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4800000004

第4章 巧刷存在感,但也别做羊群里的骆驼

在公司里刷存在感不是出风头,更不是显摆自己,不能为了让上司注意到自己而做一些出格的事。很多人喜欢标新立异、故作聪明……并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优秀,这是很多职场新人的通病。他们将自己视为羊群里的骆驼,仿佛总是高人一等,其实只是夜郎自大而已。真正的高人,从来不显山不露水,盲目自大只是不自信的表现。

保持一颗平常心

当今社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几乎成为每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为了找工作而四处奔忙的人群。一部分人能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大多数人则是屡战屡败。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面试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面试时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面试时紧张在所难免,毕竟面试的机会来之不易,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平常心去看待就可以了。

应聘者如果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同时能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带微笑,充满自信,轻松自如地去应对面试官,并且真实全面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就一定会在面试时赢得面试官的青睐,获得满意的职位。

张旭和刘辉在大学是同班同学,他们也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就读于某大学的计算机与应用专业。在大学期间,张旭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几乎年年能拿到奖学金,他性格很内向,做事有条有理,平时话不多,但话一出口总是挺有分量。与张旭相反,刘辉是个很外向的小伙子,平常爱说爱笑,大大咧咧的,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在班里学习成绩很一般,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几年的大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毕业前参加招聘会时,张旭和刘辉相约一起去投简历。巧的是他们收到了同一家大型知名企业的面试通知,这让他俩很高兴:要是能够一起应聘进同一个单位工作,那该多好啊!

面试那天,张旭和刘辉又相约一起来到这家企业参加面试。

他们是先后进入会议室的,面试官向他俩提的也是几乎相同的问题,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是在面试时常问的一个典型问题:“你最大的长处是什么?”

张旭的回答非常简练,只有四个字:“认真负责。”

而刘辉则不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的第一个长处是认真。我一直以认真为我的做事原则,每当我做一项工作时,总是竭尽全力去把它做好。我的父母就是做事认真的人,在我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告诫我一定要有认真的生活态度。我认为,只要是值得做的事,不管大小,都应该全力以赴,认真做好。”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实习,经理曾让我负责收发的工作。那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我却做得一丝不苟。每天我都来到办公室,把当天的信件整理归类,我把所有的邮件分成‘急件’、‘非急件’、‘报纸期刊’及其他几大类,在大家到达办公室时把它们井然有序地分放在有关人员的办公桌上。由于平时留心观察,有时碰到与某位同事的研究课题相关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我也会细心收集并及时送到他们手中,以便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大家对我的收发工作赞不绝口。在实习后期,我被任命为经理助理。”

“我的第二个长处是具有责任感。凡是我答应的事,不管有多难,我一定会努力做到。事实上,朋友们都说,我是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

面试官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上司对你进行了不公正的批评,你会怎么办?”

张旭的回答仍然简单扼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刘辉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无论事情是由谁引起的,如何解决矛盾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我们都心平气和的时候,我会主动去找我的上司,和他沟通,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想法。首先,我对他的批评中可能正确的部分表示接受,然后再以咨询或征求意见的态度与上司进行沟通,这样矛盾也许会更容易解决一些。”

张旭和刘辉对面试官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做出了不同风格的回答。张旭的回答可以说是简明扼要,而刘辉则针对提问举出了具体的实例,以此来充分地展示自己。最后的结果是刘辉被录用了,而张旭则被淘汰出局。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求职时一定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找工作就是残酷的竞争,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优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将自己的缺点尽可能地最小化。

我们知道,商家要想让自己的商品畅销,除了商品本身质量好外,要是不做包装,不打广告,是行不通的。现在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特别是当你并不是可以香飘十里的好酒时,那就更需要善于展现自己,让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闪光,让优点遮住瑕疵。同样道理,在市场环境中找工作,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不然老板凭什么会录用你?因为老板选择人才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自己,让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让他相信选择你没有错,这样他才会重视你,他以后越重视你,越会给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待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立足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压力很大,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找到一份较满意的工作很不容易。但是有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例如一定要去某些知名企业,工资不能低于多少多少,要有什么样的待遇,等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某些大学生在择业观上的一种浮躁情绪。

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常常屡战屡败,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三种:第一是缺乏求职技巧;第二是缺少职业竞争力;第三是心态很浮躁,他们认为不能仅仅为了生存而去找工作。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你只有先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能一步步地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刘宇是个胸怀大志、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人。他在大学时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上的不是名牌院校,但四年的学习经历再加上从小酷爱游戏软件,使得他对自己在软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十分自信。刘宇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他的目标是将来做一名软件开发行业的总裁。有自己的软件公司,要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知名品牌,推向全国进而打向国际市场……

刘宇平时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他和好朋友谈论最多的也是这些名人。他最崇拜的就是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中国的李嘉诚,他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大学毕业时,刘宇就把眼光瞄向了几家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他打算先从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做起,先在软件设计这个行业里锻炼几年,然后再考虑开办自己的公司。谁知道世事难料,从求职应聘的第一天起,他就处处碰壁。

第一天的应聘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记得那天上午,刘宇满怀希望地去一家以开发办公软件而闻名的公司应聘。当他递上简历之后,招聘人员问他:“你希望在我们公司从事什么工作?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

“我希望能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工作,至于薪酬嘛,5000元左右就可以了。”刘宇本来是想说6000元的,可是话到嘴边,不知怎么又改成了5000元。

“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定,新招聘进来的应届毕业生要先在市场营销部工作一年,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作调配。”对方的回答让刘宇很失望,而接下来招聘人员的话更出乎他的预料。

“至于薪酬嘛,”招聘人员微笑着很客气地说道,“恐怕也无法满足你的要求,实习期间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

刘宇非常失望地离开了那家公司,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失败是成功之母”,刘宇怀着坚定的信念,又开始了第二家、第三家的应聘。

然而,让刘宇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次应聘经历与第一次相仿,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求职者的数量远远超出就业职位的需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个职位往往有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求职者竞争,因此招聘方设定的条件十分苛刻。每次去应聘,不是因学历不能满足对方要求被拒之门外,就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而落聘。

受到一次次打击的刘宇,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投向了档次低一些的小公司。但他能够获得的职位也就是做做客户的硬件维修、搬搬电脑之类的工作,薪酬都在2000元左右。这与他之前的期望真是相差甚远。

在职场上连连碰壁的刘宇现在开始反思了,他觉得自己应该丢掉原先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首先要面对自己生存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一步步地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

今天的职场竞争如此激烈,每一位求职者都应该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那就是:靠自己的劳动赢得生存永远是最重要的。

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李燕到一家公司应聘财会工作,面试时即遭到了拒绝,因为她太年轻,而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李燕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面试则由人事经理亲自主持。

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人事经理对李燕颇有好感。不过,得知李燕没有工作过,人事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电话通知你。”

李燕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双手递给经理说:“不管是否被录取,请都给我打电话。”经理呆了一下,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李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我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这一块钱?”李燕微笑着说:“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也微笑着说:“请你把一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就这样,李燕用一块钱打开了机遇的大门。

在现实生活中,聪明人未必就是一个高效能的成功者;再聪明的人,要是缺乏好的思路,也容易和成功失之交臂。只有那些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懂得思考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高效能人士。如果思路不对的话,再聪明也是徒劳,此时他脑筋转得越快,往往也死得越快。只有善于思考的人,一生才会充满光明,而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诸葛亮成功的启示

诸葛孔明可称得上是一个全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集职业经理人各项素质和权谋为一身的代表人物。虽然“诸葛一生唯谨慎”的评语,使他看起来过于拘泥,活得不够潇洒自如,但事实决非如此。

诸葛家族一门三杰(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早就为人生目标做好规划,同是杰出“职业经理人”,却分事三主。且看孔明同志的简历,未出山前,蛰伏于南阳,观望天下大势,待机而出。此时已有数棵大树可供乘凉,如教师兼人才经纪人水镜先生,孔明的岳父黄老先生等。

孔明一家原籍山东,在南阳属于外来人口,但通过这些“大树们”的提携,很快便与南阳当地的各名门望族结识,并让他们心甘情愿为孔明一家编织人际关系网,使其名声远播。孔明同学四友,都是当地士族名门子弟,这些就是资源。

孔明一生的远大目标非常清晰,所以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他要做的,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类似于宰相一类的职务,可谓大志少成。

但现实是残酷的。孔明不过是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又是自学成才,既非名校出身,又无高学历。所以后来以曹操为首的一大部分人一再强调“诸葛乃一村夫”。若论工作履历,估计除了放牛锄地的课外实践之外,也就是在祖国大好河山走一走的社会实践。有学问是肯定的,估其只会纸上谈兵,学院派瞧不上,江湖派也看不起,所以他的广告歌《梁父吟》一唱,大伙必烦心,有话为证:“时人莫之许也。”

事实如此,在一个小乡村里,一个年轻、无名、无学历、无经验的小伙子,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等待属于他的那天。

孔明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切合实际需要做出非常周详的计划。他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或者突发的情况,提前安排布置。当然,他身上也是有缺点的,就是老爱装神弄鬼,自个儿神化自个儿。这也不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手法,姑且不论。在实际操作时,他深通“鸭子浮水脚在水下划”的功夫,一贯好整以暇,还特意买了把鹅毛扇作为道具。

现在,他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而且此工作不能有“三低”,即起薪低、待遇低、职位低。不仅如此,最关键的是发展前途要一片光明。什么前途?就是既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又能让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得以实现,让自己在《史记》上可与管仲、乐毅一较高下。为了实现这一远大抱负,孔明一直在待机而动。

生逢乱世,孔明深知所需的工作和前途,只能寄托在找到一个合适的老板身上。所以他宁可不出山,出山就一定要千古留名。起初各路诸侯并起,孔明学问是有的,但由于年纪尚小,政治艺术的领悟却不深。乱哄哄的一片,想必他也辨不清这大大小小的老板中哪一个才是他的真命天子。想象一下你在几年前去应聘,你能知道华为会做到今天这样?常言道,乱世枭雄。一大批人才早已涌现,比他名气大的、资历深的、根子硬的职业经理人早已将舞台霸占。例如曹操手下的二荀、郭嘉、程昱,袁绍手下的审配、郭图,连西凉军团都有贾诩这样的高人指点。总而言之,各路诸侯手底下都有这么一批贤能的谋士,自己跑去毛遂自荐,从基层做起,怕也没有那个好耐性。

待到曹操荡平北方,大举南下的时候,混乱局势也日渐明朗,孔明心中的真命天子也随之浮出水面。曹操气吞宇宙,力压群雄,做他的部下怕是只有高瞻远瞩的份儿,曹操在世之时,司马懿这样的牛人也只配做个书记员,借老板的舞台表演就更不用谈了。想当年,管仲、乐毅辅佐的可不是这样的主儿。况且曹操底下帮派众多,哪位堂主也不是省油的灯,孔明再有能力,去了也先得熬年资。后来他族弟诸葛诞去了,那个苦哟,他两位大哥在西蜀东吴笑傲江湖的时候,这位族弟还不知道在魏国哪个衙门挂职锻炼呢。

既然曹操不是,那孙权应该是孔明的理想之选了吧。非也,汉末深受门阀观念的影响,孙家三代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辈出,流派众多,一个流窜到中原的山东外来人,估计去了也只能过着熬年头看天气的日子。他大哥诸葛瑾已去了多年,可扬名立万的机会基本没有,熬到第二代才见天日把持朝政,这就是事实。况且,孙权本人虽年纪尚轻,天赋却极高,搞起政治来更是游刃有余,虽表面风平浪静,看似既不善文又不能武,但举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更未听闻地方大臣反叛,政治权衡艺术之精妙可见一斑,孔明若去,即使孙权看得起他,也不可能像后来刘备那样“如鱼得水”被视为神明。江东历代都督,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孙权也从未说离了谁便难成宴席。

汉朝剩下的那几位军阀头目原地方大员,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没多大活头。推来算去,也就刘备还算差强人意。刘备当时已混迹江湖二十余载,可谓龙在深渊,要啥没啥,一般人都看不上眼。孔明将其资料仔细分析,顿觉此人大有潜力。第一,刘备有理想有志气,这是举国皆知的事实,刚好孔刘二人的理想完全吻合。第二,刘备能够在二十多年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不改其志,此乃成大事者的首要素质。第三,刘备的口碑之好和人气之旺也是举国公认的,皇帝称其为叔叔,曹操夸他真英雄,十几年来一帮兄弟跟着他到处拼杀无怨无悔,真可谓外有品牌内有实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刘备乃一介流浪汉,虽有一身好本事,但家族资源和先天能力与曹操、孙权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而且妙就妙在其手下的谋士没有一个真正有头脑的,竞争上岗自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即使你出了个馊主意,也没有个明白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像孔明这样年轻、没经验的小伙,做错事的概率不可能为零,既然没有其他同事指正,老板也昏昏然不知所以,历史当然也不会记载了。

既然已确定目标,该怎么实施就得有一番规划,这正是孔明的长项。

《隆中对》所写的内容,与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时让你对行业的发展战略做一篇系统分析的内容差不多,其实这份秘密报告孔明早就准备好了。估计在未找到合适的公司之前,孔明还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写过别的什么“对”,作为应聘前的准备。现在已将目标企业锁定为刘备集团,别的烧了也罢。

正如上面所说:“宁可不出山,出山就一定要千古留名。”既然下定决心踏入江湖,要做到“千古留名”,自我身价当然不能低了。

做集团老总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但副总或者总助之类的肯定没问题。屈指一数,在这小小集团,想找个能到江东搞成功学讲座“联吴抗曹”的哥们都有如登天,呵呵,这二把手的位置对我孔明而言岂不如探囊取物一般?想我一个在深山里无名无望的小青年,怎么跟老总挂上呢?又如何在挂上之后受到极端器重、极端信服,还主动把位置给我呢?

对于老同学徐庶的做法,孔明是不太赞同的。自己跑到大街上,通过搞怪的行为引起老大注意,他这种自我宣传的效果看起来不错。但是,这样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不好,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徐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个游侠异人,这对以后的职场发展大大不利。

更何况,孔明非常明白“俯而就之者易,跂而求之者难”这句话的道理。自己热情主动地去求老板给个职位,老板就算给了,以后只要一犯错误肯定会被蹬掉。相反,如果是老板硬拉你入伙的,即使你犯了错误老板首先也得为你扛着,否则的话,那不就是老板英明的眼光不会识人吗?这样一合计,孔明决心用“鸭子浮水”之术做一把更高明的。

孔明的方法我们现在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干打雷不下雨,广告做足却老不见货,吊足了客户的胃口。幸好刘备不是张飞这种粗人,不然孔明的一番做作可就算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当然这种事也不会发生。刘备何许人也,早就在孔明及其应聘智囊团的算计之中。首先是水镜先生一番极力推荐,把卧龙之名深印在刘备脑中,但刘备却只心动而未有行动。故有徐庶出马再次考查刘备到底有无雄主之气概,考查合格后回马再荐孔明终获成功。待到刘备来访,一早就有线报,孔明等人立即安排。刘备三人犹如鬼子进村,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三人一路听到的歌、看到的人、遇到的事,莫不与孔明有关,直把刘备的胃口越吊越高,心痒难耐。若孔明是一女子,估计普天之下的男人都愿意葬身在“她”的石榴裙下。男人追不到女人要骂,但女人主动投怀送抱却又要怕。所谓便宜无好货么,孔明自高身价,绝不让刘备轻易得手,但又不致让刘备绝望到一去不回。所以每次刘备见不到正主,正当失望,一准有人偶过攀谈,又把刘备的星星之火点燃,并更猛更旺。

当然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得了,做得太过分就不好了。于是,第三次刘备终于得以被孔明接见,只是还要以睡觉为名让他等几个钟头,也算是最后对老板诚意和心胸的考察吧。弄到这步田地,真不知是老板面试员工,还是员工在面试老板,只能感叹:高,实在是高!

说到那篇《隆中对》,一直以来被传说得神乎其神,认为就由此奠定了三国发展的基础。其实,也没这么夸张,无论哪本史书,都只有这么一段话,未免让人疑惑。要我是老板,我肯定会问:“先生你说得好是好,可我现在要人没人,要枪没枪,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眼前的难关还不知怎么过,我又怎么把别人的地盘弄过来呢?战略上您说得是很对很好,但业务的具体开拓您是否也可指点一二呢?”既然史书都没写,我估计孔明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他那时的水平,做个战略企划部长可以,做个销售部长就不行了。好在刘备已经如获至宝,心里也清楚自己一个小团伙的力量,硬提市场开拓这个问题岂不是要背上一个故意难为人又显得没诚意的锅,也就不再深究孔明的实践经验问题了。倒是关张二人颇有微词,但搞定老板,便是搞定一切,就算下面的同志再闹意见也白搭。

在这个过程中,孔明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做,但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还那么自然得体!谁说孔明一生只知谨慎不够潇洒?谁说孔明以儒家行法家之事?其实孔明潇洒得很,以后什么安居退五路,什么空城计,都是谋定而后动,深通黄老无为之术的精髓。

以当今的社会背景,这样求职应聘怕是不太可能了,若是真能求职成功,别人见了他也无非就是一句:“哼,他不就是背后有人吗?”

然而,诸葛亮的例子对当今职场还是大有启示的。

首先,孔明有着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然后从这个大目标出发,步步为营使目标得以实现。就像一个演员,得先清楚自己到底要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再去设计怎么演才能传神。做职业经理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那么别人就会按别人的想法来为你设计你的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目标,就算没有人生目标,也要有职业目标。人活一世,失去主动权是最可怕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说得够狠,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掌舵。所以后来孙权为抗曹宁毁其家也决不投降,都在于自己的人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要自己牢牢掌握。

有些人张口便是气势汹汹,“我要做老板”,“我要做总裁”……如此的职业目标自是远大。可别怪我打击人,诸葛亮当时也不过做个二把手,你又有何德何能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所谓一招走错,满盘皆输。如若你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正确的目标,结果是一样的。我们要搞清楚自身条件、兴趣特长、优势弱项,再综合实际情况来定一个现实的目标,结果自然会好过数倍。

找准自己的位置,别出圈

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非常了解,自然就会明白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负什么样的责任,同样,也明白自己逃避责任的后果是什么。正所谓位置意味着责任!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位置呢?也许有人会问:“位置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当处于某种环境中时,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少年时代我们与父母在一起,我们的位置就是做他们的好儿女;当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为人父、为人母,此时我们就要做一位合格的好父亲、好母亲;在工作中,我们更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扮好角色、负好责任,做一位优秀的领导,模范的员工。只有找准位置才能够负起责任!我曾经考察过一个公司。考察期间,该公司的一位员工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段时间,公司的业绩差,员工们少有笑语。老总体恤下情,组织了一次郊游。有人带了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左右横传,没两三下便有人踢偏,所有人一拥而上,结果撞得人仰马翻,毽子却如失羽的鸟,“啪”地掉进草丛。接二连三,屡试屡败。结果谁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让大家挨个踢了一回,人人都能轻轻松松踢几十下,甚至踢上百下的高手也大有人在。有人灵机一动,拖一个人到圆圈中央去,毽子一旦出险,让其立即冲上前救援。这一招果然有效,连续踢的最高纪录上升到了几十下。

兴尽,随着夕阳下山来,路上大家却七嘴八舌地若有所得:所有的圆周,都需要圆心,它是一点与另一点的援臂桥,在人所共有的鲁莽、犹豫、偏差间,不单单是衔接,也是随时紧盯、查缺补漏。这个位置,不可或缺。一个同事说:“领导是必需的。”另一个同事说:“但最重要的并不是他的才华和能力,而是……”经理慢吞吞地接口:“他的位置和责任。”众人相视而笑。

这次郊游在公司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公司上上下下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对号入座,找准自己的位置,并承担这个位置的责任。正是,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许多人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好像踢毽子这项简单的运动,你越努力,结果越糟糕。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人人都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个个都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公司的效益呈现直线式稳步上升趋势。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大部分这样的人,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这部分人更不会去想对公司或组织的贡献是什么,也不会去考虑在整个团队的工作中自己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责任在哪里。

找准位置,只有找准位置我们才会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充分了解,才会明白自己所负的责任是什么,从而更明确、更高效地去工作,使自己的职场目标早日实现。

位置意味着责任!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位置,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工作空白区和责任空缺会大大减少。出现错误,是谁的问题,责任该由谁来负,就会一目了然,就不会再有扯皮现象、背黑锅的事情发生。像这样,工作位置和职责明确到个人,简单清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

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尽职的好印象

在职场中,尽职尽责是一个人的崇高素养。每个人的良好品质都是建立在这种持久责任心的基础之上。拥有良好素养的人会把承担责任变成一种习惯,渗透到实际行动中。这种行动将促进人们不断进步,并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就。

每个人所选的成功之路不尽相同,但要找到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却必须要有一样相同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心。正如杰姆逊夫人所说:“责任心是把一座道德大厦连接起来的钢筋。如果没有这种钢筋,人们的善良、智慧、正直、爱心和追求幸福的理想都难以为继,人类的生存基础就会崩溃,人们就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废墟中叹息。”

有个故事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当意大利国王迫使帕斯卡侯爵放弃自己挚爱着的西班牙事业时,侯爵的妻子维多利亚·科伦纳写信给他,叫他千万不要忘却自己的职责。她写道:“不要丧失自己的品质。优秀的品质胜过王位与万贯家财,而显赫的名誉不过是过眼烟云;希望你不要被浮名所诱,你的品质将是我最大的光荣,也是你留给后代的最珍贵的财富。”

在帕斯卡起义失败、英勇牺牲后,虽然侯爵夫人的美貌令慕名者纷至沓来,但她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失去丈夫的孤独和痛苦,以此来纪念帕斯卡侯爵的伟大品质。侯爵夫人的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吗?

1940年,德国法西斯对英国展开“空中闪电战”,伦敦是受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当时有人提议为了安全的原因,让皇室成员撤离伦敦。王后说:“在任何情况下,国王是不会离开伦敦的。这是他的责任。”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不要问美国给了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这句关于责任的经典话语激励了无数美国青年。

一般来说,尽职、负责与诚实的品质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对于那些恪尽职守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他们总是表里如一,并做着令自己开心、让大家关心的事。关于尽职、负责和诚实,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乔治·威尔逊。

他连任于爱丁堡大学。他的一生真可谓苦难连连,但他的心态却很平和,有着让人震惊的蔑视苦难的乐观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死亡并不悲伤,明天依然光明。我痛苦的一生,终于走向了终点!

不能做到恪尽职守的人大多是不诚实的,遇到需要担责任的时候他们总喜欢闪烁其词。不以为耻,反以为高明,但到头来终将是作茧自缚,被人揭穿而遭唾弃。就像皇帝的新装,自认为华贵,却始终难掩他裸露的身体。我们要尽量远离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鄙视他们。上帝是公平的,他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我工作十年来自认为有些思路,工作能力也过得去,只是一直抱定自己的原则,只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就一定会得到领导的肯定,从来都不想溜须拍马之类的事。眼看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向上升,心态倒也恬淡,只是最近两年直接领导实在太差了,非常受气,心里也很苦闷……如果让我改变自己的行事原则和处世态度,又是我所不希望的,因为那毕竟不是我的长项,而且做起来也不一定感到快乐,甚至平添烦恼……”

我的回信:阅读了你的来信,你认为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就应该得到领导的欣赏与肯定。而最近由于直属领导太差,所以受气心里很苦,原因就是你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对吗?

以我分析,你并非无欲无求,你求的是得到领导的尊重与认可。如果说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你十几年来坚守的这个“原则”。你一直以来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求”。但问题是你的行事方法与过程跟你的目标需求之间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什么叫作原则?你只说你的原则就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而不求任何名利”,即:原则是不可以拿任何东西来交换的。或许有些企业,只要认真做事做人就会得到认可,但你目前的领导对你的行事为人却并不赞赏,就造成了你感到“心里苦闷”,这就说明你的行事方法与你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不匹配的。

所以如果你既不想这样下去,又不得不继续在这个企业里,在这个领导手下工作,为了自己活得舒心一点,就只有“改变自己的原则”了,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将“得到领导认可”的念头抛弃,彻底无所求;一个就是改变你现在不匹配的行为方式,为实现你的目标找一个合适的。前面我已说过,改变行为方式,并不等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所谓变则通,通则成。死守一种行为方式,不知适时变通的人,不能算是成熟的人。多想想诸葛亮,像他那样设计自己的人生路和行为方式,我们又会有几人批评他投机、没有道德呢?

别让自己变得格格不入

大家对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应该都不陌生,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自然很多,我这里要说的,不是现在的任正非,而是早年的他。

当某人已经成功到家喻户晓的地步,那他成功路上本质的东西您就很难学到了。名人传记最害人的地方,就是把成功之后的辉煌事迹一条不漏地放大再放大,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呀!罗马真是一天建成的呢。

任正非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乡村教师。抗战时期,任爸爸在某国民党军工厂做会计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一个“七七”读书会,还同几个朋友开了一家书店专卖革命书籍。这段经历,使任爸爸在“文革”中饱受磨难。那时,任爸爸在国民党的军工厂工作,并且积极宣传抗日,赞同共产党的观点,但与共产党地下组织没有联系。这就成了一部分人的疑点。在“文革”时期,这些问题如何解释得清楚?任爸爸为此受尽折磨。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中说:父母虽然较早参加革命,但他们的非无产阶级血统要融入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取得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都向党交心,他们思想改造的困难程度要比别人大得多,所受的内心煎熬也非他人所能理解。他们把一生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写得极其详尽,希望组织审查。可在“文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中,他的父亲还是被揪出来,最早被关进牛棚。

由于受任爸爸的影响,无论哪一派也不批准任正非参加红卫兵。任正非当兵后,入党申请一直没有通过,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得以改变。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之后,任正非一下子成了奖励的“暴发户”。“文革”中,不管他怎么努力,凡是立功、受奖的机会均与他无缘。在他领导的集体中,战士们立三等功、二等功、集体二等功,几乎每年都有大批涌出,而只有他这个当领导的,从未受过嘉奖。彻底粉碎“四人帮”以后,生活翻了个个儿,由于他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缺,又有技术发明创造,合乎那时的时代需要,一下子成为“标兵”、“元勋”……部队与地方的奖励排山倒海式地压过来。

1978年3月,任正非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在兵种党委的直接关怀下,部队未等任爸爸平反,就直接去外调查弄清任爸爸的历史,否定了一些不实之词,并把他们的调查结论,寄给任爸爸所在的地方组织。任正非终于入了党,后来又出席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任爸爸也在粉碎瓦解“四人帮”后不久得到平反。因为那时百废待兴,党组织需要尽快恢复一些重点中学,加快高考的升学率,让任父去做了校长。

以上这些,均改写自任正非的名文《我的父亲母亲》。文章中任正非并没有直接表达出他的处世观,他只说了一句:“文革”让他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事实上,父母的遭遇,对任正非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他看着忠实于事业和党的父母仅仅由于家庭出身,始终不能为社会主流所接受,即使比别人多做几倍的工作也无济于事,当风暴来临也是第一个受难者的时候,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要为社会主流所认可,否则注定一事无成。所以他参军,要把身上的颜色染红。在戎行他做了那么多事,没有任何奖励,他能接受,在他心目中,入党比任何奖励都重要。只要能入党,就意味着不仅是被主流所认可,也为主流所接纳。这方面,任正非做得相当精彩,“文革”结束之前,他已经做到干部级别,以他的出身,相信非常不容易。他父亲的迅速平反,跟他入党有莫大关系。

在1976年之前,不管他工作多么努力,多么精彩,荣誉与他无缘,而1976年之后他的待遇一下从地下到天上,为什么?仅仅是主流的朝向变了。主流的气力就是这样的强盛,几乎没有个人可以抗拒得了。善良的人们往往会说“历史终究会是公正的”,但不要健忘,“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对某人某事的评价,永远折射着当代的主流意见。更何况,能被历史所记载所书写的人物与事迹,终究只占少数。

也许任正非的经历比较极端,反差太大。但人在职场,乃至于人在社会,千万要记住,不管你如何定位自己,也不管你设定了怎样的目标,只要你希望有所成就,就一定要为主流所认同和接受。

保持个性,但也别当怪才

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都希望自己不同凡响。

我的一位朋友小A,初入职场,便以其博学、灵敏和异于同事的奇思妙论闻名公司上下,企业内刊在表扬新人时,还赠予他“怪才”之名。

起先他很兴奋,新进同事只有他这么有名气,只有他每说一句话都被人追捧,他的才华如此出众又如此被大伙所正视,所以他越发竭力创造惊人之言,做惊人之事。没几年,一起进企业的同事,甚至不少后进的同事都升上去了,只有他还在原地打转。他不服气自己什么都做得不错,哪方面与提拔上去的同事比都强,凭什么?

没有人回答他的疑问,好像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他所在的企业,是一个风气比较守旧,做事讲究按部就班、有板有眼的公司,小A已经被企业的主流舆论定位为“怪才”,而且他的这种才在老板和大众眼里只能搞笑,没有实际价值,甚至有时还有点违背企业文化要求,他就已经是企业的异类。公司不需要游侠异人,公司要的是信仰企业文化、遵循规章制度和潜规则的好员工。当老板考虑提拔员工时,这一类怪才是根本不被考虑的,在人力资源部考评时,小A永远也不会得到“优秀”的评价,固然“优秀”二字也只是个表面好看而已。假如小A这类人都上位了,那岂不代表着公司信仰的文化和游戏规则都变了吗?老板还如何管得住一大帮其他人?假如小A这类人都算“优秀”,那岂不说明今后公司里是越怪越好,天下大乱才算大治吗?所以就算小A实际功课成绩和能力比现在强一万倍,在这个企业中,他只有等着慢慢变老。

更糟糕的是,小A在企业中已经变成异类的代名词,很多与公司文化背道的话反复流传之后,都说是他的最新创造,就像闻名的某大嘴体育节目主持人那样,一旦群众认定你是什么类型的人,那么该类型的话和事就一定是你说的、你做的。完了,这样的主流舆论定位是任何人都抗拒不了的。

事到如今,小A悔之晚矣。进这家公司之前,他所在的企业老板很赏识他的创意才华,哪知到现在陷入不死不活的状态。假如早几年进的是一家讲求创意、氛围轻松甚至搞怪的企业,说不定现在他都做到总监了。小A最后总结,自己错就错在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不明白自己的上风和弱点,没有根据定位去塑造自己的形象,仅凭着天赋小智慧为所欲为,以至于被企业钉到十字架上成了反面典型,连才进公司三天没见过面的新员工在知道总裁大名之外都知道他的大名。不少人还故意常常逗他发表搞怪言论,试图从他嘴里听到大伙平时只敢想不敢说的经典语录,发泄一下躲藏在心里的不满、郁闷。

好在故事的结局不算太坏,小A毕竟还有很多长处,他终于在企业中找到理解和赏识他的“大树”,固然不是很大,不能提拔他,但却肯为他说好话,让他有机会去介入一些团队项目,在大伙眼前树立新形象,创造机会让大老板们见到他,以此改变老板的成见。而后来小A自己也很争气,有板有眼地按企业规则做事做人,慢慢地不少同事觉得他变了,有些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批评他不像以前那样有灵气,变得虚伪。但小A很兴奋,由于几个大老板对他的评价大幅提高,他有更多机会去介入项目,甚至有时还做个小组长什么的,主流舆论正在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小A感觉到自己成熟了很多,为人处世得体了很多,在他的价值观和人格并没有分裂的同时,他更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平衡了。

像小A那样,有才华有能力也有业绩,同时希望受正视重用,希望提升加薪的人非常多。很多朋友看了我的帖子,一再写信给我,说没有夸大立异的作用。他们以为,一个人要显山显水出人头地、不同凡响,立异是最好的途径。但我要强调的是,首先你得为主流所认可并接纳,否则立异在职场上,在人际关系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说得刺耳一点,这个世界,谁比谁真的智慧些?

我看到不少人,刚进新公司或单位,看见别人用电脑,跑过去指指点点,什么版本太旧了,我帮你升级。看见别人在讲什么计划,觉得别人不懂最新理论,跑过去插嘴,把自己从书本上得来那一点辞藻搬弄。这些也许出于好意,也许出于希望得到正视,但不管如何,一定要先看别人习不习惯,接不接受。

职场上,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应聘的时候都知道这点,尽量表现自己最好的那面,但一旦进了公司,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应聘时留给东家的那点好印象,要想继承发扬,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要先搞清楚这个公司的传统习俗、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然后去融入集团,继而再用合适的方法表现自己。须知,第一印象没印象,也比第一印象恶劣要好千倍。

同类推荐
  • 别让“面子”害了你

    别让“面子”害了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好面子是人的本性,面子就像一双外表华丽却难穿的鞋子,虽然华丽的外表可以让人有面子,但活在他人眼中,注定无法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丢掉攀比的坏习惯,抛开作祟的虚荣心,从今天开始,摆脱“面子”造成的生活困扰,做一个轻松而快乐的人呢?别让“面子”害了你
  • 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当你对现实不满时,你在抱怨,别人在努力;当你玩游戏八卦购物的时候,别人在用业余时间学英语、考资格证、健身……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他们在你荒废时间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努力,才有后来你看到的毫不费力。不是机遇特别垂青他们,命运是公平的,每一个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在这本书中,韦娜用温柔细腻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和身边朋友的成长经历,想要告诉你:成长的路,是坎坷的、艰难的、迷茫的,成人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通往成功的路都布满荆棘,你唯有不断努力,才能抓住机遇,成为更好的自己,坚持梦想,脚踏实地去践行,才能拥有熠熠生辉的明天。
  • 精进+悟道:向鬼谷子、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套装共2册)

    精进+悟道:向鬼谷子、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套装共2册)

    精进:本书着重于辩证的实践方法,具有极完整的领导统御、策略学体系。在今天这个政治纷争风云变幻,商战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战国时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谋韬略,在经营、管理、公关等方面仍极具广泛的指导意义。悟道: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职场、情场、官场,那些你不知所措的瞬间,智慧带你解决困难,扫除烦恼。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励志名言。
热门推荐
  • 龙啸霸九天

    龙啸霸九天

    出身卑微的少年,得逆天机缘,破武道桎梏,神魔双修,逆天崛起!武道之路,没有公平,也没有尊重,一切只看实力!实力低微,背景微弱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武道为尊的世界成为制定规则的人。如何在无数势力之间嬉笑穿梭,踏着白骨站立巅峰!铸造一段不朽传奇!
  • 修先生的小娇阳

    修先生的小娇阳

    沐心阳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言情小说情节上演,却从来没想到,自己会集于一身。是幸运的降临,还是命运的必然,前路未知,往前走,就对了。修冥,一个情商、智商都高于常人的男子,他的天赋,注定他的一生不凡,却没想到被一株骄阳似火的小野草绊住,从此开启了命运的转折。黑暗的人生,因为这骄阳,变得温馨平凡而又不普通。后来有人采访问他:“您当初为什么会看上她?”他淡笑:“沐心阳,是我唯一的救赎,她是我存在的所有意义。”看着镜头的目光,温柔缱绻,仿佛敛进了万世柔光……彼时,坐在家里看采访直播的她,心弦微震,他知道,原来他全都知道……
  •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作者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谆谆引导,总结出做人的道理。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沧笙剑

    沧笙剑

    夜里风寒,两位既然难分高下,不如早些回去休息!”凛凛凉风,烟云缭绕,尽散无意。一缕月光,三分有剑气。墨雨涵,柳芳绝四顾环视谁都没有发现说话人的影子。
  • 步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步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修罗帝尊在都市

    修罗帝尊在都市

    曾经独霸三界的帝尊凌天宇,被自己心爱的女人帝霞仙子陷害后,逼迫降临凡间,从此他在悍城一家快递公司,干起了快递员。后来,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认识了悍城最有钱的超级女首富宁雪儿,宁雪儿跟帝霞仙子长得一模一样……
  • 寒山尽

    寒山尽

    这个乱世里,英雄从草莽发家,王侯从马背上被拉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敢拿起刀,你就能在这世上为自己争一条不一样的路。
  • 重播

    重播

    马洛以450美元的代价,受聘于一名律师,到火车站跟踪一名年轻女性,任务很简单:别跟丢人,只须查明下榻旅馆即可。然而马洛立刻发现事实绝不是这样,他决定买一张前往圣地亚哥的车票,追踪下去……一九五八年最后的长篇,马洛的谢幕之作。
  • 禀报王爷:王妃芳龄八十八

    禀报王爷:王妃芳龄八十八

    八十八岁的年龄,十几岁的身体。什么叫做老不正经?不知道!什么老牛吃嫩草?不知道!让你见证老娘的撩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