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500000054

第54章 论语通检(12)

色勃如也/10·3//

足躩如也/10·3//

衣前后襜如也/10·3//

趋进翼如也/10·3//

入公门鞠躬如也/10·4//

如不容/10·4//

过位色勃如也/10·4//

足躩如也/10·4//

鞠躬如也/10·4//

怡怡如也/10·4//

没阶趋翼如也/10·4//

复其位踧踖如也/10·4//

执圭鞠躬如也/10·5//

如不胜/10·5//

上如揖/10·5//

下如授/10·5//

勃如战色/10·5//

足蹜蹜如有循/10·5//

愉愉如也/10·5//

必斋如也/10·11//

如用之/11·1//

訚訚如也/11·12//

行行如也/11·12//

衎衎如也/11·12//

如或知尔/11·24//

如五六十/11·24//

如其礼乐/11·24//

如会同/11·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24//

出门如见大宾/12·2//

使民如承大祭/12·2//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12·11//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

盖阙如也/13·3//

吾不如老农/13·4//

吾不如老圃/13·4//

夫如是/13·4//

如有王者/13·12//

如正人何/13·13//

如有政/13·14//

如知为君难也/13·15//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13·15//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13·15//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13·24//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8//

怡怡如也/13·28//

如其仁/14·17//

如其仁/14·17//

夫如是/14·20//

夫如是/14·20//

公伯寮其如命何/14·38//

如斯而已乎/14·44//

如斯而已乎/14·44//

邦有道如矢/15·7//

邦无道如矢/15·7//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5·13//

如有所誉者/15·25//

不如学也/15·31//

夫如是/16·1//

见善如不及/16·11//

见不善如探汤/16·11//

如用我/17·4//

子如不言/17·18//

如得其情/19·19//

不如是之甚也/19·20//

如日月之食焉/19·21//

不如仁人/20·4//

如之何

如之何/2·20//

如之何/3·19//

陋如之何/9·14//

吾末如之何也矣/9·23//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11·20//

如之何/12·9//

如之何其彻也/12·9//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15·16//

吾莫如之何也矣/15·16//

如之何/17·6//

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18·7//

如之何其拒人也/19·3//

如之何/19·12//

如之何其可及也/19·25//

(有见“何如”)

有一妇人焉/8·20//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14·18//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1·2//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2//

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1·14//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3·22//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4·6//

好仁者无以尚之/4·6//

由也好勇过我/5·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6·2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

信而好古/7·1//

好谋而成者也/7·11//

从吾所好/7·12//

好古/7·20//

好勇疾贫/8·11//

质直而好义/12·20//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13·4//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3·4//

乡人皆好之/13·24//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13·24//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14·43//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5·13//

好行小慧/15·17//

众好之/15·28//

好从事而亟失时/17·1//

好仁不好学/17·7//

好智不好学/17·7//

好信不好学/17·7//

好直不好学/17·7//

好勇不好学/17·7//

好刚不好学/17·7//

窥见室家之好/19·23//

好学

可谓好学也矣/1·13//

敏而好学/5·15//

不如丘之好学也/5·28//

弟子孰为好学/6·3//

有颜回者好学/6·3//

未闻好学者也/6·3//

笃信好学/8·14//

弟子孰为好学/11·6//

有颜回者好学/11·6//

好仁不好学/17·7//

好智不好学/17·7//

好信不好学/17·7//

好直不好学/17·7//

好勇不好学/17·7//

好刚不好学/17·7//

可谓好学也矣/19·5//

前言戏之耳/17·3//

父在观其志/1·10//

父没观其行//

观其所由/2·10//

吾不欲观之矣/3·10//

吾何以观之哉/3·26//

观过斯知仁矣/4·7//

听其言而观其行/5·10//

其余不足观也已/8·12//

察言而观色/12·20//

可以观/17·8//

必有可观者焉/19·4//

行人子羽修饰之/14·9//

佛肸以中牟畔/17·6//

孟孙问孝于我/2·5//

王孙贾问曰/3·13//

王孙贾治军旅/14·20//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14·38//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16·1//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19·22//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19·23//

叔孙武叔毁仲尼/19·24//

(又见“子孙”)

红紫不以为亵服/10·6//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19·20//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4·2//

以约失之者鲜矣/4·23//

约之以礼/6·27//

约而为泰/7·27//

约我以礼/9·11//

七画七画

马不进也/6·15//

与其进也/7·30//

人洁己以进/7·30//

揖巫马期而进之/7·32//

进/9·18//

吾见其进也/9·20//

趋进/10·3//

先进第十一/11·//

先进于礼乐/11·1//

后进于礼乐/11·1//

则吾从先进/11·1//

故进之/11·20//

狂者进取/13·21//

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19·12//

有朋自远方来/1·1//

慎终追远/1·8//

远耻辱也/1·12//

父母在不远游/4·19//

敬鬼神而远之/6·22//

仁远乎哉/7·31//

斯远暴慢矣/8·5//

斯远鄙倍矣/8·5//

任重而道远/8·8//

不亦远乎/8·8//

室是远而/9·30//

夫何远之有/9·30//

可谓远也矣/12·6//

不仁者远矣/12·22//

不仁者远矣/12·22//

远者来/13·16//

远佞人/15·11//

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15·1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6·1//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16·1//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

习相远也/17·2//

远之事君/17·8//

远之则怨/17·24//

致远恐泥/19·4//

子曰毋违/2·5//

我对曰毋违/2·5//

终日不违/2·9//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5//

又敬不违/4·18//

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5·19//

违之/5·19//

违之/5·19//

其心三月不违仁/6·7//

虽违众/9·3//

色取仁而行违/12·20//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13·15//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13·15//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13·15//

寿

仁者寿/6·23//

君子有三戒/16·7//

戒之在色/16·7//

戒之在斗/16·7//

戒之在得/16·7//

不戒视成谓之暴/20·9//

攻乎异端/2·16//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6//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12·21//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17·20//

不患贫而患不均/16·1//

盖均无贫/16·1//

杖者出/10·13//

以杖叩其胫/14·45//

遇丈人以杖荷蓧/18·7//

置其杖而耘/18·7//

无所取材/5·7//

杞不足征也3·9//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5//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15·1//

克己复礼为仁/12·1//

一日克己复礼/12·1//

克伐怨欲不行焉/14·2

贡(见子贡)

赤也何如/5·8//

赤也束带立于朝/5·8//

赤之适齐也/6·4//

赤也惑/11·20//

赤/11·24//

唯赤则非邦也欤/11·24//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1·24//

父在观其志/1·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苟志于仁矣/4·4//

士志于道/4·9//

见志不从/4·18//

盍各言尔志/5·26//

愿闻子之志/5·26//

志于道/7·6//

不志于谷/8·13//

匹夫不可夺志也/9·25//

亦各言其志也/11·24//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1·24//

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14·38//

志士仁人/15·9//

隐居以求其志/16·11//

降志辱身矣/18·8//

不降其志/18·8//

博学而笃志/19·6//

放郑声/15·11//

郑声淫/15·11//

闻弦歌之声/17·3//

恶郑声之乱雅乐/17·17//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1·2//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1·2//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1·5//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0//

孟懿子问孝/2·5//

孟孙问孝于我/2·5//

孟武伯问孝/2·6//

子游问孝/2·7//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7//

子夏问孝/2·8//

曾是以为孝乎/2·8//

孝慈则忠/2·20//

孝于惟孝/2·2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0//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8·22//

孝哉闵子骞/11·4//

宗族称孝焉/13·20//

孟庄子之孝也/19·18//

吾日三省吾身/1·3//

吾必谓之学矣/1·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吾与回言/2·9//

夏礼吾能言之/3·9//

殷礼吾能言之/3·9//

足则吾能征之矣/3·9//

吾不欲观之矣/3·10//

吾不与/3·12//

吾从周/3·14//

吾未尝不得见也/3·24//

吾何以观之哉/3·26//

吾道一以贯之/4·15//

吾斯之未能信/5·6//

吾与汝俱弗如也/5·9//

始吾于人也/5·10//

今吾于人也/5·10//

吾未见刚者/5·11//

吾亦欲无加诸人/5·12//

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吾党之小子狂简/5·22//

吾不知所以裁之/5·22//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27//

吾闻之也/6·4//

则吾必在汶上矣/6·9//

是吾忧也/7·3//

甚矣吾衰也/7·5//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

吾未尝无诲焉/7·7//

则吾不复也/7·8//

吾不与也/7·11//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7·12//

从吾所好/7·12//

吾将问之/7·15//

吾无隐子尔/7·24//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6//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7//

吾闻君子不党/7·32//

文莫吾犹人也/7·34//

则吾未之有得/7·34//

若圣欤仁则吾岂敢/7·35//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8·4//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6//

吾不知之矣/8·16//

吾无间然矣/8·22//

吾无间然矣/8·22//

吾何执/9·2//

吾执御矣/9·2//

吾从众/9·3//

吾从下/9·3//

吾少也贱/9·6//

吾不试/9·7//

吾有知乎哉/9·8//

吾已矣夫/9·9//

既竭吾才/9·11//

吾谁欺/9·12//

吾自卫返于鲁/9·15//

吾止也/9·18//

吾往也/9·18//

吾见其进也/9·20//

吾末如之何也矣/9·23//

则吾从先进/11·1//

于吾言无所不悦/11·3//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11·7//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11·7//

吾不可以徒行也/11·7//

非吾徒也/11·16//

吾以汝为死矣/11·21//

吾以子为异之问/11·22//

以吾一日长乎尔/11·24//

毋吾以也/11·24//

不吾知也/11·24//

吾与点也/11·24//

二吾犹不足/12·9//

吾得而食诸/12·11//

吾犹人也/12·14//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12·22//

吾不如老农/13·4//

吾不如老圃/13·4//

虽不吾以/13·14//

吾其与闻之/13·14//

吾党有直躬者/13·18//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13·18//

仁则吾不知也/14·2//

吾不信也/14·15//

吾其被发左衽矣/14·18//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14·38//

吾见其居于位也/14·46//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5·13//

吾莫如之何也矣/15·16//

吾之于人也/15·25//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15·26//

吾尝终日不食/15·31//

吾见蹈而死者矣/15·35//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16·1//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16·1//

吾闻其语矣/16·11//

吾见其人矣/16·11//

吾闻其语矣/16·11//

吾将仕矣/17·1//

吾其为东周乎/17·4//

吾岂匏瓜也哉/17·6//

吾语汝/17·7//

若季氏则吾不能/18·3//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8·6//

异乎吾所闻/19·3//

吾友张也/19·15//

吾闻诸夫子/19·17//

吾闻诸夫子/19·18//

有事弟子服其劳/2·8//

劳而不怨/4·18//

愿无伐善无施劳/5·26//

恭而无礼则劳/8·2//

先之劳之/13·1//

爱之能勿劳乎/14·8//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19·10//

劳而不怨/20·9//

择可劳而劳之/20·9//

揖巫马期而进之/7·32//

巫马期以告/7·32//

端章甫/11·24//

更也人皆仰之/19·21//

束带立于朝/5·8//

自行束脩以上/7·7//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3·22//

叩其两端而竭焉/9·8//

予所否者天厌之/6·28//

譬如北辰/2·1//

有朋自远方来/1·1//

告诸往而知来者/1·14//

有鄙夫来问于我/9·8//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9·22//

远者来/13·16//

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既来之则安之/16·1//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16·1//

来/17·1//

来者犹可追也/18·5//

绥之斯来/19·25//

颠而不扶/16·1//

公山不扰以费畔/17·4//

其不可者拒之/19·3//

人将拒我/19·3//

如之何其拒人也/19·3//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

/12·12//

求之欤抑与之欤/1·9//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7·35//

抑亦可以为次矣/13·20//

抑亦先觉者/14·33//

抑末也/19·12//

以德报怨何如/14·36//

何以报德/14·36//

以直报怨/14·36//

以德报德/14·36//

其为人之本欤/1·2//

求之欤抑与之欤/1·9//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1·9//

其斯之谓欤/1·14//

十世可知欤/2·23//

汝弗能救欤/3·6//

从我者其由欤/5·7//

于予欤何诛/5·10//

于予欤改是/5·10//

归欤归欤/5·22//

仲由可使从政也欤/6·8//

赐也可使从政也欤/6·8//

求也可使从政也欤/6·8//

君子人欤/8·7//

夫子圣者欤/9·6//

其回也欤/9·19//

其由也欤/9·26//

然则师愈欤/11·15//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11·22//

然则从之者欤/11·22//

唯求则非邦也欤/11·24//

唯赤则非邦也欤/11·24//

其由也欤/12·12//

非崇德欤/12·21//

非修慝欤/12·21//

非惑欤/12·21//

管仲非仁者欤/14·18//

丘何为是栖栖者欤/14·34//

道之将行也欤/14·38//

道之将废也欤/14·38//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14·40//

益者欤/14·46//

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15·3//

非欤/15·3//

其舜也欤/15·5//

臧文仲其窃位者欤/15·14//

与师言之道欤/15·42//

无乃尔是过欤/16·1//

是谁之过欤/16·1//

其斯之谓欤/16·12//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17·9//

其犹穿窬之盗也欤/17·11//

可与事君欤/17·14//

是鲁孔丘欤/18·6//

是鲁孔丘之徒欤/18·6//

伯夷叔齐欤/18·8//

我之大贤欤/19·3//

我之不贤欤/19·3//

连(见“少连”)

求之欤/1·9//

夫子之求之也/1·9//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1·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3//

求为可知也/4·14//

求也何如/5·8//

求也/5·8//

求也/6·8//

求也艺/6·8//

富而可求也/7·12//

如不可求/7·12//

求仁而得仁/7·15//

敏以求之者也/7·20//

求善价而沽诸/9·13//

不忮不求/9·26//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11·16//

求也问闻斯行诸/11·20//

求也退/11·20//

曾由与求之问/11·22//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求/11·24//

求也为之/11·24//

唯求则非邦也欤/11·24//

求备焉/13·25//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14·15//

非求益者也/14·46//

无求生以害仁/15·9//

君子求诸己/15·21//

小人求诸人/15·21//

求/16·1//

求/16·1//

求/16·1//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16·1//

隐居以求其志/16·11//

毋求备于一人/18·10//

(又见“冉求”)

钻之弥坚/9·11//

不曰坚乎/17·6//

听其言而信其行/5·10//

听其言而观其行/5·10//

非礼勿听/12·1//

听讼吾犹人也/12·14//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14·42//

听思聪/16·10//

道听而途说/17·13//

听其言也厉/19·9//

子曰呜呼/3·6//

学而时习之/1·1//

使民以时/1·4//

不时不食/10·8//

时哉时哉/10·32//

夫子时然后言/14·14//

行夏之时/15·11//

少之时/16·7//

好从事而亟失时/17·1//

四时行焉/17·18//

回也非助我者也/11·3//

何以别/2·7//

区以别矣/19·12//

君娶于吴/7·32//

谓之吴孟子/7·32//

亦足以发/2·9//

足则吾能征之矣/3·9//

未足与议也/4·9//

巧言令色足恭/5·25//

启予足/8·4//

何足以臧/9·26//

同类推荐
  •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孔子家语》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孔子的重要著作,是研究孔子的必读之书。如要真正走近孔子,并理解他,则要从《孔子家语》入手。本书稿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问答。文字严谨,内容充实,有助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孔子的思想,进一步走进孔子,也有助于推动早期儒学的研究。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帝君难侍奉:天价小庶女

    帝君难侍奉:天价小庶女

    她,是将军府的庶出小姐,更是举国皆知的废物,软蛋。她,冷漠无情,傲视天下,明明是倾城绝代之姿,偏缠绕着肃杀的戾气。当清冷绝色的眸子睁开,过往的一干人等,便要血染江湖。谁敢欺我夫君?我便化身为魔,让天下都后悔,让大地都颤抖。他,一个比神更强比魔更狠的人中之龙,手握江山,杀人无数;视女人为粪土,却为她对抗整个三界,生杀予夺只因她一个眼神一声轻叹。看昔日的病秧子小姐,如何与绝色强悍的万凰之王携手立于世界的顶峰。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正统临戎录

    正统临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ome Book of Verse

    The Home Book of Ver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宠娇妻之总裁难伺候

    独宠娇妻之总裁难伺候

    一纸契约,她成为他的隐婚小娇妻。????顾湘凡只是一个十八岁的普通小女生,醉酒之下,被人下药。????狼狈归家,却发现男友和她在一起只是为了恶趣味,父母从小就给她买了死亡保险,她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利用她。????传闻掌握全国商业命脉的墨氏集团总裁,沉默寡言,行事狠辣,为人冷漠无情,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某女惊呼,还有这种设定?????看着衣物滑落下来,顾湘凡骂道:“混蛋,这条契约上没有!”“怎么没有?陪老婆,天经地义。”男人回答道。某人邪笑,老婆要从小拐起。这是重点,快记下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季少请正常一点

    季少请正常一点

    这个世界乱了。有妖化者,有妖兽,有异能者,有人,还有居于最顶端的制裁者——神。人们都传言祁家怎样怎样,什么见到祁家人绕道走。直到某天,他们最崇拜的某个少年弱弱的举起小手手:“我就是祁家人。”“。。。”溜了溜了,惹不起。人们都说季家二少不食人间烟火,这辈子怕是要孤独终老。直到某天,清冷二少骄傲的牵着一个女孩儿的手:“这是我媳妇儿。”“。。。”抱歉,打扰了。世有公子,温润如玉,这是她见他的第一眼,(虽然后来这人内里根本就不是这样婶的)一件钟情?那倒没有,直到后来嘛~戏精与戏精的巅峰对决。(这是一篇夹杂着一丝中二,一丝玛丽苏的不正常的异能文。)
  • 医纵妃狂

    医纵妃狂

    大概是忘了喝孟婆汤,秦挽一个现代女军医,死后竟带着记忆成了相府最不受宠的庶出二小姐!爹不疼娘早逝,继母狠毒长姐嚣张……秦挽觉得这一世,她从出生就把人间疾苦尝遍了!好不容易想要低调的活一辈子,好吧好吧,忍不了她不忍了还不行吗?欺负她?让你笑着哭好不好?利用她?让你家破人亡可以吗?让她嫁给皇朝内最痴呆的三皇子……啧啧啧,谁说她家风流无双英俊体贴的妖孽美男是痴呆的?本小姐拔了你的舌头!
  • 妃你不可之璃王妃

    妃你不可之璃王妃

    花轿临门,她径自掀开轿帘,看着正探手进来的倾世容颜男子,眼神冷洌,直言不讳,“我是冷言诺,是冷丞相恨不能永远消杀抹尽的庶女,你确定还要迎我进门?”男子神情怡然,似乎毫不震惊,轻笑道,“我确定。”“好。”她一拍轿门。…“放心吧,作为你永不再娶的报答,你死后,我会给你风光大葬,永生不嫁。”女子声轻而坚定。“那,多谢你为我守节。”男子微点点头,面色不见何情绪。“不用,得了王府那么多财产,这是应该的。”女子摆摆手,毫不在意。良久,女子似乎想起什么,又开口道,“呃,对了,趁现在你还清醒的活着,赶紧说说你死后需要陪葬的物品,我好命人提前准备准备。”“.”
  •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一场无心的穿越,竟然使石冉认贼为师,做了女飞贼!说起来似乎荒唐可笑,可石冉过的心安理得,甚至乐在其中......本是为盗得宝贝,在江湖上创立名号,却不料,因太过贪玩,或许是太过贪心,竟惹恼了沧虞王朝脾气最为恐怖的王爷......因为玩心大起,戏弄了当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因为嚣张狂妄,使得王城第一捕快对其猛追不舍......因为心里最初的爱恋,使得她对自己的师兄不能忘怀......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石冉无心盗得帅哥芳心,且看她如何一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