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3300000003

第3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在全球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1]从国际背景来看,21世纪,全球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竞争时代。全球化条件下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弗里德曼评判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标准,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社会、文化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根据权威研究机构最新统计分析,2006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84000亿美元。英国作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标杆国家,2005年产值超过140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9%,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其第二大产业。美国创意经济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已占其GDP的10%。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的国家。韩国动漫、网络游戏以及数字内容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此外,澳大利亚、丹麦、新加坡、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采取各种举措加以积极推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日益加快,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密不可分,呈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发展态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加,世界上许多城市也被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问题所困扰,一些传统的能源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环境恶化、经济难以为继的衰退局面。在此形势下,提升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走文化强市、持续发展、低碳转型的新型道路成为现代城市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

从国内和北京市情来看,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虽然从经济上看,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达47.2万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但大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还体现在文化实力方面。总体上,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但在文化上却毫无疑问地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上的“西强中弱”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文化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因而不断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产业在党的好政策下呈现健康、蓬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中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展现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增长快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不断衍生。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丰富群众社会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不断提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信息技术等的广泛渗入和创新,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高度融合,并产生许多新的业态,如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崛起,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拓宽文化产业领域,丰富文化产业内容。

第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新增长点,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发挥了突出贡献。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类型,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知识密集、更多就业机会等特点,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许多城市和区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一些资源型城市伴随传统矿产资源的耗竭和传统能源产业的衰退,通过进行旧有矿区和工业遗迹的文化改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改造、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GDP、软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

第三,文化产品技术含量提升,文化服务不断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精神文化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旺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化产品内容不断丰富,文化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是内容加载体的产业,科技创新及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拓展新市场、催生新业态,有利于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网络、数字、信息技术乃至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都将不断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大大丰富文化的内容和业态。[2]文化服务不断增多,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

第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文化产业的跨国经营是国际趋势,文化产业走出去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国正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扩大国际交流,促进文化消费,提升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增强。当然,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比较而言,还差距较大。

第五,随着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国家对民间资本投资的不断放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升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文化产业的扩大与繁荣发展,并形成了许多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完整价值链,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投入进一步降低了文化产业经营成本,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同时,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3]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目前,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的文化繁荣程度还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质量低;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4]我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贸易大国、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任重道远。国内许多省市区均提出文化立省强市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北京作为首都,提出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这对于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丰台区而言,是提升文化品牌和突破文化产业发展困境的大好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面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型,资源型城市受制于资源能源的瓶颈和环境不断恶化等危机需要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需要加快低碳转型。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低碳型产业,应在城市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低碳转型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在城市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需要深入系统研究。从低碳转型的视角进一步研究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丰台区区情来看,丰台已进入了绿色发展、低碳创新、文化崛起的重要机遇期,“一轴两带四区”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步开展。随着园博会盛况空前、永定河两岸生机盎然、丽泽金融商务区拔地而起、世界种子大会享誉海外,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丰台区品牌形象和竞争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丰台区提出切实增强区域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首都文化强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但同时,丰台区城乡、地区之间文化发展仍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仍很滞后,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大。在北京低碳转型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丰台区同样面临资源能源的瓶颈性制约和环境压力。当前形势下,针对丰台区实现文化强区的问题,如何提升文化品牌;如何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走低碳、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如何以低碳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概念最先源于西方国家。西方许多学者最早关注和研究文化产业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从阿多诺、霍克海默到本雅明,再到著名学者詹姆逊、卡斯特,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一种商品活动,即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经济行为。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内在的文化意义。文化产业包含了从创意、生产到再生产和交易的全过程的巨大产业链,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出版、视觉艺术等文化产业,还包含如互联网、动画、创新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有研究指出,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创造的年产值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日本文化产业的产值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超过本国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占GDP的18%;作为世界公认的文化产业大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已占本国GDP总量的10%以上。[5]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是西方主流的文化产业理论的重要源头。

法兰克福学派由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组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该所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融为一体,被称为“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与霍克海默于1947年在其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后来,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本杰明、哈贝马斯等人也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展,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与此有关的著作有阿多诺的《论流行音乐》和《文化工业的再思考》、霍克海默的《艺术和大众文化》和《作为文化批判的哲学》、马尔库塞的《文化的肯定性质》、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等。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全面的否定。多种批判促进了文化工业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也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的作用。

文化产业代替文化工业,在西方学术圈内广为传播,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特别是1980年以后,从“文化产业化”的观点出发,人们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进一步深化。继法兰克福学派之后,西方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理论与实践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从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文化研究中心开始的“文化研究”中对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也被称为学院派;另一条是与各国文化产业实践、文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探索,被称为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研究。查尔斯·兰蒂将经济学上的“价值链分析”引入了文化产业,提出文化产业全过程的五个阶段,包括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流通、传送与最终接受。安迪.C.普拉特认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条件下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创意、生产、再生产和交易四个环节,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该结论为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6]从以上研究现状的考察可以发现,西方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形成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也日益成熟。

1.2.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文化产业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随后,在党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报告中,文化产业地位逐步攀升,成为30多年来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从党的文件、国家政策到学术界研究形成了与文化产业有关的丰富的文献和成果,这些文献和成果既包括对文化产业政策及体制的研究,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也包括对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等的研究。

(1)关于文化产业政策及体制的研究

傅守祥(2004)指出,文化体制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瓶颈,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步伐。章建刚(2003)回顾了文化产业的改革历程以及相关文化政策的出台,并以广州地区对报业的探索为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为朱来政策的出台作出了指向。胡惠林(2005),仇小敏、高剑平(2005),孔向东(2004)等,对此也进行了相关学术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政策、体制、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钱正武、杨吉华(2007)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认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其他经济政策无可替代的作用。

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既要立足于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符合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实现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目标,需要处理好文化产业政策主体、文化产业政策客体、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机制。[7]杨吉华(2007)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缺失及完善途径,认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除了客观因素外,政策制定者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体制设计的缺陷是主要原因。

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需要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8]

凌金铸(2008)研究了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实践与体系,认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9]汪如磊(2011)从宏观管理调控体制与微观组织运作模式等方面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问题,提出了机构改革、内部转移、中介建设、双层经营、规模经营等对策建议。[10]刘晓远(2011)认为对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政策可以分为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安全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李思屈、李义杰(2012)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从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效果两个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施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研发资金仍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市场运行配套体系建设政策偏弱。赵巧艳(2012)提出为使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包容性发展相协同,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建设包容性的文化发展平台。

吴倩倩(2013)对全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认为文化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深化现有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对于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文化“大部制”改革为例,分析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弊端,探究全媒体时代下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以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11]李明泉(2013)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吹响了文化强国的改革号角,在这场人类发展史上最壮观最深刻的改革进程中,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走在“五位一体”全面综合系统协同改革中的前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创新文化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领域、全过程。[12]

凌金铸(2013)认为对传统计划文化体制的改革是这种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文化市场的出现和对文化体制变革自觉意识的形成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计划文化体制的实质是过度迷信和依赖政府的作用,而否定文化市场的价值,但由于潜在市场对计划文化体制改革始终保持着一种张力,最终使行政管制陷于疲态,执政党开始对计划文化体制进行反思,不再相信政府具有万能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意识。[13]

李珊(2014)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14]唐正繁(2014)研究政府文化职能视野下的文化体制改革,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这与我国的文化体制尚未改革调整到位,政府文化职能转变并未完全实现有着密切关系。[15]

(2)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祁述裕、韩骏伟(2006)深入分析了新兴文化产业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未来文化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文化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胡惠林(2006)指出,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将面临自身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移,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战略性标志。[16]张晓明、章建刚(2002),王琳(2004),郭来法(2004),王小英(2006),赵继伦、毕秀梅(2006),吴宏放(2006),杨吉华(2007)等人也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文献论述。

张建中、李晓(2010)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和现状入手,提出了完善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促进观念的转变与创新、拓宽文化市场投资融资渠道、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等对策,对如何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进行了阐述。张书(2011)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存在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同构明显、服务平台不完备、高端创意人才匮乏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冉朝霞(2011)探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李思屈、李义杰(2012)认为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研发资金仍是文化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产业市场运行配套体系建设政策偏弱制约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对这些方面出台有效政策。梁露(2012)认为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相对缺乏,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基于这一现状对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探索。陈丹(2013)主要从文化产业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及面临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认为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但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显得尤为必要。[17]刘克兴(2013)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现状及研究方向,认为网络文化产业是传统文化产业的延伸,也是互联网经济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研究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外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现状,进而对网络文化产业研究发展的四个主要方向进行了论述。[18]

(3)关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关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是当今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主流线索。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包括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二是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包括全球化下的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代表文献有:林拓、张修桂(2003)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环境引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功能活力三方面论证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并提供了三大战略选择。

郑茂林、郭旭红(2004)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源于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归根结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现代文化产业不仅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19]

祁述裕、殷国俊(2005)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文化产业优势和劣势,提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建议。还有来自赵振宇(2002),汪凌云(2005),花建(2005),郑林(2005),李国刚、张志刚(2000)等人的研究成果,其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的互动与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等成为了热点,主要文献有:崔向阳(2008)的《南京市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高金晔(2006)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与集群发展》,陈玉玲的(2008)《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齐勇锋(2011)的《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

陈珏、何伦志(2007)对文化资本、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要素,文化资本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作出分析,以说明文化资本价值作为经济增长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变量,已成为经济利益主体核心竞争力来源的重要组成因素。[20]冯子标、王建功(2008)对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文化产品的特征以及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是发挥文化产业经济影响力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因为文化产品的诸多特性,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十分丰富,可以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包括工业、服务业以及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21]陈宪、韩太祥(2009)对文化要素、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22]王长寿、李国强、李会丽(2011)通过对我国1986-2009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数据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VAR与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收敛关系,并以此给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李怀亮、方英、王锦慧(2010)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但各国在实施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后所带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引发了理论界广泛的思考。纵观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作了系统分析,着重介绍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在评论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23]康灿华、戴钰(2011)通过湖南省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表明,湖南省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不高等问题,应从产业投入、产业融资、人才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着力解决。

边璐、张璞、张江朋(2013)对我国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文化娱乐及科研业与人均GDP增速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1998-2009年期间,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对称,即人均GDP增速对于文艺娱乐科研业、其他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没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后两者对于人均GDP增速则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文章结论对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能够提供理论依据。[24]

(4)关于文化品牌价值的研究

李艳(2008)认为文化产业需要树立品牌理念。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作为品牌的一个类型,文化品牌主要涵盖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播、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会展收藏、体育健身等八个主要领域及其他衍生领域。曹锦扬(2008)研究了城市文化品牌,认为文化品牌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文明城市的旗帜。黄振平(2008)认为,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全新思路。

刘亚虎(2010)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开发,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风情、信仰、历史等各种文化形态蕴藏丰富,潜力巨大,其中许多形态经过挖掘、打造,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品牌,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及品位具有深刻的意义继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5]何桑(2011)对易俗社戏剧文化品牌的价值认知进行探讨。[26]邬旭东(2011)研究打造淮河文化品牌,探讨提升蚌埠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杨敏(2012)研究了群众文化品牌的塑造与维护的重要价值。

(5)关于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的研究

昊丽(2011)通过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构建与开发的历史回顾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探讨文化产业品牌构建与开发的策略和路径。刘金祥(2012)认为,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刘琳、池志勇、刘杰(2012)认为,品牌是文化产业的精华所在,是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业态支撑点和最终目标,它体现了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品牌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对策建议包括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意品牌,创造文化精品;培养创意人才,提供人才支撑。李慧星、涂永式(2012)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品牌战略意识、明确品牌定位、优化品牌元素、完善品牌传播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6)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的研究

李红梅(2010)对低碳经济时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认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然呼唤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是一种软资源,文化产业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西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双重约束下理应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文化资源的独特创新优势和强势的就业拉动效应,建立符合地区特色及实际的文化产业集群及园区示范基地,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27]傅守祥(2010)研究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问题,认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崛起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8]张贵祥(2010)研究北京建立低碳市场机制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构想,认为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应逐步建立国内外规范的能效环保市场机制,继续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繁荣首都生态文化产业,公园绿地除了休闲游览功能,要增加生态教育和节能低碳科普宣传功能,增加应急避险功能,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生态环保意识与自觉性,全面提升首都乃至全国的绿色竞争力。[29]王萌(2011)研究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的问题,认为大力发展低碳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它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产业转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我国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0]邓显超(2011)认为,低碳经济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经济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朝阳产业和绿色经济,不仅具有生态增值的功能,而且能够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目前有些文化企业存在过分依赖有形文化资源、集约化程度不高和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与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走低碳文化产业发展之路。[31]李丹(2011)认为低碳已经成为国际上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主要潮流,而文化产业正是一种典型的低碳产业,也是低碳经济的天然载体。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就是在这样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高碳”现象。而在全球提倡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要顺应这样的经济模式,必须要做到两者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健康、高效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32]

黄友军(2013)研究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认为近年以来,党和国家一方面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那么文化产业和低碳经济是什么关系呢?如何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文化产业呢?通过研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观点,并且认为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和舆论导向作用,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推广。[33]

1.2.3研究趋势与不足

第一,对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不够。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注重自身的发展,如文化产业的功能、特点、现状、问题、体制机制、政策对策等,较少引人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在理论层面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研究越来越多,如与数字化产业、商业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融合研究成为主流,但文化产业在理论上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分析框架,结合当前形势对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不够,没有系统研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关系,没有深刻挖掘文化品牌提升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三,主要侧重于对大都市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研究,对省市以下的区县研究不够。由于大都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区县一级的文化产业发展和配套,对区县等基层的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出路、政策等研究不够。针对丰台区而言,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能为丰台区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

第四,从低碳转型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已有成果不够深入系统。面对资源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低碳型产业,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在城市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研究。可以说,低碳是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概念、新内涵,研究和探讨低碳的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迫切需要开展此领域的研究。

1.3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1)研究思路

在对文化产业、文化品牌、产业集群、低碳转型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础上,考察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从建设世界城市、国家文化中心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等视角研究丰台区文化品牌提升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丰台区文化品牌提升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机遇、优势和基础条件,比较分析国内外的成功模式和有效做法,为丰台区提供经验借鉴;通过实证调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基于低碳转型的视角提出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着力推进丰台区文化强区战略实施,构建丰台区国家级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集群。

(2)内容框架和研究重点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本部分将对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础上,论证文化的经济属性和功能,阐释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重点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的互动关系,提出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对于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梳理。

第二部分,品牌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研究。本部分主要从文化品牌和低碳转型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丰台区文化品牌提升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机遇和优势,提出丰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第三部分,国内外城市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模式比较研究。本部分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城市在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指导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四部分,丰台区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通过实证调研和分析,包括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专家深度访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丰台区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从丰台区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五部分,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本课题将研究丰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和战略要点。

第六部分,提出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丰台区应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品牌发展方向和八大发展战略选择,特别重视低碳转型战略的选择与研究。

第七部分,基于低碳转型的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合国内外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以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从低碳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加快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研究方法

为使研究成果坚持决策应用导向,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政策建议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综合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一是查阅有关文化品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服务业理论、战略管理等研究文献,考察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二是对近年来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文献梳理,分析该领域理论发展动态与所取得的理论成就。

2)比较分析法。主要归纳总结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政府在提升文化品牌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举措、经验和做法。侧重分析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提升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做法、政策和措施,差异化的做法、政策、措施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以及与企业家、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以期全面考察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重点对华流风上、鸿蒙墅苑、凡客诚品、时代华语等品牌企业进行调研和座谈,对卢沟桥、花乡和戏曲文化“梨园之乡”等区域进行调研,对空中天使品牌童装、凡客诚品、正邦设计、依文等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和访谈。对卢沟桥乡小井村的“隆韵戏迷乐园”、东高地街道的“长虹京剧团”、马家堡街道的“和韵京剧社”等戏曲团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4)跨学科研究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品牌管理、战略管理、文化产业、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低碳经济学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研究。系统分析方法即将丰台区文化品牌和与文化产业发展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分析其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互动关系等。

5)政策分析方法。重视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对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加以引导和鼓励,通过政策分析方法,提出政策建议,制定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性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资源整合等。

1.4研究突破点或创新之处

(1)在理论创新方面,正确认识与把握文化品牌提升和文化产业突破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升文化品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品牌必须走产业发展的道路,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创意发展,才能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牌质量,形成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产业突破必须以形成和构筑文化品牌为方向和战略目标,只有走品牌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境,体现文化产业自身的魅力和内涵,形成文化产业竞争力。

通过理论梳理,构建文化品牌提升与文化产业突破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构建丰台区“花好月圆 幸福丰台”城市文化品牌。分析体制机制和环境在文化品牌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内在机理,论证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丰台区跨越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在实证研究方面,对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进行SWOT分析。主要结合丰台区区情特点和区域差异,通过实证调研,对丰台区文化品牌提升和文化产业突破过程进行SWOT分析,深入考察丰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等,分析其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指导实践服务。

(3)在政策创新方面,构建丰台区国家级文化品牌。提出通过正确的政策设计、科学规划、体制创新、政策完善、资金投入、健全服务体系等多方联动促进丰台区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构建丰台区国家级文化品牌的战略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

第一,要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实行管办分开,减少行政干预和行政壁垒,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逐步完成文化经营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多元市场主体,积极改革和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第二,政策创新要注重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促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扶持非公有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公司上市,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第四,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城市低碳转型的政策意义,制定面向低碳转型、低碳创新、低碳发展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有利于低碳型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低碳型的文化品牌,形成新的品牌竞争力。

注释:

[1]陈洁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9-11.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政策需求[DB/OL].(2013-07-09)[2013-07-20]

[3]蔡武.文化产业成为杜会资本追逐新热点[DB/OL].(2010-04-28)[2010-05-19]

[4]龚世友.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J].中国产业,2011(3):53.

[5]耿乃凡.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产业,2010(8):36-39.

[6]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6-9.

[7]钱正武,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杜会科学版),2007(1):6-11.

[8]杨吉华.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缺失及完善途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5):55-58.

[9]凌金铸.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实践与体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8(3):13-18.

[10]汪如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构建初探[J].改革与战略,2011(5):116-119.

[11]吴倩倩.全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新闻世界,2013(7):12-13.

[12]李明泉.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华文化论坛,2013(12):1.

[13]凌金铸.文化体制改革的缘起[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10.

[14]李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探析[J].青年与杜会,2014(2):22-23.

[15]唐正繁.政府文化职能视野下的文化体制改革[J].理论与当代,2014(3):33-35.

[16]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1):5.

[17]陈丹.中国文化产业现状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32-133.

[18]刘克兴.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现状及研究方向[J].电子商务,2013(8):11-12.

[19]郑茂林,郭旭红.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J].江西杜会科学,2004(3):155-157.

[20]陈珏,何伦志.文化资本、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杜会科学版),2007(7):5-8.

[21]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1-94.

[22]陈宪,韩太祥.文化要素、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9(1):2-10.

[23]李怀亮,方英,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2010(2):26-29.

[24]边璐,张璞,张江朋.我国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5):91-94.

[25]刘亚虎.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开发[J].文化遗产,2010(7):67-72.

[26]何桑.易俗杜戏剧文化品牌的价值认知[J].当代戏剧,2011(3):7-10.

[27]李红梅.低碳经济时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新视野,2010(5):19-21.

[28]傅守祥.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产业与低碳经济[N].中国杜会科学报,2010-04-27(16).

[29]张贵祥.北京建立低碳市场机制与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构想[C]//2010国际都市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2010:50-54.

[30]王萌.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379-380.

[31]邓显超.低碳经济视阈中的文化产业发展[J].长白学刊,2011(2):150-152.

[32]李丹.保持低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青春岁月,2011(12):36-37.

[33]黄友军.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2):163.

同类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共分为12个章节,从地理、风俗物产、历史、旅游、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社会等12个方面,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欧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呈现出一个独具性格的欧洲以及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欧洲。
  • 六角街灯

    六角街灯

    本书是一部极具哈尔滨情味的史诗性作品。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崛起于东北亚的心脏地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爆发国内战争,哥萨克士兵谢苗退居哈尔滨。他解救了正处于饥饿濒死困境中的俄罗斯贵族之女薇拉,与之结为夫妇,在哈尔滨菅草岭开办牧场,饲养奶牛。他(她)们作为第一代哈尔滨俄侨,开创了哈尔滨乳业的先河。二人生活虽贫苦,但自由豪爽、优雅高贵的气质不改,为保存俄罗斯国宝受尽艰辛。六十年代初,二人再次漂泊,远赴澳大利亚,不幸感染登革出血热,双双身亡。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热门推荐
  • 意中有个人

    意中有个人

    “让人努力活着的理由可以有两个。第一,重要的在你身边。第二,你等的人还没来。”夏夜的风吹拂在耳畔,章栖宁的声音落在他耳畔,展隋玉问道:“你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我?”章栖宁笑了笑,向后仰躺在沾了露水的草地上:“我是来还债的。”
  • 异界战争之帝国崛起

    异界战争之帝国崛起

    “凌轩才是帝国最大的敌人”某皇帝大喊!“如果不是该死的凌轩,我早就完成统一大业了”某位野心家说道“凌大爷,您饶了我们吧!我们也是混口饭吃!”某跪倒在地……大家别这样看着我,我会吃不消得!
  • 神武天承

    神武天承

    当大气层后面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宇宙,而是一个又一个的修真文明。人们会怎么办,是龟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去探索神秘无比的修真世界……
  • 成功的起跑线(走向成功丛书)

    成功的起跑线(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重生娱乐圈:学霸男神请接招

    重生娱乐圈:学霸男神请接招

    前世人人喊打的女星李曼岚重生了,重生回了还是学渣的校园时代,看她这一世不揭开白莲花真面目,手撕奇葩同学,好好学习,变成学霸,重回娱乐圈,走向人生巅峰……诶等等,跟在他后面的冷面学霸是什么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医妃:世子请伸手

    绝色医妃:世子请伸手

    一个是病殃殃的世子爷,一个是穿越而来的大小姐。两个本无任何交集的人,却因为她是他救命的‘药’而相识、相知、相爱……小剧场:“谁敢动本君的人,我灭他九族。”众人浑身一抖,吓得不敢吭声。“冥轩,你给我解释解释,不然你今晚睡书房。”某女指着那个人人惧怕的冥君,两眼一瞪,冥君立马认错,“媳妇,我错了。”
  • 我们的千阙歌

    我们的千阙歌

    傅轶则是司凌云的心动,青春回忆里快乐的时光,只与他有关。而他留给她的,却是“疑似报复”的伤害。五年后狭路相逢,司凌云退避三舍,傅轶则步步紧逼。他们陷入一场爱情周旋,相互试探,彼此征服,却没有人肯先妥协。而司凌云身后,是另一个人的默默守候。他目睹过她极狼狈的样子,也见证了她所有青涩的往事。这份深藏已久的爱,直到曲恒初次袒露,司凌云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经历峰回路转,只有他,始终在她身边。似水流年,时光还在唱着谁的千阙歌?
  •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伟人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好的书籍是智慧的结晶,如同良师益友,它既教你做人,也教你做事。周一波编著的《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是您学习领导学的良师益友。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领导者的领兵技术,领导者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领导者刚柔相济的艺术,等等,都是《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探讨的重点,它深入浅出地讲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即使您现在是一个初学者,一个渴望掌握领导能力的普通人,你也能从中挖掘金子,助你成为一个领导者。
  • 我的电脑里有只鲲

    我的电脑里有只鲲

    一本准备写8-11年的书。科幻小众,求推荐,求收藏,求大腿!!