好时坏,只够维持供给宗庙祭祀的费用。因此,他只好在陵墓的旁边自己再耕种点田地,或是捕捉一些飞鸟、野鹿,以增加收入。

他没有宫殿,更不用谈装饰了,史书上说他生活简朴,住的是和老百姓一样的房子。

从无余之后,越国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他们很少与中原的国家有什么联系。往下传了很多代人,大约过了九百年的时间,历史进入到西周。

武王伐纣,推翻殷商,建立了大周王朝,开始封赏开国功臣。

因为越国对大周没啥功劳,所以国君不能被封为公爵;越国也不是大周王室的亲戚,所以国君也不能封为吃皇粮的侯爵;他们也不算雄霸一方的强大势力,所以国君连伯爵也封不上。

因此,就封了越国国君一个第四等爵位的“子爵”。从这之后,史书上就不再称越国的君主为“越侯”,而是被贬为了“越子”。

又过了五百多年后,到了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小国倒霉。

那一代最没出息的越国君主,能力微弱,食不果腹,再也坚守不下去了,他就把自己的君主之位注销了,成为一个平民。

越国没有了国君,大禹的祭祀,也就从此而断绝了。

十年之后,有个人站在禹的坟前指着天说:“我也是无余国君的后人呀!我们怎能眼看着大禹的祭祀就此中断?我一定要为百姓向上天求福,恢复我禹墓的祭祀!”

这个人也是越君的后裔,号称无壬。百姓们一年四季都把贡品缴纳给他,他又重新恢复了对大禹的祭祀,所以他就在百姓们的拥戴下,成为了新的越君。

从无壬开始,越国才渐渐有了君臣间的道义,有了尊卑上的差别。

无壬的儿子是无□,无一心一意地保护着自己的国家,没有错失上天给他的每一次机会,慢慢强大起来。

无□的儿子是夫谭。

夫谭的儿子是允常。允常为越国国君的时候,正是吴王诸樊、吴王僚、吴王阖闾时代。

吴国和越国挨得太近了,一个在今天的苏州,一个在今天的绍兴,因为吴国的疯狂扩张,所以和越国发生了矛盾,两国从此开始相互攻伐。

叁 中国古代最早的译诗《越人歌》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献中,多有越人“鸟语”的记载。

《后汉书》说越为“鸟语之人”,他们说话很难懂,叽叽咕咕的,听起来就像鸟叫一样。

《孟子》里也有“南蛮(鸟夬)舌”这个词,(鸟夬),是伯劳鸟,伯劳这种鸟叫声比较怪,与其他的鸟声不同,这个词是形容南方人的方言难懂,说话像鸟叫。

《水经注》:“南八蛮,……不通华夏,在海岛,人民鸟语。”

《吕氏春秋》:“蛮夷反舌,殊俗异习。”高诱注:“言语与中国相反,因谓‘反舌’。”

总之,越国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

在西汉刘向的《说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鄂君子皙,在游船上听一个越国人唱歌。

子皙,即熊黑肱,是楚国的王子,楚灵王的弟弟,楚平王的哥哥。当楚灵王外出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发动政变,废了楚灵王,他就当了一段时间的令尹。

他当了令尹之后,有一天外出,在河中游玩,乘坐着刻有凤鸟的黑色游船,在碧波中荡漾,船上挂着叫不出名字的幛幔,顶着翠丽的伞盖,旗子上插着犀牛尾巴,他的服饰斑斓富丽,船上钟鼓之声齐鸣。

划船的是一位越人小伙子,这个小伙子一直注视着他。当钟鼓之声稍歇的时候,小伙子就怀抱着船桨,放声歌唱了起来。

歌声的旋律非常好听,一下子就把令尹子皙吸引住了。

但是,他听不懂。

为什么听不懂?因为歌声是用越语唱的。当然就听不懂。

歌词原文如下:“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就是这一头雾水的三十二个字,听得人莫名其妙。它没有任何含义,仅仅是用汉字标注的三十二个记音符号而已。

所以,子皙说:“我听不懂越语歌,谁来帮我翻译一下?”

马上就来了个翻译,当场把这首《越人歌》翻译成了楚国文字,原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就是这位不知名姓的翻译,他当时的即兴译诗,使得这篇作品成为了有史可证的第一首汉语译诗。

今夜是个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洲流;今日是个什么日子啊,我能有幸与王子您同舟。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心中痴迷不止啊,能够得遇王子。山有树啊树有枝,心里爱慕着您呀,您却不知。

子皙明白了歌词大意,于是,扬起长长的袖袂,走过去,拥抱了唱歌的越人舟子,又举起绣花的锦被,搭盖在了舟子的身上,欣然接受了对方的求爱。

这首赞美同性恋的《越人歌》,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的汉语译诗,而且也成为了楚辞体的源头。后来的楚辞基本上都是这种格式,应该说,楚国的辞赋受越语文化的影响颇深。

古代的越人操着一种特有的语言,这种语言应该是发源于夏朝的古汉语,和后来的古代汉语是不通的,所以,中原人一般很难听懂他们说话。

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说法,会稽山本来是在泰山附近的,越国的封地也本在山东地区,但后来逐次南下,在周朝各路诸侯的排挤下,一路南迁,迁到了今天的江苏地区,到吴王寿梦时期,又被吴国再次挤压后,迁到了今浙江绍兴,所以当时就把这里仍叫作会稽。

按这个思路来看,就不难理解了,他们的语言难懂,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古夏朝的语言。周朝扩张的时候,被当作蛮夷赶到边区去的。

今天的广东话粤语也难懂,粤语其实也是发源于古夏朝的语言。

在过去,粤语的“粤”和越南的“越”,这两个字是通用的,一个意思。古时把越族所居的江、浙、粤、闽之地的各种越人分支,统谓之“百越”。百越亦作百粤。

肆 靠进贡土特产发家的越王家族

春秋时期,吴国是在晋国的支援下突然崛起的。他们用新式的武器和先进的战法开始了他们的征服之路。越国由于和吴国挨得太近,所以最先倒霉,沦为了吴国的附庸。

这个时候的越国君主是允常。

按《史记正义》里的说法,越国是从允常这一代才开始发迹的,“拓土始大,称王”。好奇怪,以前没被欺负的时候,一直不见起色,被人家欺负了,反而还快速变大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越国一直都是远远落后于中原的蛮夷之邦,但他们也有他们固有的特产。下面简要说三个方面。

一是宝剑。

他们地理位置偏远近海,容易获得一些铁之类的稀有金属,用来打造兵器,比纯铜的要好。铁比铜的硬度更高,把铁合成在青铜剑的锋刃上,肯定要比普通剑强百倍。

所以越国出了不少著名的锻剑大师,他们打造的宝剑价值连城。

按史料记载,一把湛卢剑的起步价为:有集市的乡镇三十个+骏马一千匹+有万户居民的大城市两座。其他名剑的价格也可想而知。

允常请人做了许多的好剑,有人奇怪他要那么多剑干什么,那不是自己用的,主要是进贡给吴王的,也有给楚王的。当时越国的冶炼技术在同时期的民族中处于领先地位,他就靠这个卖钱。

近年来还有人奇怪:为什么越王剑会埋在楚墓里?因为越国的剑主要是外销的。

二是大米。

当时中原的主食是面(麦)和小米(粟),没有大米(稻),因为稻比较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越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所以大米就成为他们的特产。允常就靠这个卖钱。

大米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产量大,易得,一颗抵小米几颗,亩产量相对要高些,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挨饿的问题。

在食物匮乏的古代,能够供给许多人的大米,就真的是个好东西。

春秋时期,绝大多数的战争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一到冬天,人们就缩藏起来养精蓄锐,天大的事情等来年再说。主要原因就是食物不够充足。

而吴国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越国的大米,他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他们选择了在冬季向楚国开战!这就是他们攻破楚国的最佳时机。

对吴国的霸业,越国是有重要贡献的。越王允常紧紧追随着吴国,从中大发横财。

三是人口。

越国人当时非常穷,许多的越人在吴国、楚国做杂役当奴仆,因为到国外为奴,收入远比国内要高。

可以说当时的越国就是佣人之国。允常向国外输出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能够有效地变负担为财富。

吴国多次向越国征兵,这些越人的主要工作还不是打仗,而是干着毫无技术含量的杂活,看门扫地做苦力,像牛马一样。

有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吴王余祭(寿梦的次子,阖闾的叔叔)把越人奴仆们的手脚砍残疾后,让他们守仓库看管船只,所以越民“怨以伺间”。一天,吴王余祭来点查战船,完全没把他们当人看,一个越人愤怒的一刀,把吴王余祭捅死了。《公羊传》上还专门强调说,亲近低贱且有怨恨的人,是寻死之道。

史料中吴国强征越人的事件比比皆是。

在越国人饱受痛苦的同时,允常家族却快速膨胀起来,不停地为吴国提供武器、大米和廉价劳动力,所换取的财富使他有能力向更南方的蛮夷之地开疆拓土。

所以越国以前一直都是百里小国,而只在允常这一代人手里就成为了千里之国,靠着吴王,“拓土始大”。

允常的儿子勾践也曾这样说过,我从小没穷过,每天都出门打猎,玩累了,回家,喝醉了,睡觉。(“出则禽荒,入则酒荒。”)

吴王阖闾五年,南伐越国。因为吴王认为越国这个小弟不听话了,想教训教训他们,理由是他们不跟着一起去打楚国。

允常很害怕,说:“你们吴国怎能背弃以前的盟约,抛弃向你们进贡的国家,攻灭和你们亲近的邻邦?”吴王阖闾不理他,出兵攻破檇里,把这块地盘硬抢了去。从此允常深恨阖闾。

吴王阖闾十年,攻占了楚国,大军都在楚,国内空虚。阖闾的弟弟夫概想自立为王,便勾结允常,内外夹击,答应事成之后割五城相谢越国。

于是,越国第一次向吴国发起了攻击。由于害怕,允常把他的越兵全部都伪装成强盗去偷袭抢掠吴国。好像不关他的事。

但是随着夫概兵败,阖闾回国,要找越国清算,允常算是彻底得罪阖闾了,做不成吴国的属国,那就干脆撕破脸皮对着干,自己把自己册封为“王”!不再称越侯,也不称越子。

这就是越国的第一代王,越王允常。

同类推荐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乱汉行

    乱汉行

    沙场无情,刀剑无眼。唯有君王一纸封赏告慰满地森森白骨。多少将领战功赫赫,名垂千古,可一场战争几十万人性命,能被历史记住的仅有一人而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有多少将领,那是多少无辜而又年轻的生命铸成的一曲唱响千年的悲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轮回。莫话封侯,历史最是无情。
  • 王莽传记

    王莽传记

    简介:“君主“仁”,臣修“德”,民持“孝”,妃守“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一寸,将士万血。”朕从后世穿越而来,唯有一心,斩断汉运,接续汉骨。不求流芳百世,亦无惧万古骂名...
  •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是以明朝为故事背景的五部集小说。《朱薇传》是第一部,写小夫人尚云香追杀怀孕待产的王妃李玉玲,在河边生朱薇时,捡到李玉玲丢的金锁、玉镯。疑心朱薇是李玉玲被淹死而转世,是报仇来了。朱薇在她的丫头齐映红的皮鞭下,死过去五次。朱薇与春玉发现了大娘李玉玲的密室与修身秘学,学习成功,带领兵将,解救了尚云香,解除了神龙会对古安城,对靖王府的占领,改组了神龙会的兵将,保障了父王保卫边疆的胜利。此时,尚云香又看到与朱薇同岁的李玉玲的女儿李醒儿,解除了对朱薇的怀疑。可是,在齐映红地挑唆下,朱薇、春玉是石板锁身与十八个女孩被沉湖水葬。他们得有的多大的智慧,能走出这种劫难。
热门推荐
  • 地府搭档

    地府搭档

    当勾魂锁再一次落空,黑白无常终于恼羞成怒了!!!凡人竟如此大胆,敢和地府抢生意,当我们地府是吃素的不成!!!于是,一场地府与系统的生魂抢夺大战开始了。本文搞笑无逻辑,较真什么的可以接受,有意见可以留评,也有大量的征集:死亡现场,名字,系统类型,客串神仙等等。。。。
  • 欢快位面旅游系统

    欢快位面旅游系统

    墨阳因太无聊了在葛优躺,没想到居然被天道看不过去了,送他一个欢快位面旅游系统给他玩。结果一不小心玩过头了!墨阳到处泡妞,成为强者,小意思。游戏世界里,吃鸡任我吃,王者任我上,飞车任我跑,如果你是养成游戏,抱歉,你们的老婆我已经承包了!只有男的你们还有不有?我就是这么牛逼,我就是这么快乐。
  • 跟乔爷撒个娇

    跟乔爷撒个娇

    京城出了大新闻:乔爷守了十二年的小媳妇跑了,跑了!连儿子都不要了!一时间流言四起:听说是乔爷腹黑又高冷、婚后生活不和谐;听说是小媳妇和别人好上了;听说是儿子太丑。某天,小奶娃找到了叶佳期,委屈巴巴:“七七,爸爸说我是宠物店买的。”“宠物店怎么能买到这么漂亮的儿子。”叶佳期呵呵笑,“明明是……摸奖中的。”小奶娃望天:“……”二十岁前,他把她宠上天;二十岁后,他把她和小包子宠上天。从此,京城乔爷,眉间心上,唯独一人。
  •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千另九十五

    一千另九十五

    爱作死的捣蛋鬼,谁没当过?校园文,没有太多感情线,有的话感情线比较清水.....主角是成长系角色,主线现在时,会有部分回忆,结合作者亲身经历,书写青春!
  • 无情道

    无情道

    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一个带着心里阴影活着的少年,被看中了……少年赋予寄生者名字——蓝萤,从此开始了修炼的旅途!从此开始了被利用的人生,直到遇到喜欢的人……从得到到失去,几番生死?
  • 盛世婚宠,辣妻来袭

    盛世婚宠,辣妻来袭

    他是Z市商业龙头老大,意大利黑手党教父。手段果敢狠厉,待人铁血无情。却将心中唯一的柔情给了她。她是Z市的天之骄女,萧氏总裁的宝贝掌上明珠。手段阴险狡诈。待人处事温和有礼。唯独在他面前,耍心思,闹脾气。片段1:”老公,我要吃A市的臭豆腐,刚出炉的。“”好。“方以恒拿起电话,“立刻开我的私人飞机去A市买臭豆腐,要新鲜刚出炉的。”片刻过后,“老婆,臭豆腐来了。”“唔,老公。我现在想吃S市的提拉米苏。”“好。”“听到没有,快去买。”片段2:”老公,宝宝又踢我了““这臭小子,等他出来后看我不揍他。”某女偷笑,臭小子,想跟我争宠,还嫩了点。额,可怜我们的小奶娃,还没现世就被他老爹拉入黑名单有父母如此,哀人生之大悲大催啊。宠无下限一对一。
  • 那时年少

    那时年少

    本书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和爱情故事。2000年,大四毕业生苏扬每天上网、写诗、恋爱,过着没心没肺的快乐生活。对于未来,他毫不担心,坚信可以凭自己能力成家立业,和深爱的女友过着比糖还要甜蜜的日子。毕业后,苏扬成了一名标准的蚁族,生活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他白天到处推销,晚上蜗居地下室,工作接连被炒,每日面对嘲笑。那个发誓不离不弃的女孩也以长大为由,和他说分手快乐。苏扬终于明白自己很傻很天真,可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与自己较劲,和生活死磕。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 究竟之旅

    究竟之旅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重走玄奘路,从中国到印度,美国记者记录穿越中亚的千年之旅。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沿着世界上千年来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躇、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