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7200000003

第3章 人生难得中庸

《中庸》第一部分的内容,包含从开篇到朱熹所分章的第九章。

除第一章提出总论之外,第二章到第九章均以“子曰”开头,与《论语》的形式类似。子思通过引用孔子的原话,来解读“中庸”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天与人

《中庸》第一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1]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2]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释]

[1]须臾:片刻,形容非常短暂的时间。

[2]见(xiàn):显现。

[译文]

天生所具有的,即为“性”;引导自己性情发展的方向,即为“道”;修行此道的过程方式,即为“教”。真正的“道”,不会有须臾离开的时候,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道”了。因此君子为人修道,须得谨慎小心地对待我们所不能直接看见、摸到的东西。越是隐秘不易觉察的地方,越是什么都会被看清楚;越是微小容易忽视的细节上,越是显露出更多的内容。因此,跟有没有他人在场无关,君子即使独处,依然谨慎地对待自己。

[通解]

◎引导自己的天性

《中庸》第一章开篇第一句,引领全文,提出了天命、性、道、教这几个儒家思想中重要的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

在《论语》当中,孔子有两次提到“天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天命”可以理解为上天的旨意和安排。但要注意的是,在儒家的观念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命”是一种抽象的绝对的理念存在,而非后来民间想象中的“玉皇大帝”“老天爷”那样具有具体的形象。因此这里所说的“天命”,并非指你的出身、你的相貌、你的智商高低等“宿命论”的层面,而是高于这些的、更为平等的、所有人类都共同具备的天性:趋利避害、渴望健康与和平、需要爱与被爱,等等。

通过我们的生活经验,不难发现:人,作为高级动物,他的天命之性中包含两个方面——人性的一面与动物性的一面。作为动物的一种,人要温饱、要生存、要繁衍;而作为一个人,却可以做到饿着肚子排队、让妇女儿童先撤离、遵循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等行为。因为作为人,我们可以认识到,还有更高远的存在,比一时的饥寒,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这正是人生而为人的尊严。

按照一般的理解,许多人认为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看来好似针锋相对。但我们仔细读《孟子》和《荀子》,可以发现孟子并不是天真地认为一切人都是善的,而是强调人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并应主动将其修养得更加强大与坚定;荀子强调人天性中有恶的一面,但他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为)也”。也就是说,既然知道自己天性中存在恶的可能,那便要在后天主动加以约束,以免自己去作恶。孟子和荀子虽然关注点不同,但在对人性怀有信心和耐心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

“率”,既有“顺应”的意思,也有“引导”的意思。如果解释为顺应天性,那就也包括了顺应其中的动物本能,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我们认为这里的“率性”意为“引导”自己的天性——如同大禹治水,既非压抑,更不是放任,而是调和自己身上的人性与动物性,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这才是正“道”。

◎“警惕”白话翻译

既然人性之中先天就有善有恶,那么就需要在后天增进善性、祛除恶性。具体如何做?儒家强调不能固执己见、闭门造车,而是提倡吸取前人的经验,不断习得,修养自身,达到这种正道的过程,就是“教”。

“教”,我们今天可以翻译为教化、教育、教导等等。由于语言的变化,古汉语中单音节的词多,一个字即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中以双音词居多,两个字是一个词。比如我们今天讲“牺牲”,是一个词,而在古汉语中是指祭祀用的家畜,色纯称“牺”,体全称“牲”,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这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显著的区别。

在“道”字上,如何翻译的问题更加明显。先秦诸子百家,基本都谈论“道”。但实际上,孔子所谈的“道”,与孙子所谈的“道”、老子所谈的“道”,不完全是一回事,不同语境里提到的“道”所指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今的一些书中,将“道”一律翻译为“客观规律”,这是不合适的。

指出这一点,是想要说明:虽然我们在翻译时也许可以将“教”译成“教育”(Education),但两者在含义上毕竟有所区别。“性”“道”“教”都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概念,要想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还是要还原到它们产生的时代去理解。

将古书中的任何东西都用今天的事物来一一对应,比如把皇帝、尚书称作“古代的公司老板”,虽然可能听起来明白易懂,但在这种转化中其实已经丢失了很多信息。所以我们今天阅读古代经典时须得注意:白话翻译可以“使用”,而不可“依赖”。

◎和自己相处

讲君子要学会慎独,可以与《大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晏子春秋》中也说:“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这一点在当代社会中似乎更有意义:一方面,生活形式的变化,对于个人隐私空间的尊重,让我们更有机会拥有一部分绝对独处、绝对私人的时间。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愿意,无所不在的传媒和互联,随时随地可以让人接触到世界上最新奇有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学会珍视那些不与外界交互的时光——只与自己交谈。如周国平讲的,一种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随着年岁增长,人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周国平《丰富的安静》)

《大学》《中庸》都讲君子慎独,强调的是不管有没有他人约束、有没有他人在场,始终诚心诚意地对待自己内心,就不会感觉到空虚寂寞、“心累”。也许在公众面前的谎言、表演,能骗得了众人一时,但这中间的虚伪、矛盾和疲惫却瞒不过自己。

无人在场,等于有人在场。有人在,也就能像独处时一样地轻松适性,超越一个做什么都要考虑、都要畏惧外界眼色的阶段。光明正大,自然就没有怕人发现的软肋。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1]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中(zhòng):恰好合上。

[译文]

喜怒哀乐的表达不能无度,有礼有节称为“和”。“中”的状态,是天地万物初生初始的本源状态;而“和”的状态,是天地万物发展中应当秉持的状态。自小至大,由弱到强,从脚下到远方,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便得以各安其位而运转不息,万物也得以各尽其性而生发孕育。

[通解]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人生命的起点、在每一次觉醒前的起点、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这些不论正面的、负面的感情、情绪,都还未生发出来的时候,人心是真正澄澈的平静,即为“中”。

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情绪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表现。即使朝霞暮云、寒来暑往,也能引起我们内心情感的摇荡,更不用说人与人之间的血肉联系了。汉代人解读《诗经》时,首先说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心中有感情的悸动,自然就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平常的言语不足以表达心情,就会带有语气和语调;这样也不足以表达的时候,就通过吟咏歌唱来表达;用语言乃至咏唱都难以表达充分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来抒发内心情感。”这也就是文学、音乐、舞蹈,在人类历史上最初的起源。

但是情感的抒发宣泄,不能无度。过度的哀伤,是“哀莫大于心死”;过度的欢喜,也可能“乐极生悲”;过度地表达情绪,可能成为其他人的烦恼。儒家的方式,是用“礼”对过分的行为加以约束: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面对死亡

“出生时,你哭了,爱你的人笑了;离去时,你笑了,爱你的人哭了。”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的生老病死可能更容易看淡,但至亲好友的离去却让我们痛不欲生,任何人都不例外。《论语·先进》中记道: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短命而亡。他的去世让孔子痛不欲生,随从之人都认为孔夫子伤心过度了,但孔子回答:“我有悲伤过度吗?这可是颜回啊!”

从生者的角度看,人生总要继续下去。继承逝者的优点和期待,更好地生活,这也是逝者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儒家主张,不能放任悲伤的情绪随意奔涌,要依礼法而行,“节哀顺变”。《论语·先进》也记载了孔子对厚葬颜回的态度: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孔子反对厚葬颜回,因为他懂得“厚葬”本身只是尘俗中一些人的做法,根本不是颜回所希望的。其实,怎样的风光大葬,也比不上几滴真诚的眼泪来得宝贵。

《礼记·檀弓上》里记载了孔门师生之间对于丧礼的讨论: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面对亲人的丧礼,子路是为姐姐服丧,已经超过了丧期还穿着丧服;曾子更极端,悲痛到七天没有吃东西。对此,孔子和子思都指出,“先王制礼”时,本身已经考虑到了人性的需求,既能表达哀思又不至于过度悲痛,这样秉持中道才是恰当的:

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礼记·丧服四制》)

◎《中庸》开篇,不提“中庸”

以上是为《中庸》的开篇,却没有提到“中庸”二字,古人的解释是:一种可能,是因为已经提到了与“中庸”意思相近的“中和”——“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和”近似名词,指的是一种状态;“中庸”近似动词,指的是一个方向。

另一种可能,如清代的学者所说:

这一书专为“中庸”二字发,开口却不即言中庸,乃就中庸内分别出性、道、教三项来,盖不明性、道、教,则不知中庸之原委,知性然后知中庸所自来,知道然后知中庸之所在,知教然后知中庸所自全。

《中庸》一篇乃是孔门传授心法,这一章又是一篇之体要。(陆陇其《松阳讲义》)

按照我们今天对于《中庸》文本的研究,可以做出更为妥当的解释:如前文我们已经提到的《中庸》文章结构中说的那样,第一章这些文字,本就不属于原始版本的《中庸》。下文我们要讲到的部分才是专谈“中庸”的部分。而戴圣编辑时,之所以将本段作为一篇之首,大致是因为其内容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我们读诸子百家书,可以发现诸家都在使用“性”“道”“教”等等这些概念,但实际上它们的内涵却并不相同。所以第一章作为全文的基础,在于先为“性”“道”“教”“和”这些关键的概念下定义,讲述儒家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是什么。这不仅对于理解“中庸”,乃至对于理解整个儒家思想的体系都有基础性的意义。

第二节 君子时中

《中庸》第二章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可以做到中庸,而小人与中庸则背道而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君子不偏不倚,因时而动。而小人则是无所忌惮,任性妄为。”

[通解]

《中庸》第二章的关键,在于对“时中”二字的理解。就像前面讲到的,“中”并非简单的一个中间点、平均数,朱熹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如何才算“中”,是随着“时”的不同而变动的。

《礼记·礼器》中讲道: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

对礼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因时而定,其次是顺应具体的变化,再次是合乎伦理,再次是有所差别,再次是合乎人情,最后是要与身份相称。举例来说,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前代的统治者会选拔合适的继任者,那是禅让的时代。而后来,老的统治者会打压新生力量,商汤只能选择放逐夏桀,取代夏朝,周武王必须讨伐商纣王,取代商朝,那是革命的时代。商纣王曾经关押过周文王,如果周武王还期待像尧舜禹时代一样的贤明君主主动让位,那就是愚蠢了。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决定了手段方式的不同。

“时”,并非单纯指“时间”。如何做到“中”始终是与“时”的变化——时代、时机、时局——联系在一起的。就像评价古时候的隐逸之士,孔子说: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所有这些失去自己精神家园的人,面对理想的破灭和世道的浑浊,选择了不同的归宿,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孔子则认为“我和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必须这样、必须那样的”,就像他曾说过的“毋必、毋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任何处境下都没有偏执。孟子也说: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下》)

孟子同样肯定这些古时贤人的优秀品质,而孔子更在其上,因为孔子可以察觉并顺应“时”的变动。这既需要强韧的精神,也需要洞察的智慧。

“圣之时者”也成为一个典故,赞扬这些眼中没有绝境,可以与时推移、因时而动的出类拔萃之人。

老舍话剧《茶馆》中塑造的主要人物茶馆老板王利发,生于清末,靠着自己的灵活和坚忍,独力支撑父亲留下的茶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内战不断,北京城里多少大茶馆都关了张,而他对茶馆进行“改良”,照样开张。三十年之后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是风烛残年的王利发,依然拼全力支撑着“裕泰”这个老字号。《茶馆》第二幕里称赞年轻时的王利发: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得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管仲是什么人?

春秋五霸,第一个便是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影响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形势。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管仲在孔子和弟子口中被屡屡提及: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与兄弟公子小白争位,失败被杀后,召忽也随之自杀了。但是公子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后,对管仲以礼相待,管仲便归服齐桓公,成了齐国的执政大夫。——孔门弟子对管仲的非议就在于此。孔子也认为管仲其人品行有亏,很多做法违礼,但还是给予他“仁”的高度评价。因为在管仲治理下的齐国成为诸侯中的盟主,将中原各国团结在一起,避免了被野蛮民族各个击破的命运,所以孔子说“民到于今受其赐”。

在公子纠死后,管仲自己当然也曾思考过何去何从的问题。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名言:“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管仲选择接受失败、顺应时变,继续活下去,发挥自己的能量。

对此,康有为说得好:“盖仁莫大于博爱,祸莫大于兵戎。天下止兵,列国君民皆同乐生,功莫大焉,故孔子再三叹美其仁。……宋贤不善读之,乃鄙薄事功,攻击管仲。至宋朝不保,夷于金元,左衽者数百年,生民涂炭,则大失孔子之教旨矣。专重内而失外,而令人诮儒术之迂也。”——光荣地死去,好像成就了一世英名。但这是一条简单的路,而且对生者没有什么意义。无论沧海桑田,都敢于承受“活着”这个重担,才是“圣之时者”。

“好人”“坏人”的标签,都太过简单粗暴,没有看到人性的复杂与“时”的复杂。抽一个片段出来,代表不了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时中”而动。正如孟子对孔子的称赞:“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

◎观鸟知“时中”

儒家所讲的“大学之道”特别强调“格物”,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它内在的道理与法则,都有跟天地至道相通的地方。而人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实践来感悟人生,感悟天地之理。比如孔子从山水的姿态,联想到它们与仁者、智者的相似: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又如,孔子看到禽鸟的行动,联想到知“时”知“止”: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

一次,孔子与子路在山间行路,看到不远处有几只野鸡停留在那里。子路好动,于是向野鸡挥了挥手。野鸡见状,机警地扇动翅膀飞了起来,在空中盘旋一阵,落到了远处的树上。

看到这一幕,孔子说道:“山梁上的这些雌雉,懂得‘时’啊,懂得‘时’啊!”孔子想到的是,这些野鸡真了不起,它们能够机警地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能时刻将自己置于安全的境地,远离祸端。

孔子与子路继续向前,又靠近了这几只野鸡。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不知是否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遂不无俏皮地向野鸡拱拱手,好像为自己打扰了它们表示歉意。野鸡们犹豫了一会,便振翅飞去了。

《论语·乡党》篇记述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也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常中,孔子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具体展现。上面这一个片段,是《论语·乡党》篇最后一段记载的一个场景,很耐人寻味。从那些野鸡的反应中,孔子特别感受到一个“时”。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个时候都处于不同的“时”中。那么,我们知道自己的“时”吗?如果我们真的能看透彻这些,恐怕在人生的路上脚步会更加坚实一些。比如,我们常听到大学生讲“因为以后找工作压力大而不能静心学习”,这其实恰恰是本末倒置。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作为学生,当下能够把握的“时中”就是用心学习,最根本的是抓住学习的机会,充实和丰富自己。在今天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根本不会缺乏机遇,而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再怎么提前“找工作”也只是事倍功半。所以说,处在学生时代,首先应该自问:自己能做什么?如果有机会送上门,我有能力把握得住吗?

在《大学》中,孔子也有类似的议论: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经》中讲:“绵绵蛮蛮鸣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的一角。”孔子感慨道:“就停息的地方来说,连小小黄鸟都知道该栖息在什么地方,人怎么可以连鸟儿都不如呢?”

◎子思称“仲尼”

第二章开头,直呼孔子的字“仲尼”,因此有人提出由此可以证明《中庸》的作者不是子思:

弟子记圣人之言行,于《论语》皆称子,如“子曰”及“子以四教”之类,盖尊师重道之辞,未尝有字圣人者……岂有身为圣人之孙而字其祖者乎?(王十朋《梅溪集》)

我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古人对于避讳先人尊长的姓字是很严肃的。“诗鬼”李贺因为在科举中被人毁谤说他父名晋肃,应当避父讳,让他不得举进士。韩愈为此事还专门写过一篇《讳辩》,为李贺叫屈。

但仔细辨析发现,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朱熹就指出,“古人未尝讳其字”,光在《论语》中就能看到,子贡就曾说过“仲尼不可毁也”(《论语·子张》)。不光是字,甚至还有弟子直呼孔子名“丘”的例子:孔子让子路问路于长沮、桀溺,长沮反问子路“夫执舆者为谁”,子路答:“为孔丘。”(《论语·微子》)由此可见,孔门弟子对孔子都可以呼名称字,更何况是子思。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避讳姓名的讲究才刚刚出现,到秦汉之后“避讳”才渐渐变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说这里子思称孔子为“仲尼”,并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毕竟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是经过了汉人编辑的。为了明晰清楚,其中存在对于个别字词的改动很正常。尤其当下文是一连串的“子曰”时,那么在最前面的一句里明确标示出这个“子曰”是“仲尼”曰,也可以认为是为了文意更清楚明白而进行的改动。

如果再追根究底的话:在原始版本的《中庸》里,这里很可能并不是“仲尼曰”。这里的“仲尼曰”以及下文的“子曰”可能本来皆是“闻之曰”。

《孔丛子·公仪》记载说:

穆公谓子思曰:“子之书所记夫子之言,或者以谓子之辞也。”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且君之所疑者何?”公曰:“于事无非。”子思曰:“无非,所以得臣祖之意也。就如君言,以为臣之辞。臣之辞无非,则亦所宜贵矣。事既不然,又何疑焉?”

子思曾经汇集收录孔子的言论。关于这些言论的来源,按子思所说,“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子思本来可能就是以“闻之曰”的形式,记录或引用孔子之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竹书》的《从政》篇,经过专家重新编联之后的形式如下:

[简甲一]闻之曰:“昔三代之明王之有天下者,莫之余(予)也,而伋(终)取之,民皆以为义。夫是则守之以信,教[简甲二]之以义,行之以礼也。其乱王,余(予)人邦家土地,而民或弗义。夫……〖齐之以〗[简甲三]礼则寡而为仁,教之以刑则述(遂)。”

闻之曰:“善人,善人也。是以得贤士一人,一人誉……[简甲四]四邻。失贤士一人,方(谤)亦坂(随)是。是故君子慎言而不慎事……。〖君子先〗[简甲十七]人则启道之,后人则奉相之,是以曰君子难得而易事也,亓(其)使人,器之;小人先人则伋(绊)敔(禁)之,〖后人〗[简甲十八]则伋(陷)毁之,是以曰小人易得而难事也,亓(其)使人,必求备焉。”

闻之曰:“行在己而名在人,名难静(争)也。[简甲十二]伋(用)行不倦,持善不厌,唯(虽)世不伋(识),必或智(知)之。是故[简乙五]君子强行,以待名之至也。君子闻善言,以改其[简甲十一]言;见善行,纳其身安(焉)。可谓学矣。”

闻之曰:“可言而不可行,君子不言;可行而不可言,君子不行。”

……

从上面《从政》的这段文字,明显可以看出《从政》篇每一段落都应该以“闻之曰”起始。全篇完、残简统计,共出现了13次“闻之曰”,如果加上第十枝简开头“曰”字前的“闻之”二字,就有14次。《从政》篇中的“闻之曰”,其实和“子曰”是一样的意思——“闻之曰”的后面便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

◎联通上下文

第二章最后一句“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说:“魏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像宋代的程颐、朱熹等人也都认为此处应该有一“反”字。但“反”字不加也解释得通,因此并不影响理解。

前文中我们已经说到,朱熹所分章的第二章到第九章为一部分,这部分交替从君子和小人两方面谈面对“中庸”的不同样子。第二章提出的“时中”这一概念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单列一节。

第三节 小人时不中

《中庸》第三章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1]能久矣!”

[注释]

[1]鲜(xiǎn):少,稀有。

[译文]

孔子说:中庸实在是一种极致的德行,常人中极少有能保持中庸的。

[通解]

本章从反面讲述小人时时不中。

跟《论语·雍也》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样,本章强调中庸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易达到的境地。虽然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但即便是孔子,也很难找到行中庸之道的朋友: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孟子也知道中庸难得:“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难道孔子不想有行中道的朋友吗?实在是这种人太罕见了,可遇而不可求,只好退而求其次,与勇敢进取、敢作敢当的狂者和言行谨慎、洁身自好的狷者为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是“民鲜能久矣”而非“民鲜能矣”。普通的“困难”之难,在于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达不到某一高度,对策就是寻求相应的方法,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奋斗。而中庸之难,则在于既可能做得“不及”,也可能做得过分。虽然某一点上做到了,但不能“久”,转瞬即逝。这一章,孔子强调的是在单独一件事上做到中庸并不难,难在持久。下文便承接下去,讲中庸就在日常的“过”与“不及”之间。

《中庸》第四章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1]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2]能知味也。”

[注释]

[1]知(zhì)者:智者。

[2]鲜(xiǎn):少。

[译文]

孔子讲:“中庸之道为何难以实行,我知道原因了:智者常常做过了头,而愚者总是够不到。中庸的道理不能彰明于世间,我知道原因了:贤能的人做过了头,不肖之人又够不上去。如同人都是要吃饭喝水的,但是鲜有人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滋味。”

[通解]

本章承接上章的意思,讲述中庸为何难以做到。

我们一般觉得,人活于世,自然是越聪明越好,但常常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那是因为这些“聪明人”活得太刻意了,成天关注的是精明而非智慧。殊不知,自以为精明而看轻别人(甚至敌人),是更大的愚蠢。

《论语·先进》讲:“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子张的贤能过分,子夏的贤能不足。子贡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追问:那相比之下还是子张好些喽?但孔子指出:“过”和“不及”一样是偏离中道,两者之间没有谁高谁低。

在宋代,佛教信仰在知识分子之中极为风行,对此程颢曾说道:

昨日之会,大率谈禅,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成风……今日之风,便先言性命道德,先驱了知者,才愈高明,则陷溺愈深。

对于佛教的流行,程颢指出,佛教进入中国后吸收中国学问的范畴,谈论性、名、道德,兼之生死轮回、涅槃成佛的问题。相比之下,儒家讲论的都是朴素的道理。所以,天资越高、才华越突出的人往往越是对佛学趋之若鹜。儒家讲入世,天分高的人却都跑去跟青灯古佛为伴,这就是当时为程颢所叹惋的状况。

可见,儒家追求的“中庸之道”反对无节制、无目标的增长,智力也包含在内。每个人的天资不同,有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远超常人。因此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对追求中庸之道特别重要: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听到了就去做,对不对?”公西赤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有两个答案。孔子对此的解释是:冉求的行动力弱,常常畏缩不前,对他应当多鼓励。而本来就风风火火的仲由,需要的是有人提醒他谨慎行事。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学习一种技术、掌握一项运动、会说一门语言,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步骤的。但面对人生之路的智慧,没有统一的路线图,必须因人而异。

◎谁解其中味

每个活着的人,都要吃饭喝汤,但是谁知道其中的真味呢?——孔子这个说法提得好像有些没头脑,谁还不知道食物是什么味道吗?

但是还真有太多的人并不知道。

有的人是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像《孟子·尽心上》里说: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自己手里明明在做着这件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太多了。《周易》里说对于普通人而言,“道”就是这样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影响了自己一辈子的东西却非常陌生,就像人人都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但大部分人只是按照它去生活,却表达形容不出来。其实对待食物,大部分人也是这样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的报告,富裕国家的消费者每年浪费掉的食物,几乎等于整个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粮食总产量。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古代中国的农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很多时候粮食就等同于生命。而今天的中国,有时餐桌上的粮食又变成了面子;又有多少年轻人为了拼搏、为了远方,没法按时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甚至变成了一种可堪夸耀的资本……

而有的人是颠倒错乱,耳目导心,像《孟子·告子上》里说:

公都子问曰:“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均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拥有理性。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残害生灵,有的人为了眼前利益破坏自然环境。这种对欲望的纵容反过来终将吞噬自己: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

孟子讲“食色,性也”,相对于“食”,一些人对于“性”的态度可能更为不理性。一方面,他们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里刻意回避有关性的问题,“大学毕业之前不让你谈恋爱,大学毕业了又要立刻有个王子来娶你”。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一些传媒和营销中,“软色情”比比皆是,甚至在网络空间里营造了一种语境,如果你敢对“性”的话题说个“不”字,就会被冠以“老封建”“老顽固”之名。

食物,代表了太多,却单单不是它自己。而脱离了爱的“性”,也就只剩下“欲望”和“繁殖”了——还真的很难说我们确实理解这些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事物。

《中庸》第五章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

[通解]

孔子慨叹:“大道恐怕是不能流行天下了吧!”

朱熹讲:“由不明,故不行。”我们连这生活最基本的层面——“食色,性也”都处理不好,就不必去谈更加高远的东西了。这么看来,中道怕是不可能做到了吧?

这是孔子自己的感叹。但与此相反的,是孔子的实际行动。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希望,没有放弃追求理想。这种悲观的预期,或者说忧患意识,只会激励真正的儒者居安思危、砥砺前行。《论语·宪问》记道: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某天子路在石门住宿,早上看门之人问道:“你从何处来的?”子路答曰自孔夫子处。对方直接说:“就是那位已经知道不能还坚持去做的先生吧?”于此,可见理想的邈远与孔子的坚定,恰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气质。庞朴先生将中国人文精神的整体,概括为“忧乐圆融”: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的知识分子首先提出了“忧患意识”问题,《易传》里其实早就有这个思想了,只是一直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台湾知识分子先提了出来。按照中国传统说法,有“忧患意识”就是要居安思危。……后来李泽厚正是针对这种“忧患意识”提出了“乐感文化”,所谓“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李泽厚是强调了另一面,但是很显然两者都不能完整地概括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作为修正,我提出了“忧乐圆融”的说法,就是说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乐天知命”的精神,该忧患的时候忧患,该乐天的时候乐天,不能因为忧患而整天愁眉苦脸,也不能因为要“乐天知命”而不去居安思危。“忧乐圆融”的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很好的人生价值追求。

这种融通、因时而变的人生态度,亦是中道精神的表现。

《中庸》第六章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1]也与!舜好问而好[2]察迩[3]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1]知(zhì):智。

[2]好(hào):喜爱,与恶(wù)相对。

[3]迩(ěr):近,与“遐”相对。

[译文]

孔子讲:“舜是可以称为有大智慧的人了!舜能虚心向人求教,即便看起来很浅显的言论也能认真地体察。将其中不合情合理的恶言隐去,宣扬其中有价值的善言。舜能够把握住事情的两端,而选取中道施于百姓。正因为舜能够将天下万民万物的智慧都为己所用,舜才得以成为圣人。”

[通解]

本章从正面出发,讲述了作为领导者的舜能行中庸之道的原因以及他求取中道的方法。

舜求取中道的第一步就是“好问”——善于学习,兼听则明,始终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外界。《孟子》里讲: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如果有人指出子路的过错,子路会很高兴。禹听到别人好的见解,都会拜谢对方。大舜在这方面,比他们两人更进一步。不论是最初从事的种地、烧陶、打鱼,还是后来的执掌天下,舜都是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尤其是作为一位领导者,始终虚怀若谷,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这是比“智力”重要得多的大“智慧”。

再博学多才之人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孔子同样如此: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孔子承认自己的“无知”,当樊迟请教学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孔子说“吾不如老圃”。当有人提出他不了解的问题时,孔子会从事物的两极开始推敲,从而尽量接近中道。

舜求取中道的第二步是“好察迩言”。我们知道“闻名遐迩”“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即“近”的意思,后人对“好察迩言”有两种解释:

一是认为“迩言”是指浅近之言。比如普通老百姓的言论,也许没有太多深奥的、抽象的思考在里面,但其中包含了普通百姓的真实感受。《战国策》中曾记载有人谏言曰:

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王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也。(《战国策·韩一·或谓公仲曰》)

此即是说:吸纳意见的人,要从国人那里听取,不必非得从贤人高官那里听取。我们的先王就曾在市集中听人聊天,愿您能像他一样听在下一言。因此说“好察迩言”指的是能够时刻倾听民生疾苦,在寻常处发现问题。

二是认为“迩言”是指近人之言,比如亲人或者近臣的言论。“好察迩言”指的是能够明辨近人之言,不被一时或者一方面的信息蒙蔽。《大学》中也讲道: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人受到亲近之人的意见的影响最大,而这往往会蒙蔽我们的判断力。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历史上,不难发现,喜欢一种事物而能洞察其缺陷、厌恶一个事物而能发现其优点,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舜能够把握“中道”的一个具体侧面。

舜求取中道的第三步是“隐恶扬善”。只是一味地接收、接收、接收,不可能成为领导者。正如古代的军队必有谋臣策士,现代部队中要设有参谋,但最终下命令的还是将军本人。身为领导者,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舜的标准是“隐恶而扬善”,对于别人的意见,宣扬好的而隐去恶的,把关注点放在光明的一面。

孔孟同样强调这样的认知方式:

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见人之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孔子家语·六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待人宽容,对己严格。珍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尖酸苛刻,这就是孔子让人愿意接近、愿意与之相处的原因。类似的,孟子主张性善论,并不是他迟钝到察觉不出人性恶的一面,而是孟子认为把握善性、珍惜善性、发扬善性更为重要。就像今天我们弘扬“正能量”,是重视它正面的激励与自我超越的作用,而不是脱离实际,去否定“负能量”的客观存在。

舜求取中道的最后一步是落实——“用中于民”。鲁迅先生讲“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任何个人、集体、国家无不如此。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进步,太过激进则破坏稳定,太过保守则影响发展。因此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是中庸之道在社会管理上的表现。

譬如教育学中“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早提出,学生的“水平”可以区分为两种,一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靠教与学来开发出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这提示教育者,首先衡量学生能力与自己的教学水平,再设定难度恰当的目标。内容太易,则浪费时间,消耗学生的兴趣;内容太难,则无法完成,折损学生的信心。

如果用社会管理中的情况举例,这种从两端向“中”不断推进的思考方法,在经济学方面表现最为鲜明:

经济学数百年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只不过是《中庸》伟大哲理的小小脚注。经济增速太高不行,太低亦不行;收入分配太平均不行,太不平均亦不行;通货膨胀不行,通货收缩亦不行;完全市场化不行,完全政府化亦不行;税率太低不行,税率太高亦不行;利率太高不行,利率太低亦不行;完全封闭经济自然不行,完全开放经济亦不行;金融不发达不行,金融过度发达亦不行……

举凡经济学所有命题,皆必须符合《中庸》首创的“致中和”原理,亦即我们必须努力找到最优经济增长速度、最优通货膨胀率、最优收入分配比例、最优市场和政府边界(譬如所谓“科斯定律”),最优税率(譬如所谓“拉弗曲线”),最优利率,最优经济开放度,最优金融发展度或金融深化度。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数学演算复杂非凡,却至今还没有找到上述这些关键的“致中和”指标。(向松祚《经济学里的“中庸”——全球金融反思系列之一》)

《中庸》第七章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1],驱而纳诸罟[2]擭[3]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4]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5]守也。”

[注释]

[1]知(zhì):智。

[2]罟(gǔ):捕捉鸟或鱼的罗网。

[3]擭:带机关的捕兽木笼。

[4]辟(bì):通“避”,躲避。

[5]期(jī)月:整月,指时间不长。

[译文]

孔子说凡常之人:“人人嘴上都在说‘我知道’,却总是像飞禽走兽被猎人驱赶到了网罗陷阱中一样,不知躲避;人人嘴上都在说‘我明白’,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通解]

本章再从反面谈,讲述了常人难得中庸之道的原因。

此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讲常人的自以为是,与上章舜的开明通达相对。后一句讲常人执中不能持久,与下章颜回的坚持不懈相对。

《中庸》第八章

[原文]

子曰:“回[1]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2]服膺[3]而弗失之矣。”

[注释]

[1]回:颜回,孔子最欣赏的弟子。

[2]拳拳:本意是紧握不舍,引申为诚恳、深切。

[3]服膺(yīng):谨记在心。服,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称赞颜回:“颜回选择追求中庸之道,如果领悟到一点善端、一种好的道理,就会谨记在心,再不让它失去。颜回是这样为人处世的。”

[通解]

本章第三次从正面谈,讲述了作为普通人的颜回是怎样行中庸之道的。

◎为什么要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颜回作为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他身上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乐学不厌,这一点是其他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只有好学还不够,勤学苦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标的修炼过程。颜回能够认识到学习的最终意义所在——成为合乎中道的君子,造福苍生——因此能自觉地坚持不懈,这是更为难能可贵的: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反观我们许多人的学习,都是为了外在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达到,就重又陷入了迷茫里。上大学之前,学习只是为了考一所好大学,那考上之后就失去了动力;上大学之后,学习只是为了一份高薪的工作,那在中年时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价值;不学无术的人还反过来“嘲笑”好学的人。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事实——永远陷在叔本华所言的境地里面打转:“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

因此儒家强调的“学”,从来不是仅指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等某一种,儒家推崇的是终身学习、终身修行。许多人,尤其年轻人不爱上学、不喜欢课堂,是因为只感受到了“学习”把自己强制留在桌子边、限制自由的那一面。而学习真正的意义,实则在于求知的乐趣与个人的成长,这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曾体会到的感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像《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中讲的子路与孔子的初次见面: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子路初次拜见孔子,孔子说:“什么是你特别喜爱的?”子路回答说:“我喜长剑。”孔子说:“我不只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现有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比得上你呢?”

子路反问:“学习真的有用吗?”孔子说:“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臣子就容易失去正道,读书人没有敢于指正他的朋友就容易失去判断力。马已经开始狂奔就不能放下鞭子了,弓已经拉开了就不能再调弓弦了。木料用墨绳来丈量就能笔直,人能接受劝诫就能成为圣人。勤学苦练,重视学问,谁能不顺利成功呢?诋毁仁义还厌恶读书人,就离触犯刑法不远了。所以真君子不可不学习啊。”

子路又问:“南山的竹子,不需要你矫正自然就是直的,砍下来用作箭杆可以射穿犀牛皮。已经这么厉害了,还用得着学习吗?”孔子说:“做好箭栝还要装上羽翼增加稳定性,做好箭头还要打磨锋利提高穿透力,这样的箭不就射得更深吗?”子路两拜,说:“我愿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

从过程来讲,“学”是磨砺已知与获得新知的过程,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结果来讲,“学”让一个人能够看到更广阔的风景、更远处的未来,让一个人有能力做出选择、做出改变,有能力让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乃至所有人过得更好。

◎天才与人才

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人像舜那样天生圣人。“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只是稍一点拨就“开窍”了,拦都拦不住。这类人可以称为“天才”。

而常见的是,绝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就像颜回: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孔子和颜回自己都知道,颜回不是一个机敏灵动的学生,但他是最能踏踏实实去践行的学生。我们看今日孔庙祭祀的排位中,在孔子旁边是四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颜回既没有什么著作流传于后世,也没有功德显赫的弟子或后代,那为何他在儒家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其核心的原因,在于他的好学,他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这是任何人,包括孔子其他任何一个弟子都不能相比的。可以说,颜回是“人才”之中的典范。

第六章讲到舜行中道,此章又讲到颜回行中道,其中的区别是天才与人才、先天与后天之分,相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儒家心目中的圣人,殊途同归。而人天生的禀赋有高低之分,这一点没什么好否认的。天生圣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孔子的历史观念中,也只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极少数古人有这种绝高的天赋,他们是作为一种理想目标而存在的。

而颜回的好学与坚持,是他自己后天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颜回、超越颜回,这种可能性就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选择之中。对照颜回,就像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那你呢?

《中庸》第九章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1]也,爵禄[2]可辞也,白刃[3]可蹈[4]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1]均:平定、治理。

[2]爵禄:爵位与俸禄。

[3]白刃:锋利的刀。

[4]蹈:踩、踏。

[译文]

孔子说:“大到天下小到一个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要的,利刃尖刀是可以踩踏而过的,但中庸却很难做到。”

[通解]

本章第三次从反面谈,讲述中庸之道难行。

做一个国家的合格国君,乃至全天下共同拥戴的好天子,不是不可能的: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往观其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孔子家语·六本》)

孔子听说楚公子十五岁就代理楚相的职务,便派使者前去考察他为政治国的情况。使者归来,禀报孔子说:“我观察他国的朝堂,清净而少有政事。厅堂上有五位老先生,廊下有二十个有能力的中年人。”孔子表示敬重:“集合这么二十五人的智慧,就是天下也能治理得平安无事,何况只是楚国一国呢?”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不必也不可能事事都精通,更为重要的是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广纳百川的胸襟和大事上的决断。像楚国,有二十五位重臣的鼎力支持,即使十五岁的少年也可以治理好国家。所以说“天下国家可均也”。

◎中国人的天下观

在许多古代典籍中,都有“天下国家”的说法,像《孟子》中已经提到: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俗话常说‘天下国家’”,可见早在孟子之前,“天下国家”就是一个常用的固定词汇。这也是中国人“天下”观念的体现,是夏商周三代几百年在中原地区生活发展而形成的。

在三代的文化观念之中,“天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得天下”,首先指的是取得了当时的中原地区的文明人所居的所有土地;其次意味着得到了居住于此所有人民的支持拥护,即“得民心”;最终才是政治意义上的“四海一家”——土地、人民、政权,都只能有一个唯一的最高领导者,这就是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片区”,而某个诸侯国的国君,就是天子统管之下的一个“小队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周文王当初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却还是在“以服事殷”(《论语·泰伯》),服在商纣王的治下。因为在当时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中,公认的天子还是商纣王,这个朝代还是殷商。天下是一个整体,天子只有一位。周的地盘再大,顶多算是一个“大队长”。

中国人的“天下”观念,已经植根于中华文化精神的最深层。中华文明的“天下”,不是靠政权、靠地域、靠民族血缘或者靠宗教信仰,而是通过文化认同而凝聚在一起的。这种归属感,决定了幅员辽阔的中国无论由于战争、政权分裂多久,终将再次归于统一。

◎事了拂衣去

做出功业,赢得高官厚禄而不取,这不仅是可能的,更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一种理想。如《论语》中所讲: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君子去做有利于天下苍生的事,只是因为“义”之所在。为了大义而付出,在这一点上即使和儒家主张相对立的墨家也是如此:

他人之急难,虽或无与于我,无求于我,然认为大义所在、大局所关者,则亦锐身自任之,而事成不居其功,如墨子、鲁仲连之徒是也。(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

像鲁仲连,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绝不受赏,是战国策士中的风范所在: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田单)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平原君和田单等人,都想要酬谢鲁仲连。但鲁仲连以为,做义举都是从心而为,为求回报而做事就是商人的举动了。所以他选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汉代之后,这种精神又加之老庄思想中飘逸出世思想的影响,“功成身退”更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比如西晋名士左思,又如狂傲如李太白,都将鲁仲连视作自己的偶像: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咏史其一》)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左思《咏史其三》)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功成又能身退,代表着为天下苍生有所作为,但又不以此谋取私利、居功自傲,这正是许多传统士人的理想,所以说“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亦不难理解。虽说在日常生活中谁也不愿去“上刀山、下火海”,但是放到广阔的历史中来看,即使面对天大的困境,都会涌现出勇者去冲锋、去挑战“不可能”,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简单地说,治理好天下国家须有大智大德,能推辞掉到手的金钱地位须有高洁的情怀和超脱的思想,敢于迎着刀锋而出击须有真正的勇气和清醒。这些都是难事,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但它们也没有执守中道那么难。

◎行中道,有何难?

之所以说行中庸之道更难,一方面是因为行中庸之道必须要多种品质的结合。智、仁、勇、义,在其中某一方面特别突出,也许就可以做到以上这几点。比如汉武帝、唐太宗都是一代明君,治国的典范。又如庄子、陶渊明是隐士中的高人。他们固然已经远在常人之上,但和儒家所追求的中庸之道、中和境界还有距离。这就是天生圣人的舜所为人不及的地方。

另一方面,是中庸之道需要恒久保持,就像我们常说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遇到一位明君、名臣、名将或许可以保二三十年的太平,拒绝第一次贿赂可能轻而易举,一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或许可以做到,这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无数例子。而难在保持一生,始终不偏不倚。这就是勤学力行的颜回所为人不及的地方。

中庸之道难行,还在于它的凡常。人人都知道做一个好领导很难,拒绝递到手里的利益很难,双拳难敌四手,但要说做到不偏不倚很难,大多数人估计都没什么感觉。这就是前文说到的“人皆曰予知”。

◎本编小结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庸》第一部分这八章的思路:

杨升庵云:“道其不行矣夫!”其故只为不明,故喝之。下即以舜之明榜之。“人皆曰予知”,其故只为不行,故叹之。下即以回之行榜之。一热喝,一冷叹,总是婆心。(张岱《四书遇》)

第二章讲君子、小人之间的区别,在中道上表现尤其显明。

第三章慨叹中道之难。

第四章讲智者、愚者各有问题,皆易偏离中道。

第五章慨叹中道不明亦不行。

第六章以舜为例,讲如何明晓中道。

第七章讲常人自以为是,不能坚持行中道。

第八章以颜回为例,讲坚持行中道。

第九章讲与寻常的困难相较,中道如何难。

这一部分行文中一正一反,孔子将中庸之道描述得如此难以达到,而又指出榜样的存在,最终是砥砺我们前行的意思。毕竟踮踮脚就能触到的,不配叫作“理想”。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修订本)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修订本)

    本书以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目的,以最能概括和反映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内容与丰富实践的理论和规范为展示主体,系统而又有选择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道德精华。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整合梳理,将传统道德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人物、思想观点及行为准则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的原则,结合当下我国道德发展的热点和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 沉思录(英文版)

    沉思录(英文版)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罗马帝国“五贤王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为储君,他7岁入学于罗马的萨利圣学院,17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凡所修习无不精专,为同辈之首。作为帝王,他夙兴夜寐,励精图治,虽统治期间战争不断,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库空虚,他却战无不胜,武功赫赫,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作为哲学家,他致力于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三大门类中的伦理学,在鞍马劳顿中写下《沉思录》,被称为“帝王哲学家”、“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学家”。在《沉思录》中,奥勒留并无意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学家,写下一部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整部书只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是自然的本性与沉思的理性之间的对话,是行动之后的反刍再思考,是作者内省的辑录,是这位古罗马皇帝对人类生存、价值指向、道德原则、善恶荣辱、苦乐祸福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 关于爱

    关于爱

    本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问世,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著作,都属于奥尔特加-加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尔特加-加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全书写作风格自然,让人原以为看到的是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位温暖的作家。
热门推荐
  • 女帝陛下在线戏精

    女帝陛下在线戏精

    【鬼畜界大佬戏精女帝陛下VS情话界王者矜贵天神之子】沉睡了三百年的暗域女帝陛下醒了!本是普天同庆的日子。然而,却为了一双眼睛被自家信任值负出乱码的臣子弄死了,而且还必须保持人没!女帝陛下:笑容逐渐鬼畜。遇到穿越女主。女帝陛下:抱歉,把属于你的神兽外挂给干掉了。看到位面男主。女帝陛下:需要我送你药,让你变成真傻子吗?发现重生女配。女帝陛下:男人算什么?得不到的,就毁了。找到大能转世。女帝陛下:姑姥姥,我是你大明湖畔的小落落!偶遇快穿任务者。女帝陛下:空间正好有具身体,送你了。女帝陛下:很好,可以凑够两桌麻将了。官配找上门。女帝陛下:我才是情话补习班的优秀学生!事实证明对面那个男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女帝陛下一数,加上自己这个拿反派剧本的大佬,凑够7个人可以召唤神龙了!
  • 伤寒审证表

    伤寒审证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仙他师弟貌美如花

    上仙他师弟貌美如花

    【女扮男√穿书√高洁√】【双标护短表里不一不断打脸师兄vs审美异常貌美如花】有一天云溪君算到小徒弟在下界有一劫,结果两徒弟双双下界渡劫,而且双双都降落在空真派……空真派所有人都知道,派中最好看的不是女人。空真派所有人又都知道,派中修为最高的不是掌门,而是派中最好看那位的师兄。空真派所有人还知道――他们派里修为最高的那位以往几百年不出来一次,最近出现的有些频繁……派中修为最高的某位:师弟最近好像又变好看了,不过,关他什么事?过不了多久,啪,脸真疼。修为最高的某位有一天论道:“心神合一,四大皆空,情爱皆患……”结果某天,他道:“不知可否把手伸过来?”他手痒,想拉。……伪师弟:“师兄,你该闭关了。”“师兄,你该走了”
  • 清穿我想嫁给你

    清穿我想嫁给你

    民间故事老相传,不知乾隆妈谁?不知乾隆爹谁?女主和儿子就穿越到这个故事里,侥幸被人捡了不说,顺手还帮儿子认了便宜爹。平平淡淡小打小闹卖商品,晒晒儿子秀厨艺,一不留神,女主竟成了商业神话,走上人生巅峰……
  • 盼长安

    盼长安

    将军身披坚执锐,踏光而至,济世于危难,亦救她于微尘中。贱籍出生,尝尽世态炎凉,她本满身荆棘,却因他敞开心扉他们相爱,却因天威无常,无法圆满。家与国,忠与私,终不可兼顾。当华光燃尽,繁花落尽,年华里又剩下什么?繁华易逝,烟花易冷,世事难透。一段生死相随的的爱恋,一段惊世骇俗的暗恋。当命运微妙地交织,他们……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恋的忧伤

    初恋的忧伤

    1976年清明节,独自来到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公墓,为在1948年济南战役中牺牲的伯伯扫墓。这是第一次独自前来,也是第一次佩戴着“山东大学”红牌校徽前来,心境、心情像济南的仲春天气,温暖而又阳光,跫音似小鸟轻啼,欢快而又舒畅,毕竟是跨越“农业人口”界河的年青教师,梦圆了农村孩子的多年夙愿。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流逝,不经意间伯伯已牺牲28个年头了。是英灵感动上苍,还是上苍特意为先烈凭吊,如油般的春雨下了一夜,为整座山林披上新装,生机盎然,煦煦和风,春意盈怀。
  • 天配良缘之陌香

    天配良缘之陌香

    她是恬静文雅的金融学硕士——白依凡,因一枚奇异的手镯,穿越异世,成为东隅富商之女慕容舒清。刁蛮任性消失,散溢的是清新淡雅、从容淡定的气质,如出水芙蓉,如日月光华。他是手握重兵、威震东隅的镇国大将军——轩辕逸,一身的桀骜霸气,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公主痴慕无限。与慕容舒清指腹为婚的他,口口声声要来退婚,却被她浑身的气质风华摄住心魂。祈莲节上,他摘得象征天赐良缘的青莲,誓要娶她为妻。他是残冷漠然的杀手——莫残,在逃生路上,他剑劫舒清,却被舒清相助。两枚玉玲珑,昭示着他不凡的身世。坠崖时刻,他用生命呵护着那抹清丽的身影。他是威严尊贵的一国之君——玄天成,微服私访下,他对慕容舒清一见倾心。
  • 影帝他可盐可甜

    影帝他可盐可甜

    简溪一个十八线小演员,各种蹭热度炒绯闻。某知名网站爆料:时影帝和简溪私下幽会,简溪疑似时影帝的女朋友。而身为时影帝的脑残粉姜溪气的把键盘给砸了,一转眼她居然成为那个蹭她男神的小贱比。姜溪一脸懵逼,而她居然发现简溪和时影帝不仅仅是男女朋友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姜溪有些微妙。可是她男神不是高冷范吗?时言“老婆求抱抱求举高高求亲亲。”动不动就壁咚,要亲亲,姜溪表示“呵呵
  • 超神学院之似梦亦梦

    超神学院之似梦亦梦

    三大造神工程之一:银河之力,在封印终极虚空之后为何又怎么会回到过去的世界,是救赎还是阴谋;天使彦的苏醒,又会开启怎么样的故事,她能否找回小伦那颗已经失去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